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酒庄工作或實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閑話葡萄酒,更多「葡萄酒」相關的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一年多以前的回答沒想到今天突然多了好多贊,應邀放上了照片
----------------------------------------------------------------------------2014年4月到波爾多一家1855年分級蘇玳1級庄實習了8個月,當初雖然很多愉快的回憶,但是現在再也不想回到那樣的生活環境中去了~~~
先放一張酒庄「城堡」照片好了:
工作上:
我的實習內容是負責酒庄的一個葡萄選種項目,對於這種每年都會有好幾個實習生,一人一個項目的酒庄,沒有人會特別關心我的實驗,給我一堆資料,必須的工具,然後就自己玩兒去吧,荒山野嶺自己耍吧~~~
我每周至少要下地兩次,總共170個樣品,每個樣品隨機5組,每組5棵葡萄藤,每星期都要記錄一下這4250棵葡萄都生長到了什麼情況,按照一個對照碼記錄。無論颳風下雨撒農藥(當然如果撒的葯有危害可以不去),都要鍥而不捨的下地幹活兒。我所在的蘇玳地勢都比較平緩柔和,沒有那麼大起伏,風景很好。照片中間有一點點黑就是在下雨,邊上都是大晴天,是不是很詭異。
放一張我的實驗對象:
偶爾遇到有些反常的情況我會拍下來做標記留存
然後我在的酒庄還搞有機,要我和一個法國實習生妹子去過濾他們發酵了一年的一個有機肥,那個臭啊。。。。。。那一天幹完活兒除了老闆的狗,沒有人願意靠近我了。再來一張小小小葡萄:
采數據時候的我,能感受到這陽光么。。。真的曬死人啊。。。
過濾有機肥中,真的巨臭!!!
之後還要開叉車(其實我們兩個實習生是不可以開的,但是實在沒有人手了)
借著第二次編輯聊聊我的實驗,我的實驗主要是微發酵然後通過品嘗實驗,計算出選定的25個樣品(兩個品種的不同的無性系)釀成的酒的風味差異。發酵在6L的Imperial酒瓶里進行的,其實發酵容器在一定程度上小一點兒會容易操作,但是太小,比如我的這種,就會非常難控制,反應快了或者慢了會立馬出現差異,補救都來不及,所以發酵期間非常忐忑,生怕做不好沒法畢業。
發酵中的我的樣品:
同時我又要幫助發酵季釀酒車間的工作
比如batonnage:
要用這個棍子攪動沉在橡木桶底部的酒泥,真的很累很累,練出你的二頭肌來!
或者添酒:
這張照片應該就是我站在第三層酒桶上拍的,扛著添酒桶爬上爬下真的好累。。。
發酵季最開始時候我們的簡易實驗室,大學四年練就的滴定小能手可是揚名海外了。。。
用來判斷葡萄是否成熟的葡萄汁,給老闆和釀酒顧問喝的,他們喝完了才輪到我們小兵嘗
送到labo去的樣品
酒精發酵結束,總經理帶著酒窖主管,釀酒顧問,還有別的酒庄來串門的莊主,記者什麼的一起品嘗在酒桶中的酒,討論如何混釀。右二就是酒庄總經理,特別可愛的老頭:
我的實驗成果:
品嘗實驗最後是在La Tour Blanche學校裡面進行的:
有個花絮:這個實驗其實是我實習的酒庄領導蘇玳其他酒庄做的,就是大家都要出點兒錢,所以很多酒庄都派了代表來參加最後的品嘗。大多數都是釀酒師穿得破破爛爛就來了,只有一個大叔西裝里還別著漂亮的絲巾簡直閃瞎了我。。。後來等實驗結束,我還在忐忑的瞅我實習導師時候,這個別著絲巾的大叔就開始「啊,那我們總結一下吧」,直接各種誇我實驗挺成功的,這個實驗很有意義,以後要繼續做下去巴拉巴拉。。。我還在想這人是誰,怎麼替我把話都說了,回到辦公室按照郵件google了一下,結果是現任的拉菲酒庄的總經理Charles Chevallier先生(當時還是Chateau Rieussec的技術總監)。。。好吧後知後覺的我還挺榮幸的~
生活上:
酒庄工作的哪怕是做行政的,一個個也都是很傳統的農民思維,溝通起來各種不順暢。雖然他們一個個也算熱情,但是每天除了八卦還是八卦的日子真心很無聊。老闆同事周邊酒庄每天都能有新鮮事情可八,一旦熟絡起來你自己的生活也會被八的一乾二淨毫無秘密可言。尤其我住的又是酒庄的房子,酒庄老闆的兒子出門都會經過我家門口,某天誰來過我家,第二天全酒庄的人就都知道了。他們到底什麼時候聊起來的你都根本不知道。。。住在酒庄邊上也是種很奇特的體驗,每天打開窗戶四面都是葡萄田,離得最近的一戶也要走個一百米,每天看日出看落日視野都超級開闊。買菜必須開車10分鐘到市裡的超市去,沒有車寸步難行。村子裡面有時候刮大風下大雨會遇到斷電的情況,那真就是種要死的體驗了。當然住這種房子的好處就是你每天在家裡想怎麼發瘋high歌大吼都不會影響到別人~~~酒庄在鄉下所以工作人員們說話法語口音非常的重,剛到酒庄的我幾乎什麼都聽不懂。至於現在的我嘛。。。可能說話也是一股波爾多鄉土味兒了。。。
酒庄開放日時候幫忙打雜來著,小團隊合影,基本全是實習生:
以上聽上去好像都是吐槽,其實也有很多很愉快的時候的,比如和酒庄小夥伴一起去海邊曬太陽,參加酒庄夏季的各種活動,吃高大上的晚宴,在田裡和屁股白白的小兔子偶遇這些都是在酒庄外體會不到的。怎麼說也是一段難忘的經歷,回憶起來都是滿滿的快樂~每天清晨我都要到酒庄去開門,鄰近11月份天亮得太晚了就會有這樣的景象
採摘結束時候的大Party
極其狂野的烤肉:
偶爾搞些音樂會的活動:
極其愛八卦的小老闆
最後送上一張我很喜歡但是清晰度不怎好的照片,是有天早上在上班路上拍的,就在酒庄邊上的空地上,一隻仙鶴安靜的獨立著:
應邀添上了照片,突然覺得想說的太多有點兒亂。或許有時間會再好好編輯一下~
----------------------------------------------------實際上我還在另外一家南法小酒庄實習過三個月,實習的內容專業度沒那麼高,主要是夏季剪枝,在酒窖賣酒,幫忙算賬,採購原材料各種活兒。南法與波爾多太不一樣,酒的風格,酒庄的管理也天壤之別,如今在法國學習葡萄酒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估計很多人都會在不同的酒庄實習不同的崗位,我的回答只是諸多經驗中的一種~最後放上在酒庄實習時候我最喜歡的兩個小朋友:先自報家門,本人在紐西蘭的酒廠和葡萄園都工作過。
題目是在酒庄的工作體驗,問題比較寬泛。
其實葡萄酒企業內部的分工非常明確,互相不涉及別人的工作內容釀酒的(wine maker)管釀酒,栽葡萄的(viticulturist)管葡萄,財務的搞財務,HR管招聘,銷售(cellar door host)負責在店面給顧客負責嘗酒售賣,搞市場的負責聯絡國內的超市、酒鋪(liquor store)和出口公司,不一一列舉了。所以我想說,不同職位在酒莊裡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至於我,我在懷帕拉山酒庄的酒廠(Waipara Hills Winery)和灰石酒庄的葡萄園(Greystone Vineyard)工作過,所以我只從酒廠和葡萄園的視角來說說我的感受。PS:灰石莊園的2012年黑皮諾是習大大來紐西蘭的國宴用酒哦。
- 酒廠篇
我等白板兒少年怎麼可能親自負責釀酒,釀酒師(wine maker)明顯不是我的title,所以酒廠工人(cellar hand)才是我的職位,這個職位用中文怎麼感覺比用英文low這麼多呢。。
總之,我就是跟在釀酒師屁股後面的小嘍啰就對了,他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這就是Waipara Hills酒庄,左半部分是餐廳和品酒室(cellar door),右邊的最高拱三角就是酒廠,酒庄背後就是大片的葡萄園。酒庄門前是停車場,我上班的點是早上7點,大早晨沒人會跑到郊區(基督城北邊80km左右)品酒吃飯,所以會很清靜。和法國一些名庄不一樣,紐西蘭的酒庄都是可以直接drive in的,意思是不用預約可以直接去喝酒吃飯,周一到周日都有營業。當然去之前最好看一看他們酒庄的的網站。來到酒廠內部,Waipara Hills酒廠是個設計非常漂亮精緻的酒廠,凈空很高,照明也足,設備看起來比較新,所以工作起來心情也會相對要好。因為有的酒廠空間密閉低矮幽暗,真的很壓抑有木有。到目前你還沒在照片里看到任何人吧,是的,紐西蘭酒廠根本不養閑人,像Wairpara Hills酒廠釀酒季的高峰時段(總共兩個多月),酒廠里白天也不過6個人而已,加上晚班倒班兒的3個人,整個釀酒團隊不到10個人。到了非釀酒季(總共九個多月),酒廠里只留1-2個人。想想看,這是個年產80萬升葡萄酒的企業啊,效率真的是很高。而且,這些像我一樣的cellar hand的們有一半以上用的是紐西蘭的打工旅行簽證,幹完這一釀酒季,他們就換一家繼續上班,我的這批同事們,主要還是法國人最多。鐵打的wine maker,流水的cellar hands,這種現象在紐西蘭一點也不奇怪,每年的釀酒隊伍的人可能完全不一樣。西方准釀酒師騷年們眼中最美好的生活就是,在不同的國家干不同的釀酒季,邊旅行邊工作邊積累。Facebook上有一個圈內非常火的小組,叫做Travelling Winemakers - Living the dream!! 大家在群組內分享各個釀酒季的信息,互通有無。然而悲劇的是,我天朝的護照基本上實現不了西方騷年們的玩法。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plunging,怎麼翻譯呢,就是酒帽管理(cap management)。因為紅葡萄酒是需要浸皮(maceration)發酵的,浸皮的目的是希望果汁/酒可以得到皮里的酚類物質(phenolic compounds)和顏色。 但是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所以這些葡萄皮葡萄籽就被氣泡推倒的頂部形成了一個厚厚的帽子(cap),而我們希望葡萄皮能最大面積的和果汁/酒接觸,所以就要把這層厚厚的帽子給壓下去。