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看《讀者》《青年文摘》這類雜誌的?

嗯...順便請大神們推薦一下看過的好雜誌? @孫小婷 @拜德蠻 @脈流 @只有三分鐘的賽雷 @七堇年


謝邀,自從我發現中學閱覽室里有種雜誌叫「文學期刊」以後,就再也不看黃書,哦不,《讀者》了。

我指的是《小說月報》、《收穫》、《山東文學》、《山花》、《芙蓉》一類的期刊。

我其實到現在也不知道那些文學雜誌上都是誰在投稿,也不知道除了我還有誰看(我現在也不看了)。這些文學期刊,總體上有種非常「奇特」的口味。

首先,這些雜誌都是省市級作協、文聯一類有頭有臉的單位主辦的,「技術含量」肯定是比《故事會》、《知音》一類「野書」高多了。

但是呢,總覺得跟市面上買到的文學書籍,又不太一樣。當然有時候也有名家的作品刊登或者連載,我記得我看到過莫言和虹影的作品,不過大部分名字還是沒聽過,我估計可能就是各地作協的那些「專業作家」。這些人從文革年代走過來,有些就靠著一支筆從農田坐進辦公室,可能在沒看過幾本書的時候就開始徹夜琢磨怎麼寫小說了,寫出來的東西那是真好看。但是這些人又不像現在的藝術家,沒有那種濃重的「主義感」,也沒有太多文人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很樸實的把小說寫得有意思的衝動。

這些人的風格也是大不相同,有特鄉土的,有特先鋒的,有特世情的,還有既鄉土又先鋒又世情的。這些東西完全混在一塊兒,使得閱讀一本文學期刊就像玩探險遊戲,你永遠不知道下篇是個啥,驚喜驚悚驚詫,永遠不重樣。

我說這些期刊技術含量高可不是恭維,上面的作家,別看名氣不大,但都是真功夫。一個作者算不算作家,要我說,首先看他怎麼寫性。玩嚴肅文學的作家寫性,那可真是花樣翻新,餘音繞梁,比什麼《少婦白潔》好上一千倍。我至今還依稀記得兩篇,一篇好像叫《四如意》,講四個女人各種鬼混就是不讓男人插進去的故事;還有一篇名字忘了,講農村小夥子們和嫂子不可言說的故事,說收麥子的時候,小夥子們抓一把麥穗塞到嫂子的褲襠里,就跑……

所以我一直說,年輕人不要看那些垃圾小黃文,言情小說,去看純文學,純文學是最黃的。


我只想說,我每次打開讀者都是先翻到漫畫笑話那頁,不知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


小學快畢業那會。

那時發覺之前所閱《讀者》,有個範式:先描述一個故事,然後末了寫兩三感悟。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是當時覺得這些感悟寫的不夠「深刻」。按現在的話說,作者所表達出來的價值觀受限於他的所屬階層,不能跳出來以不同層次對事件進行審視。那時還小自然說不出這樣的評價,但是已經朦朧地察覺到這一點,苦於無法用言語表達所想罷了。

還有一點是,當時的讀者給我的感覺是普遍瀰漫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思想。遇事總能責思國情體制。反思固然是好,但是這種毫無根據的自卑心裡當時充斥著整個《讀者》,也是我離開的一個原因。

從小學伊始便開始閱覽《讀者》,直至臨近畢業之際,算來也有五六年。當中自不乏美好回憶,剛學寫作文那會許多文字便是從其中摘得。到四五年級的時候接觸到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好書,才使我蛻變,逐漸離開《讀者》。

《讀者》在我的幼年種下一顆種子,養成了一種習慣,使我收益匪淺。沒有之前數年的積累,很難想像會有後來的嘗試,他有自身的局限性,卻為我開啟了一道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感謝《讀者》編輯部。


高考完再沒看過。高考前看《讀者》,《視野》,《意林》,就跟看「感動中國」的心思一樣,讀故事,積累素材,寫到作文中,再寫點雞湯感悟,3個故事3點感悟就能湊成一篇高考40+議論文了。


