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家長不喜歡孩子哭?

我爸媽是姐弟戀,母親性格比較溫和,父親很喜怒無常。從小我一哭,我媽就會特別煩,總是要罵。但是我爸卻很喜歡哭,一遇到點事情就流眼淚。我媽從來不說他什麼。為什麼?


把我在微博上寫的貼過來,對題主具體的這個問題稍顯文不對題,就當借題發揮吧:)

很多父母很怕孩子哭,孩子一哭就心煩,其實父母們怕孩子哭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表面上雖然都是哭,但是孩子哭背後的原因(情緒)又不盡相同,傷心的哭,無助的哭,痛苦的哭,委屈的哭,不依不撓的哭,等等。而父母對孩子哭的心理反應也多有不同,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心態:

  1. 覺得哭是因為「不好」的情緒,希望能夠讓孩子儘快擺脫「負面」情緒。
  2. 孩子的哭引發了父母內心的痛苦,父母不想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
  3. 覺得哭是軟弱的表現。
  4. 擔心孩子形成「一哭就能...」的心裡。(當代父母最大心魔之一)
  5. 擔心自己在外人面前的面子問題(「這人怎麼當父母的」)
  6. 孩子哭引發了父母內心的認知失調,使孩子不哭這種失調就「解決」了。(比如一邊打孩子一邊勒令孩子不許哭)

現代心理學對於我們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的理解已經逐漸形成一種返璞歸真的共識,就是情緒本身並沒有正面還是負面,好的還是壞的,情緒只是一個「信使」,驅動我們的「上層」大腦去「幹活」,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情緒,他們是對我們的情感大腦對當下需要我們應對的事情的一個高度概括的「標籤」,當我們被攻擊了我們可能會感到憤怒,憤怒的情緒驅動我們去反擊,去保護自己的領地,悲傷的情緒幫我們從重大喪失當中恢復(#),委屈的情緒之下我們往往會哭泣,從而把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但自己又無能為力的情況傳遞給我們親密關係中的對方知道。實際上,在達爾文時代就已經對情緒的意義作了非常深刻的闡述(《人和動物的情緒表達》),但是我們人類社會自有其複雜性,比如在很大的壓力環境下,我們常常會不得不壓制自己的情緒表達,從而使得自己能夠把手頭更攸關的緊急事情幹完,壓制情緒為更緊急的事情讓道本來就是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有的能力,但是如果我們總是壓制,不去響應內心的訴求,長久下來我們的情緒要麼「厚積薄發」,在某個時機恰當的時候噴涌而出,要麼因為長期無法得到響應,積壓的乏力感會沉澱成更深層的抑鬱(因為抑鬱本質上就是無能為力的終極形態),不在壓制中爆發就在壓制中滅亡。所以我們對情緒的這種」暫時壓制」、「調低優先順序」應對機制是個兩面刃,雖然給予了我們適應眼前極端壓力環境的靈活性,但同時,當我們始終處於這種惡劣環境下的時候,會最終壓垮我們的系統(《斑馬為什麼不得胃潰瘍》),因為這種機制本來就是為臨時權益而準備的。

壓制/忽略情緒還有一個後果,就是如果我們習慣於去壓制無視情緒的話,我們往往會丟失對自己情緒的來源的準確認知,因為我們在情緒升起來的那一刻並沒有去關注它,那麼時過境遷,當時的上下文就丟失了,在《The Therapeutic Aha!》裡面就有這樣一個例子,有個人發現自己總是無法自制的在深夜不停的焦躁的走來走去,無法入睡,於是他來諮詢作者,希望能教他催眠的法子,好讓他晚上能夠睡著,而(所幸)作者並不是行為矯正派的,她起身隨著他走了一陣,然後教他慢慢慢下來,並在這個過程中感受自己身體內的感受變化,很快,他就自己捕捉到了自己的情緒的來源:他一直處在一段非常痛苦的婚姻關係中,他的這種焦躁的走來走去的行為形象地體現了他內心希望逃離的衝動,一直以來他都是通過壓制/忽視/轉移的方式來對待他內心的「負面」情緒的,比如通過把自己埋在大量工作中來避免跟自己的情感大腦進行深層對話,這種對待情緒的態度往往使得我們的「兩個大腦」之間失去應有的信息交流,用文藝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大腦跟心靈失去了聯接」。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對於坊間流行的所謂「情緒管理」的方法是很不認同的,「管理」這個詞本身就有強烈的暗示意味,認為情緒是有好有壞的,壞的情緒我們需要把他們管理甚至控制住,如果走的更遠一點的,甚至可能會說有些正面的情緒也需要管理(比如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有防禦性悲觀傾向的父母可能會籍情緒管理之名去有意打壓一下孩子的「驕傲」)。

