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移動醫療發展的主要瓶頸有哪些?
移動醫療近期裁員風波不斷,8月,移動醫療第一股就醫160和老牌互聯網醫療公司尋醫問葯網先後傳出「裁員」。就醫160回應稱,公司業務重點轉移,計劃對組織架構和部分業務團隊進行優化,以團隊和個人的業績為依據,實施末位淘汰制,需要優化的人員佔全公司總人數約1/3。尋醫問葯網表示,是業務板塊和業務人員優化,並非大規模裁員。 via 移動醫療進入焦慮期 多家企業被曝裁員
主打C端的互聯網醫療註定失敗
目前的市場正在逐漸達成一致,互聯網醫療無法成為一個新興的互聯網領域,只能作為傳統醫療服務的補充和有效工具。但是,仍有多重問題困惑著市場,線上服務如何與線下服務進行整合,互聯網醫療的獲客渠道如何在B端和C端之間平衡,互聯網醫療的營收如何在與B端的博弈下增長?
對於從互聯網轉過來的投資者和創業者來說,思維的慣性導致他們始終認為流量和用戶數是在醫療行業發展的首要前提,至於營收和增長的可持續性在先期都不被考慮。正是這種僵化的思維導致整個市場出現了明顯的誤判,以為花錢買流量和用戶就能做好醫療服務。當然,市場很快就做出了自我修正,在資本高歌猛進了一年之後突然就嘎然而止。伴隨著資本的裹足不前,醫療服務特別是互聯網醫療服務市場的投資日趨理性。但什麼樣的模式是有價值的,哪些項目最終能獲得長遠的發展,市場仍非常惶惑,未有定論。下文將從C端的成長性來簡要分析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未來方向。
在現代社保體系構建之前,醫療服務與其他服務一樣更多的是直接的B2C模式。但這種模式雖然簡單直接,但弊端也非常明顯,第一,醫療服務方缺乏制衡,沒有人對醫生進行監管和控制,這一方面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病人也沒有辦法去維護自己的權利。與醫生相比,病人是弱勢群體,各種欺詐和誤導都會導致對病人造成損害。因此,從前的社會對醫生的道德要求是很高的。第二,疾病的風險保障缺乏。由於沒有社保體系,一旦個人得了大病就可能傾家蕩產,這無論對個人或家庭來說都會產生巨大的風險。第三,由於病人全部自費,對價格的敏感度高,大量疾病也沒有經濟負擔能力,這導致醫生和醫療機構的規模始終無法做大,也制約了醫療機構自身的發展。
因此,社會保障體系建立的作用是巨大的:個人風險得到一部分保障,作為第三方的支付方代表病人去有效制衡醫療機構,醫療機構的營收也能獲得較快的增長。但第三方支付體系的建立反過來對醫療服務的生態做了很大的重組,醫療服務的模式不再是B2C,而是B-B-C。醫療服務方首先是面向支付機構獲取賠付資格,從而能獲取來自支付方的引流,最終帶動客源的增加並獲得更多的賠付。但是,當加入保險的醫療服務網路後,在同一網路內的競爭對手能否成功發展則主要依靠面向C端用戶的服務能力,這又是另外一種獲取發展的能力。
在一個支付方多元的市場,首先是2B的能力決定了其未來的發展能力,而非2C。而在一個支付方單一的市場,醫療服務面向C端的能力更為重要,但支付方單一會制約服務的覆蓋能力和水平,壓制服務的創新和多元化。無論支付方是否多元,任何線上的醫療服務都首先是建基於線下,無論是獲客能力還是營收增長,都取決於B端而非C端,所謂C端的爆髮式增長將最終被證明只是市場的想像。下面將從三個方面來簡述這一問題。
首先,在一個由支付方主導的醫療服務市場,線下醫療服務的獲客能力取決於能否被足夠多和足夠大的支付機構所接納進入其醫療服務網路。當然,線下醫療服務的核心還是能否提供優質有效的服務,否則即使能進入賠付網路也無助於其發展,但加入醫療網路是其發展的前提。從中國現狀來看,由於醫保是最主要的支付方,一家醫療機構尤其是大型醫院如果沒有醫保覆蓋,是很難吸引用戶並獲得發展的。
同理,對於線上的醫療服務來說,首先是尋求支付方而非直接面向C端的大眾用戶,這是其發展的前提。從美國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模式來看,直接面向C端的商業模式只有銷售硬體的如Fitbit等算是成功,其他無一例外都沒有突出的模式。而面向B端進行銷售的模式則大獲成功,比如第一家上市的遠程問診公司Teladoc,只面向企業和小型醫療保險網路銷售其服務,從而快速佔據了市場。由於美國支付方多元且大公司的醫療開支巨大但控費需求明顯,面向團體的銷售不僅能快速帶動自身市場規模的增長,也能幫助團體客戶有效控制醫療成本的上升。任何能幫助團體客戶直接削減醫療成本的醫療服務模式創新都能受到市場的歡迎。
