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進步到底是增加了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還是減少了這種需求?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技術進步的速度與日俱增,生產率大幅提高。技術對人力的節省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在農業和製造業。100年前,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佔到了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現在只有不到3%;最近幾十年工廠里工人的數量也在大幅度地減少,無人化工廠逐步成為了一種趨勢。那麼技術進步最終將增加社會工作崗位還是減少社會的工作崗位呢?會出現更多的失業嗎?不論技術怎樣進步,失業率都不會有太大改變嗎?


很難準確回答,但社會層面看不到明顯下降趨勢。技術進步既會替代勞動力,又會促進與技術互補崗位需求,還可能通過增加收入拉升需求,進而增加工作數量,最終結果要看三效應相對大小。以美國為例,20世紀農業勞動力佔比從接近一半降到個位數,同期勞動力參與率卻大幅上升,包含很多女性。如果崗位技能要求單一,替代效應可能大些;如果崗位要求組合許多技能,替代效應就小些。如果要求中包含人際溝通、適應性、想像力等,替代更弱。較普遍現象是高低兩頭崗位增加,中間衰退。按Autor 2015年研究:1940-2010年間,美國農業和普通工人數量一直下降。熟練工、會計等要求一定教育但相對單調崗位先增多後下降,替代效應逐漸佔了上風。服務業、管理和技術人員數量不僅上升,且增速加快。以法律行業為例,技術可能逐漸接管資料檢索任務,但文書撰寫、人際溝通等一攬子技能恐怕暫難勝任。自單調繁冗解脫,律師可提供更多法律服務,此時技術與崗位互補。如果進入門檻足夠高而法律服務需求比較穩定,總收入還可能變高。Terry, Salomons和Zierahn 2016年研究發現1999-2010年歐洲境內技術進步至少增加了1.9%崗位數,總效應在27國幾乎全部為正。下圖展示238地區各自效應,藍色越深,技術對工作數促進越明顯。不過,崗位數量可能不會減少不代表崗位結構變動不值得重視,社會可能需要幫助一部分成員適應轉換。最後,有關史上歷次「技術焦慮」,可參考Mokyr,Vickers和Ziebarth(2015)。

參考文獻:

Gregory, Terry, Anna Salomons, and Ulrich Zierahn. "Racing with or against the machine? Evidence from Europe." 2016. RR a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avid, H. "Why are there still so many job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workplace automat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9.3 (2015): 3-30.

Mokyr, Joel, Chris Vickers, and Nicolas L. Ziebarth.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ical anxiety and the future of economic growth: Is this time different?."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9.3 (2015): 31-50.


那要看「勞動力」是什麼了

沒有人身自由一輩子勞動都屬於僱主的奴隸是勞動力,烈日炎炎犁地捉蟲人均壽命不過三四十的農民是勞動力,早六晚十一天工作十好幾個小時動輒斷胳膊斷腿營養不良的工人是勞動力,坐辦公室吹空調朝九晚五有保險月薪幾萬的白領也是勞動力。

根本上來說,勞動是人類創造財富以滿足自身需求的行為。技術進步是人類提高勞動——財富轉化效率的手段,這種角度來看,只要人類還有需求,勞動力是一刻也不過剩一刻也不短缺的。而技術進步則會改變勞動力的形態,減少對人的需要,從這個角度來說,技術進步確實會減少勞動力需求。但是,誰不想少流些汗就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消滅舊的就業崗位的同時還會創造新的。而就業崗位的改變還包括就業形式的變化。今天很平常的職業足球運動員,畫家,教師,學者,音樂家等等在古代都是不過是上層貴族的玩物。可以這麼說,今天百分之九十的就業崗位在農業社會都不算工作。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例子就是電子競技行業。我們小時候大家都把電子遊戲當作是小孩子的玩具,然而誰也想不到近幾年卻發展為了一門成熟的產業。可以想到十年前一支在縣城網吧練習的電競戰隊無疑會被統計為失業人員和城市盲流,但是現在誰也不能否認他們作為一個職業的存在。

因此上,「宅男」究竟算不算一個職業,還是要看一下歷史的進程的


這個問題我已經想清楚了。技術進步根本上會增加對勞動力的需要。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一直在技術進步。但是你看到勞動力的需求多了還是少了?如果少了的話,那麼沒有國家會進入工業化社會。

