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有《紐約書評》,倫敦有《倫敦書評》,巴黎有《巴黎評論》,中國有類似的刊物嗎?
先糾正問題中的一個錯誤:沒有《巴黎書評》,只有《巴黎評論》(The Paris Review)。並且,如@王童鶴 所言,它在紐約……
這些出版物之所以具有相通的氣質並且受人尊敬,跟「書評」這種具體的文體其實關係不大,像《倫敦書評》就有很多欄目。真正塑造這些雜誌的,是這些關鍵詞:知識分子(真正的知識分子),作家(真正的作家),精英寫作,思想性,討論嚴肅問題。
所以,在這個題目之下扯什麼「豆瓣」之類的,簡直是很荒唐的答案。如果說2005年的豆瓣還有那麼一點精英氣質的話,今天的豆瓣則完全是大眾文化、流行文化的代表。豆瓣書評和倫敦書評的差距,比豆瓣辦公室到倫敦的距離遠得多得多,因為它們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上的東西。
如果一定要選出能夠和這些雜誌相提並論的中文雜誌,知友們提到的《讀書》《萬象》《上海書評》《東方早報·書評》是比較靠譜的回答。另外,我正參與編輯的《東方歷史評論》是以做成《倫敦書評》《紐約書評》這樣的出版物為願景的——這個目標或許在近期無法達到,但可能是中文出版物裡面能離這個目標最近的。這本雜誌的主編是許知遠,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氣質是和這些雜誌相投的。明確的說:沒有。
在我看來,《紐約書評》並非一本純粹的書評刊物,而是一群頂尖作者以書評形式總結世界的文論匯總。
在中國,這樣的作者有沒有尚且不敢說,何況刊物。
勉強說的話,今天我翻覽了一下《上海書評》的文選,覺得可以算。雖然它的作者群如邁克、水木喬納森、林行止、小寶……你在其他文化讀物如《萬象》里也能看得到這些名字。但至少,它是代表一座城市的一批有水準的作家的園地。-
《讀書》,月刊,由三聯書店出版,紙質 8 元/期。亞馬遜有電子版賣,奉送鏈接——讀書。-如張亮所說,外國這幾家都已經不再是純粹的書評雜誌,而是文化雜誌。國內公認比較好的有《東方早報?上海書評》,北京《新京報》書評版,廣州《南方都市報》的閱讀週刊。
廣告時間:位元組社剛剛出了四本《東方早報?上海書評》選萃,收錄了張五常、董橋、江曉原、葛劍雄、嚴鋒、傅月庵、陳子善等人文章:
位元組社 | 網上書店
個人非常喜歡 東方早報 的 上海書評、算是文藝與學術兼具,題材也較為廣泛。
香港有一本免費雜誌叫做《讀書好》,也有在線版本,不能說最好。而且近期有點泛政治化的走向。但我覺得大家可以關注下。每一期裡面有一兩本書的推薦還是值得看看的。
:: 讀書好網上版 ::《東方早報·上海書評》
梁文道的《開卷八分鐘》
先不說他的左派思想,最起碼這是一個很誠意的節目,每本書文道也確實有讀過。有時也會看看新京報的書評。新京報的書評周刊也很不錯哦~前幾天是書評周刊10周年,這期的封面也是關於這個的。《紐約書評》50yrs 《巴黎評論》60yrs_書評周刊
「新京報2003年創建書評周刊,一下就是16個版,全國報紙那時沒有任何樣版,我們是摸索著來做的,大批現在做了10年。……沒有人做過的事,我們把它做出來了。現在當然很多報紙都有書評,也有了書評周刊。我不敢說我們是做得最好的,但我們具有獨特性,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在做新的轉型。」
哈哈《上海書評》。據小道消息,陸灝辦《上海書評》就是奔著紐約書評的目標而去的。
最好的書評是《開卷八分鐘》的梁文道與《東方早報.上海書評》,其餘不是不入流,就是質量太不穩定
豆瓣只有0.1%的閃光點,真正好的作者的書評其實也上平媒中國最好的中文書評,是豆瓣。
微信公眾賬號:拇指閱讀
書評本身也有細分,單以「對書的評論」來界定無意義。說豆瓣最好的是沒有區分「讀後感」和書評。這就像UGC社區和編輯推薦門戶的差距顯而易見。書評雖無定法,至少要在敘述閱讀體驗之外有系統閱讀、專業判斷、得失檢討等方面。但是毋庸置疑,要想最快時間找到特定書的書評,非豆瓣莫屬。比較好的書評報刊有:
- 經濟觀察報的《觀察家》,比較偏社科人文,右派奇多。
- 南方周末的文化版,純書評不多,作家試水和原書摘錄不少。
- 《讀書》、《書城》為代表的雜誌派,學者撰寫,學院風濃厚,有時候掉書袋、學術腔不忍直視,但總是不乏佳作。《書城》偏小資一些。
- 東方早報的《上海書評》,網路版都看得津津有味:上海書評
- 鳳凰網的讀書頻道,會針對有特點的書做深入專題。
《中國圖書評論》,是沒人看嗎?
中國可以先從NewYorker開始做起。
我認為先有良好的趣味,才會有優秀的思想;大眾有了良好的趣味後,才能養活擁有優秀思想的雜誌和書寫者。還有一點,必須有大量真正的「好書」出現,才會有xx書評的土壤吧。沒有人提到 《讀書》 么。。我只是說一句啊。。。中國沒有這種專門的刊物,但是在很多雜誌或其他領域都有書評。因為和外國的文化思維不同,中國的書評是很認真的,認真到編寫成另外一本書,古代早就有為書注釋和解說、評論的書冊了,一直到現在也有很多,比如《論紅樓夢》,諸如此類的太多,而且借同一本書的會有很多派,每個人有不同的思想,有很精彩的見解,很多有名的評書的書或話,都成為經典。所以,就評書這一方面,我認為我國是遠遠超於外國的,中國人對前人的書中的思想和藝術的追求的那種精神,是超其他國家的。
《上海書評》
感覺應該是要一個《北京評論》或者《上海評論》的節奏,但是最後結果就變成「人民評論」的節奏,就感覺很刻板很官方很主旋律很掉價。
其實中文評論肯定沒有一家獨好,只有像找真愛一樣閱文無數才能碰上個好的。《上海書評》做得不錯,《隨筆》《讀書》《萬象》都基本是差不多的水平,起碼看起來專業邏輯強,能說清晰。
豆瓣這類魚龍混雜,要找只能找搞翻譯那幫人的評論算比較出色靠譜。最後在一番苦找,不如看大作家的評論集靠譜。如果你想找同伴,那麼你先自己寫好。這是中文寫作水平普遍不高的硬傷。目前自己接觸到的大多還是網路資源,主要是由於自己不在大城市,沒有那麼多資源
網路中我比較多看的是豆瓣和讀寫人(書評聚合網站)http://www.duxieren.com/
質量參差不齊,不過總比沒有好推薦閱讀:
※作者拖稿怎麼辦?
※記者在採訪中如何避免自己的認知體系被忽悠和自我意識被駕馭?
※如何打垮BBC和CNN這些西方宣傳寡頭?
※拿什麼拯救中國的媒體?
※為什麼娛樂新聞的關注度高於社會事件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