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法手段掩蓋 非法目的」是中國特有的法律嗎?
這個條文的出處和適用範圍是在哪些領域?
想請法律人士解讀一下「非法目的」的概念;是否隱藏有「誅心」,「無限追責」之嫌?國外的法律條文中有相似的說法么?作為一個普通人,這句話很容易理解為「雖然我找不到你的哪項具體行為違反了哪條具體法律,但黨和政府還是可以通過論證你不是個好人從而抓你去蹲號子。」;然而這種說法我想是不符合現代法律精神的。望解答
謝邀。首先要說明的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行為」是民法規則,出現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中,不要扯蹲號子什麼的,我害怕。
答主在審判中運用過這一規定。一個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案件:一方主張雙方約定的房價為280萬元,並提載明280w的行政部門備案的買賣合同一份;對方抗辯認為,這是「陰陽合同」中的「陽合同」,其目的在於規避交易稅,真實價格為380萬,並提供載明380w的協議書一份。答主審理後認為,雙方在房產局備案的合同系「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行為」,並非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屬於無效合同,確認房屋交易價格為380萬元。
將這種定義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行為」從而否定其法律效力,須具備三個條件:法律、法規中強制性規定的存在;當事人的實際狀況或本應達到的狀況恰為該強制性規定所涵蓋;當事人故意增加或減少若干條件,為該強制性規定的適用人為地設置障礙。這與國外脫法行為存在很大相似之處,一般認為國外脫法行為理論屬我國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理論淵源。
脫法行為理論起源於古羅馬時期。德國學者拉倫茨曾將脫法行為定義之,「如果當事人以實施某項不受禁止的行為來達到實現某項受法律禁止行為的目的,就屬於規避行為。」日本學者山本敬三將其定義,「通過使用直接與強行法規抵觸的手段,在實質上實現其所禁止的內容的行為。」台灣學者王澤鑒先生認為,「脫法行為者,指以遷回手段的行為,規避強行規定。被迴避的強行規定,有違禁止規定,有違租稅法規等。當事人所采迂迴手段行為乃是利用契約自由,其目的則在達成法律所不許之效果。
雖然二者存在差別(王利明教授認為:脫法行為包含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與法官解釋脫法行為之其他行為),但從整個法律框架之構建的層面來說,我國特有的「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是可以與國外的「脫法行為」相對接的。
-------------------------2017年9月21日補充-------------------------------------------
《民法總則》實施後,直接適用「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認定280萬合同無效即可。
在下不請自來。
有位同仁已經從民事領域回答了,那我就從刑事方面答一下這個問題。嚴格地說,「以合法手段掩蓋非法目的」是民事法律裡面的條文,在刑事法律中並無明文的規定,但我們在認定一些犯罪的時候,往往也會用到這個論斷。最常用到的,就是受賄罪。受賄罪因為比較隱蔽,而且用於掩飾的方式比較多,實踐當中就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例如,入股、投資、乾股後分紅,低買高賣,長期「借用」汽車、別墅等貴重財物或者借款,過年過節的紅包、禮物,行賄人代為「理財」,親戚掛名拿工資,賭博,等等。通過這些方式所獲取的利益到底是不是與賄賂有關,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是否有實際出資和參與經營管理,分紅是否合理,買進和賣出時的價格與市場價是否差距很大,」借用「財物是否有合理的理由和歸還期限、借用代價,節日禮物的價值是否超出通常「人情交往」的水準,「理財」收益是否符合通常理財產品的獲利水平,拿工資的親戚是否實際上班,等等。根據這些具體情況,我們認為不正常的,就屬於「以合法手段掩蓋非法目的」,並進一步認定該行為屬於受賄。因為受賄罪的客體是國家公職人員的廉潔性,既然是公職人員,自然在人際交往方面要比一般人多承擔「防止被誤認為不清白」的義務,公職人員的行為有違這種義務,自然要承擔對自己不利的後果。另外一些用到的地方,主要是集中在經濟犯罪領域。比如合同詐騙,表面上只是一般的合同糾紛,看似一般的違約責任,實際上卻是一開始就存了違約的心,但這也要根據實際證據情況來認定,比如銀行里一分錢存款都沒了還簽大額訂單,比如貨物到手後就低價銷售捲款潛逃。比如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表面上有交易合同、貨運單據等,實際上卻沒有真正的貨物交易,只是虛構交易來開發票。
這個條款不是中國特色,也不是題主所謂的誅心。
