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需要學習嗎?為什麼?

提問者的原問題最後還有一句「哲學家難道不是比小說家想像力更豐富的一群人嗎?」。請以此理解最初回答問題的幾個答案。


Ayn Rand 是個俄裔美國女作家,她通過文學創作開創了一套稱為「客觀主義」的哲學。毋庸置疑,作為暢銷小說家,她是個想像力豐富的人,這套學說也有其追隨者。不過主流哲學界並不怎麼鳥她,基本上抱持科學家看待民科的態度。於是就有人在 Quora 上提了這麼個問題:

http://www.quora.com/Ayn-Rand/Why-do-philosophers-ignore-Ayn-Rand

Why do philosophers ignore Ayn Rand?

下面 John David Ward 的答案被頂到最高。摘錄其中兩段,恰好與知乎上面的這個問題相關:

When people talk about Rand"s "philosophy," they"re using that word only as a euphemism. What Rand developed through her books and presented to the world was an ideology, a complex of beliefs, opinions, metaphysics, and ethics. Philosophy is basically about the appreciation of wise thoughts, no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ones. It isn"t simply a set of assertions, no matter how superficially logical.

也就是說,今天的哲學已經不再是一種單純用想像力就能夠、甚至不再是一種需要想像力來「做」的事情了,得益於不斷積累的知識,任何一個人對於任何哲學問題有任何奇想,都會(沮喪地)發現,前人早就想過,並且想得更周道而細緻。所以這位答題者才說,Philosophy is basically about the appreciation of wise thoughts, no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ones ——如果不去理解和消化固有的哲學思想,一心只用自己的想像力去閉門造車、營造自己的 ideology(意識形態),那算不得是真的「愛智慧」,至多是愛耍小聰明。

Unlike physics, which exist apart from academia, philosophy is inherently academic. There"s a reason that the highest degree gra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least), a PhD, is called a doctorate of philosophy. At a high enough level, all academic work is partially philosophical. When you remove that from the living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stretching back hundreds of years, what do you have? Nothing.

無論想像力如何,對智慧有興趣的人都會自然地發現哲學是必須要學習的一種知識。早期的哲學與經院、晚期的哲學則與學院緊密相關,就是因為在這些地方有積累起來的知識,而哲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關於知識的元知識。那些在哲學史上做出過關鍵性進展的人,沒有一個不曾對於固有的哲學有過研究,區別只是在於深淺。


樓上有的答主 比如@虞舜 認為哲學不需要學習

他給出的論證(姑且把那堆話叫做論證)是,閱讀前人著作固然重要,但是形成自己的思維才是關鍵

實際上,在他的答案里,已經包含了哲學需要閱讀前人著作的觀點。這段話某種程度上是反對他自己的觀點的。實際上,自己獨立思維過程的出現,與廣泛閱讀哲學史並不是矛盾的。即使獨立的思維是成為一個優秀哲學學者或者哲學家的關鍵,依照虞舜自己的表述,也不可能作為一個掌握哲學的充分條件。關鍵並不是全部。

犯這種錯誤,其實就是缺乏哲學(邏輯學)學習和訓練的標誌

跳出這個回答,那些以「獨立思考」「哲學是一種智慧」這種理由粗劣地說明哲學不用學習的人,你們當柏拉圖建學院就是用來圈錢的?


請你先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數學需要學習嗎?

我覺得這兩個問題是類似的,只不過,數學因為符號更為形式一些,更為抽象一些,顯得更為陌生一些。並且由於日常語言的含混性,數學會顯得更為嚴謹一些。

哲學同理。

你會說,數學那些東西,代數、方程什麼的,我不學就完全就不知道它在說什麼啊!

但是,哲學那些東西,你不學難道你就知道它在說什麼嗎?現象、本體、實在、限在、可能、必然、因果(這些你以為你自己知道的詞,難道你就真的知道嗎?數學裡面那些概念不也是用你熟悉的中文寫出來的?直線、點、面、面積、群、環,你不學你又怎麼知道它們的準確定義呢)……

所以,學科學習首先就是學習一種語言,當然,孤芳自賞是沒有問題地,你完全可以像望月新一那樣自己創立一套體系出來,但是除非你是他那樣的大牛,否則,就算你做出來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成果,也沒有人願意看,而沒有發布的學術成果僅僅對自己有意義,對於人類是毫無意義的。

的確,哲學本來的目的不是記憶,也不是一種知識的堆積。但是,隨著哲學的發展,尤其是近現代分析哲學的發展(分析哲學和循證醫學是類似的概念,它不是一個學科,而是一種研究方法),使得作為學科的哲學越來越陌生 —— 沒有系統學過哲學的人也可以談論哲學問題,但他們談論得到的東西卻是哲學家們所不屑於看的,甚至連前沿問題都沒有觸及到。另一方面,這又像是一個人,雖然很有想法,但是他寫的散文也沒有辦法在期刊上發表那樣。

另一方面,學習本身也包括了訓練的過程,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除了知道定義是什麼,還需要知道如何構造如何證明。哲學在這方面也是類似的。切記,學習數學證明不是考試之前把一個證明背下來,學習哲學論證也是同理。

當然,刨除某種規範性的問題,最大的可能還是:對哲學史無知的人註定只能發現哲學史上已經被別人發現的內容。這種發現,雖然是原創性的,但是是沒有價值的。當然另一方面,如果不了解過去的人的觀點,或許你可能也就想不到這種觀點是如何被人反駁的,進而沉溺在一種完美的框架中。當然,這不是必然的,就像是一個鋼琴家可能沒有經過規範的指法訓練但是依舊能彈得一手好琴那樣。但是,系統的規範訓練可以讓人更有可能成為一個領域內的專家。同時,正如前面所強調的那樣,通過了解古人的思想,以及對於這些思想的批判,我們可以不斷地練習論證技巧,並且拓展自己的思路。

這兩點決定了為什麼哲學是要學習的:

  1. 學習使用哲學的語言區思考問題,不管是誰的,你必須了解這些詞在說什麼,你才有可能思考一個這個學科內的問題。

  2. 如果你對前人的結果不了解,雖然你也有可能成為維特根斯坦那樣偉大的哲學家,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你會發現你說的東西,豈止康德,連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想得比你更細緻,更為完善。

這就是學習哲學的原因。

當然,學習哲學和思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學習哲學有助於思考,但是變的善於思考並不只能通過學習哲學的手段習得。

至於想像力,其實我覺得哲學對於想像力的需求,甚至不一定比得上數學和物理。當然,想像力有各個維度上的想像力,你很難說馬爾克斯的想像力更強一些,還是格羅滕迪克的想像力更強一些。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對這個領域內的事物的感覺也就不同。

