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本書曾顛覆了你以前的想法?為什麼?
原問題是:有沒有一本顛覆你以前的認知、想法,讓你當時覺得非常震驚的書??
最好有原因,以前的想法,閱讀後的想法,產生的影響……給其他人是否閱讀的建議。
三體。看了之後就對人類沒啥興趣了。
《革命時代的愛情》——我才知道原來我生活的世界是shit
《1984》《動物農場》——我才知道,原來人家50年前就預言到我的世界是shit
沒有人說《小王子》么。
在這之前,一直覺得小說就該是《狂人日記》的樣子,或者《駱駝祥子》。寫什麼都寫得像真的一樣。假如用一種表情來形容的話,大概就是皺著眉,苦大仇深的樣子吧。看完《小王子》才知道,人原來可以活得這麼溫柔啊。《少有人走的路》,之前一直覺得自律簡直就是狗屎,一個人做什麼都要對自己限制該有多痛苦。直到看了這本書,或者恰巧在人生的某一刻經歷了一些事,才明白自律是多麼重要,儘管我現在做到的十分少
今何在的網路小說《悟空傳》。
孫悟空,一位充滿激情與理想,應該從來不曾放棄,應該以巨大的勇氣承托起與整個天界的抗爭的頂天立地的英雄。他不應該只是一個只知道打打殺殺的戰鬥兵器,絕不!
唐玄奘,一位為了天下黎民蒼生,而成為歷史上單身闖天涯的勇者,他又怎麼會是個娘娘腔的膿包?豬八戒,玉皇大帝手下天蓬元帥,一位北極四聖之首,掌管天河相當於天宮的總司令僅僅因調戲一位女子, 貶下凡塵,變的貪吃好色,膽小如鼠?沙和尚,玉帝身邊的捲簾大將,就因打破盛東西的琉璃盞,貶出天界?他在人間流沙河興風作浪,危害一方,以人為食,後經觀音點化,成為唐玄奘身邊最默默無聞的一員,他心裡又是怎麼想的?
這就是《悟空傳》,一部沒有束縛,自創格律的史詩。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這本書其實是錢穆先生的講演稿整理而成的,從秦漢唐宋元明清,幾個重要朝代的政治,軍事,財政,經濟制度出發,對其進行宏觀解析。我記得我是在老外的lecture上把它看完的,還做了筆記。(後來被那黑女人發現「 the girl who wrote so many charactersTAT」)讀完世界觀被顛覆。 原來我以前所理解的歷史都只是皮毛。我原印象里的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就是「黑暗」二字(被錢穆先生一劍刺中膝蓋);我所理解的君臣關係一直都是清朝的奴才大臣和皇上;我認為古代政治毫無體制可言,君主可以做一切定奪。讀完我才發現,原來這都是誤解。中國古代政治體制是非常完善的,舉個例子,宰相在還未被廢除之前,他的權力極大,是政府的最高代表,而君主受到宰相的制約頗深。也就是說,從中央到地方每朝每代都有一套特色的政治制度,朝代的更替,非制度之罪,而在於人事。一套再好的制度,沒人去執行,也就到了該滅亡的地步。 先生寫道:「上面講了五次,我想再對中國歷代政治,說一點簡單的看法:從秦到清兩千年,我們對以往的傳統政治,至少不能很簡單地說它是專制政治了。我們平心從歷史客觀方面講,這兩千年,在政治上,當然有很多很可寶貴的經驗,但也有很多的流弊。以前曾不斷地修改,以後自然仍非不斷地修改不可。從這兩千年的歷史中,我們可以對以往傳統政治,找出幾條大趨勢......」 另外,中國古代社會一直是個平等的社會(除了元和清)。普通人有權利通過考試進入仕途,即便有過世家大族大門第把持壟斷的局面,後來也都慢慢墮落沒落了。即大體上是平等或一直向平等邁進的社會。這恐怕與普通人心目中的封建社會到底平不平等的想法不太一樣吧。我一直以為古代社會的考試製度是極其不平等的。 當然隨著君主專制集權的加深,清朝(還有元朝,其實可以忽略TAT)的狀況跟歷代都不太一樣。因為清朝時外族統治,也就是說以前平等的文官政治現在多了一個滿清貴族,百姓被分為貴族和平民,才真正出現了不平等。所以後來孫中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當做革命的第一任務。清末君主立憲為什麼不成功,改革會觸及貴族利益啊,貴族不同意,改革就無法實行,而改革不觸及貴族利益,那便無法真正立憲。所以就是沒有慈禧,就算光緒再天才,再勵精圖治也走不出背後貴族的籠罩。
總之就是,這本書讓我把」封建「和」黑暗「二者徹底地區分開來。
ps:這只是我自己的觀點,求別噴!《可怕的科學》
很多年以後,當我在火車上翻看雜誌,看到一篇對科學松鼠會的專訪時,看到姬十三說的那句話,我才想起好久之前那幾本對我影響好大的《可怕的科學》。
如果不看那個系列的話?
我想我不會有現在這個近視眼,我想我不會有在看完書之後那段時間的狂妄自大,自以為無所不能,我想我不會有被批評自大之後那段長時間的消沉和自卑.....
