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是孩子的必經之路嗎?
自己是全職媽媽,內心是不想送孩子去幼兒園的,但是大家都送,心裡有點糾結,也想知道為什麼要去幼兒園?有沒有和我想法差不多的爸媽們 一起聊聊吧
第一句說自己是全職媽媽,第二句就跳到內心是不想送孩子上幼兒園的,作為讀者我看到的邏輯是:因為全職,所以能自己帶。
如果這個邏輯成立,幼師不需要考證上崗,只要有大把時間就行;
如果你要說除了時間,還懂兒童心理學、兒童遊戲、教育環境創設、家庭教育、營養與健康、兒童的發展等等,那你倒是補全問題描述呀。。。
對此類不讓孩子上幼兒園/上學,能不能在家教育的問題,我還是那句話:
能交給幼兒園/學校的活兒,何必自己扛呢?
謝謝。
看到這個話題我思考了半天,主要是想到了當年自己的焦慮,的確每個母親都是這麼過來的。
上幼兒園不是必經之路,但是,是普羅大眾最可能走的路。想要走不普通的路,那麼就要成為不普通的家長。
不想上幼兒園的前提是,完全沒有合適自己的幼兒園。對吧。
那麼,就兩種情況:
1:不想上幼兒園,是否是因為家長在孩子3歲前就很明確,孩子不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和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自己有獨立的思想,有極強的學習能力,極其堅定的意志,完全可以提供幼兒期間孩子所需要的東西。
那麼,可以不用上。
如果是我會通讀下home school的各類大咖的微博什麼的,看看能否吸取點經驗。這裡強調閱讀就是為了家長在周圍的冷嘲熱諷中堅定的保持自我。
然後——
可以帶孩子去旅遊,到國外呆上一年半載,可謂《最好的教養在路上》。
或者上一些半日親子班,半日帶著出去郊外瘋玩,或者其他你能自己策劃的活動。
完全可以,go go go .
2:不想上幼兒園,是否只是老母雞的護兒心理,聽聞幼兒園一些不好的傳聞而下意識的逃避?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做不到1。就是必經之路。
那麼我的做法是大量的學習和篩選,最後找一定會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幼兒園,有時候心情真的放不下,但是總歸要走出去的。
中國的大環境,目前優質的幼兒園的確不是太多,幼兒園確實是提供了一個社交環境,同時也是能破壞一些思想和創造力的地方,如果孩子沒有準備好社交,過早去幼兒園對他並非是好事,尤其是在傳統幼兒園。
家長如果很擔心,還是自己閱讀些關於幼兒教育的書籍,然後誠懇的與幼兒園負責人聊一聊,看看是否對方能基本達到自己的要求。對方是否有一些比較好的教育理念,同時也展示給對方看,自己的見識,以後遇到問題能及時溝通和交流。
蟹妖。孩子是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存在的,家庭的教育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會。
如果題主的意思是覺得幼兒園教的課程不夠全面、不夠理想,那麼,即使避開幼兒園這個環節,依然還會有小學、中學、大學,種種的不全面不理想,孩子需要逐漸適應這樣的不全面不理想,避開幼兒園,只是讓這種適應階段後移,讓這種適應變得更困難而已。
如果題主是自己不願意離開孩子,那麼,還請題主努力自我成長,讓自己精神獨立起來,別讓自己的軟弱成為孩子的負擔,阻擋了孩子走向社會的腳步。
首先,負責任的告訴題主:你是可以不送孩子去幼兒園的。
因為幼兒園階段的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範疇——不受《義務教育法》的約束和影響。
換言之,你不送孩子去讀小學,是違法行為;你不送孩子去讀幼兒園,不違反法律,沒關係。
其次,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
1、經濟問題
每個月都要交"管理費"(差不多這個意思,不要介意名稱)。
不是我要諷刺,確實有在知乎上看到因為經濟原因不想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情況。
真的是窮不想送,其實大家也能理解——然而在別的問題下,看到有些人經濟不行,非要找別的理由,這個就沒意思了。
(能在家裡做全職媽媽,想必題主家情況不會很差)
2、安全問題
這裡有兩個方面的安全問題。
1)、家長不放心幼兒園。看多了各種幼兒園老師打孩子的新聞,看多了有人衝進幼兒園砍孩子的消息、甚至還有在接送路上拐賣兒童的新聞——家長勢必會擔心。
2)、幼兒園不接受生理情況特殊的幼兒。有些幼兒的身體素質有特殊情況,可能不適合進普通幼兒園——這是很小的概率,但還是建議大家送專門的托幼機構。
3、教育問題
擔心隨大流、擔心小孩子在幼兒園裡被教育成流水線上的產品……
要是幼兒園真有這能力,幼兒老師還至於這麼操心么?
