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9年十字軍東征是天主教主導的,那為什麼耶路撒冷的基督教也反對且參與了最後的戰爭?

我是在翻閱阿克拉手稿的時候看到的,對此不太理解,因為本身對宗教不太了解吧,請知友解惑,感謝——


天主教主導,並不等於說就符合聖經了,他們在中世紀打著宗教旗號乾的齷齪事多了,比如贖罪卷什麼的,甚至不讓普通人讀經。

十字軍東征,只不過是打著上帝旗號乾的壞事中的一件而已,口號喊得響亮,但一路上乾的壞事倒是一件不少。所以為什麼不反抗呢?


1099年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對抗的就是統治耶路撒冷的穆斯林,至於基督教徒是否有參與對抗十字軍的行動,這點可能沒有被詳細的史料記錄下來。事實上,十字軍的史料表明他們基本分不清耶路撒冷城中的穆斯林和基督徒,大部分當時在城中的都是逃過來的難民,想要對當時城中的每個人的宗教信仰進行考究不大可能。在已有的史料中,十字軍的史料對於描述耶路撒冷一役的情況十分誇張,而穆斯林這邊的史料表明根本沒有屠殺那麼多人。總而言之,沒有多少史實能夠證明阿克拉手稿中的情況。到底有沒有基督徒,無論他們是什麼教派,要站起來拿起劍對抗十字軍,無論是被強迫還是自願的這樣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但由於這樣的情況沒有被記錄下來,我們仍然不能把話說死。

十字軍的惡行確實非常多,但要批評他們有種從現代視角看歷史的感覺,把我們的價值觀也帶進去了,我們只能說「本應該用於建設中世紀歐洲的人們在宗教的名義下做出了暴力的行徑,這是令人惋惜的」。

至於題主想問的關於宗教派別的問題,阿克拉手稿中描述的人們信奉的是科普特正教會。科普特正教會建立的背景如下:

在4世紀時,基督教的一位長老阿里烏開始傳播所謂阿里烏派的教義,而5世紀另一位叫做聶斯托里的君士坦丁堡牧首開始建立了景教這個基督教分支,基督教在君一下被確立為羅馬國教之後出現了大的分裂,這樣的背景下羅馬帝國希望能夠重新恢復基督教教義的統一。

451年,羅馬帝國的皇帝開始干涉教會,而亞歷山大的牧首不希望皇帝插手宗教事務,於是在卡爾西登這位皇帝懲罰了亞歷山大牧首,導致了後者與君士坦丁堡的正教分離,他建立了所謂的科普特教義,相信基督的神性和人性是一體的。皇帝立馬廢除了這位牧首,換上了一位新牧首,在卡爾西登會議重申了尼西亞信經的教義。然而很多埃及人,亞美尼亞人,敘利亞人等拒絕了會議的結果,這些科普特教義的信奉者於是在亞歷山大推舉了自己的科普特教宗,從此以後亞歷山大就有了兩位牧首。

600多年後東西教會分裂,科普特教會也依然存在著,成了和天主教東正教都不同的基督教派別。1099年,科普特信徒主要集中在亞美尼亞埃及和衣索比亞。


謝邀。竟然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事先聲明:沒看過阿克拉手稿,不了解題主中說的基督徒反對的具體記載。

個人猜測原因:十字軍在途中犯下的罪行有屠殺、姦淫、縱火、搶劫等等(都是對自己人而非穆斯林),所以,十字軍極不受平民歡迎。


推薦閱讀:

電影《天國王朝》里,耶路撒冷對薩拉丁意味著什麼?
基督徒在性方面是不是越聖潔、忠貞,將來耶穌再來時得到的新身體就越完美?
為什麼耶路撒冷是三教聖城?
為什麼土耳其對待耶路撒冷問題反對美國川普的決議這麼堅決?

TAG:基督教 | 耶路撒冷 | 十字軍東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