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SK-II在知乎的廣告"女生是不是比男生更難追夢"?

https://promotion.zhihu.com/p/19700884

這是繼廣受討論的「她最後去了相親角」之後,SK-II品牌在女性議題上的新嘗試嗎?如何評價這個廣告?


前幾天,分別有一位閨蜜和一位男性朋友和我聊微信,問了兩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閨蜜問的是:「你覺不覺得身為女生,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男性朋友問的是:「講真,網上說的那些女生受到歧視的事兒,平時真的會遇到嗎?」

朋友們向別人介紹我,經常會強調「女博士」這個身份,在他們的描述中,勾勒出這樣的一個我:聰明好學,選擇了建築這個女生很少的專業,為了自己的建築夢想,繼續深造,讀研讀博,立志將來要成為Zaha Hadid那樣的明星女建築師。

說真的,聽著這樣的介紹,我的內心是這樣的:

這段善意的描述,其實充滿了槽點,也充滿了典型的刻板印象和隨之而來的無奈。

事實上,在我們這種男女比例驚人的工科學校里,建築學院的女生反而比男生多。建築學的學習離不開手繪基礎,很多女生從小學畫,功底深,在設計上也充滿靈感。然而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卻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國內的建築業是個以男性為主導的叢林,女生雖然人數較多,但就業情況卻遠不如男生。

我碩士畢業那年,就業形勢尤其嚴峻,很多公司直接明說不要女生;或者不給女生解決戶口;或者聽起來委婉點但實際上更噁心的「有男生一定要,女生如果特別優秀的話也可以酌情考慮」。面對來自女生的質疑,面試官給出的解釋是:男生能扛重物,能駐紮工地,能隨時一個人去出差,加班到深夜能直接在公司睡沙發。而女生建築學碩士畢業26歲左右,怕是工作不久便馬上要結婚生娃,招了你,虧啊。

苦讀了8年,拿到碩士學位,對很多女同學來說,在踏進社會的第一步,情況卻瞬間反轉:不管你讀書時設計能力有多強,你很可能就是干不過一個成績平平的男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現實就是這樣簡單粗暴。不是因為你不行,只是因為你是女生。就是要歧視你,毫不掩飾。

諷刺的是,在這樣的壓力下選擇讀博的女生,還是會被很多人稱作「第三性別」,「滅絕師太」,甚至相親的時候,男方一聽到「女博士」三個字就壓力山大。事實上,對很多建築學女生來說,選擇讀博(尤其是國內讀博),其實與夢想已經沒有太大關係了,反而是離夢想越來越遠。讀博是做科研,不是做設計。是妥協,不是勇敢。

就算讀博了,該遇到的問題還是一個都不會少。身邊有的女博士過五關斬六將,火力全開,在讀博期間不僅完成了學業,發了論文,還結婚生娃,以為這樣便可以讓單位挑不出毛病。然而入職時還是被來了個下馬威:「公司原則上不允許上班時間哺乳,五年內也不可以生二胎。當然,你非要這麼做,我們也攔不住你;不過後果你自己掂量。」所謂的後果,自然是與獎金、評優、晉陞無緣。法律的保護,在現實面前毫無分量。

生存都已經是很大的問題了,還談什麼夢想?

這些情況太過於「自然」,以至於大家都習以為常,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需要改變。無怪很多男生,包括部分女生,都會認為人們所呼籲的性別平權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遠,以為那說的是偏遠鄉村、落後國家的事兒。經常上知乎,更是有這種錯覺,好像我們已經實現了天下大同,沒有歧視,沒有偏見。

然而在現實中,作為女性,從小就被人說「你應該像個女孩子一樣,做這個/不能這樣做……」,長大後又因為你的性別而成為弱勢群體(不管你自己願不願意),同時還有一群人覺得「女性地位已經很高了,你們哪裡還有什麼要求沒滿足」,甚至你所處的社會還經常給「被拐賣後成為最美鄉村女教師」「女友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成全你的夢想」這樣的故事點贊、唱頌歌。

SK-II之前的「相親角」廣告,就像一發直搗心底的催淚彈,逼出了多少女生內心的委屈。這次有關夢想的視頻,看第一遍,覺得簡單清新,關掉之後,卻不由自主地一直在回想。借用《紅樓夢》中的一句話:「倒象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

又喜又驚,又嘆又悲。

所喜者,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和我處境相似的這一群體已經受到了一些關注,並且有人已經替我們發出了聲音;

所驚者,倏然回首,發現已經太久沒有想起「夢想」這個詞語;

所嘆者,主流媒體的價值觀還停留在宣揚「媽媽為了家人犧牲了自己的一切」這樣的層面,反倒是一個美妝品牌更願意去了解我們的需求;

所悲者,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現狀的改變仍舊十分困難。

好消息是,在最近20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們的認知已經有了好幾個層面的提升。目前而言,很多人已經認同「女生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她願意,則應該獲得與男性平等的機會」。而作為一個尚且沒能獲得平等工作機會的女性,我從SK-II的這個視頻里,看到了更值得仰望的內涵:

