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每次做方案很吃力,建築設計怎麼才能順利地想出方案?

本人一名大三建築學生,非常喜歡自己的專業,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做方案都特別痛苦,想法倒是有,可是一轉換到實際的建築形體上就出問題,常常憋好久也做不到自己滿意的狀態……想問問學建築的小夥伴們有這樣的情況嗎,現在提到專業課都感到害怕,壓力特別大,很難過……很好奇那些好學校的學霸們怎麼又快又好地想出方案的啊,他們是不是不會有類似的苦惱啊……


首先說一下 我的方案能力不是很強

但是我對做方案的過程還是挺有感觸的。

我們常常看見,外國人做方案(是學生方案),經常會強調他們的concept 也就是概念 換句說法,就是老師常常說的想法。這好比寫作文,概念就是你的中心思想。

方案所有的內容,其實都是服務於你確定的概念,概念衍生出方案的方方面面。

那概念從哪裡來?我個人覺得,是從很多方面。場地的環境(自然的與非自然的)、場所的文脈、歷史等,都是可以作為啟發點。而作為一個建築師,怎麼利用這些有用的信息,轉化為自己方案的要素,就是設計水平的一部分了。

設計水平怎麼提高,就像樓上幾位所說,抄大師的方案,是其中的一個辦法。但是呢,我又認為,大師的方案有時並不完全適合我們所做的東西(時代的變更導致建築功能、審美上面的改變),但是,一些經典作品還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模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作為一個建築學學生,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猜,作業應該有80分了。

作為一個建築學學生,基礎是一定要打好的,空間、功能、結構和材料都是需要學習的(其實大部分學生而言,做好前兩點,就已經很不錯了)。怎麼學習,我想你也應該知道看哪些書本。

作業怎麼才能上90分,這又是一個問題了。我覺得,是需要多看國內外學生的作業(特別是國外的)。看過別人的作業,才能知道大牛的牛逼想法,借鑒和學習他們的思路。年紀相仿的人其實才是我們最容易學習到東西的對象(設計事務所的大牛很多想法在我們學生時代並不容易實現,或者他們的想法是經過很多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變味)。

說白了,我覺得設計很像做數學題,從已知條件慢慢推理到合理的答案(數學有正確的答案,但是建築學沒有),每一步都是有邏輯的。我認為在學生年代能做到這樣,就已經很不錯了。

寫得不好,請見諒,歡迎大牛們指教~ 謝謝

----------------------------------------------------------------------------------------------------------------

補充一句:

決定你在學生時代的設計水平 不是天賦 而是眼界


為什麼要做?

這世界講方案的理論的人太多太多,能出來講理論的,一般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但是建築學的人有個特點,喜歡講不明覺厲的東西,這些理論其實對於我們真實的建築院設計工作而言,部分理論是脫節的,部分理論是先做設計後補理論的,有用的其實不多。

很多理論、分析看的時候很激動,過後還是一頭霧水,方案任然不知從何做起,做了也不知道路在何方,為何而做。

明白幾個理論有用嗎?當然有用,但不至於讓一個剛畢業的設計師能每次都能做好一個方案,而偶然的一次成功也不至於讓你能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

甚至看到一些教3Dmax什麼的,也跑出來講建築設計。。。學3d的都是效果圖公司的好吧,不要搞混了。再說,軟體就是工具,能不能殺人還是要看拿武器的人的武功~~

剛去設計院的建築師一定要想清楚,到底是為什麼才會去設計院?設計院需要你做什麼?為什麼是你?而不是他?一個新兵又能負責什麼?一般情況一個大型設計院需要的是什麼方案?現在的設計院,把方案、施工圖分的很清楚,我覺得有好處,因為術業有專攻,但是也有壞處,很多設計師會有個知識的斷層,懂方案的不懂一些技術,只畫施工圖的一般就沒有創作的能力了。我比較幸運,在我入院後應該是最後一波從方案到施工圖全程參與的人,這種系統的學習對於我而言幫助是很大的,可能前幾年不明顯,但是後來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這兩年帶新生,我發現很多新人如我剛入院的時候一樣眼高手低,知道一堆設計理念的名詞,卻不知道要做什麼。

所以,我就寫寫一個剛入院的設計師怎麼做方案的文章,只適合新人,只適合做方案永遠抓不住重點的傢伙。本人大俗,適合剛入院,發現做一個項目只給一個星期的周期,發現一個方案只給兩周就要結果的小白,雅人、高手不適合觀看。

思考方案性質

第一,思考什麼方案會交給你做,為什麼要給你,領導、業主需要的是什麼?

