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ball 中幾個關於棒球問題?
本人對棒球幾乎一竅不通 看完電影后有些疑問 求解釋
1.moneyball中體現的mlb球員的轉會完全是球隊經理之間的交易,不考慮球員個人合同期限和意願嗎?記得很多筆交易都是球隊經理商量好後直接告知球員,沒有所謂違約金什麼的嗎?ps當時記得背景是奧克蘭隊是最弱的(?),為何有些球員被交易去底特律老虎之類的隊,會不會是更好的?為何還想留下2.場上人數固定,記得吉昂比走後,比利用3個分別在上壘等方面突出的人代替他一個,那場上勢必需要裁剪2人,不會有漏洞嗎?還有這三個人有明顯缺陷的話,對手不會抓住他們弱點往死里攻嗎?3.最後一場比賽為何如此重要又困難?4.所謂「比利的理念」不就是那套演算法嗎?其他隊需要的豈不是得到此演算法再執行?
Moneyball的書和電影都有看過。在此對樓主的問題進行逐一回答,希望能有所幫助。
1a:Moneyball中體現的MLB球員的轉會完全是球隊經理之間的交易,不考慮球員個人合同期限和意願嗎?
是的,轉會交易就是各球隊的管理層商量的。這是part of the business,也是nature of the beast(credit to Paul Pierce)。
關於交易否決權(No-Trade Clause)和十五條款(10-and-5 Rights),前面的匿名用戶已經解釋得較為詳盡了,不作補充。
1b: 當時記得背景是奧克蘭隊是最弱的,為何有些球員會被交易去底特律老虎之類的隊?
樓主說的是Billy Beane將Carlos Pena交易到底特律老虎這件事。
在電影里,這筆交易的邏輯是這樣呈現的:
2002賽季開始前,很多球隊對捕手Scott Hatteberg不感興趣,因為他的傷勢已不適合他繼續守這個位置。而推崇上壘率的Beane神非常喜歡Hatteberg在這方面的表現。因此,他給了Hatteberg一份一年合約,要求後者改打一壘手。
但是,掌管陣容調度權利的主教練(Manager)Art Howe因對Hatteberg的改造沒有信心,傾向在一壘手位置上使用Carlos Pena。Beane對此不滿,與Howe反覆碰撞後,選擇將Pena交易掉,這樣讓Howe只能在一壘手位置上Hatteberg。
作為球隊的GM,Beane是不會考慮球員被送至他隊後的處境的,這個在電影里已經呈現得很清楚了。在電影里,Beane只是想讓Hatteberg上場,因為他成功上壘的幾率比Pena要高。如果這個代價是送走Pena,他就會送走Pena(注1)。
注1:附上Pena和Hatteberg在2002年為運動家效力期間的數據對比。
Pena:40場比賽,打擊率0.218,上壘率0.305。Hatteberg:136場比賽,打擊率0.280,上壘率0.374。Hatteberg的上壘率比Pena高0.069。關於上壘率,會在下面的回答中鋪開。
另外,電影里也沒有提到運動家在Pena的這筆交易中獲得了投手Ted Lilly。後者在運動家期間是球隊先發投手輪值的一員。
順帶鋪開一下:為什麼這個劇情在Moneyball這部電影里要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
Moneyball這部電影講的是,Beane和他的團隊如何運用與大多數球隊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做法(也就是數據),來將一支小預算球隊做成百勝強隊。那麼,既然要傳達這一信息,電影需要運用與此相關的故事來作支持。所以,我們在電影里看到的故事是:
一,如何解決一壘手Giambi走人帶來的問題。Giambi的上壘率是怪獸級的0.477,該如何填補?
