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抵禦「情緒溫差」對思考和決策的影響?
打個比方,比如某個人想要創業,就會對他將要從事的行業盲目樂觀自信,或者說很難看到整體的市場競爭情況;再比如,你帶著憤怒和情侶吵架,就很難找到對方身上的優點,體味對方的艱辛和不易。給的答案最好是科學的方法,有一定的背景和論證,謝謝!
不請自來。題主說到情緒溫差這個問題,主要是當人們使用熱系統(hot system)和冷系統(cold system)思考問題時的過程不同。使用熱系統時情感佔據的因素比較多, 人們會比較衝動、幾乎像是條件反射一般地做出決定,而使用冷系統的時候,人們的情感因素比較中立,使用自己儲存的知識,不緊不慢地做決定。因此使用不同系統導致的「溫差」會使得人們做出不同的決定。參見Metcalfe, J. Mischel, W. (1999) A Hot/Cool-System Analysi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Dynamics of Willpower.
如何解決使用兩個系統是導致的不一致說到底還是人們如何解決由於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而產生的衝突與矛盾。人們可以同時擁有很多不同的cognition(暫且叫它知識),很多時候有關聯的知識是成對的。當一對知識相一致時,這一對知識是協調的(consonant),而當它們相對立的時候,我們就說它們是失調的(dissonant)。認知失調經常會造成人們內心的矛盾,並且會帶來心理上的不舒服。人們為了解決這個不舒服感,就會努力減小失調的等級(magnitude),並且盡量避免接觸會造成失調的信息。失調的等級越大,人們感到需要減小失調的動力(或者說是壓力)就會越大。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一個慣於吸煙的人接觸到吸煙有害健康的信息,這條知識就會與他想要繼續吸煙的認知產生失調。為了避免這種失調,吸煙者有可能會(1)不相信關於吸煙的危害的信息(消除失調的知識),或是(2)尋找關於吸煙的正面影響的信息(增加協調的知識),或是(3)選擇相信吸煙帶來的健康風險遠不及遇上交通事故的風險(降低失調信息的重要性),或是(4)認定吸煙帶給他的快樂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增加協調信息的重要性)。應用到情緒溫差這個問題中,當面對用不同系統思考時產生的兩個對立的知識(做的決定),也同樣可以應用上述四條方法來解決。
參見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我認為題主並不需要很擔心情緒溫差帶來的思考或決策上的不和諧,Dan Gilbert已經告訴了我們,因為免疫忽視(immune neglect),人們是不能正確預測一段時間以後自己對於一件事的情感強度的(affective forecasting error),往往人們的預測會比現實誇張很多。當我們處在面對一件具體的事的情況下,熱系統工作,給了我們一個情感上很強烈的判斷「我太傷心了」「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而過了一段時間後,新鮮的事情發生在周圍,再想起那件事的時候已經變成冷系統在工作了。正如題主舉的例子,當那個人開始想創業時,他預測自己一年後兩年後十年後依然會如此熱情澎湃,但是人們總是不能正確認識到一件事發生之後又會有更多新的事情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之中,分散了他們對於那一件事的注意力。當喜愛的球隊輸了,人們總是說「怎麼會這樣,我覺得我接下來一整個禮拜都不會好了」,但經常是過了一個禮拜之後人們已經不再那麼熱切地關注球隊輸了這件事;或是被老闆批評了兩句,人們會覺得「這下完蛋了,接下來的幾個月肯定都要在膽戰心驚中度過了」,但實際上不管是自己或是老闆,一個月之後八成已經把和對方進行過這樣的對話差不多忘記了。不僅是負面情緒,正面的情緒也是一樣的。
參見
Gilbert, D. T., Pinel, E. C., Wilson, T. D., Blumberg, S. J., Wheatley, T. P. (1998). Immune neglect: a source of durability bias in affective forecas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3), 617.
Wilson, T. D., Gilbert, D. T. (2005). Affective forecasting knowing what to wan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3), 131-134.