可別小看這項工作,這項工作既危險又累。經過一晚上的發酵,整個罐子里都是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如果不讓二氧化碳散去,很有可能在工作的時候因為缺氧而昏厥,一頭栽到罐子里溺亡,這樣的事兒不是沒有發生過。至於累,那是真心累,使去全身的力氣用杆子壓穿酒帽,每幹完一波plunging就像跑了個10km的感覺一樣,汗如雨下,回家的時候胳膊都在抖。酒廠里釀紅酒的罐子大大小小有快20個,每天需要plunging至少兩次,有多累大家自己腦補吧。干cellar hand的人壓根就不用去健身房,酒廠就是健身房,不光練力量,還練耐力,練的你透透的。。酒帽壓完一遍,來送葡萄的人就快來了。雖然Waipara Hills有自己的葡萄園,但是滿足不了酒廠的產量,所以他們會從其他地方買葡萄過來釀酒。這車雷司令葡萄是從紐西蘭第一大葡萄酒產區馬爾堡運過來的,一車的重量是10噸左右,一天大概會送2、3趟。其實由此可見,紐西蘭的葡萄酒原產地標實GI制度(geographical indication)相比法國之類的國家,並不那麼嚴格,這個來自馬爾堡的葡萄在懷怕拉地區釀成的酒也不會特別標註,當然這批屬於低端酒了,哪有人關心他們的出身。這些葡萄都是機器採收的,所以看起來是一粒一粒的,破皮兒的也相當多,從車裡倒出來的是葡萄汁混合著葡萄,品質和手工採摘的自然沒法比。基於對市場的不同定位,Waipara有低端酒和高端酒不同的系列,手摘的葡萄必然是為高端酒準備的。這裡是操作剛剛接收葡萄的接收槽(hopper)的地方,這個設備可以稱葡萄的重量,像剛才那一車10噸葡萄倒在這hopper里,重量在顯示器上就可以看到。當葡萄全倒進來之後,這裡的印表機會列印一份收到XX重量葡萄的小條子,把這個條子貼在來送葡萄的司機師傅的paper上就相當於簽收了。然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工作了。操作機器不太需要費體力,算是可以小小的休息一會兒。PS:我這個同事是個法國女孩,身高不到160cm,年齡雖然不小了,但是依然蘿莉即視感。剛剛被運來的10噸雷司令葡萄被除梗(desteming)和壓榨(pressing)之後的果汁呢,被不停的泵到罐子里。我和她一個小組,來監控葡萄汁在罐子里的量,她左手拿著捲尺右手拿著燈觀察,我負責記錄數據。這個罐子大概有個10m高,罐子的直徑和高度是確定的,所以我們要通過測量果汁面兒到罐口的距離,算出果汁的體積,進而確定往罐子里加的各種物質的量。酒廠不適合恐高的人工作,這些罐子都巨高無比,我們必須在金屬搭的工作面上做這些測量和混合化學物質的活兒。對了,有幽閉空間恐懼症的人也不適合在酒廠工作,要不然做清潔的時候需要鑽到罐子里和壓榨機里洗洗刷刷的時候,得在黑咕隆咚的狹窄的在金屬罐子里嚶嚶嚶了。算好了要加的東西,就需要把它們用水沖開了加進去。這天我一共扛了三個麻袋到10m高的工作面兒,誰叫隊友是個女孩子呢。。別問我為什麼不從袋子里拿一部分放到桶里在提上去,因為往罐子里加的都是按麻袋算的啊親。。不是沖咖啡啊,是往10m高的罐子里加東西,量必然少不了。工作面每隔幾米都會有水龍頭,所以我不用提著盛滿水的桶爬10m高。加的東西中有一樣是膨潤土,學葡萄酒工程的童鞋肯定知道,膨潤土在溶液中帶負電性,而讓葡萄酒渾濁的PR蛋白質是帶正電性的,他們結合之後會逐漸產生沉澱,所以加入膨潤土可以讓葡萄酒澄清,但是這個沉澱過程需要很多天。對於這罐葡萄汁來說,這段時間我們沒有別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著新來果汁變清澈,同時也反反覆復的接收著每天兩三批新來的葡萄,周而復始。釀酒師的任何點子,都的靠我們這麼一點一點一步一步的完成。經過了多天的沉澱,葡萄汁里的雜質被沉澱在了罐底,你可以清晰的看到上層的漂著浮沫的果汁和下層的果泥(lees)。當然每家酒廠的步驟是不同的,有些釀酒師選擇在發酵結束之後再加膨潤土,這些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選擇。清澈的果汁已經被換罐,等待發酵。至於上圖這些殘留的果汁和果泥,根據經理給我的數據,就是這些剩下的果汁,佔了總產量的8%,wine maker當然不想浪費它們,至於要怎麼做,請你接著看。這台機器就是傳說中的RDV (rotary drum vacuum),中文我不知道怎麼稱呼。但是它可以神奇的「過濾」掉果泥。這台儀器是我在酒廠里覺得最有意思的儀器了,上圖鼓的表面覆蓋了厚厚一層硅藻土,像是一個「蛋糕」,在英文里它就叫「cake」,這個硅藻土可以透過果汁,但是果泥卻過不去。所以清澈果汁就從這個空心的鼓裡被抽走,而果泥則留在硅藻土的表面,等待著被做成「刀削麵」。。哈哈哈。。這台儀器可以從那8%的「廢料」中節約6%哦!