該條款作為合同無效事由之一,直接目的是宣告形式上的合同行為無效,不予保護那些表面上合法的行為,間接地打擊暗地裡的違法勾當,以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這些人實際上是利用合同作為手段,掩蓋其非法目的。也就是說雙方當事人不過是將合同當作一個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工具,這種非法目的一定是一種不合法的利益,並且會損害別人的利益。此時你覺得還有必要保護這個合同嗎?舉例子說明這個條款想解決什麼問題。甲乙簽訂了一個音響買賣合同,甲通過快遞公司將音響運往乙處,途中該批音響被警方截獲,因為裡面藏匿大量海洛因。這個案件中甲乙根本不是要買賣音響,音響買賣合同是一個虛假行為,一個幌子,他們的真實目的是藉此販賣毒品。合法形式就是音響買賣合同,非法目的就是販賣毒品。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法律後果是由法院宣告這個買賣合同無效。此屬於合同法第52條規定合同無效的情形之一但這實踐中運用的很少,例如企業以搞循環貿易之名行借貸之實,企業股權回購借款擔保等情況現在也傾向認定有效。至於刑事領域,個人表示未看到類似表述但不排除現實情況中發生此類情況。
@求解的答案已經從民事領域講的很詳細,既然題主提到了「蹲號子」,那麼說明其和刑法領域有密切的聯繫。接下來我說一些刑法領域的相關。
*在中國的刑事司法中,傳統上對於一個案件案情是否入罪、入何罪的基本判斷方式是四要件分析法。何為四要件?如圖所示。
圖中的四個方面是對一個行為人的行為及其後果在刑法上傳統的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承於蘇聯,儘管在當今顯得有些機械,但是依然可以對題主的疑問做出解釋。
首先,何為主體?主體在這裡是對於一個待判斷犯罪行為中,關於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討論。大概包括以下關於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自然人還是法人?)、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承擔?)、個數(共犯現象的存在?)等問題的判斷。對這一個問題具體的判斷,有助於法庭對複雜主體案件的區分處理,也有助於在一定案件中對未成年人或弱勢群體的保護。
第二方面,主觀方面。主觀方面便包含題主所關注的「非法目的」。這裡需要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由自身主觀特質至在特定案件中的具體主觀特質。簡單來說,自身的主觀特質可以概括為該主體的人身危險性。也就是要充分分析該主體的犯罪史等情況對其可能再犯,可能有其他犯罪動機的危險性進行排查;具體的特質可以簡單理解為該主體在此次犯罪中行為、主觀故意、目的、動機、違法認識性等方面和社會危害性的分析。兩方面結合充分構成行為的主觀方面因素,有助於審判機關對可能存在的過失犯罪(不存在主觀故意,人身危險性小,社會危害性小),或者可能存在的「以合法手段掩蓋合法目的」(社會危害性大)的犯罪行為和其他類型的情況進行判斷。
第三方面,客體。這個方面可以從抽象和具體兩個層次分析。在抽象方面,客體可以指一個犯罪行為所侵害的法益和法律關係。如故意傷害罪親害的客體是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權。另一個就是具體層次,也就是犯罪行為所侵害的具體事實人或物。抽象角度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行為人入罪的法律依據;另一方面,具體層次的客體便可以作為判斷的事實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才能做出公正的裁決,這是客體分析的意義。
第四方面,客觀方面。此處涵蓋面較廣。可以包括犯罪的方式,行為的途徑,行為危害的程度等多個方面。一般來說可以對基本成型的判斷進行程度上的修正。例如:結果加重犯的情形,就是在犯罪行為的客觀方面上,存在的程度加深、或轉化的情況進行的修正。
在刑事犯罪的裁決中,法院要做出公正的判決,就必須要在一個案件的分析中做到以上四點的統一。也就是說,即使手段是合法的,如果存在非法目的,是可以受到法律追究的。如果存在重大社會危害性的話,自然更是應當入罪、受到刑事制裁。
**而在我國當今的司法實踐中,對於刑事上犯罪的分析又逐漸吸收引進了以德、日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國家適用的三階層分析法。其大致邏輯如圖所示。
第一階層是該當性。該當性是對主體、危害行為(作為或不作為)、危害結果的確認;是對主體與危害關係之間必然聯繫的確認;是對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因果關係的確認。這是對於刑法審理謹慎態度和罪刑法定的實踐,使得入罪更為準確。
第二階層是違法性。在基本確定了該當性時,審判方應當對行為的違法性進行審查。即危害結果的存在是否是以主體的違法行為為前提造成的。在司法實踐中通常存在的阻卻違法性事由包括了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被害人承諾等幾種。違法性的判斷避免了無罪主體的錯誤入罪。
第三階層是有責性。有責性的判斷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主體刑事責任能力的判斷。年齡因素、精神健康因素等都可以成為其是否有責任的判斷依據。另一方面是對於主體主觀方面的判斷,已在四要件分析法中提及,不再贅述。有責性的判斷是對主體問題的重點分析。
因此當從三階層的角度分析時,如果危害行為、結果及其關聯存在,「合法手段」並不能成為「非法目的」的阻卻違法性事由。當社會危害性重大時,依然可以入罪。
***總結來說有兩點,一,題主所關注的法律問題,不論是立法內容,或是司法方法,都是世界大陸體系法律國家普遍適用的規則和標準。我國的很多法律立法和司法思維來源於蘇聯和德、日,從而深受其影響。因而從法條、學理和應有的實踐中,這並不是中國特有的法律。
二,「合法的手段」可以理解為行為程序上的正義,「非法的目的」可以理解為結果上的違法。任何成熟的法律體系都不僅僅要維護程序的正義,更要維護結果的公正——這就是對全體公民法律權益的保護。因此這樣的規定是「益法」,對於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權益有重要的意義。洗錢各國都是罪吧