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歷史上,促進需求規模增加的就兩點——技術進步和分配平衡。一個是科技革命,一個是階級運動。科技革命促進生產分工,分工提高效率,深化需求,也擴張工作崗位。新崗位比舊崗位要多,這叫產業升級或者說產業轉移。與此同時則是階級運動,分配越均衡,需求潛力越大,產業升級,階級也在流動轉型。這兩個要素相互推動,使得工業人口滾雪球一樣達到了現今的規模。

技術進步與需求增加的關係,猶如工業發展與電力發展的關係。誠然,電力技術不斷提高,節能技術尤其發展迅速。然而人們尋求節能,並沒有阻止電力規模的擴大。

可以抽象地認為,工業化對勞動力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當然可以認為,人工智慧會終結這一局面。前提是人工智慧的綜合效率達到了人類的平均水平,且能夠自我再生產。且已經獲取了人類的管理能力。達到了這個平衡點,人類的勞動力需求才會萎縮,實際也就是其對人類的殘酷淘汰。所以,人工智慧發展,還是要有所控制。

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我認為是增加了。首先說,技術進步應該是從工業革命算起,之前的技術進步也有作用但是太慢咱們就不說了。工業革命的一大特徵是機械化生產,機器使人的生產力大幅度提高,增加了供應,但是同時也降低了成本,供應的絕對增加導致社會財富的直線上上,社會財富上升就會增加消費,進一步刺激技術進步和增加供應,這是一個正反饋循環,工業革命以後的經濟增長也是這麼走的,中間會有一些波動如經濟危機,往往是因為技術和供應跟不上消費者的變化,更多的是因為銀行投資和金融出現的問題。但是總體來說,技術進步——供應增加——社會財富增加這是沒錯的,1978年以前中國處於赤貧狀態,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什麼東西都買不到,因為供應太少,到1990年還有憑票供應的情況,但是已經大為減緩,因為供應增加了,社會財富增加了,老百姓兜里也有錢了,有錢就要消費,很多以前沒有的工作就出現了。

所以市場經濟才是正道,因為人的智慧是無窮的,辦法總比問題多,沒有人能預測技術進步的趨勢,除了上帝。所以那些追求建設人間天堂的人,帶來的總是人間地獄。


both,看這項技術的內容了。

話說這倆又不矛盾,為啥要問?


hahaha,都閃開,我要強行分析一波,不然怎麼對得起周五就要考的宏觀經濟學。我就用最簡單的兩條線分析阿,哈哈,不要噴我,這個只是最簡單的具有很強假設的兩階段模型,肯定跟現實不一樣的。

技術進步可以反映在全要素生產率Z的提高上,Z的提高帶來了同樣勞動力水平下的總產出增加,並且讓邊際勞動產量提高,邊際勞動產量曲線就是勞動力需求曲線,所以勞動力需求增加,Nd右移,同時總產出增加,Ys右移。

Ys右移帶來了實際利率的下降,導致消費者進行跨期替代,增加閑暇,減少工作,因此Ns左移。

現在就可以看到了,在勞動力市場上,均衡工資肯定是增加的,但是均衡就業水平實際是不確定的,因為這取決於消費者對利率變化的反應。

不過書上說,利率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很小,所以Ns移動的幅度比較小,所以就像圖裡,均衡就業從N1增加到N2。


從大的歷史進程來說,是「降低」了對勞動力的需求。

古人,天蒙蒙亮就下地勞作,太陽落山才能回家。辛苦一年,勉強溫飽而已。

現代人,朝九晚五,當然也有加班,但勞作強度不可同日而語。同時,很多人拚命,其實是為了維持一個高水平的生活。

當然,這裡不討論知乎er年薪百萬也無法財務自由的悲慘生活……

從歷史節點看,每次大規模的技術爆發,確實在一定時間內,「降低」了勞動力需求,但是會迅速提升新的需求。

機器普及,迅速淘汰大量的手工業者,但是對機器操控、製造、維修方面的需求也迅速提升。

淘汰的,基本上是無法跟上技術進步的人。他們當然也無辜的……但對於歷史來說,也是不會考慮的。


從前人類的祖先的全體,光是尋覓食物渡溫飽就很艱難了,農業的發展讓人們從田地里走出,走向工廠;他們不滿足使用自然資源,而是凝聚智慧與創造於資源,改造成工業產品;工業機器的不斷自我升級由將人們從工廠解放,人們將熱情投入機器無法替代的服務業,你服務我,我服務你,且漸漸利用高新技術與互聯網提升服務的複製性,傳播性。