我經常發現我們的所長、組長之類的角色,一般是安排事情的人,而他們每天都忙的混頭轉向的,一個人經常管理六七個甚至十個以上的項目,所以他是沒時間親自好好做一個項目,一般都是前期跟進後期慢慢脫手給手下人,誰能做什麼,從哪裡開始做,他心裡是有數的。

什麼時候會安排項目給新人,築叔叔發現有如下幾種情況:


a.某大型項目前期。

這類項目一般是合同沒簽,公司剛和甲方接觸,老大需要謀求一個後面合作。

需要什麼方案呢?

一般也就是一個概念規劃,有一個大體的分區想法,有一個初步驗算的指標,最重要是有一個漂亮的總平面。

這種方案,一般工作多年的老員工是不會做的(麻煩,錢少),而老大又沒時間,怎麼辦呢?讓新人先做點東西給點想法,然後自己再把把關,再扔出去了。


這類項目一般沒什麼營養,但是對於新人而言呢,可以學規劃的知識,了解交通流線,城市法規,一些分區的概念,建築天際線,以及熟悉如何布出一個完美的平面。

最最重要的是,你作為一個新人可以有機會冒冒頭,出來混混臉熟。別抱怨,說你呢,別東張西望的,大家不管是誰都是從這個過程混起來的,通過這類項目,會讓你的老大、同事知道你怎麼樣,做事認不認真,積不積極,有沒有想法,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

先說這種項目的流程

說到這裡,那麼新來的小朋友需要做什麼呢?

這類方案其實需要的就是你的一點點想法,一個可以貫穿全局的理念,然後在這個理念的貫穿下做出一個有節奏的規劃來,在老大沒時間去做的時候,你可以當做他的一隻手,應該是右手,不是左手啊~老老實實的把規劃做出來。

那到底什麼是想法?

簡單的說,一般情況下的想法其實就是一個可以支撐你的規劃布局的故事,你需要講出一個合理的故事告訴別人為什麼房子要這樣布局。

築叔叔呢,年輕的時候比較懶,就把一堆建成或者比較受認可的項目歸總起來,我發現相似的項目,其實它們的概念都可以分為一個大類。

比如商業步行街類的規劃

這類規劃的故事可以從文脈入手。

當地的歷史文化,各種朝代更替,名人軼事,民族風情都可以。這類故事比較適合風景區、地州一類的商業步行街項目,往往這種概念通俗易懂,比較容易被多方認可。

大唐的,漢文化的,某個地州的朝代的,某個民族風俗的等等都可以,即使你只會背唐詩宋詞500首,我覺得也可以試試。

當然故事不僅僅是文字,至少裡面的文化要和你的規劃能協調起來。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找到這些民族、文化中特有的象徵性的東西,點綴一兩個在你的規劃的節點上就可以了。該做商業的還是做商業,該布廣場的還是布廣場。

我記得,當時我剛入院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企業拿了塊地,不知道怎麼辦?讓我們出招。我們分析了很多東西,記得剛開始的老老實實的做了一個規劃,跟甲方講平面,「啊啊..這裡是商業,這裡是廣場,這裡以後遊客可以來喝咖啡....」。結果業主說:我覺得你不懂設計,設計院就這水平,還是差一點想法~~

後來要求我們重做,想來想去,我們最終找了一個當地的特色歷史故事「大梁王朝」,以這個歷史為脈絡來做這個商業街,前後花了不到一周,其實原規劃也沒怎麼改,但是故事寫的很好,後來彙報的時候業主很喜歡,最後大家都歡喜。

你看儘管前期分析那麼多,最後成果還是殊途同歸。

比如商業綜合體規劃

可以從主題樂園入手。兒童主題,母嬰主題,海洋主題,極限主題,電影主題,你能想到的各種剛需,娛樂都可以做一個主題。你需要的是找到你的目標人群的特性,根據這些特性做一點設計

,極限主題的話,你就想想怎麼極限運動,電影主題就想想拍電影怎麼拍,哪個電影有個什麼主題啥的。

以此類推。。。。。。

你看此類項目要找一個概念其實很簡單吧!

