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陳道明說自己不拍偽歷史劇?
已經成為國內頂級明星的陳道明是不屑於同這些後生小輩們平起平坐的,他早已站在食物鏈頂端,想拍什麼電視劇自會有大把的導演主動來請他。但還在為出名苦苦掙扎的三四線演員可沒有這種優待。玄處沒離開知乎之前就一語道破很多演員參演抗日神劇的奧秘:
對於演員來說,抗日神劇不是你能挑的。有部其他劇讓你演女三,有部神劇請你演女一,你怎麼選?對於演員來說,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想想看,輕輕鬆鬆的坐在城市裡演偶像劇,抱著各種帥哥戲裡戲外接吻滾床單,面無表情背台詞就把片酬拿了,哪個演員不樂意?問題是,這麼好的事情憑什麼輪到你?在年產2萬多集電視劇的中國,絕大多數電視劇,不管抗日不抗日,都是神劇,這也是絕大多數三四五六七八線演員所不得不面對的。
作者:玄不救非氪不改命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461084/answer/72214303
當我看到我男神段奕宏一本正經的說「一戰時期德國最著名的坦克謝爾曼M1自重五十六噸,射速每分鐘三百五十發,穿甲、爆破燃燒,瞬間完成,是戰車裡的豪傑。」我也很心疼啊。
但這個鍋應該段奕宏來背嗎?明明是編劇的錯啊!陳道明捫心自問,在自己還沒今天這個咖位的時候,就沒說過這種台詞嗎?
前面就有人舉例《康熙王朝》陳道明出征葛爾丹戰前動員的台詞:「將士們,這條古道,五百年前鐵木真從這打入的北京城,使大宋王朝剩下了半壁江山。」
你看一句台詞至少有四條錯誤:一、蒙古入中原時鐵木真早已去世;二、金滅的北宋;三、蒙古滅金和南宋的半壁江山;四、當時的北京是金首都,北京從來沒有當過宋的首都,北宋汴梁。
陳道明想想自己還沒混到今天的地位之前說過的狗血台詞,不覺得臉紅嗎?不覺得諷刺嗎?
當初不能隨心所欲挑戲的時候不說「不拍偽歷史劇」,現在才說,這是啥,這是標準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陳道明不拍偽歷史劇源於今年兩會期間的一次採訪。摘錄陳道明與記者的一段對話如下:
陳道明:有些劇我不拍。
記者:什麼劇我不拍?陳道明:抗日神劇我就不拍,它不光是一個電視劇的問題,牽扯到一個正確的歷史觀問題,我想90後、00後、10後,將來看看現在的歷史劇,是不是認為抗日就是那樣,穿著大衣,拿著駁殼槍,男的像潘安,女的像柳如是,是不是都是那樣。記者:還有什麼不拍?陳道明:偽歷史劇。我說的偽歷史劇,就是這個劇是完完全全不靠邊的。……這次採訪中,陳道明談了自己為什麼不拍抗日神劇和偽歷史劇,因為這牽扯到一個正確的歷史觀問題。演員對社會的責任是什麼,你必須要鑒別這個東西,輸出給社會,是不是能起到溫暖人、改變人的作用。這跟年輕和貌美無關,跟一個演員有沒有一個正確的職業觀有關。
從上面這段話出發,陳道明說不拍偽歷史劇,不拍那種完完全全不靠邊的劇,無疑是一個演員嚴於律己的表現,富有社會責任感的表現。難道大家真的希望以後繼續看到那些侮辱我們智商的抗日雷劇嗎?
