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學科內部是否已經出現了嚴重斷層?

這幾天接連聽見許多論斷,比如「計量心理學其實不太心理學」「進化心理學令人作嘔」「心理諮詢應該從心理學裡被剔除出去另立學科」「心理學未來還是比較容易被腦科學取代」等等。

貴學科內部是不是已經出現了嚴重斷層,導致大家彼此都看對方不順眼?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也非常大的提問,我試著以自己在這個大領域裡的小經驗提供一點思路。

其實四年前知乎上就已經有人在討論類似的問題了,傳送門:心理學不同分支之間存在「鄙視鏈」嗎?原因是什麼?我的回答中也會部分引用這個提問下對我有啟發的一些回答。


從我學習心理學的第一天起,就不斷被提醒,「心理學」是一個很大、很多元的學科。當年的普通心理學第一章就講,「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行為和心智(mind)過程的科學研究。」心理學家的目標是描述、解釋、預測、控制發生的事情(個體的行為)。

在普通心理學的教科書《心理學與生活》的第一章里,介紹了當代心理學幾種主要的理論以及研究主題,截圖如下。

摘自第16版《心理學與生活》,已查證第19版並未修改這部分內容

在耶魯大學公開課《心理學導論》中提到過,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都曾經「妄圖」解釋人類的一切行為——顯然,這種不切實際的誇口成為了後人每每評價這兩個理論時都會提及的「bug」。

相對比較成熟的看法大概是:人是極其精妙複雜的系統,人的行為和心智過程很難通過單一的理論去解釋,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有點兒像「盲人摸象」,不同理論、不同研究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個體的行為和心智過程,然而我們離「全貌」仍然相距遙遠。


我現在碩士項目的領域是心理諮詢,依然在心理學的大範圍里。對於心理學這個大領域來講,這是一個比較「小眾」的方向,可我能夠清楚地感受到這個小方向和心理學其他分支的聯繫

  • 比如,一些量表是心理諮詢師在臨床實踐中會使用到的重要工具,對量表的恰當使用和對測量結果的準確解釋就會涉及到信度、效度、常模等心理測量學和統計學方面的基本知識。
  • 再比如,近一兩年的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期刊非常關注「neurocounseling」這個新興領域(參考文獻:Beeson, E. T., Field, T. A. (2017). Neurocounseling: A new section of the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39(1), 71-83.),在此之前,也有一些相關書籍(比如Neurocounseling: Brain-Based Clinical Approaches)。身為一名「准心理諮詢師」,我願意去關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成果,並且試著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去理解來訪者的個人經歷和心理諮詢可能起到的效果。
  • 還比如,ACA的一個division叫做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Research in Counseling (AARC),官方期刊是Counseling Outcom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其中發表的很多文章都是在討論特定療法針對特定人群的效果如何,會涉及到實驗心理學的一些思路。
  • 我需要承認,「術業有專攻」,很可能我會在職業生涯里用到幾十上百個量表,但是其中我自己開發的頂多兩三個,也可能我這輩子都不會成為fMRI實驗的主試,更弄不明白編程和複雜的統計……但這並不會妨礙我試著學習和練習心理學不同領域的主要思路,並從中獲得更廣闊的視野,應用於我在心理諮詢領域內的研究和實踐。同樣的,可能一些計量心理學家和認知神經科學家一輩子都不會有來訪者,但是這不妨礙他們去學習和了解心理諮詢的理論和重要議題,並且從中獲得科研方面或者是個人成長方面的啟發。

心理諮詢內部也存在不同的理論觀點,我第一學年的心理諮詢理論課程介紹了很多種,包括但不限於: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後現代療法(敘事/聚焦問題解決),格式塔療法,阿德勒療法,理性情緒療法,認知行為療法,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等。另外,家庭治療的更小的領域裡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論。不同理論之間也會存在一些爭議,比如:認知行為療法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局限?更適合哪些心理問題?,再比如:精神分析在目前的心理學領域到底處於怎樣的地位?

