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期必買的雜誌有哪些?開銷多少?
01-11
廢話多。跑題遠。非喜勿讀。我堅信喜歡雜誌的人都是有著理想主義情結的。
我喜歡讀雜誌。當然,喜歡紙質的雜誌。但也承認紙質雜誌的弊端。
浪費紙,浪費印刷資源,浪費物流成本,浪費回收資源,不環保,不好買,價格貴,儲存和檢索困難等。我不排斥在網上或iPad或kindle上讀。並且我堅信iPad會掀起雜誌業的革命。iOS 5.0 報刊架(Newsstand),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特別是新iPad的視網膜屏幕,簡直就是為看雜誌量身訂製的啊。雜誌行業的好日子來了!我認為現在值得每期都買的紙質雜誌必須同時滿足以下要件:
- 內容優秀。出自一流的記者或作者。
- 信息來源比較純粹單一。沒有其他免費渠道可以讀到的,或得到的交易成本高於買紙質雜誌的。比如HBR裡面的文章,幾乎只能在HBR讀到。還有生活雜誌,裡面的文章只有在生活雜誌可以讀到。如果網上輕易就能看到全文的,沒必要買紙質雜誌了;
- 文章較長或較有深度。需要長時間閱讀,不是隨便翻翻。例如畫報周報什麼的,就不必買了;
- 值得反覆翻閱,有一定收藏價值。如果只看一遍就好了的,也不必買了,去圖書館翻翻就好;
- 有一定時效性。否則在淘寶上買過刊就好了;
- 紙質媒介的展示效果較好。比如《第一財經周刊》的很多圖表。當然,新iPad的視網膜屏幕並不比印刷解析度差;
- 紙質的設計或印刷方面有獨到之處的。如生活雜誌,特別是裡面送的小冊子。 如各種設計類的雜誌,Domus等。
- 紙質雜誌價格低廉,品質卓越,性價比較高的。也可以買來看。如《人民文學》,紮實一本現在仍然只要十塊錢。
每個月買書買雜誌報紙什麼的,一共大概三五百總有吧。
沒細算買雜誌多少錢。很多都是淘寶上打包買過刊。幾乎全新。
便宜得想哭。一塊兩塊的都有。畢竟我也曾經是一個雜誌人啊。現在飯店隨便點個酸菜魚什麼的,28 38……可以買十來本雜誌了!現在經常買的國內的紙質雜誌如下。並不保證每期都買。眼光放遠點,其實好雜誌,大多在國外啊。
- 收穫(老牌海派文學雜誌。雙月一本。十五塊。淘寶官方店買。人民文學也不錯。仍然推薦。)
- 讀庫(支持老六。雙月刊。B2C網上書店均有售。)
- 天南(內地唯一的國際品質的文學雜誌。且堅持文學藝術離場,非主流,體制外,不向任何作協或文聯等權貴低頭。)
- HBR(如果你只讀一本管理類的雜誌,就讀HBR。雖然昂貴,但是文章的價值確實值。)
- 萬象(就是一種優雅的范兒)
- 文景(海派書評雜誌。感覺比現在的書城好多了。)
- 書屋(湖南味道的讀書思想雜誌)
- 隨筆(廣東味道的讀書思想雜誌。有道是:北有讀書,南有隨筆。)
- 世界文學(32開本的雙月刊小書。棒極了!)
- ……
可惜國內不好買且價格昂貴。可幸網路時代,身在大陸也能讀到。
最後列舉下那些年曾經買過,但是現在已經放棄了的那些雜誌:
- 經濟學人(靠譜、公正、嚴肅的政經周刊。不解釋。)
-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互聯網時代保持成功的原因何在?
-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互聯網時代保持成功的原因何在?
