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對於同性戀我的態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對」這種觀念?
請大家理性討論,不要說髒話和陰陽怪氣的話。 不希望有任何謾罵或嘲諷。
大家都是普通人而已。只是借這個平台相互交換意見。吵架心累也傷和氣。非同群體也不需要因為這個問題而給同性戀者扣上搞「政治正確」的帽子,沒有意義。同性戀者也不要去謾罵那些表示不理解不支持的人士。再重申一遍,是討論,不是撕逼。對於高票的回答持不贊同意見,也請不要攻擊和嘲諷。
關於「性少數」這個話題的東西,其實不太需要闡述邏輯,很多時候只要換位思考一下就能說明白。
現在,我們不妨做個遊戲:我們把「同性戀」換成「華裔」再代入一些故事當中看看是什麼效果。
故事1:1969年,一群華裔在酒吧正常玩樂,隨即被警察追捕,理由是「你們是華裔」。不久後,警察對華裔的搜捕愈演愈烈。於是華裔們開始遊行,表示自己身為華裔而驕傲。這遊行漸漸變成了傳統,隨後命名為「驕傲節」。
我們把角色換回來,故事1就是1969年的「石牆暴動」,也是LGBT遊行的由來。
故事2:華裔莫名公司開除,華裔們隨即發起了更多的民間組織,組織了各類宣傳活動如「黃皮膚不是病」「黃皮膚也要平等的權利」等等。
我們把角色換回來,故事2就是近幾年以來正在發生的事。
試想,現在有一群聲稱中立派的人衝出來說:
「我是中立的,但我要保留我歧視華裔的權利」
「我本來是中立的,被這幫人煩成反對派了。這幫人就是在炒作,誰有工夫管你褲襠下的膚色了?」
「我不歧視華裔,小孩要和華裔孩子玩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但如果我自家兒子要和華裔小孩玩,我要打斷這個不孝子的狗腿。」
「我不支持也不反對,但誰能告訴我怎麼讓這幫華裔消失在我的眼前,他們真的很煩」
「我是中立派,壓根不關心華裔,但麻煩華裔別上街好嗎真的很辣眼睛」
「我本來是中立的,但這幫華裔活著就算了,現在他們都能結婚了還想怎麼樣」
……
……
我們把角色換回來,這些言論就是性少數群體每天要面對的網路暴力,而這樣的言論,寫一晚上怕是都寫不玩。實則有太多人假借「中立」之名實行「歧視」之道。
繼續進入遊戲……
而持「不關心」態度的人呢?他們在埋頭做自己的事情,不看網路上的爭論,即便看到了也不為所動。他們也許不了解華裔被歧視的歷史,但看到華裔遊行卻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就算有所了解,他們縱使沒有明確表態,卻也能做到自己不歧視華裔。他們在大街上看到華裔也沒覺得辣眼睛,和華裔同事相處的也很正常很愉快。
我們把角色換回來,這類人雖然沒有幫著LGBT反歧視,但卻做到了自己不歧視。而這種態度對於性少數群體來說,恰是最基本的「支持」 --- 為了方便理解這個邏輯,我做了一個0分到10分的簡易量表:
客觀上來說,5分是中間點,即「不反對也不支持」,因此對應的是「中立態度」;但是從LGBT的主觀上來說,「5分」才是LGBT運動最終所追求的理想狀態 --- 所有人不拿性取向說事,既不加分也不減分 --- 因此「5分」在某種意義上支持了LGBT。
由此我們似乎陷入了一個邏輯漩渦:
很多不必要的爭論都是這個邏輯漩渦帶來的。但其實,這個邏輯很輕鬆就能理順:
大家發現了問題所在沒有?做到了自己不反對LGBT的人即便持有「不關心的態度」,卻在某種意義上「支持」了LGBT --- 更準確說支持了LGBT運動 --- 因為這不偏不倚正是LGBT運動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呀!正中靶心我也是沒辦法呀!
對於某些「中立派」來說,莫非LGBT把這個態度描述為「支持」也冒犯到了您們,讓您們受委屈了?甚至還變成了LGBT在逼迫大家站隊?