舉個例子好啦甲公司以借貸為目的與乙公司訂立買賣合同,約定乙公司先付款甲公司後交貨,甲公司如未依約交貨則承擔違約責任。這樣甲屆期不交貨支付違約金就像借錢後還本付息一樣了。你看這就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企業間拆借可是不行的喲。別老先入為主黑黨和政府啊,能知道這句話的應該也研究過一下民法吧
燈塔國好多
歐美最著名的就是企業賄賂政黨,以支持競選為理由,施行賄賂之實。所謂合法就是政府允許你乾的,那就是合法拉。
這不是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么。。。
北非阿爾及利亞、法國都有
這是合同法里的條文,而我國民法領域大部分條文都是抄的德國和台灣的法律,所以....
而且怎麼解釋這一條文也解釋不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吧....我看了好幾遍也想不出來怎麼會想到無限追責的...
我以佛學角度,談論一下【 目的與手段 】之關係。
佛學【追求真理的手段可能與真理本體是偏離】,與漢族【只要實現目標,什麼手段都是合理】思維模式根本不同
這是我讀【大般若經 多問不二品】,發現了佛法與漢族思維模式特別不同的表達。
「世尊,內空於內空,為遠離、為不遠離?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為遠離、為不遠離?
佛學首先認為世界是緣起性空,佛學中任何一個名詞不過是人的語言活動的假設,是一個假名。所以才有法,佛,菩薩,內空外空,有情,都是不能存在的表達。
但是,佛學首先認為世界又是存在的,是有他的意義的,所以法、佛、菩薩、內空外空、有情、菩薩行,是真實存有的,值得學人去悟道的。
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表達【有情悟道過程與結果】,就是【到達彼岸】。
同樣【般若波羅蜜多】是漢語中的名詞,但是印度的 梵文 具有名詞、進行時動詞、表達結果的完成時動詞的語義的區別與變化,所以才有了【 般若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在漢語中表達很矛盾的東西。
【般若波羅蜜多】漢語中的名詞,在印度的梵文中,有【顯現】的【般若波羅蜜多】與【本質】的【般若波羅蜜多】不同含義。
佛經【大般若經 多問不二品 般若於般若非遠離非不遠離,菩薩能無執著引發般若 有所執著 此是法此法屬彼 不能安住】特別值得拿出來研究。
---------------------------------------------------------------------------------------------------------------------------------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為遠離、為不遠離?靜慮、精進、安忍、凈戒、布施波羅蜜多於靜慮乃至布施波羅蜜多,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內空於內空,為遠離、為不遠離?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真如於真如,為遠離、為不遠離?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於法界乃至不思議界,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苦聖諦於苦聖諦,為遠離、為不遠離?集、滅、道聖諦於集、滅、道聖諦,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四靜慮於四靜慮,為遠離、為不遠離?四無量、四無色定於四無量、四無色定,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八解脫於八解脫,為遠離、為不遠離?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於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四念住於四念住,為遠離、為不遠離?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於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空解脫門於空解脫門,為遠離、為不遠離?無相、無願解脫門於無相、無願解脫門,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五眼於五眼,為遠離、為不遠離?六神通於六神通,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佛十力於佛十力,為遠離、為不遠離?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於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無忘失法於無忘失法,為遠離、為不遠離?恆住舍性於恆住舍性,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一切陀羅尼門於一切陀羅尼門,為遠離、為不遠離?一切三摩地門於一切三摩地門,為遠離、為不遠離? 「世尊,一切智於一切智,為遠離、為不遠離?道相智、一切相智於道相智、一切相智,為遠離、為不遠離?
