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良渚發現世界最早水壩有何意義?

分析顯示,遺址中的高壩大致可以阻擋短期內870毫米的連續降水,通俗地說,就是可抵禦本地區百年一遇的洪水。低壩內則是一個倒三角形的低洼地,根據現存的10米壩高推測,可形成面積達8.5平方公里的蓄水庫區。


規模不小,精神可嘉,但細節粗糙,還不能作為超出同時代其他文明的證據。

查了一些資料,從外行角度理解一下良渚水壩:

第二張圖比第一張更直觀,把這個水壩系統直截了當地分成了三部分

1山口高壩, 2山麓低壩,3平原矮壩。

從地形圖可以看到,古城處於離山區不遠的平原上,那麼在利用山區自流供水的同時,也得承受山區洪水的害處。山區不一定比平原多下雨,但山谷既是水流沖刷的結果,也是集中水流的通道。平地降水量一二百毫米的時候,山谷里就可能有幾米深的洪水衝出來,而且還帶著咆哮的動能,這是必須規避的危險。

因此,良渚古城在選址階段就避開了較大山谷的直接沖刷(或者第一代居民點被洪水正面衝掉了)。躲開山谷開口之後,居民還不放心,一怕這條大山谷的水太多,自己面前的河湖容不下,二怕其他小山谷的水正面衝過來。所以他們修了這三組水壩:

1 大山谷的谷口有高壩,希望在一般情況下能蓄住洪水,不行的話下面有蓄洪區。

2 沿著山麓有低壩,不指望蓄住洪水,但可以把小山谷里的洪水引向遠離城市的方向(即主要山谷方向)

3 洪水最終還是要進入和城市相關的水系,能多攔一會總是好的。所以在西面用低壩圍了一個蓄洪區。但很顯然,3號低壩的地勢比2號要低,洪水要溢出,會在遠離城市的3號壩方向溢出,此時衝擊力已經大大減緩。

總之,這套水利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分水,而不是蓄水。和良渚古城自身的城牆區別不大,或者說功能更弱。至於輿論上說的灌溉、航運等多方面用途……抱歉我看不出。

從壩體結構上看,水壩的主體的確是人工建造的,這一點有堅實的考古依據:

上圖是壩體的切面,裡面的土和草明顯是人工摻雜在一起的,即古人為了修水壩,有意識使用了抗拉材料,增加壩體的整體性和抗沖刷性。

但是,在這個水利系統里,沒有任何的渠道、閘門痕迹,這意味著它只能攔水,客觀上也能積蓄洪水,但多半不能支持灌溉和航運,即這是一個被動的分水壩,並不是後世那種多功能的水利樞紐。從工程量上來說,這個工程很了不起,但從結構細節來說,還是很低水平的石器時代工程,並不能說明這裡明顯超越其他文明的創舉。

至於「應對870毫米的連續降水」我查了一下,說法是這麼來的:

杭州良渚發現現存最早大壩 比大禹治水早千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運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對這一水利系統進行了研究。他說,高壩系統可以抵禦短期內870毫米的連續降水,低壩系統可以抵禦1900毫米的降水,都能達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良渚遺址鄰近的天目山區是當地暴雨中心,而每年都有颱風在浙江登陸,這套系統具備防洪功能。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寧遠擔任了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的考古領隊。他說,良渚先民應該從天目山脈中的河谷地帶逐步向平原地區遷徙而來,在河谷地帶他們已經發現了多處遺址點,並在當地出土了專業的稻作農具。當時沒有輪式交通也沒有道路系統,水運是最便捷的方式,良渚先民通過築壩蓄水可以建立一個水上交通運輸網,運送木材、石料、玉料及動植物資源。

「當時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也出現過由渠道、水窖組成的等以引水為主要目的的水利系統,但是良渚古城水利系統的年代要更早一些,而且具有攔洪功能。這體現了稻作文明和麥作文明的不同特徵。」王寧遠說,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出現都與治水活動密切相關,良渚遺址可以說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實證。

這個採訪說明兩點,考古研究員手裡的確有一些實證。但「應付870毫米的連續降水」的說法,怕是簡單地用壩頂高度和匯水面積做了一個幾何計算。實際上,這種泥土壩,真要是在洪水衝擊下,讓洪水接近壩頂,早就已經變成一團淤泥了。在泥土裡摻草,畢竟比不得混凝土裡加鋼筋。