LGBT批判的是打著中立旗號的「歧視」,這些人盡請換位思考一下,把自己代入上述的故事當中的「華裔」里去,再讀讀那些言論,好好體會一下被所謂的中立派「不支持也不反對」的感覺。Enjoy~~
---------
評論區一直有知友在質疑「種族」和「性取向」的可比性。
但是,我做這樣的對比是希望LGBT群體以外的人體驗一下所謂的「中立派」的網路暴力和語言暴力,而不是試圖以「種族多樣性」的合理性來證明「性取向多樣性」的合理性。
「種族」和「性取向」當然有不同點,但暴力對一個群體的傷害是沒有區別的。當刀子揮向了你的時候,不管理由是「你是華裔」還是「你是同性戀」,血一樣會流出來。
雖然我本人的確認為性取向的多樣性是合理的,但這不屬於本文章的討論範疇,希望大家能停止避重就輕。
這裡評論區我對一位知友的回復,作為統一回復,希望大家就此打住:
1.人種和性取向還真有可比性 --- 二者都是一個人自身本身的屬性,無罪無害,且都不是疾病。您要覺得沒有可比性,大可將「華裔」改成「異性戀」再自行代入,那也是一模一樣的酸爽,盡情自行品嘗。Enjoy~~
其實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我內心歧視同性戀,但我不說出來,只要別發生在我的身邊,在我的家庭里就好了」
為什麼,因為說這句話的人沒意識到其實支持/反對並不一定是行動上的,
因為不是非得在行動上給予/打壓同性戀運動,不是非得在朋友圈微博知乎為同性戀寫文章吶喊搖旗/批判譴責才叫支持/反對。
支持和反對最簡單也最重要的是內心的態度,是你心裡的對同性戀的態度是認同還是歧視;是你認為同性戀在受到社會歧視和打壓的時候能不能去為自己爭取;是你認為同性戀應不應該有平等的權利。
一個人對一件事物在內心裡必定會有自己的態度和看法,即使行動上無所作為,內心上也不可能處於一種「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的空白模糊地帶。
所以內心的態度往往才是支持和反對最重要判斷因素。因為道理很簡單,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放下自己的工作去做志願工作,去為同性戀爭取權益,就好比你天天喊支持祖國獨立,也沒見你遊說藏獨台獨分子呀,也沒見你天天寫文章分析民族形勢呀。
但是你的態度卻是那些有精力有時間做實事的人的重要精神支柱。
最簡單的,問問你內心,你承不承認同性戀的存在合理性合法性。只有那些不承認但卻礙於政治正確或者別的因素而不敢或不願意說出來的人才會說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的話來。
為什麼?
因為承認了的人,都會說支持。
————————————————————————————————————
統一回複評論:
先來跟我把一句話讀三遍「我精神上支持你」
幾乎所有人都把關注點放在了我最後一句話,但如果能仔細看上下文,就知道我要說的是,」支持或反對「最重要的在於內心的態度,而大多數人都把「支持或反對」等同於「站出來表態」「和反同人士對剛」「撰文大肆呼籲」「給予援助或參與同性戀運動」。
但是實際生活由於時間,精力,意願或者風險等因素,很多人並不能為同性戀做出任何實際行動和直接援助,但這並不能影響他們支持同性戀,內心對同性戀的承認和認同就是對同性戀最大的支持。
因為同性戀所做的一切運動都只是為了求得這個承認和認同罷了,當社會還存在歧視的時候,你們的承認和認同就是對他們的支持,當這個社會已經消除歧視的時候,當人們能夠平常心對待同性戀的時候,就沒有承認和認同這一說法了。
所以沒有人逼著你們表態,沒有人逼著你們站隊。你們內心是怎麼想的就是怎麼樣的,承認不承認,認同不認同,你們問問自己內心。你們可以選擇表態,也可以選擇不表態,可以選擇站隊,也可以選擇不站隊,但這並不影響你們的態度。
但是如果你們要說是因為擔心身邊人的目光,擔心反同人士的攻擊,所以說出了」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那真是無比荒謬。這樣的人真正的做法是不表態,不站隊,但是「精神上支持」。
這個時代是法制的時代,是文明的時代,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言。無論你是說支持、還是反對、還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都沒人可以抹殺你說話的權利,也沒人能順著網線去打你,你們也不能順著網線來打我。但是我只是覺得這些說出來「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的人面相真的難看,而且也真的危害巨大。因為這種偽中立偽客觀偽理性的話特別容易誤導那些真的對同性戀一無所知,沒有了解的人。
還有你們口中的「無感」「漠不關心」的人,有嗎,肯定有,但這些人是不會說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這句話來的。
每天主動跑到同性戀話題下面說「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哎,你們同性戀群體能不能收斂點的呀,天天刷我的屏,我說了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怎麼取關同性戀話題呀」「我不支持不反對,但我反對把它說成政治正確」
知乎更新一個「如何看待美國同性戀婚姻合法化」,跳出來說「我不支持也不反對」
更新一個「如何看待台灣開放同性婚姻」,又跳出來說「我不支持也不反對」
你們管這叫漠不關心?
