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媒體編輯寫的文章中出現過哪些非常容易誤導的原則性錯誤?

絕大部分普通消費者的汽車消費者獲取汽車相關知識都來自於媒體(雜誌、網站等)以及汽車論壇。然而這些所謂的「專業編輯」,論壇里的「汽車大神」,絕大部分人都是沒有經過汽車專業的學習或者在汽車行業真正地工作過。所以網上可以找到的一些相關的汽車知識會有原則性錯誤。(「日系車皮薄不安全」這種陳年老梗就不用再舉例了...)

汽車行業的很多工程師看到這類內容肯定也會覺得好氣又好笑。

作為一個沒有什麼判斷能力的普通消費者很想知道汽車編輯們的文章還有哪些非常錯誤的言論?


知乎慣例,最重要的話先說。

和幾位做汽車媒體的知友簡單交流了一下,於是有了下面這一段。

&<07132015&>

我個人觀點:也許大多數消費者無法理解和區分專業的測試和娛樂性的測試,但是這並不是汽車媒體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的理由。ADAC其實也是汽車媒體(評論里有人提出ADAC的屬性問題,解釋一下,ADAC,全德汽車俱樂部,不知道是不是官方翻譯;其下屬會員雜誌ADAC Motorwelt,ADAC汽車世界,不知道是不是官方翻譯,在全德國發行,所以在這裡我把它ADAC視為自帶汽車媒體屬性,當然其不僅僅包括媒體屬性,如果有誤解,請點贊,完畢),為什麼能做到工程師會在設計車輛的時候考慮ADAC的測試項目?這就是專業的力量。如果連車廠都不能忽視ADAC的測試,那其測試的可信度就深入人心了。實際上,對於很多德國消費者,ADAC的測試結果如果是比較負面的評價,往往可以做到一票否決一款車的程度。

另外我提出的那幾條確實不是什麼太專業的測試內容,只是指出常識性的誤區。當然,這個常識是針對汽車行業相關人士的,我相信,從事汽車媒體的各位必在此列。

最後,我已經盡量避免專業辭彙了。。。

最最後,我平時基本只看汽車之家,因為喜歡汽車之家的版面風格,所以吐槽主要針對汽車之家,這也算是汽車之家躺槍了。

車托之家么,一句戲言,相信汽車之家的各位沒有這麼玻璃心,實在是懶得在文章里改了,見諒。

---------------------------------------------------------------------------------------------

---------------------------------------------------------------------------------------------

這個可以吐槽的點實在太多了。

利益相關:車托之家忠實看客,所以吐槽主要針對車托之家。

&<如需轉載請私信提前聯繫&>

雖然估計沒什麼人會轉載,但這樣一寫,頓時覺得自己寫的東西big有所提升,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哈哈

坐下來搬個板凳泡壺茶慢慢說。

1. 制動距離測試

沒有很大的橫向對比價值。

首先國內媒體制動距離測試都是測105開始制動,然後測量車速從100降到0過程的制動距離,直接就忽略了影響非常大的建壓時間。而這個建壓時間與車輛基礎制動系的設計關係非常大,比如真空助力器夠不夠大?制動踏板的槓桿比?這都是和成本相關的。

其次就是大部分媒體都是隨便選塊場地就開始了,有的甚至在公共道路上進行。別看都是瀝青路面,附著係數可差的多了,影響量級是以米計算的。

第三,測試工具。搞個P-box就上了。連單天線的V-box都不怎麼夠准,你搞個P-box是要鬧哪樣?廠家充那麼多值,麻煩更新下設備。

第四,所謂制動減速度曲線。某某之家拿出一條充分建壓後的曲線,開始分析制動力是否平穩等等,別逗了好么,你看看你那曲線,都是七八段直線組成的,哪兒來的啊。。。麻煩裝個陀螺儀測好么?真的沒多貴。。。

不是最後的最後,從車外看車身姿態。。。真的是找不到這麼看的原因,不理解。看這個有什麼用啊?乘客感受不是取決於這個好么,而是取決於減速度的均勻性。屁股翹得高就說明軸荷轉移一定大?別這樣好么。。。

2.繞樁

站在車外看車身姿態。。。你起碼給出樁距,一共有幾個樁,場地條件等等再說吧?而且重要的通過時間,光靠肉眼看你能測出偏航角?

3. 雙移線/單移線

這麼簡明易懂老少皆宜的測試居然沒有。。。捨不得雪糕筒的錢么。。。

----------------------------------------更新1--------------------------------------------

4.車內空間測量&<07102015&>

這個一定要說,不說憋著一口氣。

你讓編輯往車裡一坐,然後咔咔一頓小照片一拍,頭上三指膝蓋四指的,你知道做整車總布置的工程師看到這樣的測評有多痛心么?

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最典型的就是,隨便找輛車,背部都貼座椅靠背上,屁股稍微前後移動五厘米左右,頭部空間和膝部空間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就是二次元中的H點在現實世界裡的影響。

你說你找個UG,把汽車總布置模塊打開,把那個假人模型列印出來,拿紙板剪個1:1的,有多難?再說都上市公司了,就算買個50%的假人也買的起吧?又不是說逼著你買假人全家。

5. 這條我簡直想進行人身攻擊了。作為一家自稱專業的汽車網站,居然還會有「ABS+EBD」這種配置列在配置表裡或者寫在文章里,車廠忽悠老百姓,你們也不懂么?隨便找個當前技術水平(state of the art)的ABS出來,要是沒有EBD功能,你把口水吐我臉上。

