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逐漸滲透各行各業,在未來有哪些新的趨勢?


我想稍微給直播這件事澆點冷水。

的確,直播現在越來越火,YouTube憑著良好的基礎建設平台前段時間也做起了直播,Facebook Live最近也加入了變臉、預定直播時間和雙人錄製的功能,更不用說國內的如火如荼:KTV在直播、電商行業在直播、金融行業在直播。不過想想以前的球賽、晚會也是直播,這並不稀奇。真正帶來巨大改變的是移動端直播的興起,讓人具備了隨時隨地觀看的可能,所以說關鍵是技術創新的整體「生產率提升」效應,而不是創新本身提高了「生產力」水平。我們對互聯網連接一切這種文化所做的選擇,結果卻造就了史上最孤立的社會體系。這是題外話,拉回來說直播這件事。

風口出現向來是基於技術變化,電商崛起基於互聯網普及,O2O是移動互聯網時代,而移動直播則更多是3G、4G的普及。但當前2C的直播應用火爆的來源,正在於把技術思路真正做成了互聯網產品。利用明星或者話題熱點轉化為流量。過去,偶像與粉絲的互動,主要靠現場演出,場地、人數、距離多有受制,現在則沒有了這方面的限制。所以說2C直播主要還是明星和秀場的模式為主,前段時間網上很多說平台刷單的事情,其實無論刷單與否,都改變不了最終馬太效應的結局,在2C直播領域能活到最後的只是極少數。

很多人在進入直播行業時,並不了解直播行業的水深火熱,以為有一筆錢或者融到資加上一腔熱血就進場。但其實直播不是金礦,目前大多數公司都沒有盈利,利潤率奇低。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直播的本質。

直播主要目的是營造強烈的現場感,直擊用戶的大腦,實現在日常生活中所不能達到的「夢想」,所以現場感和社交性很重要。靠新鮮感聚集流量只能算是初級階段,一旦用戶失去新鮮感就會迅速流失。直播真正的價值,是陪伴或者展現,是雙向互動的沉澱。

而作為內容或者社交導向的產品,與是否是直播已經沒有關係,其本質還是在於本身的用戶留存。目前主流的秀場模式,問題在於用戶和主播的流動性,很容易快速流失。導購直播,推銷員進行視頻化和內容化,這方面還有很多可以整合資源的空間,各個公司根據自己的業務特徵可以打的組合拳很多。遊戲直播因為特定的受眾和題材,逐漸轉型成了小型的視頻內容門戶。

直播本身並沒有成熟的行業價值鏈,所以簡單的秀場模式是不完整和不可持續的。對網紅來說,當觀眾無法得到更多新鮮感的時候,圍觀和付費的動力會迅速喪失。而非熱門的主播更是難以持續,這使得平台難以形成長期沉澱。目前能看到的嘗試,仍然只是用新的人物、場景和內容來滿足用戶獵奇心態。所以說,如果沒有創新化的內容輸出,儘管用戶仍在增長,但用戶留存和持久沉澱的問題終究會暴露出來,最終市場格局只會留下少數綜合性直播平台和垂直細分的特色平台。

事實上,視頻直播並不是社交溝通的有效方式,也不是用戶的剛需。除了秀場模式為代表的娛樂方向之外,視頻移動直播其實還有更多的場景應用。比如商品發布會、娛樂體育賽事、技能培訓、在線教育、新聞資訊等等,這些場景的商業化前景其實更加清晰。

接著,我們來看商業模式。

作為新一代社交平台,移動直播的變現幾乎同步展開,這一點類似於遊戲。直播平台上線第一天起,從打賞道具到功能設置,都在引導用戶付費。映客號稱收入很高,但這依賴於巨大的在線活躍人數,當人數低於一定闕值時這個模式行不通。至於PC平台,最難辦的則是帶寬費用的問題,直播的流量巨大,每個月這些平台都要為帶寬付出數千萬的代價。秀場和遊戲還略有區別,遊戲平台需要支付主播的簽約費,簽約和挖角的成本甚至成了遊戲直播平台最大的支出,鬥魚長期燒錢已是眾所周知。

目前我們創業者的普遍結構性問題是商業敏銳度顯然不夠。也許是我們的教育體系並不鼓勵小孩子參與商業活動,因此造成很多年輕人對於商業生意的想像,仍然很淺薄。大部分創業團隊都是從商業模式的左邊開始思考:我有一個想法、我有什麼關鍵資源和厲害的技術、或者我有產業經驗等,結果不是搞錯用戶,就是無法精準的接觸用戶,甚至根本不知道是哪裡出問題。這中間的過程太漫長,錢和時間就這樣消磨殆盡的例子十分常見。大部分現在做直播的創業者就是這樣,參照現成的商業模型,寄希望於自己是大浪淘沙剩下的一個,殊不知機會極為渺茫。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其實創業者應該要從商業模式的右邊開始思考,你為用戶創造了什麼價值?如何通過不同方式傳遞這個價值,這些都是需要花時間釐清的關鍵問題。很多創業團隊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會犯的錯誤是,告訴我市場很大,機會很多,但這只是你自己的觀點。商業模式里其實有非常多的假設,重點是,團隊如果沒有很自覺的思考和討論,他們很容易自我感覺良好。要能看見自己的盲點,創業要有熱情沒錯,但除了熱情之外你要很誠實,要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不足,要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問題,再用自己的熱情去找到方法解決問題。

一個好的生意五年前不能做,不見得現在不能做;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在中國可以做,不代表在美國可以做。經營環境有太多變數(趨勢,市場等等),每個商業模式都和當時的時空背景與市場狀態有密切的關連,中間當然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卻無法被輕易複製,這也是創業最難的地方。

再來說下潛在的價值空間。

和傳統工業產能過剩不同,娛樂領域我們向來並不缺需求,而是缺供給。雖然生產者很多,但對於口味越來越刁的用戶來說,遠遠不夠。但目前市場的悲哀是,真正願意沉下心認真醞釀產品並不多見。做產業底層結構的,因為投資長期回報率不如大平台可觀,大部分時候並不為投資人和媒體所關注。

去年我在看直播這個領域的時候,當時我有兩個方向很有價值,一個是前面提到的,聚集用戶的平台,眼下的模式也許有缺陷,但如果具備長期留存用戶的能力,可以等待其模式演變;另一個則是工具化,為企業或個人提供視頻移動直播的解決方案,也正是題主這個問題所對應而需求。

