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事情是你留學之後才知道的?

我今年高二,家境還可以,有出國留學的打算,可是身邊好多人都說出去讀書就是浪費錢,還不如去買房子。

所以想問一問有出國留學經歷的知友,有什麼東西是你們出去之後才體會到的呢,當然不是僅僅局限於留學,就是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哪裡好,實在是很想給自己找一個出去的理由啊。


我說幾點。

1.留學圈是學生群體中最魚龍混雜的群體,認真的人努力的程度你無法想像,同樣,很多人只是單純的出國去玩,或者就是出國打工賺錢而已,你要選擇好自己的接觸團體。

2.不要試圖去和土豪比較生活水平,因為你沒法比。

3.三觀不同很正常,三觀不同也不代表你不能和他成為朋友,但是切記,千萬不要在和自己三觀不合的人面前討論三觀,因為三觀是沒有對錯的,只有個人經歷的不同而產生的差異,隨意的討論三觀很容易引發你和他人的矛盾。在這方面最好就是一言不發。

4.只要沒有干涉你的生活,不要對他人任何的行為發表任何評論,人家愛怎麼做怎麼做,你不要做出一副我為你好的樣子,你很可能吃力不討好,生活不是偶像劇,聽你勸說的人不會表示哎呀我怎麼沒想到,我真是錯了,人家只會表示你算老幾= =

5.留學的生活非常的累,往後的日子裡你真的只能靠一個人了,什麼都得一個人做,你的身邊不會有人在乎你是怎麼生活的,在乎你的人都不在你身邊。

6.留學最難熬的卻又恰恰不是累,而是孤單。


說一個稍微有一點消極的,你的原生家庭什麼樣,你的留學朋友圈幾乎都是什麼樣的人。

總結一下我留學遇到的不同階級:

1 純土豪:這種就不用說了,有可能去一次賭場就10萬人民幣出去了,他們一來就買房開著豪車,出去吃一次飯就要上千人民幣,還肆無忌憚的買各種名牌到處旅遊。他們學習一般也不那麼認真,差不多能過就可以,大不了掛了科在接著讀,反正家裡有錢,有家族企業不愁找工作,這樣家庭的大概10個裡面只有一個學習也是刻苦的。

2 富二代:這種是家庭也是比較優越,一年裡偶爾還有一點小錢可以奢侈一下買三五包包,還能旅一兩次游之類的,家裡生活費都給提供了,根本不用自己打工去賺錢。畢業以後家裡人也會幫忙找工作,儘管不是到有家族企業那麼厲害,但也可以說在國內算是個小關係戶了,這一類學習情況和上面土豪的差不多,少部分也有學習刻苦的。

3 小康家:這種就是家庭可以勉強保證你在不打工的情況下讓你在留學期間夠吃夠喝餓不死,但是買奢侈品到處玩什麼之類的就不要想了。這種人是學習最好的一類,因為大多數家裡人沒有什麼路子,畢業以後只能靠自己找工作,所以他們都比較上進,而且不用打工那大多數時間就是來實習和學習的。

4 一般人:這種可能就是稍微有一點辛苦了,一般都是家庭給你出學費,你要自己打工賺取生活費保證自己夠吃夠喝,其他玩的的就不用想了。他們一般都是每周打兩三天工,然後剩下時間就是學習了,幾乎沒時間再做別的了。如果時間安排合理的話,學習成績也還是不錯的,這種一般大多數人非常懂事,知道打工的朋友都不容易很會禮尚往來。

5 貧困生:這一類是極其辛苦的,他們可能家人都一開始就給第一學期的學費,其他後面的錢都需要自己去賺,所以有時候他們不得不打黑工在一些華人餐館之類的,因為包吃還可以省一些錢。住的地方可能也都是兩三個人合住。這種風險很大,時間和精力有限,他們也很容易掛科形成惡性循環。

我留學的朋友幾乎都是在第三和第四類的人,富裕一點的沒有共同語言,幾乎你的經濟水平和他們都玩不到一塊。第三類人學習比較刻苦,所以和他們接觸能在學習上幫助你很多。我有時候假期也會實習和打工,應該介於這兩類之間,第四類的人可以和我做到互相理解,他們知道打工都不容易,所以互相求人家辦事都會禮尚往來,或者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都會互相幫助。

最後一類貧困家庭的也有認識的,但他們一般都比較忙下課不見人影只能做到客客氣氣的。第一類土豪我幾乎就沒接觸過,第二類也有認識的只能是點頭之交,見面打個招呼而已。所以你不要刻意去迎合不屬於你的圈子,和你差不多的人在一起才能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理解。

還有見過特別少數全額獎學金的,這種人有些家庭是一分錢沒有提供,全部是靠自己實力在國內大學中排名拔尖猜得到的交換生機會,也很令人佩服,所以只要有實力就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但無論如何都不要把一切心理的不平怪罪於自己的原生家庭,你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你的未來。