想想這裡一年80萬升的產量,就這道這台機器買的有多值了。葡萄汁準備就緒,然後到了調酵母的時間。用溫水把酵母沖在水裡,攪勻。我在第一次干這個活的時候被wine maker批評了,說我攪動太暴力哈哈。。他說調酵母要像撫摸baby一樣輕柔,然後「懲罰」我不允許我用任何工具,只允許我用手。然後我就蹲在地上用手「撫摸」了二十分鐘,才算好。最後把酵母加到果汁里讓它們在裡面好好的大快朵頤吧!酵母會吃掉糖然後產生酒精,我們的酒是靠這小小的生物做出來的,要麼說得對它們溫柔呢。在葡萄汁里加過酵母之後,需要每天監控著它們得發酵情況,說不定它們什麼時候就翻臉不幹了。這個活通常是技術員(technician)的任務,但是我有機會也會去做這些事兒。右邊的這張圖就是我取樣的時候做的記錄,左邊第一欄是罐子的編號,第二欄是殘糖量Brix(1Brix約等於10g/L),第三欄是罐中溫度,右邊這一欄是發酵的狀態。Fizzy代表充滿泡沫,Moving代表發酵旺盛的就像沸水滾動一樣,這些都是很好的發酵信號。但是still代表沒有動靜,prickling代表輕微的起泡,都是不太好的發酵狀態,需要重新種酵母或者等待。Last but not least,其實最重要也是每天乾的最多的一件事兒就是:清潔。我們的釀酒師說,在管理一個酒廠的時候,everything is about cleaning cleaning cleaning,他重複了三遍cleaning。泵果汁和酒的管線需要清潔,罐子要清潔,壓榨機要清潔,接收槽要清潔,盛化學溶液的容器要清潔,調酵母的容器要清潔,酒帽管理用的杆子要清潔,等等等等。如果不做好清潔,會發生什麼?釀的酒可能會被醋酸菌污染變成醋,釀酒設備可能因為糖變的粘糊糊,髒兮兮沒法繼續使用,對於酒廠清潔,一定是今日事今日畢。所以空閑的時間不是在酒廠晃悠,只要手頭上沒事兒干就得去做清潔,拿著像耙子一樣的東西把地上的葡萄皮一點點的收集起來。只要換過罐,就得鑽進罐里做清潔。看到這,在酒庄的酒廠工作是個什麼感受,你可能也能體會個八九不離十了。是不是跟你心目中西裝革履,優雅的品嘗葡萄酒,咽入口中然後咂咂嘴體會那美妙回味的感覺不大相同呢。
喝的時候可以decent,elegant, bigger than bigger,但是在酒廠工作真是苦活兒累活兒,當然,痛並快樂著。酒廠篇完結
- 葡萄園篇
至於葡萄園,我所工作過的Greystone Vineyard還是相當有名望的一家精品酒庄,產量和我上文所說的Waipara Hills酒廠的產量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如果說Waipara Hills是走量,那麼Greystone就是短小精湛走品質。
他們家的釀酒師叫Dom Maxwell是紐西蘭2011年度的最佳釀酒師,習大大在訪問紐西蘭時與紐西蘭總督的國宴用酒其中就有他們家的黑皮諾。
葡萄園和酒廠的工作其實沒什麼太大關係,是相互獨立的部門,不是一個部門的同事不在BBQ聚餐的時候一般不會碰到。我在Greystone的葡萄園只是一年工作中的一個階段而已:冬剪(prunning)工作時間在大概會持續幾個月,6月-9月、10月的樣子。這個時間段是紐西蘭的冬季,非常冷。這項工作可以說是相當辛苦,每天披星戴月,當然其實不用晚歸,但是天天得早起。你看到的上圖已經是起床兩個小時之後拍的天空,這時候才蒙蒙亮。我發誓不想再去做冬剪了,酒庄離我住的地方大概一小時車程,早晨7點員工得在酒庄集合,我6點得準時開車出門,所以每天早晨5點半就得起來,天黑的一塌糊塗,速速的吃了早飯就出門,然後化霜,每天那個點車玻璃上厚厚的一層霜。真是凍得要死,說好的海洋性氣候呢。我在說一遍,喝酒優雅高逼格,釀酒種葡萄真是辛苦。剪枝之前大傢伙要在車間打磨自己的剪枝用的剪刀,穿的厚厚的,帶好手套帽子圍巾,要不然真是凍死人不償命。車間里有各種設備,磨刀石,機油,潤滑油,鉗子之類的。打磨剪刀、上潤滑油時每天必做的事情,如果不做好,效率大大下降。因為每天要剪上百棵葡萄藤,如果剪枝還要因為潤滑不足和刀片不夠銳利的話,手腕也很容易受傷。干這行的,腱鞘炎簡直是個不能再常見的病了,每天剪刀握起來無數次,天天如此,你想想自己小臂的肌肉和手腕受得了嗎。裝備好之後,被車拉到葡萄園。這就是我的一身行頭,腰間帶個小包,裡面放好要捆枝條用的金屬絲,側邊放剪刀。手套必備,不然容易割傷、劃傷和凍傷。鞋子的話,大家都是統一穿雨靴,因為園子里經常會有泥地,水汽也很大,所以鞋子濕了的話會很冷。這種雨鞋不是一般的雨鞋,裡面會有額外的抓絨層,只是一層塑膠的話,那腳絕對凍廢了。就是穿著這個靴子,干一會活腳尖也會凍的厲害,瞧瞧地上草皮上的霜。再放一張圖看看早晨葡萄園的霜。上面這兩張圖一起說,第一張是我的左手邊(未被剪枝),所以看起來雜亂無章。第二張是我的右手邊(已經被剪過,並且被綁縛在了鐵絲上),所以被修剪過的葡萄枝只留了兩支,其餘的都別剪掉了扔在了地上。地上的葡萄枝到時候會被機器打碎,重新回到土壤為葡萄藤提供養分。至於為什麼冬剪呢?