順便科普一下,EBD,電子制動力分配,其功能是隨著制動主缸壓力的上升,對後軸制動分缸的壓力的進行限制,以防止後軸滑移率過大而導致車輛失穩,取代了機械式的比例閥。該功能同樣由ABS模塊通過控制電磁閥實現,業內默認其屬於ABS系統功能的一部分,並不是並列的兩項配置。寫了一長串字母,你以為這個車簡直神了,其實說的都是那一個鋁塊。

當然據說也有一些古老的ABS依然用比例閥來實現EBD控制,但這個絕對不是當前技術水平的產品,市售的車如果有裝這個的請通知我,我想參觀膜拜再拆開研究一下。。。

同理,ESP+TCS也屬於忽悠老百姓的軟文寫作形式。現在的產品,有ESP必有TCS功能。

針對不同配置,比較合理的幾種寫法應該是:1.該車裝備了ABS; 2.該車裝備了ESP(或各種奇葩縮寫,因為ESP是博世的商標,不是誰都能用的,這也是一個槽點);3.或者寫成該車具備ABS+TCS+VDC功能。

------------------------------------------------更新2--------------------------------------------------------

突然想到一個,沒看皇曆,就簡短來更新一下。

6. 雜訊測試 &<07112015&>

拿個手持雜訊儀,這個不是問題,畢竟專業設備非常貴,不願意投資也可以接受。

但是,麻煩不要簡單選個所謂相對空曠的道路就開搞啊!其實你要單純測一測也沒啥關係,但是,你們的內容是會做對比的啊,你要做對比,不保證試驗條件一致怎麼對比?

不同粗糙度的瀝青路面開上去的聲音能差多大,相信經驗稍多的駕駛員都有體驗。

某試驗場的NVH測試道路連高減速度的制動都是嚴格禁止的,怕破壞路面。你隨便選條高速就開工,護欄高度、結構一不一樣?周圍的樹什麼情況?幾條車道?遠處有沒有建築物?

消聲室不是建著玩的,為了獲得一個近似半自由場,得費多少勁?

好的方法是清早起床,賽道包場,先測雜訊,人多了開始測操穩,胎磨一磨,然後做圈速。

看到這麼多贊,有動力,睡前再來一發,做個一天兩次郎。光是說一家媒體,顯得太殘忍,恰好題主也說到了汽車論壇里的「大神」,那我剛好來說一個「老司機」關於駕駛技巧的常見誤區吧。

7. 雪地/冰面發動機降檔制動

@薛遲 在某個答案里已經解釋得非常到位了,我在這裡再嘮叨一下。

先給沒耐心的人一個結論:如果你開著一輛普通轎車,那麼緊急情況下,在雪面上用發動機降檔制動不是最優的選擇。

首先,如果你開著一輛兩驅車,這意味著你主動放棄了一根車軸的制動力;

其次,如果這是一輛前驅車,那你的轉向能力將大大下降,本來可以躲過去的障礙物,可能就直著幹上去了;如果這是一輛後驅車,那麼轉向過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轉向過度對於絕大多數司機,包括「老司機」,都是無法控制的,秋名山車神玩漂移,你是車神么?畢竟開車用方向盤,不是鍵盤。

第三,如果是四驅,你要相信,ABS作為專門用來控制滑移率的零件,在這一點,要比發動機這種玩意靠譜。而且TCS這種玩意搞不好還會給你偷偷增扭,你怎麼減速?

附贈一點:歐美日廠商,特別是日系,一般對ABS調校的驗收非常精細,值得信任。剩下沒說的自己領悟。

&<江郎才盡了,都開始炒剩飯了,還是別人吃剩的,等小宇宙爆發了再繼續吧&>


學車輛的斗膽說一個可能不是太恰當的,經常看到一些編輯用遊標卡尺量家用轎車防傾桿的粗細,在我看來,一些家用轎車在前懸加橫向穩定桿主要是為了去匹配前後懸架的角剛度,以此來達到想要的轉向特性,所以各車型之間橫向比較橫向穩定桿的粗細並沒有什麼意義,這樣去量的話感覺會誤導消費者認為橫向穩定桿越粗越好。


兩條分隔線之間的內容,是我補充在前面的。完全針對題主提出的問題,我用一篇某大型汽車網站編輯寫的試駕文章(圖片已經刪掉)來為大家逐句剖析,基本上以後看到類似的情況,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

動力方面,紳寶X65使用了一台代號為B205EFA的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30kW/5500rpm,最大扭矩為240Nm/1800-4800rpm。數據雖然並不十分搶眼,但配合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或5速手動變速器,也算是目前的主流搭配,讓消費者挑不出任何不足。

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帶有運動及雪地模式,另外換擋撥片的加入也突出了X65的運動性,不過很可惜的是這次我們試駕的車型全部配備的是5速手動擋的車型。這台手動變速器在試駕過程中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還算不錯,雖說離合器行程有些過長,結合點也有些偏高,但變速器的擋位設定還算清晰,入擋阻力也比較合適,所以只是初次駕駛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罷了。

130kW的功率對於車重為1545kg的X65來說完全夠用了,但因為渦輪介入的時間較晚,所以車輛在初段起步時的表現只能說是合格,但這種情況在轉速超過2000轉以後立刻得到改善。隨著轉速的攀升,這台發動機的實力也在逐步被喚醒,中段加速是X65的強項,尤其是從40km/h到80km/h這個期間,變速箱3擋和4擋的齒比控制的也非常緊湊,所以你能感覺到凌厲的加速感。

當時速超過100km/h後,X65仍有一定的速度提高空間,但那種輕快感已經蕩然無存,另外整車的風噪也有明顯提升,這方面X65還有待再深耕細作。

X65使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懸掛結構,並且前後都帶有副車架,所以在強度和降低震動方面都得到了保證。實際的行駛X65也表現不錯,崇禮的鄉間公路路況並不好,輕微的顛簸路況在所難免,但X65並不會讓太多震動傳遞到車內。而在高速公路上,X65的底盤表現也非常紮實,沒有絲毫髮飄或抖動的情況發生。當然這也和轉向系統有很大關係,採用液壓助力的轉向在低速時沒有電子助力那麼輕盈,這點或許並不友好,但高速時的沉穩感覺卻是我們喜歡看見的。

