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話時覺得自己說得很有道理,事後聽錄音時卻感覺不對?

這個場景是:在與人對話時,往往感到自己正在侃侃而談,似乎自己說得很棒,然而事後再聽錄音時卻感覺自己二二的,說話的語調也不像是自己,完全沒有之前感覺那麼好,這是為什麼?

————————————————————————————————

其實讓我想到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我當時在跟人微信語音,說完發送出去再自己聽的時候感覺不像自己的聲音,或者說感覺自己的聲音好難聽。。跟講話時反饋給自己大腦的聲音不一樣,看了很多答案感覺應該是大家說的骨傳導和空氣傳導的問題,謝謝大家


這是行為人—觀察者歸因偏差。

同樣的是自己唱歌時感覺High翻全場,但事後聽錄音覺得並不那麼帶感。[1]

———————————

Shelley Taylor 和 Susan Fiske 在 1975年完成了這樣一個實驗,有6名觀察者在3個不同的位置觀察兩個人談話。如圖:

(C為談話者,O為觀察者;兩個人在正中間沒有偏向的觀察兩人的交談;另外兩個在一個人的兩側,臉朝另一名交談著觀察。)

由於同時聆聽兩者的討論,唯一的差異在於觀察角度的不同。她們發現:

觀察者往往傾向於認為在他們視野中的發言者掌握了整個對話的基調,確定了信息轉換的類型以及使對方像自己一樣行為。而中間的觀察者則認為兩者沒有差異,同樣有影響力。[2]

這個實驗有力的證明了觀察角度對於人們解讀事實的差異。

—————————————

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當自己演講時,與演講後聽錄音效果不同?這同樣來自於觀察角度的差異。

關於這種自身與他人由於觀察角度的不同而帶來的差異,最著名的實驗是有 Richard Nisbett 和他人的同事1973年完成並發表的,他們問被試一下幾個問題:

1)在過去的一年,他們為什麼喜歡他們經常約會的女孩兒

2)為什麼選擇現在的專業?

3)他們最好的朋友為什麼喜歡他經常約會的女孩兒?

4)他們的朋友為什麼選擇現在的專業?

Richard Nisbett 發現,學生們在解釋他們喜歡的女朋友的原因時,往往給出情境因素(女孩兒的個性等)的數量是個人因素(自己的需求、興趣等)的兩倍。另一方面,當他們解釋他們最好的朋友喜歡自己女朋友的原因時,兩者的數量是大題相當。同樣,當解釋個人選擇自己專業原因時,他們給出的情境因素與個性因素相當;但解釋最好的朋友選擇專業原因時,他們給出的個人因素是情境因素的4倍。[3]

從這個結果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當對自身行為做解釋時,我們更傾向于歸因於情境;當對他人行為作出解釋時,我們傾向于歸因於他們個人的特質(性格、需求等)。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我個人的理解是,行為人—觀察者歸因差異的來源在於:當處於放送(熟悉)的環境中,行為人對環境的變化很敏感,更多關注自己所處的情境,而對自身的狀態的變化不敏感;當處於異常環境時——比如演講時,自身音調的顫抖,心跳等等——行為者更多關注自身生理上的活動。但是,做為旁觀者的時候,觀察者在行為人輕鬆環境中,更多觀察行為人自身的反應,而在行為人異常的環境中,他們仍然只能關注行為人的外在表現,並不能解讀行為人本身內在的異常,比如心理變化。這就導致了對解讀事實真相的「信息」丟失。

題主的問題可以經由我的解釋得到回答,當我們自己在做演講的時候,我們更關注自身的內在和行為表現,我們對自身音調、語氣、動作、心跳等等信息的掌握遠遠多於旁觀者。但是當我們自己聽錄音帶時,這些隱含信息完全消失了。所以當我們演講過後對自己的評價往往很高,而當我們演講過後聽錄音帶,由於我們只關注聲音本身,所以對自己的評價就不那麼高了。

——————————

後面展開談些東西,前面說:

這個結果我們可以發現,當我們對自身行為做解釋時,我們更傾向于歸因於情境;當對他人行為作出解釋時,我們傾向于歸因於他們個人的特質(性格、需求等)。

這會帶來兩個與之相關的歸因偏差———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和自我服務歸因偏差(Self-serving Bias In Attribution)。

當我們評價他人行為時,我們會做個人特質的歸因,這樣會高估他人個性的影響,也就帶來了基本歸因錯誤。比如,在對窮人的態度上,很多人就容易犯基本歸因錯誤。他人往往認為窮人面對的貧苦問題,往往是自身不努力的原因影響。同樣,在評價許多殘疾人、弱勢群體之所以會成為現在狀況時,他們也傾向於高估這些人自身特質的影響,進而懷疑他們的實力,對他們缺乏同情心。當然,在面對成功者時,他們又容易高估成功者自身特質,比如性格、努力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對自身做出評價時,我們又成為「兩面三刀」似的人物。前面講到,我們從自身的觀察角度,容易高估情境的影響,特別是面臨失敗時,我們總能夠為自己編織借口,比如一次考試失敗,我們的解釋是,昨晚沒睡好、平時沒看書、卷子太難、沒有出到我複習的點兒上等等...而當面臨成功時,我們又攬下所有成功的容易——「這都是我努力的結果!」。一個美國記者在採訪美國橄欖球賽的勝利和失敗的雙方球迷時,他們的稱謂表明我們對成功和失敗的歸因是多麼不同。當採訪勝利的球迷時,他們說:「我們贏了!」而採訪失敗的球迷時,他們說:「他們輸了。」[4]