----------------------------------------------------------------
事實上,所謂的「幼教專業」,行業說法應該是「學前教育」——也就是針對學齡前幼兒所進行的教育。
學齡前的分段在哪裡?上小學,也就是六七歲左右。因此國家出了一個建議,叫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時,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建議。
換言之,從政策層面上來說,我們對於幼教其實是有比較科學的指導和方法的。但是落實到現實中來說,還是有很多的問題。
譬如有的家長不理解幼教的工作,總覺得幼兒園事情多;
譬如有的家長希望幼兒園多教一些數學、拼音、英語、寫字之類的小學課文內容,覺得幼兒園總是玩玩鬧鬧浪費時間。
再譬如有的家長工作繁忙,把孩子往學校一扔,就什麼都不管了。
隨便列舉一些家長的問題,也可以隨便列舉一些園方的問題。
譬如說師資力量不夠,隨便抓個人就來當老師、或保育員,班級人數眾多,照看不周。
譬如說沒有維護好場地安全,導致幼兒傷害事故發生。
譬如說沒有意識到員工培訓、師德建設,導致保教人員虐待幼兒。
以上種種情況,難免激化幼兒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矛盾,尤其是放到這個新媒體時代,很容易出現「一個小小事件導致了巨大惡劣影響」的現象。
由於在這個問題下,將來會有很多幼教專業人士來討論。所以我才額外寫這麼一大段內容,一個良性的幼兒教育環境,是家庭、幼兒園、乃至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不應該是幼兒園、幼兒家庭互相指責、互相詆毀,能夠改善的。
在福祿貝爾創辦第一家幼兒園之前,別說學校教育了,很多人終其整個童年,都是在家裡與母親度過的。而考慮改善為職業女性提供照看幼兒的幫助(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早教先驅們(例如蒙台梭利)開始嘗試創辦各種托幼機構,對教育幼兒的方法進行仔細的研究。今天我們在幼兒園裡做的一日活動中(除了遊戲教學之外,還包括吃喝拉撒睡),有不少內容就是根據許多前輩研究出來的理論而制定的。
會有很多人反駁說:我(或者那誰誰誰)也沒有上過幼兒園,不也是照樣考上大學找到工作賺到錢,走向人生巔峰了嗎?
