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經歷過所謂的identity crisis么?
我大約經歷過幾次identity crisis。應該說我從十幾歲開始不斷地經受三觀上的衝擊和重塑。這關係到我的個人歷史——不是物質層面的表層歷史,而是深層歷史:精神成長史。
大約在上大學以前,我的心態是非常穩定的,在我心目中我自己的形象是一個學習成績尚可、長得不太好看的女生。並且我其實很享受在學校的那種狀態。因為學校的高壓學習環境我的「小我」不太活躍,整個人處於比較臣服的狀態,因此過得還是比較快樂。雖然在這段時間我一直有一個「醜女」的自我定義,但我不得不說,我其實從這個自建的身份(小我)中很受益(給我帶來一種特殊的自我感)。除此之外我還有一些愛好比如寫作、繪畫等。最重要的事情發生在2012年,也就是高三畢業那一年之後。可能得益於高三的超高壓環境,我的「小我」被壓製得很厲害,也正因為這個我經歷了好幾次類似於「頓悟」的狀態。那段時間我變得極其不信任科學,並且也猛然間發現了語言的局限(無論是科學和語言都沒辦法告訴我世界的真理),於是迅速決定了要學的專業:藝術。(我當時覺得人其實是不需要學習知識的,人只需要將他/她先天性就知道的東西表達出來)幾番權衡之下選擇了建築系。這以後開始了「小我」基本失去其控制力的幾年,因此過得還算開心。但我還是追求完全自我的表達,所以設計對我來說終究還是限制我的。
在上大學以後首先動搖我的是我對我自己「醜女」身份的懷疑。我漸漸發現我可能不能算一個「醜女」,因為:
1、其實沒人很確定地對我說他/她覺得我很醜。他們大多數只是略帶奇怪地盯著我看。
2、很多人說我長得像外國人,或者少數民族,或者混血。
我開始覺得也許我只是長得比較特殊。於是在接納自己長相的前提下學習各種護膚和化妝,逐漸逐漸不化妝或者化妝外出時都有男生觀察和注視,跟之前的遭遇完全不同(或者說,極有可能的是,之前的我由於很早就已經自認為醜女所以選擇性忽視了可能導致我懷疑這個身份的所有事實,以便於這個身份能持續下去),在「醜女」身份破滅之後我感到一陣痛楚,但隨之而來是意想不到的自由,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意識到人其實是被自己意識中和潛意識中的各種觀念所束縛的。(這一點真的非常非常重要)隨著時間推移,我開始被人說漂亮,這個時候我意識到我甚至有可能是一個美女。但沒過多久我開始對這個新的身份很難受,我開始覺得,也許「真我」其實是不願意被束縛在任何一個身份之中的(無論是好的身份還是壞的身份),「真我」是超越性的身份:非男非女,非美非丑,非善非惡…………
並且我也發現了這個社會一直是在「以美為美」,是在無形之間首先確立了美的標準(比如女明星如范冰冰等),正因為有了這個別有用心被設計出來的「美的標準」所以才有了所謂「丑」。最近一次我對於我相貌的體會是某一天腦中沒有雜念時,我看著鏡子,突然覺得我的長相既非美,也非丑,也不是介於美丑之間,而是超越美醜的一種完美。在那個瞬間我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喜悅(但隨之就被厚重的小我聲音給掩蓋掉了)。
在察覺到人是被限制性念頭束縛之後我開始有意無意地對自己的念頭進行觀察並且嘗試改變。例如,在某次重要考試之前,發現了自己「害怕」考不好,在發現這個念頭時將其扭轉,將害怕變為相信等等,諸如此類。與此同時,也發現人有很多很多更深層次的限制性念頭,一個人難以發現,有時需要在跟各種人廣泛交際之後才能發現。