而在獲得B端的支持後,自身的服務能力則成為能否擴展的關鍵,而這又反過來與能否獲得B端支持互為表裡。如果服務能力強並確實能提升用戶的健康水平,支付方則更願意採購這類服務,最後支持這類模式繼續快速擴張。而支付方一旦發現這類模式對其控費的意義不大,則會停止採購,而這類公司的發展就會陷入困境。
其次,對於線上的服務形態來說,即使獲得支付方的支持,獲客的有效路徑仍然集中在B端。以慢病管理為例,由於與保險公司在承接團體客戶的保單時會不可避免的添加一些慢病人群進入,為了控制最耗費醫療資源的慢病人群,保險公司就有動力去採購相關的慢病管理服務來配備給這些慢病人群,而非去為已經存在的慢病管理公司自身的用戶付費。由於保險公司不會為非會員付費,慢病管理公司的客戶來源完全依賴於保險公司,而非自己去市場上通過廣告或其他市場推廣手段去獲取的。因此,無論是從獲客能力還是提升營收的角度來看,互聯網醫療服務本身就是直接面向B端而非C端。
當然,正如前述那樣,在獲得了支付方引流的用戶後,互聯網醫療的服務能力是考驗其能否持續發展的核心因素。如果不能讓保險公司看到提升個人健康能力從而控制醫療開支的效果,對這類服務的採購很快就會被終止。因此,目前能夠直接控費的項目是發展最快的,比如遠程問診可以直接降低問診費用就獲得了大量採購。而慢病管理的效果是需要長期驗證的,保險公司的採購是沒有那麼爽快的,這就制約了其快速擴展的可能性。
最後,如何與B端博弈並獲得自身的增長。對於互聯網醫療來說,由於自身並不提供全職醫護人員,主要依靠醫療機構和醫生,如何與他們進行協同來共同為病人提供服務是自身發展不可或缺的另一極。在2013年美國醫改之前,醫療機構和醫生對於提升病人的健康狀況是沒有太大的動力的,因為病人看病次數越多,他們獲得賠付的數額越大。但由於醫改採取價值醫療的理念,是從結果來付費,這迫使醫療機構和醫生必須更多的採取各種措施來控制病人的病情,也迫使他們主動的參與到各類相關的線上和線下服務中去,互聯網醫療也因此獲得了服務方的支持。但很多服務並不是僅有醫生就能做好的,比如在慢病管理中就引入了減重課程中的教練這一角色,更好的輔助用戶控制自身的病情。
從上述三點來看,中國的互聯網醫療服務一開始就主打直接面向C端的市場是註定要失敗的。但這確實也是中國市場的無奈,最大的支付方——醫保秉承著廣覆蓋低水平的政策,是無法去覆蓋更多有價值的醫療服務的,只能覆蓋問診這一領域本身。而中國的問診價格又很低,沒有直接控費的動力。而且,醫療機構和醫生並不是按照價值考核,除了科研他們也沒有動力去提升病人的健康狀況。這就導致服務方與互聯網醫療的意願完全不一致,也很難依靠服務方去推動自身的規模性發展。
因此,無論是從引流獲客、營收增長還是與服務方的博弈來說,互聯網醫療在中國都沒有發展的動力和能力。直接面向C端的服務模式更多的是一種市場的想像力,而非真實可行的路徑。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互聯網醫療在中國完全沒有發展空間,互聯網醫療未來的發展路徑仍將集中在B端而非C端,具體的討論將在《B端:互聯網醫療的發展路徑》一文展開。
主打C端的互聯網醫療註定失敗 | 村夫日記
理想上,醫療之目的是廣澤大眾,儘可能公平公正公開,現如今,做不到的原因有很多種,最大的問題應該是資源絕對不足下的配置不均衡和效率問題,這裡,首先是資源配置、其次才是效率問題。資源絕對不足問題社會暫時沒有參與解決的資格或者實力。
上述問題的解決移動/互聯網技術本來是有機會的,太多行業證明了以上技術對它們的價值。但是對醫療卻沒有,不是因為自以為是的醫療特殊性,也不是政策壁壘(當然有)。試想,在線挂號預約也好、在線診療也好、慢病隨訪也好…這些哪一樣是圍繞資源配置和效率來做事情的?我很早就在專欄里寫過,預約挂號是對現有資源配置不均的挑釁,無非是黃牛升級版,其邏輯是利用技術來幹掉無法產業化的黃牛行業,利用一種不公平消除另一種不公平(所以被政府下文制約了);在線診療挑戰現有醫療規範,根本扯談;慢病隨訪背離現有摸索出來的隨訪流程,阻礙效率太多。