但我看到絕大部分的直播都把目標放在C端,企業服務的很少。有人會說各個大企業都可以自己做直播,做B端沒有前途。但搭建直播平台需要相當的技術和硬體投入,對於普通企業而言開發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尤其是一些特定的專業直播需求,比如說遠程會議、產品發布、安全監控等,需要的定製性也很強。如果為企業提供性價比合理的視頻移動直播服務,而且更容易快速實現商業價值。當前線下的會議、活動非常之多,從未來趨勢上看,線下活動都會配合直播。如果技術實現的便利度和成本能大大優化,這是一個可以很容易算出來的價值。與2C播更多的是「明星網紅+(場景)」的形式不同,2B直播的內容注重價值與沉澱,滿足客戶需求,例如面向行業的直播營銷可以幫助客戶更好的了解產品,提高銷售轉化率。

但去年在看直播領域的時候,做這塊的並不多,寥寥數家。其中以商務直播為主的微吼是最早定位在技術服務的公司之一,服務對象是類似天貓這樣的第三方。當時和他們的交流當中,能明顯感覺到從2B切入帶來的技術積累,例如編解碼的優化,容錯性的切換,比一家公司從頭開始搭建平台要好很多。並且,因為2B直播比2C的要求要高的很多,作為商業傳播,卡頓和崩潰幾乎是不可容忍的。所以做2B直播對質量把控的要求,是遠遠高於2C視頻直播的。這種技術積累對於未來形態的開拓,或許會是一種優勢。

當前鋪天蓋地的這些直播平台,優點是簡單,只需要移動端的設備和解決方案,大部分問題都是視頻處理的問題。而類似微吼這樣的企業服務產品,承載的是富媒體流的直播,視頻只是媒體流其中的一種形態,此外還有文章、桌面共享等各種互動方式,都需要同步進行傳播。所以2B角度考慮的東西,實質上是通過不同路徑傳播內容,同步性變得十分重要。而且,實際的應用場景中需要考慮PC、攝像機、無人機等各種硬體配置,以及各種格式視頻文件的傳輸。各種採集設備、文件格式、直播模式,都需要涉及。那麼後者的優勢就出來了,對於未來直播形式的可擴展性,就具備了更多空間。

對於想做直播平台的人,如果現在開始做2B業務技術積累恐怕是來不及了,倒是可以考慮和已有的這些企業服務產品進行合作。2B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範圍比較廣,作為給商務客戶量身定製的東西其實是方便了中小企業。

還有一個誤區,很多人一說直播就是移動直播,其實PC和手機端是可以打通的。但直播本身的豐富變化性更多還是產生在PC端,移動端的增長很大,但只會是一個迷你版,提供發起直播和觀看直播這些簡單的社交互動。要想玩出花樣,PC端功能的豐富度很重要,這更加不是一個新公司能夠簡單搞定的。

回到企業服務的話題上,結合積累下來的數據,進行精準的數據分析,其實是能夠把大數據營銷結合到視頻直播當中的。一個直播過程中,這部分觀眾在哪兒,人物畫像是怎樣,對什麼活動感興趣,這些分析出來以後,對營銷效果的價值不言而喻。

只要抓住細分市場,致力於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力,是大有空間的。以滴滴打車為例,順勢從消費市場進入企業用車市場,得到了市場的良性回應。那麼在同樣充滿著強勁需求的視頻移動直播企業市場上,又有什麼不可能呢?所以企業服務必然會是將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最後,從創業者的角度總結一下。

回顧歷史會發現,創業公司總是會面臨BAT競爭的威脅,然而有的公司能活下來了,多數卻沒有。視頻行業的競爭曾經是PPTV、愛奇藝、搜狐和優酷土豆的天下,現在除了騰訊視頻外都比較慘淡。唱吧也逐漸落後於全民K歌,純粹依靠線上流量的公司與滴滴美團小米這種有實體環節的公司相比,城牆脆弱得多。必然會在很短時間內,2C直播行業的格局將塵埃落定,多數場上的玩家會在內容/服務同質化、成本入不敷出的困境中消亡。

作為創業者,只有在理解直播業務本質,判斷自己的業務能否做直播、怎麼做直播、用什麼解決方案之後,才是考慮要不要去做的問題。

眼下的社會氛圍讓大多數人只重術不重道,只重答案,不重過程,因此造成很多創業風潮就是一窩蜂,因為沒有經過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做的東西很淺,所以我們就會看到大家一直在換一個方法、換一個新名詞,其實都是在做一樣的事情。許多時候提了案例大家只想照抄。

然而現在的生意並不是這樣做的,因為變化實在太快,你需要真正的去了解客戶與情境、了解市場,然後釐清自己的優勢和資源,一直去追問、確認什麼是現在去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目的性地去做嘗試和盲目撞牆是兩回事。

因為投資的風險性和基金的時限性,投資機構往往會一窩蜂追逐離錢進的行業,尤其是缺乏概念的情況下。繼O2O概念冷卻之後,直播恰恰是離錢最近的,所以大量平台拿到投資,幾大互聯網巨頭也全部入場。但仔細觀察數據,你會發現目前的直播平台兩百多家,但大部分都很早期,很大一部分連A輪都沒拿到,更糟糕的是很大一部分主要靠燒錢維持,源於盈利模式的單一。直播的便捷化、低門檻,以及對新技術的吸收,使得它不會成為偽風口。但應該認識到,直播未來只是各行業的標配,不會成為很多個「總和平台」。擁有超級流量的入口和渠道,最終仍將掌握直播受眾的實際需求。如果變現模式上不清晰,最後很難和大平台進行競爭。等錢燒完,畫好的大餅應聲落地,轟轟烈烈的投入也便打了水漂。

最典型的,如收購Periscope這個直播App鼻祖的Twitter——CEO Dick Costolo 7月1日辭職,半年多時間的努力仍然無法止住Twitter用戶及股價的流失。Twitter面臨商業模式卡關之時,它的競爭對手們卻挾著更新的商業模式、以大幅度的成長一步步進逼甚至超越了Twitter。Twitter的問題極其顯而易見,和Skype類似,原因都出在未能即時更新商業模式,在全新的「社群」行為模式之前,因其太過簡化、與其偏向單向的發文形式,缺乏深層的雙向互動與多元交談性,而變得不合時宜。即使買下了Periscope,Twitter公司就其在社交平台的競爭場上,卻仍然未能即時觀察到其間的細微變化與隱藏於其後的模式,也提不出質變的創新;於是,當一波波新的趨勢海潮翻湧而來,Twitter就像是沙灘上的沙雕,逐漸被海浪淘盡而慢慢煙消雲散。