像是黎曼這種人就是做開創性工作的,想像力很好,但是魏爾斯特拉斯,雖然只是硬碰硬,但也能做出很多成果。想要嚴謹的思考,很多時候問題就要想得很細,但是很細的問題又會很煩,於是沒有耐心就做不下去,這種情況下,創造力和想像力都不是重點。類似地,並不是所有的哲學家都特別具有想像力,有些人只是在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事情罷了。對於哲學家來說,融貫是比新奇更為重要的東西,而為了能使自己的理論融貫,不可避免地要做很多細節性的考察,在這種情況下,細緻和耐心就是較為重要的品質。


假如在你之前從未有人研究哲學,那你想學也學不來,但是現在有那麼多人都有了相當的研究成果,你為什麼不通過學習來跨過前人的階梯或者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如果你智商真的高的不得了,你的思維一晚上就能從蘇格拉底跨越到亞里士多德跨越到老子跨越到笛卡爾跨越到康德跨越到黑格爾跨越到尼采叔本華跨越到.......,那算我沒說。


本來我不是提倡「學習」哲學的人,因為我覺得哲學更多需要自己親自去「做」而不僅僅是「學」。但是不知道提問者是看了什麼會覺得哲學家比小說家想像力更豐富於是就不需要學了。也許是有一些比較天馬行空的哲學書,但就哲學的主流來說是很冷靜的分析和論證,比的並不是想像力。估計絕大多數哲學家的想像力並不比小說家更豐富。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分析和論證能力還不錯,你可以直接去「做」哲學,直接去分析你遇到的問題,把自己的靈感有邏輯地寫下來。如果你功底還不夠多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這就可以說是一個學習哲學的過程。當然這兩步完全可以同時做。

總之,單憑想像力是做不了哲學的,不過我覺得想像力對於做哲學來說還是挺重要的,只是單有想像力還遠遠不夠。

說到這裡就和前段時間我回答的另一個問題挺像了,想像力並不夠,還要跟要解決的問題聯繫起來才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27111/answer/15384275

在做哲學和學哲學這個問題上我和 @羅心澄 的看法很不一樣,有興趣的可以參看羅的答案下的評論。


哲學是學不來的。特別是西方哲學,靠的是訓練,思維的訓練。

哲學的對象是概念、判斷、推理。而非語錄式的閱讀、背誦和感悟,以為每天晚上在床頭默讀半個小時,晚上做一個夢,就能夢見一套範疇出來,是不可能的。

歷史上也沒有哪個人是靠學習「哲學專業」而成了哲學家,更多的是一些數學家、倫理學家、律師、教授等等,比如羅素、笛卡爾、康德、黑格爾、海德格爾等人。

小說基於想像力去虛構一個故事,從而表達一種立場。

哲學基於人文的終極關懷,要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無法虛構也不能虛構,反而要像科學一樣的很嚴密的去實證。


要看你學習哲學的目的。我只了解哲學的一部分,就是科學的哲學,科學方法論(這包括各個學科的哲學而不僅僅是自然科學)。如果你是為了促進對有關學科的學習,了解、具有一定的哲學思想無疑是有很大幫助的,它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少做很多不必要的、無意義的思考。但沒有必要單獨去研究哲學。現在哲學中的一些很前沿的課題基本止步不前,而這些課題對各個學科的影響也暫時不大。雖然很多歷史上有名的爭論和發現,當人們回過頭來看時,總會覺得,如果那時的人懂一些哲學,這樣的爭論、浪費時間就可以避免,而那樣的偉大發現也顯得「沒什麼」。兩個例子,一個是海森堡不確定原理引發關於「電子到底從那個孔出去的?」的問題,海森堡回答「這一問題沒必要回答,因為你不能從實驗上提出」;弗洛伊德提出「無意識」。

但哲學幾乎從沒有真正的,在人們做出這樣的發現之前,給人們以啟示。這是哲學的尷尬之處。而哲學中大多數公共問題(與具體學科無關的問題)現已清楚,例如真理觀,即「什麼是真理、如何獲得真理、判斷真理的標準」等。因此沒必要鑽到哲學裡面研究。不能保證未來,科學方法論(哲學)仍像現在這樣沉默,但它目前沒有興起的勢頭。

最後說一個目前哲學中的,我認為比較流行的問題。「微觀世界是否能決定宏觀世界」。一般科學家認為能。即化學、生物等學科雖然複雜,但最終是可以歸結為微觀粒子見的相互作用,只不過這種歸結太過複雜而根本無法模擬、描述。但究竟是否如此呢?如果粒子數目有限,則儘管複雜,我個人也認為是可以決定宏觀的。但若粒子數目無限則未必。


作者:天瓶雲水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白話」哲學(一)

原創 2016-02-05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

前面的話

哲學是與人最密切的一門學問,其重要性遠遠高於數理化、文學、歷史等任何一門學科,它不僅是「全部科學之母。」(愛因斯坦語),更重要的是,它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思想」(馮友蘭語),其目的是「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語),也就是說,哲學是與人生智慧有關的思考和體悟。

令人遺憾的是,哲學作為一種重要的、實用的、幾乎涵蓋所有人類知識和智慧的學問,在中國的命運竟然淪為服務於政治的工具,不再是一門純粹的學問。人們只知道學習政治,卻不知道哲學為何物。

任何一門學問一旦與政治掛上鉤就麻煩了,它會發生變質的變化,而且會變成一種偏見,所謂「政治無道德」(馬基雅維利語),其真正的價值從此歸零。

西方教育的普遍認知和做法是,把哲學擺在第一位。其理由是,如果一個人不能具備獨立思考能力,那麼他就會變成一個沒有是非判斷能力的木偶或機器,一生渾渾噩噩,是非不分,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在法國的中學,不管你是讀文科或理科,哪怕是唱歌跳舞的專科,哲學課都是跑不了的。法國的作文題目往往都是探討人生哲學,將學生的思維能力推向哲學家的高度。

讀者諸君不妨來嘗試回答一下法國2014年高中會考試題(各專科):擁有選擇權是否就意味著自由嗎?為什麼人需要尋求認識自己?人活著是為了幸福嗎?藝術家是否是他個人作品的主宰者?

即使是音樂舞蹈專科,其試題也是哲學的:文化的多樣性是否會阻礙全人類的團結?我們能否對真理漠不關心?

還有:人們是否可以不受磨難而滿足慾望?追求真理,卻涉及利害關係怎麼辦?人在勞動時有何收穫?所有信仰都與理性相悖嗎?沒有國家我們會更自由嗎?