人的七情六慾本來乃是天性,即便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情緒出了「問題」,比如暴躁、抑鬱,那麼把目光投注在去對付情緒本身也是本末倒置,因為情緒只是一個「信息中介」,背後隱藏著的是我們大腦中深層的觀念、信念、和心智,而這些又往往跟我們生長的環境息息相關,不去看情緒背後的源頭,而只是進行「行為矯正」,是的,的確有一些時候能夠見效,比如一些比較淺層次的情緒,當我們行為改變了之後,情緒往往能夠自動跟上行為的改變,即行為對情緒有反作用(比如孩子對新班級有點陌生感,所以不想上學,如果我們簡單的堅持上學是必須得上的,往往過段時間孩子自己也就適應了,並不會因為我們當時堅持要上學而留下情感創傷——當然,如果孩子掙扎的特別撕心裂肺,則還是需要考慮有沒有深層的原因,這裡就不偏離主題展開了),這也是「行為療法」有效果的場合和原因。但是如果訴求是深層次的,比如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在學校集體中缺少歸屬感,缺少成就感等等,「殺死信使」的做法並不能泯滅孩子內心的深層人性訴求,無法實現的訴求在孩子內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孩子的成長形成蝴蝶效應般的影響。我看過一個觸目驚心的例子:一個5歲前原本聰明伶俐的小女孩,因為5歲時父母對她偶然一次尿床的處理方式形成的惡性循環,幾乎毀了她整個人生的故事。雖然這個看上去是個例,但是親密關係當中常見這種由一件看上去的小事引發的惡性循環。

孩子的情緒表達裡面,哭是最常見(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尚有限)也是最激烈的表達的一種,但其背後往往蘊含的是孩子真實的心理訴求,即便是哭裡面最為父母忌憚的一種——不依不撓的哭鬧,究其原因其實也並不在孩子身上,為什麼孩子會形成這樣一種不依不撓的哭鬧的動機?要麼是因為我們經常去堅持本來不該堅持的「偽原則」,導致孩子感覺自己的正常需要常常無法被滿足,以致不得已不已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要麼是因為我們本來應該堅持的真正的原則卻因為孩子哭鬧而妥協了(其實內心並不想妥協),比如常見的場景:孩子想要買一個昂貴但其實我們知道屬於那種只是看上去好玩三分鐘熱度的玩具,我們既有經濟考慮同時那個玩具不是什麼有意思的玩具,但是為了息事寧人還是妥協了。(為什麼面對孩子哭我們往往會想要息事寧人?後面再說)以上這兩點合起來就是:在孩子不哭不鬧的時候對孩子過分苛刻,而孩子一旦情緒化了又毫無底線原則的讓步。最後,又或者我們當初根本沒有真誠的告訴孩子我們拒絕他的要求的原因(別以為孩子不懂,況且孩子即便不懂你的用詞,但常常能懂你的真誠的語氣和態度,人類的交流信息本來大部分都是非語言形式的),使得孩子無法理解為什麼你就不能滿足他的要求呢?當然要鬧了,鬧本來就是孩子爭取自己權益的基本形式之一。

