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對音樂的影響是什麼?

科技改變了音樂的方方面面,像是留聲機、mp3、電音、音樂編輯(調音師)、初音未來、 GarageBand 等,音樂在科技的影響下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


用音樂產業的視角回答這個問題,我把音樂的生態循環分成3個部分:

生產方式,傳播模式,商業模式。這三者之間也會強烈的相互影響。

1.生產方式:

科技的影響顯而易見。合成器,新音色,新的製作軟體和設備,錄音技術blabla。現場音樂的生產也被改變,給我們的感官體驗都更好了。不再贅述。

還有一點我覺得比較重要,也和傳播模式密不可分,就是:降低了音樂的生產門檻。

比如現在滿世界都是「獨立音樂人」,每個人都能搞音樂,只要具備一點素養和頭腦,就可以通過簡易的軟體搗鼓出音樂作品來,並通過新的傳播模式自我營銷。

2.傳播模式:

傳播門檻降低,傳播方式變豐富,讓音樂更容易獲取,卻更難以成名。這也是唱片工業崩盤最大的因素。

在科技還沒把互聯網、新媒體、各種社交網路帶給廣大人民群眾,並以此深深改變大眾生活方式、信息獲取方式的年代,唱片工業掌握了傳統媒體的通路,並可以覆蓋他們,可以說是通過財力、權力,把音樂強制性的傳播給聽眾。因為你每天獲取信息的方式和習慣就是看電視,聽廣播,讀雜誌報紙,能上這些渠道的就是唱片公司生產的那些歌手和音樂,別人擠不進來,而你也別無選擇(並且那個時代一般人也不會覺得就只有這些文化產品很匱乏)。

科技發達之後,傳媒行業信息傳播的模式本身就被改變了,音樂行業這套老路子當然行不通了。同時網路新媒體、社交媒體各種東西的誕生,讓所有人都能「自發聲」「自傳播」,依靠他人的「分享」,而非「權力」這個東西去傳播音樂。就算唱片工業還控制傳統媒體,但那也不是你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了,所以為啥現在純靠生捧根本捧不出新人,大歌手發片了我們也都沒聽說過。

好處是,對於我們廣大聽眾來說是非常幸福的,能非常輕易迅速的得到世界上各種音樂,包括很多工業體系外的,只要你想。聽音樂的人對於音樂的接收習慣變得更加主動化、有選擇性。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現在音樂的斷層和代溝這麼多,比如我同學都在聽蘇打綠盧廣仲張懸,我同齡的親戚的同學都喜歡許嵩阿悄,不知道盧廣仲是誰。另一方面我覺得也是市場越來越細分的助力器吧。

3.商業模式:

唱片:最主要就是影響了這個生態鏈。以前大家沒有互聯網這個東西,更沒有這麼多免費曲庫,只能買唱片。現在這個東西不靈光了,不光改變商業模式,而且對音樂風格的流行和發展會有很大影響,比如會影響一堆靠賣唱片賺錢的音樂類型和歌手的發展。

另外唱片的消費習慣也被改變了。以前買唱片是預付性消費,很多時候我們是因為主打歌好聽或者封面好看、文案吸引人,才買唱片,花了錢才聽到裡面的音樂好不好。現在都是知道口碑以後才會去買唱片,跟上大眾點評一個道理,所以我個人覺得很多產業內的包裝工序和慣用邏輯都失效了。

演出:唱片不靈光,版權又混亂,只有靠演出賺大錢了。在這裡有一些人很受益:一是音樂風格在現場演出吃香的人(比如為啥搖滾這幾年回春了,還有唱跳型藝人其實商演賺很多),還有就是那些靠唱片紅利年代積累起名氣的人或者現在人紅歌不紅的人(因為商演決策人往往是金主方,他們不懂音樂,只看名氣,新生代不好賣,過氣歌手霸佔很大市場)。

既然好好做歌做音樂看不到短期效益,唱片公司當然都去賺快錢了嘛。最後正能量一下,我還是相信這種傳播模式利於真正的好音樂走出來的。社會發展有其科學的邏輯和規律,還是相信在這個歷史發展規律下,音樂行業會逐漸好起來。


我覺得暫且把題主說的「科技」,圈定在電力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範疇來回答問題吧?因為你說一名樂手研發出一種新的演奏方式這算不算科技?要是算的話問題就更大到沒邊了……一本書也寫不完。