PS 這裡只是大概寫寫,過段時間會在簡書上寫一點心得以及普通以及貧困家庭的學生應該如何合理規劃留學生活的文章。

_____________

昨天一下子這麼多贊,已經成了我回答的問題中點贊最多的了,感謝大家。

在這裡想要說一下的就是,這是我自己觀察到的,很多也可能沒有注意,所以不一定特別準確,比如有的富二代土豪可能很低調我覺得人家是小康。還有就是大家留言說富二代土豪也有刻苦的,可能我之前寫的讓大家對他們有點誤會。我說的是學習的不是那麼認真,這是和一般家庭與小康相比,不代表人家富二代就不學習。

如果是純破盆破摔不學習的那種富二代土豪也不多見,但大多數也是學是分數及格就可以,畢竟誰都不願自己掛科家庭越好的人越愛面子。國外掛科率在10-30%左右,所以還是要學的看投入多少了。我說的刻苦,那真的就是除了學習就是打工實習,每天只睡6個小時的那種,很多小康家孩子的平均成績可是在75或者80以上的,人家為了以後找工作就要刻苦學習。

就在前兩周我們學校的圖書館有一個人突然暈倒被送到醫院了,當時救護車都來了因為臨近期末,我們知道後都說這可真是拿生命在學習。富二代土豪沒有被逼迫到一定程度確實也用不著這麼玩命。但是不學是肯定過不了的,掛科多沒面子所以還是要學習的。本來有些東西想到簡書上再寫,最後我還是在這裡給大家說一個一般或者小康家庭的如何和土豪富二代融在一起的·例子。

那就是你自己要有實力。我知道的一個一般家庭的人成績平均分90+,各科都不低於80分,於是人家去了輔導機構當老師。土豪和富二代平時學習沒有那麼刻苦,但也不想掛科他們有錢可以請輔導老師,特別是在臨近期末的時候所以他就是給他們上課的那個人。有時候和一些富二代熟了,他們就故意報名他的課,前提是他講的也很好這不就可以融在一起了。

所以跨越階級不是不可能,前提是你要有值得人家學習你的地方。別看那個輔導老師家庭一般靠當輔導老師賺錢,大家也都很尊重他對他客客氣氣的。這種是個例極其少見,在一起也僅限於學習。如果想要是空手套白狼的例子話,我這裡可沒有任何方法,還是建議放棄你這個念頭好好提升自己吧,你自己地位上去你接觸的人就會不一樣。

————————

然後再補充一個,《歡樂頌》大家都看過不?第一類的就是曲姑涼,關關的位於第二類和第三類之間,小蚯蚓的家庭位於第三類和第四類之間,樊勝美家就是典型的最後一種了,這樣說比較直觀,大家也就都能明白了。看有的人覺得第一和第二類差不多,我覺得差的還是挺大的。還有就是,有人說國內也一樣家庭決定了朋友圈,個人覺得還是有差別,國內大學宿舍很嚴格不能輕易換,即使家庭再不一樣四年在一起下來,相信也會有一定的感情成為朋友的。國外是自己租房,住在一起對感情提升很有幫助,歡樂頌裡面的五個不同女孩不也是互相幫助成為了朋友嗎?還有我這裡指的朋友不是那種特別交心的,那種人的一輩子也就只會有一兩個可遇不可求。我說的是那種能做到平時客客氣氣,有事能互相舉手之勞幫助的朋友就足矣。

—————————

最後再補充一個我覺得在留學中如何與人交往的方法,那就是互相尊重,能幫助別人的時候,如果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一定要去幫,但如果自己太為難,也一定要學會拒絕。記住不是所有的人就記得你的好,所以也要學會辨別身邊的人,遇到不好的一定要及時止損。比如我也認識過家境不錯的,人家不管我的處境,非要我陪她逛街聊天的,她掛科了不在乎工作也不用自己找。那我和她就不是一路人,我有時候需要打工和實習,工作要靠自己找哪有這些閑工夫玩,說了幾次她還覺得我不夠朋友,那我最後也就是把她拉黑了。我如果刻意和她去玩也能融入她的圈子,但關鍵這些不能幫我以後找工作當飯吃的。所以這種人三觀不一致根本無法成為朋友,但是遇到對你好的或者理解你的人,你一定要學會感恩,同時幫助別人也一定要量力而行。具體可以看我下面的回答。

國外留學帶給你最大的改變和思想衝擊是什麼?


你會遇到口音非常純正的印度人,

你會遇到非常熱情且忠厚老實的黑人,

你會遇到美國人跟你坐在一張桌子上罵Trump多麼不靠譜,

你會遇到亞裔移民說著跟你一樣流利的漢語卻並不認識幾個漢字,

你會遇到一些人本科畢業以後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換個專業重新來過,

你也會遇到一些人給自己設置了一個走遍世界的人生目標,

出國後才明白的事真的太多太多了,因為這個世界太大了。至於說出國讀書有用沒用,你可以列舉一堆理由去爭論這是不值得的,但出國留學會讓你最直接的感受到你是一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總結一句:你要對自己負責,把自己當成一個成年人來看待。(下面多圖,小心流量)

