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少年裡面主角的原型?


大概是江用卿。

泓弈網有載:

江用卿,字君輔,婺源人。江用卿小時候有一個奇怪的毛病,就是每次他出門玩耍,只要看見有人下棋他就不走了,站在那兒盯著棋局看,一看就幾個小時。他爸媽都覺得這孩子這點挺怪胎的,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後來江用卿稍長,能看得懂棋局進程,懂得棋理了,於是就更愛看棋了。每次白天看完了棋,晚上回到家就自己琢磨,琢磨著琢磨著竟然棋力大進,很快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少年天才!甚至,不知是不是看棋看多了於是總結出了什麼規律,少年江用卿有一項絕技,就是看完一局棋的布局就能斷定這棋下完誰勝誰負,頗有點當年顏倫「布局數子便知勝負幾道」的意思。而江用卿與人對弈,更是每每把對手殺得摸不著頭腦。原來這江用卿的棋,是自己在家琢磨出來的,所以他沒怎麼系統學習過古譜的傳統招法。一到對弈,他便把自己腦中琢磨過的棋招用出來,對手卻無人見識過這種下法——因為古譜里沒有啊!於是這江用卿稀奇古怪的下法常常把對手下得莫名其妙,敗得一塌糊塗。當時人無不驚奇,又無法理解這江用卿究竟是怎麼練出這本領的,於是就開始了浪漫主義的幻想……傳聞江用卿少年時曾經去天台山旅遊,在那裡和家人走散了,於是一時著急,在山路上亂撞,不小心竟然撞見了一位古怪的山人。這山人一見江用卿,便知道這小孩兒會下棋(別問他怎麼知道的,人家是異人,就是知道),於是覺得緣分一場,就傳授了他一套不存在於當今世上的棋招妙法。江用卿如獲至寶,回來之後細細研究,盡得其精髓。於是但凡與人對弈,江用卿從不用凡間棋招,只用那山中異人所授妙法,因此當今世人無人識得那江用卿招法。

這故事讓人不得不感慨一下明朝人實在是聽評書聽中了毒了。這故事的真相無非有以下三種可能:一,大家輸江用卿輸多了,心裡不舒服編出來安慰自己的;二,江用卿贏別人贏多了,自己編出來調侃的;三,那天台山異人是方新當年碰上那月下老人他家親戚……

總之,在萬曆年間,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神話般的棋力來源的棋手,只有兩人,一個是當年的揚州方新,另一個就是這新安江用卿,可見少年江用卿當年的名聲之大。

十七歲那年,江用卿還曾遭遇了一次頗為驚魂的「被拐賣」事件。

那年,江用卿正獨自在家中研究棋局,忽然有人來敲門。江用卿開門,只見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在門外站著,對江用卿說:「江北有位官人,喜歡下棋,樂於結交天下善弈之人。他聽說江用卿棋藝高超,派我來請您去府上較量棋藝。」

江用卿年紀輕,沒什麼江湖行走的經驗,以為自己已經成功吸引了官宦人家的注意,十七歲就能脫離茶樓棋界,成為公卿棋手了。他一時高興,便信以為真,收拾了行李,拜別了家人,跟著那人便北上了。

走了一個多月,倆人來到了鄭州一位官員府邸。到了門口,那人對江用卿說:「你在此稍等片刻,我先去通報一聲。」江用卿也沒多想,就在門外等著了。

那騙子一進了官家屋裡,立刻就變了臉,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對那官家主人說道:「我帶著兒子為逃難從徽州北上,想回河北老家。可惜路上盤纏用光了,如今窮得吃不上東西,沒有辦法,只好把我兒子賣給您賺些回老家的路費。就算讓兒子跟著我回了老家,他也得天天過窮苦日子,我於心何忍,求求您發發慈悲,就把我兒子買入府里吧……」

那官人一時心軟,便信了那騙子的話,立了字據,把銀子給了他。那騙子拿到銀子,又擠出眼淚說道:「父子情深,我不忍心再出去見我兒子,怕看到他我便會心軟,他也會難受。請您行個好,讓我從後門走吧……」