順便談談樓上幾位答主調侃的《康熙王朝》。《康熙王朝》改編自二月河的歷史小說《康熙大帝》。
這部150萬字的鴻篇巨著,以史實為依託,囊括了康熙在位期間最重要的歷史事件:順治皇帝因愛妃病逝出家為僧,8歲的康熙被推上了皇帝寶座,康熙完成了擒鰲拜,奪回大權;撤三藩,與吳三桂鬥智斗勇;收復台灣,實現統一;西征噶爾丹,平定叛亂等,書中真實再現了風起雲湧的歷史場面。以及康熙晚年出現的九子奪嫡,究竟遺詔中指定的皇位繼承人是皇四子還是皇十四子,這一系列的歷史謎案為小說增添了神秘色彩。作品中塑造的眾多歷史人物形象,愛恨情仇伴隨重大事件而演進。如一代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是康熙的祖母,在順治年間和康熙中早期的政治舞台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順治繼位、定鼎中原、康熙幼年智擒鰲拜的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孝庄文皇后的深謀遠慮、聰明智慧、對子孫的覺悟與慈愛等等,在二月河的筆下被演繹得淋漓盡致。二月河也因此書一舉成名。
根據當年此書的火爆程度可以推測,《康熙大帝》是歷史類小說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所以在接到由這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康熙王朝》片方邀請的陳道明,自然而然接了這部戲,奈何此劇的編劇太low。
朱蘇進作為編劇及格,作為歷史劇編劇則完全不合格。不懂歷史,也不去對所寫那一段歷史作起碼的研究,能不能寫歷史劇?朱蘇進說,能。他的理由是,他直接把握歷史精神。(朱蘇進:「歷史上的康熙怎麼樣,我並不知道,只能靠猜想和感情的期待去慢慢接近他,揣摩他。」)所以,朱蘇進就這麼瞎幾把改編了小說。
然而,編,是可以編,但歷史精神和歷史細節不能編。很明顯,朱蘇進把握了歷史精神,但歷史細節真的太含糊了。舉幾例如下。
『1.康熙南巡,山西省候補提督王輔臣趕來覲見,把門的小吏看名冊上沒有這位王提督,堅決不讓進,對堂堂的從一品或二品大員口斥「放肆!」抬手就是一巴掌。——這檔子事兒,哪怕晚清李蓮英李大總管也干不粗來啊。2.御駕親征與葛爾丹對陣,萬軍對峙一觸即發之際,「汗妃」藍齊兒與其母容妃竟能跑到軍陣中間抱頭痛哭以求弭兵止戈——這哪裡是歷史劇,整個一《還珠格格》瓊瑤劇的劣質煽情橋段啊……3.《雍正王朝》中在皇帝前滿臣必自稱「奴才」漢臣必自稱「臣」,這是涇渭分明絲毫不能亂的;而《康熙王朝》中明珠一會一個「臣」一會一個「奴才」想怎麼來就怎麼亂來。須知有清一代漢臣「僭稱」奴才或滿臣「卑稱」臣都是不識臣體、會獲嚴譴的。4.更多更明顯的稱謂錯誤:太皇太后慷慨自稱「我孝庄」、明珠當著康熙面說「大清律乃聖祖所定,雖當今皇上也應遵守」、太皇太后和康熙公然把「努爾哈赤、皇太極」的「祖宗聖諱」念來念去……』
《康熙王朝》這部劇雖然在歷史細節這方面有所紕漏,但瑕不掩瑜,尚有可取之處。在康熙一生功業的眾多方面里,編劇集中力量寫其「武功」,濃墨重彩渲染其平三藩、平台灣、平葛爾丹三段「聖武功業」,可謂是抓住了要害,從一個正確的出發點跑入了一條正確的跑道。陳道明對青年康熙的英挺銳發、中年康熙的雄霸猜刻、老年康熙的豪邁孤苦三階段特徵總體把握甚好,部分戲份華彩耀目,如看《皇輿全圖》一段身段戲、八達嶺豪邁訓話、乾清宮痛斥腐敗、千叟宴「敬三碗酒」,單拎出來都可以作戲劇學院教科書式的表演範例。