既然說到這個當代父母最大的心魔之一,就多說一點,關於擔心孩子「養成哭鬧的習慣」,坊間流傳一種甚得民心的做法,就是講道理,不妥協。這種粗糙而生硬的做法其實本質上只是表面文章,儘管比沒有原則要好,但不改變其表面文章的本質。這裡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比如孩子在公園玩,跟別的孩子起了一點衝突,總之別人家孩子哭了,為了「培養孩子的禮貌習慣」和維護自己作為父母的面子,常有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就勒令孩子一定要道歉,姑且不說這裡孩子未必是故意的,所以就算勒令道歉心裡自然也是不服氣的,就單說父母對待這件事情的強硬、不由分說的態度,就天然激起人性中的反抗心理,「事情還沒弄清楚呢就認定我必須道歉了嗎」。也許在強制措施之下孩子習得了「禮貌」,但這種所謂「好習慣」也只是行為層面的,而並不是因為對他人有深層的理解。結果比如在人前,在社會上看上去挺好一個人,一旦到了親密關係當中,到了家庭裡面,就各種極品。比起行為,更重要的是孩子理解他人的世界,理解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而不是簡單的執行社會規則。當然,這種理解也不是由父母大道理嘮叨出來的(別進入這個誤區),父母自己有感受能力,孩子自然能夠潛移默化習得,言語上點到即可,也無需急於求成,孩子成長不是一天兩天,只要大方向是對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增長和心智成長,會越來越理解他人和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能夠發自內心的去尊重彼此,而不是因為害怕受到嚴厲的指責而執行行為。

另一個例子,比如孩子早上想吃冰激凌,有的父母就覺得這裡是一個原則問題,孩子哭鬧也不行,美其名曰不能養成驕縱的性格,但實際上呢?首先冰激凌不值幾個錢,並沒有經濟的考量在裡面,其次吃什麼、怎麼吃本來就是個私人的事情,一般來說我們無權干涉(如果我們實在有顧慮,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去提醒當然是可以的),他吃冰激凌就算鬧肚子那也不是鬧你的肚子,如果他樂意頂著鬧肚子的風險享受冰激凌有什麼不可呢。我們中國的父母常常有一種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認為千里之堤一定毀於蟻穴,發現行為上有「壞」苗頭立即迫不及待的扼殺在萌芽狀態,實際上人的成長是個很複雜的過程,我們抓住其中的主幹就行了,其他細節上的事情隨遇而安,孩子反而能形成豁達的心性,再說,吃冰激凌這種事情,一個正常人,比如成年人,你見過誰天天一大早起來必吃一個冰激凌的?既然成年人擁有吃冰激凌的完全自由,也沒見誰這麼吃過,為什麼擔心如果不制止孩子就會釀成「壞習慣」呢?孩子的大多數「壞」行為都是偶發性的,會自然而然消失,大多數時候父母只需要守好原則性的邊界即可,其他作壁上觀就行了。

以上這兩個例子的共同點就是,如果一件事情本身父母的堅持就是不合理的,那麼不妥協就是強權,講道理就是講歪理(還不自知),比如在孩子物權意識萌芽的階段強迫孩子分享還振振有詞。如果一件事情父母本身堅持是有真正道理的,那麼把道理以孩子能夠理解的形象的方式傳遞給孩子,孩子自然會遵從(除非因為親子關係鬥爭史比較長,孩子已經無條件逆反了),這裡孩子遵從的不是你的意願,而是事物規律,人天生能夠內化世界運行的規律,但對他人的(強烈)意願則天然排斥。親子關係的核心,無非是通情和達理,而情和理又往往是合二為一的,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所謂社會規則,其實也不外乎情理,而很多父母卻讓孩子只是生硬的執行,這就是背算術規則跟理解算術原理的區別。