我想,這些問題不要說對中國的學生和成年人,就是對所謂的文化精英階層也是難以回答的,原因在哪裡呢?就在我們已經習慣於接受灌輸洗腦而懶于思考。

在法國,哲學是具有統攝性的,它位於其它一切學科之上。法國人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偉大的心靈」,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將法國那種「高貴而崇高」的「民族性」傳遞下去。

反觀我們的歷年來的高考作文題目,中國人自己都看不過去,顯得是那樣的幼稚、簡陋、甚至荒謬。

在中國,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其目的都是為了培養「有用的人才」,這樣一來,大家都成了流水線上下來的人,被統一洗了腦。大家的想法一致、目標一致、追求一致。

經統一教育洗腦後的中國人變成了跟風的盲流,除了對名利貪婪的動物本性,精神世界空空蕩蕩,沒有質疑精神,沒有創造性。更大的諷刺是,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洗腦,所以對自己所思所想充滿了盲目的自信,自我感覺良好。

上面的內容可視為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一句話:今天的中國人太需要哲學了。

(一)什麼是哲學?

簡單地說,哲學就是愛智慧,就是使人聰慧的學問。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第一個用"哲學"這個名詞的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這個希臘名詞由"愛"和"智"兩個片語成,合起來即是"愛智慧"。在我國古籍中,沒有"哲學"一詞。"哲學"一詞是近代從日本流傳過來的。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哲"的意思是智慧、賢達、明事理,"學"則當學問解。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哲學家西周,根據漢字的意義將"哲"和"學"拼成"哲學"一詞,意譯了英語的"philosophy"這個詞。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隨著新學的興起,"哲學"一詞開始在我國書報雜誌中使用,成為通用術語。

大家知道,聰明是與生俱來的,而智慧卻是需要去尋覓的,這就是天下聰明人比比皆是,而智慧的人卻很少的原因所在。學習哲學就是尋覓智慧,真正的哲學家就是智慧之人,如孔、孟、老、庄、王陽明、釋迦摩尼、蘇格拉底、柏拉圖等等。所以,如果大家想擁有智慧就請學一點哲學吧。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我們知道,小到人、動物、植物、房屋、傢具、汽車等等,大到山、水、月亮、地球、太陽、星星、銀河系、宇宙等等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我們把這些東西稱之為「物質」,也稱為形而下的存在。還有一種存在是:我們大腦思考的東西、心裡想的東西、做夢、靈魂出竅、靈魂附體、能量、暗物質、暗能量等等,這些東西也是客觀存在,但卻看不見摸不著,我們把這些東西稱之為「意識」或「精神」,它是一種形而上的存在。還有就是無法確定的存在,如上帝、安拉、神、鬼、魔等等。

物質與精神,也就是有形和無形,有和無,空與色,二者的存在方式不一樣,那麼,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誰決定誰?誰創造誰?誰是第一性的?馬克思認為這就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對二者關係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人們常說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對立派別。唯心唯物也是馬克思劃分的。羅素則認為,「事情」的觀念就超越了簡單的唯物與唯心之分,他對世界本源問題的回答採取了一種迂迴折中的姿態。

(三)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簡單地說,就是為了擁有智慧,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1、學習哲學是為了建立清晰明確的三觀

我們經常會發現某個人有思想,有主見,有獨到的見解,他往往不為政府、媒體、專家的宣傳和周圍人的看法所動,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與眾不同。這樣的人就是懂哲學的人,即使他不知哲學為何物也無關緊要,因為他已經建立了自己明確的三觀。

一個人要活得明白、活的輕鬆、活得快樂就必須用自己的頭腦和心靈去想去體悟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問題,從而建立自己明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哲學就是關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問。

世界觀是什麼呢?就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認識,也就是對前面所說的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看法。如:上帝存在嗎?菩薩存在嗎?求神拜佛有用嗎?世間萬物從哪裡來?人從哪裡來?進化論正確嗎?靈魂存在嗎?靈魂是永恆的嗎?我是誰?命運存在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正確嗎?福禍相依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等等。

能夠對上述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才算是有自己的明確的世界觀,否則你就是一個稀里糊塗的人,今天相信人定勝天,明天燒香叩頭抱佛腳;今天阿彌陀佛,明天誹謗佛祖;今天算命打卦,明天我的命運我做主。

建立了明確的世界觀才能有明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由世界觀決定,同時,它們也是世界觀的延伸。與此有關的問題是:我為什麼活著?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我的一生該如何度過?人生應該追求的目標是什麼?財富是人可以追求得到嗎?努力有用嗎?我的想法符合大道嗎?慈悲、善良、品德、道德的價值是什麼?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挫折、坎坷、疾病、死亡?愛情存在嗎?姻緣是註定的嗎?如何處理感情問題?為什麼老子提倡「無為」、「不爭」、「自然」呢?「孔顏之樂」是什麼樣的快樂?等等。

一個人只有對上述問題作出自己的明確回答才能平靜從容地生活,否則就會活著懷疑和混亂之中,今天為錢活著,明天為理想活著,後天為妄想活著;今天感覺生活充滿陽光,明天感覺生活一片灰暗,後天感覺生不如死;今天道德高尚,明天道德淪喪,後天胡作非為。

2、學習哲學是為了建立自己的信仰

雖然全世界80%的人有宗教信仰,沒有信仰的人主要集中於中國,但信仰並不僅僅指的是宗教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仰慕、服從、追求等等的意思。它可以是某種宗教、也可以是某個理論或主義、也可以是某個人的主張。如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共產主義、叔本華宿命論等等。信仰是心靈的本質追求,是歸屬,是心靈的家。心靈一旦沒有歸屬,那麼行為必然混亂。有信仰的人行為是有規範的。

信仰與一個人的三觀密切相關。比如你信仰佛教,那麼你的價值觀就是:「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你的人生觀就是:「人生是苦回頭是岸」,追求覺悟,去「我執」,自度度人。你的世界觀就是:心外無物,人的靈魂永恆,存在六道輪迴,存在天堂地獄,存在西方極樂世界。有了這樣堅定篤信的三觀,那麼你的所有語言、思想、行為都是一致的,完整的。這就是一以貫之。

西方人有信仰,所以當他們取得成功時都歸功於萬能的「主」,他們感恩萬能的「主」賜予了人類一切。而沒有信仰的中國人往往把成功歸結於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奮鬥,而當失敗時,中國人卻又會找出一萬個理由證明不是自己的錯,或者乾脆歸咎於老天爺,怨自己的命不好。所以,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或民族是可悲的。

