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SOHO的消極影響?


我覺得 SOHO 的消極消極影響主要有這麼幾點:

1、無法克服的孤獨感

2、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認知而無實踐

3、缺乏有效溝通和討論

問題一:關於自由和孤獨二者密不可分的道理,我很早就認識到了。一輩子單身一定比拖家帶口多了更多自由,離職、旅行、移民這些決定說做就做,說走就走,有了牽掛就不可能這麼決絕。同樣的道理,丁克家庭比三口之家自由。選擇了這樣的生活,必然會損失其他一些東西,比如多了孤獨,少了白頭偕老,多了自由,少了天倫之樂等等。

獨自在家工作的人,有了更自由的時間和環境,隨之而來的孤獨感是你必然要承受的。能堅持下去的人一定是很享受這種孤獨感的,我認識不少這樣的人,「別人看他很孤單,他笑別人看不穿」。如果確實無法忍受,也不必勉強,改變環境與他人一起工作就好了,記住那時候不要去抱怨世界的嘈雜和束縛。

問題二:人類認知自身的能力是很弱的,能夠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太難了,所以能夠看到確定未來的人都是天才,咱看不到實屬正常,解決的辦法就是踏踏實實把自己手裡的事情做好做透,然後去了解更高的山,更廣的河,見大海,見天地,見眾生。能夠學以致用最好,不能也是尋常之事,至少你已經多了解了世界一點點。具體到技術,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實際的應用,有成果,見效快,如果還能賣錢,那最好不過。想提升自己的技術,發起或參加感興趣的開源項目也是個不錯的方式。

問題三:至於面對面的交流,我想永遠無法被社區、SNS、IM 取代,普通的一個 Code Review 或功能評審,往往可能碰撞出你完全想不到的火花,所以不要放棄社交的機會,多參加社區活動,去其他公司做兼職,公開演講,聚會,運動,這些都是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形成定期的習慣更好。

另外,參加網上社區的討論、寫博客、微信、微博都是很好的交流和溝通工具,刻意練習自己的交流能力永遠比隨波逐流有效。

最後給大家推薦幾個 Job Board:

https://jobs.github.com/

Job Listings

Tech Jobs: Design, Programming, Rails, Executive, and more.

另外,37signals 最近出了一本遠程辦公的書,叫做《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http://37signals.com/remote/ ,感興趣的童靴可以留意一下。

如果你不了解37signals,那總該聽過《Rework》(中文名重來)這本書,也是他們寫的。


最近寫的一篇幫助大家快速全面認識遠程工作的文章里包含了這個問題,原文地址:「可以大膽嘗試」 -- 遠程工作面面觀,內容包括:

  • 遠程有很多種,不要理解的太狹隘
  • 遠程協作的難度估計方法
  • 一些關於遠程的真相與建議
    • 並不是真的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 要麼全員遠程,要麼都別遠程
    • 不要忽視那些協作中的細節
  • 設計師遠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 並不是一旦遠程就再也回不去辦公室了
  • 相關鏈接

原文如下--------------------------------------

最近有不少朋友寫文章分享了遠程工作的心得,有的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相信遠程工作會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在這個區域發展極其不均衡的國家產生更大的社會意義。

但我發現 市面上還缺少一些幫助大家快速建立對遠程工作基本的全面認識的文章 ,而其實這至關重要,因為遠程並不是簡單的「坐在家裡工作」:作為一種新興的工作形式,遠程工作有很多截然不同的類型、也有許多容易想當然的誤區,了解這些問題,能幫你避免在開始嘗試的時候走太多彎路。

作為一個經歷了 Solo Freelancer、遠程 Startup、遠程外包等不同類型遠程工作的遠程工作者,我想自己有足夠的積累來分享一下了:

  • 從最開始自己悶頭做 ThemeForest.net 的 Template 來創造被動收入;
  • 到在 Tower.im 這樣國內極為少見的純遠程創業團隊參與打磨遠程工作必不可缺的協同工具;
  • 再到在雲幣網(前貔貅交易所)和多年跨國遠程經歷的 Teahour 主播們共事;
  • 以及現在幫 DeepDevelop 做一早一晚這個遠程社區。

在開始之前需要強調一下,雖然現在遠程工作,但我不會一味吹捧遠程。本文的態度會盡量客觀中性,幫助大家理性認識遠程的種種利弊,也不會像所謂遠程聖經《重來2》那樣將遠程工作描述的幾乎完美。畢竟,遠程工作在國內會面臨不少特殊化的問題需要注意。

遠程有很多種,不要理解的太狹隘

認識一件事情,首先要從分類開始。而在我看來,不用每天去辦公室的,工作時間、場所足夠自由靈活的,都可以算作遠程工作。所以遠程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來分類:

  • 人數:

    • 一個人:更大的自由,必有更大的代價。
    • 10 人以內:純遠程協作,問題不大。
    • 10 人以上:隨著人數增加,遠程協作的效率會指數級下降。不過得注意,我們要看的是真正需要協作的單元人數,例如一個遠程外包團隊有超過 100 人,但都分成了 5 人一組,其實就不會有多大問題。
  • 時間:

    • 正常工作時間:例如在 Tower,創業團隊面臨較為激勵的市場競爭,大家需要高效協同,所以不能出現有的人白天幹活、有的人晚上幹活,要聯繫的時候聯繫不上這種情況。大家工作時間基本和坐班一樣,周末也休息。
    • 國際工作時間:有些跨國協同的遠程工作,需要在每天的特定時間段保證在線、及時溝通,其它時間較自由。
    • 按需要求:意思是沒有固定規則,比較強調任務導向,需要的時候大家一起加加班,農閑的時候就基本可以自由安排,多出現於外包性質的團隊。

    • 完全自由:基本只有一個人獨立作戰的自由職業者可以這樣,晝夜顛倒都可以。

  • 團隊分散程度:

    • 在一個城市:Tower 剛開始遠程的時候就是這樣,雖然平常各自在家幹活,但都在成都,聚會隨時可以發生成員之間熟若兄弟。
    • 在一個國家:Tower 後來成員擴展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後,全員集合就比較難了。不過也可以採取不定期集體旅行工作的形式,例如之前 ichord 寫了 Tower 的雲南行以及最近 DeepDevelop 即將出發的泰國行,他們還在招全職設計師,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下。
    • 跨國:如前面所講,大家需要找能同時在線的時間進行協同。
  • 業務:

    • 潮流創業項目:趕潮流的創業項目格外不適合遠程,因為在國內、這勢必面臨較為激勵的競爭,拼爆發力並不是遠程協作的強項。
    • 有較高壁壘:例如技術要求相當高,別人著急也影響不了你的生意,大家遠程工作放慢一點、舒服一點,未嘗不可。
    • 有良好的現金流:例如諮詢外包或教育培訓,或隨便有個什麼悶聲發財的事,都挺適合遠程的,因為這類生意往往急不得,耐著性子做好才是王道。
  • 待遇:

    • 工資:和正常工作一樣。
    • 按項目:在遠程工作中比較常見,努力的話可能較多,但也缺乏保障。
    • 基本工資 + 提成獎勵:其實是蠻適合遠程的一種方式,將收入和工作本身的靈活自由結合在一起。

綜上,進行一下排列組合,你會發現「哇靠~ 遠程工作還有這麼多類型」,我們除了看適不適合自己,更要看這種情況下是否適合遠程,提前估計進行遠程協作的難度。

遠程協作的難度估計方法

公司是否適合遠程工作,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對溝通協作的要求:眾所周知,遠程溝通效率低,即便工具運用再好,還是無法等同於「面交」,對溝通協作的需求;
  • 行業競爭是否激烈:遠程工作狀態下的公司更像是一個長跑運動員,由於成員工作幸福感高,普遍團隊構成穩定、運營成本較低,持久戰能力強。在競爭激勵的情況下,需要快速擴張、加速發展,就像讓一個長跑運動員跑短跑,並不合適。