我目前的碩士項目推崇的做法是不太去評判各個理論,鼓勵學生積極探索並不斷調整,期末論文要求我們通過對不同理論的排練組合選擇出自己的存在的方式way of being, 理解的方式way of understanding以及干預的方式way of intervening,並且對自己的選擇闡述理由。存在的方式主要是指諮詢師在咨訪關係里所扮演的角色,是否權威,是否要自我暴露,是指導者還是旁觀者……理解的方式主要是指諮詢師的「人性觀」,諮詢師怎麼理解「健康」,認為生而為人意義何在,個體的痛苦是什麼造成的……干預的方式則是指主要使用的諮詢技術。(參考文獻:Cheston, S. E. (2000). A new paradigm for teaching counsel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39(4), 254-269.)

我目前所選擇的存在的方式是人本主義,強調咨訪關係和共情,相信來訪者自我成長和自我實現的內在力量;而理解的方式則來自阿德勒療法——我們對過往經歷的理解比過往經曆本身更加重要,人具有主動性;我所選擇的干預的方式主要來自格式塔療法,注重此時此地的體驗,並且用inner dialogue促進自我覺察和自我成長。我所交流過的一些前輩(老師、博士生、碩士項目里的學長學姐)表示,他們「存在的方式」基本上是穩定的,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沒怎麼變過的;「理解的方式」會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長而微調,不會一百八十度大逆轉,但也不太會在碩士畢業前後的幾年裡內完全保持一致;「干預的方式」則是最為靈活的,尤其是經驗較為豐富的諮詢師,可能會時不時地在臨床工作中加入從繼續教育中學到的技術和方法。


另外,題主提出「貴學科內部是不是已經出現了嚴重斷層,導致大家彼此都看對方不順眼?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部分參考以下兩個回答。

動機老師的回答是關於心理學整體的:

動機在杭州:心理學不同分支之間存在「鄙視鏈」嗎?原因是什麼?

我感覺是有的。鄙視的方向倒不是具體學科的,主要是研究方法上的。一般偏自然科學的會瞧不上偏人文科學的,偏基礎科學的會瞧不上偏應用科學的。在心理學裡,用fMRI之類的精密儀器做腦研究的,會瞧不上純粹做行為認知實驗的,做行為認知的,會瞧不上做問卷調查的,做問卷調查的,瞧不上沒有數據腦補意淫的。

簡潔版:神經科學&>認知行為實驗&>問卷調查&>腦補意淫

這個排行榜也解釋了主流心理學為什麼離大眾生活這麼遠。大眾生活太複雜,解釋還得靠腦補啊。

瞧不上的主要原因,心理學一直是人文科學的命,自然科學的心,覺得自己研究的東西越客觀就越高大上,不惜對人複雜性視而不見,喜歡把人還原成一些大腦神經元的活動。

另外,通常這個鄙視鏈中,排後面的看不懂排前面的那些領域的論文,排前面的能看懂排後面的。

另一個回答則是針對心理諮詢的:

光與影:心理學不同分支之間存在「鄙視鏈」嗎?原因是什麼?

我在米國臨床心理學界看到更多的是互相鄙視,但是得聲明這不是普遍現象,只是看到的個別現象。臨床心理學PhD瞧不上PsyD, 覺得他們沒有任何科研培訓,PsyD瞧不上PhD,覺得他們臨床培訓比自己的少。臨床PhD最後選擇做臨床的被搞研究的鄙視,因為搞研究的覺得拿了PhD如此高大上,都應該去做研究指導臨床。搞精神分析的瞧不上搞認知行為的,覺得他們的理論太粗鄙,在學術圈內做認知行為的掌握了學術話語權鄙視搞精神分析的,覺得他們不科學......至於原因,我認為有兩條,想覺得自己更牛,想通過說自己更牛爭取更多利益。

除此之外,我個人想要補充如下幾點想法和體驗:

第一,一些學生,尤其是本科生,對某些領域的抱怨並非是因為知識或研究方法本身,而是來自於院系和學校的培養計劃。本科的「心理學系」在我臨畢業的時候改名為「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當年除了高數、線性代數、計算概論之外還要學概率統計、普通物理、Matlab……(必修!)我願意以開放的態度欣賞心理學不同的分支,但是其中部分課程確實造成了我(以及很多同學)的學業困擾和精神壓力,當年非常怨念物理和編程,順帶不喜歡基礎心理學。