至於後面的「1900毫米降水」,我只說一點,1975年板橋水庫潰壩,遇到的是幾百年罕見的颱風深入內陸,也不過是「8月4日至8日,暴雨中心最大過程雨量達1631毫米」。1900毫米的降水,和滅世洪水也沒什麼區別,研究員同志明顯是誇海口了。

此外,這個研究員也委婉地承認了水利工程中沒有發現渠道,這就基本否定了前面提到的灌溉和航運可能性。考古界發言要謹慎啊,不要為了民族情緒就誇大其詞,尤其考慮到無良記者一般還會斷章取義,放大你的說法……

最後,我搜索了一下,發現工程師們早就對考古學家的誇大有所不滿,下面是一篇我土木專業的質疑文章:

關於良渚古城水利工程的質疑-李廣信-評論員-中國岩土網

壩長50—200m。高低堤壩的總土方量約為260萬立方米,並且發明使用了「草裹泥」這樣的先進的工藝技術,遠在5000年前的先民,這種工程規模與工藝,動員組織能力確實驚人,使人敬佩。

但考古專家對於這套水利工程的敘述為:「這些壩體大致可以阻擋短期內960mm的連續降水,即相當於本地區百年一遇的水平」。「高壩大致可以阻抗短期內870mm的連續降雨,即可抵禦本地區百年一遇的洪水」。

這裡有一個專業的錯誤,即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既不是可以把流域內百年一遇的年徑流量全部攔截在水庫里,也不是把百年一遇的一次降雨量全裝在水庫里。例如長江年均流入大海的水量有9000億立方米,豐水年可達1.36萬億立方米,而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也只有221.5億立方米。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一個年調節的,具有百年一遇防洪標準的水庫的基本含義。

(a) (b)

圖3 年調節水庫的防洪庫容

在圖1(a)中,最大的防洪庫容=設計洪水位-汛前限制水位(不能低於死水位)之間的庫容。其中需要有設計超高

最大波浪爬高+最大風壅水面高+安全加高。圖(a)中的設計防洪庫容不應小於圖(b)中的防洪庫容。而泄水流量應保證下游安全。因而水庫只需攔截年來水量與泄水量之差,這裡就有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水庫必須有泄水通道。最重要的就是「溢洪道」,它是排泄洪水的主要通道,一般是建在基岩上的明流漕渠,一般有閘門控制;也可是鑿於岩體中的泄水隧洞,甚至可以是建在壩身的溢流段,也都有閘門。另一種引水通道是灌溉渠道、發電隧道、水運航道等,它們都是能夠控制的,因而更需閘門控制。

但到目前為止,在良渚古城的這套水利工程中,尚沒有發現任何排水、泄水通道,亦即沒有出口。考古專家們認為「當來水量超出這一標準,則漫溢過壩頂的洪水,依地勢流向東南部的開闊窪地,而該區的外圍由塘山等構成的低壩系統,對其形成再次封堵,將來自西北部山體的洪水積蓄於此」。

這種調度是極可怕的,因為土壩一旦潰壩,壩身瞬時就會被完全衝決,下游地基會被沖刷成巨大沖坑,壩址被完全破壞;遠大於天然流量的滾滾洪水傾瀉而下,給下游造成巨大的災難(見圖1(b))。在農田水利中,小型山谷可用堆石、塊石砌築1~2m高的小塘壩,下游用堆石防沖刷,允許漫流。但對於壩高10—15m,庫容上千萬方的水庫,是絕不允許漫頂溢流的。70年代河南駐馬店地區暴雨,由於「文革」期間,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水庫調度與信息混亂,造成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等連環潰壩,洪水峰值疊加,結果是比不建水庫形成的災害更大,死人20多萬,人畜的屍體腐爛,蒼蠅多到把樹枝壓彎。

所以認為高壩可以「把百年一遇的一次降雨量全裝在水庫里」。這種說法沒有意義:汛前水位是多少?設計超高為多少?汛前庫內原有多少水量?這次降雨以後再降雨如何安排?