1)對學習負責。一般學生還是靠家裡的錢出來的,當然了,博士/博士後一般都有優渥的獎學金。不過,不管那種,你都要明白一件事。「留學」是為了學,你的錢雖然不能簡單的看成投資,不要變成一次存粹的旅遊了。像一個成年人一樣:問自己想要什麼?如果達成學業目標?怎麼達成? 特別是,國外的學習氛圍非常靠「自覺」,你如果一旦失去自我把握,那麼後果就是一眨眼n年過去,歲月留下的只有衰老。不要沉迷於豚片、bl片。冰上的尤理雖然是你的老公,但是他也不能幫你寫論文做畢業設計。雷姆/康納是你小老婆,但是除了給你一點精神安慰,她們和你差了一個次元。我在下面這個問題的回答大概對你也有借鑒意義。

有什麼事是你讀研讀博之後才知道的? - 知乎

2) 對自己的胃負責:學會自己做飯很重要,外國料理,呵呵。好吃的貴到死,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馬卡龍,

來自巴黎最有名的一家店。還有這種好吃好看的午餐,這兩個都很貴,30歐左右。

便宜的都是狗糧。一般很大大學的學生食堂是平價的,但是除了便宜,毫無優點。比如這種義大利料理

所以,從國內帶一個電飯鍋過來,或者在這邊買,不過那可不便宜。下載好「美食傑「,關注一下知乎上的「 @下廚房 」學習一些基本的菜式:其實就是雞蛋/鴨蛋的一萬種做法,吐司的一百種玩法。 我做得不好,但是也比路邊的妖艷賤貨合我胃口多了。還有,國外(德國)的牛奶便宜好喝,每天當水一樣喝就可以了。

3)對周圍的人負責: 人在海外,文化衝突難免,不要隨意揣測別人是個白痴,即使他們表現出某種無知。比如我的師弟和負責我的秘書是非常nice的人,但是他們都問過:「中國人是不是都吃狗「這種問題。我當時的感覺就是:

後來,我耐心滿臉堆笑的和他們解釋了這件事。西方媒體一天到晚黑我國,所以你要大致理解這個情況。但是,他們真的幫助我很多,非常好人。所以,不要刻意製造摩擦。

4) 對自己的感情生活負責,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沉溺於學習無法自拔的,所以找點朋友,學會融入當地的社團挺重要的,文化上也不要太中華中心主義,可以退讓的適當退讓。要學會尊重當地風俗和文化。

莫言:大家應該領會我的潛台詞。貝多芬的這個故事流傳甚廣,但是否真實誰也不知道。當年的音樂家要依附愛好音樂的貴婦、國王或者有權勢的人,他們需要被供養,否則就餓死了。貝多芬見到國王揚長而去是了不起的,而歌德留在原地,脫帽致敬,被認為沒有骨氣。當年我也覺得歌德軟弱可鄙,而貝多芬可欽可敬。就像據說是貝多芬自己說的「貝多芬只有一個,國王有許多個」。我年輕的時候,讀到這句話覺得揚眉吐氣。科長,局長,成千上萬,而我只有一

這個我也說不出什麼,因為我自己就是沉迷於學習無法自拔的人(滑稽)。最後附上一些我在德國/法國拍的照片:


謝小盆友邀請~

大三想出國,後因為專業限制放棄,最近又想出去交換的學姐來回答這個題應該蠻合適的,和你如今遇到的困惑也比較像,希望我的思考路徑對你有所幫助。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出國留學已經是一件蠻普遍的事。高中時班上的幾個好友都是早早出國,讀了私高,念了美本,現在都申到了很棒的碩士項目。我大三時一度考慮要不要出國留學,但因為我本科專業是宗教學,出國只能申請神學院,可惜我又無志於學術,所以研究生還是選擇保送了同城異校的法律碩士,放棄了留學的打算,但想去國外生活一段時間的念頭還是蠢蠢欲動。

在北京的第五個年頭,我發現自己,對當下的文化場閾越來越不敏感了(或者說遲鈍地令自己感到可怕)。所以我特別想去一個異質文化圈生活一段時間,既希望可以用生活的方式了解另一種文化,也希望離開國內一段時間,以更好地觀照自身過去二十多年所受的文化慣性。——生活和旅遊當然完全不同啦,按照人類學的觀點,如果你想對一種文化語境有一個及格線的了解,那麼田野調查的時間,理論上應該不少於一年(因為一年的輪迴包含了春夏秋冬季節性變遷而導致的不同的生活形態),但旅遊只能起到一個走馬觀花的體驗式作用。

我研究生到了法學院之後,發現本院的交流項目多到爆炸,光美國就有五六十所學校可以直接申請交換,除了不掛科等基礎要求之外,唯一的門檻就是語言成績。

所以就開始糾結要不要出去呢,去哪裡呢,什麼時候出去呢,什麼時候考呢,到底是考雅思還是考托福。。。問了身邊兩門都刷過的朋友,普遍回答都是雅思比托福更容易些,因為雅思的考試習慣和國內比較相近,都是筆試,口語也有考官,而托福不僅要機考,口語還得對著電腦屏幕硬著頭皮全程一個人嗯嗯啊啊。但令我意外地是,我說如果我選擇去美國交換,他們竟然都一致建議我考托福。——理由倒不是美國學校更喜歡托福成績,其實到了今天,雅思成績在北美也蠻通行,而是我的朋友們都覺得,考托福對他們後來上課時的幫助更大。