真正的漠不關心是,掃一眼,「哦,美國同性戀合法化啦,真開放」,然後繼續去看搭配美妝攝影,再掃一眼「咦,台灣也合法化啦,一國兩制哦」,然後繼續去刷我的搭配美妝攝影。漠不關心還要特地點開回答,義正嚴辭寫上我不支持也不反對,再努力敲上幾百字解釋自己的理客中三觀,你們是表達欲太旺盛,還是閑的無聊刷刷存在感?
還有那些非得把「都會說」等同於「必須表態」,等同於「激進的支持」的,我實在是無話可說,多看點文章,理解一下語言邏輯吧。
謝邀。
高中語文課上老師就教過,做閱讀理解分析句意時,要分成兩步:一,是要看語境;二,是要看上下文。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句話在當下的語境——即看看同性戀群體在當今環境下所面臨的境遇,以此推測說出這句話的人懷著怎樣的出發點。
我們類比幾個能夠很簡單地作出是非判斷的情境:一個校園惡霸和一個被他欺負的同學來到老師面前,等待老師的獎懲和裁決,並得到了這樣的回答:「作為老師,我有義務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因此,在這次發生的事情中,你們兩個我都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亦或是在一個崗位的招聘中,兩位應聘者一位是一名普通應屆畢業生,另一名則是公司董事的兒子,並且後者毫無懸念地獲得了這個職位,並領取者一般新入職者不可想像的高薪資;作為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員,當招聘過程不明的情況下你被問及對這個結果的看法,你說:「在我眼中他們都是一樣的競聘者,因此兩位我都不支持也不反對。」
你穿越到160年前還並未解放奴隸的美國,你看到了一個僥倖從南方主人家中逃出的黑奴偷竊村民的食物用以果腹,希望能逃到已經廢除奴隸制的北方;你將他抓獲,送交他先前的奴隸主,讓他遭到毒打,在遭到質問時,你為自己辯解說:「我對黑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因此他必須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負責。」
但凡具備正常是非觀的人,都不會覺得以上列舉的種種表態,符合「客觀」與「中立」的標準。它們共同的語境,就是兩者中的其一遭受了不公平的對待。
在電影《蜘蛛俠》中有這樣的一幕:出於對雜貨店店主吝嗇的「報復」,他有意放走了搶劫收音機的劫匪,卻立刻為這個行為付出了代價——他的叔父死在了同一名劫匪的槍下。當聽到店主的懇求時,他那句輕描淡寫的「Not My Policy」,像不像題目中的「不支持也不反對」?