對於具體行業而言,技術的發展解放了勞動力,對於宏觀經濟世界來說,技術的發展迸發無限可能,創造出更多更豐富的崗位。

宏觀經濟學書上說,短期內,技術變革會增加行業 勞動力需求。

技術革新—企業的邊際生產成本降低—增收員工擴大生產—提升總供應—產品價格降低。

同時由於員工需求上升—工資水平上升,工資高與低價格—總需求上升,總需求與總供應重新均衡,新均衡點低價高量。

即:生產率*勞動數=總供應=總需求=總GDP,生產率提升後,GDP上升,總需求上升,不論短期長期。勞動數短期內由於邊際成本下降也會上升。

但是長期看,生產力GDP一定提高,勞動數不一定上升,我的理解是這樣的一個模型。

一、技術革新帶來新需求

1000人年生產1000收音機,由邊際生產成本決定。

隨著電視機的發明,減少了舊的需求,創造出新的需求。

500人生產500收音機,

1000人生產1000台電視機,

新技術給新行業帶來1000人勞動力增長,1000電視新GDP。給總經濟帶來500勞動力增長,1000電視-500收音機GDP。

二、技術革新帶來新產量

1人能生產2台電視機,電視機降價,電視需求上升至1200台。

600人生產1200台電視機,

新技術給行業帶來400人勞動力減少,200電視新GDP。

但是這400人可能去其他新的產業去了,就像當初收音機從業者被吸引到電視機行業一樣。

三、看總需求增速與生產率增速對比

勞動數=總需求/生產率

總需求比生產率上升快的例子(勞動數上升)

英國工業革命之後,紡織業發展,生產率提升後降低了洋布的價格,其巨大優勢加之殖民與傾銷,英國獲得了整個世界的洋布總需求,英國國內紡織業從業者數量增加。當然會淘汰低技術勞動者,例如中國小農社會婦女。她們被迫從事其他營生。

生產率比總需求上升快的例子(勞動數下降)

美國農業機械化之後,現代化農場發展,生產率提升之後降低了糧食的價格得以吃口,從一人幾隻豬羊到一人萬畜的現代化養殖場,生產率上升千萬倍,但是人對農產品的需求量增速不大,哪怕加上出口的那些需求。所以勞動數減少,第一產業人數減少。他們「被迫」從事其他營生(第三產業)。

四、看人力資源價格在生產要素中的比重差異

為什麼美國現代化農場可以發展,中國相對而言現今還是密集勞動力農業,不是技術水平不夠,而是我們不必要採用那麼高級農業技術。可以說,我們人均土地資源少,或者說,我們人力資源相對便宜。

學過微觀經濟學的應該知道生產者成本曲線和等產量曲線的切點是最優成本點。技術革新可以優化等產量曲線,比如需要更少的員工就可以跟之前等產量。這個中美是差距不大的。

但是生產中等成本曲線差異很大,中國的員工薪水更低,這條線斜率就越低,最後的最優成本切點,中國這邊的員工數量就是比美國多。那邊老美人比資本貴,一個人管十畝地最划算,我們這人力最便宜了,一個人管一畝地最划算。這也限制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你把幾億人從農村解放出來,去和城裡人搶工作?

五、工廠會不會發展到不需要人的那一天?

想像一下,所有工廠農莊自動化達到接近100%,且同時所有人都失業?