傳統做法:找個年輕球員去頂一壘手,雖然不一定會成為像Giambi一樣的球星。Beane Co.的做法:目標不是找人去頂替Giambi。而是球隊應該以整體的概念來進行填補。因此,相中有著高上壘率的Jeremy Giambi,David Justice和Hatteberg。(這個我會在第二問的回答中進行完整回答)二,相中潛水艇(注2)右投Chad Bradford。傳統看法:Bradford投球動作古怪,而且球速慢。如果有球隊要他的話,也只能讓他對付右打。Beane Co.的看法:Bradford的數據證明他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中繼投手,可以抓出局數。在使用上,無論對方的打者是左打還是右打,都可以用Bradford來解決。
注2:關於潛水艇投手,Grantland這篇文章值得一讀。No, Really, Who』s That Guy?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主人公,現亞利桑那響尾蛇投手Brad Ziegler是在運動家的要求下改造成潛水艇投手的。三,堅持使用Hatteberg,而不是Pena。傳統看法:Pena是一壘手。而Hatteberg是被改造成一壘手,守備方面會有問題。Beane Co.的看法:不在乎Hatteberg的守備。Hatteberg的上壘率比Pena強,所以要用。四,看中紅襪小聯盟內野手Kevin Youkilis,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
傳統看法:他打擊的樣子很醜。Beane Co.的看法:他是Greek God of Walks,能得到很多保送(從而上壘率會變得很高)。
的確,Billy Beane與其團隊的操作改變了日後人們對棒球的看法(尤其是上壘率)。但必須承認的是,無論是Moneyball的書還是電影,都對一些內容進行了選擇性地淡化。而這些內容都是決定運動家成功的巨大因素。以下就是我們在Moneyball的電影里所沒有看到的:
一,運動家當時擁有「三巨投(Big Three)」:Barry Zito,Tim Hudson和Mark Mulder(注3)。但在Lewis的書里,關於這三個人的篇幅並不多。這也是Moneyball的主要槽點之一。當然,奧克蘭在02年能擁有如此強大的三位投手,Beane可謂是神功不可沒。這三個人都是Beane在選秀中選中的。
二,2002年是隊中游擊手Miguel Tejada爆種的一年。他在這一賽季的打擊三圍(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為0.308,0.354和0.508,總共轟出34次全壘打。這也使得他在該賽季獲得了美聯MVP的殊榮。但在電影里,你很少能見到他。同樣受到如此待遇還有在這一賽季同時收穫銀棒獎和金手套獎的三壘手Eric Chavez。注3:附上2002年運動家「三巨投」的初階數據(不附上勝投敗投數據,因為這兩個數據意義不大)。Zito:主投35場,229.1局,自責失分率2.75,182次三振,78次四壞保送。當季美聯賽揚獎得主。Hudson:主投34場,238.1局,自責失分率2.98,152次三振,62次四壞保送。
Mulder:主投30場,207.1局,自責失分率3.47,159次三振,55次四壞保送。有些數據對於平時不接觸棒球的朋友們可能會很陌生。沒關係。在現今的棒球世界裡,有一種叫WAR(Win Above Replacement)的高階數據(Advanced Metrics)變得越來越流行(雖仍需持續完善),並逐步被主流媒體引用。該數據以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來呈現一名球員對其球隊所做的貢獻,數值越高越好。以下是運動家2002賽季WAR數值最高的五位球員(採用Fangraphs的演算法):1、Eric Chavez 三壘手 5.72、Tim Hudson 先發投手 4.53、Barry Zito 先發投手 4.54、Miguel Tejada 游擊手 4.55、Mark Mulder 先發投手 3.7
以上五人出鏡的時間長度總和估計還沒Spike Jonze(Her的導演)多。
就Lewis在書中對部分內容的淡化,以及Moneyball電影對故事的選擇,我個人還是能理解的,畢竟一切都是要為作者想要傳達的信息作服務的。而且,像「Tejada轟了!」,「三巨投統治對手!」這樣的劇情,對棒球迷而言可能是爽,但對一名普通觀眾而言則會形成干擾。什麼是大眾,什麼是小眾,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2:記得Jason Giambi走後,Billy Beane用3個分別在上壘等方面突出的人代替他一個。那麼,場上勢必需要裁剪2人,不會有漏洞嗎?還有這三個人有明顯缺陷的話,對手不會抓住他們弱點往死里攻嗎?