——別鬧。
我現在是沒有數據,如果真的追蹤進行對比的話,會發現:與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孩子相比,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孩子,能進入中學的更多,隨即能進入大學也相對較多,然後更有能力在社會上獲得穩定工作和收入,保障自己的生活。
(依稀記得是美國的一個社會調查,樣本好像追蹤了20多年的樣子——可惜的是我拿不出確鑿的來歷和數據)
如果站在一個教育行業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我們一定要看統計後的數據,進行對比和分析,而不是看個人回答的案例。
(我會努力找一找的,網上關於早教的數據,全是行業投資,唉)
在幼兒園裡,孩子能學到什麼,已經有一些老師回答了。相信會有更多的老師來做介紹。
所以,我要說的是:
送去幼兒園,是一個家庭讓孩子接受較為系統的學前教育,最簡便的方法。
我在有些回答里看到,有人覺得自己在幼兒園裡上班,每日的工作無非消毒、喂飯、打掃衛生,哄孩子睡覺之類的。讀書的時候專業課學的那些教育方法、理論幾乎完全用不上。
開玩笑,怎麼可能用不上呢?有很多內容,其實已經無形之中用起來了,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
——看,這就是典型的教師培訓不足。
所以,這個行業啊,呵呵。
我們也不是沒有在網上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介紹了父母不送孩子去幼兒園,但是孩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譬如會說多少語言、背誦多少詩歌、有多少興趣愛好包括唱歌跳舞彈琴畫畫運動健身等等……然後,孩子還特別聽話懂事情商高,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我想說,這種案例,不具備大眾可操作性型——即培養這樣一個孩子的背後,一定是有巨大的優勢作用在發揮影響,起碼孩子得有個能在德智體美勞上全面發展的媽。
而現實中,我們身邊的那些全職媽媽都在做什麼呢?不是圍著灶台鍋爐轉做各種家務,就是抱著手機平板刷各種社交平台曬娃——有幾個能夠堅持每天陪孩子玩遊戲、講故事的?
其實我一點也不覺得上幼兒園是必經之路。先分析一下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我們大部分人都喜歡或者說不得不隨大流,不願意做另類,我們都送,你不送,除非你家裡很有錢,不用上班,或者你不願意上班,等等。二,以前幼兒園少,或者家庭子女多,大的帶小的。也能安穩地等到上小學的年齡。現在數量充足、種類繁多的幼兒園任你挑選。有條件為什麼不上呢?三,現在獨生子女多,太孤單了。幼兒園是孩子聚集的地方,可以很好地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四,你培養孩子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比得過幼兒園的老師嗎?你就不怕教錯了,你就不怕掉隊?思來想去,還是幼兒園專業。五,解脫,瀟洒的解脫。熊孩子在三到六歲非常讓人不省心。亂跑亂撞、瞎搞胡鬧。這樣的折騰你受得住嗎受得住多久呢?讓他上幼兒園吧,我不用整天提心弔膽、生氣受罪。還可以過兩人時光,和朋友聚會,和閨蜜聊天等等。下面是我不贊同的理由。一,零到六歲的孩子正處於對父母的依戀期。脫離父母放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其實很不利於他身心的健康。二,幼兒園其實也比較複雜和參差不齊。幼師的水平和素質一定比你高嗎?比你更懂得孩子嗎?比你更有耐心嗎?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嗎?一些報道也說明這真的不一定。三,你的條件適合一直自己帶。這個條件不一定非得經濟條件好。出於熱愛和專業不是更好嗎?你可以有個計劃,一個隨時觀察、反思、完善、總結幼兒特徵的計劃。隨時記錄,然後集結成書,分享到一些有影響力的平台。既照顧到了孩子,也鍛煉了自己,更幫助了別人。所以你的提問也代表了大部分家長的心聲,謝謝。
謝邀。孩子作為人類的社會性,其最初的萌芽就是在幼兒園培養的。糙點說,您不送他去幼兒園,以後這孩子跟人相處以及社會認知甚至心理健康有缺陷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首先,我是一名在讀學前教育本科生。就我所學知識來看,學前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幼兒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作為教師和家長都要客觀且正確地對待。不管送不送幼兒園都要重視這一階段。