這是不會發生的。工廠提升自動化的目的是減少人力資本,如果服務業容納不掉那麼多勞動力,人力資本就會變便宜,工廠就沒必要升級高自動化。另一方面所有人失業也得不到工資來購買工廠生產的商品,總需求沒了。

新需求和新行業把科技往前推,失業率與分配不均拖著後腿,不讓走。

所以科技發展得意義在於,創造新需求,淘汰就行業,開闢新行業,將人從第一產業趕到第二產業,再趕到第三產業。


答案是,技術進步會增加對人(這裡不用勞動力的說法,是覺得這個詞太冷酷了,沒有人情味)的需求。

什麼是技術進步呢?簡單的說,就是資本生產的效率提高了,這裡的資本不僅僅是物質資本,比如房產汽車等,也包括人力資本。而所有物質資本的生產,歸根到底都可以看成是以人力資本的生產為目的的,物質資本生產效率越高,就越便宜,人就更有時間投入到人力資本的生產當中。人類資本的增加,一方面是質量,會更加的專業化,高學歷化;一方面是數量,就是(就業)人口數量的增加。尤其是專業化分工的結果,使得人們不斷開創新的商業領域,直接增加對就業人口的需求,比如手機應用。

當然,有的技術進步,本身就是為了增加人口的。比如,醫療技術,農業技術等等。即使是減少人口的技術進步,比如避孕手段,只要不是強制實行,也不會對人口數量的增加造成負面影響。

歷史的看,工業革命前後最典型,那是一個資本主義剛發現自由的時代,技術進步特徵明顯,人口數量更是暴增。

-----------------------------

附帶說說失業率的問題。失業率,說實話,如果不是強制勞動的奴隸的話,所有的失業都是自願的。人不願意工作的理由太多了,但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失業比不失業好,比如天降橫財,可以是蹲家啃老,可以是遺產繼承,可以是彩票中獎,當然更可以是,政府救濟。除政府救濟以外,其他都是正常的社會現象,並且,注意到,政府救濟的資金來源,本身就是通過稅收來提高其他企業的成本,也就是通過減少工作崗位來實現的話,可以說,失業增加的唯一原因,就是政府行為。

如果把政府行為納入技術進步的範疇,那麼可以認為,技術進步會帶來失業率的降低 —— 不過,千萬不要認為發明「社會保障體系」是一個技術進步就是,這是技術倒退。


按歷史的表現,實際上,是增加了就業崗位啊。

進入工業時代以來人口增加,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會經歷較長時間的工作來養活自己,說明就業崗位確實安排得下這麼多人


作為考研狗:馬克思里講的就是因為技術進步,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可變資本不斷減少,大批工人失業,最後導致相對人口過剩!!!


個人認為,科學技術進步所帶動的最顯著的效果便是產品的成本降低,然後自然會導致使用人群更普遍化。商品銷售的好,肯定就需要更多的勞動力來提升產量,這樣才是一個良性循環呀


這個問題分為兩個方面,一,失業率上升了沒有。二,技術進步帶來了什麼?先回答第一點吧,失業率沒有上升,以前需要百分之三十的人從事農業勞動,現在只要百分之三。那是不是意味著光農業方面的失業人口就達到了百分之二十七了呢?工業革命的初期曾經出現過工人打砸機器的情況,工人認為是機器造成他們失業。但到了後來結果卻並不是這樣,工人依舊可以找到工作,只不過由直接勞動變成了間接勞動。他們變成了操作機器的人。而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的提高讓各行各業有了更多的需求,也衍生出了新的行業。大部分人依然可以找到工作。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生產出來的東西是要有人消費才有意義。如果失業率超過一個限度就會引起通貨緊縮。簡而言之,就業與生產是有聯繫的。生產力的提高如果會降低就業率的話,那麼生產本身就會被抑制。

現在回答第二個問題,生產力提高帶來了什麼,還是美國農業的例子,如果農業生產只佔用了百分之三的人口。與以前百分之三十有什麼不同嗎?這百分之二十七的人去從事其他行業了,技術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生產效率的提高,需求也一併提高了。人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但是技術進步卻是有限度的。如果做一個簡單類比你就會發現,你現在的生活比以前皇帝的待遇還要好。(當然,三妻四妾除外)可是你並沒有滿足於此。你依然抱怨手機卡頓,電腦體積過大,飯菜不夠可口,等等。當然這也催動著技術的進步。

有點困了~( ̄▽ ̄~)~,嘛。總而言之,不用擔心技術的進步會淘汰掉人類。因為你要明白最基本的一點,技術是為人服務的。有人享受才會有人生產,否則生產將毫無價值,這與你是否工作無關。如果真的有一天所有工作都可以用機器完成,那留給我們的就不再是單純的失業了,而是純粹的享受。不知道到時候是幸運呢?還是不幸呢?