我院交換項目的語言成績要求比留學的還是要低一些,雅思在6.5~7+,托福大多在90~100,如果我認真準備一兩個月,達到要求線應該都不難。但對我來說,兩個月的時間是非常昂貴的成本,我還是希望,在拿到一個夠用的分數的同時,自己還能得到更為豐富的收穫。

上個月第一次跑去美國,我在波士頓呆了一周多,因為我本科室友在哈佛讀研,我就住在她的哈佛學生公寓,還跟著她上了幾堂神學院的課,費力聽也只能聽懂最多10%——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是第一次去,但我用我的渣渣口語勉強應付完了飛機延誤、找航空公司要補償券、改簽第二天早班飛機、在機場邊的酒店留宿、結果去錯了酒店再拜託酒店司機載我去對的酒店等一系列意外事件,然後還遭遇了龍捲風和雷暴天氣,飛機不得已備降小機場,和航空公司協調,拉來巴士到了第二個目的地華盛頓。。。一直覺得自己口語渣,但發現溝通並不是一件難事……而且閱讀能力也足以應付波士頓的大部分博物館和飯店菜單。

所以等我回國之後,我覺得朋友們給我的建議還是很靠譜的,要考還是考托福划算。因為雅思考試面更多涉及日常生活,而托福的考試面更多涉及學術能力。

其實說白了,日常生活除了能準備的部分,更多還是在於對當地文化的理解和適應,但英語學術能力的提高,關乎你出去讀書時能不能聽懂課堂內容,能不能減少異國生存最主要的壓力。如果學業輕鬆上道,那生活中的小煩惱也很容易解決。畢竟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國外又安逸閑適,生活中真沒啥大波瀾,何況你也不需要像京東老闆娘那樣出席各種場合做各種大發言。。。

不管是我打算出去交換,還是像題主小姑娘是以留學為前提,我覺得,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拿到一個出國的許可證,主要還是通過英語語言能力來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而對於學生來說,英語學術能力的訓練價值顯然更高。這超出了僅僅通過某種標準線的應試能力,而建基於自我認知的範疇,也彰顯了一種自我決心——既然出去上學了,花了那麼多錢,折騰那麼多時間,當然希望能夠儘可能多地學到東西。

按照網上很多人的說法,可能刷雅思更容易一些,其實對於考試能力那麼強的中國學生,考試難度從來不是過不去的門檻。報個靠譜的班,或者基礎比較好的搜集資料自己備考,最後總可以拿到一個夠用的成績啦。

前幾天搜集資料的時候,在托福官網主頁的視頻里看到一句話很打動我,也送給你:「通向美好未來,需要的不只是許可,而是能力。(出處:為夢想賦能)

希望我們都可以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獲得這份能力,共勉。


1、你可能會跟某個土豪國家的公主坐在一個教室上課。(補充一下,公主不會理你,不是因為你是平民,而是因為你是學渣)

2、英語論文標題中的介詞,如果超過了5個字母,首字母也要大寫,比如標題中出現Within。

3、我的美國房東把三腳插座叫做 for-three。美國房東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我能在電腦上打出漢字,雖然我一直覺得理所當然。

4、紐約的一個龍蝦漢堡是21美金,一瓶礦泉水是1美金,坐一次地鐵是2.25美金,買一塊兒披薩是2.25美金,吃一份中餐是13美金左右不算小費。

5、紐約地鐵沒有防護門,且地鐵非常臟。

6、紐約的鴿子很肥,老鼠很肥,蟑螂也很肥。蟑螂可以肥到和人的大拇指一樣大。

7、教科書非常貴,非常貴,非常貴,但是基本在學校邊上的bookstore是可以買到二手書的。

8、在紐約根本不用會開車,公共交通太方便了。

9、吉他專業還有吉他博士學位。

10、在學校打宮頸癌疫苗是免費的,學校醫院的醫生會先哄你,然後哄差不多了再下針。

11、美國人(我的同學)很愛讀書,一點兒都不傻。

12、在中國城幾乎可以買到國內超市所有的東西,但是我從來沒有找到過搓澡巾。

13、紐約這個城市對殘疾人非常友好,任何的公共地區和設施都有殘疾人通道,包括公共汽車、校園裡、博物館裡、衛生間、地鐵等等。

14、教室里自帶小桌板的椅子分左撇子和右撇子的,不僅僅只有右撇子的。

15、走在街上路人會對你微笑。據我美國的同學說,這是說「you are not dangerous」 「you look friendly」。

16、美國股市選牛和熊這兩種動物,最初據說是因為牛打架的時候牛角朝上,熊打架的時候身體向下。

17、美國現在沒有兩美元面值的紙幣了,但是以前發行過。據說後來取消是因為美國當時流行賭馬,而一注是兩美元,大家覺得兩美元是不幸的標誌。

18、關於一美元的背面的金字塔和塔尖上大眼睛的意義,據紐約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的講解員說,金字塔塔底的希臘字母是美國成立年份,金字塔象徵著美國大眾,分離的塔尖象徵著沒有完成建設的美國,閃光的大眼睛有上帝之眼的意思。