沒有明確世界觀的人是沒有真正的信仰的,比如到了財神節,寺廟裡人頭攢動,人們通宵等待就是為了燒頭一炷香,但如果你問他們信仰財神嗎?回答往往是模稜兩可的。即使信誓旦旦說相信的人,如果你追問一下財神真的存在嗎?他就不置可否了。其實他們心裡想的是求財,至於財神有沒有並不重要。本質上,他們並不是信仰財神而是信仰錢。

信仰的重要性可以從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得到印證,比如一個真正有佛教信仰的人,他是不敢為惡的,因為他相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對自己的境遇是坦然的,因為他相信他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業的後果;他不害怕死亡,因為他相信今世的修行會讓他來世成為有福之人或進天堂。

有信仰的心靈才是高貴、充實和強大的。而沒有信仰的心靈是猥瑣和不安的,他們的心靈從來沒有享受過種高尚的生活,也從未有過作為高尚的人的快樂,他們始終活在患得患失的精神混亂之中。

3、學習哲學是為了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哲學能夠讓人經常保持一種冷靜,有獨立的判斷能力,不會盲從,不會隨大溜。面對這個瘋狂的物慾社會,名利色的巨大誘惑,不管有多少人趨之若鶩,但對於一個有哲學素養的人來說,他不僅不會迷茫疑惑,更不會捲入其中無法自拔。

學習哲學能夠讓一個人從自己的小圈子裡跳出來,站在全局的角度,從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沒有意義?自己的追求是不是別人定義的?是不是為了別人的評價活著?人生到底應該追求什麼?什麼才是符合自己的人生目標?

4、學習哲學是為了培養強大的心靈

人生在世,難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小至對妻子兒女、親朋、工作單位,大至對國家和社會。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項根本的責任,便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這個責任只能自己負責。一個對自己人生不負責任的人是很難對他人或社會負責的。一個不自愛自重的人怎麼可能愛別人呢?要負起人生的責任,一顆強大的心靈是不可或缺的。

人生不僅要面臨坎坷和挫折的考驗,還要面對生老病死的威脅,哲學就是讓你思考成與敗、順與逆、喜和悲、愛與恨、苦與樂、靈與肉、生與死的關係。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都曾說過,哲學是預習死亡。很多人總以為「死」離自己很遠,總認為那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所以在面對死亡這個問題時,往往總是本能地迴避。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疾病和死亡隨時都可能降臨,只有思考感悟死,才能不懼死。一個人能夠坦然地面對死亡,能夠做到安詳地死去,是很高的成就。蘇格拉底微笑著迎接死亡,就是他一生修鍊的成果。

一個人連死亡都不懼還懼怕什麼呢?

5、學習哲學是為了獲得快樂

哲學家認為,外在的財富、名聲、家庭、健康都是為了內在的快樂服務的,不管擁有多少名利,如果心中不快樂也是白搭,世界上自殺的往往是富人居多,原因就一個,不快樂。所以名利與快樂沒有什麼關係。

一個人只有站在人生終點回頭看才能明白一生應該如何度過,站在人生的終點我們會發現,所謂的名聲、財富、美色、成功、失敗、風光等等都是過眼雲煙,人的一生如同夢幻般地度過,正如托馬斯.阿奎那所說:「人生在世,不過是過路的旅客。」那麼,為何要貪婪無度?為何不快快樂樂地生活呢?

亦壁鳩魯說:「幸福快樂就是肉體無痛苦,靈魂無紛擾。」,肉體無痛苦我們說了不算,但靈魂無紛擾卻是可以做到的。那麼怎樣才能擁有富足快樂的內心世界呢?學習哲學吧!多讀千年不倒傳統文化經典,多做哲學思考,多做宗教式的體悟,用心靈去體驗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和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

要養成寫作的習慣,目的不是發表或出版,而是記錄自己的思想,在寫的過程中會產生靈感和感悟,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自己的心靈越來越豐富和強大,精神世界不再貧乏空虛,煩惱越來越少,而快樂卻與日俱增,其喜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四)被扭曲和誤解的哲學

在中國,哲學作為一種與人休戚相關的學問被人們深深的誤解了。

現在一提到哲學,人們會立刻想到高深、無用、難懂、枯燥等等辭彙,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哲學並不高深。

每個人每天都面臨著哲學問題,也在回答著哲學問題。比如:我為什麼心裡煩躁不安?心在哪裡?如何處理工作與家庭的關係?我為什麼不喜歡上班?應該如何與同事相處?我的名利心為什麼這麼重呢?人是為錢活著的嗎?艱苦樸素的觀點正確嗎?自由自在與賺錢哪個重要?我的脾氣為什麼不好?什麼是中庸之道?成功學、靈修、心理學培訓有用嗎?心想就能事成嗎?病為什麼由心而生呢?易經、五行八卦、生辰八字、面相、手相、骨相、風水學(堪輿學)是科學嗎?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等等。

第二,哲學不是無用。

人們感覺無用的東西往往就是有大用,這就是莊子的「無用之用」。前面談到的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哲學就足以說明哲學的用處。

第三,哲學並不難懂。

哲學難懂往往指的是西方哲學,那是與西方哲學家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有關,也與譯者的水平有關。東方哲學的貼近人心人性的,它也是簡單易行的,大家不是都能夠說幾句孔孟老莊和佛家的話,還能經常引用一些古人云,老話說,常人道之類的話語嗎?這些都是哲學。如: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人生如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否極泰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等等。還有西方的一些諺語,如:人一動腦筋上帝就發笑;時間是治癒一切傷痛的良藥;觀察是最好的老師等等都是哲學思想。

第四,哲學並不枯燥。

恰恰相反,愛好哲學的人是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的,他們充滿智慧的心靈始終在靜靜地欣賞著生命的奇妙和享受著生活的樂趣。

我們說中國人對哲學敬而遠之,那麼,中國人真的不喜歡哲學嗎?答案卻是否定的。真實情況是,中國人只是不喜歡課本里的政治哲學,但卻喜歡智慧的哲學。我說一個現象大家就明白了,現在微信上被轉發最多的文章是什麼?就是那些帶有哲理性質,啟發人們思考的文章,哲理是什麼?就是哲學!

我的文章只在有限的朋友圈裡發發,大家看看玩玩。我喜歡寫,至於有幾個人看就不重要了,一切都是緣分而已。但前幾天我寫的《味精·香煙·腦殘》竟然被很多不相識的人轉發了幾百次,幾千人閱讀,這讓我很吃驚,我想,這不正是說明大家喜歡哲學思辨,渴望追求真理嗎?!