同行同事觀點:

作為北汽紳寶推出的首款SUV,X65外觀設計比較時尚,並且具備紳寶品牌的家族特徵,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2.0T發動機在10萬元自主品牌SUV中也處於領先位置,而且該車配置方面也比較厚道,360度倒車影像、雙區自動空調、全景天窗等都有配備。不足之處就是內飾設計有些中庸保守,與時尚的外觀有些反差。但是X65在10萬元自主SUV市場將面對的幾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像哈弗H6、長安CS75、瑞虎等都具備不俗的實力,相比它們9——15萬的市場售價,X65的10.68——15.68萬的預售價有些偏高,這無疑將加大它挑戰對手的難度。

總結:

和紳寶X65接觸的時間並不長,但很顯然這是一款足夠吸引人的自主SUV車型,這源於其豐富的配置,硬朗的外形,以及讓人心動的動力系統,這些相比它的競爭對手們,例如長安CS75、比亞迪S6等都要出色。另外作為紳寶的首款SUV車型,能有這樣的表現實在難得。但就像前面所說的,現在紳寶有了這樣一個不錯的節目,還需要擴大它的影響力,讓更多的老百姓們知道。但又不同於節目,作為一個產品定價也是十分重要的,3月底X65將會正式公布售價上市,他能否做到成為一款老百姓們都喜歡的車型,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讀完了,以下是分析。我們可以看看編輯在試駕文章中的用詞技巧。

1、「雖然……但是……」

數據雖然並不十分搶眼,但配合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或5速手動變速器,也算是目前的主流搭配,讓消費者挑不出任何不足。

試駕文章中,編輯們還喜歡用「雖然……但是……」這樣的句式,精髓在於兩句話肯定是一揚一抑,給自己留餘地的同時還能顯得客觀公正,同時不得罪廠商。

具體技巧就是,雖然後面跟的是「批評」,但是後面跟的是誇讚,這裡批評的內容絕對不能太激烈,要找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消費者都覺得無所謂的小事。而但是後面,要跟上廠商喜歡宣傳的新車的特點。

同樣的句式,我們還能從文章中找到:

雖說離合器行程有些過長,結合點也有些偏高,但變速器的擋位設定還算清晰,入擋阻力也比較合適。

2、「雖然但是」進階版——「連續但是」

130kW的功率對於車重為1545kg的X65來說完全夠用了,但因為渦輪介入的時間較晚,所以車輛在初段起步時的表現只能說是合格,但這種情況在轉速超過2000轉以後立刻得到改善。

這是一種「雖然……但是……所以……但是……」的句式,兩個但是後面都要跟上優點,起到了連續表揚的作用。這種句法略有難度,需要稍好的邏輯能力。

3、模糊評價

130kW的功率對於車重為1545kg的X65來說完全夠用了,但因為渦輪介入的時間較晚,所以車輛在初段起步時的表現只能說是合格,但這種情況在轉速超過2000轉以後立刻得到改善。

還是這句話,在這句中,「完全夠用」是怎麼個夠用?對於不同人群,「夠用」可以天差地別。F0也是夠用吧?銳志也夠用吧?

後面的詞語,「合格」,也是個模糊辭彙。到底怎麼算合格?

其實,這裡就是編輯在使用模糊評價的手法了。因為從現實上講,我開過紳寶X65,它的動力表現其實算是差的,無法讓一個正常人滿意。但是稿件不能這麼寫呀。怎麼辦?模糊評價,用「完全夠用」、「合格」這種辭彙模糊掉,一般讀者在這裡就被誤導了。

先寫這三個技巧吧,剩下的這篇文章並沒有太典型地使用。下面我摘出一段他的動力描述,和我寫的X65動力描述放到一起,大家就會知道,即便是面對同一輛車,不同編輯也會寫出不一樣的態度。

130kW的功率對於車重為1545kg的X65來說完全夠用了,但因為渦輪介入的時間較晚,所以車輛在初段起步時的表現只能說是合格,但這種情況在轉速超過2000轉以後立刻得到改善。隨著轉速的攀升,這台發動機的實力也在逐步被喚醒,中段加速是X65的強項,尤其是從40km/h到80km/h這個期間,變速箱3擋和4擋的齒比控制的也非常緊湊,所以你能感覺到凌厲的加速感。

當時速超過100km/h後,X65仍有一定的速度提高空間,但那種輕快感已經蕩然無存,另外整車的風噪也有明顯提升,這方面X65還有待再深耕細作。

動力方面,紳寶X65的表現差強人意。本次試駕的車型為5MT手動版,車輛起步階段,離合器的行程適中,但接合點算不上清晰。一擋給滿油,轉速迅速飆升至紅線,可是整個過程並沒有給到足夠的推背感;如果在5000rpm時迅速切入二擋,此時渦輪增壓器的效果才有所體現。這台官方宣稱來自紳寶技術的變速器,行程短,但擋位並不十分緊湊,摘入空擋時限位器回正彈簧也沒法給出足夠的回正力度。二擋是這輛車真正提速的擋位,破百沒有問題。可是在三擋情況下,發動機的動力似乎又被限制住了,哪怕此時轉速在2500rpm左右,渦輪已然介入卻沒法將足夠的動力輸出至車輪。如果在高速公路上60km/h的速度超車,直接使用三擋恐怕難以輕鬆勝任,降至二擋拉高轉速才能順利完成。

