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贊同李笑來的哪些觀點,為什麼?
請舉例,比如在英語學習上的觀點,或者《把時間當作朋友》裡面的人生觀點
類似問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21818/answer/15097188《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有哪些閃光點?又有哪些不足?
你這個問題之前有類似的了,我三個月前回答過:《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有哪些閃光點?又有哪些不足?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21818/answer/15097188主要論點:
- 儘管作者一再強調,自己是個普通人,但是可能因為當了太久的老師,書的說教意味太濃,有些話過於武斷。
- 儘管他寫著,「歡樂和幸福每個人都不一樣」,其實內心裡,並未真正接受這一點。
- 他一直批判人性的弱點,卻沒有想過人為什麼會有這些弱點,這些弱點是否有其可取之處。
怎麼說呢。我覺得他有點像韓寒(見論韓寒與文學的脫離)。大家以為韓寒是作家(韓寒自己也以為),但其實韓寒真正的長項是賽車。
李笑來真正的長項是編程,這方面他有著突出的天賦,又肯下功夫研究。因此,只要一談編程,大抵都靠譜。輪到談心智、談成長,他那種技術型的單向思維並不容易把複雜問題說圓,因為他看待複雜問題(比如看待人),還是容易用簡單思維(比如看待機器)下結論。但對一些沒那麼複雜的小問題,他的闡述相當有說服力,比如:請放下你的無效社交。
在我看來,與寫why相比,他更擅長寫how,但在他目前的寫作中,並沒有發揮好自己的優勢。問題是,大家總以為能寫why 的人比會寫how的人高明,整天「道」啊「術」啊地爭個不停。其實,理論和實踐,道和術,難道不是硬幣的兩面?寫why和寫how難道不同樣重要?
=====================================================在豆瓣上看到這樣一篇書評:
後來我和書評作者豆郵了,他發給我的郵件中的看法,也能代表我的看法,摘錄其中一段:李氏「中醫」? (評論: 把時間當作朋友)
李笑來老師是明確反對成功學的!雖然這本書除了看起來不像"心靈雞湯"之外和雞湯基本差不多。具體來說就是缺乏嚴謹科學的論證過程。我估計有些不長腦子的人會看到這裡會大罵我說,李老師的「論證」多簡潔,多有邏輯,多有力。可對於我來說,他僅僅是文筆簡潔。 在我看來,如果真的如李笑來老師所說這不是一本成功學的書,而是一本關注於其重點指出卻語焉不詳的」心智「力量的書,就必然需要心理學知識的有力支持。局限於李笑來老師個人生活感悟的認識充其量也僅僅是個人經驗,看上去有道理不代表真的夠科學。 很可惜,這本書明顯缺乏基於心理學知識的嚴謹論述或者對「心智」問題的科學分析。我必須承認,以李笑來老師的學識讓其運用心理學知識去寫書明顯是強人所難。可是,如果李笑來老師也像一個老中醫一樣望聞問切而就敢下當然結論,這書又價值何在? 事實上,我個人曾經相當推崇這本書,並收藏了《把時間的朋友》前後兩個版本,且反覆的看,每次看都很激動。因為我知道我需要改變!可是,當我興趣所致開始閱讀心理學方面專業人士寫的書,特別是看了經典的《社會性動物》和最近大熱的《自控力》之後,才驚覺基於心理學科學測量數據支持的論證與基於個人經驗的論證之間的天壤之別,才明天為什麼雞湯書寫的眼花繚亂各自風騷卻始終無法解決問題。科學地看待問題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我相信這本書是有階段性意義的,對我個人而言,甚至可以說相當大。 就是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一個勇於面對自己的缺點的人,一個認同個人奮鬥改變人生的人,令人遺憾的是,我也看到一個僅僅是文筆簡潔的人,一個至今仍局限於個人經驗的人。