科技對音樂的影響,無非是製作-傳播-消費這三個環節,大夥已經說的挺全面了,在製作環節我非常贊同 @KLEXRAX 的觀點,尤其是音色恐怕是重中之重,從模擬真實交響樂團樂器音色的各種VST插件,到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全新的音色,這些新的音色無疑等於發明了更多種樂器,雖然我們都以「合成器」總結之並代稱。科技給音樂人提供了更多「實驗」工具,在製作音樂的過程中不再僅僅是考慮在現有樂器中使用哪些如何組合的問題,而是隨時都可能探索發明出一個新的音色(即一件新樂器),在無窮多的音色(樂器)中做排列組合。

至於其他方面,貼一篇之前在發表在《音樂天堂》雜誌(app)的文章的原稿,泛泛而談一下吧。

提前說明一下:斗轉星移,文中提到的一些app、網站比如Wahwah.fm,http://wearehunted.com等,如今已因各種原因不復存在,或轉化成其他存在。

---------------------------------------------------- 泛泛而談的分割線 ----------------------------------------------------

十幾年前,當我們把一盤磁帶戳在根鉛筆上拚命旋轉「人工倒帶」時,怎麼也不會想到如今在一個巴掌大的設備上,只需輕輕拖動一根虛擬的進度條就能解決問題。當電視上突然冒出一曲讓人觸電的旋律時,當時我的笨辦法是指揮家裡人都安靜,然後舉著walkman的小麥克風湊近電視機喇叭錄下來試圖去「擁有」這段音樂,這個夢想後來被神奇的Shazam和SoundHound實現。從守著56k 電話線上網眼睜睜看著一首mp3龜速下載開始,音樂參與我們生活的方式似乎開始發生巨變。 不管你接受不接受,科技已然改變了有關於音樂的一切。

以前在美國電影里經常看到的,一群街頭小子湊在一起排練和聲試唱boyband那些流行金曲的場景,在21世紀初的中國有了新版本:聚集在某個音樂社區但身處不同城市的網友,通過網路聯絡彼此、把玩音樂,一支叫做「亂感覺」的網路音樂組合開始在網路世界名聲大噪。從全民學習cooledit練習錄歌翻唱,被那些效果插件搞得頭暈眼花,到現在舉起手機就能輕鬆KTV還能錄下來上傳分享的app「唱吧」,音樂愛好者們對於音樂的參與熱情似乎持續高漲。儘管我們的音樂基礎教育幾乎處於可有可無的尷尬狀態,但現在你可以下載一款叫」愛唱「的app,試著調節速度節奏、哼唱旋律,體會一把不同參數帶來的完全不同的音樂創作感受。可能你對職業音樂人使用的Cubase、Pro Tools等等一眼望去全是按鈕推子的軟體感到無所適從,那不妨考慮Garageband這樣比較精簡的工具,甚至更加直觀只需一台iPad的Garageband for iPad,以及Music Studio等。更或者,試試那些只需拖動方塊就能自動生成音樂的app,或許比不上FL Studio,但足以調動起普通人的創作慾望。這些偉大的科技產物以一種奇妙的方式滿足著人類對於音樂的好奇心,甚至更會改變人們學習音樂、參與音樂的方式。看著那些著名電子音樂人在舞台上酷酷地拿著台iPad演出,很難抑制住那種「不如我也試試」的衝動。

科技讓我們與音樂相處的更美好嗎?至少一部分人並不這麼認為,至少從現狀來看即使是計程車司機也會一邊放著懷舊電台一邊跟你抱怨現在的音樂都像白開水,而像過去那種所有人都認可的經典歌曲傳世巨星的缺失似乎也印證著,這是個難以產生經典的時代。科技促進生產力使得如今的音樂產量在過去完全不可想像,而信息技術又大大縮短了一首音樂從產出到流通到被樂迷接受再到被遺忘這一周期,如今只有那些大製作或個性化的音樂才能樂迷心中佔據一席之地,但也逃脫不了迅速被海量的、新的大製作,新的個性化音樂取代的命運。但是音樂真的變差了嗎,我想即使在同一片大海里,會有人覺得無助,也會有人覺得自由。

