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對後續淮海戰役的影響?

如果孟良崮戰役中,國軍的集中兵力,密集靠攏,穩紮穩打,齊頭並進的戰法得以成功。張靈甫的整編74軍未被包圍。就算沒有完全消滅粟裕部隊,只是佔領了把粟裕部隊趕出了魯南根據地。這會對以後的淮海戰役有何影響?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孟良崮戰役是張靈甫貪功冒進。實際並不是。當時,國軍以中央突破戰術,突擊山東根據地,74左右兩翼分別為83和25,根本不是什麼貪功冒進。陣型相當整齊。74是主攻部隊,當然會稍微前突。華野從結合部突入,以五個縱隊對三個整編師,6縱截斷歸路。最厲害的是一縱和八縱分別從左右兩翼楔入,將74和83,25分割開,包圍起來活生生吃掉。這是以中央突破對中央突破,直接突擊對方最強大的攻擊箭頭。所以,其實並不存在什麼沒有機會,只要國軍進攻,離開城防工事,共軍這種戰法一定會找到機會分割突擊。這種蠻橫的戰法其實主要也就是華野用,別的野戰軍基本很少這種主動突入分割。


先說結論。孟良崮打成什麼結果,只會影響淮海戰役什麼時候發起。

首先呢,孟良崮這事得看地圖。孟良崮的地圖破乎上有的是,我就不貼了。

74師本來就是跟大家「齊頭並進」的,只不過後路被6縱給抄了,於是跑到了孟良崮。國防部都是第二天才知道,下午開會讓李天霞去救援,沒想到開完會沒兩天74師已經沒了。

回答題主的問題:如果國軍永遠包成一個足夠緊密的大團,讓華野切不下來會怎麼樣?

看西北啊。彭總的西北野戰軍總共只有那麼點部隊,根本就沒辦法把胡宗南切一塊下來。但過程就是,胡宗南的大軍在山溝裡面走來走去,冷不防背後的據點挨揍了。比如蟠龍,一下子就丟了,榆林還好算是守住了,但是等大軍過來的時候彭總又已經不知去向。這麼循環,彭總的部隊越來越多,胡宗南也從來就沒有什麼辦法。等到雙方力量對比過了臨界點,就橫掃千軍如卷席了。

換到華野這邊其實也一樣。國軍不可能永遠把所有的部隊、據點都抱成足夠大的團,只要露出一個破綻,就會被華野分割吞掉。這個破綻在孟良崮不出,下次也可能是在別處。

另一方面,如果國軍只有幾個大團,就永遠別想找到華野主力。三天兩頭後勤據點被圍攻,主力老是回來救援,就沒法消滅敵人;不回來救援,後勤沒了更是個死。這麼折騰到頭總是個輸。

換句話說,解放戰爭幾乎都是解放軍主動選擇時間地點發起攻擊,如果攻擊不克轉身就走;而國軍永遠都是在猜測解放軍在哪裡,總是在被動應付。知道為什麼毛主席這麼強調主動權了吧?

淮海戰役,實際上就是華東地區的雙方力量對比過了臨界點產生的變化。什麼時候臨界點過了,淮海戰役就開始了。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時間點什麼時候到來。如果換個時間點,是不是還要換個名字。

這個臨界點首先在東北出現了,於是遼瀋戰役發起。隨後華東達到臨界點,淮海開打。華北地區臨界點一直沒到,結果國軍南北兩邊都被消滅,傅作義傻眼。要是在華東扛得足夠久,等四野解決了東北華北再南下,整個華東的國軍還是沒懸念地死菜

以國軍這種組織能力,輸是必然的,區別僅僅在於多長時間輸,是速決戰,還是憋尿局。


沒有影響,反倒是孟良崮之後被迫七月分兵,損失慘重。粟裕頭腦發熱。

「部隊在齊腰或齊膝的大水和泥濘中連續行軍作戰,80%的指戰員爛腳,非戰鬥減員嚴重。第一、第四兩個縱隊各傷亡約5000人,非戰鬥減員各約5000人。第一縱隊三個師,除第二師尚余兩個團外,其餘兩個師均只有一個團。第三縱隊第七、第九兩師都縮編為兩個團。第十縱隊傷亡近2000人。」「在持續近兩個月的戰鬥中,陳粟大軍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總計高達五萬人,是華東野戰軍組建以來前所未有的損失。」