葉卡對此文提出了中肯深刻的批評意見,特此感謝。 (修改於2012年11月7日)
【 我也是逐步進化而來。您編輯的這本書《把時間的朋友》前後兩個版本我都買了,反覆的看,每次看都很激動。直到後來開始自己看心理學的書,特別是看了《自控力》,才驚覺沒有心理學科學測量,沒有科學量化的個人經驗是根本靠不住的。 無論如何,這本書是有階段性意義的,而且相當大,至少對我而言。 】
我覺得這才是對李笑來比較公正的評價。我也建議他把這樣的回復加入到書評中,書評作者從善如流,已經修訂了書評,如上。
我是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第一版的出版人。Anyway,我感謝他當年帶給我的啟發和幫助,也知道不可止於此。一個人的成長需要更多的榜樣,也需要超越榜樣。任何時候都當如此。
具體而言,我覺得李笑來的一些文章,最大的問題在於下結論時的過於肯定和絕對,一些觀點經不起辯駁,比如「興趣並不重要」、「方法並不重要」。他寫這樣的觀點時,我感到是帶著對一些他心目中的「差生」恨鐵不成鋼的氣惱,因為網上找他諮詢的以這種「差生」居多,所以索性矯枉過正。矯枉過正總是容易被抓住邏輯上的漏洞的。
李笑來最需要的還是對自己的反思。這種反思,還尤其包括對自己優勢和短處的清晰判斷,包括放棄情緒化的網路表達方式,否則豈非與他在書中大力提倡的「提升心智」相悖。
與李笑來終止合作,是我主動的選擇,我主動退掉了他的書稿。原因在於:
1. 我和編輯感到和他的溝通變得十分吃力,(當時)他寧可在推特上通宵與網友爭論,也懶得回復編輯關於書稿中一個問題的郵件,因為回復編輯提出的修改意見是費力的,而在網上用獨斷的口氣回復網友的問題就簡單多了,還能贏來一片喝彩。我苦惱地看到,一個在書中大力提倡心智成長的人,卻十分情緒化地在網上樂此不疲地鬥嘴,相當不理性。因此,對他的寫作後勁我產生了很大的懷疑。2.他發郵件告訴我,中信出版社在找他合作,給的版稅標準是20%。這讓我們目瞪口呆。天價版稅這根稻草終於壓垮了我們之間早已脆弱的信任橋樑。其實李笑來後來向我道歉,說不該用版稅說事兒,引起我的誤解。但心裡積壓了對他的諸多不滿的我,根本不想繼續聽他的解釋。彼時的我,也並不理性。我反思過自己的問題。正如上述所言,在合作中,我其實早就對李笑來有不滿,他也一樣,但無論是他還是我,都選擇了不在第一時間就坦率表達出這種不滿,這與我們雙方當時都欠缺表達不滿的技巧有關。我當時只看到了自己對他的忍耐,但實際上他也忍耐我不少。我們彼此都不夠坦誠,都不成熟。可謂錯誤的時間遇到了錯誤的人,到後來事情自然一拍即散。
即便如此,我也並不認為與李笑來的合作就一無可取。且不說因為出版這本書得到了來自讀者的諸多鼓勵,以及由此開始的關於心智成長的一系列思考,這都標誌著我在合作中獲得了成長。
李笑來曾經在《把時間當作朋友》的第一版中誇過我,他還曾鼓勵我,說:周老師,將來你做出版會更厲害的。這些話我都記住了,並心存感激。我會加油。
嫉妒、怨憎、仇恨和自憐都是災難性的思想狀態。過度自憐可以讓人近乎偏執,偏執是最難逆轉的東西之一,你們不要陷入自憐的情緒中。——查理.芒格看《把時間當作朋友》,我沒發現明顯的錯誤,看到的是少見的真誠,認真,耐心。從文字上說,非常流暢,非常清晰,邏輯非常好。整本書幾乎沒有體制教育下的套話,這非常難得,你不自己寫東西,你根本體會不到這一點有多難。研究術而近乎道,李笑來是有心得的。
李笑來的思維方式已經是相當精緻的一元思維了。一元思維有緊密的邏輯關係,一環扣一環,給定初始條件,按照邏輯推導下去,就肯定得出明確的結果。西方哲學(這個詞有點大,sorry)非常重視邏輯,非常重視因果關係,李笑來的這種思維方式,我猜是他長期教英語的結果。按照歐美的標準寫作文,教作文,肯定訓練成一元思維。
能做到精緻的一元思維是很難的,英劇《神探夏洛克》里表現的就是很高明的一元思維,邏輯關係,推理,因果關係。如果你真的做到一元思維,在當今的社會上混成個成功人士輕而易舉,非常簡單。因為大部分人被教育成思維混亂,如果他們是體制教育培養的,常看ccav,常看混球日報,常看各種國產電視劇...