另外,免疫忽視還告訴我們,人們為了使自己的行為產生的結果在情感上感覺很積極,其實特別「擅長」重建自己對於結果的看法。這就是choice justification(暫且叫它決策辯護吧),即當人們做了一個決定以後,即刻便會相比其他選擇更喜歡自己的決定,並且這個效應是持久的。舉個簡單的例子,調查新婚夫婦度蜜月選擇的度假村A和B,選A的夫婦即刻會覺得A比B更好,三個月後再次訪問時,雖然對於A的喜歡程度比起三個月前有所減少,但是仍然更喜歡A。舉個美國的例子,選民一旦把票投給了候選人A後,幾乎即刻便會覺得A一定是個比B好太多太多的州長。但是決策辯護多出現在當人們做出不可逆的選擇的時候,當人們可以選擇反悔並且修改自己的選擇時,人們還是會更偏向選給他們反悔機會的那個選項,也正因此人們更喜歡可以選擇退貨的商店,因為「可以退換」似乎給了人們完美自己的決策的機會。Dan Gilbert又告訴了我們,當人們面對可以退換的選擇而沒有選擇真正去退換的話,那個當初自己選了的東西就會一天一天變得看不順眼,或者對它不會喜歡得像那個自己在沒有機會退換的情況下選擇的東西一樣的程度。但是這裡又可以應用決策辯護的理論,因為沒有退路不能退換,因此一旦選擇了這個東西就會覺得自己選的這個比別的都好。Dan Gilbert舉了個很簡單地例子,當人們去了一個blind date(從未見面的男女經第三者安排所作的約會)的時候,如果發現見面對象很無聊,那麼很簡單,不要再見他/她就是了;但如果是自己的配偶是個很無聊的人,人們大概會評價說「他雖然無聊但他有顆金子般的心」。
參見
Gilbert, D. T., Ebert, J. E. (2002). Decisions and revisions: the affective forecasting of changeable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4), 503.
最後還要說一點,拖延做決定的時間也是人們面對情緒溫差產生的失調的負面影響時的解決辦法之一。當下不要急著做決定,而是增加搜尋能說服自己選擇A和B其中的一項的支持證據的時間。但是這一策略更多地被運用在消費者決策的領域裡。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這兩篇論文:
Luce, M. F. (1998). Choosing to avoid: Coping with negatively emotion-laden consumer decis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4(4), 409-433.
Dhar, R. (1996). The effect of decision strategy on deciding to defer choice.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9(4), 265-281.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情緒溫差帶來的失調也許在失調發生的當時當刻會給人造成困擾,但是還是那句話,人是擅長重建觀點的生物。
努力地給所有英文的概念都加了中文翻譯,也努力地舉了論文里的例子,第二次答長題希望比第一次有長進了。如有不足請多指教。
翻了下以前老師布置的作業:簡述情緒對決策的影響。 好象不太對題,湊個數吧。嘻。
心理學定義的決策,是指在幾種備選方案中進行選擇的過程。而且將決策分為在確定條件下的確定性決策和不確定條件下的風險決策,心理學的許多研究更多是針對於後者。
決策過程中人的理性觀是決策理論與研究的基礎。經典決策理論假定人們所做出的決策是完全理性的,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結果,同時,決策是建立在對決策的所有可能後果進行縝密權衡的基礎上。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人類的決策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西蒙提出行為決策理論,認為決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理性,因為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而決策情景是複雜的,決策者不可能找到所有備選方案,也不可能準確預測備選方案的結果,因此決策只能追求滿意,不可能達到最優。人們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往往是靠以往的經驗,而不是建立在嚴格的數理邏輯上。卡尼曼繼續了西蒙的啟發式研究,提出了有關決策的前景理論,認為人在不確定的條件下進行決策往往是非理性的,而且作出決策的偏差是有規律的,人更多的是根據幾種啟發式的方法進行判斷和決策的。前景理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的時候是「風險規避」的;而在面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偏好」的。
近年來,一些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情緒是人類決策中的一部分,它不可以與認知分析過程相分離,並且有些時候,情緒甚至在決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有大量心理學研究證明情緒對決策行為有直接的影響作用。那麼,情緒、情感是如何影響決策過程的呢?
