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實驗有使用動物的嗎?
心理學實驗中有很多是以動物為主體展開研究的
說明動物的智能已經能夠勝任決策等任務 那麼經濟學裡面有這樣的以動物為主題展開的實驗嗎?有的話請詳細敘述一下好嗎謝謝!
這是個填坑的回答,內容主要來自Alvin Roth的《經濟學中的實驗室實驗:六種觀點》中由Kagel撰寫的章節《基於老鼠(鴿子)的經濟學:我們已經學到的和我們希望能學到的》,以及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應該說明的一點是:現在還說實驗經濟學是非主流或者邊緣,有些不合適了。拿最頂級的期刊Econometrica來說,每年5期,每期不到10篇文章,做了實驗室實驗的基本每期都有,有時還不止一篇。改版以後的AER就更多了。光是看看實驗經濟學的幾位大咖,比如Camerer、Fehr等人的發表記錄,應該也不會有這種印象。
要談論經濟學實驗中的動物實驗,Kagel絕對不能繞開。他在1971年最早使用動物進行實驗,在1975年最早發表這個主題的論文,這一領域裡其他的大牛,比如Battalio和Lea,也都是他的合作者或者學生。介紹了他的工作,這個領域的成果也就一網打盡了。動物實驗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檢查選擇理論是否成立,或者在一些相競爭的關於選擇的學說中挑出適用性最廣泛的那一個。比如說,多種動物,包括老鼠和鴿子,都表現出向下的需求曲線(Lea,1978;Allison,1979;Kagel,1981);當工資或福利項目變化時,行為與斯拉茨基方程的預測一致(Kagel,1975,;Battalio,Green and Kagel,1979);吉芬品在動物中也存在(Heiner,1983);消費和閑暇都是正常品(Battalio,1981;Kagel and Battalio,1985),等等。除了定性的結論,動物實驗還可以檢查一些定量的結論,比如檢驗經濟學建模中常用的有饜足點的效用函數(Rachlin,Kagel and Battalio,1980;Kagel,Dwyer and Battalio,1987)。老鼠和鴿子的勞動供給的彈性也可以被估計出來(Kagel,Green and Battalio,1986)。這是對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福利陷阱」假說的一個很有意思的回答,有很重要的政策含義。
這是一類比較重要的成果,不過不止於此,動物實驗還可以檢驗更多關於經濟學的結論。發展經濟學裡面很重要的一個題目就是「貧困陷阱是否存在」,其中一個說法就是財富和流動性會影響人的貼現率,導致窮人更可能做出不利於自己的決策,在長期中掉進貧困陷阱里。這個實驗在現實的窮人身上做很顯然不合適,但在老鼠和鴿子這一類動物身上做就沒有問題。比較公認的結論是動物的貼現率會比較高(Kagel,1985),但在動物身上,觀測不到明顯的貧困陷阱(Kagel and Green,1986)。發展經濟學裡很多命題都可以用這個思路去解決。比如Banerjee和Duflo,還有Debraj都曾經分別觀察到下面的現象:當瀕臨飢餓邊緣的窮人有了更多的收入時,他不一定會買更多的高粱,以此攝入更多的熱量。而是會買一些諸如小麥、糖這一類熱量不那麼高但是更好吃,也更貴的東西。如果把人換成老鼠,把高粱和小麥換成水和根啤(老鼠非常喜愛的飲料),就可以檢驗這一類假說。另一類比較集中的文獻就是檢查不確定性下的選擇理論。比如說,動物是很理性的,能夠識別出概率上的一階佔優(Sutherland and McKintosh,1971)。而最有意義的工作應該是檢驗隨機效用函數。VNM效應函數是絕對的主流,但爭議也非常大。而實驗顯示,阿萊悖論中的現象在動物身上也可以觀測到(Battalio,Kagel and McDonald,1985)。他們的研究進一步顯示,動物的行為和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前景理論高度符合。
上面列舉了一些比較容易組織的使用動物做的經濟學實驗。還有許多零散的沒有涉及。除此之外,近年來這方面的研究和生物學、神經科學交叉越來越緊密,前面有位答主提到的Novak就是典型的代表。不僅動物實驗如此,用人做的實驗也一樣。Camerer的研究很多就利用了神經科學。這些文獻要等待專業人士來整理了。用動物來做實驗,優點很明顯,缺點也一樣。先說優點:首先,有些問題只能用動物實驗來解答。比如前面說的貧困陷阱理論,現實實驗很難符合倫理要求。即使能設計出來,成本也會十分高昂。而用動物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如果我們希望進一步考察生育率之類的因素,用真人做就更難了。其次,用動物做實驗,尤其是用老鼠和鴿子做實驗,基本不用考慮政治、經濟和文化問題。即使可能存在一些差異,我們也很容易設計對照實驗。整個工作可以做得很徹底很乾凈,只有差異和選擇。不過,動物實驗很難回答比較複雜的問題,很難檢驗比較複雜的理論。不少動物只能說具有最基礎的理性。而一旦我們用靈長類動物做實驗,相應的倫理標準和成本可能都要超過用真人做實驗了。和這個缺點相關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結論外推性成疑。最後,一些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的環境對動物來說可能很不自然,而我們卻根本無法察覺。