第二,「鄙視鏈」和「斷層」的形成和整體的學術氛圍和主流價值觀是有關係的。以我本科的院係為例,老師的職稱和收入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能不能發paper,甚至院系招聘老師也很大程度上要看論文發表。貌似兩三年前院系對老師的管理開始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入職較早的老師收入較低,但是不會因為沒按時發paper就被辭退,而入職較晚的老師待遇更好,相應地科研壓力也更大。作為本科生,有的希望深入特定的領域,有的想要寬泛地了解各個分支,有的根本不想走學術路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待;然而作為院系,確實把更多地資源撥給了最有可能發paper的認知方向,開設的選修課相較於其他方向更多,老師也更多,整體來說老師的職稱也更高,項目多,科研經費也多……

第三,社交媒體中心理學科普的爆發會幫助大眾形成對心理學的印象,而這些印象可能是被過分簡化或者誇張的,似乎有幾分道理,但實際上並不準確。題主在問題描述中提到了一些論斷,「計量心理學其實不太心理學」,「進化心理學令人作嘔」,「心理諮詢應該從心理學裡被剔除出去另立學科」,「心理學未來還是比較容易被腦科學取代」……我不確定這些論斷是哪裡來的,我也想知道這些論斷背後的證據是什麼。在我個人看來,這些言論對「心理學」對理解並不成熟,或者說表述方法太不準確。前幾天知乎的一個心理學話題優秀回答者發表了一條科普「進化心理學」的想法,幾乎引發了一場「罵戰」。我會覺得,心理學的很多分支其實並不是社交網路中所呈現的樣子。李松蔚老師在2017年初的某場live批評了某些心理諮詢科普文章為了招攬生意而引發讀者的焦慮感,另外Ayawawa也不能代表進化心理學……

第四,真實存在的利益衝突。這回事兒美國和中國應該都不少。不確定這個話題在國內有多敏感,所以舉一個我碩士項目的老師在課堂上提過幾句的美國的例子(美國人似乎更不介意把這類事情擺在檯面上):在美國psychologist和counselor並不是一回事兒,而測量評估又是特別特別賺錢的一件事兒,所以psychologist的協會總想說「這個量表只有psychologist可以用,counselor沒這個資格」,而counselor的協會就據理力爭,「我們的教育項目是這樣的,受到的繼續教育是這樣的,我們有這個能力,你憑什麼剝奪我們用這個量表的資格?」(psychology想要製造斷層以鄙視counseling,未遂。)

除了不同專業組織之間的較量,還有「資本」的影響。比如美國的第三方保險,所謂「managed-care」,通過控制服務的種類和數量以控制價格——如果諮詢的費用想報銷,保險公司就會不斷地監控諮詢的進展,生怕來訪者接受的治療超過「可接受範圍的最小值」。在心理諮詢的小領域內,不差錢的來訪者大可以選擇不接受任何保險的private practice,如何關注來訪者的個人成長,注重自我探索,說不定可以把存在主義和精神分析揉在一起;而managed care organization則多用認知行為療法或者聚焦問題解決療法——簡單粗暴短平快。所謂「資源競爭,適者生存」,不同的理論方法有不同的「生存空間」。


最後,正面回答一下提問。

  • 心理學的學科內部是否已經出現了嚴重斷層?

與其說「學科內部出嚴重斷層」,不如說,「隨著心理學的不斷發展,不同分支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主要聚焦的問題呈現出越來越大的差異,但是各個分支的發展並非相互排斥或遠離,而是創造出越來越多交叉的可能性,最終相互支持,殊途同歸。」

  • 大家是否彼此都看對方不順眼?

同行之間的利益之爭不可避免,這個現象不管哪個學科都存在。同時,利益傾斜的方向也受到政策和學界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開放的交流與合作顯然最有利於學科和個體的發展,希望當我從一個學生變成一個從業者甚至是教育者的時候,我個人能夠有更加成熟的專業視角,整個行業也能有更開放平和的氛圍。


15年開始接觸心理學,錢已經花了10w+了,然而卻連初窺門徑都不敢說。我也一直聽到很多類似這樣的論斷,但我覺得,喜歡的話,學就是了,路一步步走,風言風語管它呢!