而順暢溝通協作的難度,與人數、分散度、時間自由度成正相關:

難度 = 需要協同的人數 x 每個人安排時間的自由程度 x 成員所在地的分散程度

根據這個公式,結合業務類型,基本可以對你要做的事情是否適合遠程,難度多大有一個估計。

一些關於遠程的真相與建議

並不是真的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遠程工作後呆哪裡都無所謂了,可以天涯海角,其實不然。別忘了人是社交動物,而「面交」是無法取代的,特別是優秀同行之間的交流,有時會給你巨大的啟發。所以從個人發展角度:

  • 在一線城市或臨近一線城市,意味著你可以更容易地直接接觸到更多最優秀的團隊和人。(懂的自然懂)這會對你的職業發展有巨大影響。
  • 在二線城市,還是有本地行業圈子,也有一些優秀同行,不過同時生活成本降低不少。
  • 由於互聯網行業天生是高度集中化的,二線再往下的城市基本沒有行業圈子。所以從社交這方面講,你住在鄭州、南昌,跟獨自住在一個某個山村差別不會很大。

如果你還在職業發展的早期,個人建議還是不要離行業聚集的核心區域太遠。

注意:這裡是從行業發展角度劃分一二線城市,以互聯網行業發展為例,越來越多人可能覺得上海是二線了,而青島、寧波之類整體經濟發達的二線城市在互聯網方面,可能還完全算不上二線。

要麼全員遠程,要麼都別遠程

問題的關鍵在於,大家要都保持良好的遠程協作習慣,例如良好的網路條件、熟練使用各種協同工具等,這對保證遠程狀態下的效率非常關鍵。

而當只有部分人在遠程的時候,很難讓大家都繃緊這根弦,也容易出現聚在一起的人很多當面溝通,把遠程同事置於信息不對等的位置。

不要忽視那些協作中的細節

  • 例如和同事語音不開視頻

在多人會議的時候,不開視頻,無法保證每個人是不是集中注意力的在聽,長一點的會議甚至無法保證他是不是只是掛機。

在一對一的時候,相對還好,但是開視頻效果肯定要比不開視頻好一些,哪怕只有 5% 的改善,想想大家每天要進行多少次溝通,長年累月會是挺大的差別。

在 Tower 大家即便一對一,視頻如果出問題,也會盡量調試好後再繼續,養成習慣往往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 例如不及時回複信息

如果兩方或多方時間有錯位,這問題就格外嚴重,例如 A 找 B 的時候 B 不在,B 找 A 又不在,多幾個來回一兩天就過去了,是對效率巨大的損耗。如果大家都能盡量及時回復,就會有個較好的氛圍。

  • 例如不及時更新 To-do

To-do 只是要用的工具的一種,很大的作用是信息同步,但是如果沒有全體養成及時更新的習慣,它就有點形同虛設,所以還是那句話,集體養成習慣很關鍵。

每個細節上提升一點效率,整體效率就會提高很多。

Tower 在這些方面其實做的都比較好,而且本身自己就是做協同工具,好的造琴師註定不會是壞樂手,所以即便遠程也能在一塊競爭壓力不小的市場取得很好的成績,可以算是個特例,一般創業團隊比較難達到。

設計師遠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由於我是設計出身,對這塊當然要特別講一下:

  • 需要大量溝通的設計工作,不適合遠程:這個不要妄想了,如果你是個偏產品的設計師,需要整天開會討論那種,還是放棄遠程的打算為好。
  • 遠程工作更喜歡技能較為全面的設計師:在從產品規划到落地的工作流中,你的技能可以覆蓋的步驟越多,越能降低溝通成本。舉個例子,前端同事實現後的方案,如果你能直接上手調整細節,就比一個個給他整理出來讓他改快的多,特別是在遠程工作的時候,你又沒法站在他背後指點,這差別就更大的多。
  • 所以,要更主動的去了解技術:遠程情況下的團隊,偏技術的、偏純互聯網的較多,所以對技術的了解更為重要,例如哪怕你是做設計的,也至少需要學習 GitHub。