從2000年以後來看,缺點可能佔了上風,起碼近幾年在頂級刊物上很難再看到動物實驗的文章了。就連Kagel本人,在1990年以後也基本不做動物實驗了,改用真人。他的合作者Battalio也是如此。用動物的少了,用人做實驗的文章數量卻是很龐大的,。如果算上所謂的准實驗、田野實驗和自然實驗,那就更加蔚為可觀了。雖然動物實驗可以說絕對是小眾的研究,已經邊緣化,但實驗經濟學是必須要關注的,對經濟學專業學生來說也應該是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如果只是想了解動物實驗,文章第一段加上文中引用的論文應該已經足夠看個大概。如果是想了解經濟學中的實驗的話,文章推薦大神王也師兄的《柏林牆廢墟上的經濟學革命》(鏈接:柏林牆廢墟上的經濟學革命 - 政見CNPolitics | 靠譜、專業、理性 - 知乎專欄)以及劉庄的《田野實驗:社會科學研究新方法》(鏈接:田野實驗:社會科學研究新方法)。如果需要看書,除了第一段的兩本之外,通俗一些的還有Banerjee和Duflo的Poor Economics(用隨機實驗研究發展經濟學的著作),嚴肅的則有Camerer的《行為博弈:對策略互動的實證研究》。最後就是多讀文獻,這方面的發展實在太快了。而且,真的非常有意思!
參考文獻Allison J. Demand economics an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J]. Behavioral Science, 1979, 24(6): 403-415.Banerjee A, Banerjee A V, Duflo E.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M]. PublicAffairs, 2011.Battalio R C, Dwyer G P, Kagel J H. Tests of competing theories of consumer choice and the representative consumer hypothesis[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7: 842-856.Battalio R C, Green L, Kagel J H. Income-leisure tradeoffs of animal worker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621-632.Battalio R C, Kagel J H, Kogut C A. Experimental confirm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a Giffen good[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1: 961-970.
Battalio R C, Kagel J H, MacDonald D N. Animals" choices over uncertain outcomes: Some initial experimental result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597-613.Battalio R C, Kagel J H, Rachlin H, et al. Commodity-choice behavior with pigeons as subject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 67-91.Battalio R C, Kagel J H, Winkler R C, et al. Residential electricity demand: an experimental study[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9: 180-189.Camerer C. Behavioral game theory: Experiments in strategic interaction[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中文版:科林, 凱莫勒. 行為博弈: 對策略互動的實驗研究[J]. 2006.)Heiner R A. The origin of predictable behavior[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3: 560-595.Kagel J H. Economics according to the rats (and pigeons too)[J]. Consumer Behaviour Analysis: The behaviour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2002, 2-69.Kagel J H, Battalio R C, Green L, et al. Consumer demand theory applied to choice behavior of rats[J]. Limits to action: The allocation of individual behavior, 1980: 205-336.Kagel J H, Battalio R C, Rachlin H, et al. Demand curves for animal consumer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1: 1-15.Kagel J H, Battalio R C, Rachlin H, et al.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consumer demand behavior using laboratory animals[J]. Economic Inquiry, 1975 (13).Kagel J H, Green L, Caraco T. When foragers discount the future: constraint or adaptation?[J]. Animal Behaviour, 1986, 34: 271-283.