——————————————————————————————————

鄭菲哥的回答一針見血,作為一名車輛工程專業的汽車編輯,我想站在汽車媒體的立場對他提出的幾點一一解釋。

對於汽車媒體的車輛測試,我們首先要有兩個大前提:

①國內幾乎沒有哪家汽車媒體不靠廠商活著;

②對於非實體產品,往往是用戶決定了產品,編輯寫的文章就是如此。

1、制動距離測試

其實鄭菲提到的很多不專業的測試,原因就是一個問題——變數無法控制。對於制動距離的測試,大一點的汽車媒體會租用場地,例如青泉贏睿的某一塊特定場地,絕大部分車輛都會開到那裡去測試。可問題在於制動距離測試還有很多變數需要控制啊,建壓時間、測試儀器等等。這就應了大前提的第二點,用戶什麼水平,我們就生產什麼水平的文章。國內絕大多數的讀者都是超級小白,一些自稱愛好者的也就半斤八兩,背下幾個英文名詞就開始噴了。所以不管是車托之家還是XX汽車,在生產文章時也會考慮成本——尼瑪我花那麼多錢弄那麼高深莫測的設備,最後出一份類似論文報告的超專業文章,這幫小白也讀不懂,也懶得讀,有很大的意義嗎?

說句不中聽的,所有汽車媒體的文章都是給小白看的,不是給NVH工程師、車身工程師、標定工程師們看的!而小白們基本也就是看個熱鬧,然後就開噴了,為什麼這麼說?圈子裡平均每篇試駕文章,讀者的停留時間也就2分鐘左右。

由此也就引發了另一個現象——媒體們開始琢磨了,怎麼讓這幫讀者多看看我的文章?迎合他們的趣味唄!所以鳳凰、新浪開始請模特來測空間了,網易開始搞車震了,之家開始出遊記了……而且效果非常不錯。評論數、點擊量都上去了。

用戶決定產品,廣大讀者們想看什麼,我們就寫什麼,汽車媒體就是如此。往深了講,這麼做是因為對於媒體來講,用戶、分享數、UV才是他們的產品,是他們從廠商那裡賺得廣告投放從而生存下去的「業績」。

2、繞樁

這個與編輯們的普遍水平有關,在這裡我可以講講這個圈子裡人的來源。一句話,那真是三教九流魚龍混雜。有像我這樣車輛工程畢業的,有學新聞畢業的,有搞設計轉行的,有廚師、教師……就像郭德綱分析相聲行業那樣,編輯也是個入門門檻極低、進階門檻極高的行業。想入門幾乎沒什麼高要求,有駕照、會玩單反、高考作文40分以上、身體好能熬夜就行。有幾次出去試車,我居然碰上了不會開手動擋的「老師」,你說這個圈子多雜亂。

因此,想鄭菲提到的繞樁時間問題,絕大多數編輯的駕駛技術根本達不到逼近車輛極限的水平(我就是),所以談何繞樁時間呢?至於偏航角,第一我們測不出來,第二測出來了讀者也看不懂,也懶得看,因為大型汽車媒體面對的都是拒絕思考的小白。

3、雙移線等

同第2點。

4、車內空間

其實我所在的媒體在討論如何測試車內空間時,也曾考慮過採購假人進行測試,但領導稍作思考後便否決了這個提議。因為假人雖然能然你顯得更客觀專業,但無法吸引讀者!最後確定聘請一名漂亮的南方姑娘專門為我們體驗空間,每次拍出的照片也是盡量露腿,搔首弄姿談不上,這就是在專業和讀者需求之間做出的權衡。

5、ABS+EBD問題

如同第2點,編輯水平確實有限。汽車之家的編輯水平在圈子裡整體算比較高的了,尚且如此,其他家呢?有太多人只是想出來混口飯吃,沒人在意的東西懶得考慮。鄭菲是汽車工程師,但這實在是少數中的少數。網友們普遍還在讀幾篇技術文章就到別的試駕文章下面無腦噴的水平,跟他們談細節真的是緣木求魚。

6、噪音測試

這也是編輯們非常頭疼的問題。汽車媒體幾乎都集中在北京,北京的交通大家是領教過的。那你會問了,工作日跑六環上測不就行了?每次都用同一段路、同一條車道測試,盡量減少不確定因素唄?乖乖,大家是真不知道汽車編輯們有多忙啊,時間成本啊親!拿出將近5個小時的時間只測了一項噪音?領導聽了都不答應!

這個東西說深了,就是汽車媒體中還沒有人針對一整套測試下來到底需要多少人、多少時間、多少錢進行統計。有些人覺得所有測試一天就能搞下來,但殊不知單一個油耗就得跑大半天。對於測試本身來講,還沒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和流程規範,編輯們也只是急著測出數據完成任務,沒有多餘的精力考慮其他。

寫完了鄭菲哥的問題,我想再寫寫這個行業一些無法突破的桎梏

首先是「充值」問題。這個絕對有,而且任何一家主流媒體都無法避免,但我覺得這事兒要怪,得怪國內的版權問題!為什麼所有的汽車媒體都要靠廠商們活著?因為文章本身不賺錢啊!網路上的東西,說複製就複製了,你想搞收費閱讀根本沒戲。

其次是稿件本身的客觀性問題。常年下來,讀者們漸漸培養起免費的習慣,你想做收費閱讀是活不下去的!因此,投放廣告的廠商在媒體那裡的話語權是很大的,這個影響力包括但不限於廣告投放本身,就連順帶的其他該品牌稿件都會受影響。比如福特在XX之家投放了廣告費X百萬元,有一名編輯參加了一次跟廣告投放毫無關聯的福特新車的試駕活動,然後在稿件中如實寫了一些車輛的客觀表現。結果福特的領導不願意了,一個電話打到媒體主編那裡,主編一聽趕緊,一聲令下,編輯馬上改稿,這種事情比比皆是。所以,你覺得編輯寫的文章就是編輯說了算?不是的!想保住飯碗嗎?錢難掙,屎難吃,逼你當婊子,還得逼你立牌坊!