外表賞心悅目,談吐舉止得體,可以靠努力養活自己,這只是一個人的社會屬性。

而夢想是奢侈品,一個強大到足以餵養夢想的靈魂,才是真正獨立而自由的靈魂。

最後,從廣告本身的角度說說。

我把SK-II的這個視頻發給我媽和我的朋友們看,看到最後,好幾個人都問我:「這不是廣告嗎?這個視頻內容跟SK-II有什麼關係?是在賣什麼啊?」

儘管說,一個品牌的推廣內容就算不為了直接的宣傳,至少也是為了博得好感度;但一系列的廣告願意利用品牌的知名度,去關注社會問題,在國內我似乎沒見到過先例。我們不能以紀錄片的標準去要求廣告,不過SK-II這一系列廣告,其形式和內涵是高度統一的:一個品牌做大了,就可以花錢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一個人強大了,也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想要的事。這裡的強大,指的不僅是個人的努力,更是來自整個社會的尊重和認同。


性別平權問題可能是伴隨著知乎成長和撕逼的最知名議題之一,甚至能蓋過宗教歧視和種族歧視的風頭。值得慶幸的是,不同於知乎社區的討論氛圍,平權議題的討論水平基本是隨著時間推進而提高的,大量的初學者的起點也提高了很多。至少,這裡是一個不太需要討論處女情結真假的社區。

然而回到微博上和其他社交媒體的時候,我們仍然能提醒自己國內平權議題的現狀:它外延太廣,牽涉到所有人。它內涵太豐富,很多問題今天都沒有被梳理清楚。它內部分化太嚴重,嚴重到自稱平權主義和自稱女權主義的人中間都有很多互相不可開交老死不相往來。

在這種社會情境下,觸及和討論平權主義的商業宣傳,確實如履薄冰。

尤其是在2014年開始至今的那一波互聯網創業狂歡中,很多企業的自我宣傳已經脫離了「不合適」的程度,其性暗示之露骨,用詞之惡俗,物化女顧客,女同事,女客戶之直接,完全可以讓人產生生理噁心。

在這種情況下,願意去接觸平權議題的品牌,都有些清流的意思。

忝列神仙水的忠實腦殘粉之一,同時作為廣告公關行業的從業者,得以從頗久之前就留意這個牌子的廣告。很早之前有「永遠25歲」的宣傳和倒轉日曆,去年有(感覺上製作頗精良但反響一般的)湯唯版本的「改寫命運」,然後是幾乎引爆各個社交媒體大論戰的「她最後去了相親角」。

然後是這個廣告。在知乎。

SK-II的主要目標人群,是25歲左右及以上,收入較高或至少是消費能力較高的女性。畢竟一瓶化妝水動輒上千的價格,仍然是頗為可觀的。這群人裡面根據我國國情,又當然以受過較好教育的職業女性為主。這群人不僅是品牌的目標客戶,消費主力軍,也同時是社會上承擔多重壓力最大的一群人。

SK-II的宣傳,其實是和中國的護膚品化妝品市場共同成長的。從九十年代的靳羽西鄭明明與國際大牌共同分享時尚雜誌和商場一樓,到鹿晗鄧紫棋金秀賢到處能看到的人形展板,是我這一代人從郁美凈強生一路換到SK-II的十幾年。這些年,品牌宣傳的主要風格一直都比多數寶潔旗下的品牌顯得高端,同時在不動聲色地用「童顏不老」的夢想吸引著每一個心中暗懼「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的姑娘。

回顧以前的「讓肌膚停在25歲」的創意,到湯唯的「改寫肌膚命運」,就能看出來中間的提升。以前和大多數護膚品的思路一樣,只是強調對外貌的作用,但到「改寫命運」,就花了很多的心思。「改寫命運」是個campaign,包括一系列典型的女性知名人物案例,例如日本芭蕾舞者,例如被中國觀眾所熟知的湯唯。湯唯的形象經歷了劇烈波折,可謂是自己努力改寫命運的明星代表,因而讓湯唯來表示「你做出(神仙水)這個選擇,改寫了肌膚的命運」就順理成章。

等到被廣泛討論的「相親角」,又是一個很需要勇氣的飛躍——這一次,SK-II乾脆把自己的產品宣傳放到了並不那麼主體的位置。神仙水已經足夠有名,投放的載體也不全是衛視,而是有更多時間觀看的社交媒體,但能夠做出這個選擇,把廣告的中心放在討論目標顧客群體的狀態上,體現出品牌的關心理解,就比同期的只找小姑娘和明星的競品多走了一大步。

何況,相親角還把重點放在最大的市場之一上海,討論了目標顧客群體面臨的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逼婚。

