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未來勞動力短缺、「用工荒」的情況下,官方還要號召女性回歸家庭?

雖然說人口紅利消退和民工荒出現,但是目前當局對傳統文化和家庭觀念的重提並對這種狀況不能起到任何改善作用,等於間接砍掉了一大批勞動力。


這不矛盾,因為我國現在面臨的就是勞動力長期短缺與短期過剩並存的dilemma。

發展中國家,在經濟騰飛時,會出現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生育意願降低的現象。這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成本逐漸提高且社會福利難以跟進,導致了過高的撫養成本,使人們難以過多生育。而中國特色的計劃生育,更是通過行政手段,在二三十年間大大降低了生育率,降低了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最終這使得我國適齡勞動力人口逐年減少,剩餘勞動力也接近甚至超過了劉易斯拐點,人口紅利的優勢已經逐漸消失。最近施行的開放二胎政策似乎想扭轉這個趨勢,然而作用也極其有限。勞動力由過剩到短缺,這是我國目前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

而近幾年來全球性的經濟蕭條卻造成了另一種影響。全球蕭條,給予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的對外依存度極高的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貿易企業巨大打擊,大量企業產能過剩,無以為繼,紛紛破產。而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則面臨著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由於經濟的發展和勞動法的完善,我國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而技術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大量依託低素質勞動力的中低技術企業並沒能及時完成轉型。於是導致我國中低技術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的下降,在面對東南亞企業的競爭中逐漸處於不利的地位。於是大片企業倒閉,大量的低素質勞動力紛紛失業,就業率降低,我國又在近幾年的短期面臨著勞動力過剩的困難。

在這種形勢下,高層選擇了從傳統道德中尋找依據,鼓勵女性回歸家庭來緩解困境。女性回歸家庭,可以減少市場上的大量勞動力;而急需解決的失業問題基本都發生在村鎮出身的中低素質的勞動力中,生活成本較低,看起來也具有可行性。通過輿論宣傳與傳統美德的包裝,使得一部分勞動者自願退出市場競爭,從而緩解近幾年內的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然而,重提女性回歸家庭是十分危險的。因為這就使得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了。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男女日趨平等是時代的主流;而這種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男養家女持家」的腐朽落後十分不合時宜的傳統家庭結構的復活,是歷史的逆流,也是中國社會的一大倒退,長遠看來必將流毒深遠,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這就不是僅僅這幾年的事情了。


謝邀

這並不是什麼特別奇怪的現象,就我看來有兩個原因。

第一,經濟因素

經濟環境不好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就業萎縮,失業上升,社會需要的就業崗位緊縮。

這種環境下,為了騰出一些就業崗位,執政者希望女性回歸家庭或者僅僅打零工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樣才能讓大量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男性產生反社會心理。

這種事在歷史上並非沒有發生過,相反是歷史的常態,直到19世紀,東西方都是不鼓勵女性參與社會的。

真正改變這一狀態的是世界大戰期間,那時候主要西方國家的青壯年男子大量入伍,為了彌補越來越大的戰爭需要和維持社會運轉,女性才被允許加入到中高層管理職業當中。

等到了戰後,大量青年男性退伍回歸社會,毫無疑問帶來了失業率高企的結果,於是各國不約而同地開始鼓吹起了家庭價值,要求女性返回家庭。

然而各國的努力最終都宣告失敗了,不是因為女權主義的興盛(現代女權主義無非是男權社會的寵物而已,其基礎是男權的憐憫和施捨,而不是真正具有什麼力量)

也不是因為女性不想回歸家庭,事實上即使是歐美國家,大部分女性也不拒絕做全職太太相夫教子,更別說東亞了。

真正使得這變得不可能的是現代資本主義,它提供了無數種商品,並且屢次重新定義生活的價值和生存的價值,以至於它定義的價值是一個男性職業者無力提供給家庭的。

說得淺顯一點,就是為了達到現代資本主義所定義的生活,消費,孩子教育等等,女性不得不走出家門工作,和丈夫一起朝著面前不斷前移的胡蘿蔔飛奔。

除非不要這種建立在消費之上的現代資本主義,否則就無法把女性全塞回家庭,所以各國的努力只能得到一樣的失敗結果,就連日本如今也是如此。

第二,宣揚回歸家庭是神州大地如今愈發興盛的「傳統文化cosplay」的一部分

領導人喜歡喊傳統,喜歡說家風,於是上有所好之下,各地自然就是寫家譜找鄉賢咯,鼓吹女性的家庭回歸價值也是這浩大工程的一部分而已。

至於結果嘛。。。我國又要資本主義,想要全國人民消化商品房庫存,維持消費刺激內需,又想這樣那樣。。。嘛,左右是陪著皇上唱戲,皇上開心就好。。。

隨手答,觀點偏頗,不同意請便


很多大棋都來源於腦補,就好比很多小說里細思恐極的細節其實只是作者前後不搭的筆誤。

具體到這個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為體制內負責經濟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的是兩撥人啊。對於負責意識形態工作,或者說是宣傳口的人來說,他們制定宣傳方案時,至少宣傳家庭倫理時,是不會管你什麼「用工荒」的。他們的政策,只能是來源於中央的決定。

