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將婦女節喊成了女神節,還那麼多人能接受?

打從懂事開始,婦女節是像我媽這種級別才能過的,那時候村子裡會派發一些小禮物,現在倒好,直接變成女神節了!


三八婦女節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它既是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節日。也是紀念女權前輩的堅持鬥爭所取得的成果,鼓勵女性前進的節日。

幾百年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女性社會地位低下,不能讀書、不能拋頭露臉,最大的價值就是找一個男人嫁了,為男性家族生兒育女、繁衍後代,越來越多的社會枷鎖壓迫著女性。

到了近代,全世界的女性開始反抗這種不公平的社會狀態。她們上街遊行、努力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做到最好,她們證明了,除了性別帶來的差異,男性和女性沒有其他區別。

美國社會黨人在1909年將2月28日定為全國婦女日;

1911年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有超過100萬婦女集會慶祝國際婦女節;

1913年2月的最後一個周日,俄羅斯婦女以舉行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示威遊行的方式慶祝了她們的國際婦女節;

……

可以說,正是上世紀初這一系列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女權運動共同促成了「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

演變到今天,男女現在擁有平等的權利。女性今天的地位來之不易,但國內女性發展風向卻越來越詭異。

三八婦女節成了商家的活動理由,本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在商家眼裡成了「婦女能頂消費整片天」。三八婦女節不斷被商業化、娛樂化、庸俗化。世界各國婦女花了一個世紀才爭取到的權利,節日的意義和內涵不該被我們淡忘。

而且我國依然存在性別歧視。剩女、彩禮這類顯而易見性別歧視隨處可見,還有一種「善意」的性別歧視。舉幾個實例:

「你工作那麼累,別幹了算了,找個男人他養你。」

「你們幾個大男生好意思嘛?連旁邊的小姑娘都不如!」

這些話表面是為你好,在褒揚你,實際上卻承認了女性比男性更弱勢。而這種「善意」的性別歧視更容易被忽視和默許。當我們指出這些「善意」的歧視,也經常會被認為是「玻璃心」、「佔了便宜還賣乖」。

除了外界的歧視,還有一種無意識的自我歧視。這其中有很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

她們看似過著一種積極的生活,每天看ayawawa、熟背陸琪語錄。工作上時不時摸魚,想著結婚後就辭職。化妝向男性審美靠近,用金錢衡量男性價值,為了找一個「好男人」結婚然後依附於他。

可是,當你計算著男性擁有多少家產時,你自己也成了一樣貨物。每天努力打扮自己,就像包裝貨品,以便在婚姻市場里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其實這也是一種生活的選擇,我們沒有資格評論。但關鍵是,她們選擇這樣的生活到底是被父母潛移默化地影響還是自己真心喜歡向外這樣的生活。

而且,如果中國女性都有這樣的想法,把人生規劃只做到婚姻,之後放棄自己的人生,圍繞著丈夫、家庭、孩子來活,不是浪費了前輩用血淚換的女性地位嗎?

我們鼓勵女性獨立不僅僅是經濟獨立,還需要思想獨立、情感獨立。

情感獨立的女性知道如何正確對待一段感情。

思想獨立的女性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而不是被社會大流帶著走,迷惘地活了一生也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

經濟獨立的女性則是有條件選擇自己過上怎樣的生活。

以上不止適用於女性,男性同理。

摘掉性別,摘掉女權、直男的標籤,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應該擁有平等的人權。而且我們每個人都該為此努力。

消除性別刻板印象,男性可以成為家庭煮夫而不被人背後議論,女性可以不結婚也不被歧視。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自由地選擇生活方式。這是一個人,生存的最好意義。


我同學寫的,感覺說的特別好。


婦女覺得不好聽,叫女生,女生太普遍,叫美女,美女也成了性別之後,叫女神,女神去年就用濫了,今年叫女王節。

女仙,女皇,女曌...