不管是當時,還是今天,都有很多人對於這支廣告的進步性不夠提出過質疑。但放到自己的角度,我能夠理解那些女生的心情,有可能是第一代滬漂,父母和自己遠隔十萬八千里,完全沒辦法對自己接觸的社會,面對的困難,工作的極端忙碌感同身受。也有不少是上海本地小囡,特別想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想要減少父母的操心,證明自己過得很好。父母沒辦法徹徹底底的理解孩子,卻著實著急孩子無人陪伴,既沒時間又沒機會去溝通,然後催生了相親角這個明碼標價的自發婚戀市場。

我不是抗拒結婚,更不是抗拒你的愛,我只是更想做自己啊。

多少人看過之後這麼在心裡吶喊。可是只是心裡,只是轉發,面對媽媽的時候,還是會說,我很好。

而那個似乎略顯妥協的結局因此也顯得特別真。

然後是以「重拾夢想」為主題的這個廣告,和SK-II在知乎的一篇推廣文案。和二胎政策給職業女性帶來的廣泛焦慮相映成趣,時機卡得剛好。

視頻讓孩子來問媽媽,你的夢想怎樣了。

然後在文案里用一個還沒敢生孩子的職業女性之口問,我的孩子會為我而驕傲嗎。

文案不如視頻漂亮。它真的非常模板化。非常簡單。沒有大轉折。

看到開頭就能看到結尾。

並且女主角還特別擰巴,完全不符合那種大殺四方的女強人狀態。

但那種焦灼的心理,就是這個年齡層很多人的現實。

跟「相親角」比,這次視頻也沒有了所謂的妥協式結局,就是小朋友笑著問你一個問題,然後你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保持了本心。然後是主旨,它希望你重拾夢想。

這是一個明確的表態。品牌鼓勵它的夥伴,它的姐妹,朋友,顧客,去做自己,去主導自己的命運,生活。

回過頭來看,能看到一條清晰的脈絡——以目標客戶:25歲以上的女性的生活狀態為主,和她們共同成長探索。

而且每一步都比之前往前多走了一點點。

企業的任務是追求獲利。消除性別歧視不是,也不可能是SK-II的最終目標。但是,如果一個品牌知道自己能夠以正確的走向和進步的方式,讓消費者願意分享內容。

就在事實上為事態變得更好幫了個忙。

我們不可能要求任何一個商業宣傳,能夠在平權主義的思維深度上一步到位,實際上,學界也做不到。

但是,能看到一層一層的進步,手法上的創新,和SK-II對目標客戶的深度了解,已經是非常可貴的事情。

希望會有更多的品牌參與到聚焦女性生活狀態,為平權而努力的事業中。

畢竟,聲音越大,聽到的人越多,明天就越有希望。


其實SKII的一系列廣告是在告訴我們——

在中國,誰才是SKII的消費人群?

反面就是,你猜,什麼樣的女性不買SKII?請結合SKII的定位、定價和功效回答。

=================================

評論里覺得買得起sk2的人是把僅有的錢都拿去買sk2了,還算出大概一個月2k,這種想法顯然沒有任何買護膚品的經驗啊!


評論區真精彩。你們告訴我究竟是誰無邏輯?

———————————

我真沒想到,[女性追夢更難]竟然在知乎得不到什麼認同,此題下面的人多是在不屑一顧,然後巴啦吧啦一堆男人大談男性追夢有多麼難多麼難。

好像女人不能單獨提自己的權益了,一提就要也提上男人,否則就是性別特權、就是在搞性別歧視。那為啥有[世界婦女大會]?沒有[世界男人大會],是不是你們也要爭一下啊,是不是單獨提女性的某些問題就是搞特權搞分裂啦?有世界婦女大會、有《婦女兒童保護法》,國外高校普遍開設《女性學》,正說明我們世界上女性權益普遍有問題,女性淪落成弱勢群體,這現象值得去討論,值得我們去呼籲去改變。難道沒有[男人保護法]就是在歧視男人了嗎?

返回來說這個題,廣告我看了,中規中矩的,屬於老生常談,女性為什麼追夢更難?

因為社會對女性的定位不同

從建國時的「男女都一樣」到現在的「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電視、雜誌有意無意的滲透著一份好婚姻對女性的重要性。對[女強人]的負面描寫也越來越多,似乎不進入婚姻、或者女人的重心放在工作上而不是家庭就是罪大惡極的。

當北大女部長說出:女生部的宗旨就是把北大的女人培養成未來的賢妻良母時;

當外語系女生更為直接的說出:為丈夫補襪子的妻子,她的價值決不亞於一個女總統時。

當2001年3月,一個政協委員提交女性回家提案時。

當「職場性騷擾」嚴重侵害女性權益,大多數女性為了名聲和事業卻不敢聲張時。

我們就該知道,這樣的社會環境阻礙著女性追夢,男權的話語體系裹挾著對女性的要求逐漸佔領了上風。

當調查數據表明近幾年家庭主婦比例不斷提升時;