他跟知乎的爭論,我個人認為是他在體驗知乎的時候,跟他寫《把時間當作朋友》的時候,不在一個狀態。常人無法始終維持在一個好境界。有好就有壞,有生就有滅。我可以理解。除了這本書之外,我不了解李笑來其他任何方面,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補充
看到回復,決定向大家report一下對一元思維的心得,這個問題比較難,我只按照自己的體驗來講,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方家指正,謝謝。一元思維就是因果推理。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初中學習平面幾何課,證明過程就是一串串的「因為A所以B」。我們在判斷一類事情的時候,要保持因果關係一致,不要相互矛盾,這就是做到一元思維了。從定義上看很簡單,但用起來很不簡單。
前一段時間有本很火的書叫做《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它就是考察我們思維是否混亂,是否能始終保持一元思維。比如說,它裡面有個例子,是否一個成年人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對自己的身體有完全處理的權利。你如果贊同這一點,那麼,如果成年人吸毒(注意,不是販毒)和藏毒就是合法的,賣春也是合法的,亂倫也是合法的,因為這是成年人對待自己身體的問題,完全由自己決定。如果你贊同成年人具有完全處理自己身體的權利,又反對吸毒合法,那就違反了一元思維,你對同一類事情用了兩種不同的原則處理,思維就亂掉了。
哈佛公開課《公正》是以類似的問題開始的,它的例子是,一條鐵軌上有一個工人,另外一條鐵軌有五個工人,你開著一輛剎車失靈的火車,可以選擇軌道,你是選擇軋死一個工人,還是軋死五個工人?這只是開始,後面隨著教授不斷的改變初始條件,問題越發複雜,很多人的思維就亂了。在我看來,這個問題也是考察是否能保持一元思維。有一種解法是,始終保持死掉人數最少的原則,不管什麼情況,只用這個原則判斷。如果有人保持這個原則,其實也很容易擊破,比如說你給他一個例子:有一個病人重傷快死了,ta的器官可以移植給五個病比較輕的病人,讓這5個人活下來,讓他判斷是否移植,十有八九他會說移植。然後我說,這個重傷快死掉的人假如是你最疼愛的兒子,你還移植嗎?我問別人的時候,他們都崩潰了,說很難決定。他們如果說移植,你還可以找出讓他們更加難以取捨的狀況讓他們做決定。
做到一元思維,不受情感情緒的影響,很難很難。如果你真的按照一元思維方式做事情,絕對不敢輕易下結論做決策,會非常謹慎,非常小心,會反覆思考,考慮各種情況,免得造成讓自己後悔的結果。
傳說戚繼光的獨子犯了軍法闖營,按律當斬,戚繼光下令斬之。一代名將。
再比如說,我上學的時候,中學歷史教科書上有個很有趣的說法,說岳飛不是民族英雄,理由是儘管當年宋和金是敵國,但現在已經都是中華民族了,所以岳飛不是民族英雄。按照這個原則推理,假如抗戰時期不幸日本吞併中國,中日民族融合,那所有抗日將領統統都不是民族英雄,汪精衛倒是識時務的俊傑。
再比如,我們看到歷史上中國被別的國家侵略的時候,就罵對方混蛋,但對中國侵略別國,常常很得意的說「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你看,同一類事情,兩個原則,思維混亂。
再比如,假設你的孩子和別人孩子打架,如果你的孩子打贏了,你很爽,打輸了,你覺得這tmd的是我兒子嗎,真沒用。同一類事情,兩個原則。
某些儒家學派有個辯論題目,如果你當官了,要按照法律治理轄區,假如你爸爸犯罪了,需要你來處理,你該怎麼辦?據說一個比較好的答案是棄官帶著爸爸逃亡。很顯然這是混亂的思維方式。
類似的事情太多了。混亂的思維必然導致混亂的人生,所以你在中國會看到各種亂七八糟的現象,這也是中國混亂的如此精彩的原因。
如果一元思維不清晰,免談二元思維和多元思維。2012年5月,我讀到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14年5月重讀此書,發現書中許多紕漏。
試舉幾例:
其引入的「心智力量」,語焉不詳。很多結論都不是基於心理學研究產生而是根據大量的個人經驗得出,而且書中的個人經驗有多少是真實的,有多少是為了寫作的需要改編甚至是杜撰的,值得懷疑。
李笑來老師說凱恩斯曾認真思考過人類必將死亡這個問題,因為凱恩斯說:「長期看來,人都是要死的」。李笑來老師顯然太過著急而斷章取義了,沒有還原這句話的背景。古典主義經濟學家批判凱恩斯經濟思想只重短期效益,而凱恩斯認為追求虛無縹緲的長期效益意義不大,短期問題能夠被凱恩斯主義解決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用「長期看來,人都是要死的」來回擊古典經濟學家的批判。而且,這樣看來,凱恩斯這句話,恰恰與李笑來老師提倡「要耐心」,「專註於日後別人看不到的精彩」的觀點相矛盾了。
李笑來老師以「嚴肅的科學雜誌上沒有關於神力設計說(神創論的一種)的報告」這一事實,就判斷出「嚴肅科學家都相信進化論而不相信神力設計說」。從這個事實只能判斷出:科學們沒有在嚴肅科學雜誌上表態贊同或是不贊同神力設計學說。「不表態」是不是必然意味「表態說不」?
李笑來老師如果直接斷言「所有恐懼都來源於我們害怕未知」,那麼,又怎麼解釋「無知者無畏」?
李笑來老師引用畢淑敏《女心理師》的話:「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水。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那是不是,誰多,就誰重要?
李笑來老師沒有任何研究支撐,在一個非專業領域裡,大膽斷言:「心智頂多有1%是有遺傳基因決定」。真是太敢說了……
我不是說李笑來老師「錯了」,而是李笑來老師在沒有排除我的這些疑問之前,「不能證明他是對的」。
如今再讀這本書發現,李笑來老師整本書都在表現他是一個會思考的人,但表現得過了頭。
很多話,總在有意無意做出區分——會思考的我,以及無知的你。
這一篇,明明是要寫資源分配不均是必然,又想提對「革命」的看法,卻又不能很好的論證。這種情況時有發生,使得很多篇章的主題都不夠突出,生出很多不相關的枝蔓來。
每一章,明眼人讀下來,都是成功學和心理學的大雜燴。可是書裡面,首先跳出來反對成功學,想把這本書和成功學撇清關係。李笑來老師是不是認為,在一本書裡面反對成功學,這本書就不可能是成功學,因為讀者們不會認為,我會蠢到寫一本反對自己的書。
整本書,沒有圍繞「心智力量」或者「時間」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敘述體系,更像是一本充滿思考的博客集。
這本書的確給予了我很多的幫助,不然也不會向朋友們再三推薦。
在一年前,那是我在大學裡最困難的時候(目前為止),我遇上了這本書,李笑來老師在書里苦口婆心地勸我思考,要我努力,並且一年後,我也如期做出了一些細微的進步。對於我來說,這本書同樣具有「非常大的階段性意義」。
一年後,隨著自己判斷力的提高,儘管能發現有非常多的紕漏,但是一年前,我在這本書裡面看見的那個人——那個認同奮鬥能夠改變自己的人,那個教訓我要懂得分享、懂得感恩的人,那個讓我明白我最欠缺的品質是耐心的人,他,可是一直都在。
他喜歡某個東西,就會極力推崇,所有反對這個東西的,都是愚蠢的。比如,他認為電子書早就該取代紙質書,於是就公開表示「喜歡紙質書的都是蠢蛋」。Bitcoin 方面,他的判斷過於武斷,@劉中陽 已經說過了。
他個人的博客,個人的 Twitter,表達一些個人觀點並且不容忍反對意見,這其實沒什麼理由去指責。只不過,好歹是個關注者眾多的「名人」了,我覺得沒必要如此強硬潑辣。
他自己在 Twitter 上 follow 的人,結果卻說他們發的信息都是垃圾,浪費自己時間,然後退出 Twitter。我從這件事開始,對他產生了一些失望。初上 Twitter 時,他是第一個 follow 我的人,我感到高興,可是當我知道,他雖然「關注」了我但實際上並不關注我、甚至說我推的是「垃圾」時還是很難過的。
有時候會出爾反爾,比如他說離開 Twitter,結果不久又回來了……