住宅的話,就更簡單了,住宅其實對於故事的需求會很少。

住宅有兩類,如果是大型房地產公司的住宅項目,他們一般都有自己的設計部,你需要做的就是配合,迎合。(萬科、綠地、中字頭的。。。)你不一定有他們那麼清楚市場需要什麼,市場需要什麼戶型,你能給的只是通過自己的技術來檢驗這些想法是否合理。

另一類,就是築叔叔說的重點,一些地州的小型私人、家族式的房地產項目,這些房地產商一般是關係比較深厚的地頭蛇。對於技術,市場需求他們一般都不會很懂,細節他們不懂,他們只大概知道自己需要一個什麼東西,恩~就是能快速脫手賺錢的東西,騙政府補助的東西,各種。而設計師在這個過程中,就顯得比較重要了,你需要配合引導甲方,但是要看個人的武功了,小朋友的話最好跟著有經驗的人做,時不時可以出來風騷下。這個是後話。住宅類的,因為內容太多改天單寫一篇。

那我說的這類項目一般都是新人比較容易接觸到的項目,一般規模大,可實施性不會太強,修改過程多且麻煩,有20%的可能性會進行到下一步,總之呢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和甲方和老大探討一下人生、理想。

那麼有了故事,還需要一個過硬的內容,就是你的規劃,說白一點就是你畫的總圖!!

很多剛來的年輕人做總圖,要麼歪歪扭扭的,要麼就是兵營式,面對這種結果,即使吹出一朵花的故事來也沒用!

總圖怎麼畫?

簡單說來

商業先畫路,剩下的就是房子。

住宅先畫房子,再來畫路。

很簡單吧!有幾個點要注意:

先說商業

首先,商業規劃總體要整,這個可以參照拓撲關係學,比如整體是一個波浪線,一個田字形,一個之字形,一朵花也行。。。

切忌做規劃沒有骨架,一來就陷入一個局部的細節。沒有骨架的商業規劃就是一堆雜亂無章的的東西,在有了骨架的基礎上,再來一點局部的異化,應該就差不多了。

說這麼多,講個實例吧!

這個是我剛入院的時候炒更的項目,對你沒看錯,我的第一個半年是從炒更開始的,炒更最麻煩沒人教沒人把控~

這是一個老鐵路改造為鐵路公園的項目

第一版方案

第二版~

這個是找的cad老圖,將就著看,第一版沒有一個骨架,雖然堆了一堆房子,但是感覺沒有節奏,沒有重點,第二版的話找了個和地形相契合的波浪折線把整個用地串了起來,有沒有感覺好很多,總圖變得有精神了。

最重要的是後來我講了一個故事,是講這個規劃是根據抗日戰爭的什麼運輸路線來著規劃的??忘了,總之甲方,某鐵路局長最聽我彙報後都很高興,我也很開心。


其次,商業如果是步行街的話,切忌步行街界面整整齊齊的,你一定要在一些節點的位置故意搞得不一樣一點。

有本書講人們是怎麼記住空間的,街道什麼來著,很實用,人們會通過一些不一樣的細節記住一個空間,比如一棵樹,一個山包。那麼商業街也是一樣的,在一定的秩序下,需要一些節點處理,讓遊覽者記得哪是哪。要不然像你老家的建材城,每條街每個商鋪的界面都是一模一樣的,初來的人根本就記不住自己在哪,要去哪?