心理學其實是最像江湖的一個行業了,我常常和吃瓜群眾講,不要覺得學心理學的多高傲神秘,三句話洞察人心,五句話帶來改變,吃著火鍋唱著歌,順便把你運勢算了...不不不,那是法師,不是從業者,大部分心理學從業者都只是普通人,是巨鯨幫的一個堂主,是鐵斧門的一個嘍啰,努力還遠遠達不到拼天賦的程度,可能比種地的百姓活的舒服,比案牘勞形的官吏過得自在,但也就是會點強身健心的技術的普通人,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圈子,拜著不同的祖師爺,基本上老師是第三代,自己是四到五代弟子,能數得出來一些名師的門派傳承吹吹牛,而已。

如果比較優秀,不一定是要開山立派或成佛成聖,不是每個人都有創立武當峨眉的機緣的,你下山回家的時候,帶回去50兩紋銀,已經是能置辦產業,買幾畝薄田,平安順遂一生了,你可知道,大部分人活得多庸庸碌碌,多懶得審視自己的人生。帶些護身和與黑暗陰鬱共處的符紙和咒語,遇到危難和不快時,能施放個平安喜樂的buff,保護自己和家人朋友,就不錯。

心理學的教派林立,啊,是的。掌門人、大咖們都是表面上謙和有禮,談笑風生的,說自己最有價值,但你說其他的不好,他們最多會報以高深莫測地微笑。

但是小嘍啰們一個看不起另一個,互相看不順眼。

說後現代:貴派缺乏社會責任感,就知道自得其樂,沒有內心衝突就行愛咋咋地這樣對?這樣不對!

說精神分析和家排等等:你們玩的是玄學還是科學,什麼事情都先驗說,聖人說,是不是傻?不科學!

科研也不是鄙視鏈的上游,相信我:你才傻!世界如此複雜,科學的線性因果局限性那麼大,也就只能實驗室自己玩去吧!

說人本:根本不是每個人都追求超越的好嗎,有些人就是自己吃好睡好不辛苦就行了,沒其他追求,讓身邊人痛苦啊!當然還是得行為矯治矯治了…

說進化: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我們在把人性從動物性里不斷拔高,你越活越回去才是反人性!

還是說精神分析:活得像你們祖師爺那樣臭不要臉真的好?

說行為主義:你們怎麼敢把人當動物?你們祖師爺把自己兒子都搞死了對吧,還禍及三代了對吧?

至於頂著心理學名頭的靈修和一些更邪門的,被罵多,但被認為有效的也多:到處吸人血!

........

雖然,

但是。

各派互相攻擊,但也是互相學習,互為輔佐,學得多了,有互相驗證的功效。作為一個小透明,跟你說,不是,精彩的老師很多,像我這樣比較靠譜地扎紮實實的學習者也很多。

我在公眾號的第一篇文中,提到過我的學習體驗:

我這3年,一直在努力耕耘我內心的花園。雖然它很小,但我依然很為我的勞動成果感到自豪。

我不再把我和別人做比較了。也不認為我一定要「夠厲害」才「有資格」存在了。

在心理學的世界裡,有太多牛人,心理學是包羅萬象的萬花筒,是各派傳奇並存的大江湖。這裡有長居書齋愛智求真的老學究,比如做實驗做了一輩子,幾乎從不外出旅行,也不熱衷於公眾活動的馮特;有住在珠穆朗瑪峰旁的夏爾巴人,他們出身在艱苦嚴苛的環境,但畢竟活了下來,於是成為了惡劣之地的最好嚮導,就像催眠大師彌爾頓·艾里克森,對內在的力量保持全然的信任,把患小兒麻痹症而癱瘓的自己催眠到能站起來,還獨自去密西西比河玩漂流;有軍事化訓導主任一樣的華生,折磨了老鼠、狗、嬰兒和自己兒子,得出結論,人的行為可被條件反射固化;有遊樂場的看門老爺爺馬斯洛,笑盈盈地和你招手,人生這個大遊樂場你來都來了,只賺掃地的那份溫飽就太虧得慌啦,幹嘛不和相愛的人坐上摩天輪上看一看,讓愛和意義感流動起來,一起享受一下自我實現者的「高峰體驗」呢。

我很敬仰那些為人類的認知局限開疆闢土的宗師們,儘管他們多半是不怎麼守規矩的溜冰場上的小孩子,而且總是滑出歷史為他們命運規定的邊界並因此受罰;我迷戀那些儘可能把人從動物的範疇里拔出的英雄,儘管他們需要動用更多的剋制去忍受孤獨,他們擁有煽動情緒獲取擁戴的力量但是他們不;我面對那些站在講台的泰斗時會感到「何德何能」的羞慚,是他們引領、完善著學術的思潮,更清晰準確地去描摹與糾正我們手裡的地圖;我也心心念念著那些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人格強健得如同穿越而來的世家公子,遇過方知有,聖人生而知之,居然是真的。