從高中就關注李笑來老師,他的課、他的書、他的 iOS apps,對我的思維和英語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我非常感激他。對於知乎,當年最初的用戶協議確實讓人難以容忍,我不認為他有任何問題。
烤貓7幣以下閉眼買
說說李笑來的經歷把這都是他文章自己說的,和網上找的
1、李笑來在新東方當講師,據說年薪50萬,幹了七八年
2、在既有基礎上,胡搞瞎搞,並開始炒賣比特幣。但目前為止,到李笑來持有多少比特幣,不知道。李笑來也不公開過任何數據,比特幣首富有誤傳的嫌疑。
3、離開新東方,專業炒賣比特幣,並成立比特幣基金,和寫文章,而且他的文章有翻譯英文原版,直接抄襲,東拼西湊成自己文章的嫌疑。
4、開始做投資,但是經常投資失敗,並且有宣傳基金和偷偷撤資的行為。就是說宣傳一個投資項目,表示李笑來大量投錢了,叫大家一起買,大家一起掙錢。但是發現項目有問題,李笑來自己偷偷撤資,他自己掙錢,虧錢是別人的。跟著投資,不及撤資的人血虧
5、開始通過羅輯思維合作,重新做講師,寫文章。現在16萬訂閱,每個訂閱199,利潤自己算.但是文章質量目前直線下降。為什麼因為他又做新項目了。目前16萬訂閱的每日訂閱打開人數剛剛過2萬。日活量13%。
6、得到APP合作不過三個月,開始成為銷量第一的付費訂閱,李笑來開始想通過付費訂閱的客戶群里,推銷自己的基金產品。其中一個的內容是:「投資10萬,送你一個鎚子手機,3年後連本帶利把錢給你,年利率5%」
7、李笑來瘋狂開設新培訓課程。目前保守預計他一個人做主持的節目,最少有10個以上。這就很有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一個人開這麼多節目,請槍手、抄襲的問題就很突出了。並且僱傭水軍,花錢幫自己在各大門戶網站,宣傳自己,並且刪除對李笑來不利的文章。
8、李笑來開始做瘋狂投資,通過虛擬貨幣不是金融,也不是現金的法律漏洞,干著表面上不違法,但實際上的龐氏騙局。大家擊鼓傳花,但按著李笑來的黑歷史,這種投資風險之大可以想像。
總結,李笑來一個商人能幹的壞事他沒少干,我不知道這種人不吃牢飯,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僅僅說說《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鄙人在《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有哪些閃光點?又有哪些不足?中已經回答,摘錄如下:
——————————————————————————————————————————李笑來的這本書《 把時間當做朋友 》是鄙人第一本時間管理入門書,朋友熱情推薦,我也就細細看完,走入了時間管理的大門當初: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如同在和他對桌交談,無拘無束,輕鬆自在,也就讀完了
裡面講了大量的常識,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時間管理領域,而是達到了開啟心智的高度,書中的一句——「要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貫穿時間管理與開啟心智的始終
後來:
陸陸續續關注了很多時間管理的blog、也看了很多很多的書,時間管理也愈發精進,回頭看,此書講得羅里吧嗦,但,方顯真誠
就如同《這本書能讓你戒煙》這本書一樣,羅里吧嗦,但勝在效果實在,且真誠
當然,如果有朋友讓我推薦時間管理書籍,我是不會推薦這一本的,內容龐雜,不容易讀透,考究讀者的思辨能力和知識廣泛程度,且時間管理部分不甚專業
如今:
再讓我來評判,此書龐雜無比,卻又盡顯真誠,是一本難得的好書,講了極多的常識,卻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讀
當初看的是電子版,非常感謝作者李笑來先生,自願發布在網上
(很奇怪有人會有這種問題,自己花點時間看一遍放得真知,鄙人的這些文字寫下來每句話的背後都有文章、思想、實踐、經驗與之印證,你看過即忘,卻又有何用?)Bitcoin,簡單來說,李笑來老師對其他避險工具了解不足....