所謂「蓄洪」,也稱調洪、分洪,它是利用低洼地區來存蓄洪水,調節洪峰。它不可能將一年的來水都存在窪地、湖泊。如上所述,長江年均流入大海的水量有9000億立方米,而起巨大蓄洪作用的洞庭湖容積也只有174萬立方米。1954年長江洪水,啟用了荊江分洪區,讓無法排泄的洪峰泄入分洪區,也只是為了將降低武漢的洪水位,確保荊江大堤,以防洪水下堤防漫頂,避免更大的災害,但三次開閘分洪,也只是將荊江大堤處的水位降低0.63m—0.96m。1957年松花江江北大堤掘開分洪,保護哈爾濱市區,降低了市區洪水位,沒有在市區決口;1963年在天津靜海地區,10餘萬人大遷徙,為海河分洪以保天津市區。1998年長江洪水期間,由於荊江分洪區人口太多(據說有50萬人),就只好「嚴防死守」,最後也沒有啟動分洪。這種分洪其結果最多降低最高洪水位幾十厘米。

對於這裡的水利工程的泄水問題有兩種可能,一是確實原來就沒設溢流與泄水通道;二是目前考古尚沒有發現此工程的泄水系統。

如果確實沒有修建任何泄水設施,那麼一定是那時的社會出現了問題。記得在1958年「大躍進」期間,要畝產十萬斤糧食,把耕地深挖兩米;水利工程「大放衛星」:到處興建水庫大壩,群眾建成的水庫大多也只有大壩,沒有溢洪和引水設施,結果是當年攔洪,當年潰壩。大躍進的結果是60年開始的「三年災害」,餓死千萬人。我在1968年到黑龍江省呼蘭縣水利局工作時,就曾見過這樣的工程。在1970—1975年期間,我在這個縣水利局任工程組長、水利局長,當時全國與縣委都要農業學大寨,畝產過黃河,大興農田基本建設,也干過20萬人戰天鬥地,挖溝填土,幾十萬方的灌溉乾渠應聲而起,修抽水站既無材料,也無經費,在灘地上也無法引水;成為省報報道以後就再無消息的政績工程——百姓稱為」大白乾(渠)」。也有在沒有審批,沒有設計,沒有經費情況下,攔河築壩,泄洪與引水設施一律不建的水庫工程。這也是我棄官掛印,逃離官場去考研究生的主要原因。

我想,在5000年前的古人不會像我們那樣蠢,似乎也不會有「戰天鬥地」的思想,「愚公移山」的精神;也不會為了政績而修建這麼宏偉的形象工程。當然也可能有一個酋長或巫師,突發奇想,挑戰大自然,動員臣民們興建了這一幾百萬方的大型工程,留待5000年後讓後人敬佩、不解,然後去「申遺」,這是多麼宏偉的政績工程呀?但那時的人都應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們可能沒有李廣信教授在圖3所示的那麼高深的學問,但可以通過「試錯」,接受大自然的教育。那就是土壩攔洪,接著潰壩,然後就停工了,吸取教訓,不斷試錯,不斷改進。而這樣一套系統工程估計需百年以上的規劃與施工、管理,也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

據考古學家考據,在大禹治水之前,共工與鯀「欲壅防百川,墮高堙庳」。考古專家們認為就是去攔截百川,挖高填低,結果治水失敗而被處死。並認為良渚的水利工程就是這種思路與方法。這是不合情理的,因為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不可能貿然去攔截大江大河的洪水,「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也不可能去攔截溝壑,不留出路,不留後路。古人不會是那麼不自量力。這裡講的是那時的共工與鯀一味的築堤,並沒有給洪水留出通道,壅高了水位,造成決口。而大禹一改這種方略,而是採用湮、導、蓄相結合,「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參觀過一些史前遺址,發現史前的先民們進入農耕時代後,首先要防的就是洪水猛獸,最先想到的就是挖深溝,高築堤。建成所謂的「玗」、「圍」或「垸」,保護自己,也保護農田。後來居民區與農田範圍加大,就發展為線性的沿河的防線——堤防。這些工程根據以往洪水最大高度的記憶與傳承,很容易就可確定其範圍與堤頂高度。

良渚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在5000年前太湖地區脫離了瀉湖狀態,葑淤為湖沼窪地,簡單地用築堤圍封很難防禦洪水與海潮,另外這裡的地面也不適於居住,所以這裡的古人們都是築大面積的平台為城,填小的墩台建民房。既然人們都居住在高處,那麼是否還迫切需要築壩防洪呢?

