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 2017 年註冊岩土工程師考試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篇文章同樣收錄於我知乎專欄 拋磚 中

這篇文章獻給曾今、現在、將來為勘察註冊考試奮鬥的考友們。

17年我以168+86分的成績通過註冊岩土考試,並且案例考試上下午提前半個小時做完,以下感悟分項給大家。

14年我過了註冊結構後,感覺仍然學有餘力,順流而下勢如破竹奪取岩土之地。但江流石不轉,15年整個勘察設計考試都停考,以至於我花了2年的時間去準備基礎考試,當然結果也驚人,在我捨棄了信息,模電等大學未接觸的科目後,基礎考試上午公共部分得了90分……16年基礎考完後,自我感覺百無一失,就馬不停蹄的準備專業部分的內容了。

我補充了岩勘、邊坡、基坑這三本規範,加上結構考試用的地基,樁基,地基處理,抗規這四本,組成了岩土考試的核心七將星,然後我選擇了華南虎的一本通和土力學為雙壁輔臣。

岩勘

首先我看的是岩勘部分,然後我懵逼了,原以為自己能氣吞萬里如虎,一鼓作氣拿下的內容,還真如江表吳越地區,知識點如湖泊般星羅棋布在廣袤的衝擊平原上。各個知識點之間並沒有太大的連續性,也沒形成如結構知識那樣可以揉合成一個緊湊的框架體系,所以我反思自己是否基礎太差,應回頭從土力學看起。這裡我說一下,對於土力學的教材我建議大家直接買清華大學版(綠皮),雖然和四校版(藍皮)在基礎內容上都差不多,但在一些特殊案例上綠皮版的更加接近與註冊考試。比如土壓力部分擋土牆特殊牆背的演算法勘察考試中曾經就考過,而這些內容規範上並沒有提及。再者綠皮的編寫人李廣信老師對岩土註冊考試也十分熟悉。

按教材的章節,大綱為,三相,滲流,應力變形,抗剪試驗,土壓力及穩定性等內容,而岩勘這一部分和三相、滲流,試驗等聯繫緊密,同時間雜在工程地質手冊,土工實驗,特殊土規範中。而這類題不單單是只考一個知識點,有可能是給出三相,級配或者實驗數據,先判斷土的類別,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計算。同樣的由於這部分數據較多,出題人很可能給出一些干擾條件,誤導考生,使用乾重度,天然重度還是飽和重度,公式中是空隙比還是孔隙率,飽和度就一定是100%(濕陷性黃土85%)……所以三相的概念和各參數之間的轉換必須熟練。

滲流部分大多與抽水壓水實驗相關,這部分公式非常多,潛水還是承壓,完全還是非完全。滲流部分還可以和水利,土石壩規範相結合,流土還是管涌,水力臨界坡降等等概念均為常考內容。試驗部分這一堆實驗要搞清楚適用條件以及參數定義,這部分內容知識和案例都會有涉及

總的來說這部分內容對於我是全新的體系,我花了2個月的時間重頭到尾進行學習和梳理,但這只是鋪墊,要較好的掌握必須至始至終穿插在整個複習計劃中,當在學習其他知識點出現了相關內容,我們依然可以回過頭來進行重點排查。比如學習地基規範時,我們可以回頭來複習試驗的內容,明白地基規範公式中的參數是如何通過試驗得到的,明白地基規範中承載力公式是如何通過應力推導出來的。學習地基處理規範時,回頭看下變形和有效應力的關係,有限範圍和無限範圍的差異,e-p曲線到底表達了什麼,時間參數對固結的影響。學習邊坡、基坑時,回頭區別朗肯和庫倫公式的使用範圍,特殊情況下的簡化公式的推導由來等。一句話土力學是根基,但我不建議單獨去啃《土力學》教材,而是有的放矢的分章節去看。

地基 樁基

這兩章放一起講是因為這是結構考試重複的內容,而且我個人認為這部分內容,岩土考試比結構簡單。結構考試中還包括荷載組合和配筋構造的內容,這兩者都很容易設置坑點,而岩土考試中重點內容是在基底以下的土層中。但近幾年隨著岩土考試的難度增加,出現了繞彎的題目,比如上部荷載不直接給出,而是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結構力學計算得到;基礎和地基的條件不是固定,可能是需要進行一些改造和條件假設。這需要考生不是簡單的找公式套數據,而是對規範條款的本質和土力學的理論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和靈活的運用。

