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藻井/喜馬偕爾木建築與中國建築的關係?

其實是兩個問題:

首先關於遍布印度的藻井,跟中國的藻井十分相似,到底有沒有聯繫?

然後是印度北部與中國接壤的喜馬偕爾邦的木建築,隱約感覺有漢風。好象是我見過中國之外唯一有舉折的坡屋頂。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過和中國建築的關係?


藻井這個東西的源流,尤其是石窟寺的覆頂藻井和木建築的斗八藻井之間的關係,憑現存的實例已經很難說了。當然我們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石窟寺的藻井,無疑是從印度來的。先瀏覽幾個中國早期石窟寺中繪或雕出的藻井:

克孜爾石窟:

敦煌西魏285窟:

天龍山石窟:

鞏縣石窟:

龍門石窟蓮花洞:

可見石窟寺這個東西從在中國出現開始,就伴隨著藻井,由於石窟寺本身就是從印度傳來的,這種藻井當然也是從印度來的。題主貼的幾張圖,都是時代可能稍晚的建築中的藻井,為了說明問題,再貼兩張印度石窟寺中的藻井以為對比。

但其實藻井隨石窟寺傳入中國這一點明確了之後,並不能說問題就解決了,反而令一個問題變成了兩個問題,那就是第一:題主所貼的石頭屋宇建築中的藻井,和印度石窟寺中的藻井之間是否是傳承的關係;第二:中國石窟寺中的藻井,和中國木建築中的藻井之間是否有傳承關係。

鑒於對印度建築史完全無知,第一個問題連探究也無從談起,從題主圖片來看似乎印度的石建築既有拱券式的穹頂結構,又有類似木構的柱樑式結構,孰先孰後,藻井的源流是怎樣就更加複雜了。只能說憑常識來講,這種藻井與石窟寺的藻井之間很可能至少有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過程。希望精通印度古建史的人來解答這個問題。

至於第二個問題,其實也比較模糊,主要是木建築留存的實例和記載都實在太少。現存最早的木藻井是薊縣獨樂寺觀音閣藻井,但這已經是遼代的建築了,長的是這個樣子的:

從這架藻井的位置(佛像上方)來講,似乎可以肯定是模仿自石窟寺的藻井。但要知道這時候離石窟寺傳入中國已經有六七百年了,如果一直往前追溯,藻井見於記載最早則是出自東漢的《西京賦》:「蒂倒茄於藻井,披紅葩之狎獵」。張衡寫的這個藻井,是皇宮建築而非佛寺,而這時候是公元二世紀左右,石窟寺甚至還沒有開始傳入中國,從這點上講,中國木建築的藻井,應該是完全獨立地發展起來的。從木建築本身發展規律來推測,在早期的井干建築中有可能就出現了類似藻井的概念,至於證據則是沒有,我很想從漢代畫像磚或者陶明器中找出藻井的痕迹來,很遺憾目前還沒有。

當然,在其後的發展過程中,尤其是石窟寺衰落,木構寺廟成為主流的過程中,毫無疑問木建築必然吸收了石窟寺的特點,使藻井成為了常用的等級象徵和裝飾物,從這個意義上講,整個問題的答案也可以歸結為:有聯繫。

===================================================================

第二部分的問題非常有意思。從圖片看來這種木建築屋頂高聳,均為多層,一層以上往往做開放式,幾乎無牆,這都顯然是為了加強空氣流通。有牆的部分似乎也僅是一層木板,非常單薄。整體看來,除了不是干欄以外(我懷疑一層也不是做為居住用),倒和雲南的傣族建築有幾分相似,如圖:

當然這兩個地方相距極遠,所以相互影響應該是不存在的。我想說明的是,從建築形制來講可以斷定這個地方一定是氣候濕熱,高溫多雨的。這似乎與當地的緯度與海拔很不相符,雖說是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享有印度洋暖濕氣流不假,但圖片所反映的地理環境,比如雪山、草甸、針葉林等等也說明這種建築應該是不足以抵禦冬季的寒冷。所以在沒有更多相關信息的情況下,好像是沒有太多可供分析的基礎。


謝邀。這個提問非常、非常好, @謝竹君 你是提問人么?還是你是關注者?無論你在哪邊,我都要熱淚激吻你了。還要激吻 @卡諾循環,他真贊。

此刻正斜倚在青旅的一張下鋪,身邊沒有圖書館,手上沒有書,只能妄答一二;不過待我回了南京以後,一定把這個坑填完。

下面正式開始,雖然很淺陋——

(1)首先,我們的藻井是否源出印度?我以為是。@卡諾循環 提及,張衡作《西京賦》就有「蒂倒茄於藻井,披紅葩之狎獵之句,令人喜羨。卡諾亦提到,他嘗試在這一重文獻證據之外,尋求實物證據;征諸畫像石,惜乎無所得。我大膽預測,如果找尋到,可以參照更早、更經典的一個提問看待之:

「我們的寶塔 pogoda,是否源出印度?

a. 答「否」亦可,假如點式樓閣即是塔,tower 即 pogoda 的話;畢竟漢明帝夢見金人,遣人西去求法之前,廣大地主豪強的莊園之中,就已經有瞭望樓。望樓與印度傳來的塔型合流,即是樓閣式塔(相對密檐塔;余者塔型皆小眾也)。

這是密檐塔:

這是樓閣式塔:

這是壁畫中的望樓,《中國歷史》課本常載之:

b. 答「是」亦可,假如點式樓閣並非塔,tower 不等於 pogoda 的話;畢竟塔之為塔,一如僧之為僧伽藍,佛之為佛陀,它首先就不是個華土之上生長出來的詞。塔或斂藏佛骨,或標記上人之墓,這都是古印度的塔的本義;爾來諸多塔幢即小小墓塔,山西多有,即是。你不可以說,佛教東來以前,我們就有了佛塔:這是說不通的。再者,塔有塔剎,如望樓那般,頂頭一個哨所的,便不是塔。一如禿髮不等於出家。「塔」在梵語中讀如「窣堵坡」,轉寫來即是「stupa」,雖在華土衍變已繁,後世才梳理清楚,但塔剎是未曾變過的。梁思成梳理出的圖示如下:

局部細窺,注意塔剎:

因之可以說,不能聲稱中國建築中的塔,是完全獨立地發展起來的。

藻井同例;「井」字或不一定就意味著 a sunken space or whatever;也可以更接近「井田制」中的「井」字呢?「藻井」或就只是「山節藻梲」的「藻」字,加上「井」字的梁架,也就是井字梁呢?即,「藻」即「藻飾」,其對象並非後世所見的藻井的井內空間,而只是井沿兒,即彩畫作所敷的梁枋而已呢?此處我在開腦洞,古人怎會有井字梁。但,今日所見藻井,同於佛像背後之「背光」:

在佛身邊,時空都要彎曲了;focus也;aura也:

以今日所見較古藻井,大多為佛陀華蓋來看,後來如太和殿中藻井下是蟠龍寶座,則可斷定:藻井之為重大的室內構造手法,當是源出佛教,即印度無疑。

又及,單以古人辭賦之詞句,來找尋建築史之證據,當慎之又慎。有一顯例,我一時不能想起細節:但大致是不錯的,—— 林徽因那代人,曾為坡屋頂何時出現舉折,即題主第二問中所示,——即「反宇」,即坡面從平直樸重的線條,演化成內曲狀:

也追溯到了漢代,證據也是一句漢賦;但後來的考古成果證明,遠沒那麼早。

(2)印度之北所接壤的,是西藏而非漢土;說全世界唯我家坡頂有舉折,似失之武斷。正如漢語是單音節語言,但並非孤例:學者知道,太平洋上的島民土著,有些的語言也是單音節的。但我這麼聯想,是不是也失之任性呢?且留著,下次填坑時清算。

最後兩句閑筆:古印度惠我實在良多,因明學傳入以前,華土思維可說粗陋。承認受有印度影響,並不羞人。

若是漢土工匠,將舉折做法穿入西藏,如大昭寺所見;再經藏民,傳入印度之北,想來也是有的。作為一個猜想,無論揭開後可行還是一笑,都引人入勝。不過建築史上的交流,有的很有趣,有的很無稽。典型可見明代漢族工匠的琉璃大件燒制,傳入今天的新疆及更廣的內亞。於是,原本這樣斑斕而精緻的 mosaic 的清真寺內景:

就變成了這種(注意近景中清晰的分縫):

乃至這種(示意;綠教禁止偶像崇拜,希望此示意不會對綠教讀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你開心就好 = =


只能回答關於藻井的問題。
有關係。印度佛教東傳至中國,是整個文化一起帶來的,不僅有經文,還有藝術。如果你更仔細看,會發現中國廟裡或石窟里的壁畫,裝飾畫,人物畫,經變畫,雕像,建築風格等等,很多都有西域的影子。


瀉藥!我對建築一竅不通啊 TAT……

找了下資料,維基說藻井早先見於佛教石窟的洞頂裝飾,那麼可以推測同印度有淵源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兩張不同時代的五台山南禪寺大殿照片區別如此大?發生了什麼?
山西古建築為何多用藍綠色?
中式建築是否可以在混凝土時代復興?
歷史街區怎樣恢復原貌?
為什麼古時的地磚要這樣砌,有什麼巧妙的奧秘?

TAG:印度 | 建築 | 中國建築 | 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