所以對於該水利工程的解釋與宣傳要留有餘地。在壩址附近與渠道端部,找一下水的可能出口。特別注意有樹枝、石塊、條帶狀包裹土石體及木樁等結構體的地方,因為它們可能是當時出口處抗沖刷的結構。考慮一下工程是否主要為其他的功能,例如運輸。與水利專家進行實質上的合作,算一算水賬,計算進庫流量,有效庫容,進行水庫的調節分析。不要說外行話,否則如果去申遺,也會被退回的。

相關回答:

馬前卒:2016年的洪水究竟有多嚴重,三峽大壩有多大的作用呢?

馬前卒:隨著科技的發展洪水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技術上難度在哪裡?

南京長江大橋是否阻礙了長江航運的發展? - 馬前卒的回答


良渚水壩的發現,說明新石器時代社會的組織性可能超出我們一些人的判斷。雖然」870毫米短期降水屹立不倒「這事太神奇了。

類似的例子有許多。以山東發現的距今5500年的開顱手術的文物為例,該文物顯示在5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山東先民就已經成功實施了有醫學價值的開顱手術,為顱腦損傷病人實施了去骨瓣減壓手術。

考古證據表明,病人術後長期存活。結合病人遺骨表明的營養情況及隨葬品的情況,病人術後生活質量較高,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說明病人得到了較好的照顧,甚至康復並回歸社會。

這個例子說明新石器時代的社會水平比我們一些人想像的高。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體的了解和對醫學技術的應用比我們想像的先進。5400年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發達國家藉助現代的無菌操作技術和麻醉技術,能順利實施的開顱手術也就是去骨瓣減壓術了。廣域的社會組織讓知識和經驗可以迅速的積累,不然一個小部落的巫醫很難通過部落里的百十口居民掌握開顱手術這樣高難度的技術。社會組織形態的成熟讓這個病人在治療和術後康復期間能得到供養,不然他早就病死、餓死了。

開顱手術在春秋戰國時期仍有開展。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濟南籍名醫扁鵲可以實施開顱手術「搖腦擼」。至於這一技術的失傳……可能是因為古代社會無法幫助這項技術迅速走向正規化,確保臨床安全,它始終是少數藝高人膽大的名醫的專利。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禮法道德相對超前,人們在倫理道德上無法忍受它的高風險低收益,所以這個技術就失傳了。《中國通史》認為」木牛流馬「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因為當真如此,古代勞動人民為了勞動生產不會讓它失傳。


感謝邀請。從我受的教育來說,我很難相信當時修建的工程可以抵擋百年一遇洪水,短期870毫米降雨簡直就是逆天的存在……

如果是真的,那隻能說明我們技術逆天,我找不到其他詞形容。

另,姚漢源先生寫過中國水利史,可以看看。


1、水壩集貯水、攔洪、灌溉、航運為一體,既體現了良渚文明稻作農業的繁榮,又體現了良渚先進的航運技術和工程技術

@馬前卒 一面認為該水壩沒有航運和灌溉功能,一方面又說: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寧遠擔任了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的考古領隊。他說,良渚先民應該從天目山脈中的河谷地帶逐步向平原地區遷徙而來,在河谷地帶他們已經發現了多處遺址點,並在當地出土了專業的稻作農具。當時沒有輪式交通也沒有道路系統,水運是最便捷的方式,良渚先民通過築壩蓄水可以建立一個水上交通運輸網,運送木材、石料、玉料及動植物資源。

這是自打嘴巴的行為。事實上,良渚先民修建水壩、古城、莫角山宮城、反山王陵等所需的石頭、木材等,都是通過水壩和其它水網系統運輸的。至於說還要船閘之類的,那是強古人之難,難道沒有船閘,古人就不會轉運了嗎?至於灌溉,都出土了專業的稻作農具了,還沒有灌溉?非要修上長渠才算灌溉? @江湖夜雨十年燈 @江湖夜雨十年燈

2、從側面證明良渚社會組織程度和社會管理能力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3、凸顯了良渚文明的成就,使得良渚文明有了不遜於古埃及和蘇美爾的歷史長度和厚度