但對於我來說,我複習過程中並沒有特地去學習這兩章的內容,可以說依然是吃結構考試的老本,畢竟這部分內容還沒有真正達到結構考試的深度。有個小技巧,如果時間充裕,我建議大家去看下這幾年結構考試地基和樁基部分的內容,我發現岩土有朝結構靠攏的趨勢,比如筏板基礎,比如大面積回填條件下的附件變形,這些都是結構曾經考過的內容,連題目都較為相似。

地基處理

這部分內容單獨拿出來說是因為區別於結構,第五章預壓下的地基變形是岩土考試的重點和難點,排水固結又是皇冠上的寶石,這部分內容我建議花時間去細讀包括條文說明的內容。但真正考試的時候我倒是建議放棄這部分的題,因為參數眾多,公式複雜,單位換算混亂,比如下面係數中cm2/s和m2/d的轉換,在臨場考試中就容易因緊張心態犯錯,這兩分的性價比不高。

後面章節複合地基部分,常考但不難,核心內容是面積置換率的計算,這幾年考試出的花樣可能是某種圖形,兩種複合地基,或者非常規布局的計算,但只要掌握其本質原理都不難。

邊坡,基坑

這部分是難點,也是出題老師容易放飛自我的部分,時常會出現一些偏題、怪題、甚至錯題。我是按照學習高中物理的程度學習這部分內容,達到除了題目要求特定規範和特定公式外,我可以閉卷做大部分側壓力,穩定性的題目。其核心內容就是分辨荷載與抗力,及受力分析圖。荷載和抗力的內容我推薦大家看李廣信的十講,嚴格來說由於規範的不同,對於某些分項是放在分子還是分母,仍然存在爭議,但大部分常見項,十講中有詳細明確的劃分。懂了這部分內容你就能明白穩定性係數F的由來,明白隱式公式和顯式公式的區別。很多參考書給出了側向土壓力的簡化公式,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去嘗試從這些公式入手,去分辨公式的適用範圍,砂土還是粘土,有無粘聚力,牆背光滑還粗糙,直立還是仰俯……最後發現越看越糊塗。於是我換個思路,按以前學校老師教過的方法——萬事不決,先畫受力分析圖。於是豁然開朗,大徹大悟,有種道化為一,三生萬物的感受。我不再去記任何簡化公式,任何適用條件,只畫一張受力分析圖,囊括萬千變化。當然這方法對力學基礎較好的考友適用,我曾經試著將此方法推廣給其他考友,但是由於各自的情況不同,有些考友因非結構專業出身,光受力分析圖就是一座高山。如果大家有興趣我以後會以例題的方式,介紹這種方法,這裡不多說。

我高中三年物理課沒有記任何筆記,但每次考試我基本都能拿95以上,原因就是正本清源掌握了最根本的原理,再複雜的題目都能夠抽絲剝繭,運用最基本的原理求解,岩土考試亦然。

抗震

僅看第四章和第五章反應譜內容即可,考得簡單淺顯,主要是場地類別的劃分,液化和地震影響係數,結構考生不應丟分。另液化可能會出現在水利規範中,考試的時候發現題目是計算液化指數的,因計算量較大性價比不高,建議跳過放棄。

黃土,膨脹,鹽漬,紅土,凍土

其實這部分比較僵化,基本上都知道會考什麼內容,變化的幅度不大。但是計算較為繁瑣,表格較多,尤其是表格下方的「注」,考生疏忽就容易掉坑。

公路,鐵路,隧道,港口

根據歷年考題複習重點考試內容,不用通篇全看,也不用逐字細,一來非重點考試內容,二是非相關專業,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如果時間有限建議跳過,分值比重不高。但對於一些套公式帶數據的題目,還是不應該翻車。比如橋樑中的地基,樁基計算,公式比建築類的複雜,但出題者變化不多,需注意一些細節,如水位線的確定。

知識部分

其實這部分內容對於結構考生還真是較為棘手,我最開始複習的時候完全摸不到頭緒,尤其是做12年之前的真題,因為大部分規範已經更新,而題目並未改變。所以很多條款都無法從現有規範中查找,並且部分題目出自大綱範圍以外,如地基處理手冊中的內容。所以這部分我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一個字練,練出感覺,熟能生巧,畢竟知識部分有較大部分是歷年考點的重複內容。這裡我推薦老鼠開水的書,對於各種知識點都有歸納。比如地基處理中各種複合地基的適用範圍,計算滑坡穩定性的各種方法的差異,隧道施工時各種方案的異同等。