在美國種族平等運動高漲的時期,也曾有人提出過相似的質疑。美國政府為了對曾受到隔離和歧視的少數族裔表達歉意,並補償他們相對於白人來說較為落後的發展水平,曾推動實施Affirmative Action,即通過高校入學名額、公司員工招聘等多途徑對少數族裔進行照顧。隨著時間的推移,質疑這種舉措是「反向歧視」的聲音愈發響亮。不久,一位名叫Allen P. Bakke的白人學生因為受此影響數次未能成功被加州大學錄取,遂將其告上法庭,並最終上訴至最高法院。而最終的裁決結果,一方面支持了Bakke的入學要求,但另一方面,也充分肯定了Affirmative Action的原則,認為「美國有義務保障課堂中族裔的多樣性」。
也有一部分人,試圖否定同性戀這個群體依然處於弱勢這樣一個前提。他們看到知乎上一些人寫出對同性戀合理性無可辯駁的分析與支持,看到微博上出櫃者的照片下得到祝福,就覺得作為少數,這個群體已經完全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和「尊重」,不存在處於弱勢的前提,因此用「不支持不反對」已經是克制著自己內心的厭惡後最大的底線了。
這種說法,就更加荒唐了。一個肉眼可見的事實是,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僅僅有大約20個宣布了同性婚姻受法律保護;當然,出於對家庭價值和宗教理念,「合法婚姻」的確還是一個可供商榷的問題,但就連最保守的基督教會也尊重這樣一個共識,即反對同性戀行為但愛同性戀者;換句話說,如果「婚姻合法」是一條數軸上的區間最大值,我們可以將「達到平等」設置的稍稍靠左,但即便如此,我們今天也距離這樣一個平衡點太遙遠。
(電影《米爾克》)
因為,當兩個男生略帶羞澀地手牽手走在路上時,一旁待著孩子的年輕媽媽依然會下意識地將孩子向身邊拉緊;當你詢問身邊一個長輩關於同性戀的看法時,有很大的幾率會得到「就算有科學論證我依然接受不了他們」這樣帶有頑固偏見的回答;甚至當我坐在一個外語培訓班的教室中,身邊都是來自一線城市、準備去歐美留學的同學時,在閑聊中提起這個話題,還能聽到有人情緒激動地說「甭給我講道理,我就是受不了他們」。
不需要引用某次科學調查的研究結果,也不需要引用諸如「大城市/小城市/農村中對同性戀接受程度統計」的翔實數據,我們回憶一下自己生活中的某些切片,就知道今天距離達成一個較為平等的狀態還有多遙遠。這樣一個語境下,「不支持不反對」,恐怕大多是某些人礙於現代社會的道德要求,不能理直氣壯地歧視後試圖掩飾的矯揉造作。
說完語境,再看這句話的上下文時,這種惡意就更是一展無餘了。它通常很少作為一條單獨的評論出現,而是通常在一個逗號後,與「但是......」相連。
這「但是」後是什麼?
「……,但是請你不要帶壞我的孩子。」
「……,但是請你不要大張旗鼓的宣傳。」「……,但是請你不要說什麼『同性才是真愛』。」
等等等等。
「孩子」永遠可以作為一個引起人們同情的借口,「為了他們的健康你們這些少數委屈點也應該」更是讓自己的歧視赤裸裸地展示出來的同時又為其憑空塗抹了一層能夠引起共鳴的外殼。但是當你仔細查看這群人的社交平台,往往也能找到在過年回家期間對長輩干涉自己私生活的抱怨。當自己成為受害者時,他們能很明確地認識到,上一代人將自己價值觀與好惡強制傳遞給下一代所帶來的痛苦;而一轉臉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卻毫無愧意地繼續傳遞著這樣的行為。
來自至親的不理解與不接受,往往是在LGBT群體中造成悲劇最重要的原因。
而從古到今,從莎士比亞到《泰坦尼克號》,對於異性戀的「高調歌頌」,是被視為再尋常不過的美好,以至於人們沒有意識到讚美自身愛情能夠作為一項與生俱來的權利;今天,同性戀群體希望希望這項權利平等地惠及自己,卻無端地被指責為「壓制異性戀、讓人不適的過分高調」。
說到這裡,問題的答案已經再明顯不過:從頭到腳,這不過是不那麼赤裸裸的歧視。稍不留神,這些人便會連這最後一點遮掩一併扯掉。
真正的客觀和理性,從不需要語言刻意地標榜和渲染。
相關資料:
有關美國Affirmative Action的詳細信息:Affirmative a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有關「加州大學董事會訴巴基案」的詳細信息:Regents of the Univ. of Cal. v. Bakke
文章版:你所謂的「客觀」和「中立」,不過是給歧視穿上一層偽裝的外衣
當胖虎欺負大雄的時候,你有兩種選擇:
1、挺大雄
2、挺胖虎3、裝作沒看見4、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兩邊都有錯啊,不是說兩種選擇么?