官人也沒細想,便同意了。那騙子拿著銀子,出了後門便跑得不見了蹤影。那江用卿被人迎進了客廳,卻遲遲不見這家主人出來招呼他,等了良久,都有些不耐煩了。這時一個婢女挑著水走出來,見江用卿大大方方在堂上坐著,怒火中燒,大喝道:「那新來的,你裝什麼大爺?給老娘挑水去!」

江用卿聽傻了,再加上本來等得就有些心煩意亂,於是當場跟那婢女吵起來,倆人爭得面紅耳赤。這一吵,把主人給吵了出來。主人一問,倆人把情況一說。婢女只說這新來的傭人什麼活都不幹,還坐在堂上裝大爺;江用卿卻說這婢女好不懂待客之道,竟然讓客人去幫她挑水。主人一聽,哭笑不得,只好拿出剛剛簽好的賣身契給江用卿,告訴他:「孩子,剛才你爹已經把你賣了,你現在是我家的下人。我知道你苦,但你好好乾活,將來還是有前途的……」

這江用卿嚇得臉都白了,急忙喊道:「誰是我爹?你這人怎麼回事,大老遠把我請來下棋,結果我來了你又說我是下人!」說著,江用卿取出自己所著的棋譜作為憑證,給那官人看。一邊有字據,一邊有棋譜,兩邊都愣住了。

江用卿在徽州名氣雖響,可到了河南卻並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眼見著眼前這孩子不過是個十來歲的少年,那官人半信半疑,問道:「你真會下棋?若真是如此,我們對弈兩局,你若勝了我,我便信你。」

江用卿這才長舒一口氣——我堂堂江南名手,贏你還不是砍瓜切菜?倆人往棋座上一坐,那江用卿便把自己今天受的氣一股腦全發泄了出來。只見江用卿盤上的棋子如潮水般鋪天蓋地,那官人哪裡抵擋得住,自然局局慘敗而歸。那官人驚喜異常,把這江用卿當成是天上掉下來的大國手,於是便大方地真把江用卿留在府上敬為上賓——不知道後來那挑水的婢女見了江用卿該怎麼表示……

鄭州當地有個高手,名叫魏竹坡。此人棋力高超,在鄭州棋界橫行多年所向披靡,是個當地豪強。那官人請江用卿去與那魏竹坡對弈,江用卿年輕氣盛,便答應了。魏竹坡多年無敵,自以為棋藝已登峰造極,哪裡把江用卿一個區區小子放在眼裡。誰知一交手,那江用卿的棋下得稀奇古怪,儘是些聞所未聞的招法。魏竹坡哪裡抵擋得住,連戰連敗,最後竟高掛免戰牌,不敢再和江用卿下棋了。自此江用卿在河南名聲大震,各路名流紛紛邀請他去下棋。三個月後,江用卿決定回徽州了。河南一帶名流依依不捨,竟捐出了幾百兩紋銀送給江用卿,讓他帶回了老家。

就此,十七歲的江用卿一戰成名,成為了程汝亮之後又一個在徽州以外打出名聲的新生代國手。

說起來,江用卿這個人實在有趣。十幾歲便擅名新安派,稱國手,早年卻不出徽州城,中年又除了一場跟著大夥出門打仗的南京會戰之外再無戰績。後來人家都去京城他不去,人家都從京城回江南了他又跑去了。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筆者猜測,其實江用卿也是一個很無奈的人。前文講過,江用卿起初成名,是因為招法不出自古譜,因此無人識得,從而常能出奇制勝。可是這種下法用久了,招法用舊了,別人就認識了,再想出奇制勝就難了。所以雖然沒有明文記載,但我們可以猜測,江用卿剛剛出道時勝率奇高,但是隨著年紀增長,勝率卻逐年下滑,以至於沒能取得符合他天才之名的成就,到了中年便已有泯然眾人之感。等到大家都去京城闖天下的時候,江用卿已經不敢再去京城和大夥爭名了。可等到大家再回江南,江用卿已經老了,當年的創造力早已經不知道扔到哪裡去了。回首看看自己這輩子最大的成就也就是在南京會戰的時候將將擊敗鄭野雪而已,除此之外再無拿得出手的戰績。如此下去,將來他如何能與昔日的幾位新安派戰友並稱於世?