總的來說,《康熙王朝》歷史細節有一定疏漏,但這顯然是編劇不考究歷史細節而造成的,陳道明作為演員,對康熙的演繹是達標甚至優秀的。實事求是地講,《康熙王朝》這部劇整體傳遞出來的歷史精神,歷史觀是正確的,絕非陳道明口中所謂的「偽歷史劇,就是這個劇完完全全不靠邊的。」
此外,還有人diss陳道明「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我有必要解釋一下,陳道明說「不拍偽歷史劇」,並非是要求每個演員都要做到這一點。因為演員也是人,也要生存,所以難免會隨波浮沉。陳道明對這部分演員抱著理解的心態的。很明顯,陳道明說的「不拍偽歷史劇,不拍抗日神劇」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作為一個演員的情感操守,尤其是在自己已經是著名演員的情況下。各位要知道,憑陳道明的演技和國民度,他如果真的想拍戲圈錢,他會找不著路子嗎?但事實是,他每隔一至兩年才拍一部戲。這裡面離不開他對表演藝術的堅守和自身高度的文化自覺。
我對他這話的理解是,希望更多已經脫離吃飯問題的有一定話語權的一二線演員,能夠提高文化責任自覺,少拍或者不拍偽歷史劇和抗日神劇,少拍點盲目圈錢的爛片,懂得約束自己,懂得通過自己的作品向社會傳遞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和良性的情感。
附:陳道明在兩會期間完整訪談。(圖源微博)然而微博上已經造成兩大粉絲群體的對攻了
呵呵,您老人家定義下啥叫偽,你演的就是真的?最近幾年真是自信心爆棚,自我感覺良好啊。
他這樣說很正常。每個擁有像陳道明老師如此地位的演員都可以這麼說。因為在市場中他們已經不再是被挑選的了,以他們的地位基本上已經可以任選角色,任選劇本,任選導演了,一個地方不滿意就可以換,畢竟哪裡出了問題就是砸了自己的招牌,他們已經是金字塔尖上的人了,普通導演,劇本基本上無法左右他們(當然我覺得普通導演劇本應該也打動不了他們 )。但是年輕演員就不一樣了。首先他們剛入行,沒有資歷,當然也可能連演技也沒有,畢竟現在入行要求在逐漸降低,這也導致了年輕演員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年拍出來的劇一共只有那麼多,精品的一年能不能出一部都是問題,除了精品,那麼就是靠譜導演,靠譜劇本,靠譜演員的任意組合了,三個都有都出不了精品,更別說其實大多都是三者有一或者三者都沒有,這種情況下年輕演員可以選擇么?他們不能,畢竟他們這種一抓一大把,你不演有的是人演。但是你要是一直不演,那就永無出頭之日,那以後也就永遠沒有機會遇到靠譜導演和靠譜劇本了。所以,歸根到底,現在影視劇質量差的鍋不能只讓年輕演員開背。你說他們天價片酬,但是沒看到他們的垃圾導演和垃圾劇本,這種情況下就是純粹消耗粉絲和之前所做的努力而帶來的回報了,這種東西是消耗一點少一點,你都讓人家消耗自己好不容易積累的資本了,還不讓人家有點回報?(當然不是說天價片酬是對的 )最應該背鍋的應該是編劇行業才是。自己產出不了優質的劇本,就只能拿其他人的作品來改編,而這種基本都是網路文學。網路文學本來就是娛樂大眾的,他的不嚴謹以及不科學或者抄襲等問題在娛樂看文的人時是不被在意的。(現在抄襲突然被在意了,天天是各種抄襲反抄襲不斷,其他部分就沒人關注了)這種時候專業編劇只把小說改成劇本,其他什麼都不管,然後出了各種問題又開始罵原作者,罵演員,然後訴說他們的苦,這就有些太雙標了吧。
陳道明拍戲是吃自助餐,想吃多少吃多少。
小演員拍戲是吃食堂菜,給你哪什麼吃什麼。
不想吃?有情懷?不好意思,不服憋著!要麼自己叫外賣,要麼親自下廚,畢竟一頓不吃餓得慌。當年馮小寧的電視劇《北洋水師》我看就挺偽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