----------------------------------------------------------------------------------------------------------------------------
般若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為遠離、為不遠離?,第一個【般若波羅蜜多】應該是表達修行的動詞,表達修行的過程。第二個【般若波羅蜜多】應該是表達【般若波羅蜜多】的【本體】,是修行的完成時,一個結果。所以才有問題,【為遠離、為不遠離?】
真如於真如,為遠離、為不遠離? 四念住於四念住,為遠離、為不遠離? ,也是如同上述解答。
這說明印度人思維模式的細膩,知道【追求真理的過程的行為,可能偏離真理的本質】,也就是說,佛學明了【追求真理的手段、方法可能與目標、真理本體是偏離的】,這是與漢族的邏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只要實現目標,什麼手段都是合理的】是根本的不同。
----------------------------------------------------------------------------------------------------------------------------------
世尊,若般若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若靜慮、精進、安忍、凈戒、布施波羅蜜多於靜慮乃至布施波羅蜜多,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靜慮乃至布施波羅蜜多? 「世尊,若內空於內空,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內空? 「世尊,若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世尊,若真如於真如,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真如? 「世尊,若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於法界乃至不思議界,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法界乃至不思議界? 「世尊,若苦聖諦於苦聖諦,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苦聖諦? 「世尊,若集、滅、道聖諦於集、滅、道聖諦,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集、滅、道聖諦? 「世尊,若四靜慮於四靜慮,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四靜慮? 「世尊,若四無量、四無色定於四無量、四無色定,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四無量、四無色定? 「世尊,若八解脫於八解脫,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八解脫? 「世尊,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於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世尊,若四念住於四念住,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四念住? 「世尊,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於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 「世尊,若空解脫門於空解脫門,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空解脫門? 「世尊,若無相、無願解脫門於無相、無願解脫門,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無相、無願解脫門? 「世尊,若五眼於五眼,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五眼? 「世尊,若六神通於六神通,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六神通? 「世尊,若佛十力於佛十力,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佛十力? 「世尊,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於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世尊,若無忘失法於無忘失法,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無忘失法? 「世尊,若恆住舍性於恆住舍性,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恆住舍性? 「世尊,若一切陀羅尼門於一切陀羅尼門,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一切陀羅尼門? 「世尊,若一切三摩地門於一切三摩地門,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一切三摩地門? 「世尊,若一切智於一切智,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一切智? 「世尊,若道相智、一切相智於道相智、一切相智,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道相智、一切相智?」
----------------------------------------------------------------------------------------------------------------------------------
善現,繼續追問,【若般若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的修行過程與行為,假設與般若波羅蜜多的名詞概念遠離了或者沒有遠離,菩薩不再執著般若波羅蜜多的名詞概念,就能與般若波羅蜜多的相應嗎?
善現,繼續追問,【「世尊,若真如於真如,設遠離、設不遠離,云何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真如? 】
真如的修行過程與行為,假設與真如的名詞概念遠離了或者沒有遠離,菩薩不再執著真如的名詞概念,就能與真如的本體相應嗎?