大概2015年,由於一系列事件,得了抑鬱症(甚至到現在也沒有完全好),每天需要長時間睡眠,常常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每時每刻都在懷疑和動搖,並且開始不斷思考死亡以及死亡之後的事情。在認真思考死亡這件事的過程中,以及對於自己對死亡的恐懼的思考中,逐漸發現這個社會的很多事情是建立在恐懼之上的,而非愛之上。歸根到底,所有恐懼其實都是對死亡的恐懼。但是無論死後有沒有輪迴,人對死亡的恐懼都是沒有道理的,是「我執」的產物。很多時候,人是對腦子裡一個概念起反應,例如「別人的看法」,但「別人的看法「真實存在嗎?這不過就是一個概念而已。而概念,都是假的。例如,用語言無論是怎樣精準細緻的表達都沒法完整表達一棵樹是什麼樣子的。所以概念在真正的真理面前永遠是片面的。它們沒什麼用處。科學和語言等等東西其實都是玩具而已,它們跟真理沒什麼關係。
後來也不敢去死,因為感覺會再次遭受到一次失憶,很害怕下一世又會進入無明中。但無論如何,1、這一世感覺自己已經遺忘得夠多了(自己的真身究竟是怎樣的、自己這一世的目的是什麼),2、地球雖然是很有趣的(因為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和劇情,可以方便人類體驗各種各樣的經驗)但又是危險的(因為有一些不屬於我們真實身份的東西對我們造成影響,讓我們忘掉自己的真實身份,從而過於沉浸在遊戲中,把遊戲當真了)。總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現在每天依然過得不太開心。可以說是非常後悔投胎到地球了(如果我是一個這一世才投胎到地球的靈魂的話),因為回不去的風險太大了。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首先還是想要出國,這樣才能發現更多我作為中國人的stereotypes,然後扭轉它們。但中國文化相對於其他文化還是有很多非常好的精神方面的教導,例如佛教(但佛教也有很多不太好的東西,例如,善執其實也是我執的一種並且非常具有欺騙性;而且我也不認為人需要修行才能開悟),莊子,老子等,比如老子就是極其聰明的(我覺得聰明這個詞比智慧好,因為「智慧」總覺得跟道德和善執有關係,而「聰明」則是善惡融為一體的)這些是別的文化無法提供的。
另外之前在其他地方看到,也的確可能對於精神成長有幫助的方法是:
1、儘可能地觀察到並克服自己的恐懼(在生活中各個方面的)
2、儘可能不要對任何事物有所評判並且保持頭腦清醒(有時候我們自以為自己開放,但其實並不是真的開放)
我經歷了一個long-term identity crisis,從十三四歲到今年一月(我今年24了)。這期間我覺得這世上沒什麼可爭取的,一切都沒有意義,之前的追求就像夢幻泡泡,是人類愚蠢的執念。
然而畢竟是人就有ego,不能完全靜止立地成佛,既然沒有了斷自己,就得苟且偷生。但是雖然這期間我一直嘗試鼓勵自己,買什麼《積極心理學》類型的書看,訂無數個計劃,全都毫無用處。喜歡做的事情,馬上也會對之厭倦,總覺得乏力,疲憊。本來就缺乏毅力,拖延症嚴重的我,早已經分辨不出我的拖延有幾分來自性格本身,幾分來自這個該死的世界觀。我唯一知道的是,如果這麼過下去,也許有天能成功結束這個狀態,但是沒人知道那天是哪天,也許這一生也等不到那一天。
直到上個月某個頓悟。這個頓悟讓我想起了這麼些年改變我的點點滴滴,看過的書,經歷過的事情,那些最灰暗的時刻。我知道是這些量變引發了我的質變。從此我感受到,而不是分析得出:Life is meaningless, but it still makes sense.