並不是一旦遠程就再也回不去辦公室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要以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並不是一旦遠程這輩子就再也回不去辦公室了。遠程很可能只是你人生的某一個階段,例如哪怕遠程多年,時機合適,完全可以和兄弟們再聚在一起每天並肩作戰,我有些朋友就是這樣。所以:

  • 完全可以更大膽的開始嘗試,為人生增加一種體驗,發現不適應大不了再回辦公室,如果很享受,那麼恭喜你;
  • 但同時,也建議提前估計變動的可能,如果你已經在一個三四線城市結婚生子,再想結束遠程找一份辦公室工作,難度可就比在一二線城市大的多了。

相關鏈接

一些支持遠程工作的公司,持續更新中:遠程團隊 | 一早一晚

關於遠程工作的更多內容,可以關註:http://git.oschina.net/greatghoul/remote-working

------------------------------------------------------

原文地址:http://blog.kevin-li.com/post/works/2015-10-14


在家開網店算soho么?我用兩年的青春開了個小網店,感覺自己給自己刨了個坑。本身自己就內向,而且還單身,不大於人深入交流,不大學習別人,這網店一開更加孤軍作戰了。自己的觀念思想有好多錯誤的,但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導致現在還單身。其實是意識問題,如果意識很積極主動,很成熟,能自律,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時間還是很好的。但問題就是自己可能意識不到,那更麻煩了,當然有女朋友的另外說


對於SOHO,我們要認清兩點:1. 人的惰性非常強;2. 你的自制力永遠比你想像的要差得多。

那這個時候就明了了,你處於一個沒有監督,沒有氛圍的環境中,你沒有自制力去控制你的惰性,這個時候辦事效率是非常低的。在多人的公司工作,當你懶惰的時候有上級責罵你,你看到身邊的人都這樣勤奮,你也會自我反省,迅速調整狀態。

假如不是迫不得已,如上面那匿名用戶說的,能不SOHO就絕對不要SOHO,你對自身的控制,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強。

以上。


遠程辦公飄過

總之一句話,能不SOHO就絕對不要SOHO,每周偶爾一天還ok。

我現在寧願每天奔波3小時,到老闆朋友的辦公室裡面幹活,也不太願意天天宅家裡。


很少回答問題,我也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SOHO將近一年的時間,周圍朋友很羨慕,只有做過的人才理解其中的苦味。

每天都是無窮無盡的孤獨感,什麼都一個人,找不到說話的人,舌頭都變得鈍了。

最關鍵是無時無刻不在的壓力,不打卡上班比打卡還痛苦,24小時要待機。而且當時負責的那個項目,很久都沒有進展。

現在離開那家公司半年了,性格上的孤僻還沒有完全改過來。只能當作是教訓吧。

希望自己快點好起來。


創業者。在海外soho,每年回國坐辦公室幾次。在家時間差不多八個月,在國內辦公室差不多每年四個月。

按這種節奏工作了三年,目前比較負面的情況有:

1.開口有障礙,能不主動說話,完全不願意開口說話。

2.每周開會感到焦慮,嘗試避免開會。對總結自己做了什麼、以及與他人分享未來一段時間的規劃感到焦慮。對工作感覺「完全是我自己的事情,不希望別人介入」。這心態可能還算適合自己做產品設計自己做設計再自己寫代碼...但事實上我需要跟很多程序員對接。