而我啊,只能耕耘好我那一畝三分薄田,除了對來訪者真誠以待,就沒什麼大本事了,教不出來弟子三千,也培養不出七十二賢人,流不起血,逃不了亡,跳不開大地,抱不著天空。既捨不得用命祭一把足以傳世的幹將名劍,也玩不到酷炫的腦科學與人工智慧。莫說和先賢比肩,我這麼貪玩又愚魯,既沒成學術泰斗,尚不是資深專家。

我只是比較幸運,遇見過許許多多閃亮的人類罷了。

以及,這篇,關於幾位算是門派的「中堅力量」的老師給我的感受:是我最近結的一門課,老師是結構家庭治療派的,我覺得他特別特別像甘道夫……

教我「婚姻治療術」的老師像極了甘道夫:對抗無序·守護關係·彌合紛爭mp.weixin.qq.com圖標

題主說的都是外行話,學的多了,你就知道各有各的精彩了!

自種福田,自得福緣。


好吧,評論里腦科學教派的小堂主…果然閑得要吵吵架。

其實這種觀點我在各種場合都試圖理解和討論很多遍了。不過確實我水平有限,很難和腦科學教的狂熱信徒達成共識就是了。看到人說意識和心理就是化學和電波,真的心累。你們看小電影也這樣看是么?看好多個0000,1111的組合,就知道是陽光積極還是陰鬱變態是么?沒錯,物理上的東西確實是0000,1111,也確實需要研究0000,1111是怎麼組合成像素點和聲音數據,像素點怎麼組成的畫面……但那個小電影里流動的畫面和聲音在『告訴』你什麼,你不關心就不關心吧。

你高興就好。恩恩。


有分裂才有進步嘛。歷史上心理學互相黑來黑去是常態……


百花齊放 的時代~從來不缺少爭吵。

這是最好的時代

事實上:2012年之後,隨著大幅度的寬鬆政策的帶動,居民消費質量和體量升級,才會有對心理方面的龐大需求——才因此刺激這個行業的發展。

——才會有如此多的研究者、從業者、經驗、技巧、工具,乃至學科理論的完善。

這是最壞的時代。

基於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一個新的學科的發展、成熟,過程中總是那麼蠻荒、粗暴、潦草....絕對有絕大部分人淪為小白鼠。

——這是行業的成長性質決定的,不受人控制。

我的經驗

1、人心是複雜的——人的心理,不僅僅是常規學派認為的那麼狹隘~因為,它的邊際關聯領域實在是太大了,研究難度簡直超越以往的單一學科甚至學科的組合。

2、心理學需要醫科基礎;

3、心理學最合和現實幹涉方案相結合;

4、心理學需要極強的系統思維水平(用於線索確認、基於有限線索下的建模、高強度推演.....)

5、現有的絕大多數的從業者,在我看來,帶給整個社會的作用,僅僅是 行業發展之前的宣傳和推廣,以及教育出一批合格的需求(如同企業管理諮詢,大量劣質從業者教育了市場(至於有用,無用,自己衡量。)


要知道心理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地帶,而且可以說,如果不是專門弄個「心理學」這三個字,這一地帶的交叉程度絕對是其他學科所不及的。

自然有交叉,那自然有兩種傾向,一種是純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把人,或者人體一部分,或者一群人,當成「物」來研究,自然就出現了腦科學,認知心理學等等分支。另一種自然就是純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這些就不詳述了。

學科內部的兩種傾向給人的感覺就是斷層,但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還是受限於人腦,因為不依賴於信息技術,人腦沒辦法處理從人體某一部分影響人的行為,進而影響一個人群的行為,這裡面包含了無數個「系統」。

所以,樓主所說的斷層,只不過不同人用不同眼光看待「心理」而已。好比同樣是由「原子」構成的世界,為何還要分開物理學和社會學呢?


說明國內這個學科的從業者太不思進取了。

曾經看過一本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寫的書,這個人是心理學家,封皮的薦文居然全是金融從業者。

我就好奇,本專業的都幹嘛去了?