4、以絲綢、玉器、運河、漆器、竹器、薩滿為特色的東方文明,有了可靠而直觀的源頭

不過此水壩也不是世界最早的,8000年前的彭頭山文化八十壋遺址發現了環壕、圍牆以及擋水壩,估計與防護、排水有關,可看成是中國城市的雛形。6000年前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的前身)的房屋,一般按照家族分組排列,有的呈曲尺形、品字形或者凹字形等,而且一般周圍都有窖穴、灰坑、祭祀坑和排水溝等,有的還有壕溝和小型堤壩防護,並設有木樁、木板構成的埠頭,以利於通過舟船出入。5500年前的屈家嶺文化,稻作農業也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選育的稻種已經和現代粳稻極為接近;除了自流灌溉,還開始築壩修渠。即使良渚文化內部,杭州的水壩也不是最早的,距今5300年良渚文化先民就開始大量打井修渠築壩,杭州市餘杭區良渚鎮官井頭髮現的互相連通的水井、水池、排水溝遺址,水井、水池、排水溝的地勢依次降低,水質也從水井、水池、排水溝漸次降低,形成了布局合理科學方便的用水設施,這不但乾淨衛生,還很可能與罱取河泥等方法一起,成為當時先民對抗血吸蟲病的重要舉措

我的知乎回答:四大古文明中古中國起步最晚,在別的文明發展的這段時間裡,中國文明在發生什麼事?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108573/answer/126684150?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


良渚水利工程極有可能是通過精巧設計從而建造出來的水運調節體系,主要功能是將收集天目山余脈的木材、石料和玉料等,以最快的方式運抵良渚古城。而防洪功能主要由良渚古城的城牆以及遺址內的高台結構承擔。

根據今年九月日本中部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塘山遺址複合結構應該是整個運輸系統的水流調節中樞。

遺址地貌。注意箭頭所指、標號為「1」的山前長堤就是塘山遺址。

在簡圖中,可以看到,塘山遺址具有雙層結構。

日本中部大學的學者通過衛星遙感分析,判斷出塘山遺址並不是連續的閉合構造,而是分段構築的。

在衛星遙感分析中所推測的塘山土垣的工作原理。它的雙重壩體之間是一條曲尺形人工水渠,這個水渠的北側有五個開口,接納從山體到北側壩體之間的入水。水渠的南側有對應的五個開口,將水渠中的水導出,通向南部的良渚古城。在水渠當中,還有三個攔腰設立的擋水壩,高約兩米,應該是用來調節水位的。

從日本中部大學學者們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塘山兩個平行壩體之中的水渠大概有兩個方向的水源:自北部山體衝下的激流匯入,以及在汛期低壩水庫漲水時所湧入。

考慮到良渚北側的山脈歷史上曾經被稱作「浮玉山」,而塘山遺址上在晚期出現了玉器作坊,以及良渚古城城牆底部的石塊以及黃土的運輸,可推測出良渚人對北部和西部的山地物資是相當依賴的。

利用從北側山體流下的水流,匯入塘山平行壩體中間的水渠中,良渚人可以就近運送開採於北部山上物資。等到汛期漲水,低壩水庫蓄滿水之後,則水從西向東匯入塘山遺址平行壩體的水渠之中,這時候,整個北側的運輸系統就進入旺季,良渚先民可以將西北部山脈中開採的物資——樹木、石塊等,以及從其他地方運來的穀物等商品,順水路運抵良渚古城。

良渚水利工程運輸功能的簡略圖示。注意,東端的姚家墩群組可能也具有運輸調度職能。

我認為,下一步的考古工作應當集中於塘山遺址,主要發掘可能存在的水閘、通道等設施,進一步驗證塘山遺址的調節功能。

這裡,再糾正一下答主@馬前卒的一個不確之處。該答主在其回答中提到,良渚水壩底部的材料是「泥土裡摻草」,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具誤導性的描述。大壩底部的材料是真正的沙包磊砌,而不是在泥土裡摻草。良渚遺址中,已經發現了碳化的沙包構件。有經驗的人都應該知道,在緊急搶險時,沙包是非常有效的滯洪材料。

該答主所引用大咖李廣信的質疑中也承認,良渚人使用沙包築壩的方法是「相當先進」的。如果是泥里摻草,怎麼當得起這「先進」二字呢?

良渚遺址中所發現的碳化沙包構件

參考文獻:

  1. Nobuya Watanabe, etc. Utilization of Structure from Motion for processing CORONA satellite images: Application to mapp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archaeological features in Liangzhu Culture, China.
  2. Liu Bin, etc. Earliest hydraulic enterprise in China, 5,100 years ago.