彼時的新安四霸,汪紹慶、呂存吾在南京會戰被打殘了,之後就再沒出來鬧過動靜;蘇之軾即使有《弈藪》這樣的經典著作壓陣,但棋力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漸漸退居二線。江用卿和他們同時,又如何能與新生眾豪傑爭霸呢?江用卿想必對此也束手無策。然而,恰好這時京城出了事,大家都離開了京城棋界。如今的京城成了一個空架子,名聲擺在那兒,裡面卻沒人了。江用卿為了自己的名譽,決定放手一搏,在這個大家都爭著搶著離開京城的時候獨自上京。他賭對了,魏忠賢之亂很快結束,京城棋界又漸漸恢復了昔日的繁華。這時,江用卿在京城棋界,終於已經有了屬於他自己的一片天地。

關於江用卿的故事,出了小時候被人拐賣那段以外,還值得一寫的,就是在京城的這最後的日子了。

周延儒、何如寵得知眼前這位老者就是當年新安派豪傑之一的江用卿,大喜過望,急忙設枰對弈。江用卿也不客氣,竟與周延儒、何如寵輪番交手。江用卿想必也是求名心切,竟然絲毫不相讓,局局把兩位相國殺得七葷八素。而這江用卿也真是脾氣有趣,別人要他給相國放放水,他說盤上只有對手,沒見有相國;出了大人府邸人家羨慕他有當朝相國養著,他卻從不自稱是相國家門客,仍舊每日去茶樓跟當地棋友切磋。何如寵、周延儒兩位大人見了,忍不住在心底讚歎,這江用卿當真是國手風範。

可惜,明末清初,時局動蕩。崇禎年沒過多久便要結束了,日後李自成到了京城還沒忘燒殺搶掠,滿清入了關又逢改朝換代,那段日子京城人的日子並不好過。但是關於江用卿的記載,只到崇禎時為止,之後再未找到江用卿的事迹,不知他究竟有沒有熬過那段動蕩的時局,又或者是見京城太亂,重新回到了南方隱居避世了呢?

江用卿在京城的故事,算是三大派時代的最後的一點餘波了。崇禎時代的中國,內憂外困,處處戰亂,那並不是一個好時代。在那個時代里,棋手的命運是不在正史記載範圍之內的。

我們只知道,這段棋史上只留下了殘言片語,卻沒有完整記載的時代之後,有幾個名字突然消失了,再沒有出現過。林符卿,江用卿,汪紹慶,呂存吾,李賢甫,朱玉亭,王元所,范君甫……

他們的結局究竟是怎樣的?他們有沒有熬過那段時光?甚至,是否在某一次屠城中,他們中的某個人或某幾個人化作了一具普通的屍體被掩蓋在了滿城的血光之中?

這樣的想像有些殘酷,筆者更願意相信,其實他們只是每日在家中下棋,對手勝負都無人知曉,因此無法記述罷了。

這正是:

當年棋壇風流客,流落紅塵煙雨中。

早知繁華終相忘,當笑昔年爭英雄。


可能是吳清源,一代圍棋大師,生不逢時~生在中國,11歲被引薦與段祺瑞對弈,把段殺得大敗。成名於日本,1942年吳清源與藤澤庫之助的十番棋中四勝六負,橋本宇太郎十番棋六勝二敗。一心遠離政治,加入慈善組織紅卐會。卻不可避免被戰火波及生活。尤其犯下政治錯誤O.O抗戰爆發後加入日本國籍,現在網上也有些罵名Orz


推薦閱讀:

對於當今圍棋界,你心目中的第一人是誰?誰可能成為下一個王者?為什麼你有這種判斷呢?
你所知道的最冷的圍棋知識是什麼?
圍棋比賽中有哪些圍棋禮儀?

TAG:歷史 | 人物 | 圍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