目前,黨中央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中心任務自然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是提過要求的:

習近平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範,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必須以此為依據,講核心價值觀,就必須講傳統文化。當然,習近平總書記接著又講:

習近平指出,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中國文明網

他講的傳統文化,重點突出「優秀」二字,並且要做到「轉化」和「發展」。這個原則是完全正確的。但是,一些人領會中央精神不到位,研讀宣講傳統文化,或是因為能力不夠,或是因為立場不正,把「優秀」兩個字丟掉了,凡是傳統的,不管精華與糟粕,拿出來就用。而中華傳統文化,處處透著男尊女卑的思想,不去做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直接把粗糧拿出來就吃,結果自然會硌著牙。

例如人民網玩的這一出,顯然就是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深入造成的災難性後果。

如何看待人民網微博發布的長微博《好好過日子,收起少女心》? - 婚姻


不是砍掉砍掉了一大批勞動力,是把較為稀缺的中高層崗位中的女性擠回家庭乃至擠到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底層崗位里去,同時為男性留下較為稀缺的中高層崗位。

出自米利特《性政治》


作為一名90後的男性 我表示十分之憂傷

說好了的一起奮鬥呢 現在媽蛋搞回歸家庭這一手 我現在養不起妹子啊媽蛋!!!!

這麼搞法明顯加強了80後搶我們妹子的概率

我很憂傷 十分之憂傷 今天晚上估計會更加憂傷。。。。。。


要解決「理性」造成的狂妄與機械病 我個人的淺見是「更加理性」 把世道 人心 感情納入自己的思考 最後走出片面的計算方程 形成立體的思維體系 而非轉過背去擁抱愚昧 試圖回到無憂慮的童蒙狀態


官媒歷來說話是說給低層次的人聽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高潮。


什麼時候號召了,給個鏈接唄!


從來只有評價而沒有辦法的知乎。。。


勞動力短缺是不正確

準確的說法是長期來看,低端苦力勞動力可能會缺,但是非低端和苦力勞動力會極大過剩

而短期來看的話,低端中端勞動力都大大過剩

譬如某省今年大學生就業率才兩三成

而中國大學入學率也僅僅是全球平均水平而已

2/3的人讀不了大學

就業率都這麼糟糕了

而2000年以後出生的中國人,由於從小生活條件不算差

長大後也不太會願意從事低端和苦力勞動

這其實在發達國家很常見

所以發達國家一方面失業嚴重,大量年輕人吃低保不願做苦力

另一方面則需要移民去做苦力

而在中等甚至低收入國家也比較常見

所以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基礎建設進展緩慢

那麼問題來了

號召大家生兩胎對緩解所謂的還不一定的「未來勞動力短缺」真的有用嗎?

搞不好只不過平添了大批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和不願做苦力的中學學歷生吧

官方號召女性回歸家庭

呵呵,是為了解決短期內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生孩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證明,大工業流水線生產(美),小工業作坊式生產(日),男女都一樣,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工業生產的效率就越高。

在工業領域,男女的區分只體現在很小一部分領域了,比如,地下採礦。

—————————————————

資本永遠是追求最小投入和最大產出的。資本而不是資本家早就意識到,女性參與到勞動力市場,和男性公平競爭,可以降低工資支出卻不降低工人水平。


年輕人,這是一盤大棋。

不回歸家庭,下一代勞動力質量好難保證啊!


有用工荒的地方自然就有找不到工作的人,就像有生產相對過剩就有吃不飽的人一樣。

經濟一不景氣就會有人讓女人回家生孩子去,比如Third Reich,通過一戰期間的工作爭取來的權益就這麼被沒收了。


完全不矛盾啊,就是因為勞動力短缺才要女性回家么

好空出職位來


女性回家是給男性空出來就業機會,畢竟造反的絕大多數都是老爺們


說單崗位多好,說不定還能出個李安


多慮了,窮人家的孩子結婚生孩子都早,更何況現在二胎開放。


不是號召女人結婚生孩子就是阻礙女人參加工作。

右上角那張,按照某些人的標準算不算鼓勵女性回歸家庭?1960年大饑荒居然勸女人別工作幹活了,這算是現行反革命了吧?

郵票的作者萬維生老先生,對女權主義者晚生這幾十年,定然是慶幸萬分呀。


短缺的是什麼?或許不僅僅是勞動力

根本上還是生產效率底下

既然人口紅利已經不可避免的即將失去那麼唯一能做的大概就只有未雨綢繆

而不是飲鴆止渴

長路漫漫 道阻且右啊


生孩子,減少競爭力。


因為未來缺勞動力,所以鼓勵多生。生多了,自然需要很多女性做全職太太。


永遠不會有長期用工荒,大量製造業已經開始使用機器人。人力貴就會促進科技發展。科技越發達,女性作為勞動力的價值就越低。和女權與否無關,既然女權的前提就是科技進步,許多工作因為科技輔助、男女都能勝任。而隨著進一步發達,則是女性會更先被機器取代。機器沒有假期,用機器也減少許多糾紛。


推薦閱讀:

TAG:女性 | 社會 | 勞動力 | 性別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