眼下的直播毋庸置疑充滿著數量泡沫(非金額泡沫),這種追隨概念博取機會的策略已經在過去幾年中被一次又一次證明是投資黑洞。事實上,只有圍繞價值鏈中最核心的環節來布局,獲得撬動更多資源的槓桿,才能真正降低風險。從這個角度上說,網紅培訓的生意看上去是抓住頭部,但其實和遊戲行業想複製自身成功一樣高估判斷。這些環節是什麼?在哪裡?值得大家思考。

隨著經濟變冷和O2O等泡沫的破滅,市場越來越謹慎,投資人也不再追逐商業模式創新,而轉而關注財務收入。但平台當前的收入能維持多久,這是新的問題。別忘了上市公司併購的手游公司,有多少達成了持續的收入目標?
眼下直播中最成熟的部分,反倒是屬於企業服務這部分。之前看到新聞里說,微吼最新一輪的融資加入了關於收入的對賭,這樣的條款在直播平台當中還是第一次見到,是利是弊也許見仁見智;但敢於強調收入部分,至少說明業務本身的商業模式成立。反過來說,沒有幾家直播平台敢拍胸脯保證自己未來的數據不會增長停滯或者活躍下降。對2C的直播平台來說,要麼像遊戲平台那樣對內容具有控制力,否則需要找到新的商業模式或者業務的核心落腳點;不然等到資本光環褪去,恐怕是一地雞毛。

所謂商業模式,說穿了就是你靠什麼方法賺錢,你究竟創造了什麼價值是別人創造不了的?即便互聯網不需要第一天就賺錢,但你有沒有什麼原因讓客戶不離不棄,這是最重要的關鍵點。在尋找的過程要投資要燒錢很合理,但是你有沒有思考你取得這些客戶之後有什麼因素讓這些客戶不會離開?這才是真正的功力所在。


直播暴發戶的紅利時代,迅速來臨,也迅速過去了。

在電視台主導的年代,直播是一砣大事,負責過直播的人那都是台里的精英。

技術讓直播變得簡單,從一砣高大上的東西,變成人人可乾的事情,這中間當然會有大量圍觀,然後有大量的一哄而上。

我們有太多的一哄而上,就像去年初爆發的VR,不知道燒了多少投資,結果呢?

這還是得回到一個基本話題:直播的意義,什麼東西值得讓受眾去看直播?

重大體育賽事。我是體育迷,我不在場,我需要跟在場的人同步看到比賽過程,而不是等結束了聽到一個比分。

真正的探秘。你今天去到了百慕大,說我來給你們直播我在百慕大的實時經歷(前提是也得有信號哈),那我願意看,因為其他人很難去得到那個地方,而且對結果完全未知。

全民關注的事件。雷洋案如果開庭,庭審的直播;文藝座談會,座談會的直播……

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去到個餐廳,直播他們吃飯的過程,你第一次覺得新奇,第二次覺得有點搞笑,接下來呢,有誰,有這個時間,去看這種直播?明顯的,那就是整天沒啥事可乾的,勢力一點,他們為直播的支付能力在哪裡?

大家提到《楚門的世界》,要真是有個《楚門的世界》,24小時直播,你們真有閑心去看人家的生活嗎?

名人、明星24小時直播肯定有人看,問題是明星的光環值錢,是在於他們工作的成就,還在於神秘,當所有都不神秘的時候,能值多少錢?

網路直播的特性,決定了直播時長至少必須是1小時起步,才有可能有圍觀度,如果每天都有直播內容,試問這個內容摻雜了多少水分?裡面還剩了多少笑點或者賣點?

大家都在讚美《地球脈動2》,試問你知道那背後花了攝製組多少時間、多少片比嗎?那是淘汰了無數東西,最後給你剪出的精華。但凡他們拍攝時就在給你直播,那些幾小時幾小時根本不動的機位,你真的有耐心去看嗎?

直播技術簡便,帶來的新奇特紅利已經過去了,能留得下來的直播,只會回到真正有直播價值的內容上。

經過設計、剪輯,一堆人智慧加工的錄播節目,還是王道。


直播把成為網紅的專業門檻拉到了最低。

什麼門檻都沒有,人人都可以試一下,只要拉得下臉。

當然主要是適合中國大地上最多的表演型人格者。

直播簡直太好了,一點門檻都沒有。


場景+優質內容+互動形式, 總結思維導圖一張獻獻醜

修正: 紅點直播只是音頻直播


我說一個爆點,醫療。我們以後再來看準不準。


一、概念界定

首先直播是一項技術,直播本身不是一個行業。秀場直播現在太火爆了,以至於人們提到直播就想起秀場直播,然而在秀場直播火爆之前,體育直播,賽事直播等等已經是非常普及的。直播這項技術其實已經被用於秀場、社交、教育、醫療、電商各個領域。對於手機直播未來的趨勢的討論,我認為不能僅僅只局限在秀場直播這個場景。

二、直播未來的爆點和趨勢

一個行業開始火爆之後,資本和創業者便蜂擁而上,開始在這個行業耕耘,做平台一統江湖是奢侈的,經過市場的廝殺,只有在合適的時機,擁有足夠能力的那個平台才能笑到最後,然而互聯網讓創業者和投資人痴狂的是一統江湖是不可能的,淘寶天貓如此強大,京東、唯品會在這個市場上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因此,直播在未來2年內都是資本和創業者青睞的對象,越來越多的直播產品會出現,直播目前所存在的審核問題、高帶寬成本等問題會逐漸得到解決,直播的市場會更更加成熟。

盈利模式將多樣化

直播產品雖然要支出高昂的帶寬成本,但是和傳統的c端產品不一樣,直播產品的變現速度很快,觀眾購買道具,順其自然地綁定了銀行卡或支付寶,然後向主播打賞,主播和平台分成,並且連接了用戶的支付手段,這是現在和未來直播平台最大的盈利方式,也是吸引大量創業者和投資人最大的引爆點。然而,作為c端產品,直播同樣擁有c端產品的盈利模式。廣告、會員、競價排名、垂直電商都將是直播的盈利方式。