19、有一位美國同學覺得西藏應該獨立,理由是西藏有和中原地區不一樣的文化。(什麼邏輯。。。)

20、認識的一位退休的美國老律師非常固執,堅持認為美國很多人肥胖是因為吃了太多的玉米,覺得玉米是非常罪惡的食物。完全說服不了他,他跟你辯論時的態度就彷彿想把你送進監獄。。。。

21、和一個美國妞關係還挺好,經常聊一些文化差異問題。

-美國妞:「You are beautiful.」

—我:「Thank you. Just curious. Why do you think so?」

—美國妞:「Because your skin is tanned.」

就是說我長得黑唄。。。

—我:「You also look beautiful.」

—美國妞:「But I have a big nose.」

美國妞的鼻子不大,但是因為高,美國妞覺得從側面看會顯得很大。

22、在國內考完GRE以後洋洋得意,到美國開了學開始大量讀文獻了,才知道自己英語多麼欠缺。

23、給大二的學生上課的時候,美國女生普遍不喜歡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覺得他annoying。

先寫這些吧

...................................

24、我在美國遇到有兩種人會把R發音成L。一種是英語不太好的日本人,「I m flee this afternoon.」 一種是英語不太好的加勒比海人,「Oh,he must be clazy.」 但他們都是美國人。

25、去美國同學家聚餐,沒有什麼混亂的事情出現,大家只是在很開心地玩兒文字遊戲,比如押韻遊戲,一個人提出說dripple,旁邊人要馬上跟一個押韻pple音的詞,dabble都不行,這樣一個接一個連下來。中國人玩兒這遊戲真是一點兒優勢都沒有。接不上來就喝酒或者果汁兒,自己隨便。(也可能因為我同學好多nerds)

26、有的教授可以直呼名字,有的教授必須叫他Professor XX.

27、每周五下午系裡都有Happy Hour,是系裡碩博聚會的日子,大家基本會相互Catch up 自己最近研究的東西。

28、一個美國同學覺得,比起歐洲,中國和美國的社會更像。

29、普通美國人家,比如我房東家,看電視用的機頂盒和國內一摸一樣,遙控器也一摸一樣。因為房東長時間不在她紐約的房子住,就把有線電視掐了,讓我幫她去Verizon給她還機頂盒。

30、很多美國人都喜歡具有中國傳統色彩的器物,我房東家有一整套中國古代美人為裝飾背景的餐桌椅子,美人像漢朝的。在紐約大學認識的化學教授(美國猶太人)收藏了中英文版本的《老子》。

31、美國人夏天都不打遮陽傘,夏天在街上打傘的基本是中國人。

......................

32、系主任是個美國大爺,常年拎著布兜子來給我們上課,布兜子里裝著課本和一些要發給我們的材料。下課後他一般沒有時間跟你討論學術問題,基本讓你給他發郵件或者Office Hour 跟他談,因為他要趕著去接他孫子放學。

33、一位美國同學自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認為美國中產以上的人很少虔誠地信仰宗教,越是下層人民,越容易虔誠地信仰某種宗教。同樣是這位同學,經常隨身帶布兜子。儘管紐約的超市會免費提供大塑料袋,但是這位同學覺得他有義務為環保做出自己的貢獻,所以他在超市買東西都不要塑料袋。

34、有位美國同學GRE數學考了400多分(老GRE數學滿分800),自稱考GRE前只複習了兩個星期,而這兩個星期都在複習數學。分數出來後他十分擔憂,就給系裡打電話問申請的時候系裡是否看重數學GRE數學成績,系裡的答覆是不看。然後這位美國同學就申請了哥大,也拿到了offer。

35、後來上一個系主任老爺爺退休了,在我讀碩士的第二年換了一個系主任。這位系主任在回答大家關於申請博士的workshop的問題的時候說,如果是中國人申請,還是要看一下GRE數學成績的,如果太低,可能覺得申請者智商有點兒問題。

36、那個關係比較好美國女生對麵粉過敏,從來不吃麵粉,第一次知道有人對麵粉過敏。

..................

37、對於How are you 的 回復,通常情況是Not too bad. 或者Good, how are you.

但是我系同學間有時回答How are you的詞是 Overwhelming.

..................

38、「笑點」的英文是 humor sense 不是 laugh points。


不論是在網路上或者生活中,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出國留學不如買房子,先不說這個觀點的對錯,只談我在留學後自己的體會。

都怪房價漲得太快了,國內很多人覺得買房子是一個非常靠譜的賺錢方式,至少在前幾年國內的大城市肯定是,但是現在出國本科每年消費30萬左右,四年100多萬,在如今的北京也買不了什麼像樣的房子。這樣的房子每個月去收租也不夠你的日常消費。

每年的漲幅加上通脹,和出國去一個更好的學校,畢業找到一個decent的工作帶來的收益完全是不一樣的。你的房子在哪裡,你就會在這裡生根。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束縛,被困在這裡了。比如你在北京有個房子,但是你又苦於糟糕的天氣折磨,想賣又不敢賣房子,這個時候你又喜歡一個南方的姑涼,異地戀已經消耗了你全部的精力。假如,你沒有這個房子,你想走就走,是不是瞬間輕鬆很多?世界之大,小小年紀就被困住放棄遠方的草原,怎麼心裡想的都有點不舒服吧。雖然早晚都會擇城終老,但是先出去看看總不是壞事吧。

在國內看國外總是帶點偏見又有點幻想,出國旅遊時間太短,一步到位移民又很急促,想來想去讀書是最合適的辦法不是嘛?