只有一碗紅燒肉,和一份琳琅滿目的自助餐,吃法自然不同。比如我已經忘了上回仔細看完樂評然後奔向唱片店翻找一張唱片是什麼時候的事了,現在只要倒上一杯熱茶,然後打開Spotify就可以窩在椅子上安心享受來自全球的最新最好的音樂,那種流連唱片店的情懷和耐心也幾乎消失殆盡。甚至於,在一個網站看評論,再跳轉到另一個網站搜索專輯名稱,再點擊試聽,最後下載整理這四個步驟都常常讓人暴躁。其實在網路上海淘音樂也是個很有樂趣的事,而我們對效率的追求對便捷方法的需求直接催生了Spotify這種令人大呼過癮的科技產物。Spotify除了擁有海量音樂, 它本身更像一個平台一個生態系統,而Billboard、NME、The Guardian音樂版等等眾多著名的音樂傳媒機構將自己的榜單、評論做成一個個app嵌入該生態系統,只需打開Spotify選擇安裝各個媒體的app,即可聽音樂、看榜單、看樂評,甚至還可以與網友分享自己的聆聽心得。Spotify的定位和野心似乎推動著他們向一個龐然大物發展,今後Spotify也許會成為我們想聽音樂時第一個打開並唯一打開的軟體。

也許類似Spotify這樣怪獸一樣的科技產物給唱片公司們帶來了不安全感,同樣感到壓力的還有那些傳統的音樂媒體們。你無法阻擋這種變革,比如誰也無法阻擋音樂人們紛紛傾向於直接面對聽眾,誰也沒法阻擋那些新技術去滿足我們每個人細小的紛繁的小喜好,而這一點傳統音樂媒體不可能做到。我們能在SoundCloud上聽到音樂人最新的音樂,甚至Demo,也可以在BandCamp上購買音樂人自己定價的數字專輯。那些樂評專家和官方榜單的地位似乎也岌岌可危,因為你總能在http://wearehunted.com上聽到目前社交網路上最受歡迎的音樂,可以在Hype Machine或Shuffler.fm和上聽到全球熱衷撰寫音樂的blogger們的推薦曲目,似乎比樂評專家們推薦的音樂更加平易近人,又沒主流榜單那麼俗氣。在現今條件哪怕最怪癖的音樂品味都能得到滿足。以前每當聽到一首好音樂總忍不住要分享給別人尋找那種共鳴,或者把耳機塞進別人耳朵,或者發送一個mp3,那麼現在連分享方式也改變了。現在可以使用SoundTracking把自己在聽的音樂分享到社交網路,或在Loudlee圍觀其他樂迷的分享,更或者用Wahwah.fm把自己在聽的音樂分享給地理位置相近的人,亦或捕捉他們的分享,去發掘更多喜歡的音樂,去發現這個世界的多元。

現在,我們可以在家裡添置一套可以連接QQ音樂的SONOS 家庭無線音箱系統,在車裡安裝一套Pandora車載網路電台系統,甚至於,在浴室安裝一個可以充當淋浴噴頭的Kohler無線揚聲器…… 我們也不用操心學習時派對時該分別聽點什麼,因為裝上SongZa它就能根據場景生成播放列表自動播放 。看上去,音樂愛好者彷彿正朝極客范兒發展,不擺弄幾個軟硬體似乎都沒法感受到最前沿科技帶來的快感。聽音樂看樂評這種以前特別樸實簡單的事現在變得有點複雜,每個禮拜定期奔向書報亭買份音樂雜誌的習慣只在極少數人身上保留,憑著封面買唱片回來之後的忐忑和驚喜也基本不復存在,搬出CD機插好線,再拆開CD的功夫,用Spotify已經聽完一首歌了,望著滿是塵土的CD機也不知該以何種表情面對。也許mp3格式發明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很多東西的消亡。不過我們同樣也有足夠的理由歡欣,因為曾經由於那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無法與世界接軌,我們每個人都只能屈從於主流,但科技發展和全球化卻勢不可擋,比如我們現在就可以及時看到在地球另一邊進行的音樂頒獎典禮,可以聽到你在地球儀上都不一定能一下找到的國家的音樂,可以找到任何你可能喜歡的音樂,可以分得清什麼音樂優秀什麼音樂不入流。對於我們和世界人民,科技發展似乎促成了一種殊途同歸。世間萬物皆輪迴,既然感覺到消亡的到來,不如期待重生的開始。


科技的發展滲透在音樂的方方面面,概括起來,科技的發展對音樂的影響表現為:

改變了音樂生產和存在方式

改變了音樂傳播和欣賞方式

從而更多的人能夠更容易的接觸到音樂


科技的發展,極大地擴展了音樂的市場,也使得音樂人經受的考驗前所未有地嚴酷。

1、擴展市場

隨著科技的發展,音樂經歷了從陽春白雪到街頭巷尾的過程。在愛迪生1877年發明留聲機之前,音樂智能在教堂,高級酒店等地方聽到,而且是音樂家的現場表演,如假包換的。很多觀眾對「梅老闆」「譚叫天」的印象也僅僅是停留在「聽說他唱得真不錯」。留聲機,廣播電台發明之後,藝術家的聲音可以通過如此簡單的媒介進入千家萬戶。藝術家們亦有機會通過出售唱片,廣告等方式獲得新的收入增長點。同時因為音樂渠道的增加,使得藝術家的成名更快更容易。而以索尼為代表的隨身聽市場的出現,更使得藝術從家庭化變為個人化,藝術家有機會為不同人群推出不同風格的音樂。

這一點即使在21世紀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靠網路,楊臣剛這樣的人是永遠沒機會出專輯的。

2、嚴酷考驗

在上世紀20年代,對於藝術家的培養和淘汰實際上是在科班完成的。「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這句話,不知道扼殺了多少少年郎的藝術之夢。而隨著藝術推廣渠道的增加,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直接面對聽眾,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我一直認為,音樂市場爭奪的,實際上是聽眾的休閑時間。聽眾的休閑時間在過去一百年間已經有了很大的增加(一百年前可沒有雙休和8小時工作制),隨身聽的出現又佔據了一部分工作時間。但是總體來說休閑時間依然遠遠不夠用。流行音樂,電子遊戲,網路聊天,甚至越來越多的美食城購物街都來分一杯羹。因此,藝術家必須拿出更好的產品,才能贏得聽眾的心。


@Festoon Wong 說的不對,音樂的調性與節奏擴展和科技沒有聯繫,它屬於音樂自身技術上的獨立性發展。講從瓦格納到勛伯格的調性演變也許太複雜,這是一個專業辭彙慎用為妙,那麼至少可以明白黑叔叔帶來的節奏是沒有科技含量的。

要說科技對音樂的影響肯定是方方面面的,大家更為熟悉的是傳播的角度,對於音樂本身的影響了解相對較少。


很難想像如果我們的歷史上未曾出現過合成器,今天的音樂會是什麼樣。科技對20世紀音樂影響最深的,僅就音樂本身而言,無疑是音色。合成器的誕生帶來的是難以計數的新音色,與其相關聯的技術誕生的還有效果器,MIDI技術等等。今天,無論你是聽一張金屬樂隊的專輯,還是聽一些美劇的配樂,其中都有大量的音色方面的學問去琢磨。可想而知,如果沒有科技的影響,音色世界將遠不如現在這般絢麗多彩。


普通民眾自然不會注意到這些,音色的變化都是悄然發生,循序漸進的。只有你翻到一張70,80年代的專輯拿出來聽時,你才會頓悟,哎呀,這個風格一聽就是那個年代的!

中國音樂(這裡主要指流行音樂和各種配樂)之所以落後於歐美,我個人認為音色上的差距是最大的,這其中肯定包括混音錄音。然而這一點卻極少在各種場合下熱火朝天地討論中國音樂為何落後的討論串中看到過,所謂的版權體系問題我認為與音樂創作水準沒有直接聯繫。


當然,術業有專攻,別說外行,哪怕就是與這些數字音頻技術沒有直接關聯的音樂專業人士都鮮有這樣深刻的體會。音樂的世界本身就是包羅萬象極為廣袤的。


深夜胡謅,僅供參考。


對圍繞音樂周圍的領域有很大改變吧。如果一項科技使音樂創作上更能表達感性的觸動人心靈的境界,那會是質的飛躍。


科技改變了音樂的生態,很多人已經想像到未來可以直接用思維來創作音樂了。


Sean Parker並沒改變什麼。

不管高曉松說什麼百度天天酷我做什麼我還是從沒看過一眼排行榜、從裡面下過幾首歌;

當Jing沒有那麼龐大的庫時我看到那麼美的前端界面依舊對那句『我們已經記下來了』抬不起興緻;