別想太多,性別而已。土豪幾十年前還是貶義詞呢,六十年代你叫誰土豪看他不拿鐵鍬拍你腦袋,現在不是褒義詞么,婊,女妖,說不定過幾年也成為褒義詞了。

流行,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這只是個正常的語言變遷現象而已,一來反映了詞語在濫用中逐漸失去新鮮,二來也是網路推進了一個又一個新詞的產生,流行,用濫,以及消亡,三來同一個詞感情色彩甚至本身意思也會改變。

比如現在很少有人叫醜女恐龍了叫美女美眉了。

2000年來的人是聽不懂木有,趕腳的。木頭怎麼會有呢,趕腳這種小女生賣萌語聽起來非常怪異。

大部分人不知道在宋朝客戶是什麼意思,不是customer.

=================

啊,看來不能隨便穿越的,不管往前還是往後,即使口音不變化,話你也聽不懂了。

哪怕接近光速99.99...9%,就往後穿個一百年,你也聽不懂,不會說。(技術上完全可行,甚至十分鐘就能穿個幾百年,比冬眠還靠譜,就是需要個外星人的飛碟而已)


想說說喊成女神節的這種行為

可能她們自己都沒意識到

這赤裸裸的暴露了權利我要,義務甩開的思想

本來就是婦女節,覺得自己是女神不是婦女不過節就是了嘛


說明中國社會主流價值觀,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對婦女在社會中平等地位與權益的認識,就是女人可以買買買,女人能從男人拿到錢來買買買,男人為女人買買買。


符合多數女人「你負責賺錢養家,掃地洗衣做飯,帶孩子洗尿布,我就負責貌美如花」的觀點啊……

問題是她們很多連狗尾巴花都算不上啊……

同理,女神節也不全是女神啊……很多母夜叉也在蹭節過啊……

最後加一點……既然都變神了,逢年過節加誕辰紀念日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按照敬神傳統,點上三根香就夠了?


別人喊你帥哥的時候,也沒見你懟回去呀?


其實國內翻譯成婦女節是不對的,women是指所有的女性,而中國的婦女一詞是已婚女性,所有女性都可以過3.8節,可是幾十年了國內已經被該翻譯帶偏了認為3.8就是已婚婦女的節日,當初的翻譯者是有罪的。


這說明這是極其成功的一次營銷活動,也是極佳的資本運作。能夠準確地抓住目標群體的心理以及自我認知,從而獲得最大的利益。


儘力把女人往年輕了喊,即使是很明顯的假話,她們也樂意聽。比如我就培養了一項技能:能夠面不改色從容自然地稱呼任意一位陌生中年婦女為姐姐。


不請自來

題主,其實只是一個名字而已,就像古代上元節現在叫元宵節,那題主也會覺得元宵節竟然拿一個食物作為節日名字而接受不了嗎?(感謝評論區的大神 @何清明 普及~這裡改正一下,元宵是因為元宵節而得名,我這裡例子舉的不好,不過,我的意思大家應該都能懂的對吧~)

而且,在我看來,把婦女節改成女神節反映的不是很多答主說的虛榮,而且女性自尊意識的提高的一種表現。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更是女性的本能,而「婦女」這個詞並不能很好的反映女性的這一心理特點。

同時,所謂婦女節也是從國外傳過來的,英文原來叫「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人家原來叫做「Women」,多年前中文翻譯成了「婦女」,在我看來翻譯得並不到位。不論詞源,婦女這個詞本身也已經不太符合現代女性對於自身的定位。

所以,「婦女節」被叫成「女神節」是大勢所趨,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美女,讓一下…

對方真的是美女嗎?

帥哥,買朵花吧…

我真的是帥哥嗎?

在廣東都叫靚女靚仔,被叫的人都靚嗎?


看到評論有人說是為了要禮物,很無語,所有的祝福和讚美都可以看作是誇耀和浮誇,一個節日也可以滿含勢利。

去年上學期10月份學校里過了一次男生節,我學小語種,一個班22個人就3個男生,19個女生給3個男生認真地準備了男生節的驚喜,每個宿舍負責給一個男生最好的男生節驚喜。今年3月7號過了一次女生節,三個男生集錢給班裡每個女生買了一塊黑森林蛋糕。去年男生節我們所有女生送到一幅很大的畫的海報還貼在班門口。