(五)為什麼要「白話」哲學

一是因為「哲學」這個詞是舶來品,由西方人定義和解釋,因為東西方文化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很多哲學辭彙和解釋推理的方式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西方人的嚴謹導致他們總是想把一些非語言對待的事情說清楚,結果就是越說越不清楚,心靈的智慧變成了大腦的聰明,很容易把人的腦子搞亂。

二是象牙塔里的哲學家們往往為了理論而理論,鑽進了牛角尖不能自拔,離現實越來越遠,其學術成果遠離現實生活,顯得毫無價值。更有甚者,有的專家教授為了自顯其能,往往故弄玄虛,似乎不複雜不神秘就不能顯示其學問淵博一樣,邏輯思辨,反覆推理,堆砌辭彙,結果事與願違,搞出來的東西往往被人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三是哲學本身的語言表達問題。大哲學家羅素說過,哲學家不是不想把他的思想說清楚,而是苦於不知道怎麼說清楚。

我時常在想,哲學如此重要,怎麼才能把他通俗化、大眾化、簡單化呢?人們對待哲學的態度常常讓我想到人們對待文言文的態度,一提到閱讀傳統經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有沒有有白話文翻譯。這讓我產生了嘗試用大白話談哲學問題的衝動。於是有了這篇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文章。

微信號rdtpys


如果說哲學是對真理的追求,那麼哲學不是靠學的,因為真理是無法通過學習(符號)來把握。真理是超越符號的,完不成那種對符號的超越(頓悟),學習的永遠都只是在符號的世界裡打轉。

畢竟六祖慧能不識字。


如果在現代教育的意義上使用「學習」這個詞,那我的觀點如下:

倘若你追尋的是「智慧」或「真理」,那不一定需要學習。但如果你想追尋的是「哲學」,或者說,你想通過「哲學」而追尋真理,那必須得學習。通向真理的路有很多條,哲學是其中比較主要的一條,但也是相當耗人心力的一條。

如果不想學習卻想獲得智慧或真理——作為一個神秘主義者,我目前只想到以下兩個辦法:

  • (宗教意義上的)直觀。
  • 生活實踐。

但是這兩個辦法,我只能說,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能通過這兩點接觸到真理的,我覺得已經不太能算普通人了。不然的話,每個生活經歷豐富的農村大媽都將是真理的持有者了,這明顯不可能。

如果未知領域是一片充滿荊棘的森林,那麼哲學是人憑藉人自身的能力清理出來的道路——人類歷史有多遠,哲學之路就有多長,而這條路的每一寸延長,都耗費了數位乃至數十位先哲的畢生心力。

想不勞而得的人,一般都已行走在清掃乾淨的道路上而不自知。


哲學專業怒答。

哲學和跑步一樣,都是人類本能的一種表現形式:每個人都會有忍不住要思考人生意義的時候,也有想拔腿飛奔的瞬間。你問哲學需不需要學習,就好比問跑步需不需要訓練——沒錯,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哲學思考,也可以滿地亂跑,但是是否接受了專業的學習、想得系不系統、跑得科不科學,決定了你能不能把這件事情的極限往前推進一點點。

/*

後記

選擇這個專業其實並沒有遇到太大阻力,我爸是搞物理的,他對我的所有期望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就已經破滅了,所以選專業的時候抱著一種隨便你折騰的態度(當然這個希望現在又重新燃起了,這是後話);我媽是搞英語的,對哲學的了解實際上還停留在高中政治的水平,談不上喜歡也說不上討厭。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一種感覺,就是每回放假回家窩在自己屋裡看書啊上網啥的時候爸爸媽媽特別喜歡進來端茶送水啊找你聊天啊什麼的,我做事情還算比較認真的,有的時候看書看到一半被打斷會比較傷心,這個時候我就會掏出一本專業書來給爸媽念兩段,然後問誒爸你怎麼看或者媽你怎麼看,他們就會若有所思地自動退出去了。

由於某些顯而易見的原因,我們專業的人不是很多,並且在少得可憐的基數上還有相當一批同學想要轉走,那麼作為我們院的老師呢肯定要在迎新會上鼓舞一下士氣。這種鼓舞士氣一般分為三個派別,一種叫最終會很牛派,一種叫無用之大用派,一種叫小淚花攻勢派。大家聽這些名字大概可以判斷出各派的老師在談到哲學有什麼用的時候都會給出些什麼樣的理由。最終會很牛派一般是這個樣子的:在談到我們的學長學姐的時候,老師會說這個某某屆的畢業生現在是市政協主席,某某屆的畢業生現在是銀監會主席,某某學長簽了這個銀行,某某學姐簽了那家諮詢。這是第一大流派。第二大流派聽起來很高端大氣上檔次,叫無用之大用派。這一派的老師一般會這樣說: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然後會舉一個莊子砍樹的故事,試圖說明人文學科可以滋養我們的心田,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但是究竟怎樣滋養、發揮怎樣的作用,卻很難說得清。這是第二派。最後一派是小淚花攻勢派,在座的同學應該或多或少都見過,一般都是院里教務處老師跟大家絮叨院里對自己怎麼怎麼好啊、對學生怎麼怎麼照顧啊,說到動情處呢眼睛裡閃爍著一些晶瑩的小東西,讓你感覺有轉院的想法是很愧疚的事情,這就成功了。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讓人遺憾的事情。哲學有它自己的魅力,為什麼需要這些跟它毫不相關的理由來說明它的趣致呢?如果你因為學長學姐學習哲學後能簽約銀行而願意留在哲學院,那是銀行的魅力,不是哲學的魅力;如果你明明看不出來他有啥用還非要把這種看不出來說成是一種用處,那隻能說是一種自我安慰;如果因為教務處老師的真情訴說而感動,那也只能說明院里老師人挺好的,跟哲學本身還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在所有的關於為什麼要學哲學的答案里,我最喜歡的是這麼一個,也是接盤此題的動力之源,來自我的科技哲學老師:做學問是追尋真理天性的滿足,哲學讓我們獲得達到真知時片刻的高峰體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研究哲學和體育競技沒有太大的區別。你說人類為什麼拚命要把百米紀錄往9 秒6里跑?你說我們為什麼要追尋宇宙的本源?這都是祖先千百萬年前傳下來的追尋極限的本能,體育強健身體,哲學強健心智,當然電子競技作為一種特殊的體育形式可能是強健心智的。如果真要說有什麼不同,研究抽象艱深的概念會比機械的運動讓內心更容易抽離出日常的瑣碎和拘泥。大的、遠的時空背景之下,世事都會淡然如水。

