豆瓣等網站的書籍影音評分功能究竟滿足了什麼用戶需求?

指用戶自己在進行評價書影音時是出於什麼動機/需求,而不指查看評分、排名時的動機/需求。謝謝。


我倒是不太同意『表達欲』一說。

且不說評分和評價(簡短附註)是兩回事——有些時候可能只評分不評價,亦或是只評價不評分——很多豆友、很多時候評分/評價一部作品的時往往不勾選「分享到豆瓣廣播」,甚至勾選「僅自己可見」,這種狀況下,說他們評分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表達欲』多少有點牽強。

我覺得單就評分而言,它更多是一種『參與』、一種『態度』的展現,就像 @Charles Brownie說的懲惡揚善,它只發生在用戶和作品之間;同時它也是一種『記錄』,我看過了一部作品,我對於他的態度。

而所謂的分享、表達、為別人提供參考,那都是後話了。


我在淘寶上買到劣質產品,我就一定給差評,以多少返還利誘也堅決不改!你給我賣了劣質貨,我不爽,就是要給你差評,就是要讓你賣不下去,讓你倒閉!

相反,如果我買到的是優質品,我一定要給你好評,我希望你的好產品能賣給更多的人,希望你們這種良心的商店生意興隆隆,越辦越好!

豆瓣的評分機制,也是一樣的道理。

簡單總結就是:這種評分機制,滿足了人們懲惡揚善的心理需求。


人們為什麼需要各種評分、排序、榜單、贊同數排行?

人的精力有限,決策時間有限,這些排行榜能讓人最快時間知道什麼是被社會評價為「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什麼是好的呢?評分高的,排序靠前的,榜單前三的,贊同數靠前的。


豆瓣的打分系統、影評系統滿足了人們發表意見的需求。

這兒自然的展開應該是探究人們為什麼要表達意見,在表達不同意見的時候可能隱藏的心理意圖是什麼,如何根據根據這些意圖分類進行產品設計。

但我想說的不是這些,鑒於這是一個產品設計的問題,我想說一下對需求理解的處理。

在產品設計的時候,我們有很多時候無法清除明白某種需求的具體來源。這時候我們有以下幾個解決方法:

  1. 尋找心理學或其他學科相關的書,徹底理解用戶的這種需求的根源

  2. 通過大量的案例,來觀察用戶在這種產品下的使用體驗,通過細緻的觀察自己,體會用戶使用這種產品時的感覺,從而判斷這種需求要如何滿足。

第一種解決方法,偏向理性,好處是如果可以從這一點探究下去,不斷的學習,會逐漸形成理論體系,以後判斷某種需求是否合理時,可以很快的拿出靠譜的理論說服自己和別人。但缺點也很明顯,除了比較耗費時間外(這一點很重要,很多情況下時間不允許你涉獵大量知識,更需要平時積累),在創造性上也會略顯不足。

第二種解決方法,俗稱的說法是,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好處與壞處與第一種方法剛好反過來,這種方法要求你的感覺比較敏銳,在判斷問題時,切換下角色,感受一下,大概就可以知道哪種選擇較優。缺點是只憑感覺很難說服別人,當感覺比較弱時,甚至自己也會動搖,這兒就需要你能循著感覺發現問題的核心在哪。

這兩種方法不需要只選其一,大多數情況下是結合起來使用的。理論的學習,也需要感性上的認同。這兩者結合,可以大致完成產品感的搭建。


三個功能

1、發泄,最簡單的就是在用戶完成了某個書記和電影的體驗之後,需要一個量化直觀的出口來發泄對書記和電影的觀後感。

2、參考,這是留給其他用戶的。

3、社交需要,比如同愛好匹配和彰顯書記電影觀閱量。


與點贊、分享、評論、跟貼同理。


算是一種紀錄生活的方式


這麼爛的片子一定要打一星才解恨!

這麼好的片子一定要打五星才痛快!