佛陀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
佛言:「善現,般若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靜慮、精進、安忍、凈戒、布施波羅蜜多於靜慮乃至布施波羅蜜多,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靜慮乃至布施波羅蜜多。 「善現,內空於內空,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內空。 「善現,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於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善現,真如於真如,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真如。
「善現,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於法界乃至不思議界,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法界乃至不思議界。 「善現,苦聖諦於苦聖諦,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苦聖諦。 「善現,集、滅、道聖諦於集、滅、道聖諦,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安住集、滅、道聖諦。 「善現,四靜慮於四靜慮,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四靜慮。 「善現,四無量、四無色定於四無量、四無色定,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四無量、四無色定。 「善現,八解脫於八解脫,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八解脫。 「善現,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於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善現,四念住於四念住,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四念住。 「善現,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於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 「善現,空解脫門於空解脫門,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空解脫門。 「善現,無相、無願解脫門於無相、無願解脫門,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無相、無願解脫門。 「善現,五眼於五眼,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五眼。 「善現,六神通於六神通,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六神通。 「善現,佛十力於佛十力,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佛十力。 「善現,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於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善現,無忘失法於無忘失法,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無忘失法。 「善現,恆住舍性於恆住舍性,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恆住舍性。 「善現,一切陀羅尼門於一切陀羅尼門,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一切陀羅尼門。 「善現,一切三摩地門於一切三摩地門,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一切三摩地門。 「善現,一切智於一切智,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一切智。
「善現,道相智、一切相智於道相智、一切相智,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道相智、一切相智。 「何以故?善現,非即自性、非離自性而能安住引發自性。
---------------------------------------------------------------------------------------------------------------------------------------
佛言:「善現,般若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非遠離、非不遠離,是故菩薩摩訶薩能無執著引發般若波羅蜜多。
佛陀對與【方法與目的】的問題,給出了合理的解答。
學人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過程,對於是否依據或者遠離,學人心中理解的般若波羅蜜多的概念與名詞問題,應該如此選擇。既選擇不要遠離、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概念與名詞,也要選擇在修行中、合理地選擇離開、不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概念與名詞。學人的思維與意識,不執著般若波羅蜜多的概念與名詞,才能實現與般若波羅蜜多的本體相應。
為何呢?
學人修行佛法的過程中,不是要時刻思維與念想佛法的內容與本體,也不能忘卻和離開佛法的內容與本體,就是學人要不斷的審視修行的行為與佛法的本體是否相應,這樣才可以安住於佛法,而不執著與佛法。
反思漢族的思維模式,認為只要我有偉大合理的目的,就可以不顧一切的去行動,根本不再進行反思和再懷疑行為是否合理。
佛法與漢族的思維模式差別巨大呀。!
------------------------------------------------------------------------------------------------------------------------
佛法在討論修行的過程時候,。特別關注學人的心理過程,明了學人的思維過程中,不斷地把修行的動作與修行的成果,與佛法的名詞與內容標準進行比較,而犯下了【住於法相】的錯誤。得出結論,【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般若波羅蜜多,亦能引發靜慮、精進、安忍、凈戒、布施波羅蜜多。】
學人如果【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安住真如,亦能安住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就是說,學人不住於一切法相,才可以與一切法的本體相應,而不是只是說說一切法的名詞與表象而已。
【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諸法中有所執著,謂此是法、此法屬彼,則不能隨意引發安住殊勝功德。】
下面讀佛經。
------------------------------------------------------------------------------------------------------------------------------
複次,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色,謂此是色,此色屬彼;亦不執著受、想、行、識,謂此是受、想、行、識,此受、想、行、識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眼處,謂此是眼處,此眼處屬彼;亦不執著耳、鼻、舌、身、意處,謂此是耳、鼻、舌、身、意處,此耳、鼻、舌、身、意處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色處,謂此是色處,此色處屬彼;亦不執著聲、香、味、觸、法處,謂此是聲、香、味、觸、法處,此聲、香、味、觸、法處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眼界,謂此是眼界,此眼界屬彼;亦不執著耳、鼻、舌、身、意界,謂此是耳、鼻、舌、身、意界,此耳、鼻、舌、身、意界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色界,謂此是色界,此色界屬彼;亦不執著聲、香、味、觸、法界,謂此是聲、香、味、觸、法界,此聲、香、味、觸、法界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眼識界,謂此是眼識界,此眼識界屬彼;亦不執著耳、鼻、舌、身、意識界,謂此是耳、鼻、舌、身、意識界,此耳、鼻、舌、身、意識界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眼觸,謂此是眼觸,此眼觸屬彼;亦不執著耳、鼻、舌、身、意觸,謂此是耳、鼻、舌、身、意觸,此耳、鼻、舌、身、意觸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謂此是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此眼觸為緣所生諸受屬彼;亦不執著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謂此是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此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地界,謂此是地界,此地界屬彼;亦不執著水、火、風、