最後,是我們媒體人自己的抗爭。因為在媒體裡面實在是憋屈,看到太多產品的問題不能寫,不能說,於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做法。很多編輯目前都在寫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把一些網站上不能寫的大實話告訴大家,或者說發泄發泄,這些反而都是精鍊後的真話,好就是好,不行就是不行,值得大家關注。另外,業內的大神級人物YYP也在微信上面嘗試打賞閱讀的模式,憑藉YYP的個人魅力和粉絲基礎,前兩次的效果都很好!只有付費閱讀的機制建立起來,讀者養作者,我們的文章才真正有可能客觀公正起來,文章質量也會再次提升,因為寫得不好你就不關注了,這就是直接的經濟損失啊。

就先到這裡吧,其他有什麼想法以後再補充。

個人微信公眾號:「凱凱的小車庫」。一個人在寫,工作太忙,更新速度不定。

http://weixin.qq.com/r/W0M2LtTEoYnerZBN9xZJ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作為一個潛伏在汽車媒體圈中已5年的汽車愛好者,作為一個每周至少三次想辭職離開汽車媒體圈,然後不得不三次看看自己的信用卡賬單才能作罷的底層從業者。我第一時間把@鄭菲 的評論轉發到了朋友圈。非常同意你的說法,罵的漂亮!

德國ams是這麼測空間的,是不是比幾拳幾指的方法好了點?

不過,各位工程師所說種種大體上是基於對汽車之家評測文章的探討,但汽車之家不等於全中國的汽車媒體。我所在的媒體自古以來以專業自居,很多地方比汽車之家好一些。但要按你們業內人看來,恐怕也不過是九十九步笑百步。

但是這裡還是忍不住想要辯解幾句。

用車輛工程專業的測試方法來碾壓媒體所做的測試,這是不公平的。作為媒體,做再嚴謹的測試,恐怕也沒法達到真正專業測試的程度。我相信不僅中國媒體達不到,全世界汽車媒體都達不到。我們必須承認,達不到一方面是因為面向的對象不同(你們面向工程師,我們面向汽車消費者),所得出數據的作用不同(你們為檢測車輛,我們為主觀感受做佐證);另一方面,更是因為條件、成本、人員水平的限制。

看到這裡,我的有些同行可能會說:「沒必要像測試工程師那樣搞」。但我想說的是,這歸根結底還是條件、成本、人員水平的問題,最歸根結底,還是成本的問題。。。。。

以我一個非專業人士的見解,大概測試方法科學嚴謹與否的一個最基本標準,就是數據的可重複性(大概就是@進擊的阿貓 說的數據離散度吧)。我所在的媒體每年會測試20到30款車,測試項目包括加速、剎車、繞樁、變線、轉彎半徑、空間、雜訊、視野、空氣質量和一個小賽道圈速。客觀的講,這些數據中有些能再測出相同的結果,有些差不多能,有些完全不能。

這個大概就是同理於工程師所說的雙移線測試

除了做上圖那種測試,還得拍這種照片。說真的,媒體狗也是狗啊!

數據難以複製有很多客觀原因。我們的動態測試由同一名測試員,在相同的場地完成。 這在中國汽車媒體中可能已經算比較講究的了,但還是沒法排除諸如天氣、廠家提供的測試車車況和他本人的狀態等等因素。我們完成所有這些測試工作的時間最多只有7天,7天里還要除去借車、還車、拍照片、拍視頻所需要的時間,簡而言之就是:活兒難干,錢難賺,屎難吃!而@鄭菲 說的雜訊測試,確實是媒體測試中最沒譜的一項……恐怕很多時候都是難以再準確測出相同數據的,即使測出來,多半也是巧合。

空氣質量測試的結果

視野的測量,其實不是特別特別靠譜,但也還行吧……

那麼是不是汽車媒體的測試就完全沒價值了呢?我覺得這麼說並不合適。

引用我的頂頭上司——我刊出版人在我朋友圈裡的硃批:「媒體測試的意義恰如不能因為有新聞發言人,就不用有記者獨立調查報告了。」更何況測試工程師的得到的99%數據都是不會公開的。此其一。

其二,也是我認為更重要的。如前文所說,媒體的測試很多時候是為主觀感受做一佐證。仍以雜訊為例,在我們從德國ams那裡學到的評分標準中,雜訊測量值的權重和雜訊印象分是相同的。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一些對動態性能和空間的評價上。相信測試工程師們應該比我們更清楚,數據所表現出來的東西,和普通消費者能感知到的東西,是不能完全劃等號的(我指的當然不是換擋的時候被轉速表指針騙這種事兒)。

那麼你可能會問,試車編輯的主觀感受靠譜嗎?我認為對一個有經驗的編輯而言,至少是在絕大多數普通汽車駕駛者的感知範圍內是靠譜的。我大膽臆測,一個試車編輯可能會比從業時間相同的測試工程師開過更多不同的汽車。這讓他們可以在腦海中建立起一套標尺,用以衡量一款新車。當然了,許多許多東西是不可能依靠這個腦中標尺來衡量的, 比如大量測試工程師需要的結論恐怕都不行,性能接近的車的對比也夠嗆。但是同時,還有許多東西是可以依靠它的,比如整車的質感、轉向的一些特性、空間的感覺、便利性等等等等。