「『七月分兵』以來,山東戰場各部隊連續作戰失利,導致國民黨軍佔領了膠濟線,作為共產黨軍隊重要的物資基地和數萬名傷員安置地的膠東地區,也面臨被佔領的危險。」

  粟裕檢討:「除戰略指導及其他原因我應負責外,而戰役組織上當有不少缺點及錯誤,我應負全責。」

孟良崮戰役雖然打破了國民黨軍對山東的重點進攻。

然而,此時山東國民黨軍並未放棄其重點進攻的方針,全國各大戰場除山東外,也都轉入了攻勢。為了進一步改變局面,中央軍委決定在此時讓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實施魯西南戰役。然而要想實施這一計劃,需要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的配合。因此,中央軍委改變了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後在一定時期內繼續堅持內線作戰的方針,要求華野服從全局利益,在6月底指示華野應轉入外線作戰。[1]

而此時華野面臨的局面,其當面之國民黨軍吸取了孟良崮戰役的教訓,十分密集,粟裕感到此時即便在內線繼續作戰,也缺乏戰機。加之中央軍委也在此時提出華野轉入外線。因此,粟裕決定立即執行中央軍委的方針。決定:

(1)、葉飛、陶勇率領第一、第四縱隊越過臨蒙公路向魯西南挺進;

(2)、陳士榘、唐亮率領第三、第八、第十縱隊向魯西的泰安、大汶口方向挺進;

(3)、正面部隊第二、第六、第七、第九縱隊和特種兵縱隊集結在沂水、悅庄公路兩側,各以少部兵力與東進之國民黨軍接觸,主力待機出擊。

此即是華東野戰軍之「七月分兵」。[2]

粟裕認為「七月分兵」是未在充分準備下倉促進行的。從華東野戰軍接到軍委指示到實施分兵,僅用了1天時間,這固然體現了任務的緊急,但其倉促也可想而知。而當時擔任華野二縱副司令的張震認為「七月分兵」導致了華東野戰軍力量的分散,導致之後再各個方面交了不少「學費」。[3]

總的來說,華東野戰軍轉入外線出擊是必要的,將戰火引向國統區,從而減輕戰火對解放區的破壞,以維持解放區對戰爭的供應是很重要的任務。但「七月分兵」之前若能有時間進行更為充分的準備,那麼,「七月分兵」之後,或許不會出現一定時期的被動,或者被動時期的長度會縮短,損失會減輕。但我們也並不能因為「七月分兵」後出現了一定時期的被動,就完全否定「七月分兵」的意義,須知,戰爭狀態下,局勢瞬息萬變,不可能每個行動都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在當時的形勢下,山東地區要轉入攻勢,轉入外線是必要的。因此,「七月分兵」是適應局勢才去的重要戰略步驟。

轉入外線到南麻戰役

華野「七月分兵」後,粟裕率軍進入魯西南作戰,以期配合劉鄧部隊。華野5個縱隊轉入外線,出擊敵後。7月上旬,葉飛、陶勇攻佔費縣、嶧縣、棗莊,陳士榘、唐亮攻佔津浦路大汶口至萬德段,對山東國民黨軍構成了重大威脅。[4]

這一系列的作戰成果自然值得欣喜,但也造成了另一個不良的後果,它們使得華野部分領導人對戰局產生了錯誤判斷,忽視了「七月分兵」的倉促和力量分散可能造成的不良後果,同時對國民黨軍也產生了錯誤判斷,認為國民黨軍對山東的重點進攻已經被徹底打破,留在魯中的國民黨軍必然會向西撤退。這一系列誤判為之後南麻戰役的失利埋下了禍根。[5]

對於取得這一系列勝利後的華野的實際情況,張震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

7月中旬以後,出擊外線的兩個兵團雖連克費縣、嶧縣、棗莊、泰安等城,兵臨兗城、濟寧城郊,嚴重威脅敵軍的後方補給線,調動了東犯之敵西援,但由於兵力不足,又適逢雨季,遍地積水,因而自身處境也十分困難」。[6]