空、識界,謂此是水、火、風、空、識界,此水、火、風、空、識界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無明,謂此是無明,此無明屬彼;亦不執著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謂此是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此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布施波羅蜜多,謂此是布施波羅蜜多,此布施波羅蜜多屬彼;亦不執著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謂此是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此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內空,謂此是內空,此內空屬彼;亦不執著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謂此是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此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真如,謂此是真如,此真如屬彼;亦不執著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謂此是法界乃至不思議界,此法界乃至不思議界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苦聖諦,謂此是苦聖諦,此苦聖諦屬彼;亦不執著集、滅、道聖諦,謂此是集、滅、道聖諦,此集、滅、道聖諦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四靜慮,謂此是四靜慮,此四靜慮屬彼;亦不執著四無量、四無色定,謂此是四無量、四無色定,此四無量、四無色定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八解脫,謂此是八解脫,此八解脫屬彼;亦不執著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謂此是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此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四念住,謂此是四念住,此四念住屬彼;亦不執著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謂此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此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空解脫門,謂此是空解脫門,此空解脫門屬彼;亦不執著無相、無願解脫門,謂此是無相、無願解脫門,此無相、無願解脫門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五眼,謂此是五眼,此五眼屬彼;亦不執著六神通,謂此是六神通,此六神通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佛十力,謂此是佛十力,此佛十力屬彼;亦不執著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謂此是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此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無忘失法,謂此是無忘失法,此無忘失法屬彼;亦不執著恆住舍性,謂此是恆住舍性,此恆住舍性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一切智,謂此是一切智,此一切智屬彼;亦不執著道相智、一切相智,謂此是道相智、一切相智,此道相智、一切相智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一切陀羅尼門,謂此是一切陀羅尼門,此一切陀羅尼門屬彼;亦不執著一切三摩地門,謂此是一切三摩地門,此一切三摩地門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預流果,謂此是預流果,此預流果屬彼;亦不執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謂此是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此一來、不還、阿羅漢果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獨覺菩提,謂此是獨覺菩提,此獨覺菩提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謂此是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此一切菩薩摩訶薩行屬彼。
「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執著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謂此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此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屬彼。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般若波羅蜜多,亦能引發靜慮、精進、安忍、凈戒、布施波羅蜜多。
---------------------------------------------------------------------------------------------------------------------------------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安住內空,亦能安住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安住真如,亦能安住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安住苦聖諦,亦能安住集、滅、道聖諦。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四靜慮,亦能引發四無量、四無色定。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八解脫,亦能引發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四念住,亦能引發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空解脫門,亦能引發無相、無願解脫門。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五眼,亦能引發六神通。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佛十力,亦能引發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無忘失法,亦能引發恆住舍性。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一切陀羅尼門,亦能引發一切三摩地門。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一切法無執著故,便能引發一切智,亦能引發道相智、一切相智。
「何以故?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諸法中有所執著,謂此是法、此法屬彼,則不能隨意引發安住殊勝功德。
------------------------------------------------------------------------------------------------------------------------------
佛學特別關注學人的心理過程,明了學人在修行過程中,不斷地把佛法的名詞與修行進行比較,【觀一切法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凈若不凈、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亦不觀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凈若不凈、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這就導致學人,【住於法相】,只是摸到了大象的腿而不知大象是怎樣的!
學人只有【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不觀察一切法,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凈若不凈、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便能引發一切法,便能安住一切法。】只有這樣,學人才能【不住於法相】,而知大象整體本質是怎樣的!
這就是佛學嚴格論證了,修行佛法,如何才可以證得佛法,而不是住於佛法的表相。也是佛學正確解答了【目的與手段正確關係如何獲取的哲學問題】
不應該將主觀意識寫入法律。這麼說根本沒有什麼合理避稅,都是用合法手段掩蓋逃稅的非法目的。
其實「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才是更有中國特色的條款
推薦閱讀:
※我國的嚴打是合法的嗎?為什麼?
※地方法律與國家法律相衝突怎麼辦?
※關於罪刑法定原則和類推制度取消的背景條件?
※無罪推定的規定是謬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