我自以為上圖中這樣的結論對普通消費者是有幫助的,而且並沒有特別依賴於測試數據。汽車媒體面向汽車消費者和愛好者,它的價值是減少信息的不對稱。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有精力、有機會去4S店試駕所有他們感興趣的汽車,而且4S店的短暫試駕能體驗到的東西也很有限。如果有一天人人都能去很輕易的去深入試駕任何他們感興趣的汽車,那媒體的試車可能真就沒多大意義了。這就是為啥評測汽車的媒體那麼多,卻不見評測冰棍的……

總而言之,汽車媒體的測試絕對是不嚴謹的,所得出的數據,對於測試工程師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但這不意味著媒體的測試就沒有意義,更不是說測試的結果對讀者沒有意義。私以為,作為媒體,真正專業的態度,是能直面那些測試中的不專業,直面那些局限性,並且告訴讀者,我們的數據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意義的。

當然了,以上謬論基於我刊的測試方法,這套方法師承自德國ams雜誌。至於其他媒體自創的許多方式,比如量穩定桿粗細、車架起來量懸掛行程等等,不在此討論之列。

到此打住,查信用卡賬單去了………………


什麼是穩重?什麼是還行?可能,也許?硬硬軟軟?三十四的速度在市內轉轉圈能試出個啥?

出款新車就說有顛覆性的變化?

白天看車就說這氙氣燈如何如何,你猜的?

你這麼坐肯定空間不夠啊,親。長途這麼開下來肯定是腿軟腰酸咯.(也有可能是試駕視頻都比較短的原因?)

什麼叫由於上翹的腰線設計,車窗面積較小,後排會感覺壓抑?我坐途觀Q3的後排 那個座位陡得不行,空間大又如何,不能自然後靠,這TM才叫壓抑。

高爾夫你也說操控好,福克斯你也說操控好,科魯茲也說操控好,英朗也說操控好,昂科塞拉也說操控好,你就放個車在跑的圖,來個直線加速。你就說這車性能如何如何。

我想知道究竟哪個操控好,哪個操控又不好?哪個比哪個好,你敢說么?

寶馬的操控,奧迪的科技?我都要吐了。。。

防撞鋼樑!防撞鋼樑!我要找出幾個不是鋼的咋辦?

試駕貴的就成了話嘮,試駕小麵包就敷衍了事.


別在我那些水平低下的個別試車編輯的作品裡面亂秀工程師的優越感啊。別恥笑我們出賣原則騙錢花啊,難道你們做的工程方案不用綜合考慮,就沒做過卧槽傻逼但是不得不做的方案?

汽車編輯的能力是橫向的,而非縱向,車壇大小事瞭然於胸,熱門冷門車不得不懂,車企發展脈絡銷量技術儲備略懂一二,懂點寫作,懂點理論,開車不差,拍照還行,寫作效率不低,PS玩得順溜。測試方法受限客觀條件,這還不是廠家試駕會弄的?有本事工程師給你們市場部進諫去嘛,說你們安排的試駕會扯蛋,試車不能這麼試?

最後,歡迎找我的文章挑錯。


瀉藥 @何明科 【友情提示,多多多多圖預警】

這個問題我就不直接回答了,我昨天剛去西單圖書大廈買書,最終帶著一身晦氣離開。這個世界還有比CCAV還誤人子弟的就是中國圖書出版行業。

我挑兩本汽車書來聊聊,大家舉一反三地看汽車編輯行業面臨的問題(表說俺像心機婊,俺本來就是)。

2CV意思並不是兩匹馬拉的車。法國曾經根據汽車動力輸出值來徵稅。2CV的意思是徵收2馬力的稅。2CV這款車的動力實際上最入門的款型也有9馬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原因是歐洲早期並不測量真實的動力,而是根據發動機的尺寸來估算動力。100年前估算值比較接近,但二戰之後徵稅馬力與實際馬力就差別很大了。現在歐洲不再量發動機尺寸來徵稅,而是按照二氧化碳排放來徵稅了。

小編覺得自己看這本書所花的時間要比作者寫這本書的時間還多。作者處處埋下伏筆讓小編血腥四濺,寫到此處因為失血過多而被迫放棄寫作,到北醫三院就醫去了。

三叉星的來歷是品牌美化的典範

關於三叉星起源的故事,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越是深挖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會變得越加喚起人們的好奇心。直到目前,真實的故事也沒有弄清。根據所謂的「官方」版本,是Alfred von Kaulla在1909年成為戴姆勒公司的主席之後,迅速做出了一個決定,要為梅賽德斯品牌尋找一個標誌。Von Kaulla開始與戴姆勒的兒子保爾商量著各種不同的想法和主意。保爾向Von Kaulla展示了一張他父親於1872年寄給他家中母親的一張明信片。在明信片的背面,據說Gottlieb Daimler曾這樣寫道,「一顆明星將從這裡升起,而我希望它能夠為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帶來福運。」在明信片的正面,他標示出了自己目前的位置以及將來他們整個家庭的位置,並且畫下了著名的三叉星。

然而,這個來自於官方渠道的故事裡面卻有幾件奇怪的事情。首先,現存的所有檔案文件中都沒有提及到這個明信片的背面,只是提到了明信片的正面,也就是畫著圖片的那面。其次,保爾真的會讓這樣一封歷史悠久(年齡應該超過30歲)的明信片安然躺在自己家中嗎?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照片中的「星」只是一個「*」號,畫得粗糙而且很小。如果湊近仔細觀察的話,這個「星」似乎是「五叉星」或「六叉星」。

最後,雖然在隨後關於三叉星的象徵意義有許多紙面資料,但實際上戴姆勒公司同時又註冊了一個「四叉星」的標誌,這個標誌被用在內部的部件上以保持其商標的身份。而在1921年,這個標誌被重新註冊。後來,四叉星還作為德意志宇航公司(DASA)的標誌出現,而這家公司是戴姆勒-賓士公司在1989年創立的。