正是在這樣的局面下,內線作戰的華野4個縱隊,發起了南麻戰役。

華野發起南麻戰役

華野外線出擊取得初期一系列勝利後,國民黨軍陸續從魯中地區抽調兵力向西援助,而留在魯中地區的有四個國民黨整編師,其中整編第十一師位於南麻。整編第十一師是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師長鬍璉,字伯玉,在國民黨軍中以善守著稱,抗日戰爭時期,胡璉扼守長江上的要塞石牌,經過血戰,擊敗沿長江而上的日軍,拱衛了重慶的安全,從而一戰成名。

此時的整編第十一師控制橋樑和渡口,集結兵力於南麻、臨朐地區,並迅速構築了大量子母堡工事,以求固守。此時大雨阻隔了沂河、彌河兩岸,這一局面也有利於國民黨軍。[7]

然而,初期的勝利讓華野不少人並未能充分認識到這些,而是出現了急躁的心態,急於打一個大勝仗。因此,7月中旬,陳毅、粟裕、譚震林決定首先殲滅位於南麻的國民黨軍整編第十一師5個團,然後切斷整編第九師等國民黨軍退路,與葉飛、陶勇的兩個縱隊共同殲滅整編第二十五師和整編第六十四師。從而發起了南麻戰役。[8]

7月17日黃昏,戰役發起,陳毅、粟裕、譚震林率領華野司令部進駐南麻東北之三岔店進行指揮。

7月18日,華野向南麻發起攻擊,攻擊一發起,粟裕就發現和預期不符,胡璉做了精心的準備,在南麻地區構築了相當複雜而有效的防禦體系,僅子母堡就有2000多個,華野每攻克國民黨軍一個堡壘,都要傷亡數十人甚至上百人。加之正值雨季,大雨滂沱,山洪暴發,華野彈藥受潮、行動困難,更增加了攻擊的難度。[9]

面對這一局面,粟裕不顧自己的人身安全,親臨第一線指揮。7月19日下午3時,華野部隊發起總攻,但華野部隊沒有攻擊國民黨軍子母堡群的經驗,遭到國民黨軍子母堡群的火力交叉封鎖,攻擊屢屢受挫,傷亡較大,但依舊奮戰不休。

固守南麻的胡璉也擔心自己會重蹈張靈甫的覆轍,頻頻想蔣介石求援,國民黨空軍不斷給整編第十一師空投糧食、彈藥,因此,整編第十一師得以支持下去。

另一方面,國民黨軍援軍也在不斷逼近南麻,而粟裕手上已經沒有了預備隊,攻佔南麻有還需要一段時間,遂於7月21日晚撤出戰鬥。[10]

南麻戰役是一場消耗仗,華野方面沒有實現其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十一師的目標,自身傷亡4000多人[11]實際是一次失利。而國民黨軍整編第十一師雖然守住了南麻,但也遭受了相當的損失,傷亡9000餘人[12],沒能擴大其戰果,也不能說是勝利。

華野緊接著發起臨朐戰役

華野部隊放棄了進攻南麻,於7月22日轉移至臨朐地區。而此時,國民黨軍援助南麻的軍隊已經逼近華東野戰軍,其中整編第八師進佔臨朐城,威脅到華野後方。因此,華野決定發起臨朐戰役。[13]

可以看出,臨朐戰役的發動,華野方面帶有被迫的性質,華野才經歷了南麻的血戰,部隊還沒有得到休整,傷亡和彈藥還沒有得到補充,就因為戰局的變化而發起了臨朐戰役,這就註定了臨朐戰役對華野而言不是一場輕鬆的戰役。

7月24日,華野發起臨朐戰役,決定採取速戰速決的方式,殲滅臨朐之國民黨軍。

但戰役一發起,華野又遇上了天氣這個在南麻戰役中導致華野失利的因素,暴雨滂沱、山洪暴發,華野彈藥受潮。而國民黨軍則憑藉工事進行抵抗,華野血戰兩天兩夜,多次攻城未能奏效,攻入城中的7個連與國民黨軍展開巷戰,但因為後續部隊未能攻入,自身也傷亡過半。而此時國民黨援軍又已經逼近,陳毅、粟裕、譚震林只能再度決定撤出戰鬥。7月28日,華野部隊撤出戰鬥轉移。