- 彭博商業周刊(跟它比,《第一財經周刊》或《21世紀商業評論》就是個小學生)
- 時代周刊( 跟它比,《三聯生活周刊》或《新周刊》就是個小學生 )
- 新聞周刊(憂國憂民)
- 紐約客(太優雅了。太有范兒了。)
- 大西洋月刊(仍然是精英讀物)
- Harper"s (和紐約客有的一拼)
- Harper"s Magazine
- NG 國家地理雜誌(世界太大,我們太渺小。)
- 讀者文摘(適合家庭主婦和中老年婦女)
- ……
想想雜誌的黃金年代啊,都是互聯網出現之前。現在托 the New iPad 的福,又是雜誌的一個黃金年代。即點即得,多媒體,可搜索,可SNS互動……棒極了!想想曾經在雜誌社工作過的青蔥歲月,想想那些曾經在我手下出爐的雜誌,
- 故事會(小學初中時挺喜歡的。那時真的很美好。)
- 讀者(中學時挺喜歡的。那時每本三塊錢。)
- 科幻世界(中學時挺喜歡的。好像是五塊錢。)
- 小說月報(高中大學時家裡買過。中短篇小說。那時五塊錢,性價比很高。)
- 看電影(高中大學時買過。字很小,信息量很大。那時十塊錢,性價比很高。)
- 讀書(大學時買過,看不懂。)
- 書城(沈灝時代買過。向紐約客致敬。可惜好景不長。現在的書城根本沒法讀。)
- 財經(嚴肅的財經雜誌。大氣、正統、嚴謹。胡舒立時代買過。大學時直到工作的頭兩年。現在的財經依然不錯!)
- 第一財經周刊(可以毫不吝嗇的說,國內最成功的財經周刊)
- 《第一財經周刊》怎麼在 3 年間做到這麼大規模的?
- 新周刊(不是周刊。是雙周刊。或叫做半月刊。太意見領袖了。專題做的不錯。風流浪子才子的范兒。標題黨的鼻祖。)
- 《新周刊》是一個什麼樣的雜誌?
- 城市畫報(太小清新了)
- 氧氣(太TMD小清新了)
- ……
感概……
=================================================李敬澤接受羊城晚報的採訪摘錄如下:李敬澤:文學期刊應改變一貫的狹窄和傲慢
羊城晚報,2012-07-20 17:07記者 黃詠梅 實習生 譚 君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歷任《小說選刊》雜誌編輯、《人民文學》雜誌主編。著有《顏色的名字》、《紙現場》、《河邊的日子》、《看來看去和秘密交流》、《冰涼的享樂》、《讀無盡歲月》、《見證一千零一夜》等多部文集。曾獲馮牧文學獎青年批評家獎、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文學理論評論獎等。「民刊」無包袱更靈敏羊城晚報:你一直擔任國刊《人民文學》的主編,最近才剛卸任,對於文學期刊的現狀,您認為存在什麼樣的問題?雖然現在人人都說文學如何邊緣化,甚至拋出文學已死這樣的話來,但是大大小小的文學期刊在全國還是有很多,您認為它們如何才能存活下去?李敬澤:不當《人民文學》主編,好處之一是不必再回答文學期刊是不是要完蛋的問題。十幾年來,媒體的朋友一見到我就條件反射地問這個問題,我希望這是最後一次。好像是海德格爾說過,歸根到底,人都要死的。這是真理,但掌握了這個真理不妨礙大家談戀愛、生孩子,過得活色生香,因為我們也都知道另一個真理,人總是要死的,所以更要好好活著。文學也是這樣,你說文學已死或小說已死,這都不算本事,說完了小說已死然後再寫一部小說,這才是本事。
至於文學期刊,它死不死和文學死不死沒什麼必然聯繫。自人類有文學以來,大部分時間沒有文學期刊,李白杜甫也沒看過雜誌。所以,談這個問題不用那麼宏大,只需要就事論事。最近我看到巴菲特正在大肆收購美國的地方性報紙———順便說一句,報紙也經常被宣告將死或已死———我覺得他的看法很有意思,他認為人們總是會關心左鄰右舍的事情,地方性報紙提供的信息即使在網路時代也依然有獨特的讀者黏性。巴菲特的話也不是真理,對不對還要市場檢驗,但我覺得他的思想方法是對的,我們現在很容易被一些關於天下大勢的高論所忽悠,反而失去了現實感。就文學期刊來說,中國這麼大,有這方面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先生女士有多少?一百萬?極少數吧?很邊緣吧?但你在這一百萬中抓到幾萬就可以生存下去。雜誌本來就是分眾媒體,過去我們的問題是難以準確地抵達讀者,現在,在新媒體條件下,我想我們其實面臨著新的機會。羊城晚報:現在,《人民文學》由評論家施戰軍接任主編,你認為他所面臨的辦刊難度在哪裡?李敬澤:他除了酒量比我差一點之外,在任何一方面都比我優秀。《人民文學》六十二年了,經歷十幾任主編,每一任主編都會賦予它新的活力。