要看到各派的價值才能整合,一天到晚撕逼算什麼玩意


心理學已經探索地圖差不多了!做了一百年的工作。無數人的努力。現在,只要把核心的意識研究搞通,就可以全盤復活。


計量心理學其實不太心理學

如果題主的計量心理學指的是psychometrics,題主的這句話說對了,何止是不太,簡直是不是,對,心理測量學(計量心理學)不是心理學,因為學心理的人幾乎沒人懂psychometrics,他們對psychometrics的理解還是信度和量表

例如@在焉 的回答,他對psychometrics理解為

比如,一些量表是心理諮詢師在臨床實踐中會使用到的重要工具,對量表的恰當使用和對測量結果的準確解釋就會涉及到信度、效度、常模等心理測量學和統計學方面的基本知識。

看吧,學心理的人還在用100年前的psychometrics理論,什麼信度啊、常模啊這些遠古概念,現代psychometrics關於誤差的理論他們是一竅不通。

在@在焉 的眼裡,psychometrics就是編量表的

很可能我會在職業生涯里用到幾十上百個量表,但是其中我自己開發的頂多兩三個

我相信就算是編量表,@在焉 用的還是100年前那套方法,自陳題+因素分析+結構方程模型。

還有個匿名回答的說

可是計量心理學是一種科研方法

實話實話,我不知道除了心理學,還有哪個學科用的是100年前的研究方法,而對近幾十年的研究方法進展熟視無睹。

當然,對於現代psychometrics理論,心理學界不理不睬,已經有很多計量學家表示了不滿,例如10年前《psychometrika》雜誌就有專題討論為什麼心理學界無視psychometrics,文章的標題也特別酷(《The attack of the psychometricians》),當然,10年後,這個局面還是沒有任何改變。

反而,懂psychometrics的人主要集中在教育界和應用統計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實際應用已經遍地開花,所以psychometrics應該是教育領域的學科,而非心理學


作為一個本科生,一個什麼分支都要學一點皮毛的人,然後發現每個分支的歷史發展中都會有分歧與爭論,這大概就是推動心理學發展的一個動力吧。


心理學從一開始誕生,就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從來沒有一個公認的理論,連基本的共識都沒有。且分裂趨勢愈演愈烈。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共性,諸多學派、理論、取向、分支,都共享一個名字—心理學。

比如從事認知神經方向的導師和從事心理學史方向的導師,你會發現,他們之間的差異,有太平洋那麼寬。


心理學啊。難道不是一直都在內部互相看不順眼?


是的,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到黑格爾的人本主義,民科的大量介入,碎成渣了


首先問題本身就證明了你不太懂「心理學」,下面的回答看的更是觸目驚心。。。讓我們把問題仔細拆散開來一點點解決。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很模糊,有兩個不清晰的點。第一個點在於,定義模糊。你如何劃分和定義」心理學「這麼大的一個詞?按照領域?按照從業?還是按照學派?

問題里提到計量心理學,進化心理學,心理諮詢,腦科學並且將其相提並論,給不懂的人一個錯覺,這幾個東西是一種劃分單位。可是計量心理學是一種科研方法,進化心理學是一個學派,心理諮詢是一個職業,腦科學是一個領域,這就好比我問你,什麼鞋更好?是手工製造?是耐克?是布?還是靴子?是不是一輛懵逼?

第二個模糊的地方,是邏輯。一個問題好好量化一下其實是幾個論證過程:

  1. 心理學是否存在內部鄙視鏈? 是。
  2. 如果是,鄙視鏈的存在可不可以直接證實心理學內部斷層?不可以。
  3. 如果不可以,內部斷層是否存在?這個問題才真正有討論意義,有人覺得存在,有人覺得不存在。我猜這才是問題真的想問的。

那讓我們先看看1. 和2.

不管怎麼定義,鄙視鏈都存在,但是這可以證明內部斷層嗎?

科研方法論之間會互相鄙視嗎?會。但是這個現象只在心理學領域裡出現嗎?當然不是,任何涉及科研的科學都有同樣的鄙視鏈 (絕大部分),所以對於今天的話題沒有討論意義,略過不談。

學派之間會互相鄙視嗎?也會,但是今天罕有心理學家只認一種學派的理論,而且這個問題也不僅僅特殊於心理學。任何有學派紛爭的科學都是如此(基本上所有科學)。

從業之間會互相鄙視嗎?當然會,但是這個真的特殊於心理學嗎?