品牌總是比其標誌的內涵要豐富很多。但是這個特殊的標誌卻變得如此知名,並牢牢地掌控住了消費者的忠誠之心。與這樣的大紅大紫形成對應以至於令人汗顏的是,這個標誌的起源至今仍不是很清楚。

喝可樂的聖誕老人

另一個品牌自我美化並且以訛傳訛的例子是聖誕老人。直到20世紀30年代初,聖誕老人都是被描繪成為身著黑白兩色或者綠白兩色的服裝。在1931年,Haddon Sundblom,一位受命於負責那年聖誕節廣告戰役的藝術家,產生了一個全新的念頭並將矛頭對準了聖誕節的主角——聖誕老人。他打算展示一幅聖誕老人喝著可口可樂的疲憊狀的場景。為了使整個畫面與可口可樂的品牌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他的畫筆下,年邁的紳士——聖誕老人不得不身著可口可樂的紅色並鑲之以白色。這樣一幅廣告場景,在以後的日子似乎成為了真理一樣被人提及和堅信不移,自此改變了我們對於聖誕老人的印象。

文章弄到這,發現樓蓋歪了。跪求原諒我的不冷靜。


汽車這個尾翼呢,是用來增加下壓力的,和飛機機翼一樣(沒錯),原理是因為上下翼面的氣流流過表面的時間是相同的,所以下面的流速要更快(totally wrong)…


嗯,汽車評測裡面的各種測試都是不太靠譜的。

因為一般汽車媒體是提供不了標準測試環境的。

不同道路不同輪胎剎車差出5米很正常。要黑誰或者捧誰,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所謂操控差,主觀體驗更是沒譜。

所以評測還是參考。


自動啟停對發動機不好的結論實在是臆測出來的,試想消費者都想到的東西工程師怎能不拼盡全力的去解決問題呢?

帶自動啟停功能發動機的啟動機是和不帶自動啟停功能的發動機設計上壽命要更加長,一般而言,啟動機的使用壽命會長於機動車的報廢年限。所以,為了省油以及對汽車工程師的辛勤努力給予的支持,請放心在等紅燈使用自動啟停吧,不會損傷發動機的。


我從事過幾年國內一線垂直汽車網站頻道主編的工作,講真,我很中立的說一下我的感受:1、作為媒體,沒有必要也沒有條件去和機械工程圈的朋友們來執行同一個測試標準!所以鄭菲的觀點有一些偏激。2、國內所謂的汽車媒體現在越來越難混,或者說越來越不受待見,我總結如下:首先,長期處於被廠商和公關吹捧高抬的環境,很難避免自身飄飄然,人日子一好過了,還有幾個人願意努力?所以大部分汽車媒體的從業人員,(尤其是主流的汽車媒體)幾乎喪失了再學習的能力,沒有人與時俱進,都在靠著平台吃老本。與此同時,看媒體內容的這幫人,經過七八上十年的浸淫,都變「刁」了,徒弟學會了武功翻臉干師傅的例子大家都見過,所以本該專業的群體越來越不上進,不該專業的群體越來越刁鑽(懂得越來越多)這樣一來,讀者吐槽所謂的專業媒體是必然的趨勢。第二、我覺得現在汽車媒體容易遭到吐槽,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國家的教育垮了!其實我本人特別提倡汽車媒體能避免理科生的那種思路去寫車(用拳頭比劃比劃就評定空間如何),大家吐槽現在的編輯也得就是文章不好看了,每一篇文章都千篇一律,根本不動腦子的產物。如果編輯只是不專業,但能寫出牛逼好看的稿子,讀者們也不至於騎到頭上來質問專不專業的問題。但是縱觀眼下的編輯,有哪個汽車編輯敢說自己文筆功底過硬的?他們寫稿不光寫完扔一邊自己從來不檢查(所以很多文章錯別字連篇),而且寫文章之前也幾乎沒有人列提綱,都是抬起手就瞎敲一通鍵盤,有的編輯先不說懂不懂車,連句通順的話都難以達成,你還指望這樣的編輯能寫出什麼像樣的好文章?當然,肯定有例外,只是極為少見。出現大面積的「記流水賬」現象,就不單是人的問題,而是國語,母語的教育出現了問題!你們看看車托之家的遊記,很多人挺感冒的,我覺得沒有一篇文章有可看性,全都是記流水賬,但可能作者自己寫這樣的文章還蠻陶醉其中的。所以,要想我們的汽車編輯不被吐槽,寫出好看好玩夠屌的文章,這是一個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有可能解決不了的難題!


從一個測試工程師的角度來看,好多雜誌專題里所謂的測試,試驗條件都相當的隨意,試驗方法不嚴密就不說了,漏洞多的,都不用談試驗數據離散度了。放在專業實驗室里這種情況我是萬萬不敢下試驗結論的,但人家就是那麼理直氣壯的出結論。


1.x比y更加具有豪華感。怎麼測的我很納悶。

2.大眾燒機油。 奧迪燒機油。德國車燒機油。整的好像機油是德國的專利似的。

編輯是都開的電動車嗎?不用加機油。

3.美國人懂車

根據國情好嗎?這兒是中國 別整天跪舔。用車環境,消費水平,車價都不一樣。

4.用某車款代替品牌說事

入門級和旗艦一樣嗎?