或者這麼說:「金融工具越發達,那麼貨幣政策的效果其實越小」只想告訴小朋友們,瑕不掩瑜,指出別人的錯誤並不意味著比別人更高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和長處,善於發現並學習別人的優點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明。
我今天下午拿到這本書,一口氣看了一半,超過了午夜,知道看不完了,有點遺憾,因為明天有事情,不能一口氣看完,但我想,明天晚上可以讀完。
讀這麼快,原因很簡單,文字很好理解,我與作者經歷相似,許多想法也不謀而合,有看自己日記的感覺。
剛開始讀的半個小時里,我很不客氣的抓出來幾個邏輯上不嚴謹的地方,寫了批註,但隨著深入,發現作者並非真的武斷,或許是習慣了格言式的表達,用教導小朋友的口氣「矯枉過正」,但凡是他具體闡述的辦事操作步驟,邏輯都很完整,其實是個心思細密的人。
簡單的表達有力,但是難以全面,這是主要的錯誤原因。
不要因噎廢食,耐心看下去,會有收穫。說實話,這個人的幾乎所有觀點我都不贊同。
本來就是個炒比特幣發家的,現在居然搖身一變成人生導師了,天天都發一些亂七八糟的。比如:
「放下你的無效社交」
「如何判斷自己文章的好壞」「沒有人一開始就寫得好」從李笑來先生口中吐出來的「金玉良言」,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別人嚼過的,還有一種是說了等於沒說。
哦對了,虎嗅是重災區。
雞湯有毒。首先聲明,利益相關,曾經是李笑來比較熟悉的朋友。
我不贊同李笑來的某些方法論,但無法不贊同的是他的方法論用來投機賺錢成名成家,非常有效。
李笑來,羅永浩,曾經是圈子裡最有名的,最喜歡請客吃飯的新東方前教師,徐小平曾經也是圈子飯局請客大佬,但徐自從升級到高端創投圈子之後,就不再請我們這個(相對低端)圈子吃飯了。李,羅同樣在徐的老路上。
而,恰恰是在這樣的飯局裡,是真實的李笑來和羅永浩,他們真正的優勢既不是自己有錢,也不是有豐富的經驗和準備,而是,他們在於極為極端迫切的意圖去尋找投機機會,而各種陌生人均能參與的飯局就是最好的切入點,包括羅作手機,李投比特幣,無論信息來源,還是組隊人脈,拉投資,都來自這些飯局起點。更為重要的是,無論造手機,還是比特幣,羅永浩和李笑來都是完全的外行,他們之前的行業經驗,人脈對此完全無用!!對他們來說,這是全新的投機機會!
