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文明社會中,人們會漸漸偏向中性化?

斯坦福大學桑德拉·貝姆曾提出,一個更協調的人,可以有效融合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兩種行為,這樣的人會比那些表現出極度男性化或女性化的人更加快樂,調適能力也更強。

在一些知友的回答中,也曾看見許多類似的說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會漸漸趨於雙性化,這是為什麼呢?


感謝邀請。

這個問題,我會嘗試從三個角度回答:

第一,現代社會確實發生了性別差異趨向模糊的現象嗎?

第二,從歷史來看,文化的發展會鼓勵性別差異模糊嗎?

第三,從人類學的視角,我們應當如何理解這個現象?

第一個問題——現代社會確實發生了性別差異趨向模糊的現象嗎?答案是肯定的。

此處我們援引美國社會學家康奈爾在《性與權力》、《男性氣質》所做的研究,以及Susan Faludi在《上當:現代男人的背叛》和《反挫:誰與女人為敵》所作的研究。(引用自安東尼·吉登斯《社會學》)

男性氣質是性別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父權制中「男性支配女性」這種「意識形態」的表現。性彆氣質和其他人類的文化屬性一樣,不是生物性的必然特質,而是社會發展出來的。在不同的文化中、不同的時代中,它都會有不同的含義。在傳統的現代社會中,男性是「家庭的贍養者、安全感的提供者、權威的來源」,但現代社會的轉型讓它難以維繫了。

導致「性彆氣質危機」的原因有這麼幾個:1.西方發達社會中,大量的男性長期失業、依靠國家救助,大量男性不再是家庭的經濟支柱;2.女性在教育和經濟中逐漸和男性平等,經濟上不依賴男性,思想上也不依賴男性的權威;3.婚姻關係變得不穩定、親緣關係逐漸淡漠;4.社會生活中兩性逐漸平等,禁區越來越少。

用通俗點的語言來說:傳統社會要求男人提供經濟上的保障和思想上的權威,但是他們現在越來越難去提供這些東西了,他們和女性之間拉不開差距。當一種社會期望越來越難實現時,大量的個體需要重新定位自己應當扮演的角色,以便調整對自身的認知,導致了大量「女漢子」和「食草男」的出現。

第二個問題——從歷史來看,文化的發展會鼓勵性別差異模糊嗎?

允許我換一種表述方式:一個社會/階層/群體/家庭長期的穩定、和平(或較少遇到威脅)、繁榮(或富裕),會讓它的文化和個體氣質趨向溫和、敏感、熱愛藝術嗎?答案是:會。

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阿爾弗雷德·帕累托的精英循環論說到了這一點:從下層上攀的精英家庭,會逐漸喪失野心和攻擊性,變的細膩、敏感、熱衷於藝術,幾代之後被那些野心勃勃而粗野的下層取代,周而復始。文明興衰的邏輯固然複雜的多,但有一點比較容易觀察得到:長期和平、缺少外部威脅並繁榮的文明,更加鼓勵溫和的性格、並且熱愛文化藝術。

帕累托的「精英循環論」是他抽象的「剩遺物」理論中引用的一個實例,可以簡單解釋成:人類精神氣質中的冒險精神(第一類剩遺物)和追求穩定的精神(第二類剩遺物)此消彼長,像流沙和沉泥在沙漏中此消彼長。雖然他沒有直接提到「女性氣質」和「男性氣質」,但是作為一個恰好身處長期和平穩定繁榮時代的人,我們很容易觀察到「細膩、敏感、熱衷於藝術」的男性越來越多。因為長期和平穩定繁榮的時代,階層流動緩慢,精英固化幷發展出繁冗精緻的文化追求,這種追求從中上層階級逐漸向下滲透,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整個社會的精神氣質。

例如:保羅·福塞爾在《格調》一書中描述美國中上層精英階層的品味時寫過:當時的美國中下層喜歡皮製的配件和別在腰上閃閃發亮的鑰匙扣,但是中上層人士絕不會用,因為這種喜好源自體力工人階級對「男性氣質」的追求。上層男性的外套絕不會有肩扣,他們喜歡平滑而狹窄的肩膀;寬闊高聳的肩膀是體力勞動者的特徵,肩飾可以凸顯男性身體健壯的特質,因此中上層不會喜歡。

我們會發現:長期和平穩定繁榮的社會中,衣著、物品中的社會審美都會變得「女性化」,逐步淡化男性體力勞動者的色彩;這種文化偏好會隨著社會陷入危機而改變。

第三,從人類學的視角,我們應當如何理解這個現象?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三個原始部族的性別與氣質》中介紹了三個地理位置接近但氣質迥異的部落: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馬人和德昌布利人。一個部落男女都性情溫順、平易近人,以養育兒女作為人生中的大事;一個部落性情暴躁,嗜好獵取人頭、食人肉,以此為炫耀的資本,男女皆粗暴強悍,人際關係緊張;第三個部落是愛好藝術的民族,男性性格柔和、喜愛藝術,女性從事捕魚、是的經濟來源的保障,男人們頗為不屑的看著女人捕魚, 而自己在專心繪畫雕刻,鑽研舞蹈,以便在舞會時讓女人觀賞。