當然,熱愛新鮮事物,自信幽默的我也同樣不會有。
看之前的我?「許多人都認為科學是艱澀的,是可怕的,是枯燥的。」
我想我會是「許多人」中的一員。
這是我看過最幽默的書。
「這本書千萬不要給大人看,這本書太可怕了!大人們看到這本書會把眼珠子都嚇出來的!」
我還記得當初在書內贈送卡片上看到這句話時,心裡是多麼的歡樂。
有好多個晚上,我都會想,在亞歐大陸的另一邊,當初寫這些書的人,現在過得怎樣?
得對科學有何等的熱愛,才能寫出那麼生動的科普書?
很久之後,我才知道,在中國翻譯書籍,所能掙得的錢是何其的少。我不知道當初翻譯這些書的人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去翻譯它們的。
我想他們也不知道,他們寫作和翻譯的書,對一個男孩的影響會有多大。
感謝他們,如果今天的我對科學有十分的熱愛和崇敬,其中的九分便是他們賜予我的。
「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
很多年以後,當我在坐火車時看到雜誌上姬十三說的那句話後,我覺得我已經不用向我身邊的人去推薦這本書了。
我們有了自己的《可怕的科學》。冰與火之歌 以前一直以為小說是用來消遣的,而不是用來虐心的。
曾子墨的自傳 《墨跡》。
大學時候愛不釋手的一本書,翻到書頁都卷邊了。現在偶爾還是會翻看。很多人都知道曾子墨是鳳凰衛視的主持人,估計很少人知道當年她在常春藤盟校達特茅斯學院的那段生活以及後來在摩根大通的那段日子。
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她放棄華爾街光鮮亮麗的工作和生活去當一個主持人,正是書中的那句話,給了那個時候同樣處於人生選擇的我極大的勇氣——「我為什麼要用生命去點亮別人照在我頭上的光環?」
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喜歡一本書或一個事物甚至一個人,都有一個簡單到極致的原因,就在你需要溫暖、或者勇氣、或者領悟的瞬間,它給予你了,就喜歡上了。
墨跡對我來說,是非常特殊的一本書。當然裡面的精彩之處還有許多,看到這個題目,忍不住想留言,希望可以把這本值得推薦的好書分享給大家。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顛覆歷史觀。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因為我個人喜歡魏晉了。
其實我的啟蒙書籍是郭敬明的《幻城》 那時候讀初一 看慣了帶拼音版的四大名著 看了這本書以後驚為天人 同一時間還有韓寒的《三重門》 雖然現在慢慢對他們無感 但是必須感謝他們將我帶進更大的閱讀世界。高中以後幾乎都是看些主流的書了 安妮寶貝 張悅然 七堇年呀什麼的 看多了覺得沒有意思了 高中後期喜歡台灣的幾個作家 張曉風 白先勇先生 簡楨 等 大學有大圖書館 看得史書比較多 《全球通史》(寫得很有意思 不會讓人覺得枯燥)然後就是民國時期的幾位老先生的書了 呂思勉的《中國通史》上面錢穆和陳寅恪的等等 雖然閱讀愛好階段性的在變化,但是一直在看安妮寶貝的書 個人覺得她後期的書真的很不錯。最近在研究《山海經》。不得不感概造物者的偉大。最喜歡的幾本書:《紅樓夢》《國史大綱》《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春宴》《草房子》《全球通史》《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白先勇《遊園驚夢》《瓦爾登湖》《追風箏的人》《山海經》喜歡的幾本言情:唐七的文風很符合我的口味了 都好看 然後桐華的《長相思》也不錯 然後忘記了 這兩位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深刻。。。
ps:知乎裡邊應該都不是學究吧···希望有妹子給我介紹幾本言情 希望文筆好 故事緊湊點的小言情(希望能虐點) 最近有些無聊 不想看沉重的書了~《菊與刀》--談不上震驚,但讓我對日本的了解多了很多。《君主論》--震驚馬基雅維利對權力使用和掌控的解讀,也震驚這樣的人才居然在當時顛沛流離。《禍棗集》--現在居然還有人可以這麼文藝,這本書是在太「書」了。
《黑天鵝》,作者對於平均斯坦和極端斯坦的講解,讓我認識到世界上有很多事是突如其來的,意識不到的,不可以事後歸因的。我們總是希望從事物中歸納出什麼來,這種思考是一種貼標籤似的思考,忽略了事物之間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是避免不了的,人不可能看清事情的全貌)。推薦和《複雜》一起看。
但是要注意,看完後會產生一種隨遇而安隨波逐流的情緒,往好了說是看開了,往壞了說是消極。至少我是這樣,理解不對望指正。《道德經》曾以為讀完就會變得有道德了。
影響我的不是一本書,而是知乎上的一個問題
看完之後,我覺得我生活的星球有一些東西壞掉了。
你的約炮經歷中,有沒有遇過什麼奇葩的炮友?
木心先生的《文學回憶錄》
看完以後方知世界之美、文學之美,才知自己的粗鄙渺小高中看過的《古代十大禁書》,看的第一本黃色小說,還是文言的,動不動就來個有詩為證,還在上數學課的時候偷看被老師收走了。這本書可以說是我的性啟蒙教育書。
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小李飛刀)。
沒開玩笑,沒誇張。在我曾經最迷茫的時候,這本書(李尋歡)算是幫我塑造了人生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每一篇每一個故事都會讓我敬嘆,思考。。。
AV改變了我對性的看法
孫皓暉的《大秦帝國》要想成為名垂千古的偉人除了要有天縱奇才之外還要放棄很多一個正常人都該擁有的東西。所以說要想成為偉人才能次之。最主要的是勇氣和膽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