當女性們認同了「乾的好不如嫁得好」時;

當主流媒體的話語體系打壓剩女時;

當二胎政策出爐時

我們就該知道,女性地位在不斷倒退、未來幾年還將繼續倒退。父權思想在主流媒體護航下強力回歸,女權面臨的局面也越來越嚴峻。


SK-II 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找到了他們用戶群體認可的價值觀,豐富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卻沒能用最好的方法表達出來。

SK-II 將「女生是不是比男生更難追夢」作為文章題目,想必在知乎做營銷前,還是下了點功夫的。問題在於,無論是文章也好,還是視頻也好,都沒能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從文章講,毛病比較大,用第一人稱講故事代入感強,但刻意性也會變重。當開頭看完「我 28 歲。有一個人人羨慕的工作,一個還不錯的學校的碩士學位,和一個很愛我的未婚夫。」後,我想九成的人都能猜到後面要說什麼了。這個故事過於模板化,對生活的觀察不夠細緻,如果用視聽語言去敘述可能還能引起共鳴,但文本化的時候讀起來就索然無味。

其次是視頻,太流於俗套。SK-II 拋出的問題是女生是不是比男生「更」男追夢,視頻似乎跟問題毫無干係,僅僅是鼓勵大家要勇於追夢一樣。

比方說,如果我把這個視頻裡面的女性全部換成男性,這個視頻有區別嗎?其實沒有任何區別。小男孩的夢想可能是當宇航員,成年男性的夢想則也許是能在五年內買房。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每一個人的夢想都是難以實現的,成年人對於夢想的看法必定是不同於孩子的,這和性別毫無關係,也完全沒法說明女生是不是比男生更難追求夢想。

更何況,成年人比孩子的夢想更加實際,本身並不是錯誤。而如果一個女生的夢想只是小小的,就更不是錯誤了。

究其根本,SK-II 犯了一個很片面的錯誤,即把夢想這件事想得太簡單,把男性世界想得太容易了。女性追求夢想的難度高於男性,並不說明對於男性來講,夢想就是唾手可得。公正地來說,在現代社會,階層對於夢想的阻礙遠高於性別。

這就像抗日神劇用手撕鬼子來表達解放軍的勇武,問題就是日軍這麼弱,你抗戰怎麼打了八年?弱化對手不會強化自己,相反自己會跟著掉價。

所以 SK-II 以及之後都要那女性主義做文章的品牌,都要牢記這些,千萬不要刻意。這篇文章的故事顯得一點誠意也沒有,視頻也非常無聊。

我覺得這樣的廣告,第一步是把問題用文字解決紮實了,故事要有血有肉,共情程度高,數據也要更加翔實有力度。至於視頻方面,你不如表達男人追夢有多艱難,然後告訴大家,你看,男人追夢都這麼難了,而我們女人比他們還要難一點。

============================

補充:

@君子淮然 和幾位在我評論區的同學們的激動我可以理解,但確實完全理解錯了題目。從一開始,就是 SK-II 提出的「女生追夢是否比男生」更難,女生單獨提出追夢困難當然是可以的,但你要證明比男生難,當然得有參照。

比方說你要證明 A 比 B 更好,你光說 A 好是不符合邏輯的,你必然得提到 B。我承認女生追夢難於男生,但當你想表達這個主題時,只單方面表達女生追夢的艱難,當然是不符合邏輯的。

我只從廣告的邏輯來談這個問題,並不涉及任何主義。當然如果認為廣告當中主義比邏輯重要,那就當我沒說。


這個問題回答過:

「改寫命運」這種價值觀主張式的Slogan就代表SK-II希望轉型為一個人格化的品牌(以前SK-II一直是叫賣Pitera?,屬於功能性賣點),從長遠看,這種選擇是正確的

問題在於,為毛到了戰術層面,SK-II發揮不穩定、不能保持正確的狀態呢?為什麼會出現投資「她最後去了相親角」這種急功近利的活動?為什麼會在「小夢想VS大無畏」中出現雷同多芬、出現製作基本功缺失的失格表現?要知道,當年是寶潔進入中國把現代營銷理念一同帶入中國,寶潔和寶潔系營銷案例對於中國中生代廣告人那幾乎是啟蒙導師、教科書式的神級存在啊……

我們看得到寶潔的努力,也看得到大組織在解決新問題時出現的種種顧此失彼,真是大有大的難處啊……我期待它在過程中做得更好,不負為我們年青時的偶像。

全文戳右邊:如何評價SK-II最新廣告《小夢想,大無畏》? - 徐慧琳的回答

——————

專欄:廣告老司機 - 知乎專欄;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小型企業主路過,我確實就是不敢招女性。一旦懷孕,從懷孕期到哺乳期我都不能開她,還不能減薪,將近兩年養一個不能正常幹活的人,甚至有的就是覺得自己懷的是一塊免死金牌。現在又可以二胎了,整整四年,我作為老闆也只能手動微笑了。對,當年不懂事,現在公司里就有一個太后,十二點才來上班,下午四點就回家,來公司也不出活,還不能對她說狠話,每個月將近一萬八的人工成本沒有任何產出,我也很絕望啊。