再者,我覺得幼兒園生活對幼兒的成長是具有一定影響的,幼兒園教師不可否認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比較專業的知識技能和教育教學能力。而且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在進入小學之後也能較快地適應。 最後,當然,如果你自己掌握了兒童心理學,營養學,教育學和五大領域等相關知識,並且能保證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與同伴交往能力)不受影響的話,那麼你是完全可以不送孩子上幼兒園的。。。《3-6歲兒童發展指南》和《3-6歲兒童指導綱要》有空也可以了解一下,是有關3-6歲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書。多了解掌握一些有關幼兒發展特點,對你的教育可以提供參考,應該會有幫助。順便推薦幾本關於學前教育思想和有關幼兒教育的書:《愛彌兒》《蒙台梭利》《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等…………一些淺見,希望可以幫到你。目前就一個女兒,才2周歲不到,平時姥姥帶她出去玩玩或者我下班陪她玩玩,基本就是一個人在家裡玩耍,每次路過小區旁邊的幼兒園,她都要停下來看一會,雖然她不懂那是什麼,但是她很想和那一群小朋友玩。
題主雖然全職太太,可以自己教她陪她,但我覺得幼兒園主要不是學習,而是學會玩,學會和別人相處,融入團體。並不是必經之路,不過也得看家長的教育能力及是否有相應的家庭教育的條件等。如果是因為對幼兒園的教育不認同,認為自己有能力提供比幼兒園的教育更好的各方面的教育(注意 這裡是各方面,德智體美勞一方面都不能少)。那我支持孩子不上幼兒園。不管怎樣,家庭式教育可以做到一對一,而幼兒園的教師要面對的是一個班的學生,注意力有所分配,關注度肯定不及家庭式教育 而孩子的幼兒園時期,也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需要相對高的關注度。如果題中的媽媽只是因為不想讓孩子這麼早離開自己身邊,覺得自己有時間照顧他,那最好還是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吧。你可以照顧好他,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 但這對於孩子來說只是最低級的需要――生存需要呀,只在金字塔底端,就算是這個階段的孩子 也不是只滿足這種最低級的需要就足夠的!
如果你本身不想送 就別送了。你本身並不認同幼兒園的教育,對老師也不會配合,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不認同,分離焦慮也更厲害。再加上小班容易生病,你的心裡也不能接受。而且本身公辦幼兒園資源也少,不想進的就別占著了。留給想上的孩子吧
從題主的這幾句話來看,不建議
並不是當全職主婦在家24小時陪著就能把孩子教育好,培養出快樂獨立的孩子插句題外話,作為教育工作者,真的忍受不了一些人覺得國外的幼兒園就美好的不行,國外的教育理念就無懈可擊。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外國幼教工作來中國參加調研的好么,並沒有完美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應該是根據自己國家的教育制度來進行調整。
從熟知的比較成功的散養兒童的成長過程來看,父母在其中的引導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能不能靈活運用身邊的一切來進行教育隨時觀察及時談話,培養她的品格習慣。或者說能不能讓她一直處於有效學習的狀態才是最重要的希望題主想清楚,自己的孩子在0到5歲這個階段應該受到什麼樣的教育,養成什麼樣的性格,再來決定教育途徑
很多人對幼兒教育有偏見,覺得應試化扼殺了孩子的快樂,但事實上現在的教育理念已經開始接軌國外並且初見成效,更何況現在的教育體制是先緊後松,區別於國外的先松後緊,教育資源競爭的非常激烈,讓孩子在一個學習的黃金階段自學真的需要勇氣
可以非常直白的說長期沒有經歷過集體教育的孩子,再想適應集體化生活是非常困難的
以前班上有個孩子,父母長期異地感情不好,父親是搞昆蟲研究的,之前經常跟著父親在偏遠地區野外考察。後來她跟著母親來到我們這,立馬錶現的格格不入