在對樓主的問題進行回答前,先介紹一下打擊率(Batting Average)和上壘率(On-Base Percentage)。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X球員
打數(At Bat):3次 安打數(Hit):1次被四壞保送(Walk):1次
打席數(Plate Appearance):4次X球員的打擊率是:1 安打數 / 3 打數 = 0.333X球員的上壘率是:(1 安打數 + 1 被四壞保送數) / (3 打數 + 1 被四壞保送數)= 2 / (4 打席數) = 0.500
首先,為了盡量簡單地解釋上壘率,我在上面的這組數據里沒有包括犧牲打和觸身球。從上面的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壘率和打擊率的最大差別在於「四壞保送」的取捨。
傳統棒球人士看打擊率。一是因為先入為主,畢竟打擊率是初階數據(Standard Metrics)。二是因為他們認為打擊率衡量了一個球員的打擊能力。而四壞保送則是投手的問題。
親上壘率派則認為,四壞保送和安打都是安全上壘,沒有區別。除此之外,四壞保送能反映出打者在選球(Plate Discipline)方面的能力。在Beane和其團隊的眼裡,上壘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數據,因為它與得分的關係(Correlation)是很緊密的。
另外,四壞保送也意味著,一名打者在與對方投手的對決中成功消耗了對手的投球數。在MLB,一名先發投手的投球量都會被控制在100個左右。若一名打者見對方投手的第一球就揮並且造成自己出局,這就意味著對方投手解決這名打者的代價僅是1球。如果一支球隊平均一個打席能讓對方投手的耗球量增多的話,那麼就能使得對方投手儘快接近投球量,從而早早下場,迫使對方球隊遣上中繼投手。這一點在電影里也有被提及。
讓我們再看一組數據:
A球員 打擊率0.290 上壘率0.300
B球員 打擊率0.280 上壘率0.370
從上面的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儘管A球員的打擊率比B球員的打擊率要高,但在上壘率方面差了很多。按照舊思維的話,A球員會受到球隊的追求。但按照當時奧克蘭運動家當年的戰略走的話,就會選擇B球員。選擇B球員的理由是:B球員每100次打席,成功上壘37次。A球員每100次打席,成功上壘30次。既然B球員比A球員多上7次,為何不簽B球員?
現在,讓我們回歸正題。
在電影里,Billy Beane召開會議,拉來剛到隊的助理Peter Brand(注4)與球探們就淡季操作進行探討。其中最重大的課題就是如何填補明星一壘手Jason Giambi走後的空缺。
注4:Jonah Hill所飾演的Peter Brand的真身是Paul DePodesta。由於DePodesta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和形象出現在電影里,因此就出現了Brand這個虛構人物。現實生活中的DePodesta是哈佛出來的,不是耶魯。而且,他不是胖子。
在會議中,Beane反駁了球探們「讓一名年輕球員去頂Giambi」的想法,並表示要換換思路,於是啪啪啪丟出三個名字:David Justice,Scott Hatteberg和Jason那玩世不恭的小弟Jeremy Giambi。
Beane聲稱,要用整體的概念來進行填補。他的想法是這樣的:
Jason Giambi在2001年的上壘率是0.477。
除了Giambi外,運動家的中外野手Johnny Damon也在2002賽季開始前走人(簽了波士頓紅襪)。Damon在2001年的上壘率是0.324。接著,對隊伍進行調整。動刀對象是Olmedo Saenz,後者的上壘率是0.291。那麼,這三人的平均上壘率是:(0.477 + 0.324 + 0.291) / 3 = 0.364