Kagel J H, MacDonald D N, Battalio R C, et al. Risk aversion in rats (Rattus norvegicus) under varying levels of resource availability[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986, 100(2): 95.Kagel J H, Roth A E. The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Lea S E. The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of demand[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8, 85(3): 441.Ray D. Development economic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Roth A E. Laboratory Experimentation in economics: six points of view[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中文版:艾文. E· 羅斯, 經濟學中的實驗室試驗——六種觀點[J]. 2007.)Sutherland N S, Mackintosh N J. Mechanisms of animal discrimination learning Academic Press[J]. New York, 1971.拾人牙慧而已,謝謝大家謬讚。在此更加推薦 @豬月的更加詳盡和系統性的答案。我之前的答案在實驗經濟學的發展上說的並不對,因為我個人其實並不會像大神們追期刊,只是零碎的讀一些paper,所以很多領域的確沒有了解。還是希望大家讀一下豬月的答案!--------------------------------------------------------是有的。
所以,現在使用動物的經濟學實驗大多用的是智力水平和人類很接近的靈長類,主要研究的方向也是心理學和經濟學交叉領域的行為和偏好研究。
說到這,就來擺一擺最著名的一個運用動物來進行的經濟學實驗吧。耶魯的猴子分配實驗 進行這個實驗的Laurie R. Santos關於這個實驗的TED演說TED地址:Laurie Santos: A monkey economy as irrational as ours中文字幕版:TED演講集:Laurie Santos:如人類一般不理性的猴子經濟關於這個實驗的理論探討,有興趣的話可以搜一下這個進行了這個實驗的M. Keith Chen和Venkat Lakshminarayanan and Laurie R. Santos刊發於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14, No. 3 (June 2006), pp. 517-537的論文How Basic Are Behavioral Biases? Evidence from Capuchin Monkey Trading Behavior.這個實驗的過程網上有很多版本的描述。顯然Laurie R. Santos的演說是第一手的資料,具有最高的可信度。但對於實驗的完整細節還存在一些爭議。比如比較有爭議的一點就是關於猴子賣淫出現與否。我現在能找到的最初的描述應該見於史蒂芬?列維特、史蒂芬?都伯納的《超爆魔鬼經濟學》一書的最後一篇猴子也是人。對於這本書,由於我不了解其可信性,所以不敢保證其書中寫的是否完全屬實。不過史蒂芬?列維特是一位獲得過克拉克獎的優秀經濟學者,並且他是芝加哥大學教授(JPE是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他本身就擔任過JPE的編輯。因此他很有可能就是這篇文章的審稿人或者編輯,或者有機會接觸到完整的實驗過程。我覺得是可信的。亞當·斯密說:「只有人類才有貨幣交易的本領。」如果猴子會使用貨幣,會發生什麼?
微觀經濟學家設法弄清個體會如何選擇。不僅想了解個人到底買了什麼,還要了解其洗手頻率,是否會成為恐怖分子,而有些經濟學家甚至把研究對象擴展到人類活動之外。
基思·陳,華僑移民後裔,33歲,衣著時髦,頭髮短直,十分健談。原就讀於斯坦福大學,一度被政治學沖昏頭腦,後徹底改頭換面,主修經濟學。如今,他是經濟學副教授,在耶魯大學任教。陳的問題是:如果我能教會猴子使用貨幣,那又會是什麼情形呢?