對,因為後面三種選擇都是「挺胖虎」。騎牆爾
天下眾生 皆為利來 皆為利往如果說支持同性戀會讓老闆龍顏大悅獎金翻倍,如果說不支持不會被人罵做沒有同理心不人道留下刻薄之名。你看看這時又待怎麼說?我只是闡述一些本人的看法,僅此而已。
知乎的政治正確?我從來沒有關注過這些東西。我也不會跟風。
我學校所在的城市是SY。據我所知,HG區那邊有一個「愛之援助」中心,志願者也都是普通人,專門普及LGBT知識,為同志提供免費HIV快檢並宣傳預防艾滋的常識。
通過自己的努力,去一點點向家人和社會宣傳我們的理念,普及同性戀的相關知識,漸漸消除大家對同性戀者的誤解,這個大家,當然包括「不支持也不反對」的這部分人。
以這樣的方式為同志平權。
這就是我的理念。
沒有道德綁架,沒有所謂「同性戀在知乎的政治正確」。
評論下有一些建議我覺得值得採納。
「不支持不反對」可以分成「潛在支持」和「潛在反對」。
那麼,「潛在支持」的出現還是因為社會輿論、傳統思想、國家政治等因素。他們內心對LGBT平權持積極態度。可是不敢正大光明的為同志發聲。
「潛在反對」如原文所述。
但不管是「潛在支持」還是「潛在反對」。都是我們需要爭取的對象,沒有差別。
———————————原答案————————
————————————————————————————————————————————
這句話的最深層含義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我對別人究竟是不是同性戀沒有興趣。他們平權也好,不平也罷。只要這種事情不要發生在我的家庭就好。別人家如果發生這種事,離他們遠一點就好,我才不去多管閑事。做一個不是很恰當的類比——
在台灣解嚴之後,在1990年實現代修憲與總統直選後,支持台灣獨立的比例緩步微升、且通常穩定地高於支持統一的比例,
但均低於支持維持現狀的比例。
這個維持現狀,很大一部分是「緩獨」。
他們打心底是不願意統一的。他們希望「維持現狀」永遠下去現在這個狀態就很好,統不統一不關我事,只要我自己生活正常就好,別打仗就好。
所以「對於同性戀,我不支持也不反對」,同理。
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他們打心底是並不在乎同志平權,甚至反感,充滿誤解。現在這個狀態就很好,你同性戀平權不平權不關我事,只要我生活正常就好,別妨礙我就好。
殊不知,一直維持這種狀態,對同志的不公平也將繼續下去。
再說一遍。
通過自己的努力,去一點點向家人和社會宣傳我們的理念,普及同性戀的相關知識,漸漸消除大家對同性戀者的誤解,
這個大家,當然包括「不支持也不反對」的這部分人。
是以這樣的方式為同志平權。
這是我的理念。
沒有道德綁架,沒有所謂「同性戀在知乎的政治正確」。
如果你在不公正的情形下保持中立,那你實際已經選擇站在壓迫者的一邊。
「不反對,不支持」,並不是一個中立的態度。
其實這句話可以擴展為:
我「不反對「你是同性戀,但「不支持「你公開表達自己的性取向並爭取自身權益,因為我不想知道這些事,更不想讓這些事影響到我的家人(子女的婚姻大事)和我自己(的面子)。
這樣看是不是就明顯了許多?