羊城晚報:最近出現一些新的「民刊」,你認為他們的前途怎樣?李敬澤:我現在每期一定會看的是:《文藝風賞》、《天南》還有《鯉》,如果《讀庫》算文學刊物的話,那麼還有《讀庫》。它們的前途我不知道。但是,我確切地知道,傳統的文學期刊不能再老大帝國一樣辦下去。我對文學期刊的生存抱有信心,但這種信心是以變革為前提的。一本雜誌,一定要和這個時代的生活、文化、人心和趣味保持活躍的對話關係,在這方面,《文藝風賞》、《天南》、《讀庫》這樣的雜誌都給我們提供了重要啟示,他們沒什麼包袱,比我們更靈敏。原有的文學期刊,我身在其中幹了快三十年,我太知道我們是怎麼想問題的,關於文學應該是什麼樣的、關於刊物應該是什麼樣的,有太多根深蒂固的定見,狹窄而傲慢,另一方面,面對世界的變化又慌張無措。兩方面加起來,就怨天尤人。我看不出有什麼好抱怨的,這個時代給文學期刊提供了廣闊的可能性,問題是我們是不是準備好了去抓住它。羊城晚報:作家畢飛宇在一次訪談中說道,文學在中國不值錢,你怎麼看這個問題?李敬澤:如果他說的是稿費,那麼的確是這樣,前兩年我就說過,千字六七十到一百,這個標準十多年不變,而十多年來,大白菜的價格都漲了多少倍了。但事情可能也沒那麼簡單,我有一次見一群英國記者,他們問到國內官方和民間的各種文學獎的獎金,每當我報出一個數字,下面就發出一陣低沉的驚呼,不是驚異於低,而是驚異於高。而且這兩年一些重要刊物的稿費也有了成倍的、幾倍的提高。「純文學」的焦慮不應在於通俗文學
羊城晚報:有人認為如今的文學已經存在一個大的變局,網路文學、類型文學已經佔了文學的大半江山,純文學已經成為「遺老」,你怎麼看「純文學」及其地位?李敬澤:看待文學或文化時我們可能需要一點歷史的眼光。這個所謂大的變局也未必真那麼大。如果你從讀者的數量來看、從市場來看,那麼自從四五百年前世界上開始有了文學消費市場到現在,你所說的那個所謂「純文學」,它佔據優勢其實是很個別、很短暫的現象。上世紀三十年代張恨水的讀者也比魯迅的讀者多,明代那麼多書坊,印的書絕大部分是通俗小說而不是李白杜甫;在西方,以市場而論,我們熟悉的那些著名作家也不是主流,主流一直是各種各樣的類型文學。所謂「純文學」,其實是「新文學」。上世紀初新文學運動之前,我們有的除了通常所說的古典文學之外,就是大量的類型文學:黑幕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公案小說等等,所以,談新舊,真要一點歷史眼光,新的未必那麼新,舊的也未必那麼舊,今日之「新貴」恰是昔日之「遺老」。問題在於,我們要想一想,魯迅、胡適、陳獨秀那些人為什麼要搞一個新文學運動?那一代人所思所憂所嚮往的,難道真的已成昨日黃花?還是我們現在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做了汴梁?我從來不反對網路文學、類型文學,相反,我認為它們使我們有了一個正常的文學生態。類型文學之所以厲害,因為它滿足著人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慾望和夢想。好比人要吃和睡,這是基礎和前提,從時間上佔了生命的「大半江山」,你不能說吃和睡是不正當不高尚的,但你也不能有一天發現了真理,宣布吃和睡將取代人的其他一切需求。我自己愛讀偵探小說,我媽愛看《鬼吹燈》,魯迅的媽媽不愛看魯迅,愛看張恨水。我不覺得這和所謂「純文學」的生死有什麼關係,這不是一個你死我活的問題。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把我們的世界規劃成有了張恨水就不能有魯迅有了魯迅就不能有張恨水,或者有了南派三叔就不能有莫言?