小公司本來就生存很難了,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用,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回答個問題只敢匿名,我覺得現在女權們比企業強勢多了。


首先評價這則廣告,這是則觀念廣告

截圖介紹概念是因為我看到有人說「SK-II是什麼,我還是不知道」「和品牌有什麼關係」,這則廣告本身目的就不是介紹產品或品牌,不能以此來說這則廣告就不好,不合格。


上知乎的兩大錯覺。一、男性相比女性生來有其原罪。二、女權都是通情達理,高學歷,,女loser不在此列


首先得誇誇skii的嘗試,這個瞄準25歲以上高收入女性的護膚品牌,來知乎做了個長文案+視頻的廣告,討論女性職業規劃,通過努力和選擇改寫命運,背後是性別和中產焦慮,有數據有故事,再問一個「如何評價」的問題。這一切都很好很知乎。

可惜這個策略後面的執行也太沒勁了。作為專門寫女性向文章的擼稿狗,就僅僅從文案評價下。

首先是選這個主題真的吃力不討好。我猜SKII寫這篇文章的出發點是找一個我國當代職業女性最容易遇到的困惑,簡單點就是「選家庭還是選事業?」,然後通過主角的心路歷程,捨棄安穩舒適的家庭生活,最後為了事業發展做抉擇,從而帶出"改寫命運"的主旨。

乍一看,這真是個好故事啊!選擇家庭=安於現狀;選擇事業=改寫命運,短短几百字就把主題簡單粗暴就表現完畢,政治正確又賣萌。然而!當我們要寫一個永恆的困惑時,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假如你無法提出一個稍微高於輿論平均線(或者僅僅看起來高也行)的觀點,或者沒辦法為故事找到一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解決辦法的話,選這種故事並硬要為主人公做選擇就只能藥丸了……就像這個故事的emma,看起來毅然選擇了工作改變了命運,自以為討好了持同樣觀點的女性。但事實上,因為轉折處理得又假又沒有解決這部分人真正的焦慮所以完全無法讓人有共鳴……

這就是選這類A OR B話題的壞處,因為我們就承認吧,這個題目根本就沒有正確答案,因為本來就是"人各有志"的事。如果一個品牌把要工作不要家庭、要拼搏不要閑適定義成正確,反之就是認命墮落,價值觀就跑偏了。。。。就算在最崇尚努力和奮鬥的知乎,主流的論調也遠遠沒有skii這個長文案頭腦簡單啊!

其次,我不知道SKII調研到的消費者數據是怎樣的,還是說,因為知乎平台是小妹妹比較多的緣故,選擇這個故事太冒險了,簡直是瞄準了「25-30歲單女」這個群體(為了照顧多樣性,我已經把年齡放寬了),而不惜拋棄了"30歲以上""非單身"這兩個標籤的龐大女性群體——我為什麼用拋棄,因為過了這個年紀,你就不糾結這事了,或者結婚了你就會覺得這個故事呵呵了。其實我最困惑的是,我真的很少認識25歲左右的姑娘用skii,一來因為消費門檻在,二來因為skii主打的功效對小姑娘的吸引力也一般般啦。

所以,你們這個廣告是打給誰看?

起碼,作為你們的忠實用戶,完全沒打動我。甚至覺得,你們仰望星空的慾望那麼好看,居然低頭走路的姿態那麼low啊媽蛋!

順便說點其他的:

23歲那年,我覺得SKII一千塊一盒面霜好貴啊,然後跟自己說,30歲那年希望我能用上了。

現在30了,確實上全套SKII毫無壓力,但是內心的焦灼和生後的壓力是當年無法想像的。

假如可以回到過去的話,我寧願不用SKII,不過,30歲還消費得起全套SKII,也算是人生的一點小安慰:姐姐這些年的奮鬥還是有點小成績噠,假如現在要我勇敢地做個決定改變人生,我也有足夠的底氣做任何選擇呢。

還有,我就納悶為毛你們的夢想都要六親不認的……?


滿嘴的主義,

滿腦子的生意。


女生比男生更難追夢嗎?

我看未必,首先你得定義這種夢是什麼。

如果這種夢是當上CEO,迎娶白富美,站到人生的巔峰,那確實女生比男生更難追夢。

但如果這個夢是小富即安,追求家庭的幸福和安穩的幸福。那一個男人這麼做就會被歧視,嘲笑為「太不上進,廢物一個」。

難道往上爬的夢就是夢,追求現世安穩的夢就不是夢了?