其實持中立態度的人絕對是有的,就像直男對喜歡他的gay說:「我理解你喜歡同性,也希望你能找到理想中的伴侶,但我喜歡女人,所以不可能和你在一起」。這完全沒有問題,基本等同於「我理解並尊重素食主義者,但我還是要吃肉」。
所以如果真想表示中立,請選擇「理解並尊重」吧。既能正確表達意圖,又展示了自己的涵養和風度,畢竟這是國與國之間交流都能頻繁使用的高大上表達方式呢。不支持,就不要轉發任何和同性戀有關的微博,不點贊任何和同性戀有關的答案,不給他們爭取平權增加任何熱度,不問他們的事,屏蔽一切和同性戀有關的內容,我不支持你們,所以我不想聽你們的事,也不想被你們帶任何節奏,你們的一切我都不感興趣,別和我說,這叫做不支持
不反對,我和你一樣都是爹射的媽生的讀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不要因為我喜歡的和你不一樣上來就一句死變態;別人討論反同的時候和你不支持同性戀一樣,不聽不看不接觸。我不反對你們,我判斷你這個人好不好的理由永遠不是因為你無法改變的性取向,你很有才華和我聊得來,那不管你是不是同性戀我們都可以交個朋友,我也不會去亂帶你們的節奏,給反同煽風點火,這叫做不反對。
按照這個標準判斷,真正不支持不反對的人,根本不會參與到這個問題中來,因為這問題根本沒出現在他們的TL上。
所以怎麼看待這種態度,要我說太棒了,既沒有政治正確的壓迫,也沒有病態的反同恐同,這不就是平權所追求的境界?不因性取向而優待也不因性取向而歧視。1 承認同性戀具有生存權(不能因為是同性戀而被殺)
2 承認同性戀有不被歧視的權利(不能因為對方是同性戀就冷熱暴力對方,或在就業等方面不一視同仁)
3 承認同性戀有婚姻的權利(以及連帶的一系列法律法規的修改)
4 為了尊重同性戀而改變許多生活習慣(比如不能再說夫妻、父母等詞語,要改成伴侶、家長等)
5 自己必須採取行動來表明自己支持同性戀(比如參與同性戀遊行)
6 自己必須找同性戀伴侶來表明自己支持同性戀
我在2和4之間,其中3由於無法預估法律法規會有哪些連鎖反應而暫且不論
本質上是孤立主義,認為社會上存在一個問題不去解決就沒有了。我支持的中立是「我們精神支持你去追求自己的權利,但我家裡老婆孩子的忙不過來,實在是抱歉。」
不支持,不反對,這句話實際等同在內心歧視同性戀。嗯,我何止歧視,我簡直鄙視你們這種人好么?所以我們為啥不支持你們這種人自己心裡沒點beta函數?φνμδπ νμσλ
一、何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的兩種理解方式。
1. 第1種理解——從詞典以及日常使用的語義的角度
各種漢語詞典中的釋義:
支持——贊同,鼓勵,同意,認可,認同…
反對——不支持,不贊同,不認同,不同意…
(可自行找詞典查證)
可以看出,「反對」這個詞語的定義就是:與「支持」相對立,或「不支持」
日常使用的時候呢?
當我們針對同一個賓語,討論「支持」和「反對」的時候,
我們很少會說「有些支持」「大部分支持」「支持一點點」
也就是說,「反對」和「支持」更傾向於屬於絕對反義詞,例如「生」和「死」。
而不是像「快」和「慢」這類相對反義詞,使用的時候會有程度概念和比較概念。
例:存在「我沒你快,同時我沒他慢」,但不會有「我比你更不支持,同時我比他更不反對」
因此,實際使用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認為,「支持」和「反對」是絕對反義的,反對=不支持
所以此時的邏輯是——「既不反對也不支持」=「既不反對也反對」,自相矛盾
2. 第2種理解——從數學邏輯,集合概念的角度,看下圖
不支持=中立+反對
不反對=中立+支持
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不反對與不支持的交集=中立
3. 結論
每個人對「既不反對也不支持」的理解很可能不一樣,建議不要使用。
二、何為「中立」?
討論正反問題的情境下,中立有兩種:
1. 不參與討論的中立——不關心,不在乎,不發表言論
2. 參與討論的中立
為什麼參與討論的中立不站支持方,也不站反對方?
因為他們認為:支持方有理,反對方也有理。
他們不是「不支持」,也不是「不反對」
他們支持「支持方」的理,也支持「反對方」的理。
他們反對「支持方」的謬,也反對「反對方」的謬
參與討論的中立站在道理的一方。是區別於正反立場的獨立存在。
* 只發表某一方的言論的,而不是從雙方的角度分析、雙方都具有利和弊的,不屬於中立。
三、「支持還是反對同性戀?」這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支持同性戀」是什麼意思?