天際線,錯落一點,可以是在一個界面上錯落,也可以是前後排錯落,總之不要是一個「一字眉」。

最後,總平的房子一定要找兩個已經做好的項目的體塊來擺,你看上面的圖示,第一版就是純幾何體,第二版是找了些真實項目的屋頂圖放上去,有沒有感覺好很多。

講個絕招吧

如果你失眠多夢,抓耳撈腮,聽到老大的聲音就開始緊張恐懼,做了三天的方案還是只做了一張白紙,那麼你可以聽聽這個大招,絕對絕對有用。

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去找一個和你的項目用地、規模、類型差不多的已做成方案,然後使勁的抄。不過不要太過分了,記得以前一個前輩,抄方案抄的太露骨,也沒注意,結果建成以後發現,抄的原方案就在他那個項目旁邊~~~而他還是一個四不像。。。

築叔叔的公眾號:築叔叔 本人收集的一堆電子書正等待分享


方案不是做的,是改出來的,用時間死磕出來的,否則為什麼要熬夜.

------------------------

首先,沒有什麼設計是毫不費力就能做出來的,再牛逼的想法也是需要時間,精力去完善的,否則只是想法而不是設計。關於設計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拿到一個題目初期可能是查閱資料看案例的過程,看案例不應該是像看雜誌那樣看一眼而過,而是將它的項目背景,作者看法,平立面圖等好好看一遍,好好了解它的設計過程,思路。它的體量是如何一步步生成的。它的平面布局流線功能分區,立面手法的處理,開窗,材料,結構等。所以在設計初期需要找1-3個比較經的住推敲的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就好比大家都做過的幼兒園,選擇一些較為經典的案例,一步步分析了解,為什麼它是這樣安排布局的,它的採光又是怎樣的。等等這些細節都是需要去注意思考了解的。當然這種案例分析的方式可以適當簡化並用在日常的學習閱讀中(大一的時候我的老師就要求我們每周抄繪大師經典作品的平面並分析,雖然最後能堅持下來的比較少)。所以平常在看各自方案的時候並不只是看它的造型,更多的是它背後的東西。而且在低年級期間並不建議多看谷德之類的網站,因為這些未經過時間處理,個性較強的年輕建築對於剛剛或正在塑造建築觀與設計觀的同學會起到一個強有力的影響,低年級期間該是多了解建築的基本知識,多學習建築的基礎素養。能夠有一個自己的較為純粹的觀念性格對於後面的成長是極為重要的。

今天先說這些吧,其他的以後有時間在補上

—————=。 =————

再寫突然就不知道寫什麼,可能比較亂,見諒。

首先,什麼是一個好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的想法,奪人眼球的造型?回到最開始那句話,方案是改出來的,其實最早的設計出發點相對最後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處理它。所以一個牛逼的想法會給你的方案加分,但確不是決定的因素。所以一旦在開始確定好建築的出發點後(只要不是特別奇葩),就一定要堅持,但你覺得他不夠好,需要做的是如何把它變得更好,而不是去更換。

可能在第一周,你的方案平淡無奇,但是如果你能夠堅持花時間在上面,將你的出發點做的精純,徹底,那麼,最平凡的點最後也能成為最牛逼的方案。我一直相信,至少在本科階段,設計成果與你的付出時間是成正比的,結果不夠好,只能說你花的時間不夠。

看過一個小夥伴的幼兒園設計,至今讓我嘆服,在這裡簡單說下。

基地的選址位於一片較為老舊的小區內,周圍有幾棵樹和一些建築物。碰到這種題目,許多人又會扯到什麼舊建築與新建築的社會關係啊,對周圍建築,居民的影響啊之類的貌似憂國憂民的大問題上去了,一副建了我這個幼兒園,這個地方就能夠有新的活力,新的面貌的大計劃。當然我也不是說考慮社會問題就不好啊,只是感覺在一個低年級課程作業中,貌似大部分人都只能做到吹下牛逼,然後最後的設計沒半毛線關係,或者只是表面提到一下(這麼多年沒能解決的事情難道一個低年級課程設計能夠解決?)。然後他的出發點就是光。因為他覺得在擁擠的城市環境中,自然光對於兒童來說是特別重要的。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畫出場地中一天從早到晚太陽光照射形成的陰影,從而確定出一個區域從早到晚都有自然光,然後這個區域為幼兒的主要室外活動空間,後續的建築設計都是圍繞這個區域而設計,平面也是依據其生成。