我今年還在追的好雜誌:

《炎黃春秋》

《商界》

http://www.kanshangjie.com/install (二維碼自動識別)

《艦船知識》和《航空知識》

《演講與口才》

http://weixin.qq.com/r/A0NEXJ7E_cOGrdo-9xYR (二維碼自動識別)


《讀者》《青年文摘》《意林》之類的雜誌,上高中的時候還挺喜歡的,班上會有人買不同的期刊,大家傳著看,作為課外休閑閱讀很合適,還能積累一些寫作素材。

但是上了大學就沒怎麼看了,因為看多了就知道那些心靈雞湯其實是很模式化的,無法再從中找到想要的精神食糧,而且我也沒有必要再積累寫作素材了,哈哈哈哈哈哈


高一的時候看了一本同學的《看天下Vista》覺得很有趣,後來就漸漸不怎麼看《讀者》、《青年文摘》了。後續還看過《看世界》、《博客天下》、《三聯生活周刊》…雖然是偏新聞類但都挺有意思的。


家裡父母一直看《讀者》和《故事會》,我也一直從小學看到高中。《青年文摘》是從上高中以後,同學們都看所以我也跟著看。上大學來了膠東城市…這邊的報刊亭好少,所以就斷了…

哦,還想說,《青年文摘》老有一些明媚而憂傷的文章,那裡邊早戀的女孩總是不得善終(?…)、成績下滑、被人拋棄、父母指責……嚇的我拒絕了貌美的小男生,現在25了還沒對象…垃圾雜誌毀我青春!!!


不需要寫高考作文之後


讀者從初中開始看到去當兵,看了5-6年。當了兵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沒看。那時候愛去天涯論壇,後來去微博,網易,最後在知乎落腳。回頭去看發現讀者里的文章發現非常親美,逢中必反。可以理解當年大家都喜歡國外,以為是烏托邦。結果這幾年國力強了,留學回來的人也多了。大家漸漸得看透了這個世界。也就沒人會相信什麼老外孩子很獨立,18歲會被趕出家門;老外都是有話直說,不會搞小動作;老外都很有素質不闖紅燈,不扔垃圾。


到了大學,由於沒地方放雜誌,也不習慣看電子雜誌,加上之前四年看的雜誌也不少了(200本到300本之間)。因此大一開始就基本不看雜誌了,實際上,由於大學可以用手機,信息來源更豐富,知乎、簡書、各種MOOC、公開課、kindle里的電子書……已經應接不暇了,雜誌就這麼被取代了。

事實上,我個人經常向朋友、學弟學妹們推薦看雜誌——視性格、年齡不同,推薦不同類型的雜誌。因為雜誌扮演的是啟蒙者的角色。

雜誌和嚴肅的文學作品各司其職。

這些雜誌本身定位的受眾就是青少年,比如《意林》、《青年文摘》。青少年忙於學業,根本沒那麼多時間啃一本本動輒200多頁的書。碎片時間讀會兒雜誌是目前最便宜、收益較高的方式。

而像《讀者》這樣的雜誌較《意林》少了一份活潑、多了一分嚴肅。因此讀者里不乏一些中老年人,雜誌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上講,雜誌利大於弊。

但有個問題也很突出,那就是雜誌里有不少雞湯文,雞湯文會誤導、麻痹自身的思想,這是雜誌被詬病的一點。雞湯文的確存在,但也是分等級的,有的雞湯文簡單粗暴,提出「只要…就能成功」,稍強一點的提出「需要…才能超過」,再好一點的提出「不止需要…,成功還需要什麼」,如果是第三種也沒什麼大的問題,因為第三種說明了事物的複雜性,觀點並不極端。

另外,相比玩手機,看雜誌的人已經很棒了。試問各位身邊有多少人每天沉迷於手機,一個月看的雜誌數量不足一本?