*/


關於哲學是否要學習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對哲學很感興趣 卻從未接受過系統化訓練的人 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當然 如果筆者問題的出發點 是上述問題所指的類似【數學是否要學習】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是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如果更進一步 是類似【哲學相比數學 哪個更需要學習】那麼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思考:一是社會經驗要求越高的學科 越是沒有天才可言的 比如我從事的法學 就沒有可以不積累經驗 渾然天成的法學家 哲學應當是介於數學和法學之間的 二是筆者你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 其實內心困惑點是一個你認為和【學習】相對的概念【天賦】第一個角度的回答希望給你一些關於天賦作用的啟示 除此之外 對於【天賦】的定義我想也需要重新審視 並不是所有學科所期許的天賦都是一致的 譬如哲學所需求的更多的是一種靈性 但是靈性的發揮是需要積累的 因此哲學也是需要學習的

如果筆者所言的學習是指【系統化訓練】根據我的個人經驗來談 我很小就發現自己對哲學感興趣 大約從小學開始就有接觸到蘇格拉底之類 小五年級曾經寫過一篇日記 老師評語到【審美主義哲學家】的苗子 可以這麼總結總是比同齡人接觸哲學要早 但是一直以來都是自由閱讀 從來沒有受到過系統化的專業訓練

上大學之後 我學的是法學 當時很想雙修哲學 但很可惜我們大學沒有哲學系 于是之後接觸到的哲學 大多都是從法哲學的角度 因為法學的閱讀量要求很高 讀的越來越多是法學的書 現在自己引用的哲學作品 很多都是小時候讀的

我自己覺得是很可惜的 因為我一直很渴望系統化的哲學訓練 如果上了哲學系 我比較肯定自己會是一個很好的學生

現在我還是會聽一些哲學的課 比如yale的intro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總體來言因為自己的興趣集中在PPL(philosophy, politics, law) 所以哲學中角度缺乏的 在學習政治和法學中或多或少有彌補 但就好像偶爾健身和系統訓練的區別 我偶爾還是渴望做專業運動員的 以上


噢,並不需要。正是因為這樣的思想。才導致現在的所謂哲學家都成了哲學史家。大部分人都是混口飯吃罷了。

當然閱讀前人的哲學思想大有裨益,可問題在於你必須先一步產生哲學思考,讀哲學知識不過是為了應徵自己的思考,直到有一天你發現,到處都無法找到應徵你思考的哲學知識,或者說自己的問題無法解決,

這個時候,你知道路就在腳下。

哲學本來與生活息息相關。能形成自己的哲學思考實在是很好的事情。

@陳柯希 感謝你專門開一個回答,來回應我的觀點,並且幫我引流,雖然我的回答已經被一些鼠輩點反對點到後面了,但是依然日日有贊。

你說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又反對了自己的觀點。因而說我缺乏邏輯訓練。

這話讓我覺得你可能讀不懂黑格爾,因為黑格爾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做這樣的事情。而且這樣的事情也只有黑格爾能做,鄧曉芒教授不就說了,黑格爾首先相信他懷疑的事情,你這麼批評我讓我受寵若驚。

其次你說邏輯訓練,我不知道邏輯在你的概念里指什麼,在我這裡,邏輯就是因果。是一個非常直觀的東西,當我把它視做直觀的規律的時候,它根本不需要訓練,就像跑步,有人舉跑步的例子,認為人人都可以跑步,但是跑步也要經過科學的訓練。那就必須讓人問一句,科學的訓練跑步的意義是什麼?我所謂科學的跑步了,就使得跑步更加像跑步了嗎?並沒有。跑步還是跑步,只要我跑起來了我就是在跑步。

一般人理解為邏輯訓練,是覺得經過這樣的訓練,我的邏輯就更加清晰了,更加有條理了。這完全是個錯覺。任何人邏輯都很清晰,都很有條理。你去問一個流浪漢,他也能告訴你哪裡有吃的,哪裡討錢能討的多,非常清晰,你能說他沒有邏輯嗎?你問一個小學文化的保安,他能把單位關於門禁的規章給你說的明明白白。他沒有邏輯嗎?

所以所謂的邏輯訓練,並不是增加了邏輯的水平,而只是增加了有關於邏輯的一些知識,規律,這些的所謂知識,規律無非是一堆概念罷了,幫助你更好的使用邏輯,就像所謂的科學跑步,是增加了關於跑步的一些知識,規律,但也就是一堆概念,因為個人的身體情況實在差異太大,它只是或者能幫助你很好的持續的健康的跑步。然而對於邏輯本身,跑步本身,是沒有改變什麼的。只要我跑起來了,我就在跑步,只要我在哲學思考,那麼我就在哲學思考。

所以邏輯人人都有,問題在於拿邏輯來幹什麼,無論是科學的跑步,還是瞎跑,關鍵在於堅持跑並且取得跑步之後全身心的一個健康的成果,不是嗎?

對於哲學思考來說,掌握一定的邏輯規律和知識,是有助於思考,但那不是本質,我瞎跑一樣可以達到我減肥減脂的目的。

可是有些人呢,他自己不跑,卻去研究什麼科學的跑步,然後跟你講讓你跑,順便收你點錢,就像有些人,他自己不去堅持哲學思考。而是天天研究邏輯規律,搞邏輯遊戲,然後跟你講,讓你使用這些規律去進行哲學思考,順便收你點錢。

這就是工業化時代的思想,搞標準化社會大生產,有些人還不自知,進了學校成為了一個標品還沾沾自喜。一個關於世界底層奧秘的學問,它註定就是無法教的,教不了的,只能教你一套工具讓你去探索。然而因缺思廳的是,這些人把個工具你傳給我傳給你,就是沒人拿著工具去做事,一個鎚子到處賣,一顆釘子也沒打進去。

你學習這些工具學的很好,很牛,我很欣賞也很佩服,但是你不能說拿這些東西去阻礙別人進行哲學思考。說什麼你沒鎚子,釘什麼釘子?來來來讓老夫傳你一把鎚子,鎚子傳來傳去,人手一把,最後反倒沒人釘丁子了,都在說鎚子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牛逼,看到有人拿木板,石頭釘釘子,他不爽了,心說你他么沒鎚子釘什麼釘子?說急了就把人當釘子錘了。

我藐視的就是這群人。你一個搞工具的,就搞工具唄,你知道研究科學跑步的就研究唄,你不讓我跑是怎麼回事?不僅不讓我跑,我跑的時候,還要嘲諷我,哈哈哈,你看這人瞎跑,完全不會跑。還必須要求我接受你那一套理論,按照你的理論跑。

這不扯淡么?關鍵在於跑,還是不跑,跑一下,還是堅持跑。關鍵在於有沒有哲學思考,是不是堅持哲學思考,還是今天仰望下星空,醉心於浩瀚宇宙,明天就陷入親友的攀比之中了。