5.兩種說法

比如同樣用觸控屏

增加了科技感

不方便操作

本應該是一句話。

加長

褒義

貶義


用軸距判斷車內空間大小。同樣軸距縱置後驅和橫置前驅內部縱向空間差別很大好么!就算同樣的驅動方式,也和廠家的規劃設計有關,馬自達3歷代都是同級軸距最長之一,但內部縱向空間從來都是最小的之一。

盲目比較軸距。對比測試跑車的時候也要對比軸距,把軸距最長的用明顯的顏色標出來是鬧哪樣!?測試三排座的車的最後一排空間也要對比軸距,最後一排的縱向空間和軸距完全沒有關係了好么?完全就是廠家不同的設定,比如第二排的位置,給行李箱預留的長度。

用「頭部空間幾指」,「腿部空間幾拳/幾指」來評測空間,甚至還用此方法打分。每個人身體比例不一樣不用多說了,就算同樣身高身體不同部位比例也不同,而車更是如此。座椅設定的高矮可調範圍不同,同樣空間用此方法測出的結果不同,座椅高顯得腿部空間大,座椅矮顯得頭部空間大。座椅前後可調範圍不同,測出的後排空間也不同,傾斜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前排座椅厚度也會影響測試結果。除了這些固定因素,和坐姿也有關,坐在後排稍微往前移動一點,腿部空間小了但是頭部空間馬上就大了。

測量後排中部凸起高度和長度,然後拍一張模特把雙腳放在凸起上像坐小板凳一樣的圖,說不實用/不人性化。有誰坐這個位置會保持這個姿勢?都是把腳放在兩邊吧。。。?


許多汽車雜誌(非汽車雜誌這本書)在測試老百姓有消費意向的新車時,只是提出了該車款的提升在哪裡,駕乘感受如何,並未對該車的缺點有任何品評。有些車的小貓膩在一些懂車的人之間口耳相傳,但對於廣大的群眾並不知情。他們不說,人們不知,車廠不會有所改觀。加以一些奇怪的限量版,特別版來籠絡市場,他們不指出,人們不知。某些一定排量下偷工減料的車款為人們所熱衷,而一些實打實,用料足的車款卻沒有市場,也是一種悲哀!一些錯誤的宣傳,會引起人們的誤解,小到一個車系,大到整個車廠。一些返廠率排世界最後的車款反而因為媒體原因而被坑爹。前盤後鼓沒有前後碟剎好,一個a級小車就足夠了,你是跑F1還是去WRC?一個敢於說話的汽車媒體是我們需要的,因為他們和群眾是近的,不是車廠!Topgear的大猩猩敢於說話cool車就是cool車,不cool就不cool。不去管售價,不去管品牌。車款好壞和本身質量有關,和造車的攻城獅的態度無關,和車廠的態度有關,和售價,品牌無關!


媒體和攻城獅不是同一個語境。

媒體要做的是把測試的結果,用讀者能看懂的方式和語言表達出來,目標是受眾能看懂。至於主觀的差異,是人都會有。即使是那些權威的測試(E-NCAP,IIHS等)的車型來到中國,也不一定是客觀,因為主機廠會做一些「本地化適應性調整」。所以,你在天朝說客觀,就像只要是一輛車就能在C-NCAP拿五星一樣不靠譜。

你說那麼多專業術語專業方法,讀者一個字沒看懂,有luan用,而且攻城獅用的不少專業方法都是極其嚴苛的破壞性實驗,不切合實際好不好,用戶體驗哪裡去了。而且媒體還是要對衣食父母負責的,你拿了錢不替人家說那些需要重點突出的配置,行嗎,即使那些事廢話,但你不說普通用戶就不懂啊。媒體也是人,也要吃飯的。

媒體的文章,也不是給你們看的,所以攻城獅們看了笑笑就好,有什麼好吐槽噠。


不是原則性,但看多了不能忍的:1,軸距沒有競品長,遺憾。2,這個價位還沒全景天窗,遺憾。3,這個價位沒有自動空調,遺憾。 4,這個價位沒有LED尾燈,遺憾。 你妹妹的! 骨子裡透著敷衍的八股文。 別的不說,LED尾燈有多傷眼你知道嗎?


玩車首選小鋼炮 Polo GTI對比嘉年華ST_愛卡汽車

先放一個文章


咱們不談別的,能把油耗開出工程師們測出來的那個參考值基本就撲街了…在我看來媒體不單單不應該按工程師的方法去測試,甚至其本職就應該是去通過自己的測試標準,揭穿工程師們的障眼法…

現役車媒評測人員怒答…


看到專業人士出沒,我也想說兩句。

我不能發表對應本題的答案,我只是對一些答案有意見。

首先,汽車媒體主要面對的是消費者,有些專業性的意見你說出來別人也聽不懂,當然,我覺得顧客最大的可能不是聽你解釋,而是嘲諷為什麼那個車能做到的這個車做不到,他哪會管你在哪兒開/開多快。 我不否認專業人士提出的疑點,這些疑點適合專業人士和汽車媒體去學習,也希望他們以更專業、全面的視角來判斷,但汽車媒體最終的輸出目標依然是消費者,最終輸出的還是一個以消費者角度去比較的結果。 汽車媒體誤導消費者在哪裡?怎麼解決這個誤導?如何給消費者一個準確的、易懂的輸出?讓消費者挑選到最合適自己需求的車,才是汽車媒體需要做到的,而你們就應該指導他們這些難點,而不是飈專業術語。


推薦閱讀:

1.6及以下購置稅減半問題,中秋節才提的車!!!我擦!!怎麼辦?
擁有一輛五菱宏光是一種什麼感受?
如何看待汽車之家韓路對38號的炮轟?
如何看待一款前驅車的銳思賽道圈速?一台車的操控性真的與驅動形式有很大關係嗎?
如何看待王自如測評特斯拉?

TAG:汽車 | 汽車編輯 | 汽車評測 | 汽車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