看了上面幾位答主答案,感覺都不能說服自己,雖然並非專業人士,但是還是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我的理解中,社會需求是多元的,大致來分可以有三個方面,第一維持現有社會穩定的必需勞動力,比如一定數目的農民,醫生等。第二是人類為更高層次探索的勞動力,科學家就是最好的例子,第三是人類其他領域的要求,比如娛樂,體育,萊昂納多,喬丹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中要注意,第一項是基礎,第二項和第三項是建立在第一項之上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任何行業一定要形成行業鏈。

不難想到隨著技術的發展,三個方面對於生產力要求都在提高,因為第一項,現代人對於物質的要求肯定高於原始人,第二項,從現在遍地的專家,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交叉學科不難看出對於研究,還有各行業的開拓生產力要求大大提高了。至於第三項不需要多說,以前的明星藝人可沒有這麼多。

應當補充的是,社會是一個整體不能簡單將三項分割來看,各行業是相互交融的,比如第二項中的開拓,既消耗著第一項創造的物質,又解放著生產力,互相依存。此外,三項工作同等重要,他們的發展都是由時代的發展需要的,比如馬總,他不種地也不建房,在古代人看來就是刁民一個,可放在現在成千上萬的人都依靠他的店,要說刪了他,其實大家也都能過,可沒有人會同意。這就是時代的力量。

說了半天,雖然表達可能不精確但意思應該到位了,(工科男沒辦法),現在可以下結論了,技術的發展毫無疑問解放了生產力,可是他同時也在開闢著更多的領域,挖掘著人類更深的潛力,這些又需要投入更多的生產力,也就是說他在創造讓消耗生產力減少的東西的同時也在創造著需要更多生產力投入的東西,這是他的兩個方面,不可分割。至於原因很簡單,人類永不滿足的進取心,人得到的越多,發現的就越多想得到的就越多,就像芝諾的圓。因此你是看不到人類生產力過剩的那一天的,一有多餘的生產力必然會投入更高層次的追求,當然沒有那麼功利,這種追求也包括娛樂體育,以及審美,思辨這種形而上的東西,他們同樣也是隨人類的技術進步而來。

總之一句話,沒有什麼變多變少,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需求,上帝是不會讓人類消停的。


技術的進步本身對於維持現存社會確是必要的,但它也助長了人的另一些需要和機能,而這些需要和機能則是同作為現存社會制度基礎的勞動組織相對立的。隨著自動化的提高,社會產品的價值越來越不受必要勞動時間的約束。因而,社會對生產勞動的實際需要降低了,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非生產性活動。人們實際從事的工作越來越多地變得多餘、無所謂和毫無意義了。雖然在全面管制下,那些非生產性活動可以得到維持甚至擴大,但它們的增長似乎有一個最高的極限,這就是生產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必須足以承擔非生產性工作的費用。勞動似乎將不可避免地進一步減少,而且由於這種必不可免的情況,社會制度必須提供不必花費勞動的職業;必須發展超越市場經濟,甚至與市場經濟相衝突的需要。


增加了智力的需求,減少了勞動力的需求


這個問題需要做研究調查的,這裡只說個人實驗假設,一塊農田原需要10人力,後機器出現,減少為1人力,但是造機器需要需要多少人,挖鐵礦,煉鐵需求增加需要多少人,沒有統計不好說,也不好估計。感覺還是失業率變大,從時代的歷史來看,商品種類的增多才讓很多人有事做。


一百年前只有不到20億人口,現在是72億,如果技術進步會減少或者不增加工作崗位。現在世界範圍內至少有50億無業游民。


增加了對有效勞動力成果的需求。

更大的增加了勞動效率。

比如我現在用手機回答這個問題,古代就沒手機。

你喜歡汽車,古代也沒有。

你老婆一桌子化妝品,古代也沒有。

你想吃荔枝,你出門就買了,懶得出門可以吸管到家。楊貴妃想吃得跑死多少馬,送到長安的(還是洛陽?歲數大了腦子不好)只有一小包夠她自己吃而已。現代一車荔枝幾噸的荷載,翻倍的實載。


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增加或減少不一定

但物種分化幾乎是一定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愛創造「綠茶婊」這樣的稱謂?為什麼很多女人還紛紛附和?

TAG:科技 | 社會學 | 經濟學 | 社會 | 勞動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