模擬

我認為準備勘察設計考試的精髓部分,就是模擬考試。和大部分考生真題做幾遍的複習方法不同,我的真題就只有一遍,這一遍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嚴格按照考場情況模擬。一、通過真題找到自己的缺項弱項,二、也是最重要的是能通過真題模擬去適應考場的節奏,鍛煉自己的心態。如果真題再來第二遍,因為大部分內容已經接觸過,模擬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從08年到16年的模擬中,我平均成績在80分左右,最差的是12年60多分,次差的是16年70多分。12年是因為題型突然轉變措手不及,16年是下午被幾道題搞得心態莫名崩潰,煩躁得想撕掉卷子。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兩次的經驗教訓,我心裡有了底氣,即使再差我也能及格。尤其16年下午的模擬,第二天我回頭去看這些題其實不難,我是被2道錯題和一部分思維進入死角的題搞崩潰。人的思維是有慣性的,真遇上了這些一時半會兒拿不下的題目,不必糾結果斷跳過,當你做完後面的題再回過頭重新審視先前的題目,才發現當初如此愚蠢,有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感覺。

我建議模擬考試的時候不能依賴參考書,因為參考書畢竟有滯後性,能較為方便的找到歷年考試的內容,但真正考試的時候會遇到陌生的知識點,這就要求大家對規範的熟練程度了,特別是岩土考試涉及的範圍面太廣,很容易出現新的考點,只有對規範足夠熟悉,才能對題目中提及的知識點足夠敏感,能快速翻到相關章節。所以必須養成查閱規範的習慣,這點我和一些習慣查閱一本通等資料的考友不同。

考場經驗

我從小到大經歷了太多考試,尤其是從12年開始準備註冊,所以考試對於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我依然覺得考前最好的狀態是微微緊張,這樣能在考試中發揮最大的專註度。

考前一周熟悉考場周邊,安靜的酒店有助於睡眠。我訂的酒店樓下就是酒吧,半夜high到4點,當然我睡眠比較好沒受太大影響,我太太直接失眠2晚上……飲食方面找正規的連鎖快餐店,忌辛辣食物,我個人習慣吃點甜點有助於提高大腦興奮度。由於攜帶參考書較多,箱子一定質量過關,我用的新秀麗22寸萬向輪。提前一天熟悉考室,規劃一下書籍的擺放,由於桌子較小我習慣桌面僅擺放規範,參考書放旁邊的箱子或者凳子上。考試過程自我感覺比平時發揮好,畢竟平時模擬很難做到考試狀態下注意力高度集中,上下午提交半小時做完。所以考完過後我就給太太說我肯定能過,就看能不能上90分了,以至於我連答案都沒有記錄,所以隨後各個群裡面熱火朝天的對答案活動,我也沒怎麼參與,一是記憶力差忘記題目了,二是沒必要。

參考書和輔導班

案例華南虎一本通,知識老鼠開水,其他的我沒有用過不評價,真題我也是分別買的這兩家。華南虎的知識真題我也買了,對於個別爭議題和老鼠的答案有區別,但由於沒有官方答案,也只能抱著兼聽則明的態度去學習。對於歷年的爭議點不用過於糾結,畢竟我們著眼於戰略上通過,不糾結一城一池的得失。

因為我時間上比較充裕,輔導班我確實沒有去上過。但我也建議底子較薄的考友參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老師的經驗肯定比普通人豐富。再加上報班後能督促大家進行學習,對自制力不高的考友也有幫助。

群裡面的討論我不太參加,主要是我有自己的複習計劃和節奏,我太喜歡受外界干擾。

複習時間

我從16年基礎考試完就開始準備,整整一年,但我沒有脫產,照常上班,只是因為我在甲方,所以白天有些空餘時間看書複習,晚上保證一個半小時學習足夠,我不建議看太晚,學習注重效率和方法,11點過後我不會再看書,通常看會電影、玩會遊戲然後睡覺。周末是關鍵,從6月開始,我是一天模擬知識,一天模擬案例,每天保證6個小時以上。且不開空調,嚴格模擬考場環境。

心態

有一次老婆問我「這麼多年來,你每天都看書準備考試,會不會覺得很累,很憋屈」

我反問「我經常抱怨天氣不好,交通擁堵,食物難吃,但你看我什麼時候抱怨過看書考試?」

是的,這6年來看書考試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發自心底的覺得考試不是一件讓人厭惡的事情。所以對於這次考試我並沒有破釜沉舟的決絕,而是細水長流的謀劃,成績出來那天也沒有鯉魚躍龍門般的驚喜,只是水到渠成的欣然。我曾經說過「能夠用考試解決的事情就是簡單的事情」,還說過「註冊考試對我們這類人來講,就是行業福利」,從小到大我從考試中獲利夠多了,小學保送初中,初中保送高中,高中考入名牌大學,大學畢業考註冊。很多人抱怨註冊考試未能真正體現勘察設計人的真實水平,其實考試無非是特定環境下的一場遊戲,我們既然參與就遵從規則,至於真實水平那自然有市場競爭這個更大的考試去衡量,我們在商言商,就事論事。