當然,如果你實在猶豫不決,我勸你反而可以從最基本的語言考試開始準備。

出國的語言考試不同於國內我們長接觸的英語考試。目的並不是考倒你,主要是測試你的英語能力。這點很多人都不理解,拿我自己準備的語言類考試托福來說,一共分為閱讀,聽力,口語,寫作四個部分。考試的取材來源於國外的生活和課堂。比如怎麼租房子這種生活問題,當然也有一些學科知識。

選托福的原因是我要來美國嘛,承認托福的學校多,另外我是那種比較敏感的人,雅思考試時擔心會分心思想太多,要不要關注考官的表情,會不會考官覺得我說的內容很奇怪扣印象分,而托福直接對著機器說,能讓我寬心一點。

我在08年開始準備托福,之前英語也就是高考110的樣子不是很特好,而且國內也不考口語,第一次考得非常低。研究完了og以後我就發現,其實托福的目的是測試你用英語學習東西的能力,語言只是載體。

之後我就按照我老師給我制定的計劃開始準備,每天刷刷單詞,做做聽寫。期間我也沒有準備4級,然後就考過,也沒有刷過4級必考的奇奇怪怪的完形填空。比起班上拼死拼活的同學我簡直是輕輕鬆鬆。就好像打了大boss順便打了他旁邊的小嘍啰一樣的感覺。後來到了過六級的時候,也是這樣,輕鬆通過…

其實閱讀能力的提升也好關鍵啊,一開始總是忍不住看中文翻譯過來的英語材料,可是paper和英文小說看原版才有原汁原味的感覺啊媽蛋!

後來學會了翻牆,一開始只是為了找資料,可是英語能力提高之後,我這個網癮少女真的是控制不住自己,忍不住去看看國外的資訊。甚至想早點肉身翻牆,出國去浪。

後來我還加入了社團做字幕玩。

可能在傳統的中國式父母觀念里,唯分數論依舊根深蒂固,好像分數越高就意味著能力越強。但在這裡好想說一句,講真,準備托福考試比準備國內的大小考試有用多了,畢竟如果出國,那語言能力是一定會用到的基本能力。

而且備考本身就是一個有意義的事情,準備考試的過程恰恰能幫你提升能力。最終拿到滿意的分數也自然是水到渠成。 最近看到一條托福考試的官方視頻,不由得多感慨了幾句:

視頻封面托福考試 為夢想賦能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美國學校很多,並且好山好水好風光。假期也蠻多的,四年時間就算不出美國也夠玩的。很多公立大學雖然在村裡,但是什麼都有,你能想到的技能都能學會,開拖拉機,砍樹,潛水,騎馬應有盡有。雖然trump改了規則,但是相對於英國來說,北美畢業找工作也相對寬鬆。

胡適說過一句話「功不唐捐」,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白浪費掉的。即使你最後改變了主意,不想出國留學了,但是你確定自己一輩子都不會踏出國門啦?總要出去看一看的,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在異國的土地上見到你這位小知友。


1. 學費很貴 不要亂花父母的錢(年薪千萬的朋友們可以忽視這條

2. 很多Market在晚上快關門的時候肉類蔬果會打折

3. Don"t Judge 不要以貌取人 以平常心待人 拒絕歧視 當然 別人懟你 痛快的懟回去

4. 不要沉迷與Paper/酒吧 多跟不是自己國家的人玩 出國不是讓你在海外體驗本國生活 而是讓你去接觸多元化的社會

5. 不要幫人代購 不要幫人代購 不要幫人代購

6. 多跟Professor交流 對學科類有很大幫助

7. 別翹課 我因為這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8. 善用身邊的資源 學校的健身房 免費的tutorial等等等等

9.RESPECT

10. 尊重其他人的信仰 宗教

11. 除了大城市 基本沒有夜生活 夜晚很寂寞..

12. 跟外國人Date Hangout就是Hangout

!!! 但是 但是 但是 !!!只要你答應別人出去Date 對方就會默認你倆開始約會了啊!!這點是很吃虧的 可能你覺得只是出去吃了一頓飯 結果莫名其妙就在一起了啊!!

12很重要 單獨挑出來說

大概就那麼多

啊 我沒有審題 再加幾點

題主說出國讀書不如買房 家裡有條件的無可厚非 我家也只是工薪家庭 從小我父母在我身上砸的錢足以在一線城市市中心買套房 出國就是為了開闊眼界 一個更好的未來是一套房能比的嗎??? 你的未來可能會是無數套房 為什麼要把這個可能性扼殺在搖籃里 Hello??

