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前手直拳的發力是前腿蹬地發力還是後腿蹬地發力?


謝邀……真不喜歡在知乎紙上談兵……

前手直拳,以我個人習慣來說,前後腿均不蹬地發力。

或者換個角度來說,前後腿均要蹬地發力。

這一點也不矛盾。

技術特點大致就如樓上@楊雄 所言。

只是,各位都在咬文嚼字啊。

圍繞這個「蹬」字,好幾個人跟我撕過,我實在是煩了。

格鬥訓練中常用一個「蹬」,但這並不是一個固定、具體的概念。

踏地造成反作用力,叫做「蹬」;

位移觸地給力緩衝,叫做「蹬」;

前腿旋踝受力支撐,也叫做「蹬」;

後腿捻地伸展發力,還叫做「蹬」;

提胯抬腿平衡重心拉伸,是一種攻擊性的「蹬」……

等等等等……蹬蹬蹬蹬……

前腳和膝蓋的一致性,重心支撐,位置調整,需要力;

腰胯的扭轉,上肢的配合,重心的轉移,需要力;

後腳對重心穩定性的調整、輸送,也需要力;

這幾方面,是零點幾秒之間共同協調完成的事,哪個都撇不下。

頂多是說:個人技術偏向

偏向於什麼技巧,發力核心偏向前、中、後,取決於自己是什麼身體條件,最適合哪一種技術發揮。

我說均要蹬地發力,是因為前後腳都要有所動作和發力、受力、收力。

我說均不蹬地發力,是因為我的前手技術核心是在腰胯,前後腳動作只是輔助。

當然,這是建立在我主要攻擊手段是後手Cross和Uppercut的基礎上的。

以前手直拳(及其他)為主要攻擊手段的(例如我教練)另說。

所以,落實到實戰中,孤木不成林,我根本沒空考慮每一拳的技術特點,哪個腿用力,蹬不蹬地,前後直拳有效進攻、不失重心、不影響防守、利於配合後手才是最大的意義,我重視快出快收和重心穩定性,打前前前後,前前後前後後大擺組合。

紙上談兵沒意思,knock out才是硬道理……

So……

你們約戰(pao)啊~~~~~~


前腳轉動,帶動腰胯發力


唔……謝邀

那麼晚了,容我下床突突兩下前手刺先……

感覺了一下,似乎是……腰?胯?

一貫理論很好的我竟然一下子說不清楚了,多打沙袋唄,打多了就知道了。

和我一樣,練到刺拳點出去自己大腦都沒想過,就不會想這種問題了。

有人可能覺得我在說廢話……

可我就是這麼來的啊,我學拳擊的時候還沒知乎呢,教練是歸國華僑,中文蹩腳到死,也沒法給我說這個說那個……

所以就這麼練唄,很多人都說我後手直打出去定格很好看,也沒人給我解釋那麼多,打打沙袋就會了。


後腿先發力,前腿接著反向發力


若不移動身位,則無需蹬地,無論前後手,無論是勾拳還是直拳,出拳的瞬間微抬同側腳腳後跟,使旋膝蓋的過程中,膝蓋與腳踝保持同步,同時也是為了髖關節與腰椎保持旋轉同步

足→膝→胯→腰這整個關節聯動的過程,是為了防止出拳或出腿過程中某處關節未保持同步旋轉,而造成意外損傷,因為在腰腹發力旋體,出拳的一瞬間,同時也會對自身關節造成一定的衝擊力

所謂的蹬地,是一種誤解,無數的拳館教練,都缺少運動解剖學及相關物理學,還有運動生理學的知識,甚至連「耐力,肌力,爆發力」的定義都搞不清,經驗主義,結合「想當然」的幻想,缺乏系統化的實驗論證(比如下面提到的「將人懸吊在空中打沙袋」的實驗),導致對格鬥中肢體運動過程的誤解,這是教練們的空白區,也是提升空間的切入點。

出拳的發力主動肌不是下肢,而是腰腹

腰腹的發力使軀幹旋轉,帶動上肢位移,此時上下肢互相產生槓桿作用,整體形成一個槓桿的狀態,當拳打中目標的時候,由於力是相互的,撞擊力必然會反饋回自身,此時腳部踩穩地面,則對沖這股反作用力,使得拳面能更加飽滿地打入目標點,造成強勁的穿透殺傷

如果腿部及腳部沒有在拳面接觸目標的一瞬間保持等長收縮(民間俗稱「鎖勁」),則人就會像被繩子吊在空中,然後打沙袋一樣,若沙袋重量比人更大,則拳打中沙袋後,人被反作用力彈開的距離將大於沙袋被攻擊後產生的移動距離

這就坊間流傳的所謂「出拳蹬地」的原始含義(當然這裡就不談移動攻擊過程中,蹬地使重心前拋,身位發生改變的作用)

總結:旋腳保護關節的同時,踩穩地面,使槓桿的另一端,即上肢,保持應有的槓桿作用,而不是自身被反作用力彈開,繼而失去重心。


謝邀。同意樓上 @楊雄 的答案。腳蹬地發力、力從地起是誤解,力源在現代是腰腹力量,在傳統是丹田彈抖。


後腿蹬地,前腿也是蹬地。

明明是雙腿蹬地發力啊!


我感覺主要是後腳蹬地將身體重心向前轉移,前腳可動可不動


前拳,我用重心的。


仍然是後腿先蹬地。


推薦閱讀:

我身體柔韌性很差,18歲,可以學散打么?
中國傳統武術中,為什麼會那麼側重接觸性打法?
請問習10年武的人和當10年特種兵的人相互肉搏打野架,誰的勝算大?

TAG:拳擊 | 散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