這番論述說的夠清晰了吧?先一步的哲學思考,並且堅持下去,才是關鍵,至於邏輯規律和知識,我跑著跑著,覺得有用,自然就會去學習了。

所以你看,我本來幾句話說完的問題,跟你講就要打這麼多字。你的邏輯顯然好像並沒有出來救你。


從這個問題就能看出來,哲學是需要學習的。

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弄明白哲學家不是比小說家想像力更豐富的一群人

就像我們要學習文字,其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弄明白作家不是整天畫符比道士更多的一群人


首先我們要知道,和絕大多數哲學問題一樣,「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原因有很多,最簡單理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通過哲學內部的視角,而通過哲學內部的視角,就必須首先回答什麼叫「是什麼」,哲學家們卻對此莫衷一是。大家或許會想,可以繞過哲學視角,而直接從外延上回答說「哲學就是哲學家研究的事情」。問題在於,「哲學家」的外延並不確定:對於柏拉圖和笛卡爾,我們可以毫無爭議的說他們是哲學家,那麼中世紀為了理解上帝而進行理性思考的人,算不算哲學家?為了改變世界而建立概念推動社會運動的人呢?即便我們假定「哲學家」的外延沒有爭議,「哲學就是哲學家研究的事情」也是個糟糕的表述。因為通過外延而確定的「哲學家」們所研究的事情有很多,亞里士多德喜歡觀察動物,笛卡爾創立解析幾何,盧梭寫過歌劇。要在哲學家研究的事情中提取出哲學,還得通過內涵來篩選,這樣就又繞回到從哲學內部回答「哲學是什麼」的怪圈中來。

方才我們說,「哲學家」和「哲學」的外延並不確定,是從歷史的角度上看的。在當代,哲學高度專業化,難道就沒有統一的評判嗎?有的,但僅僅是相對的統一,而且這個評判並不全面。按學界專業化的標準,我們可以確定羅素和弗雷格是哲學家,海德格爾勉強處於臨界值,而劍橋大學要授予德里達榮譽博士學位時,英美主流哲學家們則聯名反對,罵聲一片。十幾年前,歐陸和英美兩大哲學傳統的交流十分有限,常在各大院校哲學系內部分庭抗禮,互不承認對方做的是哲學。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文化差異,有個人喜好,也有哲學問題自身特質的關係。學習哲學,往往會經歷一個從文化關懷出發,發現個人喜好,最後忘掉這些,並直指哲學問題的過程。哲學入門難,難在哲學問題的隱蔽性,許多人停留在文化關懷,部分人死守著自己的喜好,堅持到最後的方能把握住哲學問題,撇開門戶之見,允執厥中。

多樣性的困境還反應了從外延定義的另一個普遍問題,就是它往往無益於幫助加深我們的理解。我們對事物產生理解,往往是從掌握它的內涵開始的。所以集合論最開始對集合構造的設想,也是從性質出發的。對於一個集合,如果它的元素是{血液、夕陽、玫瑰、火……} ,我們就知道,它指的是「紅色的事物」。而如果一個集合的元素是{肩井穴、幽閉恐懼症、弼馬溫},我們對它的理解就只限於:它是那個以「肩井穴」、「幽閉恐懼症」和「弼馬溫」為元素的集合。

剛剛試著從外延回答「哲學是什麼」,是因為哲學內部對「是什麼」莫衷一是。但這只是對「哲學是什麼」有無答案最粗淺的反證,因為就算我們有了「是什麼」的理論,也不能保證把哲學放在主語的位置上是合法而有效的。儘管如此,我們仍以「是什麼」為引導,來講講學習哲學時會遇到的問題,並解釋我們前面提到文化關懷、個人喜好和核心問題三個階段——為什麼哲學會有這樣的特徵。

「是什麼」能聯繫到的語法現象有很多,它的主語可以是指示代詞(這個、那個)、人稱代詞(你、我、他)、專名(埃弗爾鐵塔、北極星),也可以是形容詞概念(紅色、好看的、用來讀的)或表示類別的名詞(霸王龍、小霸王學習機)等等。同樣,「是」的後面也可以接指示代詞(我要找的是這個)、人稱代詞(最愛吃生牛排卻不愛用刀的是他),等等。「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所允許的語法結構可以概括為兩大類:

1.「指示代詞(+否定詞)+是+表示類別的名詞」。比如,對兩個爭論笛卡爾到底讀沒讀過奧古斯丁的人說「這還不是哲學」,或者對一個問「爸爸,如果我和我的孿生哥哥在空間上重疊在一起,想法還一模一樣,那我們是不是同一個人」的孩子說「這是哲學」。

2. 「表示類別的名詞(即哲學)+ 是+ 表示類別的名詞或形容詞」。比如, 「哲學是倒立的康德腳下的星空」,或者「哲學是法國男生用來追mm的」

我們在語法上做出的區分比較粗糙,但它足以達成兩個目的。首先,排除明顯不合法的表述,比如,望著黑格爾的畫像說「哲學是他」。同時,指出在與「哲學是什麼」語法上類似的判斷中,涉及將特定屬性歸於主語的過程。具體而言,在第二類結構的第一個例子把「倒立的康德腳下的星空」歸給了哲學。而對第一類結構中的兩例,如果我們問為什麼前者不是哲學,後者卻是,就仍要回溯到第二類結構,說「因為法國男生通過前者追不到mm,通過後者卻可以。」(儘管實際情況相反,在法國這個極重哲學史傳統的國家,複述一個哲學家的命題遠比創造一個思想實驗受人尊敬。)