例:
如果有人說「我們應該支持艾滋病患者。」
我們不會認為它表示「應該支持艾滋病這種疾病」,
也不會認為它表示「應該支持大家成為艾滋病患者」
事實上,是因為艾滋病患者受到無理的、無知的歧視或不公平對待,
我們才呼籲「支持艾滋病患者」,鼓勵,贊同,認可他們與歧視作鬥爭,爭取他們應有的尊重和權利,甚至自己也參與其中。
如果有人說「我們應該支持女權。」
我們不會認為它表示「應該支持女性特權」
更不會認為它表示「女性比男性優秀,大家應該做女人」
事實上,是因為女性受到無理的、無知的歧視或不公平對待。不僅僅是法律上,而是滲透到社會各個細微角落,細到一個簡單的稱謂。可怕的是已經深入於人們的「常理」中,大家都認為「這樣是應該的」。
因此我們才呼籲「支持女權」,這是「支持女性平權」的簡稱。
同理,
之所以會向大家提出「應該支持同性戀群體」的觀點,肯定不是說「應該支持大家成為同性戀」,也不是「同性戀更好」,也不是「支持不安全性行為」
同時也不是「支持這一種性取向」
而是因為同性戀群體受到無理的歧視和不公的對待,
所以我們「應該支持同性戀群體」,支持,鼓勵,贊同,認可他們應該與歧視鬥爭,應該爭取應有的尊嚴和權利。
(在此不討論同性戀群體是否被歧視,有些人覺得沒有)
因此,「支持同性戀」本質上是「支持同性戀平權」的簡稱。
再說,「支持同性戀平權」本質上同時是「反對同性戀特權」的
(在此不討論同性戀群體是否具有社會危害性,有些人覺得有)
四、「你支持還是反對?」,其實僅僅是詢問你的態度,不是要求你的實際行動
當詢問一個美國公民他是支持還是反對特朗普,是在要求他到處說服其他人,或是到街上參加集體遊行嗎?
不,這只是詢問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態度,本質上就是問你「你認為應不應該」。
在政治和社會角度,這僅僅是問你對此的一個態度。
上面第三點已經說明,「支持同性戀」本質上是「支持同性戀平權」的簡化,那麼,
「你支持還是反對同性戀平權?」
實際上是在問「你認為同性戀應不應該平權?」
(一般不加以說明的情況下,指基本人權:生命權,自由權,尊嚴權等等
*尊嚴權是目前國內同性戀群體最得不到保障的人權。(答者個人認知))
五、請注意表達立場時的說法。
1. 盡量不要用「不支持也不反對」來表達中立。
2. 如果你要表達中立看法,請發表正反兩面的觀點,而不是單方面觀點。
3.. 儘可能明確表達你所要支持或反對的賓語。
a. 「支持或反對(某一個群體)」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容易讓人理解為「認為(這一個群體)應不應該存在」
b. 「支持或反對同性戀平權」,可以補充具體細節,「什麼權」「什麼行為」等等
一般不加以說明的情況下,指基本人權:生命權,自由權,尊嚴權等等
*尊嚴權是目前國內同性戀群體最得不到保障的人權。(答者個人認知)
你可以「支持同性戀平權,但反對同性戀婚姻法」
「支持同性戀不應該被歧視,但反對同性戀以弱勢欺人」
等等.....