這種行為者和觀察者由於觀察角度不同,帶來的差異往往會加劇某些刻板印象和相互不理解的行為。比如,你上班遲到,你的很可能會做情境歸因:堵車、司機開太慢、鬧鈴沒有響.....而你的老闆,作為觀察者,往往歸因於你的個性:懶惰、態度不認真、不努力 —— 炒魷魚。

同樣,在社會生活中,這種角度的差異容易使得身處社會上層的決策者由於基本歸因錯誤,而認為貧苦人士、弱勢群體往往是自己不努力的結果,也就不願意資助社會福利。就連一些學者,在面對目前對貧窮的第三國家是否要採取經濟援助的問題,經濟學界吵鬧不休的原因,似乎也有這方面在作怪。[5]

在家庭生活中,當讓妻子和丈夫評價自己誰為家庭付出更多時,你猜到結果了嗎?沒錯,他們都認為自己付出更多。但是,當讓他們評價雙方的衝突更多由誰負責時,他們也往往認為是自己。對於這個的解釋,似乎是個體在處理記憶時,自身的行為更容易提取或被記住(Thompson, S. C. Kelley, H. H.,1981) 。而我覺得這也可能是對行為者—觀察者歸因差異的一個很好的解釋,因為他們對於哪些信息記憶的更加深刻,也就越容易對此作出歸因,算是可得性偏差。

當然,好消息是,當讓觀察者和行為人發生視角的轉化時,這種偏差就被消除了。Michael Storms在1973年發表的讓兩個人進行交談,兩個攝像設備從兩個人的角度同時拍攝,事後給不同組的觀看,一組只看單獨的,另一組看另一個,第三組觀看雙方,加一個控制組。事後發現,第三組相較之有明顯偏向的第一和第二組,沒有偏好。

這同時告訴我們,也許從多個角度審視問題,遠比從我們自身出發,來的更加準確。

——————

日報鏈接:當時覺得自己可棒了,事後覺得自己有點二

[1]我想想覺得這個舉例並不好,因為還有聲音傳導不同的因素在裡面。

[2]Taylor, S. E. , Fiske, S.T. (1975). Point of view and perceptions of causality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32(3), Sep 1975, 439-445.

[3]Nisbett , R. E., Caputo , C. , Legant, P. , Reed, H. (1976). Popular induction : Information is not always informative. In J.S. Carroll J.W. Payne (Eds.), Cognition and social behavior (Vol. 2,pp.227-236). Hillsdale,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4]關於自我服務偏差,我這裡選擇的是動機性的解釋,即自我服務偏差是出於對自尊的維護。但並不是這麼簡單,有許多研究反駁了單純的動機性的解釋。比如後面我談到的家庭任務的問題。還有一種解釋就是可能與自我相關的記憶更容易被記憶,所以當我們回憶時,往往同樣將成功和失敗都歸因於自己。典型的可參見關於記憶虛假性的研究。

[5]當然,經濟援助的主要矛盾還是在這種援助無法讓被援助國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

2015.8.1


1、缺乏聽眾意識。說話是給對方聽的。因此說話的效果取決於對方聽進去多少,而不是自己說了多少。因此在說話時要時刻注意對方的反應,要根據對方的反應即時變化自己說話的語氣、措辭、節奏。

2、缺乏結果意識。說話的目的是讓對方做出符合自己預期的反應。因此說話要圍繞這個目的組織語言。要有鋪墊、引導、論證,使對方認同,才能產生這種反應。如果能夠產生這種反應,即使一句話不說,也是有效的說話。


從生理學上分析,人的聲帶通過振動發聲,振動可通過骨頭傳播,從而使自己聽得比他人更清晰,更清楚。換句話說就是別人聽到的是單聲道自己聽到的是立體聲

僅僅是那麼簡單么?

當一個人在陳述自己的觀點時,他也在斟酌自己講話的方式,其中包括辭彙、聲調以及每個字發音的時間長度,這都會在人有意識或無意識中被考慮到。

換種說法,當你在勸說別人時,腦子裡就像看電視劇一樣會自帶播放BGM,而在別人聽來就沒什麼感覺。當你聽到錄音機中自己的聲音時,BGM早已停止,遂對於自己的話就沒有什麼感覺了。