我感覺我說的比較平淡。。。但是你知道當看到他那張圖將場地一天的日照表示出來從而得到中心區域,同時也是建築平面時,整個人都被這個設計折服了。


拋開天賦不談(是的天賦極其重要)。會影響方案推敲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納為

1 客觀限制條件沒搞清楚

2 平面構成空間構成的基礎沒弄明白


我聽說賴特做的流水別墅的方案,是在業主到他家的前一秒才完成的。

不造其他小夥伴是什麼感受,同作為一名建築學學生,其實我還比較享受在方案滿意之前自己掙扎的各種狀態。

題主有沒有想過喜歡建築學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她)虐人虐的比較慘,所以才會有成果出來的爆棚的成就感,反正我是有的。

這大概有點找抽。

可是喜歡一個這樣的專業,感覺和喜歡一個自己心儀的人很像啊,你覺得小心翼翼,才能換取對方的一丁點認可。

或許這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吧Q_Q


我給個建議,或許不中聽。第一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第二不要沉溺或糾結於造型,第三不要認為方案就是與眾不同。對於糾結於想不出方案的人,我的建議通常是,認定一個你欣賞的大師(最好是公認的),選其中幾個經典的例子作為原型(當然要讀點書),然後反覆模仿他的做法去解決你任務書上的問題,,案例千萬不能多,反而是要學會反覆用。通常想不出方案的人原因就是:缺乏目的性!缺乏限制,太過自由!模仿就是告訴你目標,告訴你手段,告訴你公式,但是你要自己戴上鐐銬想辦法跳舞。不要怕別人笑你抄(笑你抄的都是見識有限的,你找個偏門點的經典他根本就不認識),首先你要鍛煉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那為什麼不向經典學習。方案不是無中生有的,而是你能找出一個比之前更好的。畫家臨摹人作畫,程序員學人代碼,醫生下第一刀的時候也不是想怎麼切就怎麼切。不要挑戰想像力,只能挑戰智力,當智力遇上難題時,你才會有想像力。


我說說我個人知道的最簡單的方法:

從圖書館借案例類的書或者雜誌,越多越好,攤開擺在繪圖桌上,然後一邊看照片一邊抄圖,可以不精細,但是一定要抄,手上不能停,比例不能出大錯,最好了解尺寸。

同一個建築類型抄上二三十個基本,知道套路了什麼方案出起來都快了。

至於造型,同理。


謝邀

這位建築系的學妹在學習的過程中碰到了做建築方案設計上的困難,這個是很正常的,大部分建築系的學生都會碰到這個問題,沒有人天生就是設計天才,設計也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

不過想快速提高方案設計能力還是有一定套路的,掌握一般規律之後起碼知道設計努力的方向,不會像無頭蒼蠅般亂撞。

推薦先看黎志濤寫的《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建築方案設計作圖指南》,裡面結合各種項目案例進行了方案實際推演,總結了一般規律,通讀之後再結合項目進行設計會受益匪淺的。

最後祝小學妹能在建築設計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以上


每個設計的過程都是一個痛苦掙扎 選擇 推翻 再次選擇 再次推翻直至接近理想化的過程。如果不存在痛苦的掙扎也就無所謂設計了,一個沒有經過痛苦思索的設計個人認為就是個平庸的設計。這種過程每個學設計的人應該都有吧,面對同樣的設計條件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你如何去選擇如何去協調如何去執行這就是思索的過程。這是條必經的路。

其實做設計有意思的地方也在這,理清繁複的線索之後撥雲見日柳暗花明,方案經歷了這個陣痛的過程也就有了落地的可能。


造型能力提高先。


首先,下載一個翻-強軟體。

其次,把所做項目類型20世紀以來的!經典!案例全部琢磨一遍。

琢磨的內容包括:建築與城市的關係--&>總平面布置;功能空間布置--&>平面;空間的變化/公共-私密/大空間-小空間/共享空間-單元式空間等等--&>剖面;結構;立面設計;並抓到每個方案最出彩的點。