c. 注意,我們有「反對同性戀婚姻的立法」的權利,但沒有「反對同性戀合法提案同性戀婚姻法」的權利。因為我國公民享有合法參與政治的權利。
大學本科有一室友,大概能猜到我是,但是和我關係還是很不錯。
有一次我們討論到了相關問題,他說不反對同性戀,但是自己孩子是的話絕對不會同意的,我問他,你不同意能幹什麼呢,他說打,我說打了也改變不了呢,他說那就打死再生一個。雖然是在假設也是在半開玩笑,但是說實話一瞬間真的很心寒。
事實就是很多人不反對只是因為不重要。多數情況下,這句話的潛在意思是反對。只不過,相關事件對講話者的影響不夠深,以至於其沒空也沒想起來提出他的反對。——反對xxx只需要一瞬間,支持xxx搞不好得花好幾年來做自己的心理工作。——講話者一旦跟同性戀者有交集,他搞不好馬上就要反同了。
這句話的潛台詞是:寶寶心裡不爽,但寶寶不說
至於為什麼同性戀的話題會讓某些人不爽呢?注意,是關於同性戀的討論,比如討論的內容和過程,討論的方法論,討論中的雙方立場和態度,等等,而不是同性戀現象本身。
我覺得同性戀者的思辨能力和對自我的認知程度是應當為此負同等責任的,而不應當只歸咎於反同者。
若反同只是一個穩定的政治立場,我傾向於不對它做評判;但若是一種自動化的心理過程,我認為需要接受治療。。所以,我覺得某種層面上(政治角度),我是認可這句話的。同性戀這一政治議題不僅是偏見和反偏見,歧視和反歧視,其中涉及利益分配問題,按理說應當從程序性的正義出發去做辯護。。不對同性戀問題在政治層面和社會心理層面做區別界定,關於同性戀的爭論就一定會讓大多數人避而遠之。。因為整個爭論過程真的實在是太愚蠢了。。驚了,對同性戀不支持也不反對也要被說了。講道理,就算我真的反對又怎麼樣,你們現在為什麼這麼囂張啊。
首先,不管是支持反對還是持有中立態度的人。我覺得都是正常合理的。
每個人有自己的思想認知,如果知乎的政治正確是同性戀就必須被支持的話,那麼我相信有很多人會被划到政治不正確那一邊去。觀念是最難更改的,我可以擺事實講道理的告訴別人,同性戀並不是病,並沒有錯,試圖說服別人。但是他堅持他的看法我也無能無力不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不能指責他,你這樣就是政治不正確,你必須支持同性戀。
這就好比傳教,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你可以告訴我這個信仰如何好,但你不能強迫我一定要去信教。強迫我可能會對這個宗教產生厭惡。
例子可能不恰當。但是是覺得自己有多可憐多弱勢才一定要他們支持啊。別人就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了?
他知道同性戀是正常的,那他就不可以不喜歡了嗎?
他無法接受同性戀,那他就不可以不喜歡了嗎?
不支持不反對我覺得比看到同性戀就排斥至少是進步了。首先,作為基佬,你接受我不接受我沒有任何關係,你不要影響到我的正常生活就好了。
同樣,我也不需要特殊對待,這是指好的方面。但我又不是有什麼障礙,和所有人一樣。所以不需要,這會讓我覺得像在被同情。當然,因為我是基佬開我雙份工資的話,我是接受的。我也有明明是對的但是我就是不接受的事情啊,而且很多很多。但是出於禮貌也好,道德觀念也好,我也是不支持不反對的態度。
所以我覺得這個態度並沒有什麼不對啊。值得欣喜的是在那麼多彩虹人士的努力下,支持的人數節節攀高。
也希望無腦抵制或是事不關己的人能有機會去對同性戀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之後再來確認自己的選擇。最後,你不接受我也尊重你,你是一個值得交往的人的話,你不接受我也會樂意和你交朋友。意見不同不代表你就是個傻逼。異性戀者聲稱的「既不贊成,也不反對」針對的主體不同。
不贊成是指:不贊成自己(包括親人)「轉變」為同性戀,以及過分解讀同性戀文化的行為。不反對是指:不反對同性戀者的戀愛自由,對同性戀活動不阻撓,力求維持現狀。多年切身感悟 如有異議,歡迎指正。這其實就是中國現在的國家態度。既沒有說把所有同性戀都抓起來判刑或者當疾病治療,也不準同性戀婚姻。
推薦閱讀:
※跨性別者的童年與青春里有哪些遺憾?
※如何看待南大(社聯)註銷性別性向平等協會?
※喜歡上一個雙 可是和喜歡的人差距太大了該怎麼辦?應該放棄還是繼續?
※我是不是無性戀?
※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針對同性戀群體的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