所以,Beane的方法是將「如何填補Giambi走後的空缺」這個問題轉化為「找三個人,確保他們的平均上壘率是0.364」。這就是以「整體的概念」來進行填補。
而且,這一方法在位置上也沒有問題。Saenz上賽季作指定代打(DH),Justice可以替代。Damon上賽季站外野,Jeremy Giambi也是打外野的。Giambi上賽季守一壘,Beane就請Hatteberg改造成一壘手。所以,位置都是對上的。
就「對手難道不會抓住他們弱點往死里攻?」這一問題,其實Beane當時就很明確地表示他不在乎。
若就理論而言,Justice的指定代打位置是不要求作守備的(雖然他在那個賽季中也站過多場外野)。而Jeremy Giambi在五月時,就被掃地出門了(注5)。被改造的Hatteberg其實在一壘手位置上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他2002年的UZR(Ultimate Zone Rating,評估球員守備能力的高階數據)為7.5,屬於「平均以上」的水準。現在,捕手年老改守一壘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畢竟一壘手是棒球裡面對守備要求最低的位置。
注5:其實,Jeremy Giambi在2001年就在運動家了,並不像電影所「暗示」的那樣淡季買入。想必所有紐約揚基的球迷都記得Derek Jeter在2001年ALDS上的「flip play」吧。被殺的那個正是Jeremy Giambi。
3:贏下最後一場比賽為何如此重要又困難?
「重要」很好理解。因為整個棒球賽季最後一場球的勝者,也就是季後賽最後一場球的勝者就是這個賽季的冠軍。
關於「困難」,需要用一些統計學的東西來解釋一下。
在Moneyball的電影里,Brand有提到過這點:你買的不是球員,而是勝利。
在這個思維下,Billy Beane與其團隊要預估的不是「我們的球員能打成怎麼樣」,而是「憑藉我們手裡的這副牌,我們能在這個賽季里能拿下多少場勝利」。在Beane在電影里嘗試交易Carlos Pena的時候,他也有問Peter Brand:「就預估而言,是上Hatteberg的我們勝場多?還是上Pena的我們勝場多?」
MLB是北美職業體育里,球賽場次最多的。一支球隊在一個賽季里需要打162場例行賽(4月-9月)。比賽越多,樣本數量也就越大。這對棒球數據的統計和預估是件好事情。因為無論是對球隊還是球員,由於樣本數量龐大,他們的數據都會「回歸平均」。打個比方(注6),你要一個球員在一場比賽里打出兩支全壘打,OK的。但如果將這個時間單位拉長至六個月並要這名球員維持在這個水平上,那就不可能了。
注6:推薦給大家一首美國球迷製作的神曲,叫「小樣本之歌」。非常洗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w9qqvm-LT8有了大樣本再收,數據分析師對勝場的預測就更有把握。這也是為什麼Beane與其團隊在球隊開局不利的情況下,反覆強調「按照我們的預估,我們會進入季後賽的」。
但是,季後賽(Postseason)才是困難所在。
季後賽第一階段(ALDS+NLDS)採取五戰三勝制(注7)。第二階段的美聯冠軍系列賽(ALCS)和國聯冠軍系列賽(NLCS)是七戰四勝制。第三階段的世界系列賽也是七戰四勝制。
注7:從2012年起,美聯和國聯的季後賽席位都從原來的四個增至五個。因此季後賽第一階段變為一場決勝制的外卡戰(Wild-Card Game)。勝者進入接下來的第二階段(ALDS+NLDS)。我們這裡講的是2002年的情況。
也就是說,進入季後賽後,樣本數從原來的162場變成5場或7場。無論是5場還是7場,都是小樣本。隨著樣本數量的變小,比賽過程就會顯得更為隨機,因此增強了預估的難度。運動家雖然在2002年贏了103場例行賽,但這不能保證他們能在季後賽中取得成功。因此,季後賽成績成了傳統棒球人士批評Beane與其團隊的一個主要論據。
4:Billy Beane所謂的理念不就是那套演算法嗎?其他隊需要的豈不是得到此演算法再執行?