祝願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勘察設計考試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只需要日復一日的堅持。


兩個月多的複習,低空飄過。

體驗就是:朋友圈/微信運動/無聊的微信群/幾乎所有公眾號/知乎等一律再見,日子真的很充實。也側面說明平時大家的生活都是被這麼無趣乾癟的內容充填著。

岩土不難,難得是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呢。


二戰岩土,終於過了,努力總會有收穫。17年比16年相對簡單,但是不認真複習也是不容易通過的。岩土考試應該注重土力學原理和歷年真題,清華大學的土力學和基礎工程教材、視頻及課後習題都應該多做幾遍。人民交通出版社的歷年真題也應多做幾遍。


1、基本情況:今年第一次考,147+78,成績算不上好,但對於註冊考試來說及格萬歲。

2、複習時間:考試之前四個多月開始複習,不過中間有一個多月時間趕著出圖,所以總的有效複習時間大約在三個月左右。

3、選用教材:同事推薦,買了華南虎的一本通。歷年真題一定要有,規範、手冊、法規要齊全。

4、備考心得:1)如果土力學不紮實的話建議找本教材簡單過一遍,當作預熱。注意是預熱,就是對主要知識點大概有個印象,所以別去刷課後習題。2)不做任何模擬題,只做真題。先按章節把最早五年的真題刷一遍,邊刷邊在規範中標記、補充考題中的知識點,並做一定的筆記幫助速查,這段時間不用刻意追求做題效率。周圍有朋友想把重要規範整本都過一遍,從應試角度而言是沒有必要的,要記住複習是和時間在賽跑。3)所有內容一遍刷完之後基本上就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了,此時要保證每周1~2套的刷題量,這個階段就要關注做題效率的問題,如果前期複習全面也有做速查筆記的話,翻書效率能提升不少。速度上升以後必然會遇到正確率下降的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對錯題的復盤和分析來查缺補漏,強化薄弱環節,另一方面要對選題策略、效率和正確率之間平衡的問題有個考量。核心目的是以最穩妥的方式提升通過考試的概率,不要為了心中的一份完美主義做出無效努力。

5、體驗:能過當然是很開心的,畢竟努力得到了回報嘛。更重要的是不用再為註冊考試浪費好幾個月的個人時間了,這些備考時間可以用來學更多喜歡的東西,看更多的閑書,這才是畫圖狗感覺到最開心的事兒~


其實今年的題確實算是容易的~我第一次考,160+70,屬於低分通過的,簡單寫下複習情況吧~

1、複習時間:6月中旬開始~考前;平均每晚3個鐘;中間夾雜設計項目和新家裝修,其實複習狀態不是非常好

2、複習資料:老鼠開水專業知識(基本全新);華南虎一本通(強烈推薦);建築工業出版社規範彙編;公路、鐵路、水利規範彙編;工程地質手冊;法律彙編;重點規範單行本;歷年真題

3、複習心得:有一定岩土基礎,以華南虎一本通為核心教材,重點幾個章節部分認真研習了一遍,偏門規範隨便過了一下。專業知識部分本想以老鼠開水教材作為核心,但是時間不夠用,直接上真題。最後一個月將近五年的真題模擬做了一遍,嚴格按考試要求時間,嚴控做題速度(包括放棄題目速度)。實際考試時,一本通使用頻率高過規範,一本通還是非常系統的!有其他問題可以私下再交流~


17年171+84分通過,基本功紮實的話17年不難吧,第一次考就通過了還是很開心的


17年第一次考152+74,首先能過當然特別開心了!單位也比較需要這個證書,單位特別支持大家考證,九月份班上的也不多,這裡對我的衣食父母,我親愛的單位表示深深的感謝!大概從今年春節過後開始備考,複習資料主要是基本核心的規範,歷年真題,還有就是浙大的土力學課件,感覺浙大這份課件做的很好,我前後看了好幾遍,感覺受益良多!其實個人感覺註冊岩土的關鍵就是土力學,把土力學吃透,這個考試就不難,土力學,土力學,土力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個邀請我回答,我沒法答,因為我2016年就過了......


謝邀

等我什麼時候準備考這個與我完全不沾邊的考試的時候再回答


14年通過的 17年的不清楚情況 不予置評


邀請我的么?連續兩次被強行棄考,你說我啥體驗……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浙江諸暨浣紗大橋的混凝土斜拉板設計?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做土木工程?報土木專業?
溫度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真有這麼大嗎?

TAG:土木工程 | 註冊岩土工程師 | 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