簡單來說,每年生長季結束之後,葡萄會長出大量的新生的葡萄枝(如上兩張圖的第一張),但是我們只想保留我們想要的枝條(以Greystone葡萄園來說的話,只保留了兩支,如圖第二張),其餘的全部剪掉。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來年的葡萄「小班教學」。怎麼理解呢,今年長出來的枝條上全部都有芽苞,芽苞都會長出新枝和花序,如果來年都讓他們開花結果,同樣的營養分散到了更多的葡萄上,所以葡萄的平均質量就會下降,而我們希望的是少而精。如果不剪掉這些多餘的葡萄枝,對長遠來說有不可估量的惡劣影響。假設一棵4歲的葡萄藤只能讓15個到20葡萄串很好的成熟,然而我們留了30個葡萄串,那麼每一串葡萄的平均質量(大小,風味物質積累,糖分)會下降,並且葡萄樹為了拚命讓這些葡萄成熟而耗費儲存在枝幹里的澱粉儲備。因為澱粉儲備的缺乏,等到來年再發芽的時候,開花的質量,葉片的質量,結葡萄的質量都會下降,整個會進入到惡性循環。葡萄質量沒有保證的話,好的葡萄酒更是無從談起。
冬剪的目的大致如此,之後就是反反覆復的機械性工作。剪完枝捆枝,捆枝的目的是讓葡萄藤更規整的生長,同時也保證之後可以順利的使用機械修剪,採收等等。
冬剪在學術上真的是一個複雜的課題,變成熟練工需要時間的鍛煉。如上圖,右半部分的剪法叫cane pruning,左半部分的叫spur pruning。使用不同方法取決於葡萄園的各種客觀條件,但是不管哪一種剪法,最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來年的花(未來的葡萄)只從新枝上長,也就是你看到上圖左邊的Fruit spur和右邊的Cane(1 year wood),老枝條是不開花不結果的(有例外,但通常結葡萄質量也並不高),上圖的老枝包括Trunk、Arm和Cane(2 year wood)。有志向細緻研究的童鞋,歡迎你們自己探索探索,我的磚就拋到這裡了。剪枝的時光是無聊的,但是時間也總是過的飛快。比不上大城市的喧囂與熱鬧,但是這裡就是平靜的有些植物和動物陪著你。從增長知識和積累經驗的角度來說,加入冬剪團隊是值得的。(雞湯燉的還不錯吧。。)但是要問我「你還願意再去?」 我會真心的告訴你,不約,冬剪我們不約。謝邀。利益相關:在法國盧瓦爾地區某酒庄實習工作過將近三個半月。我的經歷會一條一條寫出來。1)2016年感覺偏冷,4月初我還在酒庄幫著給一些葡萄藤出土、支架、固定枝條。2)4月末,突然變天,夜裡低溫導致霜凍,盧瓦爾產區的Chinon、Bourgeuil減產將近八成,Chamapgne和Bourgogne產區也蒙受損失。感覺葡萄就像人一樣,人生無常,葡萄亦然。3)5月初,天氣日漸轉暖。葡萄藤嫩芽綠葉長勢迅猛。3)5月中下旬,要麼下大雨,葡萄園多沙質、陶土、燧石,修剪枝椏時完全腳陷到淤泥之中,工作異常艱苦,每天下來感覺都掉膘不少。做了不少機械、自動化、化工領域的操作。比如修理拖拉機、噴洒車,運行裝瓶器和貼標器並把葡萄酒裝瓶、貼標,過濾每個不鏽鋼發酵罐的底部殘渣,給葡萄酒加硫。胖胖的我還擠進了不鏽鋼罐沖洗空的發酵罐。4)6月初,發大水,Loire、Cher兩河發大水沖了城堡。同時人們還罷工,導致超市在那一周被一搶而空,加油站排起長隊油荒……大水還淹了一片葡萄園幸運的是我們酒庄的葡萄園都在緩坡上所以水全部被導流至坡下的原始森林裡。5)6月中下旬,招待遊客賣葡萄酒,組織品酒會。回學校,準備實習報告和答辯。雖然之前一直學的都是化工專業的知識,實習報告被我生拉硬扯扯到了不少和我專業相關的東西。嗯,教授很滿意,通過了報告,答辯圓滿結束。7)7月一整月都在招待遊客,賣酒,總結了一些賣酒的經驗。同時,搬家、換學校。8)這產區的葡萄園在葡萄藤開花前會普遍噴洒預防各種病的藥物。但是我們在開花之前使用可降解的葯,所以不會在葡萄和酒里有所殘留。註:我們不用殺蟲劑、除草劑,僅僅根據葡萄藤健康狀況適時使用適量的預防病的藥物。9)每周歇班的時候就在不同的村之間騎自行車,穿梭於鄉村公路、森林土路、密林小徑的感覺此生難忘。在國內真的從沒在一春天一夏天就見證了野兔、松鼠、狐狸、貂、野雞、狍子、野豬、野鹿、野羊穿梭於密林之中以及它們OOXX繁衍後代。10)在鄉下生活,春夏都是太陽初升、各種鳥鳴自然醒的。酒庄人事:首先,會有一位經營者(gérant de vigoble)即酒庄老闆負責酒庄的種植、釀造、商務合作、出口、營銷等大方向。其次,由於我之前的老闆擁有不僅僅酒庄一處財產,自己管理不止酒庄一處,所以手下會有一個生產負責人(chef de production)專門負責輔助老闆管理種植、釀造、浸皮、加硫、過濾、裝瓶、貼標裝箱……一系列的過程。另外還會有專門一個設備負責人(chef d"équipement)負責操作、維修比如噴洒車、拖拉機、麵包車、榨汁機、過濾機等一切機械設備。