羅的飯局經常非常大,常有超過10人,要兩桌。李格局小的多,3,4人。在飯局上談的絕不是成功學,而是實實在在的投機機會、與投機有關的人脈八卦。
但,恰恰相反的是,在李,羅的著述和個人品牌宣傳中,並沒提及他們本人這些極端熱誠的尋找投機機會的方法和過程,反而變成了一些看似普世價值的、政治正確的、雞湯式、卡內基式的、理想化的教條主義、可以聖經化、可變現的相對無用的正能量成功學。
在成功學偶像與飯桌投機犯之間,他們幾乎可以說,是人格分裂的兩個人。
李笑來的成功之路與羅永浩基本全同,不同在於,李笑來成為比特幣首富後,一直有洗白自己投機致富惡名的心態,其後著書立說,演講宣傳,用成功學來包裝自己,也許並不是來自 「另一個」 投機機會--所謂知識IP變現,而本來就是為自己正名的努力。而恰恰是這個 「投機」 機遇,讓更多人有機會觀察和討論李笑來。
而這個包裝洗白,IP變現過程,又不可避免的成就了李笑來比特幣投機之外的終身事業,與徐小平,羅永浩幾乎一致的 -- 創業(成功學)導師網紅。
說白了,對於這個利益至上社會來說,你相信那個人格是真實的,整容的人類,也是人類,你弄明白了那些行為是投機,那些是真知灼見,都並不重要,根本在於你是否賺到了真金白銀的利益。
換句大白話來說,這是一個博傻的時代,李笑來和羅永浩式的新東方偶像作派,恰恰就是為傻子們準備的。無論做手機還是比特幣ICO,都要有大群的韭菜粉絲等著被收割,才有偶像大把聚斂財富的機會。
作為韭菜的你,同樣是這個世界重要的組成。
要不是我女朋友送我的書我還真沒有閑錢去看這個,雞湯大全啊!可笑的文字有點多,我看的是這個紀念版,第一章醒悟這裡,就把我看愣了無意識的大腦。。意思就是大腦切片,還知道人家罵它呢,遇到刺激,還說話,我是實在不知道這文章怎麼寫的,這水準也是寫出新高度啊。最讓我尷尬的就是,我們應該努力用自己努力去控制我們的大腦。。我的李老師啊,這個意思就是徹底的唯心主義了?只要我能好好思考認真控制,我就可以操控我的大腦,知道嘛?一切的思考,都取決於這個客觀物質上的大腦,任何病理上面的疾病,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毀掉一個人的動作,思想,還有你所說的寶貴的控制力。針對你說的,美國數學家約翰納什通過用自己的精神戰勝自己的精神病,你所說的就是學會控制大腦,一切好說,你忘掉了什麼,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就是,同性戀不是疾病,不可能通過你所說的戰勝大腦,做大腦的主人就可以改變的,詳情請參考美國前任反同主席。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大的協作體,沒有主僕之分,強行分出上下,是蠢的不行。我也沒見過什麼東西,一上來就定義自己不是這個,不是那個,強行寫到書的開頭,除了噱頭,我想不到很好的詞來形容了。
我把《時間當作朋友》推薦給了朋友,就現階段而言,它意義會比你不閱讀它更大。日後當你有些改變,甚至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時間和心智的方法,也許你會發現,這本書上提到的並不是那麼正確,或者說是存在某些斷章取義的成分,但你不得不承認它已經給帶了哪些改變,這就是閱讀這本書的力量所在。
只想說:見賢思齊,見不賢則自省
和新東方的教師傳統一樣,他的言論,第一次很震撼,很有趣.以後成長了,再讀,就是標準雞湯和成功學.沒辦法,李笑來底子就是這兩種原料構成的.去比特幣圈問問,就知道李大忽悠這名字不是瞎取的了!