陳選擇的理想猴子是僧帽猴,「它們頭很小,」陳說,「主要關心食物和交配」,「就像慾壑難填的餓死鬼,永遠也吃不飽。」對於經濟學家而言,僧帽猴習性如此,自然就成了絕佳的研究對象。
耶魯-紐黑文醫院的心理學家勞里·桑托斯給他提供了七隻僧帽猴—四隻雌的,三隻雄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隻猴子,取了中央情報局特工的名字:費利克斯。這些猴子共同生活在一個很大的開放式籠子里。籠子的一側連著個很小的籠子,這就是實驗場地,一次可以容納一隻猴子參與實驗。陳在直徑為1英寸的小銀盤中間鑽了個眼,這就是貨幣,「有點像中國古代的銅錢。」
實驗的第一步,讓猴子認識到硬幣是有價值的—這費了不少工夫。陳和他的同事給某隻猴子一個硬幣後,就會亮出食物。只要那隻猴子將硬幣扔給他們,猴子就會得到食物。這樣持續了好幾個月,猴子終於明白:硬幣可用來買食物。實驗證明,猴子對不同食物具有各自強烈的偏好。將12枚硬幣放在一個托盤裡,這是一隻猴子的最大預算;然後給它提供食物,例如一個人賣吉利(Jell-O)果凍,另一人賣蘋果片。這時,猴子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把硬幣送到不同的研究人員手中,隨後得到已分好的「好吃的」。
現在,陳在猴子的經濟生活中引入了價格衝擊和收入衝擊。我們假定費利克斯最喜歡的食物是果凍,而且通常情況下,它用一枚硬幣就能獲得三個。如果一枚硬幣突然只能買到兩個,它會如何反應呢?令陳吃驚的是,費利克斯和其他猴子的反應十分理性。某種食物的價格上漲時,猴子們就會少買;價格下降時,就會多買。經濟學中最基本的法則不僅適用於人類,而且同樣對猴子有效:需求曲線必定向下。
到目前為止,猴子們在花錢上與人類同樣理性。針對個體(例如短線股民)的類似實驗發現,人們作出這種非理性決定的概率與猴子差不多:「從統計學角度分析,猴子與大多數股票投資者幾乎難分伯仲。」
一天,實驗室最奇怪的一幕發生了:費利克斯疾速跑進實驗室,但它沒有拾起托盤上的12枚硬幣去買食物;相反,它將整盤硬幣扔回了它們的公共生活區,接著逃離實驗室,衝進公共生活區去找硬幣—銀行打劫,然後越獄逃跑!
公共生活區多出了12枚硬幣,七個猴子搶個不停,整個大籠子混亂不堪。陳進入籠子,試圖拿回硬幣,但猴子拒不交錢—它們已意識到硬幣是有價值的。陳只好靠「行賄」要回錢:給猴子提供食物。這給猴子上了一堂意義非凡的課:犯罪不用付出代價,反而有利可圖!
隨後,異乎尋常的情形發生了:一隻公猴沒有將搶到的錢換取葡萄或蘋果,反而向一隻母猴走去,把錢給了它。這是「利他主義精神」感召下的自覺的金錢捐贈行為嗎?不!在撫摸了母猴幾秒鐘後,那兩隻僧帽猴竟然發生了關係;而且一待好事結束,拿到硬幣的母猴立即將硬幣交給陳,買到了幾顆葡萄。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利他主義,而是科學史上的首例猴子「賣淫」行為!這一幕讓陳百思不得其解。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只一次針對一個猴子,實行嚴格限定的貨幣實驗。那麼,如果陳在猴子的生活中直接引入貨幣,結果會怎樣呢?