他們這麼做無非是想分一點既有體制的殘羹剩飯(挂號—倒賣資源、診療—叛賣不規範專業知識、隨訪—安利不規範服務),根本上沒有著力於解決醫療資源配置不當和效率的問題,反而是利用資源稀缺和人性貪婪來攪亂既有醫療秩序。說一句大背景的話,理想狀態下,應該是正確的疾病到正確的地方看病,這正是國家致力於推廣分級診療的目的,那些巨鱷所作所為基本是對著干,這也是他們面臨的所謂瓶頸。
行業巨頭一個一個數過來,看看老大的背景,他們懂個球醫療或者懂個球患者的需求或者懂個球醫生的想法!他們最合格的身份也許是傳統葯企做市場的或者做產品的,做過醫生的都少,不可能懂這裡的故事,他們更「懂」商業模式和自己分析得出的需求,騙錢必需技能!
2016年馬上謝幕,潮水退去,脫褲子放屁的馬上露處原形,撈了一票的哥們早就發財走人了,剩下的年輕人繼續接受忽悠。事實上,根本沒有瓶頸,而是產品邏輯都是錯的。要說移動醫療的未來:
1. 分級診療2. 醫學傳播3. 緩解患者有病不可醫
在路上……移動醫療只有兩個方面能夠取得市場上的突破,一是整形美容,二是整形美容。
做整形美容的醫生和求美者都有充足的金錢、時間、心情在這片領域周旋,互聯網醫療給他們提供了充分的場地和更快的聯絡途徑。金錢、時間、心情,這三者缺一不能成市場。而對於大部分需要治癒疾病的患者來說,移動醫療形同虛設,最多是個網上挂號的工具,還不如黃牛號來得放心,而醫療科普的窗口已經被百度嚴重堵塞,有它不如沒它。
對於大部分治病救人的醫生來說,有個丁香園就夠了,閑時翻翻文章交流一下學術技術,其他的App都是趁它推廣期間領個紅包的娛樂產品。醫療行業的基礎條件嚴重落後的大環境下,就好比農村裡寬一點的路都沒修,要啥挖掘機啊,說什麼互聯網+都是白瞎。主要焦慮來自於想在這行業里賺快錢,然而醫療是慢熱行業。無論移動醫療接下來走向是哪裡,沉不下心來打磨產品,潮水褪去後,就知道誰在裸泳。
哇,又是這麼高大上的話題。題主你應該先邀請幾個CEO啊,我也說不了多少內容。我本身沒有參與多少移動醫療啊。在知乎上回答醫學問題這種不算啊。
移動醫療焦慮期,很正常啊。醫療界本身就是一灘渾水,初發優勢耗盡以後,自然會有焦慮啊。有時候,人能夠盡情地焦慮也是一種幸福。按照我專欄里說的,移動醫療的馬爾薩斯陷阱也快到了。
傳統醫療業在國內的發展,也不過就二三十年,就已經成現在這個樣子了。移動醫療本身又能開發出多少新的產能用來續*呢。從這一點大家可以看見醫療行業的實際產能容量並不大。
曾經有人說,中國要步入老齡化社會了,醫療行業肯定會隨之有一個大發展,尤其是移動醫療。但是你看中國的傳統醫療也是伴隨著建國後的嬰兒潮,有體制外的人從裡面賺到錢了嗎?我個人覺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唯一直接得到好處的還是房地產以及相關產業,或者說推動階級固化的相關產業。
很簡單啊,如果你是中國的老人,你心裡想的第一件事,肯定是給兒孫買房成家立業。至於健康,只要我資金來源充足了,國內醫療條件差就差吧,我認識一兩個熟人醫生就行,或者哪怕坐飛機去國外看病呢。換句話說,只要我和我的家庭坐穩了中產階級這把椅子,別的事情都順水推舟了。
也只有年輕人,才有徹底改變整個行業生態的宏圖大志。越是年紀大,越是本能地助推階級固化。而不幸的是,醫療行業就是個老年行業。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得先明白 移動互聯網 和 醫療 分別有什麼特點。
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移動互聯網可以提升社會生產力。那麼,移動互聯網是如何提升生產力的呢?一般情況下,互聯網通過提高信息流動速度以及降低信息的獲取方式,以達到去中介化,最終提高社會生產力,同時從中獲利。
不管是電商,還是網路約車,還是付費視頻,網路直播,全部都是圍繞去中介化進行的。電商、視頻的價格比傳統的線下市場低。這降低的部分,其實就是原來中介賺到的那部分。網路約車降低了計程車的空車時間,是因為原來司機接受不到的信息現在收到了。提升的效率來源於原來司機無法獲取到的信息,因此降低了無產出的工作時間,以此效率。那麼,醫療呢?醫療有問題,大家都知道。那問題出在哪呢?是因為中介的存在,導致醫生效率上不去,價格下不來嗎?