情緒是一種混合的心理現象,滲透於人們決策的方方面面。情緒是一種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涉及獨特的主觀體驗(如喜悅、悲傷和憤怒等)、外部表現(面部表情、身體姿態、動作等)和生理機制(如皮層、皮層下神經活動等)三個方面,它與其他心理過程(比如認知、動機)有複雜的相互作用關係。情緒除具有適應功能、組織功能和社會功能外,本身還具有動機功能。即情緒是動機的源泉之一,能激勵人的活動,提高人的活動效率。情緒對認知活動(包括學習、記憶、社會判斷和創造力等)也有直接的影響,往往積極的情緒對認知活動有積極的影響,反之,有消極的影響。情緒反應不僅可以偏離認知,還可以影響認知,研究表明情緒可以使人的注意、知覺和記憶等認知過程變得有選擇性。
在決策過程中,情緒有利於信息整合、原因獲取以及在多個目標中給予優先權。它在依賴於個體特點和任務特徵以及兩者交互反應的決策過程中的作用很明顯,人們在生活中由於情緒激動而做出不適當決策的現象比比皆是。人們在做出判斷決策的過程中需要參考多種線索,如想像空間、記憶性和相似性等,情緒也可以作為決策判斷的線索。
對決策產生影響的有三類情緒,即預期情緒、決策後情緒和決策時的情緒。
預期情緒一般被認為不是在決策時所體驗到的,而是有可能在將來被體驗到的情緒。後悔理論、失望理論認為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避免後悔續情緒、失望情緒;主觀預期愉悅理論認為決策者會做出有更大預期愉悅程度的選擇。
決策後情緒即做出決策後發生的結果引發的情緒。情緒與決策的影響關係是雙向的,決策的積極和消極的結果能夠引發決策者的某種情緒,情緒反過來又會影響隨後的決策。當一項好的決策導致了令人不快的結果時,由該結果所引發的消極情緒將促使人們在下一次決策時不去選擇最有可能成功的選項。
決策時的情緒就是指決策過程中體驗到的情緒,有學者提出了風險即情緒模型,認為決策過程不僅存在受認知評估影響的預期情緒,還存在不受認知評估影響的即時情緒,也就是對風險當時的心理反應(比如害怕、焦慮等)。這些情緒可以直接影響決策行為,影響認知評估。如處於愉快心情下的人,更容易採取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比較依賴於已有的知識結構而忽略手頭上的細節問題;處於消極情緒下,不同的具體情緒對決策具有不同的影響,憤怒使人高估風險的概率,表現出較高的風險規避偏好。
Hastie認為決策中存在著兩種加工過程,一種是直覺的,一種是分析的。他認為直覺是一種內隱的、聯想的、自動的加工過程;而分析是一種外顯的、受規則制約的、控制的加工過程。認同決策的「准理性」觀點,即決策中的認知加工是純直覺和純理性的混合物;反對將直覺與分析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認為直覺與分析是同一連續體上的兩極。
參考資料: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劉玉紅等《情緒對決策影響的研究》,成都醫學院學報,2010.July,5(3)
實際你想的越多,越難做事,如果你是一個強大的人,那麼這些根本不會對你產生太大的影響,而做為一個普通人,理性與感性本身就不是同時存在的,打個比方,如果你是一個深思熟慮的人,你想要創業,就會發生一件事,你會對將要從事的行業進行很多的思考,而大部份人會偏向某一邊,要麼盲目樂觀,過程中的堅辛超出預期,很難堅持下去,要麼極端的悲觀最後什麼都做不了,因為你看到的結果總是失敗l。
而情侶之間的關係更奇怪了,有情侶說過,不怕吵架,就怕連架都不吵,因為沒有激動,沒有感情波動,兩個人就會慢慢的變得平淡,最後,兩個人一句不說,分了。而吵多了最後會變成仇人,還是分了。
其實這些都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心理成熟和是否強大的問題,一個真正做事的人,會做周密的計劃,但不會因為可能的問題退縮或者盲目,情侶會吵架,但吵完後會互相修補關係更多的是甜密。
所以如果想要抵禦情緒溫差對你的影響,努力提升自己的心靈,多經歷一些事,多思考,注意力聚焦帶來的光環效應,你如此專註於某種情緒以及帶來該情緒的那件事(比如讓你自信或者憤怒的那件事),以至於其他認知和情緒模塊得到了極少的注意力而無法激活。解決方法,鍛煉一種超然的宏觀思考模式,使其成為條件反射,在你陷入某種情緒的時候,這種理智的聲音就會在你身邊響起。
推薦閱讀:
※大家下中國象棋時,是不是有個階段,就是說自己下棋不假思考,別人下完以後,自己就走招,碰見高手很容易吃虧,應如何克服的?
※進入體制內工作後,此前積累的閱讀量還很重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