一普通工人(Ouvrier, Viticulteur)輔助生產和設備的負責人。兩位負責人平日也多在田間,三個人一起打點葡萄園。一秘書(Secrétaire)負責接待、財務、文案。當然,還有我這位實習生!收穫季時會叫上周圍的村裡的鄰居一起幫著採收,平時會給幫忙採收的鄰居以價格優惠。也有的酒庄會在收穫季僱傭吉普賽人作臨時工。感悟:人生就像葡萄藤。人1-3歲十分幼小、脆弱,葡萄藤此時亦弱小受災、病折磨且無產出;人3-15歲開始不斷茁壯成長、豐富知識,葡萄藤開始不斷長大,葡萄產出可以開始釀酒且葡萄質量開始逐年(假設無極端天氣和災害侵襲)增強;人16--20歲開始走向成熟、自力更生;葡萄藤則繼續長大且具備一定的抗洪澇、乾旱極端情況的能力;人21-30歲時是壯志凌雲、幹勁十足的時期,葡萄藤此時產出的葡萄的質量開始走向巔峰;人30-40歲時事業、財富、生活基本走向巔峰逐漸趨於穩定,增速放緩;葡萄藤此時產出的葡萄質量基本穩定,商業藤基本上35年就可以拔除再栽培新藤了;人41-60歲身體機能開始衰退,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頗感不易,在走下坡路,葡萄藤此時產出葡萄的質量開始下滑,枝幹此時已經很粗壯但是容易受到黴菌以及苔蘚的侵襲,產出葡萄的質量開始下滑;人60歲後步入老年,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葡萄藤亦是如此!"60歲+的葡萄藤"基本沒有多少商業價值了。人到80歲則可稱為耄耋之年,葡萄藤亦能活到80歲,我實習過的那個酒庄的老壽星藤就是80歲+。人活120+那就可以當神仙了,120+的"老藤"乃"始祖老藤"是也!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風土孕育一款葡萄酒。同樣的長相思,我們沙土、陶土、少量煫石混合風土的土地產出的葡萄酒偏柑橘、檸檬、蜜桃、槐花的清香,而大量煫石密布的土地則產出偏熱帶水果、礦石香氣的葡萄酒。人亦如此,為何我能努力學習,最差起碼考過一本還能來法國上學,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卻去職專鬼混了?(偷笑)一方文化決定一族人,一種葡萄決定一酒性情!Gamay佳美紅酒就偏向紅色漿果、櫻桃、玫瑰的香氣;C?t(Malbec)則表現出明顯的黑色漿果、煙熏、黑胡椒等濃烈的氣息。人也會像"葡萄因為品種不同而在香氣表現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一樣因為自己的族群和所屬文化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比如,一位法蘭西族白人吃各種乳酪麵包搭配葡萄酒傳西裝,一位東亞長大的日本人吃魚喝清酒穿和服,一位阿拉伯貝都因游牧部落的牧民習慣喝駱駝奶著長袍、纏頭帶面紗。人生無常,葡生多舛!人這一輩子悲歡離合、天災人禍基本都會有所經歷,葡萄亦然。天災有乾旱、洪澇、霜凍、冰雹、滑坡、泥石流,病蟲害又有根瘤蚜、歐洲葡萄蔓蛾、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Esca、卷葉病、各種野生動物。死生亦大矣,不亦痛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哪裡糧食歉收,土壤貧瘠,哪裡就適合種葡萄。沙土地、頁岩、煫石、花崗岩……無數貧瘠的土地上都有其戰天鬥地、神紮根基的身姿!葡萄藤越老枝幹越給人滄桑粗壯、盤虯卧龍的印象,這似乎在告訴我"人會老,心不老"!此生不求平步青雲,活出葡萄藤的精彩就好。願飛黃騰達之日,遠眺艷陽下的一望無際的葡萄園!本人課業繁重,抱歉不能在即興寫完感受時同時配上精細的圖片。後續我會配上圖片。
下地幹活,起早貪黑,開得了叉車,除得了草,住在酒庄或葡萄園,幾個月下來曬得精黑
我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讀葡萄種植與釀造。我去年剛做了Harvest,今年也在酒庄工作。如果在葡萄園工作,一般五六月就開始到莊園測葡萄糖粉,酸度,修枝,防禦害蟲等等等等。臨近收割的時候,每天四五點起床各種檢測葡萄。下午一兩點也不怕曬死的在地里。如果只是在酒庄負責釀造的,一般四月開始給之前的葡萄酒裝瓶,盡量騰出木桶和罐子。七月開始各種洗罐子消毒,八月底九月就開始接收葡萄。釀造開始的時候也是噩夢開始的時候。每天不是搬這個就是托那個。一個月下來不僅黑兩圈也長一堆肌肉。基本上每天12小時的工作,每周工作六天。反正就是累啊累啊累啊苦力活啊苦力活啊苦力活啊。所以如果要做紅酒釀造的,一定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每個釀酒師都是從底層做起。