排斥集體感不主動進行交往,獨立寡言拒絕規則的約束力,剛開始只要和語言藝術相關的能力都比較差,可是後來我們發現她很少生病動作靈活有著很豐富的自然知識對科學表現出了相當的熱情,雖然為了讓她融入集體順利進入幼小銜接階段,我們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希望題主能想清楚,做為一個全職媽媽在教育時,能不能給你的孩子帶來集體教育所得不到的如果不能在藝術科學健康這些方面給你的孩子帶來優勢,或者只希望她能夠跳出集體教育帶來的條條框框快樂長大,那麼她的未來無疑是尷尬的
因為她適應不了將來的應試教育也成為不了有想法的新式兒童我也有過同樣的糾結,我兒子三歲時我把他送去幼兒園,我至今都後悔,因為他並沒有準備好。別以為小朋友在幼兒園都會玩,那分上什麼樣的幼兒園,有的幼兒園老師是限制孩子們玩的,那麼點點孩子都要坐正,手擺好,聽課。而且我周圍的幼兒園的老師本科畢業的幾乎沒有,我不相信她們有什麼正規培訓。順帶一說,我們小區的媽媽以前是賣貨的,現在也去幼兒園當老師了。
按說上幼兒園,上小學是必經之路,是嗎?是嗎?是嗎?然而我碰到我們小區一家長,不但沒上幼兒園,連小學都沒上。他家娃如何呢。。。。八歲的小女孩了,陡手攀岩,小提琴十級,英語背故事五分鐘,語速很快,哈利波特七部曲看了十遍。不一定走尋常路就好,不一定不走尋常路就好。然而選擇權在自己
手機敲字,有贊嗎?期待,我很少回答的之前看到一部文章 講的就是一個小孩子沒有去上幼兒園 他的父親帶著她去各個地方玩 騎的是單車 孩子就坐在車座上 我個人還是挺贊同這一點的 因為旅行可以開闊視野 會改變他的思維 最重要的是讓他親近大自然 而上幼兒園的小孩 如果寒暑假不帶去旅行 那麼視野可以說是狹窄的 我在幼兒園裡實習過 我讀的專業就是幼師 有些幼兒園教的知識其實過早的 知道國外的幼兒園嗎 那才叫真正的幼兒園 不上幼兒園的話 可以買些繪本讓他看 買些故事書睡前你讀給他聽 教他數字啊 十以內的加減法 我想是沒問題的
我也是一位三歲多寶寶的媽媽,也是在選擇里掙扎過。我所在城市幼兒園目前來看沒有讓我滿意的,我家寶至今沒上幼兒園,我也面對著各種質疑甚至責問(無奈中)。我只是想讓我家寶童年過得陽光快樂,健康幸福,有愛作為支撐的安全感,有生活該有的好習慣,懂得生活常識,有愛和學習的能力!至於知識,我個人認為有些是書本中學習的,有些是實踐中學習的。上幼兒園並非必經之路,不上幼兒園也不是多麼罪無可恕,全看自己條件能力和孩子喜好性格!
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看見了很多父母初送孩子入園時,其實比孩子還脆弱,還敏感,我想說的是,如果題主自己是全職媽媽能整天陪伴孩子的話,能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發展寶貝的交往能力。第二多出去出行見識自己身邊的世界的人事物花草生命,增長寶貝的見識。第三:有計劃地培養孩子的基本五大領域的能力。就沒有必要上幼兒園,但是現在很少有家長能做到這些。幼兒園整個階段主要是啟蒙興趣,激發探索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基本的人際交往的方式,是孩子走向社會的一個第一步,所以家長還是需要把寶貝送到幼兒園的。
個人雖然是全職爸爸,但感覺上幼兒園很有必要,原因有三:
1、上幼兒園能讓其踏出規律生活的第一步。通過其他小朋友的影響,自然而然,不需強壓形成的生活規律。我的小孩在幼兒園第一個學期從父母照顧的孩子自然蛻變為生活基本自理,作息規律。
2、課程的設置雖然以娛樂為主,教育為輔,但其教授的專業範圍非全職媽媽或者爸爸一人所能及,對刺激小朋友的大腦發展更為顯著。
3、越早踏出與人相處的第一步,對其發展後續的與人交往、團體協作能力越有利。在幼兒園,小朋友在短暫離開了家中的寵愛生活,很快會發現ta在這個世上並不是唯我獨尊,ta會強烈感受到人與人是有邊界的,如何更早、更好地解決與同學們的邊界問題,則會其後續相關能力的發展。
4、前三個是關於小孩的,最後一個是關於自己的。除了關心小孩的成長,自己活得精彩也同樣重要啊!不能因為前者忽視了後者。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間,則是規劃自己成長、自我思考的時間。因為是全職奶爸,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因此廣度和深度反而遠超全職工作的自己。
現在,對於未來自己、孩子、家庭的路該怎麼走,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並執行了。
我是80年代初生人,小時候沒去過幼兒園。
我出生之後幾個月,我爸工作調動到一個偏遠並且非常貧窮的山鎮,我媽和我一起跟著他也過去了。住在一個遠離村莊的人群的廢棄的小工廠里。由於離最近的幼兒園(彼時叫做育紅班),對於一個小朋友來說也是很遠,並且老實講,來自富裕地區的我媽可能看不上那種貧窮山鎮村級幼兒園:沒有電燈黑漆漆土坯里還漏出草來的教室,不知哪年哪月的課桌板凳,以及,十幾歲臉蛋紅撲撲的老師。所以我只有一天,確切的說是半天上幼兒園的經歷。哎,到現在都記得。好多小朋友,一起跳舞一起唱歌,真好啊!