我們分兩個部分討論,一是醫生的效率, 二是醫療的價格。
按照上面說過的互聯網的特點,移動醫療可以從兩個方面提高生產力。1.減少無產出時間。2.降低中介費。第一點是沒戲的。大醫院我們都去過,大夫和藥房,都是120%負荷在運作。信息溝通再順暢,也不能憑空創造生產力。既然沒法減少無產出的時間,也就沒有效率提升可言。
當然,中國存在很多小醫院存在沒病人看的問題,這一部分生產力確實是完全浪費了。但是,病人不去這些醫院,是因為不知道這些醫院的存在嗎?是因為沒有難以獲取到醫院信息嗎?答案是,大家就是不愛去小醫院。把小醫院加入一個互聯網,就能讓大家愛去了嗎?我覺得有待考證。第二點本來就是不成立的。再現行制度下,合法的去看病是不用通過中介的。黃牛是非法的存在,然而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存在。供過於求,價格上漲,這就是市場規律。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有錢人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換取優質、便利,是符合資本市場規律的。
但是,這是非法的。如果能讓黃牛移動互聯網化,引入同行競爭,或許黃牛票的價格能夠低下來,不過同時也可能造成平均醫療價格上漲(直覺告訴我,只要合理監管惡性行為,價格不會比現在高。)。既然互聯網沒辦法提升已經超負荷運作的醫院, 也無法涉及非市場的定價, 那麼移動互聯網就沒有任何可以施展拳腳的空間了。
在醫療方面政策有變化之前,移動互聯網醫療將幾乎毫無作為。瓶頸有三個:
1. 遠離交易。目前移動醫療行業大多數公司的業務都遠離交易,即足量的現金流轉,沒有足量的現金流轉無法給醫生、公司投資人、公司員工等等帶來足夠、持續的信心。即使這種交易在沒有移動醫療之前大量的存在。
2. 醫生資源稀缺。
醫生是醫療行業的核心資源,而其高度專業性、勞動密集性、培養周期長等特點決定了醫生始終是稀缺資源,這就決定了移動醫療在獲取並維繫醫生上的成本會很高。3. 政策。相比其他行業,醫療行業的公益屬性和社會屬性決定了在變化中無法很快進行規模調整,政策的被動推動需要時間來培養。呃現在才看到被邀了。。
那麼。。。瀉藥。。。懶得重新想了。。。我之前在另一個問題下面寫過的回答我就直接貼過來吧。。。
移動醫療的前景如何? - 知乎
研究過醫藥電商,算是移動醫療的一小塊。
結論是潛力大,道路難,政府至關重要。
以阿里健康App為例,使用流程是這樣的。
看起來和普通電商非常接近,都是比價下單的模式,但是阿里做這件事會涉及到的群體要複雜得多,不僅是藥店和消費者,還有政府和醫院,在此梳理了一下它們的關係,進行分析。
綠色代表準備就緒,黃色代表還在糾結,紅色代表尚未準備就緒
藥店:理論上會起到引流的作用,但是醫藥的需求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還是屬於低頻的需求,高頻使用者以老年群體,而他們對阿里健康這種APP的接受度不高,購藥行為還是以距離和習慣為主導。所以真正能引來的流量很少,那麼藥店就缺乏幫助推廣阿里健康的動力。
消費者: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樣的方式可以省一些錢,但是應該也省不了太多,因為目前僅限於非處方葯,而且線上購買還有假藥的擔憂。如果開放了處方葯,那麼又會產生接入醫保的需求。
醫院:一旦破除以葯養醫,利益受影響最大的是醫院。目前處方葯市場基本被醫院佔據。處方葯毛利高、市場份額大,是真正養醫的部分。即使官方開放了處方葯網售,醫院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很可能不讓處方外流,直接導致線上購葯在「上傳處方單」這一環節就流產。