**剛好寫過一篇分享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這不是一篇遊記,也並沒有攻略,這是我在波爾多某家族酒庄實習半年的所見所感以及心理歷程。當我們匆匆旅行的時候,總是儘可能地塞多點目的地,過客般蜻蜓點水,但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有那麼一兩次,在某一陌生國度,和一個和睦的家庭,在一片無際的葡萄園中,就這麼生活上大半年,那會是最難忘的體驗!為什麼想到來法國?葡萄酒!小時候對葡萄酒的記憶是空白的,那時爸爸會在某個大團圓的夜晚,興緻勃勃地拿出他自釀好多年的青梅酒,倒上一小杯,好像人生不能再完美般地享用起來。那時青梅酒的香氣,伴著火鍋熱騰騰的煙,便是記憶中小時候最幸福的瞬間。
初次喝葡萄酒體驗是不愉快的,忘了是某支長城或王朝,隻記得口腔被粗暴莽撞的單寧撞擊得不會再想喝第二口。大學選了法語專業,也慢慢跟隨著語言一點一滴了解法國文化。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一份SOPEXA(法國食品協會,為法國葡萄酒做整體推廣方案)的實習,兩個月間不同的產區推廣會和品鑒會,每場都給我帶來新的味蕾上的刺激和驚喜,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協會辦的一場法國阿爾薩斯葡萄酒推介會,我愛上了白葡萄酒,比如雷司令和瓊瑤漿,這兩個是即使從未喝葡萄酒的人來喝都不會抗拒的品種。那時我學到一個詞叫「風土」,即使同一個產區,同一種葡萄,在兩個不同的坡,最後的出品很可能截然不同。當時我就想,不同地段,不同產區,不同級別,不同的釀製方法,舊世界,新世界,那會是一個探索不完,充滿無盡驚喜的樂園。
來法國是通過申請某大學的葡萄酒課程。現在想想也挺順利的,首先是鎖定法國,海選了10個學校遞申請,大都在自己經濟能力範圍內的,也很幸運被現在的大學錄取,前後從準備時間到來到法國總共半年時間。
怎麼找到酒庄的實習?
逛展會!法國當之無愧是世界上人均來講最大的葡萄酒消費國,大小葡萄酒展,農食品展一年中數不清。法國人喜歡一年來幾次酒庄採購,像這樣的展會每場都非常熱鬧,大都是屯來自家喝,要是遇上宴請,他們會帶上小推車,一次性屯個幾十箱。
我偏愛逛「獨立酒農展會「,一年中相繼會在里昂,巴黎,斯特拉斯堡等大城市巡迴展,都是自家有葡萄園又經營家族酒庄的,大小規模都有。
小規模不做出口的一般莊主就隻會講法語,但如果遇到稍年輕點,酒庄有出口業務的,負責人就很可能會很流利的英文。當然逛展會找實習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也碰概率。就像相親,不僅要找有內涵的(酒質高),也要溝通和諧合得來,還要剛好是合適的時間。
同時,逛展會也是一種難得的品酒體驗,區分同產區不同風土,同品種不同配比,相似酒庄不同釀造方法等等的自身技術升級。
一般這個展會是3天,三四百參展商,所以前期工作一定要做,篩選出自己的小清單。當時這家Chateau des Tourtes是我班裡一個來自波爾多的當地同學推薦。當天莊主兩姐妹都在場,首先是把酒庄一係列的酒,從輕酒體一直品到重酒體,新年份到舊年份,當下對他們家的酒印象非常深刻,紅色係水果香再加上十分柔和的單寧,偏優雅風格,都是干型的卻彷彿帶甜味般順滑。後來聊得非常開心,遂當場談到實習並留下聯係方式,後期再主動跟進。酒庄初體驗-冬季葡萄園休整期
前期要解決的問題是住宿和交通,酒庄在波爾多市中心北上60km,最近的一個大點的鎮布萊耶Blaye也要30km遠,最重要的是,沒有公交!除了自駕,沒有任何其他方式!這種情況就隻能住在酒庄啦,於是第一個月我住在酒庄附近平時給旅客短租的公寓,最初大房子里隻有我一個人,再加上初春還陰冷的天氣,一周之去超市採購一次食材等各種不習慣,心情灰濛濛...
這個客棧就在酒庄後面,一般每年的旅遊旺季5月-10月,這裡附近類似的屋子都會被訂滿。很多來自歐美不同國家的遊客,熱愛葡萄酒的,都愛找一個酒庄附帶的客棧,就此歇上個把月,租上個車,四處酒庄晃蕩品酒。就像經典電影《杯酒人生》那種葡萄酒發現之旅,人生一大樂事!五月-葡萄枝上發芽長嫩枝心情的節奏隨春天的到來開始慢慢轉晴...-------(好吧。。有時間再續寫,搞了個微信訂閱號「醉卧夜光」, 有興趣的搜下唄!感謝樓主分享,種葡萄和釀酒都不簡單,是腦力體力的結合,更是想像力的爆發,絕對不能讓葡萄酒成為市場營銷的犧牲品!