這就像,你已經健身5年,看到有個小白買了幾本健身指導書對照著練,動作有眾多錯誤的地方,所以就嘲笑小白很蠢。可你別忘了,你剛健身的時候也是如此。很多青少年苦於生活中沒人和他們聊天,講一些課堂上不會教的事情,而雜誌的出現,則是填補了這個空白。因此,雜誌對於青少年的啟蒙引導作用絕對大於其弊端——觀點可以隨著大量、深入的對於專業書籍的閱讀而調整、轉變,但啟蒙並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

總結一下,看雜誌是引導一個人思考、促進一個人啟蒙的非常好的方式。當有了一定閱歷和思維能力後,則可以脫離雜誌,讀一些更有深度的內容。

最後,質量、內容深度兼具較高的雜誌一般價格較貴。可以看《智庫》《文史博覽》《三聯生活周刊》等。


初中大概

有次聽到我叔說"這文章真假" 突然意識到不是我水平低而覺得文章觀點 論證方式彆扭 完全就是騙小孩子的東西

充滿了把單例無腦擴充和曲解成普遍規律的現象

許多例子甚至是胡編亂造的 邏輯硬傷比比皆是

說著自以為正確的廢話 自顧自嗨 自憐自艾

更可怕的是還有不少精神勝利法痕迹的自我麻痹思想

時光荏苒 這些硬傷和錯誤邏輯再次變換著形式出現在我面前 成功學與雞湯便是其典型

許多甚至披起了科學的外衣 甚是可怕


售價從3塊變4塊後就不看了


高考完不用再搜集作文素材時。


進入大學,有了智能手機,像是打開一個新世界,立馬覺得讀者、青年文摘如此幼稚已不適合自己,如今看來當時的自己多麼幼稚。


高三後再沒有讀過。之前的初中高中每一期都沒有落下。享受那種課堂上躲在一大摞書後面看課外書的感覺。後來啊。可能是手機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課堂上想怎麼睡就怎麼睡的日子過得太舒服了。就再也沒有認認真真看過一本書了。真的很想一覺醒來書攤在桌上。老師在講台講著試卷~啊,懷念高中


當我發現他們裡面的文章都差不多的時候…


高中畢業後就不看了。《讀者》構建的烏托邦,現在還在我身上印下深深的痕迹,抹不去,後來上大學走上社會,才發現現實完全不是那樣,《讀者》熬的雞湯,害人不淺。《讀者》只適合小文青,這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文青,就是那些文藝青年,第二個是小,是那種格調不高的小文藝。不過《讀者》定位還是非常清晰的,內容和風格瞄準的目標也是那些小文青,這也是他為什麼在初高中那麼暢銷的原因。上大學時候還跟別人說你看《讀者》,是要被笑話的!


身邊沒人再買這兩本書的時候。


應該是大二的時候開始不看了。

高中的時候無意中看了一本《讀者》,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基本每期都有買。那個時候就基本是我的課外閱讀了。後來一次發現合訂本很便宜而且也沒有那麼多廣告,就開始買合訂本了。時常經過報刊亭總要去看新的來了沒有。

上了大二的時候學校好像也沒地方賣,然後剛好那個時候錯過了報名上網的時間,整個學期沒有自己的網,就開始去買書看,也漸漸地不太愛看《讀者》了。再加上不知道在哪裡看到別人說的,不要以為看《讀者》,《意林》就是愛讀書的人之類的話,就這樣意志不堅定地拋棄了《讀者》。

其實現在想想覺得看《讀者》就有點像現在看碎片化閱讀,都是一篇一篇的,然後看過了就沒了,知識不系統。不過也還好那個時候有這麼一個入門,不然現在也根本不習慣閱讀這件事。


推薦閱讀:

你每期必買的雜誌有哪些?開銷多少?
政府機關內刊幾乎沒有人看,為什麼還要做?
如何在網路投稿文章或小說賺取稿費?
中國雜誌的稿費平均水平怎樣?與美國相比如何?

TAG:雜誌 | 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