人是社會性動物,人的情緒本來就是會「傳染」的(這裡的傳染機制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下次再說:)),更不用說在親子之間,本來,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情緒本身天生就有高度的感應,孩子哭了,父母也會覺得疼在心裡。這裡,不同的父母對待情緒的態度就顯現出來了,比如如果父母自己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始終抱有一種敵對的壓制態度,那麼當自己的痛苦被孩子的情緒引發了之後,自然第一反應就是想要去「消音」,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哭聲就是父母的心理應激源(psychological stressor),孩子一哭父母就感到痛苦,為了自己不痛苦,那就只有孩子不哭。到這裡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立即插手進去,毫無原則用各種轉移注意力/利誘等辦法(甚至比如說倆孩子玩,不巧碰到了,哭了,然後去責怪別人家孩子不小心),反正只要弄得孩子不哭就天下大吉,另一種情況則是孩子哭的訴求主觀或客觀沒法被滿足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了,兩頭煎熬,想讓孩子不哭又沒辦法,可看孩子哭著吧又自己感覺痛苦,所以就轉而攻擊孩子哭本身(比如「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不就...」這種)。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本身對於不管是「正」還是「負」的情緒都是寬容和豁達的,就往往能夠推己及人的對孩子提供合適的情感支持,比如絕大多數時候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一個真誠的擁抱,什麼都不用多說,孩子自己能夠恢復過來,人的心理系統跟生理系統類似的地方在於本來就有內在的彈性或恢復機制,我們並不需要急匆匆地插手,想要「解除」他們的情緒,就像生點小病不需要打針吃藥一樣(當然也不要走到另一個極端,畢竟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人天生是需要社會性支持的動物),這種做法反而越廚代庖,剝奪孩子自己處理事情的機會,降低了孩子情緒得到鍛煉的機會。事實上,很多時候,孩子哭並不一定意味著你需要幫他解決什麼,他自己的問題自己會解決,在他有情緒的時候你安靜的陪伴著他,他情緒慢慢平靜下來,自己會去應對和調整(如果還沒有因為之前太多被錯誤對待而形成嚴重依賴心理的話,孩子天生都是牛犢子,希望自己搞定事情的),如果我們總是在他自發渡過這個自然階段之前迫不及待的插手,孩子就很難形成情感的韌性、自主性。

而父母想要做到對孩子的情緒不莽撞插手,同時又無痕地溫和支持和包容,當然最好還是需要自己的心智成熟,如果暫時發現孩子一哭自己內心還是會波瀾洶湧其實也沒有什麼,人之常情,所幸,正確的做法大多數時候並不複雜,就是擁抱和陪伴,不用多說什麼(事實上,如果段位不到,多說反而適得其反,因為語言承載的是我們對於事情的理解,而我們對事情的理解又反映著我們父母自己內心的信念、執念、偏見等等),即可,要深深的相信,每個個體從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刻起,自主性的需要就是紮根在億萬年進化的基因裡面的。


不光家長吧,我從小就煩小孩哭鬧。聽到尖銳刺耳持續不斷的聲音,和撓黑板一樣,讓人生理性厭惡。

我想題主爸爸哭的時候,不會為了吸引你媽注意力哇哇狂嚎吧?


一家一個情況吧,我家小朋友出生不久就有疝氣,怎麼形容呢,每次哭鬧的話,小腸的一部分會掉到陰囊里,陰囊鼓得像個小氣球,油亮油亮的,第一次看到的人都會吃驚一下的。我們已經習慣了,給他慢慢把陰囊里的一團推回去就好。

但是疝氣有一個問題就是怕嵌頓,一旦嵌頓了就是比較危急的情況,孩子又太小,暫時沒法通過手術治療,所以只有一個辦法,不讓他哭。

所以小朋友生命的第一年裡,我們不是「不喜歡」孩子哭,而是「生怕」孩子哭,倒沒有刻意地「親密育兒」,但還是會盡所能地照顧小朋友,所以出生以後他基本就沒怎麼哭過。

印象最深的是出幼兒急疹那次,孩子發燒不舒服,為了不讓他哭,為了安慰他,他媽媽整整抱了他四天四夜。

一歲多點兒,做了個門診手術,徹底解決。


是討厭小孩(刺耳的張著大嘴)「啊!。。。。啊安安安!。。。媽媽啊安安安。。。。啊!啊安安~~摁!嗯~嗯~嗯~~(摩托車一樣的聲音)。。。。啊(突然高一個度)!!!!!哼!哼!哼!。。。。。我不!我不!(在地上打滾)啊!啊!啊!我就要那個啊!。。。。啊!安安安」

無限循環

然而你爸是不會這麼哭的


本能反應


如果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家長本來就應該不喜歡孩子哭的

如果孩子一哭家長反而很開心,估計人類嬰兒的存活就變成了一件很艱辛的事情

這是進化的一種保護,你會發現嬰兒的哭聲能夠讓人產生巨大的焦慮,正是因為如此,嬰兒的哭泣聲才會迫使父母緊張,迅速的進行安慰和照顧,從而使嬰兒的存活率上升

不僅僅是嬰兒的哭聲,女人的哭聲同樣讓人非常焦慮

相比起來,男人的哭聲聽起來就順耳多了

進化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如果有起床困難的話,可以考慮使用這兩種聲音作為起床鈴聲