直播產業鏈的完善

直播從今年上半年開始火爆起來,直播的產業鏈已經若影若現。直播本是IP時代下的產物,直播中的IP便是主播,只要直播不死,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直播產業鏈上笑的最開心的肯定是主播的擁有者,主播經紀公司站在直播食物鏈的頂端,各大網紅經紀平台、遊戲經紀平台、模特經紀公司向直播產品輸出主播,一個遊戲主播的簽約費動輒到達上千萬。面對高昂的成本,直播平台開始培養自己的主播,即時自己的直播平台死了,也可以把主播賣給其他平台。想想發展了很多年的足球俱樂部,直播的發展模式不也是這樣嘛,只不過直播的平台更大,可涉及的場景更豐富。

直播產品向垂直方向發展

SNS群雄逐鹿已經是上個十年的故事了,現在回過頭來看看,SNS的江湖並沒有被幾家大平台所壟斷,專註於校園場景的人人網雖然已經暗淡了,但是當人們提到問答社區就會想到知乎,當人們想到電影社區就想到豆瓣,當人們談論科技就會想到果殼。鬥魚、戰旗tv、熊貓tv仍然在遊戲直播的領域比拼;映客、花椒在美女主播領域比拼。遊戲直播和美女直播佔了先機,接下來會出現什麼?會議直播:創業圈的活動每天都會有幾百場,而目前的活動都是通過門戶網站進行直播,未來應該站出來一個專門做會場直播的平台,將大大小小的活動進行直播。總之,直播的遊戲才剛剛開始,直播產品將圍繞著一個用戶群體越來越垂直。最終幾個在垂直領域的老大又會將觸角伸到其他領域,企圖成為直播界的淘寶。鬥魚本來是做遊戲直播的,現在不也有美女直播了嗎。

直播將成為各大網站的標配

直播的本質是一種技術,直播不是一個行業。技術只有和實際生產結合才會產生價值。教育應用直播來實現在線教育、醫療應用直播來實現遠程醫療和在線問診。電視購物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記得,不也是應用了直播的技術,如今,用戶已經普遍接受直播,淘寶已經直播雙12晚會了,誰知道淘寶會不會也搞個直播購物呢。

-----------------------------

2017年7月11日更新如下:

一、現象級的滲透

作為直播產業鏈上的工作人員,這一年來都在思考分析直播的驅動力,直播的機會,直播的爆點。或許是因為自己的既得利益和這個行業的興盛息息相關,甚至不願意公開承認短短一年時間,這個行業不再像去年那樣存在那麼多看得見的機會,他不如去年那麼熱鬧了,創業者和資本都在這個風口尋找機會,就連本來和直播不搭邊的公司也在搞直播+的概念,好像這樣就能下一輪融資多搞幾千萬了,這不是一個壞事,也不是在貶低這個概念,正是這群富有想像力的人們,當直播和電商結合在一起,電商直播的概念早已不是新玩意了,教育類的直播也早已被用戶接受,直播確實在各個行業滲透,這是一種現象級的滲透,催生了新的玩法,新的體驗,新的商業模式。

二、去年和今日

但是當你身處這個產業鏈上的時候,你會發現,直播在洗牌,這個行業漸漸在清醒,大家在思考,在觀望,其實大家都沒有消停,其實大家都只是在看新機會罷了。實際上這個行業並沒有衰退,只是在趨於飽和後在進行沉澱。是秀場直播在去年形成風口之後,讓直播這個沉睡的技術發光,讓人們感受到了直播的能量,然後再被複制,在各個泛娛樂的場景複製,在各個行業複製。就如人們所預測的那樣,市場趨於飽和之後,大家冷靜下來在思考,政府也開始了監管。所以直播目前的狀況只是新平台新機會的出現在減緩了,然後從整體的平台成熟度和流量的增加肯定和去年同比是翻倍地在增長,然後強者改變規則和玩法,強者更強。對於用戶來說,他可能只記住了幾個直播平台,但是他肯能不知道其實這幾個不同定位的平台都是一家公司的。

三、真正的翹楚

我們所說的YY直播,他其實不只是YY直播,而是YY直播+虎牙直播+知牛財經+ME直播+YY教育+YY娛樂+MarsTV+火貓TV。這是一個 「秀場+遊戲+財經+教育+娛樂」的直播集團軍

年齡大一點的朋友應該還記得9158,9158這家公司是天鴿集團,而現在他們已經有喵播+水晶直播+歡樂直播+瘋播+9158視頻社區+新浪SHOW+新浪秀場+心意吧+歡樂吧

戰旗tv其實他的公司叫邊鋒網路,這家公司正在賺錢的是遊戲

再看看巨頭在這場競戰鬥中的戰果:

網易系:網易cc+網易bobo+網易新聞+蘿蔔直播+薄荷直播

百度系:百度百秀+秀吧(美女直播吧)+遊戲直播吧(貼吧)+擼直播(hao123遊戲直播)+奇秀

阿里系:光圈直播+來瘋+火貓TV+陌陌直播+哈你直播+一直播+MSeeTV

騰訊系:騰訊直播+鬥魚TV+龍珠TV+TGA+齊齊互動+Hi交友+花樣直播+紅點直播

樂視系:樂show+樂視體育+章魚TV

你會發現一場風暴過後,最終的大流量還是在巨頭手中,還是在那些本來就有大流量入口的巨頭手中。那給創業者的機會在哪裡?

四、真正的機會稍縱即逝

狼人殺:去年年末,今年年初,大家把狼人殺這個遊戲(社交)搬到線上來了,鬥魚、熊貓、戰旗、全民都開了狼人殺直播專區。再後來大家又通過音視頻技術,直接在app上玩起了狼人殺。然而狼人殺的機遇也是稍縱即逝,目前排名靠前的天天狼人殺、狼人殺、歡樂狼人殺、玩吧狼人殺,聲優狼人殺基本都是2017年Q1上線。這幾款產品要麼有遊戲娛樂的背景(公司本身就是做泛娛樂產品的)要麼就是和一些直播平台有深度的合作交流,做直播,做比賽,與直播平台相互引流。盈利模式也和直播特別相似,通過禮物、道具來獲利。狼人殺也算是在直播這個場景下催化出來的新機會,絕對是新機會,把玩了好多年的遊戲突然搬到線上來玩,這不光是新機會,甚至可以再催化更多機會。倘若把流傳在民間多年的那些緊緊地在我們身邊,但是又已經像一個深刻的習慣不被我們不輕易發現的社交方式,小遊戲,集體活動,讓他們產生一種線上無邊際的體驗,這個是不是一個機會?倘若這個邏輯是對的,馬東做飯局狼人殺似乎已經晚了一步,他應該做個線上版的奇葩說。

