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引進的大多數是美國電影?
每年引進的電影中,看到的大多數是美國的,極少看到其它國家例如英國,法國或者義大利的,這是為什麼?
因為進口片是有配額的,分賬片加批片原則上只有50部左右。進口片發行又被中影和華夏壟斷
國有企業也是要賺錢的啊
名額這麼少,那就多放一些有票房好萊塢電影咯。2012年全年排映國產影片1373部,2012年出品的影片上映了356部,其中101部沒票房,2011年通過的影片在2012年上映的52部,最終統計2012年新上映影片307部(有票房成績)。
大陸地區現在的美國電影進口配額每年是20部(俗稱的分賬「大片」),再加上4-5部特種電影名額(3D或IMAX電影)。新增的14部配額主要是針對3D或IMAX電影的。
------------------上面數據來自網路。
大陸一年放映三百多部電影里,美國片也就大概40部而已。
實際上中國引進的美國電影的數量並不多,但是總體的口碑和票房都很大,產生的影響遠大於其數量份額。
另外,觀眾和電影院都希望引進更多美國片,觀眾喜聞樂見,影院上座率高能賺更多錢。但是廣電總局等領導部門要求不能只引進美國片,於是日本韓國泰國印度俄羅斯法國等等國家的都會有引進一些,但是口碑、票房太小,影響小,沒給大眾留下太多印象,很多人感覺電影院除了國產片就是美國大片了……
題外話:實際上美國片經常遇到刪減、延期(比北美晚很久,這樣很多人看過網上盜版了)等問題,有些國產片(比如說《富春某某圖》)上映的時候上面會突然下令讓某些口碑票房雙豐收美國片停映好讓出一個檔期,票房受到影響,這樣也保證了國產片占的份額會多一些(領導面子上過得去)。
感覺都沒答到點上呢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的一點就是引進的片子都是什麼類型的。就拿2013年來說,賣座的不賣座的說來說去就是3D大片、還有《速度與激情》那類的純商業片這類片不就是好萊塢的天下么?
這位朋友的回答最到位:張正 :全世界引進的大多數都是美國電影吧,除了美國自己。 為什麼全世界引進的都是美國電影呢?或者說為什麼美國電影這麼成功呢?其實確切地講,應該說美國電影在電影市場上很成功,好萊塢是什麼?是個電影工廠,其他國家的電影產業都談不上是電影工廠。工廠是什麼概念?就是針對市場開發對路的產品,並且能把這些產品賣出去賺錢,而好萊塢是干這個的行家裡手。其中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分工合作搞得非常好,從劇本創作到電影拍攝、剪輯、發行、宣傳每個環節都有專業人士來操作,前些日子甚至聽說有專門編台詞(不負責故事情節)的劇本創作人員,終於明白為何好萊塢電影有那麼多經典台詞了。
其實好萊塢拍電影的技術並不咋的,要講藝術還是歐洲,但是好萊塢擅長利用電影來賺錢,擅長搞市場,擅長佔領市場。
不看好萊塢難道你要讓人們看寶萊塢嗎?
故事通俗易懂,觀眾喜聞樂見。有外形靚麗的大明星,觀眾喜聞樂見。有錢搞大製作大場面CGI,觀眾喜聞樂見。因為語言和輕度裸露被劃為R級的,稍微動動就PG了,適合情侶看也適合祖孫三代一起看,觀眾喜聞樂見。觀眾多,院線喜聞樂見。
再有就是英語的普及,以及伴隨語言普及而來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傳播。
名額有限所以只能去引進一些在商業上比較安全的美國電影,人家習大大剛和美國簽完協議,所以美國電影多是很正常的。所以像《諾丁山》,《放牛班的春天》這類的電影還是很難走進電影院,除非他獲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中影可能會考慮引進,引進電影畢竟是商業行為。
美國夢
反正引進日本電影幾乎少的可憐啊,以前上初高中的時候還引進過的,現在簡直幾乎不可能在院線看到日本電影。。。太少了。。。
美國電影出產質量最高 比特效 美國有阿凡達 環太平洋 比故事 美國有社交網路 珍珠港 比深度 美國有美麗心靈 教父等. 真的不是不支持國產電影 只不過相差太大 基本水準不敢恭維.
為什麼中國轉播的籃球比賽大多是NBA?
真是好奇怪哦~好萊塢式的敘事方式淺顯易懂,用我朋友的話說就是very first degree。相對許多他國電影所需要的對其文化的理解以及對內容的思考,美國電影基本上都是no brainer。還有可能是語言原因,畢竟講英語的人比其他小語種的人多太多太多。
這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沒有為什麼。
我國從建國初期就提出要趕英超美,足以看出英美兩國在世界的地位,人們也一直以英美兩國作為人類最終的目標。可當年蘇聯還活著的時候,我們需要引進也必須引進蘇聯電影,如今我們則可以正大光明引進美國電影。我們永遠也不能成為美國,但,我們可以看美國人看的電影,就好像北韓,毫無疑問的選擇引進中國電視劇,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推薦閱讀:
※為什麼美國經常有關於越戰題材的電影和反戰情節,卻鮮有關於朝鮮戰爭的電影及反戰情節?
※《超人大戰蝙蝠俠》和《內戰》你更期待哪一個?
※作曲家創作音樂時為什麼要音畫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