保證能讓你迅速的清醒,非常好用,幾乎可以毛骨悚然,瞬間清醒

下面我附上鏈接,心理承受力強的人可以感受一下,這是讓助理專門剪出來的鬧鐘,可以下載作為鬧鈴:

(警告:內容可能會造成不適感,請謹慎打開收聽)

http://m.ximalaya.com/34764045/sound/9175126


因為人都討厭無法溝通的東西,你把孩子換成任何一個成人,你吧啦吧啦說一堆,對方就不說話,看你毛不毛。。。


謝邀。

家長不喜歡孩子的哭泣是再自然不過的了,一個是生理上的討厭,另一個就是心理上的厭惡了。

生理上的討厭自然比較容易理解,因為人們對於嘈雜的聲音本身就有討厭的情緒在裡面,但如果只是單純上的生理上的討厭我覺得倒是大部分家長可以忍受的。而心理上的厭惡才是大部分家長不喜歡孩子哭泣的最主要的原因,對大部分家長而言,孩子哭泣的開始就是「麻煩」的開始,而大部分家長根本就不具備妥當的處理孩子「哭」的能力,只是一味的去制止孩子的哭泣卻不會反問自己孩子為什麼哭泣

  • 不許哭!不要哭!別哭了!(制止)
  • 哭什麼哭?哎呦,哭得煩死了!(厭惡、反感)

  • 這麼點小事有什麼大不了的?有什麼好哭的?(否定)

  • 就知道哭,哭有什麼用?(埋怨)

  • 你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威脅)

  • 你再哭?再哭媽媽就把你丟在商場不管了!(恐嚇)

  • 要哭你回房間一個人哭去,哭完了再出來。(冷漠)

  • 叫你別哭你還哭?這麼嬌氣,一點出息都沒有!(打擊自尊)

........

上面是生活中很容易見到的當孩子哭泣時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對話,而結果是怎樣呢,我想絕大多數是適得其反的,雖然可能有小部分小孩可能是會暫時不哭泣,但是,情緒背後真正的根源並沒有得到解決,而孩子的內心掩藏了更多的恐懼──他怕,他怕他一哭就會失去父母的愛、就會惹父母生氣、就會被打罵處罰!小孩的內心肯定是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的,下次碰到同樣的事情的,肯定是會要哭的更厲害。

所以為什麼說家長不喜歡孩子哭,一言概之的話就是家長缺乏處理孩子「哭」的能力(無法正視孩子為什麼哭),要說的文藝點的話"就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一方面反感孩子的哭泣,另一方面又憤懣自己不能夠妥善的處理這種哭泣。


有一種哭叫做

還有一種是...


我來給你反推一下,當一個三歲的孩子在我客廳里拉了一泡屎,我會笑著摸摸他的頭,要是二十五歲的你在我客廳拉屎我會砍死你。

這裡就給你植入區別對待不同個體的概念。

不該你犯的錯不要犯,不是錯本事有錯,而是錯值不值得原諒,跑題了。

回到屎的話題來,三歲的他拉一泡屎我笑了,三泡笑了,但是拉十泡,五十泡我就會火了,頻率是會影響體驗的,孩子哭也不是只哭一次,我相信第一次聽到孩子哭聲時,父母是絕對開心的。

而二十五的你也天天在我客廳拉屎,即使我要砍你,你還是選擇這樣做,那麼我也會看著你笑一笑,因為我知道你是智障,我應該包容你,頻率是會改變認知的。如果你母親天天哭,而你父親還是包容了,你也不要奇怪,因為你不知道你父親是怎麼認知你母親的。

所以,你懂了嗎?