短視頻:今年3月23日,短視頻平台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輪3.5億美元融資,由騰訊領投。3月31日晚間,阿里巴巴文娛集團宣布旗下土豆網轉型為短視頻平台。6月初,微博宣布成立短視頻創作者聯盟,準備用MCN機構的力量,在短視頻領域專業造星。如果說短視頻迎來了風口,可能大家覺得不太對,因為早在之前就有papi醬、日食記、罐頭視頻、一條、二更大紅大紫了。但是你發現之前的短視頻是自媒體帶動的,但是這一輪的短視頻機會卻和直播息息相關。快手火起來也是在去年直播的風口期,微博也是通過去年的直播風口期股價大漲。papi醬這種是PGC的,他們是通過一人或一個團隊來影響用戶,但是這股短視頻風潮,你看到的是UGC為主或PUGC為主的,這和直播是一樣的。去年,隨著直播的崛起,我看到了大大小小的經紀公司,通過各種渠道招主播,今年他們還在招主播,只不過他們不單單給直播平台招了,他們也在給短視頻平台在招。這說明了在直播時代,不僅流量為王,內容也是為王的,但是一塵不變的內容形式是生命力不強的,抵抗力弱的,所以內容是需要迭代的,因此迭代到了短視頻平台。倘若這個邏輯是對的,從短視頻的內容形式迭代,接下來會怎麼樣呢?倘若這個邏輯是對的,你預測到了下個內容形式,你就已經領先了。

知識付費:去年下半年開始,在直播快進入尾戰的時候,知識付費火了起來,人們討論這是不是一個風口,這是不是一個偽經濟的時候,知乎live、得到、分答、微博、微信、喜馬拉雅、果殼、36氪、虎嗅、鈦媒體、小密圈還是都火了一把,不管最終這種模式能不能成功,他終將在這個時刻對這個行業留下烙印。知識付費,我覺得老羅是用的最好的,我覺得在去年上半年老羅已經在想怎麼通過直播這個風口和他的專業結合起來,老羅做了得到app,終於他看到了知識付費來了,老羅厲害的就是他把知識付費這個熱點和已經被廣泛接受的直播結合到了一起,要看直播得先付費,把直播的視頻錄製下來還可以再賣。我當時還在想老羅這種玩法算在線教育還是知識付費呢?但是又覺得這麼想太傻了,太教條了,哪管他屬於哪門哪派,你能給我賺錢就好,說的好聽點,你能給用戶帶來價值就好。春晚、世界盃、奧運會這些都是熱點,熱點事件的直播從上個世紀就開始了。而老羅給我的啟示就是把一個熱點行業通過直播來玩,按照這個邏輯想,鬥魚、戰旗都給狼人殺開了直播專區,好像都是同樣的道理。那下一個熱點來的時候,能不能通過直播來搞,當然不是生搬硬套地和直播拉扯在一起,而是把直播當做一個被普遍認同的技術工具來傳播這種商業模式。

經過這輪洗牌,你會發現就如這個社會如此現實一樣,資本的原始積累是多麼重要。最終活下來的活的好的直播平台還是屬於那些本來就是超級流量入口的公司。但是萬物皆有裂痕,因為那是光進來的地方,而這恰恰是這個時代最公平的地方。就像那個滿懷理想的少年,當你看到這世界萬象之後,你是懷疑自己還是昂首向前?你抓抓後腦勺說,繼續往前走,管他呢。

利益相關

我們團隊是做音視頻和即時通訊的,開放sdk、api介面、demo和demo源碼。開發者接入後就可以實現音視頻通話、即時通訊、直播的功能。歡迎相互交流學習。我的qq3103607948

對於直播,在技術上了解多一些,從其他角度看,知乎專欄這篇文章彙集了我對這個行業的理解,歡迎大家指點。我的認識不一定正確,歡迎大家指正、補充。


想到了一部電影,叫《楚門的世界》,這是不是其中一種趨勢?

想想自己會對哪些直播內容感興趣,差不多也就找到答案了吧?

我能想到的:

1,明星即時表演,真人生活秀等

2,有趣的視頻內容,包括一些脫口秀,搞怪,遊戲解說,各種解說巴拉巴拉

3,新聞即時播報,社會事件第一現場等

4,美女表演秀,生活秀

5,在線教育,即時的演示教學,疑問解答等

6,直播導購,營銷

……

還有很多,歡迎補充

感覺上面任何一個點都能玩的的飛起~

如前面的答案提到的,真實感,即時性是直播最吸引人的地方,但直播吸引人的本質還是內容,當真實感,即時性成為常態 ,新鮮感不再,只有不斷製造新內容,才能不被淘汰。這個特點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現在全民直播的現狀只是剎那煙火,真正活下來的只能是具有極高內容創造能力的個人和組織。

說了一堆廢話,哈哈

———

看看別的答案,發現自己答的好勉強,還好沒人認識我~( ̄▽ ̄~)~


vr直播,

沒有主播在那兒逼逼

只是單純的帶你去體驗不同的人生。

比如高富帥A與白富美B的約會。

高富帥A開個VR直播。

我們這樣的屌絲是不是戴著VR就體驗了一下與白富美約會的感覺呀?

白富美B開個VR直播。

你們這樣的女屌是不是戴著VR就體驗了一下與高富帥約會的感覺呀?

比如戰地記者。做一個戰地直播啊

再往後ARVRMR實際上都會做到一起去。

這就是未來啊寶寶們。

只是這一切都基於一個就是設備的輕小型化。

不會很遠的。

相信我

哦然後我還要黑一下

一天不黑就渾身難受,

就是真有了,

肯定的被你們做的庸俗化獵奇化艷俗化,

嗯,還有商業化,

不變現不是你們風格。

我這樣想乾乾淨淨站著賺倆文藝錢的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當然這很好,

這很我國。

來,

幹了這碗黃河水!