由於我媽是全職媽媽,加上住的地方偏僻,我到上了小學才開始了正常的人際交往。不得不說,我現在三十多歲了,這門課補了三十多年了。收效有,但不很大。
時光不能倒流,哪個階段該做什麼樣的事,就該做什麼樣的事。錯過了,很難有環境再彌補。
我的孩子也馬上要出生了,由於一些客觀因素,我也會做幾年的全職媽媽,但我肯定會送孩子去幼兒園,不僅幼兒園,我會儘早創造更多的條件讓他見更多的人,看更大的世界。不讓他/她像我一樣在人際交往上如此笨拙。
我以前也覺得應該每個人都上過幼兒園吧,起碼城裡小孩是這樣的。結果我老婆說她就沒讀過幼兒園。。。
不是完全沒讀過,是去了幾天實在不愛去,總是想各種方法溜出來,於是家裡就帶回家讓外婆帶了。
後面我發現我老婆一個特別好的朋友也沒讀過幼兒園。。。
我們都是80後,幼兒園也算普及了。我老婆是211大學畢業,我老婆朋友更牛逼,是top10大學的。
我老婆那個朋友還是單親家庭出來的,母親只是西部某廠最普通的工人,完全沒啥文化。
所以吧,我現在覺得可能好多東西也是天註定的,人力能改變的只是小部分。先推薦幾本書,《幼兒教育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以及皮亞傑、蒙台梭利或瑞吉歐的相關理論都可以看看,有個體現象,也有集體特徵。我之所以回答您的問題是因為中國的父母喜歡用自己的缺點去和對方的優點比,容易焦慮,並不斷地質疑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在沒有豐沛資源的情況下,幼兒園還是可以起到幫助父母緩解帶孩子的壓力,但是幼兒園教育達不到滿足家長的個性需求,目前現有的水平是保證幼兒在園的安全以及學習在集體環境內的與人交往,家長可投入的資源很少。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投入大量的資源打造出來的,時間物資金錢……但是長大後是否也能保持足夠的優秀還有待時間和數據的考量,在現階段幼兒園是不可能完成,所以我才說題主要搞清楚是讓孩子做個普通人,還是打造精英,這兩種不同選擇從一開始的投入就會不一樣。您選擇的幼兒園不專業可以換,多換幾家,直到相對滿意,或者自己教育。但是要綜合考慮自身的條件和需求。
不是。作為一個學前教育專業的我認為只要家長有足夠時間,育兒水平和能力足夠,日常孩子在小區或其他地方能滿足他的社交需要的話,是可以不送幼兒園的。不是說不送幼兒園就是放養孩子,不教育孩子,而是為了給孩子不同於幼兒園的教育。我們專業課的一些教授,副教授也覺得要是家裡有三個孩子,他們才不會送孩子去幼兒園。但是不送幼兒園對家長的要求比較高,所以現實情況下還是很少家長嘗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