一旦猴子們手裡有了錢,它們就會迫不及待地去「嫖娼」,同樣也可以料想,猴子謀殺者、猴子恐怖主義者、引發全球變暖的猴子污染者肯定會充斥世界,不得片刻安寧。毫無疑問,下幾代的猴子就會出場,替它們的先輩收拾殘局……
一個間接的研究,The Economics of Non-Human Societies, 非人類社會的經濟學 (豆瓣) 亞馬遜鏈接: http://www.amazon.com/Economics-Non-Human-Societies-Gordon-Tullock/dp/1882969189
這可不是所謂的神經經濟學或者任何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很少追求均衡演化結果)。作者Gordon Tullock,大名鼎鼎的公共選擇學派創始人之一,雖然和neuroeconomics一樣都是非主流。為什麼經濟學可以研究非人類:本學科自從開始涉獵全部社會科學的主題以後研究廣義的生物估計也不會太讓人surprised。而且研究生物學的人應該聽過Martin Nowak,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and of Biology at Harvard University。他的著名作品有Evolutionary Dynamics (豆瓣),所謂的演化動力學。另外美國稍齊全的生物系或者數學系大概都有mathematical biology的方向。為什麼說這些?因為Nowak的不少文章里都得到了動物行為的演化均衡,這些均衡行為(比如互助的不同模式)和研究人類的經濟學行為別無二致。
更重要的是,在mathematical biology中,所謂生物(基因)的目標函數都是fitness maximization,和經濟學的utility maximization類同,所以生物學界不少演化現象和人類市場競爭行為一致,試想,如果utility和fitness本身具有一致性,那麼得到同一的行為模式並不讓人詫異。或許追溯到生物學上的極端micro-foundation才是經濟學的有些模型有效的基礎。
Again, 這只是一個非常非主流的經濟學插曲。我想起來我以前經濟學老師講的一個笑話,抖個機靈,大家一笑就好:
某家公司秘密找了256個猴子當交易員,每年一半猴子買入某隻股票,另一半猴子賣出某隻股票。掙錢的那一半猴子留下,其他的猴子殺掉。經過8年,剩下的一隻猴子每年都能預測對股票走勢。
公司於是大力宣傳這個猴子的戰績,使得股民紛紛奉它為股神。 這個猴子之後買哪個股票,其他股民都跟著買,把股價推上去;賣哪只股票,其他股民都跟著賣,股價殺下去。於是該公司這位猴子交易員成為了金融界不敗的神話,無論怎麼操作都能賺到錢。而這個公司培養這個股神的成本,就是256隻猴子的價格和一點手續費。(一半猴子買入,一半猴子賣出,無論股價怎麼變都不虧錢)老鼠股票經紀人http://m.guokr.com/post/631226/
有的,@史布蘭 同學的回答很好了,我再稍微補充幾個例子,有興趣可以點開看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KhAd0Tyny0這是一個關於「公平」的實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gC91kcmN0這是一個關於「合作與信任」的實驗;被試都是猴子。這些看似與經濟學無關,但實際上都是對傳統經濟學理論中的某些假設提出質疑與改進建議的。
宏觀經濟學的實驗一般就是歷史。。。
其實社會科學做實驗的代價比自然科學難多了,別看自然科學儀器,素材都那麼貴重,但是可以有效控制無關以及外生變數。
但是社會科學就不同了,動不動就研究一整個城市,一個國家,外生無關變數太多,誤差太大,得出的結論還未必靠譜。關於用動物研究經濟學,經濟學有兩個前提,資源的稀缺性,還有理性人。如果用幾乎沒有理性的動物做實驗不知道能做出個什麼結果。就比如喵主人就沒有顯示性偏好吧←_←如果Neuroeconomics也可以算上的話。
神經經濟學實驗用過卷尾猴、老鼠,而不涉及腦部掃描的實驗還用過野鴨(Harper (1982))、鴿子(Kalenscher et al. (2005))。如果人也算動物的話,那麼例子就太多了。
應該沒有心理學不是研究動物的決策而是研究它們的反應,和人類的行為反應作比較微觀經濟學會研究人的行為,但好像沒聽說有實驗的,一般都是拿實例,現實中的經濟行為現象或許會有到學校幼兒園發點遊戲幣做遊戲的?感覺還是行為學研究乾的事,就算有也是為了說明或證明一些基礎小命題而非前沿性課題
話說宏觀經濟學似乎越來越熱門了,那個更沒法做實驗,難不成找個集團公司甚至政府進行實驗么
本來想說【這怎麼可能】,不過看到 @史布蘭的答案,驚呼【卧槽還真有……】。
不過,總體來說,應該很少很少吧。神經經濟學用猴子的
有吧…我記得畢淑敏的《紅處方》一書中有提到過
我們隔壁組用猴子的。
人,也是動物。
話說宏觀經濟學似乎越來越熱門了,那個更沒法做實驗,難不成找個集團公司甚至政府進行實驗么
如果用幾乎沒有理性的動物做實驗不知道能做出個什麼結果。
葯大經濟學學生今日讓剛處理完小白鼠。。。。好像有點跑題。。。。。。
推薦閱讀:
※在實驗室一般使用哪些方式殺死動物?你是如何做的?
※哺乳動物相互之間怎麼辨別性別?
※有時候特別想要虐待小動物怎麼辦?
※常見海綿材料是用「海綿」這種動物製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