那之後我開始認真思考,開始要重建我的人生。
衷心祝君好運。
沒有。不過之前發生了件事,讓我意識到所謂的自我價值。有人問,你會開車么?不會。會騎車么?不會(那會兒不會,當然現在也不好)。我還很高興的補充,我不會游泳,不會做飯。可多的不會。那人繼續問,那你會什麼?我愣了下,回答,我會思考啊。我震驚於人類對於技能,還有標籤事物類的需求。這讓我質疑於他們的自我認知。
經歷過,從小到大的學習成績因為一個錯誤的決定挫骨揚灰的時候,頓時發現自己除了討好別人,狗屁不是。大學還是讀了下來,如今正在變好,覺得當我準備好了的時候我會接納這個社會。而現在我還沒有接納自己。
我膚淺。我只會無病呻吟:活著是為了什麼?我沒追求沒興趣沒信仰…我按步就班著一個坑一個坑蹲著…一年前,當我完全放棄自己從高中開始就堅持的信念時,我的世界崩塌了。有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我都是在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之中度過,那種極度的焦慮,隨著每一次在黎明時分的蘇醒,來到我的內心。當看見曙光照亮窗外的天際,我就會覺得十分糟糕,明明,從前,每一天的到來,對於我來說都是美好的。
媽媽對於我的要求從來就是「讀書」,中國社會對於學生的要求也是「讀書」。讀書本沒有錯,但是讀書在中國的環境下,卻有不同於這個詞本身的意義,讀書是考試,拿高分。
但是在高三,我卻開始發現自己的愛好,我喜歡藝術,音樂還有舞蹈,我開始不寫作業,和藝術生玩,基本放棄高考,甚至還有過在高考試卷上畫彩鉛畫的想法,學校在我眼中就像一所監獄。高考的日子一天天臨近,覺悟高的同學都在緊張複習,我卻一天比一天輕鬆,連學校的保安都和我媽媽說「她這樣,以後會後悔的。」
在大專的三年時間裡,我也算是小小地完成了我的藝術夢想。和流行舞蹈老師學習,並一起表演,有過十分開心的時光。正式的舞隊成員很棒,她們會去給港台明星伴舞。但是舞隊招聘我都沒有去,因為我沒有自信,我沒有把握,我基礎不好。
三年時光如白駒過隙,當我大專畢業出來,發現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時,我是真的後悔了。當我發現,原來讀本科完全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時,我腸子都悔青了。一年前,當我有機會坐在本科學院的教室里聽課時,當我發現大學原來那麼美好時,我不知道怎麼來收拾我的人生。於是這裡就接上我一年前的狀態了。可以說我在家裡後悔了一年,我甚至打電話去問招考辦,是否可以重新高考,我得到否定的答案。
但是我要說,後悔沒有用,路只有往前走。我可以算是挺過來的人嗎?但是我覺得,我已經喪失了高三時的那個我所擁有的魯莽勇氣,那時候我和整個大環境作對,我行我素,自命不凡,是缺乏智慧的表現。
那天要去芝加哥,到達鹽湖城機場託運完行李拿好登機牌去登機口的時候,走向電梯口突然有點兒熱淚盈眶,腦中迸出一句 life is a journey
有的。過去和現在。先有 awareness 才有 exploration 嘛。從高中畢業到大學到現在,一直處於這個狀態,我今年28歲。覺得做什麼都沒太大意義,想過結束生命;沒有安全感,戀愛、工作,都戰戰兢兢,沒有方向。
最近慢慢有點感覺,也許可以放輕鬆,去感受這個世界。走出來了,我再回來更新。真希望有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小家裡窮,父母沒工作,隔三差五打架,我經常自己家住一陣,去奶奶家住一陣,經常被趕來趕去的。中學開始發奮讀書,漸漸地成績越來越好,我一直以為長大了我能靠自己的能力活得很好,離開家鄉。 工作後一直不順,連著被開除了幾次,還做了小三。現在已經離開了,單身無業,一個人在大城市,沒有依靠,剩下兩萬塊錢,不知道以後要怎麼樣,沒了目標,打不起精神。 我曾經很樂觀很有自信,現在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現在找不到自己的坐標。前段時間我以為自己能好起來,但是貌似這種狀態總是起起伏伏,很難完全恢復到以前了。
借個梗 對持懷疑主義的人來說 懷疑一會兒自己無根本價值之後 又懷疑自己有根本價值 不會永遠停留在這一個想法之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