然而,一個事物具有某種屬性,要在特定的視野和語境中才能成立。舉個例子,我們先不問「哲學是什麼」,而問「書是什麼」。如果暫不考慮後現代「書本終結」和「作者已死」的論斷,我們可以說,書是通過某種媒介對作者思想或情感的記錄。古代的帛和竹簡,後來的紙張到今天的二進位碼,都是承載作者思想或情感的媒介。我們甚至可以把「作者」從書的定義中剔除,這樣一來,如果《戰爭與和平》不是托爾斯泰所寫,而是一隻猴子在打字機上偶然敲出,那麼,雖然它的思想與情感不屬於作者(即猴子),我們也可認為它是一部書。然而,這樣寬泛的條件仍受到視野和語境的限制。我們說,就算最初由一隻猴子在鍵盤上偶然敲出,《戰爭與和平》也是一本書,是因為在我們的視域內,它的思想與情感可被辨認:這個世界上有俄羅斯人,懂俄語,也有懂俄語及其他語言的人把它翻譯給大家。多數情況下,猴子敲出的東西在我們看來亂七八糟,但不能排除這樣一種可能,即在銀河系的另一端有智慧生命,語言系統和我們的類似,而在他們的眼中,猴子敲出來的東西所傳達的意思,和我們看來《戰爭與和平》所傳達的一模一樣。那麼,我們到底要不要認為這是一本書呢?反過來講,把一隻猴子放到鍵盤上,我們是不是真的能確認它所敲出的符號在任何現存的語言系統中都毫無意義?(大家可能會覺得我上面的話有許多歧義,但歧義到底來自於哪兒呢?)關於書,舉個更具體的例子,假設前面擺著一本《王維詩選》,你愛不釋手,並確認這是一本書。假設這時,你忽然喪失了關於怎麼讀書的記憶,儘管依然保留著文字呈現時閱讀的能力。再假設,這本書包了書皮,你看不到封面上的字,於是就捧著它,不知道怎麼讀。你拿鎚子敲它,用電風扇吹它,把它拿到顯微鏡下一頁一頁研究(真不巧,一頁一頁的研究是在顯微鏡下進行的),最後氣憤的把它扔在火盆里,上面的文字都不曾呈現。對你來說,這是不是一本書呢?假設這個時候,你忽然恢復了關於讀書的記憶,立即把它從火盆里救出,還好,只燒了一半。當翻開準備閱讀時,你不幸(或有幸?)忽然變的很高很大,遠遠超出了人類的尺寸,大到只有用與你同等尺寸、但顯然是永遠找不到的顯微鏡才能閱讀,這時它還是不是一本書呢?對普通人而言,這還是一本書。而你雖然記得它在某一尺度下承載信息的功能,它對於你卻已經不滿足我們上面對書的定義了,因為它無法被讀取,不再是一種記錄。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概念與性質的穩定,取決於我們視野的相對固定。隨著試驗技術和物理理論的發展,現代人對這個結論已經習以為常,在宏觀世界中的顏色、硬度、質感等等,在微觀世界中呈現出另一些性質。但這一常識與我們方才得出的結論有許多本質的不同,舉其中一個結構性的差異:在書的例子中,無論我們觀測的尺度是多大,觀測的對象始終可以用同一個指示代詞來指稱,即「這個」,不管它是不是書。而在物理學和化學的圖景中,從宏觀到圍觀的變化往往伴隨著研究對象的變化(從一張桌子到原子),或至少是對研究對象指稱方式的變化(從一張桌子到以某種方式構成這張桌子的原子)。從這點來看,自然科學因研究層次差異而帶來的變化,對邏輯和概念穩定性產生的衝擊,要小於它們因觀測和視野變化而產生的衝擊。至少,前者不必面對同一事物既是A(書)又不是 A(書)的尷尬局面。你可以不同意這個解釋,沒關係,因為我並不是要刻畫兩者的差別,而只是想強調視域對概念、屬性穩定性的影響。

回到之前的問題,可以得出:哲學有沒有固定的屬性,取決於我們對哲學有沒有固定的視野。很遺憾,哲學不易入門,面孔多變,就是因為它的核心問題無論在任何視野中,似乎都能呈現某種屬性。在時間的維度上,小到一瞬之間前後的因果關聯,大到人類社會的歷史演進,在空間維度上,小到微觀粒子,大到存在物的總合,都曾經是哲學命題的對象。而人心惟危,哲學的盲目與困惑不止限於時空。所以你能看到,自然科學萌芽自哲學的土壤,自然科學迅起後留下的真空亦由哲學填補,你還能看到,針對佛教立論的宋明理學和吸收了亞里士多德的經院哲學,在兩種本不需要哲學文明中,如何迫切的感受到以理性為自身辯護的必要。還有眾多的社會思潮和政治運動,它們或由哲學理念推動,或借哲學理論施行。在希望透過這些現象深入哲學的人當中,許多止步於邏輯形式的美妙中流連忘返,另一些則迷戀於歷史的圖景和古典語言的音律。

就哲學問題在世間萬物的變現而言,中國是一個有著深厚哲學傳統的國家,我們有儒釋道三教的傳承,建國後的意識形態也高舉哲學的旗幟。只是,所有這些都不曾以理性為核心。先秦的思想從不問「真理」,佛教傳入後,我們也只求「究竟」。意識形態自不必提。儒釋道三家只能傳承,卻無法進入公共討論。從好的方面看,是因為它們遠高於理性所及,儒家「止於至善」、道家「致虛極,守靜篤」和「呼吸以踵」的境界,是艱苦修鍊的結果,通過任何理論命題的學習都無法達到。從不好的方面看,傳承在不斷丟失,公共空間卻無限擴大,於是我們聽到了太多的隻言片語,並心生誤解,如因「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認為老子是相對主義者,或因「無何有之鄉」而認為莊子是虛無主義者。近代的哲學概念並未隨理性主義一起引進中國,當這些話語孤零零的附著在本已殘破的傳統概念上時,我們就會跟魯迅一起把《莊子》讀成散文,對莊周蝴蝶的故事玄妙一想,淡然一笑,皺一皺眉頭,然後不了了之。


這個問題在唐君毅先生的《哲學概論》導論部分有很好的闡述。

唐先生的看法,一是,就其絕對意義上講,可以完全不依賴於讀書和學習,只憑玄想即可,而哲學史最初的那些先哲,他們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回答,都非得自讀書。

然而,生於當代,要想學哲學卻不可不讀書,如果仍然依靠玄想,也許你思考的這些問題前人已經思考過一千遍並且有了深入透徹的討論,不去看看他們的見解而只靠自己的玄想,只會茫茫然無所得,最多只得到一個膚淺的結論而自鳴得意而已。

其實這番話這番道理子也曰過了啊: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哲學對非哲學專業的人來說的價值在於:

以我個人經驗來說:

在於:

閱讀哲學讀物的過程中,我頻繁感嘆道:

nmlgb的,我怎麼沒想到?!

簡言之,學習哲學可以讓自己發現自己傻逼的一面。

非受虐狂請遠離。


看本書會死嗎?


當然需要學習。但哲學感覺不是一門知識,而是一項技術。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思考」才可以。


哲學要學,更要領悟,至關重要的是要做到。


推薦閱讀:

在教師看來,有哪些技巧管理學生和提高效率?
有比知乎更好的求知網站嗎?
你曾因為「字寫得丑」而受過哪些打擊?這些打擊對你產生了什麼影響嗎?
讀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哪個學校最好?斯坦福,麻省理工,伯克利還是卡內基梅隆?

TAG:學習 | 哲學 | 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