恐怕即使對調一下,某些渴望借著「女權」出名的人,營銷的品牌也能找到不滿的理由。

而且就往上爬,賺錢這一點來說。如果是在中國農村,確實女性比男性更難追夢。但在中國城市,女性的機會遠遠比某些人口中多得多。

最近大火的營銷,廣告,各類服務行業都是女性比較吃香,因為比起男性,女性更能理解作為消費者主體的女性的感受。而我接觸到的投資創業領域,「未成年女性」已經成為資本說故事必備的元素。創業項目CEO是女性,特別是未成年女性對塑造品牌故事大大加分。

更別說身邊的自媒體領域,20歲大學還沒畢業,就月入數萬,十數萬的女生比比皆是,而男生屈指可數。

所以不要總覺得你的失敗是因為性別為女,更大可能是因為懶。

資本以及政治高壓語境下,誰管你是男是女?

最後,如果你覺得你是女性,設計,編程或是策劃能力過硬卻敗給了自己的性別。

歡迎來我們公司,我們就需要能力牛逼的人,從不看性別。


非市場營銷專業人士,只是讀書的時候誤打誤撞選了兩門相關的課,歡迎來討論。

1. 拋開女權,純粹看這個廣告。 兩個問題: 這個廣告的目的是什麼? 這個廣告的目標受眾是誰?

1.1很明顯這個廣告不是來賣產品的,它沒有告訴你要買神仙水,用了就變成神仙一樣不老肌。 它也不是做general awareness來告訴你sk2是幹嘛的,這個廣告明擺著是想明確sk2的品牌形象。它是怎麼做的呢? 為此我扒拉出來了曾經的課件和被我用來墊桌腳的市場營銷課本, 截了這麼幾張圖:

brand awareness和brand perceived value前面已經被排除掉,談品牌忠誠有點早,讓我們來看看brand association

簡單說就是brand association就是這個品牌讓你聯想到什麼,比如沃爾瑪讓你想到便宜,沃爾沃讓你想到安全,要知道這不需要是理性的不需要是真實的,沃爾瑪也不是什麼都便宜,marketers只要想方設法讓你相信讓你想到安全性就想起沃爾沃就行了。 再來看看上圖裡高亮的brand personality。

定義懶得拍了,大概就是如果品牌是個人,它是個怎麼樣的人(比如飛利浦是個可靠的大叔 索尼是個傲慢的小青年之類) brand personality(翻譯成什麼? 品牌形象?)能夠讓你的品牌從同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並提高用戶忠誠度。

看過那個相親角的視頻,再看過這個這片文章,如果sk2是個人,它是個什麼樣的人? 年紀不算太年輕的女白領,對生活還有追求有夢想之類之類。 這樣的一個形象一下子就從腦海里冒出來了吧。

再想想差不多同一價位的產品,雅詩蘭黛,資生堂:優雅的中年女性(我感覺)?好像都沒有sk2的形象清楚吧。

1.2 再來看受眾。sk2的價位決定了它的目標受眾就是已經工作了的白領女性。 我們來看看視頻和文章里描述的故事: 大齡單身女性受到社會和家庭壓力不斷地去相親,被逼婚,因為單身受到各種歧視,職場上受到歧視,有孩子之後大部分時間精力都放在家庭上。這些都是sk2的目標受眾多多少少會經歷到的吧,有過這些經歷的人們在看到sk2的廣告之後多多少少都會產生共鳴會被感動。如果你在sk2的目標用戶範圍內,看到這些廣告是不是有代入感呢,是不是認可了ta的價值觀呢。 反正我本來是打算換雅詩蘭黛的,看完這幾個廣告決定繼續神仙水了。。。

作為一個商業廣告,它不需要受眾去理性思考是不是真的女性追夢更難,也不需要給出性別歧視的解決方案,只要把它想要傳達的信息傳達給目標受眾,目標受眾獲得共鳴,受眾記住了sk2試圖建立的品牌形象,這個廣告就已經很成功了。 至於什麼的男人追夢也難啊,文案好多槽點啊,職場性別歧視也是有原因的啊, 不好意思,真相到底是什麼樣子,marketer們根本不在乎呢 (無意間暴露出了我對市場營銷滿滿的厭惡)

1.3 其實sk2可以做的更好。 廣告里並沒有給出解決方案,內容略負面,更多地是指出了好多現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國情的關係,也是因為受眾的關係,它們的文案不能寫的太激進, 總不能號召大齡女青年勇敢追夢,把家庭孩子往後排吧, 也不能號召大家不愛就不要將就著結婚,一個人的生活照樣可以精彩吧 。相對比而言always衛生巾的like a girl系列和多芬的my beauty my say系列就很直接的喊口號了(always的like a girl系列簡直戳中我淚點,每次看視頻冒出來它們家的廣告我都要忍住不哭。。。)