一直看羅輯思維,一期節目中推薦了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於是就買來讀了。
書中的很多觀點都給了我啟發。全書的書眼,兩個字---積累。我是很喜歡這本書的,如果非要雞蛋裡挑骨頭,找點缺點,嘿嘿,還是能找到的。整本書的最後小節---別做「險盲」中,一開始有這麼道題:===================================================假設有兩個人玩公平的拋硬幣賭輸贏的遊戲,規則是:&>賭注大小恆定&>直至一方輸光,遊戲才能結束請問,最終決定輸贏的是什麼?(單選)A、手氣B、誰先拋硬幣C、拋硬幣次數D、總遊戲時長E、以上皆是F、以上皆不是===================================================由於一開始我的選擇和書中的答案不一致,於是把這個章節多看了幾遍。事實證明自己確實選錯了。嘿嘿,不過整個章節我還是看到了漏洞。書中第359頁(紀念版),有這麼一段:看了之後,對畫線部分不是很認同(漏洞就在2倍這個詞),於是產生了寫程序,驗證結論的想法。程序的思路是這樣的:
甲乙兩人,最開始各有10¥拋一次硬幣,輸的減1¥,贏的加1¥至到一方輸光算一次遊戲結束。這樣連續做1千次,統計甲失敗的概率。上面甲的賭注比上乙的賭注=10¥:10¥=1:1
讓甲的賭注不變乙增加1倍=10¥:20¥=1:2,根據上面的遊戲規則,玩一千次,統計甲失敗的概率。讓甲的賭注不變乙增加2倍=10¥:30¥=1:3,根據上面的遊戲規則,玩一千次,統計甲失敗的概率。……讓甲的賭注不變乙增加9倍=10¥:100¥=1:10,根據上面的遊戲規則,玩一千次,統計甲失敗的概率。用表格表示:@李笑來 在書中的觀點是:如果其中一方的賭本是另一方的2倍以上,那麼前者幾乎必勝。而程序驗證的實際情況是:一方的賭本是另一方的10倍以上,那麼前者幾乎必勝(勝率&>90%)X軸表示:甲的賭本:乙的賭本Y軸表示:甲輸的概率。10¥表示:當甲:乙=1:1時,甲和乙擁有的賭本基數都為10¥;甲:乙=1:2時,甲=10¥,乙=20¥,後面的以此類推。為了排除賭本基數的因素,程序設置了5種基數選擇,分別是:
甲:乙 = 10¥:10¥甲:乙 = 20¥:20¥甲:乙 = 50¥:50¥甲:乙 = 80¥:80¥甲:乙 = 100¥:100¥最終根據圖表顯示可得結論:只有一方的賭本是另一方的10倍以上,那麼前者幾乎必勝(勝率&>90%)。核心程序如下:#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stdafx.h"
int baseOne = 10;
int baseTwo = 10;
int total = 10000;
double statistics(int baseOne, int baseTwo, int total)
{
int one = baseOne;
int two = baseTwo;
int resultOne = 0;
int resultTwo = 0;
for (int i=0; i&
關注他的微信號,發現在他私募基金的時候,竟然把反對者留言直接貼出來,還有名字都沒打碼,一下子就沒了好感。
後期還說自己交朋友,沒有用都不交,特別難過看了。關鍵是我特么一個看好的程序猿,特別迷戀他。我最好的朋友被那本時間吧啦啊啦洗腦的一塌糊塗。
利用自己的人力上的優勢對弱者碾壓的人,不論多成功,也不過爾爾。特別講究性價比的,呵呵呵呵,對了,他這樣私募基金行為上面要不要查查賬和稅啊李笑來老師如果直接斷言「所有恐懼都來源於我們害怕未知」,那麼,又怎麼解釋「無知者無畏」?對於這個問題,用李笑來的話說,你知道自己不知道和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不同的兩個概念。無知者知道自己無知嗎?能意識到自己無知的人本能反應是感覺到無知帶來的不確定進而產生恐懼,真正無知的人是意識不到自己無知的,意識不到自己無知的人自然沒有產生畏懼的基礎,所以無畏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李笑來分叉比特幣,名稱:超級比特幣?
※如何看待比特幣 2017 年 10 月 12 日首次突破 5300 美元?
※如何評價李笑來 9 月 19 日的知乎 Live《我的讀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