接著,熟悉規範!!尤其是特殊類型的建築,如劇場、體育場等,規範對方案設計制約很多。

然後,好好的感受一下所做方案基地的周邊環境。

比較重要的幾點:基地周邊九宮格的功能和道路等級、交通狀況、人流來向;基地與附近重要區塊的關係;所選基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狀況。等等。

完成以上步驟,就可以開始愉快的做方案啦~在總平布置、平面布置、剖面設計上各尋找一個你認為最重要的亮點進行深化。這個亮點應該是根據基地條件和合理的經驗有理有據的得出來的。做的好的話,這些亮點最好能源歸一處,高度統一。

接下來就是圖面表達的問題啦!相信這樣下來設計課85肯定沒跑啦。上90靠緣份。

先想到這麼多。

最後嘮叨一句,在學校要珍惜兩個月做一個方案的機會啊!工作了就不行啦,趕趕趕都沒有時間好好思考。加油!


本人准大三景建專業,這麼久了,一直沒有找到確切的流程方向。遇到一個老師,他想我們更加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我說一下我們老師給我們的引導的流程。我也順便理清一下。

1.【調研分析】

去到一個我們要了解的實體建築進行調研,一開始事先準備問卷以及建築的場地基本了解。然後關注點側重於流線組織和功能布局,老師要求我們準備好調查問卷問使用者:訪客,管理人員等,比如調研客運站,採訪遊客,售票員,保安,司機等等使用者,有緣的話訪問到設計人員也不錯。最重要以人為本,為人服務。再之後考慮建築造型和平面的關係,採光通風等問題。列出優點和缺點,缺點的話盡量找到解決辦法。以後就是PPT彙報,這算是給自己調研的一個小結。

2.【典例分析】

去不了調研就找經典案例,去了調研還是要看經典案例!書上的案例啊,淘寶一些經典方案,或者去築龍網花著錢下載。能夠免費得到一些方案當然好啦,但是也是因為是人家的心血,尊重知識產權也是必要的嘛。有些老師建議我們用拷貝紙描一下那個平面圖,同樣向去調研那樣去分析,不過心裡更有印象。分析這些案例,就是沒有了解到使用人群的答案。有的案例還有介紹視頻,那簡直絕了!可能在某些點上,你就有心動的感覺。

3.【了解規範】

這個步驟可以提前,不過還是建議放在這裡。各種關於這個建築規範的資料集啊,防火規範啊,電梯規範啊等等。不過低年級階段就不要放進去太多,但是!一定要了解記住這些基礎!規範什麼的最重要了,那是合理性的開始。即便我們依稀記住,還是需要去翻查。每到設計課,同學院的都去圖書館【搶】光這類書了。。。能買個二手書也是不錯的。

4.【主題理念】

有的老師特別看重這一點,因為要的是有情感的建築,才可以打動人。這個真的很難想,也許在自己找資料的時候就可以有了。也許。沒有的話,抄大師的!說好聽點,借鑒。這個時候也可以考慮造型!

5.【場地選址】可以與4換

雖然低年級的時候老師給的是虛擬場地,但是我們要自己選一個場地來分析,元素提取,得到概念生成,還有區域性這個東東。融合到自己的建築那樣子。高年級直接有周邊環境了。。。

6.【平面布置】

前期工作做了那麼多,可以選擇【借鑒】一個方案,再加上自己的東西。也可以自己根據那些經驗來布置⊙▽⊙先總平布置,一起考慮風向日照,有的同學喜歡先有造型再想功能分區。有的是布置好柱網再分區。有的就沒考慮以上直接想裡面的。著重考慮流線不能交叉,和功能布局的合理啊。別忘了樓梯和廁所的重要性!