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當然也明白這些廣告都是商業行為,這些公司的決策者可以完全不認可廣告中的口號和價值觀,但是這些打著女性主義旗號的廣告越多,就能有越多的人看到,能引發更多地思考,這是我希望看到的。 always之所以戳中我淚點就是因為我從小就聽到了太多女孩子要怎樣怎樣的言論,我希望盡我自己一點點微薄之力,能讓以後的女孩子們少聽到一點這樣的話,少受到一點束縛。 所以明知道寶潔公司的所有這個系列的廣告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圈錢,我也心甘情願的做一個忠實的用戶,讓它們看到它們這個系列的廣告起作用了,這樣它們能繼續做出這些女性主義的廣告出來給更多的年輕人看。

2. 居然還有人在討論女性追夢是不是比男性難。。。 留著明天再寫


我在看了那個相親角的廣告之後,去網上搜了改變命運一系列的廣告一個個看。然後在16年6月初買了我的第一瓶神仙水。

平心而論,這次在知乎推的廣告和sk2的其它廣告相比,文案和視頻都多少有些矯揉造作,但是還是戳中了我。

本來以為這個廣告的主旨很簡單很好理解。該不該儘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美好的東西,比如職業理想,比如好皮膚?該。該不該因為現實的因素,比如家人反對,比如神仙水太貴,而放棄?不該。就是這麼簡單啊。

但是關注了這個問題幾天,陸續看到大家的回答,內心的不安越來越重。我本以為,在現在的社會上「女性更難追夢」應當是個共識了,沒想到在知乎上居然還會被這麼多人質疑和否定。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必須要掂量著社會和家人的看法,然而不管怎麼選擇都依然會有人說三道四,在這樣的境遇里,堅持順從內心一開始的想法當然是件更難的事。

一個廣告就這麼長,我從來沒有指望它能回答什麼問題。不指望它來回答為什麼更難,根源是什麼,我們該怎麼做。廣告的意義只是,當我感到女性追求理想受到了來自男權社會的阻礙的時候,告訴我有人和我一樣這麼想,有人和我一樣認為這是一個該被重視問題,有人和我一樣覺得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一件重要的事。

而現在,我們連抱怨都不行了。

「男人追夢就不難了嗎」,當然難,但是男人也不容易所以我們連說女性更難都不對了嗎?如果有人問窮人是不是比富人更難追夢,你們難道也要在底下說「富人也不容易呀畢竟社會責任那麼大」嗎?

「想要照顧家庭的女性的夢想不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是因此職業女性的困境就不該被關注了嗎?更何況,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嚮往家庭,有多少人是因為女性就該如此的社會現狀而自以為自己想要回歸家庭?文案中的主人公不就是嗎,她選擇了當時看起來更適合她,看起來更容易更輕鬆的工作,而壓抑了夢想。文案里不過替她新的選擇說了幾句好話,就引來一群人諷刺「不生孩子就追夢啦」「你們的夢想都六親不認嗎」,你們看,女人的夢想在你們眼裡就是這麼一文不值啊,就是不如生孩子,不如親情啊。

女人只是抱怨幾句,抱怨的句句都是事實,男權就不樂意了。然而我們還會呼籲切實的職場環境的變化,還會倡導切實的家庭分工的變化,我們都知道那時候會掀起什麼樣的腥風血雨。


這個廣告實在精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

我現在依然不知道 SK-II 到底是什麼啊!


更難追夢是結果,一個你我都已經知道的結果。

這個視頻不需要回答標題的問句。

不需要明確妹子們是不是實現兒時的夢想,如何實現。

不需要探討女性廣泛面臨的生活壓力及生育問題如何解決。

不需要指齣兒時的夢想在現實面前註定是夭折。

這只是一個廣告。

讓點開的女性,產生哪怕一個瞬間的共鳴,就足夠了。

它也是這麼做的,不多不少。


槽點太多了,完全是自己意淫出來的文案。

===

還拿生孩子說事兒,太low了。我周圍同年齡段的年輕人,特別是這種張口閉口年薪20 30 50的,沒有一個女孩子因為生了孩子就放棄工作的,哪家不是生了孩子雙方父母顛顛兒跑過來幫忙照看,兩個年輕人出去忙事業。

你看看全世界有多少年輕人有這個待遇?

===

如果每個老闆都覺得我會因為生孩子而離開,那麼我是否還有證明自己勝任的機會?

我換過兩家公司沒見過一個女同事因為生孩子辭職不幹的。不過這些女同事都不是經理級別的,一般經理級的女同事都是孩子都十歲左右這個年紀吧。不知道他們當初生孩子時候的經歷,不評價。

倒是以前在國企的時候,有個女同事產假修完了仍然經常曠工(帶薪曠工喲,沒錯國企就是這麼好說話),領導不高興了說了她兩句,她就各種私下發動同事攻擊那個老實的領導...

===

沒錯,單位的男孩子因為我是女的,從不讓我干一點點哪怕是搬個五公斤東西上樓的活兒。

沒錯,領導每次遇到攻關需要加班的大項目,總是讓女同事們先回家。

are you kidding?are you kidding??are you kidding???are you kidding?????are you kidding??????