Billy Beane的理念不只局限於演算法,而是在競爭中找出其他球隊所不看重的點,並將這個點作為自己的優勢利用。這才是他被人所欣賞的原因。
現在距離2002年已經有13年了。棒球也在這一期間發展迅速,尤其是在數據統計上。現在進個MLB球場,上壘率長打率什麼的都會與打擊率一起顯示在大屏幕上。其他球隊也不傻,看到你Beane喜歡抓上壘率高的人,他們也來跟著一起搶。因此,有著高上壘率的球員的價錢就開始往上竄了,奧克蘭自然也就買不起了。這也使得Beane與其團隊必須去重新尋找其他球隊所不看重的點(當然,中間有經歷一段低谷期)。
看看在2012年重新崛起的運動家。他們與十年前的球隊完全不同:上壘率低了,被三振數卻高了(刷新了隊史紀錄)。他們的地滾球高飛球比是0.68,比其他所有球隊低了至少一成。這一點幫助他們在長打方面表現出色,那年的全隊全壘打數據在大聯盟里排名第7。
十年後的Beane對棒球某些方面的看法也產生了改變。比如在選秀方面,Beane開始著重於挖掘以前拒絕去碰的高中生球員。他在那年選的高中生游擊手Addison Russell(最終被送至芝加哥小熊)已經成為備受矚目的優質苗子。另外,Beane和他的團隊也開始對守備數據(注8)進行研究,尋求交易在這方面表現突出的球員,比如交易來Josh Donaldson(現被送至多倫多藍鳥),Josh Reddick等。
注8:守備數據是棒球數據分析的一大難點,也是被傳統人士所低估的一點。它比投手數據和打擊數據複雜得多。後面兩個的初階數據都是「非黑即白」,比較好收集(比如「打者上壘只有成功和不成功」,又比如「投手對打者的解決和不解決」),高階數據方面較守備數據更容易開發。關於守備數據為何是難點的問題,就不在此展開了。
當然,數據分析這個遊戲不止運動家一家在玩,比如太空人大玩回歸模型(Regression Model)等。如今,超過半數的球隊相信棒球數據分析或全心投入到棒球數據的研究上,包括預算充足的波士頓紅襪,紐約洋基和洛杉磯道奇。也有投手自己會去像Brooks Baseball這樣的高階數據網站,來看自己的出手點是否穩定。為了給客戶爭取更多的利益,經紀人們也會在球員的高階數據里挖出閃光點,以此在與球隊代表談判時有了抬價的砝碼。一直為人所詬病的金手套獎也在2013年起,與棒球研究機構SABR(Society for American Baseball Research)合作,在評選過程中加入高階數據部分(25%)。
媒體界內也湧現出一批數據分析作者,乾貨十足,時時刻刻發表傳統媒體人所察覺不到的現象,在近年來的Mike Trout vs. Miguel Cabrera的爭論中力挺前者。一些主流媒體人的嘴裡也開始念叨如WAR這樣的辭彙。
所以說,為了追逐各自的優勢,圈內外現在都在棒球數據領域裡摸索和挖掘。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局面。
以上です。1和合同有關,有的合同有交易駁回條款有的合同會有球員指明哪些隊他不想去.除此之外還有10-5條款既是某大聯盟球員大聯盟資歷滿10年在本隊資歷蠻5年不需合同規定就可以駁回交易.換隊換環境要重新適應2這指的是換幾個打者頂替giambi的一壘位置根據對方投手的情況輪換上場不是一起上,比如左投上右打右投上左打,通過數據上的對比來抵消giambi的出走但終究代替不了他3什麼最後一場?4是,其他隊都有在用,但奪冠還是要砸錢的,但說到底豆爺的做法典型小市場球會的生存路數你給豆爺錢他一樣買大牌有錢任性的感覺人人喜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