並非「世界最早」。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蓄水壩是約旦賈夫盆地發現的公元前7500年(前陶新石器B段)的石砌擋水壩。水壩呈V字形,總長約百米,高几十厘米。

良渚水壩雖然不是最早,但是是同時期規模最大防洪水壩遺址。至於其意義,可參考@馬上 的回答。


對考古有意義,對水利行業我覺得毫無意義


其中一個意義是說明當時社會組織形式的變化。

要建這麼一個水壩,那麼必須要用工。造一個水壩顯然有集中人力進行勞動的過程,而良渚的水壩工程量很大,需要用很多工,建造很長時間,很可能涉及到工餐、統籌、分工等一系列問題。而如何把人組織起來進行這麼一項大工程,顯然在那個時代是屬於萌芽階段的。

很多在考古學上看到的現象,比如技術的發展,文字的出現,本質上有可能是由於出現了更高的社會需求。比如需要組織複雜的工程,很可能就創造了對於文字記錄的需求,而並不是因為有了後者才有了前者。所以社會複雜化在考古學上是非常重要的觀察早期文明的一個特徵


看排名前幾個的答案,真是感到沒文化什麼都不敢回復啊。

從一個都不能確定是不是水壩的考古發現就敢大膽推斷出尚書是不是信史,從山東一個頭蓋骨就推斷開顱手術在古代是不是廣泛應用這樣膽大包天的結論。

現在的歷史發明家太牛逼了!服氣!!


遠古諸夏是有德性的。可以抵禦大洪水。

是秦政征服諸夏導致了東亞的費拉化。


在良渚文化時期,能夠修建這麼大規模的水壩,說明其背後有一個組織度非常高的社會群體,這個社會群體該如何定義,可以參看趙輝先生新近的文章。


慢慢證明尚書不是瞎寫,是信史。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治理九川,這些都是信史。而且堯典四星,日短星昂。與晉朝虞喜觀測出的53度歲差角度,可以很精確的反推堯典羲和測星應該是5500-5300年之間的事。大禹祖先部落應該就是良渚,所以唯獨大禹撣會稽山。5500-5300之前的大洪水時代應該是因為某個超新星爆發,地球短時間獲得超過太陽輻射25%的額外熱量(史料記錄就是十日並出)。地球氣候劇變,冰川融化。中國史書精確的記載是水逆行,和地不滿東南。就是海水水位猛漲,猛烈海侵。加上額外熱量造成極端氣候多發。劇烈降雨稀鬆平常,就是聖經里40天連續大雨。依據尚書記載,氣候慢慢回歸正常應該是用了22年,也就是地球22年後基本消化了超新星爆發十日並出的影響。這期間,堯舜禹就行了大量超級工程。被舜趕走的埃及(良渚旁支?鳥官人皇系),蘇美爾(蚩尤三苗系,江永女書就是楔形文字)等實際工程能力也很強,所以修個金字塔啥的並不是多難的事。畢竟這比大禹鑿開禹門口,治理九條大河,包括西流進流沙的疏勒河一類工程量還是小的多。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真不是胡寫,而是事實。所以有這種水壩是必然的,未來還會發現更多堯舜禹的超級工程。


三峽大壩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圖)-搜狐新聞

三峽大壩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圖)-搜狐新聞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1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三峽大壩的建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可使三峽工程提前兩年發揮防洪效益。三峽大壩今年汛期將有能力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強烈建議媒體把百年一遇這種概率/重現期的詞語

換成流量,或者降水量之類的單位.

不然太尷尬了.


吃瓜群眾:說明考古有進展

至於最早,應該加至今發現前綴,因為不能否定更早的可能性。


大禹治水不是空穴來風,就像聖經裡面大洪水滅世一樣。


國際考古權威在世界考古論壇上明確提出 以良渚來標誌中華5000年文明!

中國考古網這篇報道提供的水壩建材細節和@馬前卒 的答案不太一樣,我摘抄來供參考。

高壩和低壩擋山谷來水 5000年前的良渚人是世界頂尖水利專家

  近30位考古專家,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墨西哥、以色列等國及國內的著名高校,或科研機構。

  到了良渚,第一站,專家們說,一定要先去看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統。

  為什麼?