臨朐戰役華野沒能達成殲滅臨朐國民黨軍的作戰目標,但為華野部隊轉移爭取了條件,臨朐戰役也是一場消耗仗。

轉折的實現

南麻、臨朐兩仗的失利,給華野提供了很多經驗教訓。華野部隊中也出現了一些埋怨情緒,認為當初不應該「七月分兵」。針對這些情況,粟裕主動承擔責任,引咎自責。8月4日,粟裕起草了一份電報,全面總結了南麻、臨朐戰役失利的經驗教訓,但這份電報沒有得到陳毅、譚震林的同意,因此沒有發出,而是另外起草了一份電報。

粟裕8月4日的未支電在粟裕逝世後清理粟裕遺物時被發現[14],下面我們通過分析這份電報引起爭議的部分來分析一下南麻、臨朐戰役的失利。

粟裕在電報開篇先沉痛的引咎自責,表示「南麻臨朐等役,均未打好,影響戰局甚大。言念及此,五內俱焚。經初步檢討,其主要原因分述如下」。[15]

之後,粟裕從戰略指導上對南麻臨朐戰役的失利進行了6點分析。

(1)粟裕認為對當前戰局的過分樂觀是導致失利的原因之一,認為在外線出擊初期勝利之後國民黨軍會相繼西撤的看法是錯誤的,從而導致了錯誤判斷和輕敵。

(2)粟裕認為七月分兵,失去重點。認為留下的四個縱隊雖然比陳唐、葉陶兩個兵團為多,但占整個華野不及九分之四,戰鬥力也不如西兵團平均,並且二縱和七縱還不充實。這種局面導致了戰役期間抽不出打援部隊進行配合。

(3)華野急於求戰,太過急躁。粟裕認為當時東北、劉鄧各軍已經開始反攻,屢獲戰績,但華野兩個月內沒有戰績,因此出現急於求戰的局面,太過急躁。

(4)胃口過大,粟裕認為,未分兵之前,華野每戰只求殲滅國民黨軍一個師並殲滅國民黨援軍一部或大部。但分兵後由於盲目樂觀,仍舊按照未分兵時的情況作計劃,導致了胃口過大。

(5)對國民黨軍土工作業能力認識不深刻,粟裕認為這導致戰役過程中遭到國民黨軍子母堡群交叉火力封鎖,進攻難度增大。

(6)對國民黨援軍認識出現失誤,粟裕認為國民黨軍過去不敢增援,但近來在蔣介石「總動員」和高價獎勵下,較之前增援大為積極,攻擊甚是猛烈,而華野主要集中於攻堅,最後卻因為國民黨援軍的逼近而被迫撤退。[16]

從「未支電」我們可以看出粟裕勇於承擔責任和分析的客觀深入,對南麻臨朐戰役失利的原因的分析鞭辟入裡。但這份電報最後並沒有發出,而是另外起草了一份簡短的電報。

對於粟裕和華野其他領導人的自責,中央軍委並未因為幾仗沒打好而對華野失去信心,而是於8月6日電復華野:「粟裕同志支午電悉,幾仗未打好並不要緊,整個形勢仍是好的。請安心工作,鼓勵士氣,以利再戰」。正是在這種信任之下,粟裕總結經驗教訓,鼓舞部隊士氣,隨後抓住戰機,發起沙土集戰役,取得極大勝利,一舉扭轉局面,徹底打破國民黨軍對山東的重點進攻。並為之後豫東戰役的發起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粟裕,《粟裕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版,第403-404頁;《粟裕年譜》,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251頁;《粟裕傳》,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頁

[2]、《粟裕回憶錄》,2007年,第405頁

[3]、《粟裕回憶錄》,2007年,第405頁;張震,《張震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頁

[4]、《粟裕傳》,2007年,第319頁

[5]、同上,第319頁

[6]、《張震回憶錄》,2003年,第284頁

[7]、《粟裕傳》,2007年,第319頁

[8]、同上,第319頁

[9]、同上,第320頁

[10]、同上,第321頁

[11]、同上,第321頁

[12]、同上,第321頁

[13]、《張震回憶錄》,2003年,第284頁

[14]、《粟裕傳》,2007年,第322頁

[15]、同上,第322頁

[16]、電報相關內容來源於《粟裕傳》,2007年,第322-323頁


粟裕生前有過一段音頻:很多人說張靈甫冒進,其實並沒有,作戰態勢上只是稍顯突出。(鳳凰大視野關於孟良崮的視頻收錄這段音頻)

