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然而人生海海,似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知道的很少或者很淺,卻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知道自己不知道,或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才會對比有感覺。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則無感覺。


人的思維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容易看清自己。

為什麼呢?因為人大腦表面意識的形成,包括觀念、認知、情緒…等,並非是無緣無故的,其背後往往有一個造成該意識狀態的因素存在。

但凡一個人要想準確、客觀、全面的看清楚一個事件,那麼他就不能處入一種不正確的狀態中,而應從這個狀態中跳將、超脫出來。

通常,當一個人試圖要想看清自己的時候,這種造成人不正確意識狀態的因素,會預先向此人的大腦中展現出一個符合這種因素自身特性的一個結果。

這個結果被大腦獲取後立刻形成表面意識——這個表面意識就被理所當然的當作是自己的思想。

在上述過程中,這個人並未從這個不正確的狀態中跳出來。相反,他把形成這種不正確狀態的因素所造成的扭曲、片面的認知當成了事件的真相。

所以他的觀點並不是準確、客觀、全面的認知,而是此人意識結構中的某種因素產生作用,從而反映出來的一種偏見。

綜上,這就是人總是不能發現自身局限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我們所知,有『已知的已知』,有些事,我們知道我們知道;我們也知道,有 『已知的未知』,也就是說,有些事,我們現在知道我們不知道。但是,同樣存在『不知的不知』——有些事,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4%B8%8D%E7%9F%A5%E4%B9%8B%E4%B8%8D%E7%9F%A5


先講一個人,明朝年間著名的思想家王陽明,在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很多荒唐的事情。

十歲的王守仁開始讀四書五經了,他領悟很快,能舉一反三,其聰明程度讓老先生們也倍感驚訝,可是不久之後,老師們就發現了不好的苗頭。

據老師們向王狀元反映,王守仁不是個好學生,不在私塾里坐著,卻喜歡舞槍弄棍,讀兵書,還喜歡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寫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跟普通少年一樣,年輕的時候也曾迷茫過。

他的父親單純認為是少年無聊,所以決定帶他去當時已是邊境的居庸關外逛逛。

但是結果確出乎他本人的意外。

在居庸關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遼闊的草原和大漠,領略了縱馬奔騰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間的偉績,永樂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經的風雲歲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顆種子開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王華原本只是想帶著兒子出來轉轉,踩個點而已,可王守仁接下來的舉動卻讓他大吃一驚。

 不久之後的一天,王守仁一反常態,莊重地走到王華面前,嚴肅地對他爹說:

 「我已經寫好了給皇上的上書,只要給我幾萬人馬,我願出關為國靖難,討平韃靼!」

據查,發言者王守仁,此時十五歲。

放到今天已算是一個標準的憤青,或者是一個中二少年。他的父親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作為回答。

也許過段時候,他就會忘記這些愚蠢的念頭。王華曾經天真地這樣想。

  也許是他的祈禱產生了效果,過了不久,王守仁又來找他,這次是來認錯的。

  王守仁平靜地說道:

  「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實際,多謝父親教誨。」

  王華十分欣慰,笑著說道:

  「不要緊,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將來努力讀書,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現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喔,你想幹什麼?」

  「做聖賢!」

到現在為止可以看出即便是偉人,想必年輕的時候也曾迷茫過。

大部分人知道的很少或者很淺,卻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即便是王守仁,想必他在選擇為國靖難或者當聖賢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知不知道自己。這也是一個過程,人生就是在一個發現自己知道與不知道之間不斷徘徊的。

所以不必太在意這些,人都有愚蠢與聰明的一面。

最後用牛頓一句話概括就是

「我不知道世人把我看成什麼樣的人,在我自己看來,我只不過是個在海邊玩耍的小男孩,在嬉戲中偶爾撿到了一塊比較平滑的石頭,或者是比較美麗的貝殼而歡喜著,但是伸展在我面前的卻是我所不知道的真理大海。」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了呢?
人應該隨著社會走還是隨著本心走?

TAG:哲學 | | 社會 | 自我認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