在家嫌煩,在外沒面子。

而且,如果父母喜歡孩子哭。。。。那麼哭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喜歡聽孩子哭的基因已經被自然選擇淘汰了。


就個人育兒的經驗是,孩子的單純的哭泣不能讓我們幫助他解決問題,而他的哭泣會讓家長很焦慮,甚至引發不必要的家庭問題。因此家長會不喜歡孩子哭。

孩子哭泣是為了表達某種訴求,有時候這個訴求是會被大人看到的,因此容易幫助他解決。甚至有時候僅僅表示理解,就可以讓他止住哭泣。比如說替他說出來:」你是不是磕疼了?媽媽抱抱。「他的情緒紓解了,一會也就不哭了。

但有時候大人不可能分分鐘盯住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玩耍和思考的空間,這時候他哭了,大人往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能準確判斷如何幫助他。如果他一個勁地哭,年紀小又說不清原因,大人就會很焦慮,不知道怎麼解決。作為問題的解決者的家長來說,我們希望能夠澄清問題本來的樣貌,從而幫助引導孩子解決,但是孩子此時是情緒主導,你也不可能要求他理智地把事情複述出來,有時候他沒有那個表達能力,有時候更深層次的誘因,可能連他自己都無法察覺,你怎麼幫他解決呢?

而在一個多人的家庭中,孩子總有一位」總負責人「,有時候是媽媽,有時候是其他成員。雖然大家關心孩子的心情是一樣的,但是其他人總會希望這位」總負責人「能夠hold住孩子一切的需求,當孩子的哭泣被其他人重視起來的時候,這位」總負責人「就要不斷地向其他人解釋,與其他人溝通,其中的麻煩遠比一個孩子要難處理得多。

沒什麼理論基礎,求摺疊。


(哭是嬰兒向這個世界表達的唯一方式)

每次去朋友家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孩子不小心磕磕碰碰,或者想吃的零食沒吃到,就會如火山爆發般地哭,父母一臉尷尬地拿出渾身解數地哄:

這麼點小事有什麼大不了的?有什麼好哭的?……

別哭啦,等下給你買好吃的……

若是孩子這時候被成功哄停,朋友就會受到我們的頂禮膜拜,甚至想請教管教秘籍。當然大多數情況下,寶寶總會不依不饒,在旁邊的父母安慰得不耐煩了,我們幾個大人再輪番上場。

以上的情景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是最常見不過的,只要孩子一哭,家長總會不自覺地不安、自責、煩躁……要麼哄,要麼吼,只求寶寶能夠消停,還一片清凈。

在孩子哭泣的時候,直接制止似乎已經是每一個父母的慣性,但其實不許孩子哭泣,對於孩子有很大的傷害。

我們先來思考一下,為什麼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制止孩子哭鬧?

會哭壞身體的,等下寶寶嗓子哭啞了,心疼。

防止寶寶形成「一哭就能……」的心理,不能放縱他。

孩子在外人面前哭,擔心別人覺得「這人怎麼當父母的」,丟臉。

其實說白了,父母的心理就是煩人,因為寶寶的哭聲影響到了我們的情緒。

而孩子的哭鬧很多時候則包含著更多的情緒:磕磕碰碰的時候,是疼痛的哭;想買玩具被拒絕的時候,是憤怒的哭;做錯事被家人罵的時候,是委屈的哭……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哭泣背後的原因,而是直接地粗暴地制止,那麼對於寶寶最大的一個影響就是沒辦法正視和認知自己的情緒。

當然會有一部分寶寶會因為家長的干預,暫時地停止哭泣,但是,由於寶寶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下次寶寶只要遇到同樣的事情,都會哭得更厲害。

有些人覺得愛哭會變成壞習慣,於是孩子哭的時候直接置之不理,等消停了再過去,這樣的情況,其實會剝奪寶寶的安全感,他會意識到自己求助的信號被無視,久了對於寶寶的性格也會造成影響。