一日三餐,有安有搬~
目前在波爾多聖愛美隆(saint-émilion)產區的列級酒庄(grand cru classé) chateau corbin 實習
本科旅遊管理,學了三年法語,為的就是第四年出來。第四年是在Université d"Angers 念的oenotourisme et gastronomie,6個月的課程,接著是3到6個月的實習。找實習的過程也完全可以寫上一篇,比較艱難,雖然學校有推薦很多,但是畢竟要跟法國人競爭,沒有車,也不懂西班牙語德語,可以說競爭力很弱。不過結局是好的。3月13日正式上班,成為一個小實習生。第一天上班的心情是非常忐忑的,主要是覺得面試表現不錯,老闆對我很滿意,還認為我法語和英語都非常好。怕見到我真人以後幻滅。哈哈哈。這就是所謂的城堡了
酒庄其實不大,13heactare的葡萄田,還有中間的城堡。只有兩種酒,正牌酒Chateau Corbin grand cru classé 和副牌酒Divin de Corbin ,正牌酒年產量5萬瓶左右,副牌酒9000瓶左右。現在來葡萄田就只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啦空氣是沒話說的,藍天白雲,葡萄田裡很多小動物,也有很多鳥。看到的最多的是烏鴉,巨大的那種,挺嚇人的。喝過許多美酒的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去為酒庄工作,近距離地去觀察、了解一款酒的誕生記?進軍葡萄酒行業,為酒庄工作,你想從事什麼崗位呢?想知道不同崗位有什麼不同的工作體驗嗎?跟隨摩兒,一起了解一下吧。
1. 酒庄莊主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酒庄莊主一職往往都是「世襲的」,許多酒庄都是代代相傳的家族酒庄。當然也有人因為熱愛葡萄酒,而選擇買下一些地塊,經營自己的酒庄和葡萄園。成為莊主的樂趣,也許是可以時不時邀請自己的親朋好友和同道中人來參觀自家的酒庄,品嘗自家釀造的葡萄酒,分享各自的見解,共同度過歡樂時光。而莊主的工作,也覆蓋了方方面面,為了不斷提升自家葡萄酒的品質,莊主需要不停尋求釀酒技術上的精進,更新釀酒技術與設備,使得釀酒過程更為細緻。
2. 釀酒師如果評選世間最幸福的工作,釀酒師也許可以上榜。他們是大自然的傾聽者,穿梭於葡萄園中,與每一株葡萄樹親近;他們也是美酒的第一品嘗者,活躍於酒窖中,釀造出最佳的葡萄酒。一年四季,他們有著獨特的工作曲線。在精品小微酒庄中,釀酒師的工作一般是從葡萄種植開始的,而在規模較大的酒庄,釀酒師一般則只需要監督葡萄種植者的工作,待葡萄成熟後,根據葡萄的水分、甜度及酸度水平來決定最佳的採摘時間。緊接著是葡萄的篩選、破碎、發酵、陳釀以及混合裝瓶。這中間的每一個環節,釀酒師都需要緊密監控著,不停地取樣,做出調整,以獲得最終美味的成酒。
想成為一名釀酒師,除了要擁有比常人更為敏感的嗅覺和味覺外,也要對世界各地的葡萄品種以及產區等有深入的了解。為了熟悉每一塊葡萄園的風土,釀酒師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在葡萄園中度過。3. 品牌大使品牌大使同樣是一個充滿幸福感的工作,可以出席各種高端宴會,品嘗大量優質美酒;可以到訪世界各地,見識不同的人和事。
品牌大使的日常,也許可以用「空中飛人」來形容。為了更好地傳遞分享他們所代表酒庄的酒庄文化,更好地推廣酒庄的葡萄酒,他們不停地往返於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地方舉辦品鑒會、講座以及晚宴等。除了這種小規模的分享會,他們也會進入專業的直播間,與更多的觀眾分享互動,提高品牌的曝光度。成為一名品牌大使,最具成就感的時刻,也許是當有人因為你的分享,而開始對你所代表的酒庄感興趣,認可並喜歡你所在酒庄的葡萄酒的時候。4. 總經理總經理,顧名思義就是負責酒庄的綜合管理工作,這其中就包括酒庄的商務合作、市場銷售以及財務等方方面面。為了確保酒庄的日常工作能順利開展,總經理需要統籌好葡萄園和酒窖等的一切事務。總經理同時也肩負著酒庄形象代言的職責,需要經常飛往世界各地,參加一些久負盛名的葡萄酒活動,分享自己對於所在酒庄葡萄酒的熱情。作為一個領導者的角色,他需要率領酒庄工作人員不斷努力,充分發揮酒庄的風土潛力,帶領酒庄贏得世界的認可,締造酒庄的輝煌。酒庄最終的世界知名度和認可度也許就是身為總經理的工作成就感來源。
5. 市場總監市場總監的首要職責是通過一系列的市場營銷活動,提高酒庄在市場上的品牌曝光率,增加葡萄酒的銷量。這包括制定市場營銷計劃、廣告投放計劃、實施市場調研以及媒介投入等。在一些小微精品酒庄,市場總監的工作職責範圍會更廣,許多工作都要親力親為。對於酒庄來說,市場總監一職極為重要,影響著酒庄在終端市場的表現,因而一個好的市場總監必須具備極強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以及較高的客戶服務意識。酒庄蒸蒸日上的銷售業績以及不斷上升的知名度對他們來說也許就是最好的回報。
下載「摩兒」App,了解更多酒趣資訊和玩樂指南,一起探索最in的生活方式吧!
https://www.moreclub.cn/web/open/moreapp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在馬爾地夫實習一年半,福利待遇還要工作輕鬆讓我回國後不想從事酒店行業
投行債券部是做啥的
幹活,琢磨酒和琢磨如何出酒。
推薦閱讀:
※有哪些較專業的葡萄酒相關書籍和網站?
※釀葡萄酒的葡萄生吃好吃嗎?
※有哪些葡萄酒初學者該看的書籍?
※美劇《廣告狂人》中,廣告人在辦公室經常喝的酒是什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