本來就是很美好的節日啊,無論叫女生女神還是女王都只是一種讚美和祝福的含義而已,說虛榮的,你是喜歡姑娘叫你大叔還是叫帥哥?還有叫囂著母夜叉什麼鬼的,感覺這種人是最噁心的,不要用自己的噁心去揣摩別人把別人也刻畫得噁心。


不關心怎麼叫,愛怎麼叫怎麼叫。


形容詞出現了通貨膨脹而已,解決方案就是廢除舊幣發行新幣。


做設計的小姐姐在我身後路過,看到這個題目時,就說:

「能問出這種問題的男生,八成沒有女朋友。」


廣大的男性同胞為了獲得配偶,什麼瞎話都說的出來……


問這個問題,我也是無語了。你也可以做自己的男神丫,這個稱呼,自我調侃的成分更多,況且,我們每個人都愛自己,都是自己的男神女神,怎麼了?


正如題主所說,在我童年的時候婦女節都是媽媽這一輩人過得。

問題在於那個年代大多數人都結婚早啊!

我媽23歲就有我了,我兩歲會咿咿呀呀嘚瑟嘚瑟開始走路了,我媽才25!25啊!

那你猜猜我現在多大了?

對哦,25,單身。

奇怪嗎?不奇怪。要知道,23歲我才剛剛畢業啊喂!!!現在也不過正式畢業不到兩年。。。

我甚至覺得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那麼問題又來了——我該過三八婦女節嗎?

公司給的半天假我是沒客氣的,但你丫要趕敢說我是婦女,我絕對打的你媽都認不出你,我可還是個寶寶呢!婦你**!你**?#!

冷靜下,寶寶可是個lady呢。

發現問題沒?我用了lady.我想表明的意思是淑女,你的大腦里的第一反應是如何翻譯的呢?

婦女節本來就是翻譯過來的,woman確實帶有一定的「偏已婚」含義,但回憶一下去衛生間的時候女衛用的也是這個詞吧?

怎麼,未婚還不讓上廁所了?

再回到題主所說「媽媽過的節」,結合婦女節的起源,一說源於1910年美國,一說源於1917年俄國。

呵,大清朝辮子還沒剪乾淨呢,國際女性權益…,啊呸,女人也是人?不過生孩子工具罷了,十幾歲還不結婚嫁人,賠錢貨!一天打你八遍!

想我十幾歲的時候還上課看鬼故事和老師鬥智斗勇呢。。。咳咳。。。

於是乎有自己獨立思想,能站出來為女性說話的主力自然就成了「你媽」——那些已婚婦女!

但是時代在進步,女性越來越自主,獨立。

而顯示女性獨立,社會進步最直觀的就是女性平均結婚年齡,我身邊女性平均結婚年齡大約27、8歲的樣子,我同學在北上廣一線城市的,女生30來歲不結婚也是大有人在的。

婦女節本身就是翻譯過來的,要知道夢露還被翻譯成門羅呢。只是為了符合適宜罷了,你也不希望那個性感女星的名字是瑪麗蓮.門羅,或是聽到詹姆斯.夢露總統這種稱呼吧?

我們要記得婦女節的初衷是追求女性權益得到正視,尋求男女平等。敲黑板!是全體女性的權益!不是你媽的權益!

婦女節、女神節,叫什麼,又能怎樣?

就看回答里有這麼多噴女生不要臉自詡女神的,我就,哎,不說了,累挺。。。


國內女權思想在岔路上愈行愈遠

喊著男女平等享受女性專權

男女平等的口號,早就變成大多數女性獲取利益的竅門了!

為什麼有婦女節沒有男人節?

有人說10月11日是男人節啊,有幾個人知道?

為什麼婦女節女性放半天假?怎麼沒有男人節也給男人放半天假啊?

各位女權婊們,在真正的女權主義者眼裡,三八節才是侵害女權的,換在美國妥妥的各種遊行抗議歧視女性,要求獲得工作的權利!

在某些方面,給女性提供優先便利和選擇權是尊重女性。但是女性仗著如此,便得隴望蜀,就真成婊子了!


推薦閱讀:

在城管的眼中,為什麼必須使用暴力去驅逐商販?
小販是怎麼確定自己的勢力範圍的?
成功到底可不可以被模仿?

TAG:市場營銷 | 心理學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