7.【開窗開門】

規範來了!記住布了柱網再考慮,還有採光通風。相信題主比我更了解!!發現很多人都大片玻璃,我也是。但是這真的不那麼合理。

8.【立面構思】

之前考慮了造型的就直接考慮細節,沒有考慮過的還是找個現代的來參考吧!!通常都是一邊考慮立面一邊考慮開窗。

9.【環境布置】

事實上老師要求我們在考慮功能布局的時候就一定要把這個也考慮進去(⊙_⊙)景點什麼的,與自然融合什麼的。現在最注重生態了。人要回歸自然。

10.【室內布置】

哈哈,這個是在圖紙表達的時候放些室內透視的小透。有的同學直接在網上找心儀的透視拓圖。—>—

【圖面表達】各種分析圖,各種乾貨相信大家都有收藏了。不會排版?找個模板照搬。別總想著自己該有多特別,不是天才,不會走路就不要想著跑步。T^T(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有的人已經對這類的東西很有感覺,所以他們很容易上手。但是有的人有興趣,沒有那種靈性,就要更加努力,慢慢積累。厚積薄發。之前的我沒有什麼方向,之後跟了這個老師,這次我的會所作業在同學投票中成了票王我相信是因為我有考慮到以上的方面,而且圖面表達還是可以的!總之,不用手繪之後的電腦表達儘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好好分析自己的方案亮點!!!就是自己考慮特別多的地方!!這個在手繪表達的時候也是同樣要注重的!!

【還有好多好多要考慮的】

有老師說過,一個建築的建成需要的是至少四個專業:建築,暖通給排水,結構,景觀。我們必須要有構造,力學,暖通,給排水那方面的知識了解啊!考慮的時候也要考慮它們啊!以上有的順序比較混亂,所以我會嘗試換個思路來試試看看哪個適合自己!還是好好打好基礎啊T^T增大閱讀量,寫手記。

還有成果有時給的是,不是很在行的人看,所以方案彙報的時候一定要能吹!!但是也有給很在行的人看,不管怎樣都要能吹!

需要補充的也有很多!畢竟沒有工作經驗。都是聽說聽說的⊙▽⊙

【語重心長啊】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他是每個人都面臨的問題,而且我確實作為一個建築生還沒有系統思考過。謝謝給我提供這個機會讓我自己理清思路!

我們班成績最好的一個女生最近發了張圖,是課上老師幫她想的初步方案,然後她爸爸又幫她改的草圖。所以哪些成績差的並不是因為天賦差到哪裡,而是他們在無助地一個人掙扎於方案。

如果學校里同學之間有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也可以彌補缺乏有經驗者指導的遺憾。只可惜起碼在我們學校建築系,大家熱衷討論的只有娛樂八卦。這其實非常不利於每個學生的專業成長,大學五年什麼也沒學會這樣的現象是包括學生自身,學校,家長各方面的問題導致的。

師古人,師造化,是繪畫創作的原則,也是建築創作的原則。我越來越感到沒有繼承以往建築精華的創新都只能是倒退,設計不出高質量的作品實質上是對建築經典了解得不透徹。這就和現如今,我們國家缺乏拿的出手的優秀文化,從而導致低俗文化泛濫屢禁不止,是一個道理。

總之,要想學的會,跟著師傅多請教才行啊!而且真正想學、會學建築的人也不在建築學專業里。詳情&>&>他一路自學到東京大學讀建築


總結為幾個詞:堅持、多看、多想、多研究。


不斷拿出東西 不斷修改 不要輕易否定自己


如果是建築形體造型上做不出感覺,那就是你建築學素養不夠高。好的建築師,方案的形成,都有他對各種條件的權衡,產生他的策略,再進一步形成形態。。。

建築設計跟其他的設計都是一樣的道理。設計是為了什麼,為了什麼設計,這一點非常的重要。設計就像醫生看病,總得先把病人的問題找出來,看是哪裡不舒服,然後對症下藥,不同的醫生開的葯也不一樣。建築設計也同樣道理,方案的形成是,你分析了得出了有哪些問題,然後形成一種解決方法也就是你的策略,再有策略形成你的形態。。。


推薦閱讀:

未來的建築學教學方式應該是怎樣的?
中國的建築教育到底是在走一條什麼道路?
為什麼不把施工圖作為建築學本科高年級的重點教學內容?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係為什麼不注重研究生教育?
如何提高建築設計的能力和審美?

TAG: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建築設計方法 | 建築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