當勁舞團勁樂團悅動達人只是界面很炫時我還是覺得裡面的音樂品類太泛眾;

當體驗豆瓣的隨機演算法時我還是覺得中間突然彈出來的廣告很煩;

我始終不喜歡iTunes對我的束縛。

我還是喜歡京味兒的龍井說唱、侃侃的《嘀嗒》、周華健《難念的經》、過氣的JT和CM風格的TS、LB,喜歡用並沒有多米豆瓣那麼張揚的網易雲音樂;

科技最多只改變了音樂的交互習慣,但我還是更願意聽見靈魂上的東西,因為那連著心呢。


唱片業的衰弱,是科技發展在21世紀初對音樂最大的影響。蘋果的數字音樂產品線與jingFM等網路音樂平台使得唱片不再是聆聽音樂唯一的媒介。先寫這麼多。


可能以後永遠不會出現貝多芬 瓦格納這樣的人物


我認為應該從3個角度來說:1.聽。2.錄。3.市場。

從95年上小學時聽小虎隊、張惠妹、黃家駒、趙薇用walkman放卡帶、初中聽BSB、westlife、U2開始用CD機,高一開始接觸搖滾開始整MD播放器以及後來陸續普及的MP3和到現在也買不起的hifi。

從輸出角度,這就可以算是最直接用戶體驗科技發展對音樂的影響了!

另,錄音採樣設備的更迭....唱片市場的蕭條.....版權維護困難的現象..很多。.之前有想聽的專輯只能第一時間去唱片店。

現在....只去論壇下載! 因為還可以下載到AAC FLAC...這種無損....

科技的發展使得電聲樂器有了更強大的音樂模擬。

電子音樂也算科技的發展出來的衍生產物...


科技的發展史就是電子音樂的發展史。


獲得更多音色

音色可調節

音色可視化


收費


音樂和報紙、圖書一樣,爭奪的都是休閑時間。


不說電子化時代的事兒,就說機械化。還記得《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的「人肉鋼琴」么?在中世紀,唱詩班都是這麼搞的,每個人只負責一個聲部,不,一個鍵。你若沒有唐明皇那麼多的歌姬,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熱愛音樂。直到機械化,有了羽管鍵琴,一個作曲家不帶兵,單打獨鬥才有了可能。


由於版權和網路下載,只是少是在中國,讓音樂更難做了


我片面的說一下對我聽的音樂的影響(古典音樂,布魯斯音樂,爵士音樂,搖滾音樂等等)。


1,科技對樂器的影響。 有作用但是極其遲緩,如果沒有電那肯定是沒有現代音樂的,但是量子時代也沒有給音樂帶來更多的變化。管樂器,弦樂器出現時好像我們還沒電。電吉他也還在運用最簡單的線圈和電路,至於放大器,音樂領域基本默認電子管這種基本被淘汰的「上古科技」才最好聽。


2,科技對錄音的影響。(這一條我並沒有發言權,我搬運一下我所知道的musician的看法,本人對此保持中立) 我所知有大部分音樂人熱衷與磁帶錄音,認為磁帶比protools更真實更認真。


3,科技對音樂儲存和傳播的影響。 這個必然是有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多。 從現場到唱片絕對是飛躍,從唱片到磁帶到cd到數字媒體,這個真不好說。我始終相信藝術上less is more,less people,more genius。


4,科技對音樂風格,流派的影響。 科學影響著人的世界,人在創造音樂,所以必然有影響,沒有武器的發展哪來的lost generation。但這屬於間接影響,以科技影響人,以人影響社會,以社會影響音樂人。

綜上,科技對音樂有影響著實有限,音樂是一個本源性的東西,它是人腦的直接產物,影響它的始終是思想。而且我偏激的認為,科技不發達的那些年定義了好音樂。

綜上,科技對音樂的影響是


科技對音樂的影響,應該是讓人們可以更廣泛的接觸的各式各樣的音樂,多種的音樂產品和網站,使得人們可以輕易的接觸到全世界的音樂。


往壞了說,如ls。

往好了說,科技的發展給音樂的調性和節奏帶來了突破性的發展。


推薦閱讀:

外國現有的,中國沒有的有哪些?
究極忍者風暴使用3D模型渲染2D動漫效果是如何做到的?

TAG:音樂 | 科技 | 音樂產業 | 音樂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