每次出考場我都覺得自己滿分。

分數一出來就覺得自己又傻B了


裝逼的時候往往都覺得自己很厲害


也許你感到很有道理是因為你有足夠的氣勢


講話的時候聽見聲音有骨傳導和通過耳朵兩種方式,而聽錄音只能通過耳朵,聲音當然不一樣了


好希望女朋友也能有這種感覺。。。


我想給一個非常不專業的答案:僅代表個人看法。

首先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說話不打草稿這句話」。

我覺得這句話就是我目前想到的最好的答案了。

我有過這樣的經歷,於是有這樣的覺悟。

我一直覺得我書面寫的陳詞邏輯關係相對我沒打草稿林場發揮來的要細緻嚴謹的多。畢竟書面的時候,我全身心都集中在大腦思考問題上。手指只是順勢瞧上漢字而已。而且由於敲字總比說話要慢上許多,這段時間足夠大腦梳理出更清晰的邏輯關係了。再不行還可以刪了重寫……

說話的時候不用說要動口眼睛還可能要看著對方反應,而且如果事先沒有準備的話,一個想法或一個邏輯環下面嵌套的可能是多個,大腦可能同時閃過多個念頭,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區分哪一個念頭是你要表達的。所以可能會出現上一個念頭說道一般,後半句變成下一個念頭結束了。

這樣一句話就不在一個邏輯鏈上了,所以當時沒有發覺的話。事後錄音就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吧!

其實這種情況我在抄錄文章時也注意到過,

抄錄的時候一連串邏輯沒有什麼聯繫的詞之間。為了方便抄錄,我有時會一次多看幾個然後抄的時候,會抄成上面一個詞的上半部分加下一個詞的下半部分。

哈哈!可能我的大腦就是對沒什麼邏輯的東西敏感不起來吧……

總之大腦一次可能會有比較多的閃念,但具體執行哪個。那一瞬間手或者嘴就跟它同步……

所以其實我也不善於交談,而且交談會因為交談對象而容易使人情緒化。

文字表達……對我而言比語言更能清晰的表達我的想法。而且就算我不想表達我也可以隨便寫寫,這種充分的自由度帶來的完全冷靜與放鬆是面對面所不可能有的。


每次跟人吵架的時候都覺得自己特牛逼,晚上躺床上一回想就變成特傻逼,滿腦子都是「這句話這麼說就好了,」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我又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感覺我語音的聲音和我本人相差很大,自我感覺就是很有磁性的聲音但每次聽都是像個初中生那樣稚嫩,所以我很少跟別人語音,怕別人被我嚇到。到底是怎樣啦,是QQ微信語音器的問題還是怎樣?或者說是我自認為我聲音很有磁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錄音設備的原因


打開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正躲在屋裡爭取不被自己的聲音覆蓋。因為昨晚錄了一期電台節目,然後呢今天被爸媽拿出來在飯桌上放。

這並不是一個多麼溫馨的場景。試想一下,你覺得自己的聲音特別難聽特別怪的時候,別人卻總說你的聲音好好聽,你真的適合當主播的時候,總是會懷疑這到底是不是真心的讚美!而且有時候會特別厭惡自己的聲音。可是我又是一個非常熱愛廣播的人,熱愛到就算聲音不好也要堅持的人。所以除了做必要的後期,看看有沒有音樂和人聲的瑕疵,我幾乎不聽自己的廣播。

其實除了我,我的很多愛唱歌的小夥伴也覺得自己聽到的聲音和錄完節目的聲音不一樣。這裡有兩種情況,一個是你總懷疑自己說話的聲音和通過電台的聲音不一樣,但是我問過很多人,他們說我說話和電台里的聲音是一樣的。還有一種情況,有的人說話確實和廣播播出來的不一樣。所以我原來的廣播台台長說過,有的人通過電波後的聲音就是比本身有磁性有魅力。所以這種人更適合廣播。我多希望自己是後者唉。

但是這種事怎麼說呢,昨天有小夥伴私信我和我說這期節目好棒,能夠在大學就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真好,說我很有真情實感,適合做情感類節目。當時真是受到了很大鼓舞。也有閨蜜說越來越有電台范了。說這些並不是炫耀什麼,就是想說有時候真情實感可以掩蓋一些聲音的不足,或者說真情實感有時候比聲音更有魅力。還有就是有些東西是可以通過後天練習的,只要熱愛就會越來越好。說的好像有點跑題了。但是只要熱愛就去做吧,享受過程更重要。樂觀存在的事情也改變不了啊~


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一個是骨傳導,一個是空氣傳導


因為你當時享受說話的感覺遠遠超出了你本來想表達的意思

也就是說你本來是想陳述 後來變成了顯擺


跟你剛好相反,每次開會說的時候覺得自己發揮真差,聽會議錄音的時候覺得,不錯嘛,講的挺好……可能是對自己要求太高


一看初中就沒學物理 因為人自己聽的聲音屬於骨傳導由骨頭直接傳到耳朵是人自身的傳播沒有其它物質干擾 而錄音出來的聲音由空氣傳播 空氣中有很多雜質所有會有不同的感覺


聲音語調上感覺不同:因為頭部腔體有共鳴聲;

道理邏輯上感覺差:因為說話時心裡的潛台詞都沒能被自己的言語表達出來,即你沒有能力表達自己的全部思維,只表達了一部分,當然邏輯有問題。


對自己聲音不熟悉的結果吧。


推薦閱讀:

有什麼途徑可以做業餘的心理工作者?
什麼是存在心理治療?它的治療手段一般是什麼?

TAG:心理學 | 日常行為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