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歌劇演員為什麼沒有當流行歌手的?
眾所周知,百老匯歌劇演員不論在音準,完美度以及其他許多方面都比大多數當代美國流行歌手更強,但是為什麼鮮有聽到某某某歌劇演員進入流行樂壇後能夠一炮走紅的?是因為過度表演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首先,題主的「百老匯歌劇演員」這個說法就是錯誤的。百老匯上演的是音樂劇,當然也有話劇,但是題主想討論的顯然是音樂劇。
有太多人分不清音樂劇和歌劇,認為這倆是一碼事,其實音樂劇和歌劇的差別還是蠻大的。區別請自行百度,在此不再贅述。
關於百老匯的演員為什麼不能在流行歌壇紅。這個問題...我覺得不成立。現在的藝人都多棲,流行明星會參與到百老匯的演出中,比如Sting;百老匯明星也會出流行專輯, 比如 Glee里的Lea, 比如天后級的芭芭拉史翠珊。當然有很多百老匯名角不像流行歌星那麼風光,粉絲群體那麼多,但這是個人的追求問題。有多少人都往百老匯擠?因為戲劇就是他們的追求,他們的夢想。他們不願意當流行歌星,他們也沒有去追求那條道路,他們就想在百老匯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最後說一點音樂劇演員唱法的問題。大多數音樂劇演員都有很好的美聲基礎,但百老匯的音樂劇很少會用完全的美聲唱法。其實不管你學什麼唱法,美聲唱法都是基礎。良好的美聲功底讓你的吸氣更深,共鳴腔體打開的更充分,聲音會顯得渾厚紮實 ,讓觀眾感覺你的聲音是有根的。最重要的是,科學的唱法可以保護你的嗓子,保護你的聲音。百老匯的劇一周演八場,一場兩個半小時。 沒有科學的發聲方法的支撐,演員早就唱廢了。。。這裡補充一下Wang Jerry的回答:
音樂劇和歌劇的最基本區別,就是前者是戲劇為主,以表演為主要手段;後者是聲樂藝術,欣賞重點在聲樂表演上。音樂劇講求triple threats(三項全能),即唱、舞、演這三項,所以實際上對於大部分音樂劇演員來說,讓他們醉心的,並不是自己能唱到怎樣,而是在演唱和舞蹈的同時,表演是否精湛。因此絕大部分演員如果拉到流行音樂舞台上,整體水平不會比現在的流行歌星差。而且從音樂劇演員轉型當歌手的也有成功的先例,比如Sarah Brightman。
此外就是現在的流行音樂領域並不是比唱功的,而是比人氣,相當多的粉絲並不是因為誰的唱功好就粉誰,而是有了更多的其他感情聯繫在這些明星身上,因此進入歌壇當明星,單靠歌聲是不管用的。
歌唱本身訓練的就是肌肉的機械運動。美聲和通俗的聲音位置都不一樣呢,去唱通俗要重新去練習新的唱法何必呢,就為了幾個青少年粉絲么?
相當於說練了幾十年的功唱京劇聽眾少,算了改行唱網路歌曲吧。。。
個人相信精英主義,已經體會到歌劇的美回頭真的會覺得通俗是小孩子玩具,唱起來時的過癮程度更是沒法說。而且不同行業之間沒比較啊,唱歌劇自然會和同行比較自己在業界的位置,不會跟唱通俗的比什麼。。我是修自行車的,我發現廚子可以上電視,我就去學做飯了?到了一個境界,「紅」的概念就不一樣了
,而且追求藝術如果只是為了出名的話,一開始就選流行了吧【笑】。志向問題。。。【題外話:雖然好多人肯定會說「愛好只有不同沒有高低」。在這裡表示完全不贊同。。理由懶得說了】擼主知道屎婆子-芭芭拉史翠珊嗎?
作為一個半吊子百老匯迷,個人認為本身百老匯的音樂劇的唱法有很多種,例如jersey boy,beautiful這樣接近流行音樂的,the angry inch這樣搖滾的,也有芝加哥,媽媽咪呀其中大部分的演唱是為了敘事的。因此對於演員的要求表演大於唱功。但是也看到很多多棲明星。從百老匯出道後,成為影視演員的有很多(歌手應該也有, 吧~未考),類似於Neil Patrick Harris(How I met your mother裡面的Barney)以及他老公。很多演員也會在出名後,出演百老匯(話劇居多),例如謝耳朵,Bradley Cooper, 唐頓的大表哥等等。
推薦閱讀:
※日系音樂劇和韓系音樂劇都有哪些差別?
※音樂劇為什麼要到現場呢,尤其是很多位置很不好,可能根本看不見舞台,為什麼還要堅持到現場呢?
※怎麼看待高曉松曾在節目中提到的「音樂劇在中國還沒有形成一個行業」?
※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音樂劇的演員是如何培養和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