然後又看了一下其他的回答突然感覺我真是貴知一大清流呢。。。

(ˉ▽ ̄~) 切~

差點就驕傲了呢。


現在日子非常不好過。


2017年直播行業面臨著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在成為風口之後如此迅速地跌落。直播是第一個經歷過山車的行業,從2016年的獲得追捧成為風口,到2017年年中的沉寂,速度之快讓人咂舌。

2017年直播行業有諸多大事發生:

  • 映客與宣亞國際的上市重組失敗;
  • 鬥魚第一大主播55開(盧本偉)使用外掛無法洗白;
  • 估值5億的光圈直播倒閉引發行業哀鴻遍野;
  • 移動直播花椒流量超過映客,引發全民直播偽命題的討論;
  • 「吃雞」的火爆帶動直播觀眾超過《王者榮耀》,也帶動鹹魚主播翻身;
  • 熊貓直播開啟直播平台首次大規模品牌宣傳;
  • 陌陌直播模式缺乏增長空間,帶來股價的大幅下跌

.....

我們一起來回顧2017年直播行業的變化以及可能對2018年造成的影響。

一、潮水褪去,小平台死亡,大平台衰落, 馬太效應加速

2017年直播平台主要有4件與行業息息相關的大事:

  • 2月份估值5億的光圈直播倒閉,CEO失聯,引發了行業的倒閉潮,也開啟了直播平台對於虛熱的反思;
  • 鬥魚宣布成為首家獲得D輪融資的直播平台,並宣告業內首先實現盈利;

  • 10月易觀國際數據顯示,花椒直播月活1133.5萬,首次超過映客,成為流量最大的純移動直播平台;

  • 12月宣亞國際重組映客宣告失敗,映客的上市計劃擱淺,前景堪憂。

從以上大事件,我們可以看到直播行業2017年格局的變化:儘管有包括光圈直播在內的幾十家直播平台倒閉,但是處於行業第一和第二梯隊的直播平台仍在在牌桌上,包括純遊戲直播的觸手,以及被蘇寧在2016年11月併購的龍珠直播,從邊鋒旗下重新獨立的戰旗直播,直播平台的核心玩家仍然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是說,在2017年中直播行業並沒有太大的洗牌,這其中的主要原因無疑是各大直播平台在上半年幾乎都完成了新的融資。

以下是上半年的一些融資事件:

  • 5月2日,獵豹旗下的http://Live.me直播獲6000萬美元融資;
  • 5月16日,虎牙直完成7500萬美元A輪融資;
  • 5月24日,花椒直播獲得天鴿互動1億元B輪融資估值約為50億元;
  • 5月25日,熊貓直播完成10億元B輪融資;
  • 上半年,鬥魚直播完成D輪10億元融資,但到11月21日才宣布。

移動直播層面,花椒的日活數據已經超過了映客,並且映客的數據與年初相比已經跌去了相當比例,某種意義上說缺乏強勢母體的流量導入,映客的日活降低幾乎是不可逆的。

而在PC+移動直播來看,鬥魚賺足了眼球,為了提升當時最大流量來源的《王者榮耀》的直播人氣,平台拉攏了企鵝直播的張大仙,以及虎牙前主播國服第一貂蟬九日,以及當時的一哥嗨氏。此外還有軒子巨二兔(ASMR第一主播)、納豆(B站第一主播)、這個少女不太冷(陌陌第一主播),可以說利用高價吸引簽約主播也為鬥魚帶來了穩定的流量。當然鬥魚也有諸如厭世小孤影、郭mini、趙小臭和丸子、韋神等知名主播跳槽,但總體來說流入主播大於流出。對於主播的強勢挖角和投入也讓鬥魚得以在段時間拓寬了護城河。

而直播的風口已經過去,VC的興趣已經從直播轉向了短視頻、新零售等風口,資本的湧入只會聚集在頭部直播平台,這將加劇直播平台的馬太效應。畢竟對仍處於燒錢的直播平台來說,沒有資本的支持大多數平台都活不下去,2018年直播行業將迎來洗牌,處於第一第二梯隊的直播平台將出現被大公司併購或者甩賣的現象。

二、遊戲直播崛起,遊戲成為核心,直播內容趨同

在2016年底,直播成為風口後為了應對投資者瘋狂的追捧,包括映客在內的多家直播平台高調喊出了「人人都是主播」的全民直播論調,風頭一時無二。到了2017年下半年,直播從風口上跌下來,又回到了風口起來之時,此時行業從業者終於認識到全民直播不僅是偽命題,所謂的直播社交也不過是美好的幻覺。直播仍然是年輕用戶消費內容的其中一種選擇,僅此而已。

在全民直播的背景下,參差不齊的內容,泛濫的秀場模式讓風口下的直播更顯得先天不足。眾多直播平台紛紛在內容上尋找差異化的突破口,遊戲直播的再度崛起就是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傳統直播平台的遊戲貢獻了超過70%的流量和營收,而其中最大的當屬在2017年春節崛起的《王者榮耀》,王者榮耀一款遊戲貢獻了整個直播平台30%~40%的流量。

這還不夠體現遊戲直播的崛起,2017年另外一款遊戲的風靡才真正證明遊戲對於直播的重要性。3月上線、8月在國內開始火爆的《絕地求生》,在直播平台上的流量已經超過了《王者榮耀》,眾多的LOL、爐石、星際甚至是諸如馮提莫這種唱歌主播,都開始了「吃雞」並將直播分類設置為絕地求生。而遊戲對直播的影響還體現在張大仙、miss 、55開、小智這樣身價頂級的主播,幾乎全部都是遊戲主播。

遊戲和秀場成為遊戲直播雙流量引擎後,直播平台的內容就高度趨同了。花椒,映客都上線了遊戲頻道;鬥魚,花椒,映客等都上線了短視頻功能;花椒上線了陌陌的附近動態功能;映客上線了陌陌狼人殺語音功能......和其他高度同質化的互聯網產品一樣,抹掉直播LOGO,可能你都確認不了這是哪家平台,趨同的內容也將加速行業的洗牌。

三 、PGC探索加速,廣告全面變現開始

2017年是直播平台的PGC以及自製內容元年,在內容同質化和產品趨同的背景下,直播平台主要做了三件事:

1. 自製PGC內容

直播本身是內容性的載體,UGC與PGC結合是必然趨勢,儘管PGC的成本較高,但對平台專業內容的建設、品牌提升、主播的粘性都有重要的作用,關於PGC的高成本問題,在《資本的局,直播的病,鬥魚映客們扎堆融資背後的心思與隱憂》里有所提及,所以PGC也成了2017年直播行業升級的表現。