政府:從前面三方的分析中,我們可以捕捉到幾個關鍵詞,處方葯、假藥、醫保,這三條都對應著政府的決策——是否開放處方葯、是否准入醫保、是否開放藥品監管碼。
去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CFDA)公布的《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擬放開處方葯在互聯網上的銷售,從而啟動一個規模達上萬億元的醫藥電商市場,該消息給藥品零售行業帶來巨大震動。不過,時隔一年多,處方葯網上銷售的政策遲遲未能啟動,處方葯網上銷售的政策或將被暫緩。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也是受到醫院方不肯鬆手的壓力,另一方面在利益驅動下網上可能產生大量虛假處方,藥物流向無法監管(可見電子處方系統也是亟需的基礎建設之一)。
即使處方葯開放,也要等藥店購葯能夠實現醫保報銷,才能真正讓處方葯消費大軍潮水般湧入。但我國的醫保還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大部分的錢都在統籌賬戶中。個人賬戶的錢是可提的,而統籌賬戶的錢不可提,但到藥店買葯只能用個人賬戶的資金,所以,患者還是會傾向於在醫院購葯。(這一部分其實不是特別了解,如果有錯誤歡迎指出)
至於藥品監管碼,相當於藥品的「電子身份證」,監管部門希望藉此實現藥品生產、流通、消費的全程監控。從2006年開始,「藥品電子監管網」的數據平台由中信21世紀公司(今阿里健康)運營,阿里健康能夠利用自身掌握的資源控制好假藥問題(但是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提出異議,認為「應立即停止藥品電子監管碼系統由企業運營」,言下之意是不能由企業獨佔公共資源,矛頭直指阿里健康)。
由此可見,醫藥電商不同於打車軟體,補貼好司機補貼好用戶就能建立起市場,面對監管還能靠游擊戰躲。對於阿里健康來說政策的走向至關重要,而對藥店和用戶的補貼跟破除醫藥養醫,讓醫院心甘情願參與合作所需的補貼相比簡直是毛毛雨。
醫藥改革的領導者究竟應該是誰?
事實上,互聯網巨頭試圖插足醫療領域早有「前車之鑒」,美國的電子病歷推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每年,美國醫院出現的數以千計的病人死亡案例,是由本可以避免的醫療差錯造成的,這其中古董般的紙質醫療記錄要負很大的責任。事實上,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業內人士、科技公司和政府部門一直在討論以數字化醫療記錄來代替紙筆。對於醫療保健相關的信息技術行業,成功實施電子病歷堪稱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人們本以為信息技術公司能夠領導電子病歷的推廣,但事實是多年來,大大小小的廠商都投入巨大的資源來推行電子病歷,卻都鎩羽而歸。
第一個電子病歷系統在20世紀60年代末就出現了,毫無疑問,撲街。到了二十一世紀,硬體性能已經飛速發展,互聯網也被廣泛採用,英特爾、微軟、谷歌、西門子、通用電氣、東芝都進入過這個領域,這些努力堪稱投入巨大,林林總總——其目標定位於醫院、政府部門、僱主、病人、衛生系統……然而,即使通過這樣多樣化和高強度的努力,直至2009年,只有9%的美國醫院實施了電子病歷系統。而且,即使在這些裝備了此技術的醫療設施中,其實際使用率也遠遠低於遠期。
電子病歷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為什麼還被拒絕呢?