以此類推,你會發現,鄙視鏈這個東西,在哪個科學,用哪種劃分方式,都是存在的。生活大爆炸大家都看過吧,理論物理學家鄙視實用物理學家鄙視工程師。學派互相鄙視更是了,社會學裡,人類學裡,哲學裡,學派之間互相撕逼,人文科學基本都一樣。從業就更是了,教書的鄙視創業的,創業的鄙視打工的。

鄙視鏈這個東西,本身的存在沒有任何論證力度。大家彼此看對方不順眼就是因為內部斷層了嗎?那豈不是全世界都斷層了?所以討論鄙視鏈沒有任何意義。

那真正有意義的問題3.

是否有內部斷層呢?那要看如何劃分定義了。是領域之間有了斷層,還是從業之間,學派之間,等等等等,我們一個一個聊。

心理學領域跨度大,跟哲學,經濟學,管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生物,生化。。。如今更是跟人工智慧,甚至量子物理都有聯繫。跨度如此大但是在定義上,都是心理學。

領域劃分有cognitive,behavioral,cultural,social,linguistic,clinical。。。。每個領域還有子領域,子領域有自己的細分子領域,兩個領域合作還有合併出來的子領域,還不停有新的領域被開發。這麼多領域中是否存在斷層?跨域太大了斷層必然存在,但是這個斷層嚴重不嚴重?其實一點也不嚴重。

只要你是受過專業教育和訓練的心理學者,你對各個領域的認知雖然淺顯,但是還不至於完全斷層。我雖然是做心理健康和社會神經病學研究的,這意味著我更多傾向於社會學導向,但是我對腦神經學之類的科研成果依然有依賴,我需要這些數據,也懂得他們的科研方法。他們也需要我們的數據回饋。我也了解文化心理學裡的很多基礎,因為一是,這些基礎是學校的必修,二是在做科研的時候也確實會接觸到。跟我有斷層最嚴重的人,可能就是做人工智慧和人機介面的了,可是我認識做machine learning的朋友,兩個人依然可以聊很開,因為雖然專業術語等存在差距,我們的科研目的和很多共性都是非常相似的。而且,他們也依賴於很多腦神經學的科研成果,我們讀的文獻也有一些重複。所以這些斷層,完全不嚴重,互相鄙視是表面現象,下面依然是錯綜複雜的互相借鑒,互相啟發。

我個人認為,領域上的斷層,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做motivational或者organizational 的心理學家,跟psychoacoustics心理聲學的教授,一樣聊到來。因為畢竟大家最初學的東西都一樣,只是後來因為不同的興趣和目的,去了不同領域,而領域之間總是有共同的點。

從業之間是否存在斷層?我覺得是存在的,而且比較嚴重。(有空回來更)


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就是各個流派互相批判,有分裂是好事,這樣才有專精,淘汰掉不符合時代或現實需求的東西,否則臃腫龐雜的體系只會讓人感到噁心。

說實話,作為一個心理學人,我對其中一些東西真的覺得味同嚼蠟,選取自己喜歡的深入就行。


其實並行發展,不過是熱度的問題。

不過腦科學和心理學不是區別開來的

相信未來有一天,腦科學能解決一切或者大部分的心理學問題

理念和技術都在發展

個人認為,技術的障礙是最大的


心理諮詢如果不是基於心理學上的,那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科學(真相)的心理諮詢


強答,非心理學專業,我個人比較喜歡心理分析,覺得早期心理學發展(弗洛伊德、榮格以及好多來自奧地利的那堆人的研究方式和領域)比較有吸引力,然而可悲的是這些人的理論好多都用到了文學和電影分析,心理學反而不經常用他們的理論(當然他們的理論有其片面的地方,也經過後人的完善和修正)。不怎麼喜歡心理學實證主義的那一塊,尤其是收集一堆數據(還不是臨床實驗的數據),實在乏味。


瀉藥。熟悉計算機領域,歷史領域略知一二。其他的真不清楚。


推薦閱讀:

從精神分析里出來的人是不是一定會喜歡精神分析?

TAG:心理學 | 科研 | 心理諮詢 | 進化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