圍繞「純文學」的這些焦慮,就好比你天天替一個人擔憂,指著他的鼻子說,你看看,你的鄰居都開豪車啦!這可能確實是實情,但他是否一定也要以開豪車來衡量自己的生活?真正的問題是,純文學自身是否有足夠的力量堅持自己的意義,是否足夠強健,是否保持著足夠的創造力。「鄉村題材」作品因其容易把握而成為主流羊城晚報:那麼多年來,鄉村題材的小說依然佔據純文學創作的主要份額,而且在一些主流獎項中,這一類的題材寫作獲獎居多,如今,連農村的人都往城市裡擠了,誰還願意回頭讀農村題材?有人認為這也是使得純文學與讀者之間產生隔膜的一個主要原因,怎麼看?李敬澤:這類題材中積累了太多的審美成規,作家、評論家對這些很有把握,寫起來很有把握、評起來也很有把握,就是讀起來大家覺得有問題。但實際上,以我的感覺,情況並不像你說的那樣「佔主要份額」,越來越多的作家力圖把握這個時代生活和經驗的混雜狀態和複雜性,不再簡單地按工農商學兵來劃分題材,那是刻舟求劍。但問題的另一面是,我們的文學話語體系、文學評價體系如果依然建立在過去的文學經驗之上,你給他一個說不清是什麼題材的東西他就沒有話講。在這方面,其實評論的問題可能比創作還要大一些。比如現在有的評論家一談文學的問題就說為什麼小說里那麼多都市白領沒有農民工?農民工當然應該大寫特寫,農民工在現在的小說里一點也不少,很多,只是我們的評論家可能沒興趣看。而且難道都市白領就不是勞動人民了?寫了他們就不高級不正確了?隨著時代的變化,大量的新經驗出現,這對作家是挑戰,對評論家也是挑戰。羊城晚報:你心目中比較看好或認同的新銳小說家有哪些?能否列出十個?李敬澤:我可以提幾個我關注的作者:小白、馬伯庸、獨眼、納蘭妙殊,這些可能是你不熟悉的,找來看看吧。還有,徐則臣、葉彌、魯敏、喬葉,這些所謂「純文學」作家我相信是很有前途的。還有馮唐、阿乙、苗煒、路內,夠十個了吧?
天吶,真的沒人看《新視線》嗎?作為常年留學狗,每年回國時都要把全年的《新視線》買回來才心裡踏實。這是我唯一購買的紙質雜誌。(我覺得家長自從會用智能手機後,《精品購物指南》也在家裡消失了)&" dw="1024" dh="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f299c9882353e1a3a02959e10ed20d6_r.jpg" data-actualsrc="//i1.wp.com/pic2.zhimg.com/50/df299c9882353e1a3a02959e10ed20d6_hd.jpg">摘一下雜誌的介紹:《新視線》致力於成為中國新生代都市精英與創意新貴的生活美學指南,從時裝到建築,從居家到旅行,從生活到設計,從藝術到人文,新視線聯合國際與本土頂尖創意人、生活家與您分享靈感這雜誌對我的意義就是整合過的靈感庫。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如」伊朗「」犯罪消費學「」飛行「」日漫物語「,也有關於具體設計師或者歷史人物的如」David Bowie「"山本耀司"。個人來說不太喜歡看時效性很強的東西,這個雜誌比較有沉澱和厚重感,基本上是抱著讀論文的心態看的,沒有別的時尚類設計類雜誌看起來浮躁(僅僅是個人體驗~)所以這雜誌對我的意義更像是一本本書,我也很喜歡給對這些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們訂這雜誌。總之還是推薦一下吧。一期20塊,打包買肯定能便宜不少,因為沒啥時效性所以我基本上一年買一次~~。最後有圖表控的朋友一定要看看。&" dw="625" dh="9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62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7bfaf1f5296549aeaaedc2f29a35404_r.jpg" data-actualsrc="//i1.wp.com/pic4.zhimg.com/50/37bfaf1f5296549aeaaedc2f29a35404_hd.jpg">
推薦閱讀:
※政府機關內刊幾乎沒有人看,為什麼還要做?
※如何在網路投稿文章或小說賺取稿費?
※中國雜誌的稿費平均水平怎樣?與美國相比如何?
※尺寸里的16開的「開」是什麼單位?1開等於多大?
※想請問一下目前市面上的雜誌印刷用紙都是什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