熊貓直播推出了《pandakill》狼人殺直播,還得到了攜程的獨家冠名和主播囚徒作為旅行魔法師的深度合作;全民直播上線了《作死直播間》《全民大胃王》等節目;鬥魚直播上線了《女拳主義》綜藝;虎牙直播推出了《godlie》狼人殺節目;花椒聯合愛奇藝,SMG推出了首檔汽車音樂脫口秀《卡拉偶客》。PGC內容成為直播平台內容差異化的核心方向。

2. 自製主播評選及線下頒獎禮

2017年,直播的另一個內容風向標是各大直播平台紛紛舉行重磅主播評選,並進行盛大的線下頒獎禮和明星表演,形成了直播平台特色的草根主播+明星結合的表演模式。通過線下頒獎禮和明星表演,適時地對泛直播用戶傳遞品牌影響力。

映客舉行了櫻花女神和映客先生兩場發布會,5月在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了櫻花女神星光夜,李宇春、華晨宇、張靚穎等明星出席表演,11月在水立方舉行了映客先生星光夜,鄧紫棋、李榮浩等出席。12月花椒1218直播節在北京BTV大劇院舉行,並在北京衛視同步直播,范冰冰、林志穎、薛之謙等明星出席。2018年1月鬥魚年度盛典也將在上海舉行,虎牙年度盛典1月底也將在廣州舉行,YY的2017年度盛典也首次從廣州挪到了北京。

3. 全面的商業化

如果說2016年直播平台對商業化還有些扭捏,擔心影響用戶體驗或數據外泄,那到2017年下半年,直播平台開啟了全面的商業化。映客成立了映天下公司,負責商業化售賣,也開發了直播間中插等模式;鬥魚直播除了常規廣告的售賣還與妮維雅合作狼人殺定製節目以及頻道的冠名合作,一直播開通了主播手勢暫時特定動效等創意功能......從某種意義上說,直播平台已經將直播的核心玩法和優勢資源進行了商業化,直播用半年時間走完了常規移動互聯網需要四五年的商業化道路。當然,不可言說的直播數據,也讓直播的數據監測並未完全開放。

四、開掛、撕逼、違約跳槽

和經紀公司的核心是明星一樣,直播平台最核心的資產也是主播。相當一部分的粉絲是跟主播走的,所以我們能看到頂級主播到新平台首播就能收穫不少的粉絲關注,陌陌當家花旦阿冷剛到鬥魚的前一周,就收穫了超過百萬的粉絲,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從陌陌遷移過來的。

因為直播平台的激烈競爭導致直播平台對主播的渴求強烈,豐厚的收入讓主播需要不斷出新內容,也讓主播開始膨脹。所以2017年主播成了直播的關鍵詞,開掛,撕逼,黑料,違約跳槽集中爆發。

開掛。遊戲主播需要持續不斷保持高水準的技術,而遊戲不斷迭代,主播很難在不同類型遊戲中保持同樣水準,開掛就成了必然。但對於粉絲來說,是最厭惡開掛的,主播開掛就和運動員吃興奮劑一樣。「吃雞」興起後,先後有魔音糯米,55開(最知名的遊戲主播),鬥魚TV主播王牌不僅在自己的日常直播中使用外掛,更是出現了代打職業聯賽使用外掛的情況。雖然看起來外掛主播核心爆發在鬥魚,但各個平台都不會少。

撕逼。55開和笑笑因為水軍撕逼,楚河和嗨氏因為面子開杠,PDD和小智因為遊戲晉級吵翻,55開和帝師,笑笑和大官人也爆出不和。同平台的主播不和也會在一定程度影響主播的穩定性,在曝出和楚河不和之後,嗨氏就從虎牙轉戰鬥魚。

張大仙違約跳槽鬥魚,韋神違約跳槽虎牙,嗨氏違約跳槽鬥魚,嗨氏母子要挾平台等黑料被曝......對平台來說,主播和明星一樣都是藝人類的存在,但直播主播的整體素質並比不上明星,加之又沒有專門的經紀人和包裝團隊,直播主播非常容易因為個人原因曝出負面。而曝出負面後主播又沒有,或者根本不懂用PR手段來引導輿論正向發展。

同時由於主播大多是從薪資較低的電競選手成長為年薪千萬的高收入人群,所以大多數主播非常容易膨脹,和平台的關係也並不穩固。因為簽約金而違約跳槽非常普遍,這就導致主播的管理非常困難,也呈現出低專業化的特點。同時由於遊戲主播缺乏秀場主播類似的公會機制,大多是單打獨鬥,這也是造成遊戲主播管理困難的外因。

2017年,主播負面的集中爆發,從側面說明了直播平台和主播的關係並不穩固,同時主播也有非常大的可能成為直播平台的潛在風險。在55開外掛事件爆發後,鬥魚就被用戶認為縱容主播開掛引發了不少口水戰,主播已經成為了直播平台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五、直播+X成為標配,但發展並不順利

2017年,直播以平台和技術對互聯網進行了改造。

直播+X平台賦能。眾多的品牌將直播作為平台和傳播渠道進行合作,無論是品牌宣傳活動還是線下發布會,直播都成為標配。眾多主播成為企業新營銷模式的一環,取代媒體成為品牌的核心座上賓,其中以電商活動和手機廠商(如魅族,華為,小米等)、遊戲品牌(如網易荒野行動)尤甚,行業甚至也出現了「不邀請網紅直播都不好意思開發布會」的現狀。

直播+X改造企業產品形態。全民直播後,眾多品牌認識到直播經濟在聚集人氣和呈現產品上的優勢,也紛紛開啟直播功能,對現有業務進行改造,甚至也帶來了品牌的第二春。陌陌添加直播功能後帶動股價持續上漲,還因此撤回了納斯達克退市的申請。淘寶、唯品會、聚美優品、蘇寧易購等電商紛紛開啟直播功能,輔助品牌帶貨,其中淘寶直播、京東直播與入駐第三方品牌結合極深。

與此同時,綜藝+直播,旅遊+直播,教育+直播都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但隨著直播風口的過去,直播+X特別是企業+直播的發展並不順利,聚美優品、唯品會等平台的直播在首頁已找不到入口。而對於蘇寧易購來說,即使直播入口仍在首頁保留,但尷尬的是同時在線的直播主播數經常不足五個。長期以直播作為內容,對普通的企業來說仍然困難重重,商業主播的直播動力低和低觀賞性嚴重製約了企業將直播作為核心工具。對於某些企業來說,直播+X已經成了雞肋,難有其他產出和品宣價值。