很多家長們也會有一個壞習慣——在孩子不哭不鬧的時候對孩子過分苛刻,而孩子一旦欲求不滿,情緒爆發後又毫無底線原則地讓步。

這樣只會讓孩子養成惡習,孩子會意識到,原來你本來沒辦法滿足我的要求,要哭鬧我才能爭取自己的權益。於是從此以往,家裡哭鬧聲會此消彼長,不得安寧。

孩子哭這件事本身其實並沒有嚴重,因為每個人剛降生在這個世界的事情,就是哭。

哭可能只是餓了、不舒服了、紙尿褲濕了、被驚嚇了。

哭只是嬰兒表達自己需求的方式。

我們為人父母不要剝奪他們表達的權利,因為小孩子在一個喪失表達權利,不許哭的環境下長大,習慣了去壓抑自己的情緒,長大後只會愈發不會處理自己情緒問題,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性格上的缺憾。

我們要尊重與允許孩子的情緒,認可他們的需求,引導他們說出哭的原因,真誠地跟孩子溝通。當然如果你的小孩還小,那就讓讓他們自由地哭泣。

不要責備,不去制止,靜靜地陪伴在旁邊,直到他情緒平復,然後給他個大大的擁抱。

這就夠了。


小時候,我一哭我媽就打得更厲害了。

還哭! 啪

還哭! 啪

(?_?)


大人哭你知道哭在什麼地方

小孩哭你就會想。卧槽我哪裡惹這個小祖宗了?是要拉屎了?還是餓了?還是要吃飯了?卧槽。。然後覺得。小孩哭真討厭


明明小孩是哭嚎,大人是流淚,差了十萬八千里。


「想哭就哭吧!」是世界上最暖心的安慰。

我的一個朋友M跟我說,她的孩子從斷奶了之後,偶爾夜裡會莫名其妙哭一會兒,有時候抱一抱就繼續睡著了,有時候會哭得聲嘶力竭,半個小時才能重新進入睡眠。

這種狀態讓她的婆婆感到很焦慮。婆婆每天早上都會跟孩子說:「寶寶,昨天晚上表現得不錯,沒有哭哦!」或是佯裝有點生氣的樣子,問道:「寶寶昨天晚上怎麼又哭了?」白天趁著孩子心情好的時候,會問:「今天晚上寶寶還哭不哭了?」如果寶寶說「不哭啦!」那麼婆婆會非常滿足地告訴M:「寶寶說了,今天晚上不哭啦!」然後在晚上睡覺前,婆婆還會跟寶寶再確認一下:「今天晚上可不能哭了哦!」

一直以來,M只是覺得半夜起來哄孩子確實是有點兒累,婆婆這麼跟孩子交代,也沒什麼太大問題。

直到昨天,孩子在玩過家家的遊戲,跟小熊貓說:「準備睡覺啦!不許哭!怎麼又哭了?」

M頓時心裡咯噔了一下。

「不許哭!」把她直接拉進了自己的回憶中。她想起來自己小時候,有什麼委屈難過,只要一哭,媽媽就會馬上說:「閉上嘴!不許哭!」她心裡的憋屈就完全沒有了出口,後來她心口一直疼,用生理上的疼痛為心理上的傷口找一條出路。

直到今天,她一直覺得哭是一種不好的表現。哭就是不乖的孩子,哭了媽媽就不喜歡我了。

當她的孩子也即將步入這個循環的時候,她一下子洞察了自己和孩子內心的痛點。

她知道這裡有問題。但是問題在哪兒?怎麼解決?她還有點兒混亂。

我跟M說,你一定很愛很愛你的孩子,希望他不會重複你曾經歷過的傷害。你能面對自己內心的傷痕,告訴自己「錯了」,還願意和我一起尋找出路,一定是鼓足了勇氣。

她連連點頭:「是的是的,莞爾。我一方面不想讓孩子哭,一方面也不希望孩子在「不許哭」的環境中成長,怎麼辦?我很矛盾。」

其實M遇到的這種「不許哭!」的情形,很多人都有共鳴。

要麼是自己小時候被喝止,要麼是自己或者家人喝止自己的孩子。

哭,彷彿成了恥辱一般的存在。如同「不許偷東西」,「不許吸毒」一樣被嚴厲禁止。

哭,彷彿意味著監護人的疏忽和失職。「不許哭!」的潛台詞是,我都這樣體貼周到的照顧你了,你還想怎樣?你讓別人怎麼看待我?連個孩子都帶不好么?不許哭!