  它是迄今已知的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水利系統,也是世界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距今約5100-4850年,將中國大型水利遺迹的年代幾乎提前了一倍。

  水利系統,在良渚古城北面,有秋塢、石塢、蜜蜂弄等10條堤壩,和長約5千米的塘山長堤,共同組成了一個具有高低兩級水庫的龐大水利系統。

  12日專家們一起去看的,是老虎嶺這一段。

  如果不說,眼前一片山坡早已看不出一絲堤壩的模樣。王寧遠先帶著大家看了兩頭的小山頭,又指了指連接兩個山頭的土丘,說,這就是堤壩。

  而站在土丘下的我們,王寧遠說,已經站在了當年的水庫中央,但腳還沒站到水庫底,底已經「藏」在了地面下方,還有6-7米深。

良渚古城當時就用這種草裹泥堆築堤壩

  在考古挖掘時,省考古所在這裡挖了個探溝。昨天,考古專家們一眼看到,都蠻興奮,拽著省考古所的人問了很多問題——

  當年的良渚人,是怎麼把水壩建起來的?建了多久?

  良渚人在建城的時候,為什麼要同步造一個如此複雜龐大的水壩?

  浙江省考古所所長劉斌、研究員王寧遠等一樣樣解答。

  當年的良渚人,已具備全流域的水環境規劃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統建得很聰明。他們發明了「草裹泥工藝」,先用淤泥堆築,外裹黃土。這些土並非散土,而是用蘆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長圓形,碼成壩體。有些像現在抗洪搶險用的麻袋裝土,抗拉力強,不易崩塌。

  怕國外專家沒見過草裹泥,現場還特意準備了用來做草裹泥的蘆荻、茅草,現場做了幾個草裹泥。專家們都圍著拍照,有個專家說,中國人很厲害,歷史上就很會就地取材。

  水壩現在建都沒那麼容易,更別提幾千年前了。那時候,沒有工具更沒有模型,連運輸都不方便,按照推測,應該是工程現場分組勞動,一組人製作草裹泥,一組人負責傳遞,另一組人堆築壩體。

  這麼勞師動眾,還是要建,良渚人也是有考慮的。

  簡單來說,堤壩有長有短,有高有低,而且建造工藝不同。

  要說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抗洪。良渚人住的地方處在太湖平原,海拔只有2米多高,天目山又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每年季風季節很容易形成山洪,洪水一來,房子就容易淹掉。所以良渚人為了保護家園,最緊要的事情就是先建水壩,堵住洪水。除了抗洪,不下雨的日子,水壩也派得上用場。

  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是用來運輸,方便日常出行。良渚時期,還沒有輪式的交通工具,他們日常出門基本就是靠走,或者划船走水路。築壩可以蓄水,而這個庫容,可以形成連接多個山谷的水上交通網路。

  就是因為有了發達水利系統,作為稻作農業的起源地,良渚文明在進入犁耕農業的同時,才使得農業有了更為迅速的發展,從而刺激了手工業等諸多領域的進步。

  良渚古城水利系統的確認,也證實了良渚古城有完整的都城結構——佔地面積達100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城市系統,最外圍是水利系統,接著先是一圈外郭城,包圍著631萬平方米的面積,再是一圈城牆,內部面積300萬平方米,城牆的中心才是30萬平方米的宮殿區,這也是中國古代都城三重結構的起源。


可以開發成景區 收門票…


想問問能不能證明一下大禹跟良渚的關係 大禹家族就是治水的 而且大禹陵在會稽 史書上的事件跟人物對上了

去逛杭州博物館的時候總感覺5000年前的人在看著我


艾特大韓民國


水利技術反應:

1、當時的組織動員力,推導組織結構和動員形式;

2、當時的技術水平,推導種植結構、居住結構、物產結構、物產交換,進一步推導社會、經濟、文化;

3、當時的意識形態,是否將自然-神-人平衡理解,然後干預、改造和利用自然;

4、判斷幾千年的技術發展-社會發展等規律,間接為歷史史料做旁證,判斷這中間的平均發展水平,以及是否有被破壞、修改的歷史.....

5、根據4,判斷現在的生產力—生產關係的在特殊背景下的普適性以及表現形式。

........


推薦閱讀:

為什麼漢唐皇帝都有文臣武將和功臣名臣陪葬,而到了明清時期卻沒有一個大臣陪葬皇帝陵園呢?
為什麼那麼多人不理解去伊拉克考古的哥們?
中國舊制一斤究竟相當於今天的多少克?

TAG:歷史 | 杭州 | 考古 | 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