華野基本上是強行分割包圍了74師


個人認為並沒有很直接的影響,畢竟時間隔了一年多。孟良崮戰役的直接影響,就是敲掉了國軍第一主力,減輕華東戰場了壓力,尤其重要的是鼓舞了共軍士氣,因為前不久延安丟了,之後的東野夏季作戰基本失敗,華北被傅作義吊打,劉鄧在僵持準備南下,鼓舞士氣對共軍來說意義更大,堅定了作戰的信心。孟良崮戰役後老蔣開了兩個月的軍事檢討,調整部署,但是山東戰場依然是敵強我弱,所以說對淮海戰役影響並不是很大。孟良崮後,華野七月分兵損失慘重,反而是國軍優勢擴大。

對淮海戰役有影響的,是毛澤東稱之為過了山坳的豫東戰役。豫東戰役直接影響是開創了殲滅一個兵團的先例,兩年被俘,黃百韜恍如隔世,邱清泉救援不力被批。豫東戰役同時也為襄樊戰役和兗州戰役創造了寶貴機會。此戰過後,國軍再也不主動尋戰,濟南戰役救援也十分不積極,被動挨打,反觀之前,邱清泉的五軍是追著粟裕打,要一爭高下。從戰役發展角度來說,淮海戰役是擴大版的豫東戰役,兩者都是大兵團作戰的典範戰例,豫東戰役的勝利同時也為共軍殲滅國軍主力提供了一種有效模式,這是非常寶貴的。


那樣的話,魯南地區會變成第二個陝北。國軍會再有20萬左右的軍隊被牽制。

除非粟裕上頭要和國軍在魯南或者魯中地區決戰,然後被打崩了殲滅大量有生力量。不然以共產黨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經營那麼多年的能力,這裡國軍的處境可能比胡宗南在陝北更加困難。

對國民黨來講,孟良崮的失敗和對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的失敗是兩件事,74師被殲滅了,如果後續戰略得當,離淮海戰役的失敗還早得很。真正淮海戰役的決定性在於黃維、黃百韜兵團先後被殲滅,胡鏈大神都差點當了共軍俘虜。張靈甫不過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勺,有他沒他鬼子該打跑還是打跑,國民黨該失敗還是失敗。

從戰略變化上來講,如果丟失魯中南解放區,國民黨「兩個拳頭」可能被吸引的更深,中原戰場的發展可能會更加提前,戰果也可能會更大。如果說國民黨在華北的精銳力量盡數投入山東戰場,那麼很可能在山西和河北崩盤更早。解放戰爭可能提前結束。如果說投入一部分,那麼歷史大概不會有太大變化。


這跳躍跨度也太大了。。。事實是打完孟良崮,因為山東指揮權一直沒有理順,導致後面被日成狗,直到粟裕全面主持軍事工作才翻身。


孟良崮戰役距離淮海戰役還有很長時間,之後又發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劉鄧大軍挺入大別山,山東、東北、西北戰場都轉入大反攻等。孟良崮對淮海戰役影響不大。


對淮海沒有直接影響,因為後面的分兵損失慘重,一縱四縱突圍到外線時戰士只想睡個好覺,吃頓飽的


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天天有人來批判華野?拿山東戰場說事?怎麼不說頭三次打四平呢?怎麼不說張家口呢?怎麼不說北滿呢?我就奇了怪了。


走位不慎,在地方塔下吃了個大招死了。敵方小魚跳回家拿到洛薩之鋒


只要有共諜張靈甫在,齊頭並進就別想成功


推薦閱讀:

粟裕沒有制海權,為什麼敢籌備台海戰役?
林彪順利拿下了海南島,粟裕近在咫尺的金門沒拿到,這是體現了兩個人的差距嗎?

TAG:戰爭 | 歷史事件 | 軍事史 | 粟裕 | 張靈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