哭,彷彿是人人避之不及的洪水猛獸。一哭,轉移注意力,二哭,要啥給啥,三哭,威脅打罵。

其實,怕孩子哭,一聽孩子哭就緊張,常常是因為:

第一,認為哭是不對的,哭解決不了問題。

哭,其實是最正常不過的一種情緒紓解通道。正面管教情緒臉譜里,有半數的情緒都不是積極的正面的情緒,比如憂傷,內疚,暴躁,生氣……這些「人之常情」都可能以哭的形式釋放出來。情緒沒有好壞之分,這些負面情緒也並不需要避之不及,它們就和興奮,開心,激動等等一樣,共同組成了一個有著七情六慾的正常人。

哭,看似解決不了問題,但提供了一個負面情緒的出口,多少英雄好漢都是擦乾眼淚從頭再來,這個眼淚其實是從頭再來的關鍵因素。倘若一個孩子在遇到負面情緒時只是被迫壓抑,那麼在他成人之後,依然會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負面情緒,會有什麼後果?一旦長期的負面情緒積累起來呢?「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想想都後怕。

第二,哭有什麼用?!有什麼事兒不能好好說話嗎?哭起來蠻不講理太煩人了。

但實際上,「好好說話」這項技能對孩子而言,還有漫長的路要走。現在有個網路流行語「一言不合就……」,這個「一言不合」常常就是不會「好好說話」導致的。成人尚且如此,何況一稚子?

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 德雷克斯曾曾說:「孩子們的覺察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差。」

話說回來,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你在公司挨了訓,滿腹牢騷地跟老公抱怨時,你是願意聽他講一堆大道理給你,還是願意他給你一個肩膀依靠,義憤填膺地說:「誰敢欺負我老婆?老子跟他拼了!」孩子就是那個滿心委屈求抱抱的小小的你,你願意做一個怎樣的選擇?

第三,認為哭會讓其他人覺得,我沒把孩子帶好。

這種想法在隔代養育中比較常見,尤其是白天奶奶帶,晚上媽媽回家,孩子一哭,奶奶就感覺孩子在告狀似的,慌忙就趕來變著花樣阻止。

還有一種情況也比較常見,我的一個同事說,她和老公周末帶孩子,孩子剛剛哭了一嗓子,奶奶就趕緊衝過來:「寶寶怎麼了?奶奶的乖孫子不哭哦!奶奶帶了一天都沒哭,你們怎麼一回來就哭呢?」言外之意,孩子哭=成人不會帶孩子。

這種情況其實問題不在於哭,而在於溝通和信任。家庭親密關係的建構,最基礎的壘石就是信任,最必備的技能就是溝通。作為孩子第一責任人的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奶奶「媽,我們帶孩子您放心吧!孩子這會兒哭,可能是因為他有點兒生氣了/有點兒難過了,哭一會兒可能心裡會感覺好點兒。您別擔心。」

第四,認為孩子哭對身體不好。

我的婆婆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可別讓他哭了,把寶寶的肺給震壞了。」實際上,早有醫學研究表明,適當地哭對孩子的身體發育、肺部功能、緩解壓力等都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那麼面對「哭」這個人生必修課,我們該怎麼做呢?

第一,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關注自己此刻的感受:「因為孩子哭了,所以我生氣了。除了生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生氣可以解決問題嗎?」

第二,接納孩子可以哭這件事兒,哭是孩子非常自然的情緒反應。

第三,擁抱那個滿臉淚痕的小傢伙,哪怕他掙扎,鬧彆扭,他的內心都在渴望你的擁抱。告訴他,想哭就哭吧!媽媽一直陪著你,哭也陪著你,笑也陪著你。

第四,告訴孩子你覺察到了他的情緒,哭是因為你生氣了,憤怒了,傷心了,有些內疚了......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

你生氣是不是因為媽媽拿錯了你想要的那個小汽車?

你憤怒是不是因為媽媽沒經過你的同意,把你最愛的玩具車送給了其他小朋友?

你傷心是不是因為媽媽沒打招呼就走了?

你內疚是不是因為剛才不小心打了另一個小朋友?

當你幫助孩子覺察到情緒時,它就自然消散了。


因為那就是進化出來讓你煩的。


我養狗也不喜歡狗叫。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