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幻片、恐怖片中的怪獸大多是全身深色的?

比較典型的幾個例子

1.《獨立日1、2》裡面的外星人

2.《漢江怪物》

3.《迷霧》

4.《復仇者聯盟》最後出現的軍團

5.美版《哥斯拉》

等等等等。

這些是出於視覺效果考慮還是特效技術原因造成的?


除了@關雅荻 吐槽的原因外,深色的質感處理起來更容易,也就意味著更便宜啊。

白色的怪物……簡直是後期特效的噩夢啊……跟隨光線變化,白色其實是不同灰度的灰色,後期要瘋啊……


太萌

而且不經臟


有時候是為了後期特效省事省錢。另外深色也是一種天然神秘恐懼代表色。


怪獸的一大起源就是歐美強國的殖民經驗,就是說歐美白人看待全球其他地區膚色更黑的,特別是殖民非洲時期的某種想像,白人總不能把自己的膚色設定為怪獸的膚色;恐龍的設計是參考了蜥蜴的外皮,畢竟兩者長相比較類似,雖然科學研究表面恐龍表皮很可能五彩斑斕;哥斯拉的起源的美國對日本核戰,所以日本設計的哥斯拉身體上往往有很多疙瘩,象徵核輻射變異。還有一個傳統就是西方的萬聖節,妖魔鬼怪都可以合法遊行,著名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就是兒童時代做了一個很成功的萬聖節面具就此上道的。


又不是雪孩子,搞一身白乾嘛


肯定是視覺效果跟劇情需要而決定的,特效技術服務於效果。


除了黑色好處理,另一個也確實是黑色更嚇人。

比如,同一個地方,白天去大家都不覺得可怕,因為白天有光,看的清楚,所以不可怕。

夜裡黑,看不清楚,而人對未知事物都充滿了恐懼的。

長此以往,白色或淺色,代表了光亮,人們感受上傾向於平靜和光明。

黑色或深色,人們的感受傾向於恐怖。

比如黑貓不吉利的傳說,比如葬禮的黑色。

此外,自然界純黑色的動物偏少,而且更多的存在於更隱秘的地方,如深海,所以其實人們見的少,黑色又看不清,才會感到十分恐懼。

猜的。


看完下面回答後很不解……題主問的明明是為什麼是「深色」,「深色」意味著顏色純度明度低,任何顏色純度明度降低後都可以稱之為「深色」。比如深紅,深綠,深紫,深藍等等,即不明亮鮮艷,比較暗的顏色,或者各種高純度的顏色調和在一起後看起來臟髒的顏色。

相反的,深色這個詞的對立面並不僅是指白色,看下圖。

所以

為什麼評論里一片「為什麼白色啊」「又不是雪孩子一身白」,難道非暗色的顏色就一定是白色了嗎??


多數答主都提到白色,其實題主說的是相對於深色的淺色吧, 就包括了黃色,粉色,淡綠,淺藍,淺紫,白色等等,除開特效不好做之外,這些淺色都顯得可愛又清新,沒有了怪物的威懾力啊.所以通常淺色用於可愛的卡通人物嘍


這是根植於人類的基因中的恐懼,自然選擇。早期人類不會利用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漫長的黑夜,必須在山洞等掩體中度過,否則十分危險。黑色,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它一直被保留下來,並影響著人們的認知。


這麼多人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木乃伊3》里的雪怪

《冰雪奇緣》里的雪魔

奧特曼里的怪獸

一堆回復說深色怪獸特效便宜,人裝的特效個鬼啊,同樣一身皮,便宜個鬼啊,塗黑了成本更高了好吧。

一群孩子們睜著眼睛說瞎話不懂裝懂真的好嗎?初中生物課都在低頭玩手機了吧?玩手機就玩手機吧,出來胡說八道就不對了吧?動物大都是深色的那是常識好嗎,深色本身就是保護色安全色好嗎,我藏樹影下面你根本看不見我好嗎?就算是大動物,大象,犀牛,鱷魚哪個不是深色的。老鷹為什麼不長成天藍色啊,因為沒意義啊,影子還是黑的啊。

地球上有幾個動物是雪白的,在森林中當一個燈泡真的能活下去嗎?怪獸也有做小朋友的時候啊!北極熊生活在哪?如果它突然跑到原始森林裡去了,你還能看下去嗎?


深色看著恐怖點,你看大猩猩覺得害怕,你看北極熊會恐懼么?


白色怪物特效難處理不說,看著就不嚇人呀!

舉個例子《ghosrbusters》

前幾天看見的倫敦waterloo車站的宣傳雕塑

多萌!白色怪物只配出現在喜劇片啦~(誤)

淺色的鬼魂也是漂亮的 不是恐怖的

即使丑,也是丑萌丑萌的

我個人認為還有一點就是深色怪物容易隱藏在夜色中,比較容易展開驚嚇觀眾的套路。

另外我看有的答主回答說貞子和伽椰子姐姐都是白色的,這是因為她們恐怖之處不用靠特效,靠的是化妝呀!而且她們兩個是女鬼,是人形,不是怪物啦。


長得灰不溜秋,然後又歪瓜裂棗,這樣比較難看,比較符合要被打死的怪物的形象,也比較講得通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他們,也比較容易讓人產生恐懼感嘛。

長成大白這樣的,只想跑上去抱抱,想要什麼都給他買買買了,根本沒有怪物的樣子了,這是萌物了嘛~


太亮特效不好做,貴


沒人提冰與火之歌的異鬼嘛


奧特曼中最有名的白色怪獸有加巴頓A、烏、斯諾格


白素貞說,生下來人家就是白的嘛!


怪獸特效片消費的是觀眾的恐懼,以及打敗恐懼的成就感。

而恐懼來自於未知。

深色,意味著骯髒,夜色中或光線不夠明亮的地帶更易掩護,神秘,不可測,傷害力強,戰鬥力高。這些因素都會讓觀眾在面對怪獸時候喚醒基因和潛意識深處,對未知物體的最大程度的恐懼。

正如恐怖片和怪獸特效片最讓人緊張像按快進鍵的時刻,往往是在靈異豬腳/怪獸出場之前,觀眾/劇中人物對危險一無所知,最令人腎上腺素急升。。反而在怪獸真正出場後,觀眾的心會略略放鬆——我們恐懼的事物真實可見,它的外表,攻擊方式,體態特徵清晰可視。

未知變為已知且戰鬥中「有法可依」:冷兵器,槍支,等(本來我以為我可以說出三個武器來)。

接下來觀眾不再因恐懼而情緒波動,而是為孫悟空大戰哥斯拉(霧)的炫酷特效畫面暗暗攥緊拳頭。

完。


很明顯這就是心理學問題....深色相對負面情緒,亮色相對正面情緒;

長江七號草綠;

捉妖記胡巴草綠屎黃;

大白大白....

馴龍高手一流彩虹色....

所以你的說法站不住腳 只是氛圍需要,陰暗的就陰暗,陽光的就屎黃


推薦閱讀:

《V字仇殺隊》中的方形煎蛋是怎麼做的?
血腥、暴力、噁心、鬼魂等題材的重口味電影的價值在那裡?如何欣賞它們?
為什麼《捉妖記》請了外國的特效團隊也達不到好萊塢大片的特效水平?

TAG:電影 | 視覺特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