三個不同的部落, 雖然地理位置相差不遠,但「氣質」迥異,「娘娘腔」這樣的話絕對 不會出現在阿拉佩什人和蒙杜古馬人口中 ,因為他們的社會中不會強調性別的差異。

同樣,哈維蘭在他的《人類學概論》中提到:北美某些農業和狩獵混合的部落中,每個人在某個年齡可以選擇自己的「性別」,如果一個生理上的男性選擇做女人,那他將留在部落中種植和維護村莊,所有人都會當他是女性而無異議;如果一個生理上的女性選擇做男人,那她可以從事狩獵和戰爭,不再會有人當她是女人。在古代西非的達荷美王國,女性和男性一樣在軍隊中服役。

在人類學中,一個社會可以是「性別分工」的,在這種社會中,男子和女子很少從事同一種工作,男性去做符合男性氣質的工作,女性去做符合女性氣質的工作。一個社會也可以是「雙性」取向的,男性和女性普遍參與到社會各項事務中,各自的利益在每個層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表達。

從這個角度看,當代的「男性氣質危機」和「女性氣質危機」,也許是傳統「嚴格性別分工社會」逐漸轉型為「性別分工模糊社會」的結果。人類並非只有過一種性彆氣質,在很多個社會中,男性和女性並未被期望擁有迥異的性格、氣質和社會角色。「女性化」和「男性化」不過是特定文化背景和歷史時代的定義,包含了各種模糊的、持續變化的判斷。當代社會的性彆氣質危機,也不過是人類數萬年曆史中的滄海一粟。

(本文部分文字直接引用自網路和圖書,最初是手機編輯,恕不一一註明來源。)


性別是一種政治,之所以歷史上給予女性很多的約束,無論是道德,還是言行裝扮,都是為了服務於特定的社會結構。現在之所以女性開始中性化,就是因為女性的地位改變了,她們不可能再依靠男性生存,社會也不會因為你是女性就降低對你的要求。

於是女性開始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也逐漸的擺脫了過去思想觀念上的束縛,變得更加「男性化」了。這裡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這些品質本來不應該只屬於男性,只是因為長期以來都是男性主導的社會,這些品質就和性別對應起來了。

這個理論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像韓劇裡面有特別多的「野蠻女友」,也就是,為什麼韓劇裡面的女性都表現的很強勢。因為韓國也是一個傳統的男權社會,隨著經濟發展,女性的地位上升,女權主義逐漸興盛,韓劇裡面表現出來的女性形象就是為了迎合這種改變,代表了很多年輕女性的內心訴求。


傳統性別角色觀

性別角色是特定社會和群體規定的符合個體性別的行為模式和人格特質,傳統的性別角色觀是以性別刻板印象為基礎,以人的生物學意義的性別為依據, 稱為單維兩極統一體模式,男性化與女性化處於性別角色的兩端,兩種特徵對立。每個人都處在此連續體上的某一位置,特別男性化與特別女性化的人位於兩極端(男性化表現為獨立、果斷、支配、自我調節、自製、追求成就、強有力、攻擊性等,女性化表現為被動、依賴、富有愛心和同情心,主動尋求情感表達、能敏感覺察別人的需要、很好地交流等)。

這一模式的問題在於將男女兩性的特徵視作兩極,一個人的男性特徵越多,那他/她的女性特徵就越少,反之亦然,與生活中兩性特徵的複雜性不符,且不能很好預測心理健康水平。

雙性化概念的出現

心理學家Terman和Mliles(1936)編製了男性化一女性化量表(M—F量表),發現創造力和智力往往跨越性別定型,即接近女性一端的男性和接近男性一端的女性比普通男女的創造性和智力水平更高,於是出現了男女雙性化模式。男女雙性化(Androgyny)一詞來自希臘語的(andros男性)和(gyny女性),雙性化是指在同一個體身上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徵(不是兩性的混亂、錯位,也不是異性癖),是一種綜合的人格類型,同時具備男性與女性的能力、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等,尤其心理特徵方面有男女兩性的優點,表現為自信、獨立、合作、沉穩、敏感、熱情、成熟等男女兩性都具有的特徵。內分泌系統研究表明,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在男女體液中都存在,只是量不同而已,這為雙性化提供了生物學上的依據

西方關於雙性化的研究歷史較悠久,弗洛伊德(sigmud.Freud)首先提出了「潛意識雙性化」的慨念:「對人類而言,純粹的男性或者女性,無論是在心理學的意義上還是在生物學的意義都是找不到的。相反,每個人都表現出自己所屬性別和特徵與異性特徵的混合,表現出主動性和被動性的結合。」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1.Gustar.Gung)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瑪(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論,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兩個術語說明人類先天具有的雙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為了使個體人格得到健康和諧的成長,應允許男性人格中的女性因索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因素在個人的意識和行為中得到一定的展現,否則這些被壓抑到意識深處的異性因素的逐漸積累,最終會危及生命主題的存在。