13. 在外面你會遇到很多人/不同國家的人 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 國家不同 種族不同 包括個體差異 跟他們交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觀點不同的情況下幾乎是場小辯論

14. 外面吃飯真的貴 不如自己做

15. Homestay &> 宿舍 &>自己租房

16. 別吸毒 連大麻都別碰

17. 讀不下去就回國 休學 Gap year 有什麼大不了的

18. 假期跟朋友出去玩啊 機票便宜不說 在國內簽好證真的美滋滋

19. 不適合自己的圈子別硬融

祝各位在國外安好


1.部分洋大人心裡的種族優越感特彆強,強到表面上你根本不會發覺。

2.相比態度友好卻拖沓低效的政府工作人員,你會懷念國內那些顯得不耐煩,手裡卻在幹事的公務員。

3.天朝仍有許多不足,但是卻讓人感到時刻進步。

4.不體驗一番,不知道到底哪個月亮圓。


英語差如果不是文科專業一樣可以拿高分。


1.錢原來這麼這麼這麼重要,一個人在外面感覺呼吸都要付錢。

2.心地不善良的中國人原來這麼多。

3.原來有些外國人一點都不凶,還很善良。

4.原來國內的醫院和銀行效率這麼高,租房這麼方便。

5.原來呆在爸媽身邊這麼好。

6.原來我的廚藝可以這麼好。

7.原來孤獨的感覺是這麼苦的。

8.原來真心的朋友是如此如此珍貴。


留學也是有階層的,階層和你所處的家庭背景密切相關。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學校不同背景的學生,很可能就像生活在兩個不一樣的城市。

你周末花12鎊登上聖保羅大教堂的頂,興奮地找著shard,望著泰晤士河;

她周末住在400鎊一晚的shard頂端的香格里拉,捏起香檳杯遠眺聖保羅。

你用了半年的時間熟悉了倫敦的zone1-zone4然後終於可以隨意換乘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可你還是不了解如何擁有一輛車。

其實也好,你只需要知道peak time地鐵票價會貴一些,不需要去體驗peak time地圖上紅顏色的擁堵中,她究竟是什麼模樣。

你知道一鎊店的ketchup比ASDA還划算些,你會在Tesco留意黃顏色的標籤。她十指不沾陽春水,熟識Hyde Park周圍每一家隱秘的法餐店。

你看到她的朋友圈,知道了湖區漂亮,Conwall很美,你也想去。但是那裡如果不開車,會很麻煩。所以你會開心地坐easyjet飛到愛丁堡,參加蘇格蘭的Highland三日團。

雖然冷,但是你看到了天空島退潮的水母,看到正午穿過雲層打在尼斯湖的陽光,當然,Eilean Donan城堡下午看時會逆光,眼睛看到比拍下來的漂亮。

你知道了瑞士很安靜,但是沒有辦法捨得像她那樣慢慢逛。不過,你在盧塞恩匆匆而過的樣子也很美。

你可能會糾結下午沒課要不要去學校的健身房,這時候她的朋友圈已經告訴每個人,她去Richmond陪她的小馬玩著馬術。

雖然Burberry蜜糖色Sandringham比Kensington更搭你的修長,但你不會節衣縮食穿上它,然後在她面前若無其事飄過。你知道優衣庫的質量比HM妥帖,還有免費的alteration讓你穿得更合身;雖然你會吐槽Zara Topshop的質量,但你穿著它們還是抓到了街頭的小哥哥的目光。


可是,一個按時去健身房打卡,在盧塞恩發過呆,在愛丁堡流過浪,在聖保羅登頂俯瞰全城,每天和其他金髮男女一樣行色匆匆擠進地鐵捧著一本書的安安靜靜的你,真的很美啊。

你能看到原來雨後的烏雲原來也會慢慢轉到另一邊,閉上眼你會記起秋風中飄落路邊每一片葉脈的輪廓。

燈紅酒綠的喧囂里,你有一個安靜的城市。

你一樣過著別人嚮往的生活。


美國的妹子其實比較保守,並不像電影里演的那樣在酒吧喝杯酒就會和別人上床,即使是帥哥也不行。

相反中國某些人卻……


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國外普通人也是賺著薪水攢錢買房買車。

無非是環境更多元了,你會發現身邊的大學同學有十幾歲的小娃子,也有四十多歲的孩子爸。無非是對自我約束能力更高了,期末各種due due due,不分配好時間就是無休止的熬夜通宵。無非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要學會自己一個人也能過好。見過太多的孩子對出國滿心期待,出來以後發現和自己預期落差太大,就從早到晚的關在房間里打遊戲。見多有人出國以後找到自己的愛好,從研究生轉去學廚師專科。也見過父母工薪階層,孩子卻融入了富二代的朋友圈,拿著父母的錢揮霍無度。。當然大部分孩子都像國內的普通人一樣,按時上下學,寫作業,交朋友,打遊戲。。總之,希望出國的人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吧,千萬不要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要知道我們大部分留學狗,都千思萬念著國內的風光。


原來中國的吃的是這麼的美味

==================

不那麼抖機靈的回答,其實知乎上有很多了,隨便搬運一點過來:

出國留學,你學到了什麼? - 知乎

出國留學真的比在國內讀書好嗎? - 知乎

出國留學歸來的人在思維上和一直待在國內的人相比有什麼不同? - 知乎

出國留學,幾年後回國,到底值得嗎? - 知乎

出國留學的意義是什麼? - 知乎


英語的口音一點都不重要。

————————————————

國內讀本科的時候有過幾節外教課,上完第一節課後來自英國和美國的老師課後誇我們英語很好。第一次和外國人交談,我緊張得不行,再加上中國文化里的謙虛,我說抱歉我們英語不好blabla,然後他們說,不不不,英語的口音一點都不重要,你們能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非常的棒。

說實話,當時是將信將疑的。以為英美文化以鼓勵為主,好不好都會說好。

後來留學美國,發現的確如此,很多華裔在這裡紮根。或許在很多人看來,他們說的就是滿口的Chinglish,但是一點都不影響他們衣食住行。遇到了很多行業傑出人才,教授自不必說,還有各領域傑出的早期移民,某次聚會上遇到了一位100(加州某段知名高速,具體編號忘了)號公路的設計者,驕傲地拿出徽章給我們看,雖然演講的時候口音重,但是一點都不影響流利的表達,這位萌點集中的老頭收穫了全場最多的掌聲。

也遇到了很多修理工清潔工,老墨居多,很多時候西班牙語和英語相結合,嘰里呱啦一大通,甚至不知道具體一句話說的什麼,但並不影響交流,大部分人友善勤勞,在美國融入得很happy。

美國是一個大融爐,本就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組成的,英語口音當然也多種多樣,沒有誰規定只能說一種標準口音,Chinglish Singlish都是English,沒有高低優劣。自信地表達才最重要,那種氣場,自然會讓人折服。

(筆芯


留學不是讓你混到學歷留在這裡,而是讓你知道,原來可以選擇的餘地 是一個世界。


祖國真好


出國之前,一直非常反感諸如 麻 課 思主義一類的課,在我看來完全是洗腦。

除此之外,我還覺得國內的媒體都是被 tg 控制的,所以國民一定被洗腦的很嚴重。然而,來到國外的一段時間後,我個人的觀察和交流發現,沒有哪一個國家真的可以做到不對國民進行洗腦教育,而且許多西方人中也不乏中毒比較深的。

我思考了一下原因:中國人大多數都知道涉及一些敏感話題的媒體報道基本上是Bullshit,所以一般都不相信,甚至從中取樂,嘲諷之。麻 課 思主義一類的絕對有它本身的閃光點和真理性(但是宣傳方式太枯燥,缺乏新意),導致多數學生厭倦而敷衍了事,總之很少有人真的相信那玩意。但是西方人很多是真的相信了他們的媒體是「free and unbiased 」(自由而公正),他們的制度是完全perfect的,可是事實不是,因此他們有一部分人對外界和自身的認知讓人覺得好笑。糟糕的是:他們可能永遠意識不到這一點~


1.牛肉比雞肉、豬肉都要難熟太多,想做快手菜可以優先考慮雞肉。

2.電飯鍋真的太重要,能買到的話可以考慮在當地買,買不到(比如我),一定要從國內帶啊!!!

3.打招呼並不是how are you好嘛。。。基本都是how"s your life, what"s up dude/bro/man~回答也根本不是I am fine好吧。。。就是想說啥說啥,實在沒話說了還可以反問回去Orz

4.融入外國人的社交圈真不是你想入,想入就能入。有幾個外國朋友固然好,混不進去也不必傷心。我見過英語辭彙量就幾千沒一個外國盆友也能活下去的。

5.外國也有很多翹課的,lecture這種玩意我們班常年不超過1/3的人到場。但是考試實驗什麼的都好,所以漸漸地就無所謂了,愛來不來吧,都剩下中國人學習多好(感覺趕英超美指日可待了呢23333)。

6.書他媽是真心貴啊,老紙我要回國買買買啊。

7.福昕閱讀器真好用啊,看pdf簡直和看紙質書差不多~劃重點,標高亮,記筆記什麼的都超贊,完了之後列印出來,perfect!

8.對於他們下雨天不打傘這個事是醬紫的:一開始,卧槽都這麼屌下雨天就這麼出門啦QAQ。現在是,一年到頭毛毛雨下不了幾分鐘難怪不打傘,我現在也不怎麼打了。。。

9.ECTS學分真奶奶的有用啊!

10.歐洲這邊就是便宜的死難吃,也有好吃的,但是死貴。。。

11.貧富差距一下子凸顯出來,比國內放大許多。一定程度上影響心情。

12.超市是個好地方,無聊了順手買個菜。大城市消遣多,像我這兒也就這樣了。哎,孤獨有時候真的能殺人~

13.13是個奇怪的數字,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封閉自己是一件壞事情么?
什麼最激發你學英語?
你覺得自身最有價值的經驗是什麼?
是否有依託互聯網去了解並學習一個陌生領域知識的經歷?最好是比較全面系統的學習經歷,而不是淺層次的涉獵。有什麼心得體會、經驗教訓及意見建議?

TAG:留學 | 經驗分享 | 人生的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