自己經常做著產品設計時跟做著界面設計的自己吵架。做交互的自己被嚇呆了只能站在旁邊掉眼淚。

3.12小時時差(冬令時13小時),國內的早上要和人對接,晚上也要和人對接,工作長度一般在14小時。

4.怎麼努力別人也看不到直觀情況,只能看項目進展。

5.除了基本的鍛煉和家務,基本不挪窩身體;除了基本的洗漱和護理,基本不收拾自己。

一方面是省錢,但也越來越邋遢隨意,遠超大部分程序員和設計師,起碼大家一般不會泡著腳/泡著澡工作。

6.因為時間自由,經常要考慮是不是主動出讓很多福利和權利,免得別人覺得不平衡。

7.過一會兒就會看一下郵箱和消息,擔心錯過事情。

8.管人和交接工作不如見面方便、也不如見面頻繁。溝通時通話質量依賴網路情況。

9.拆分出去的工作,無法立刻發現別人的問題;自己手上的工作,也無法被人即時發現有沒有問題或者有沒有偏離期望。

10.生病了無法證明,而且也不合適與人講自己因為病了所以要休息了,否則顯得很苦逼。創業辛苦,但苦逼總歸是不合適的。只能自己調節時間。

11.沒出過門,幾乎沒去過別的城市。在國內的同事過年來美國玩過的城市都比我這輩子在美國去過的城市多。

哦對了,我今年二十八歲了,除了轉機,從沒去過西海岸。


半個SOHO來談一下體會:

背景:為什麼說是半個SOHO?

因為其實自己工作的原因被公司外派到外省,管理公司的外協工廠。沒有辦公室,只能在自己的租住的房屋裡日常辦公,公司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和印表機,其餘都是自己自由操作;

優點:

1. 不用上下班擠公交地鐵,省去了上下班至少是一個多小時

2. 自由靈活,辦公可以在屋內,可以在咖啡店,或者其他有WIFI的地方,但是長久以來,發現在自己的屋內工作比較好,其他地方容易分散注意力

3. 沒有上下班打卡,隨時吃飯,隨時起床下班或者午休,還好自己的自律性很好,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事情

4. 時間自由掌控,可以在上下班時間騰出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有時間,我可以參加健身鍛煉,體質好了許多)

5. 家務工作兩不誤

總之一句話,如果你有足夠的自律性以及危機感,SOHO對你來說未必是一件壞事,關鍵就是那兩個點。

缺點:

1. 十分孤獨,沒有像辦公室那樣與同事有正常面對面的交流。

自從工作以後,發現這樣一個人的孤獨感有點難以承受,沒有氣氛,沒有人面對面溝通交流,似乎缺少了很大的一部分樂趣

2. 沒有會議,沒有培訓,沒有群體接觸,自己也不會有很大的個人業務能力的提升,只能是單靠個人自主學習安排,

3. 吃飯買菜都需要自己安排(總不能天天外賣吧)

4. 缺乏工作外的社交,無法擴展關係。

5. 估計可能導致到時候不習慣回辦公室工作,導致一種工作上的懶散惰性

....


1.孤獨。如果同城沒有好的老鄉和同學圈子,整天宅著很悶。
2.容易視野狹窄,限制進一步的發展。
3.容易懶惰,如果獨自soho,需要比較強的自我控制力。

歡迎加深圳SOHO:QQ群: 589835505


除非是大牛或者創業者。。。否則不要soho。。。


自制力差的話,基本上就是毀一天的節奏。嘗試了一個月,堅信確信自己現階段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做SOHO,還是乖乖回去上班吧。


過年回家沒人提醒你有沒有買票。

沒有了工作日、周末、節假日、上班、下班的概念,反正都差不多。

在家上班半年多了,平時就跟老闆email/skype,然後一個人悶頭寫代碼,或者自己學點什麼。

有時在家待不住,就去costa coffee、星巴克。


推薦閱讀:

程序員有什麼適合的SOHO工作?
廣告文案人員該如何soho工作呢?
我想干這種自由攝影師,應該如何入行呢?
目前網頁設計師在家 SOHO 接活可行嗎?

TAG:SOHO | 遠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