1974年貝姆(Sandra
Bem)設計了第一個測量雙性化的心理量表(Bern Sex Role Inventory,BSRI)把性別角色分為雙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四種,對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75個大學生抽樣調查,發現約三分之一具雙性化氣質,隨後又研究證明雙性化女性比其他人具有更顯著的獨立性、也能較好地表現出女性氣質,有強烈的自尊感。

雙性化和社會的關係

以前人們認為性別角色是固定不變的,但Jennifer Pickard Leszczynski的研究表明個人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質會根據周圍的環境而發生改變。雙性化人群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和較落後的農村中,佔總人口的比率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農村社會對性別角色觀念的認同更趨於傳統,農村社會對女性的社會約束較多,典型女性化的人數多於城市,在典型男性化的人數城鄉差別不是很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社會發展,城鄉之間的差別正慢慢消失。

社會進步使得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逐漸模糊,「男主外女主內」的保守想法不復存在,出現了體貼的男護士、果敢的女工程師等,他們的職業選擇是建立在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基礎上。當今社會中只有適應外界壓力的人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生存,想要成功就需要個體做到堅強、細心、友愛、善於交流合作等,而這正是雙性化個體才具備的特點。多項研究表明雙性化個體在自信心、適應外界環境等方面明顯優於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類型的人,最適合社會發展趨勢。如今「女漢子」和"暖男"的流行也說明了雙性化的大勢所趨,女性不再是柔弱的象徵,也可以和男性一樣堅強,男性也可以給人以陽光的柔和。


其實不是中性化,而是多元化,具有更豐富的個性可能,以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

不僅是學習異性的個性,還學習小孩老人以及其它物種的,甚至機器人和各種虛擬角色的,大腦可塑性就是這麼強大


其實我覺得與其說現在的人越來越中性化,不如說現在的人越來越雙性化了。請允許我講一講我對於中性化和雙性化的理解,以及在心理學的視角下人們是怎麼看待雙性化的。

中性化:

有一個考試,只考一科,100分是男分,0分是女分。我考了50分左右,我是中性化的。在中性化的視角下,一個人要麼男要麼女要麼不男不女,男與女是對立的,此消彼長的,因此,任何人都不可能既是男性化的又是女性化的。

雙性化:

有一個考試,兩門科,一門男一門女。我兩門都高,我是雙性化的。張三男分高女分低,他是男性化的;李四女分高男分低,他是女性化的;王五兩科都低,他是未分化的。

在農業社會,人們認為一些品質是雄性的,譬如剛強、勇敢、果斷、堅毅、有進取心和理性;另一些品質是雌性的,譬如善良、溫柔、順從和有同情心。

在中性化理論看來,男人必須具有雄性品質並且必須不能具有雌性品質,否則就是心理不健康,女性反之亦然。但是美國心理學家貝姆(bem)提出的雙性化理論則認為:無論男人女人首先都是人,所以無論是誰,只要具備了上述任何美好的品質,都會更加健康。其實,而這種更加健康的狀態就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眼中的自我實現和全人狀態(whole-person)。這就是性別雙性化理論對人類的進步意義。

雙性化的概念以及為現代人之所以越發雙性化的原因,我認為主要在於科技發展把人們從肌肉的桎梏中解脫了出來。平均來講,男性比女性肌肉發達的事實在農業社會曾發揮過重要作用,但現在,肌肉的重要性越來越低,所以,我們才得以開始正視女性品質的價值。

受學識和個人無意識的主觀態度所限,上面的回答一定有疏漏和不妥之處,請大家見諒。


現在站在男性角度講一些女性的事,那些姑娘們會指責你性別歧視。

那乾脆站在中性角度說話做事吧。從博弈論來講更有優勢,值得如此。


不是中性化,是去標籤化


謝邀~!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隨著社會發展,人類將逐漸雙性化」這一假設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科學驗證,尚無定論,但在經驗上,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感受。自由主義女權主義認為,性彆氣質的二元對立是社會建構的產物,因此,可以認為,社會建構在本質上便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女性逐漸獲得了原本只有男性才享有的社會經濟政治權利,具備了與男性平等的發展個人潛能的機會(雖然在實際層面上女性的個人發展顯然受到了更多障礙)。進入20世紀之後,隨著各層次各領域准入門檻的開放,越來越多女性漸漸走出家庭、融入社會,作為結果,一方面女性不斷調適自身以謀求在父權制社會的生存,另一方面,她們也在潛移默化地改造父權制社會,比如三次女權運動帶來的基本權利的性別平等,以及歐美國家近年來廣泛採用的社會決策的性別主流化策略等等。在這樣的相互作用之下,通俗地說,女性需要適應並改變父權制社會而父權制社會需要接納女性,兩性的趨同可能是現代性甚至是後現代性的一個特有而又不可避免的現象。


其實只是平等化。


為了貫徹落實男女平等。


謝邀

首先,你所說的傾向存在與否還是一個問題。

男女的區別是生物性的,是染色體就已經決定了的區別。現代技術所帶來的對於體質需求的弱化或許會帶來一定的職業性別邊界模糊

但是,在人類的歷史上,有過女性強權的時期,也有過男性強權的時期,在長期發展中的波動不一定就是一種確定的傾向。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性別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