對醫院方來說,成本是一個問題,建立電子病歷系統、系統維護、培訓員工、項目管理,這些項目加起來成本巨大;醫院寧願利用這些錢去做一些更加「可見」的改良,比如購進最新的核磁共振機;電子病歷系統永遠都擺在那裡,而且還會被改進得越來越好,越來越便宜,明年再考慮也不要緊。除此之外,醫生也不願意花時間接受培訓,改變自己的操作流程,因為這必然導致初始階段效率的下降。而對於最終的受益方患者來說,單個患者因傳統病歷受到危害的概率也小之又小。
在信息技術供應商、醫院方、醫生、患者這些參與者當中,沒有一方的收益能夠大到足夠補償其他各方的損失。這個生態系統需要這樣一個領導者:它的盈餘不受到單個患者的影響,而受到整個群體的影響,患者的整體規模越大,盈餘也就越多,保險公司、衛生保健系統、政府都符合這種條件,最大的當然是政府。
最終改變局面的是聯邦政府,奧巴馬政府在2009年介入了電子病歷領域,制定相關法律推動電子病歷,同時撥付大量資金(270億美元,而前任政府為5000萬美元),主要用於對醫院和醫生的激勵,最終電子病歷被大範圍地被建立起來。
這個案例向我們展示了領導者的重要性,它不僅要有長期獲益的遠見,有意願,還要有能力——包括財力和強制力(蘿蔔加大棒的組合),並非每一個參與者都適合扮演這一角色。雖然阿里健康的願景良好,阿里集團財大氣粗,但是面對利益關係盤根錯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醫療領域,它可能還不夠格當一個領導者。
一直困於醫療改革的政府可能也需要轉變思路。對政府來說,醫改這件大事只許對不許錯,但是這些互聯網的攻堅者們能夠用為政府試錯,不斷改進、迭代,調整方向。所以除了足夠的強制力和大量資金投入之外,政府也要善於藉助生態系統內各方的力量,通過立法、制定行業政策、費率管制等多種手段,來加速創新的進程。比如一方面完善醫生的收入制度、給予合理的利益分配;一方面開放處方葯和藥品監管碼倒逼醫院改革;同時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進行監管,讓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同時作用,屆時醫療行業的堅冰才有可能被打破。
我是廣告位:微信公眾號「創新廣角鏡」,看一看來瞧一瞧!
問問題的孩子是哪個公司的CEO啊?這麼不清楚前途,不死才怪。
移動醫療啊,沒瓶頸啊,這就一死路,瓶什麼頸啊。
往遠了說,真要讓你們搞成了,中國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醫療保障體系會毀於一旦。幾乎是沒有任何贏家的結局;
往近了說,你們手上有什麼資源?更何況,咋咋呼呼的「互聯網+醫療」聲音覆蓋下,不是所有人都蒙圈,醫療問題的根源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有使命感的孩子也在著手解決,可惜,解決方法裡面最不重要的一條就是移動醫療。永遠躲不過一個原則:望聞問切
移動醫療沒有瓶頸,因為這瓶子都是虛的。醫療的模式千百年來都是一對一的,病人要一個個看,手術要一台台做,這個沒有改變其他的改變都是皮毛而已。
上一家單位做的就是移動醫療,千辛萬苦靠融資撐著一直找不到盈利模式。主要的原因:1.向醫院收錢,不可能!醫院機構可不是企業,人家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只有你優待它別想著它萌給你點啥2.向用戶收錢,也可太靠譜!衛生部規定移動醫療不可以向用戶收錢3.向醫生收錢,也就是在線問診分成,收益非常小4.賣流量,也就是用戶量變現。路線很長盈利很慢還可能有政策風險5.向第三方收錢,比如藥商,保險公司等等目前老東家採用的是3和5的模式任重道遠
還是知乎大神多,看到的基本就是真相了!
之前曾經在某香上花了幾十大洋諮詢醫生,得到的答案和百度搜索差不多,然後甩你一堆保健品鏈接
移動醫療涉及到的利益方太多,如何分配利益保證多上共贏是關鍵,16年的互聯網醫療面鋪的太廣,涉及利益方太多,很難達到平衡,個人認為小範圍起步,從一個科室入手可能會有很大的空間
供給不足的時候,提高效率也是很容易見到天花板的。
移動醫療的瓶頸,從2006到2016再到2026,都只有一個,國家如何能用最少的投入,解決13億人口的保健問題。
移動醫療的根本問題就是醫療本身。
如果說傳統行業狀態是上世紀的,那麼醫療行業狀態就好像在中世紀。你無法讓生活在中世紀的人用上21世紀的生產工具。分享幾張圖吧,希望能幫助到題主
移動醫療,向患者,醫院,醫生收費都不靠譜呀,so,向藥廠或者保險公司收費才是王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