一切慾望(需求)的來源是不平衡造成的。不平衡的表現形式就是凹凸!不平衡造成的慾望需要彌補,這個彌補就是寫書評。

我沒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本身就是一個平衡狀態,正好的壯態,我看完這本書,有些新的想法了,這些想法就是多出來的。這多出來的想法,相對於我沒看之前那就是凸顯了一塊。

而且正好在某個地方的某個人想知道這本書怎麼樣,注意是想知道還不知道,那就是少了,這就是凹凸的具體表現啊。這就跟氧原子少兩了電子,鎂原子多兩個電子,一個凹了兩點,一個凸了兩點,所以他們結合了。

就像一個男人多了一個丁丁,女人少了一丟丟,他們必須要結合一樣,然後。書評就是在這樣的動機之下出來了。

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因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欲左谷又欠,谷就是缺陷,就是凹,就是不平衡,慾望就是不平衡造成的


收集癖和存在感


好比你平時要買東西,現在廣告已經多到讓你無法承受,那你肯定會去問身邊的人,看看人家有什麼推薦的,豆瓣滿足了這個。就像有人上淘寶買東西,喜歡看評論


審查自己的價值觀是否與別人一致,與這個世界是否有差距。


在以前一個比較良好的豆瓣環境里,大家互通有無,由於當時書電影也屬於相對高價的消費品(也有時間成本在裡面),所以大家為了獲得買書,看電影的動力和心理,自發的評價,打分,這是一個良性社區的信賴感體現——幫助別人,同時獲得反饋。當然也是長期的口碑積累造成了這種信賴感。還有一點就是你不互動不發表看法,在那種社區里就玩不轉,當你發現這個社區很好玩的時候,積極的參與進去很正常,況且打分還是一個門檻較低的任務。


和淘寶評價差不多


評價不論好的還是壞的或是抒發己見的,都是希望將自己對於電影書籍乃至等等事物的認識廣而告之。

最終希望自己的這種認識能夠得到贊同,能夠影響別人。

從而自證,我是可以的。

知乎亦然,人與人的互動皆然。


有一種說法叫做「心智消費」,你自己生產出來的東西,然後再把它消費掉,這過程不需要成本,但卻大大滿足了一個人的精神需求。


首先推薦兩本書,克萊·舍基的《未來是濕的》和《認知盈餘》。

然後,引用一段《未來是濕的》裡面解釋為什麼人們願意為維基百科做貢獻的話——「我為什麼會那樣做?我的日常生活與分形沒有一點關係,此外,改進這篇文章不是為我自己,而是為以後的讀者。心理學上的自省總是件棘手的事情。但我知道至少有三個原因讓我改寫了那段描述。第一個原因是有機會鍛煉一下沒有用過的腦力。

第二個原因是虛榮心。改變世界上的某件事,留下自己的印記,以獲得『基萊到此一游』式的愉悅。

第三個原因是想要做好一件事。」

最後說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在給《後會無期》評分的時候我給了它滿分。出於對韓寒的熱愛,沒有其他。這種行為就類似於當時一定要號召我的朋友們都去看電影,因為我覺得身為韓寒背後的女人有責任為《後會無期》的票房做出自己的貢獻。

當我不喜歡一部電影的時候我會給一個不高的評分。因為它讓我失望了,所以,我要懲罰它。

單純地看電影聽音樂和看過聽過之後評分的行為的差別在於,前者屬於單純的旁觀者,而後者屬於參與者。參與者會給反饋,而旁觀者則不會。「對參與社區的人們來說:電影、書籍和電視劇創造的不僅是一種消費的機會,它們創造的還是一種回應、討論、爭辯甚至創造的機會。」

我參與,我快樂。


我評分,是因為我平時看電影之前會去查分。我評的分數希望能給別人做參考,在他們查電影分數的時候不至於期許過高或過低。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表達自己看電影的感受。遇到精彩的,打五星給它,像是嘉獎,這樣高的分,希望能促使更多人看。遇到很爛的,打一星,大家也沒必要看了,電影實在拍得不行。


人人都是評論家,指點江山。


參與感


遇到好書好片好碟,跟別人分享

遇到爛書爛片爛碟,去發泄不滿


推薦閱讀:

怎樣找到自己的夢想並且實現?
Google+ 解決了什麼基本需求?
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找到用戶需求?
SEO 優化怎樣分析用戶需求,從哪些方面去提高網站轉化率與流量?

TAG:產品經理 | 產品設計 | 用戶需求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