男孩子和領導如果不這麼干,難道不會被你們罵得連媽都不認識嗎?

=這裡我偏激了,願意加班的女孩子還是很多的,但是不改了,留著吧 =

===

是啊,我當初為什麼選了現在的工作呢?

因為學姐說,這個職位特別適合我這種隨時準備結婚的人。不加班,收入還可以,社會地位不錯,單位名氣大。

因為後來的部門領導說,我們單位的男孩子們一直想要一個美女同事。

因為他說,你不用擔心,我們生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你在這裡工作下班有時間陪他們玩,我來養你就好。

你自己懶得不行,選擇了容易的路,現在又來怪社會了?

另外我有點不清楚做「這裡錢還不錯,事不太多,八點一刻起床九點就能開始工作,六點半公司就走得人去樓空拉閘限電」這樣的工作到28歲的人,是如何忽然跨行業拿到20-50年薪而且需要經常出差還是個「官」的職位的....

===

「對啊。你當年就想做你現在要跳槽的工作,最後你還不是沒敢去追求夢想?我當年都敢辭職,你現在還不如我呢。」閨蜜颳了一下我的鼻尖,「這頓我結賬,未來的女強人。」

這句沒啥三觀可吐槽,只是這個文筆讓我起一身雞皮疙瘩.....從文筆low到三觀啊...

總之這個廣告和那個什麼相親網站的廣告一樣噁心。

慫了匿了 最近知乎女權癌太多,見不得別人說女人一點不好。


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討論,女性要追的夢是什麼:

1.嫁個有錢的老公(60%);

2.嫁個好人過安穩日子就好了(39%);

3.其他(1%);

就1而言,是挺難的,畢竟有錢的老公少。

就2而言,也挺難的,畢竟男人沒什麼好東西。

為什麼你們都在討論3?


我只要跟約會對象 or 男朋友一起出門,無論是看電影,聽音樂會,吃飯還是走在大街上,跟別人視線相交客套一下的時候,所有男人毫無例外的當我不存在,跟我身邊的男士說話。

講真,真的很打擊我找男朋友的積極性.....

我寧可一個人出門滿世界都當我不存在,也受不了有人明明在跟我身邊的人說話卻當我根本不存在。

別說別的了,女人讓人正眼看她一眼都困難。


不請自來。

不完全贊同首贊的回答,看待問題太片面化,沒有完全聚焦在SKII想表達的女性追夢的困難原因上。

追夢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過程都是異常艱辛的。畢竟「夢想」這個詞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不可企及性。但換在不同的角色身上,例如,當一個普通的藍領工人和一個投行的金領同樣夢想在魔都買上一套內環的三居室時,這個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但問題是,對於這個金領,他的夢想不會僅僅是三居室,可能一棟樓才稱得上是他的夢想。

換而言之,軟文中,一位男性在工作2~3年後,跳槽,即使是在他的結婚前夕,造人前夕,不會有太大影響。無論是家庭,或者下一個用人單位,不會太注重這個原委。

但在文章或是現實中,對於女性就不一樣了,伴侶、長輩都會施加一定的壓力,關鍵是自己也會被這些壓力所撼動而猶豫不決。

再往深層次分析,便是整個社會的大氛圍所決定 -- 女性對於家庭的維護成本比男性要高出許多。所以在遇到相同的處境時,便會出現女性更難隨自己的心意做出決定的現象。

同等學歷,相似年齡的條件下,社會對女性於家庭付出上的期望值是高於男性的。如果僅僅用社會的發達程度去解釋又過於牽強,其實還是和人類的進化史有關。我相信在進化過程中也有極個別女性外出狩獵的情況,但肯定是結果不盡如人意,才導致長此以往的性別社會分工差異。

在人的精力和時間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女性在家庭中付出的「原始角色」的努力越多,則花費在自身進取上的就越少。不否認那些事業與家庭兼顧的職場女性,但如果性別是男性,可能她所獲得的成就是更大的。

但世間沒有如果。

我對女性追夢不抱消極態度,但也不絕對支持為了自己的發展而棄家庭於不顧。對於女性最大的挑戰便是在家庭與事業中找到平衡,這個平衡是讓家人和自己相對較為舒服的一種狀態。沒有絕對的完美,適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推薦閱讀:

嫂子因為生了孩子搶我的划船機,我應該讓嗎?
一些「女權主義者」的依據是女人生孩子很慘,那麼如果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能否換取她們降低對人權的要求?
歷往的知名作家中是否中鮮有女性?如果是,這反映了什麼情況?如果不是,為何產生這樣的錯覺?
對於ID@烹肘在新浪微博上發表的貶低女權的言論應如何看待?
如何看待擬出台「痛經假」後微博上女性在職場受歧視情況會加重的叫苦聲?

TAG:女性主義 | 廣告 | 性別差異 | 性別歧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