儘管直播+X有非常好的應用場景,但直播的內容豐富性和可觀賞性仍然是一個難題,因此對於直播+X來說,要麼針對細分市場用戶需求,要麼作為平台激勵品牌或內容創作者提供直播內容,只有淘寶、京東這樣的大平台才能真正玩得起直播+X。

2016年刮起來的直播之風在2017年戛然而止,靠著風口誕生的移動直播以及加速發展的PC直播回歸常規增速。在資本褪去的2018年,移動直播將大批倒掉,而PC直播也將迎來變賣或兼并潮。主播在2018年會爆發更多的問題,成為制約直播平台發展的關鍵。

直播,2018年不好過。

作者:毛琳Michael,互聯網市場從業者,微信公眾號:鳳毛麟角(fengmaolj),微信:361986574


參考電影---楚門的世界


目前直播已經融入各行業,各平台,並且成為流量變現的利器。從遠景來看,隨著新技術的陸續應用,移動互聯網充當的媒介形態有望再次巨變,伴隨著歷次科技進步,我們接觸信息的主要方式由文字變為圖片,由圖片變為視頻,由視頻又衍生出直播,期間演變周期越來越短,信息傳播方式越來越高效、豐富、立體,那麼可以預見類似全立體音效+全景直播這樣的直播技術也許在數年後就會帶來新的風口。

新風口應該就在2020年左右,拭目以待。新風口應該就在2020年左右,拭目以待。


謝知友們邀。前幾天關於直播的答案之後,邀請我回答直播方面問題的人就格外多,也有不少朋友問我:你是不是不看好直播?直播在未來還有沒有更好的趨勢?恰好看到這道題,來回答下吧。

首先,從個人角度講,我還是很喜歡直播這一載體的。除了個人喜好之外,在我看來,這種新的傳播形式,相比其它任何傳播載體,都能找到自己的獨特優勢:

1.視聽同步性:有研究表明,人所接受信息的感官越多樣,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就會更強。時至今日,雖然媒體的形式越來越多,但是真正能實現視聽同步的,仍然只有電視(電影)和視頻網站兩種。而直播,本質上是以視頻為載體的,因此相比其它媒介是有優勢的。

2.即時互動性:如果視聽同步性這一優勢也能被電視和網路視頻擁有,那麼「即時互動性」絕對是直播這一載體獨一無二的優勢。傳統媒體,紙媒也好,電視也罷,想實現互動幾乎不可能;到了自媒體時代,粉絲和內容創作者可以進行互動,但是依舊是帶有延遲的非即時互動。而直播,可以創造粉絲和網紅的即時互動,這無疑更容易打動目標受眾。

當「視聽同步性」和「即時互動性」能合二為一時,直播經濟自然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事實上, 將這兩者發揮到極致,也就可以找到直播在未來的一個新的商業趨勢——直播+電商。

一直以來,直播平台們採用的都是「X絲捧人場,土豪捧錢場」的商業模式,但是這隻發揮了直播經濟的一小部分的價值。而將「視聽同步性」和「即時互動性」這兩大要素考慮進來,再去思考直播和電商的關係,我們會有更清晰的答案。作為產品人格化的主體,直播的網紅擁有明星的某些特質,可以充當產品代言人的身份;而同時,作為一個可以即時互動的對象,直播中的網紅直接或者間接展示商品,回答問題,又相當於一個終端的銷售。如果說朋友圈的微商只能不停地發圖賣貨,那麼直播平台上的網紅可以用視聽結合的方式傳遞更大的信息量,兩者效果很難同日而語。

關於直播+電商,我最初的了解是來自映客平台上,一名網紅在直播期間反覆展示自己代理的某款微商化妝品。在畫面中,我看到,很快就有絡繹不絕的人去加主播的微信求購化妝品,而通過淘寶等渠道搜索購買的只會更多。這種以廣告形式的直播+電商,可能是最基礎的商業模式,但是同樣也是最簡單粗暴的一種,無論主播的收入還是廣告主的轉化率,都相當可觀。

實際上,類似的廣告已經相當普遍,附圖一張,是某直播平台的網紅廣告報價(小部分)。

而更深入的玩法,則是將產品本身融入到直播里,用集群效應提升整體曝光度,創造二次傳播,同時也有效提升銷售的轉化率。這個玩的很不錯的,就是前段時間很火的杜蕾斯直播了。

雖然,經過了幾個小時的前戲,最後無數觀看者表示:「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但是在無數網友的期待和吐槽下,杜蕾斯的品牌再一次得到了完美的曝光……

前邊所說,無論是微商,還是杜蕾斯,還僅僅停留在曝光的層面上,而淘寶直播則實現了更直接的「賣貨」。最近名氣比較大的,是AngelaBaby直播代言美寶蓮口紅的發布會。其實一開始作為不了解化妝品的直男,並沒有體會到這場直播的影響力,也沒覺得轉化率會有多高,後來才得知……

兩個小時,賣出了1萬支口紅!嗯……比起某些直播平台「號稱1萬」的在線人數,馬雲笑了……

後來也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策略,其實也很簡單,把購買按鈕直接嵌入直播頁面,甚至連填寫地址、支付之類的流程都無需跳出直播頁面。最大化地降低了消費者的決策門檻,自然就提升了由曝光到購買的轉化率,這一招不可謂不高明。

再舉最後一個例子,也是最近剛剛結束的一個活動——天貓國際的「極限盛典」直播活動。

同是阿里系,天貓和淘寶的玩法區別還是不小的。淘寶直播,更多傾向於網紅經濟,希望成為新的網紅孵化陣地,以小品牌為驅動力,實現網紅變現。而天貓直播更多傾向於品牌輸出,不惜成本聚集活躍粉絲,然後突出長尾效應實現快速轉化。在手法上,一般也都是高大上路線,衝擊力非常強。其中,天貓國際的玩法尤為特殊,之前的「蘋果發布會」讓我記憶猶新,這次也很有意思,直接喊出了「9國32場跨境直播」的口號。

嗯,無視高大上的名詞,通俗說,就是在全世界各地直播商品的生產流程、銷售現場、使用場景……從韓國化妝品,到日本動漫手辦,各種商品以最自然的形式,成為了直播最關鍵的一部分。從韓德國廚房,到紐西蘭家庭,最真實的場景成為了直播的主題。

其實一直以來,場景化的直播一直是很多直播平台所追求的目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又存在很多阻礙。以360的水滴直播為例,雖然長期推廣,還是不溫不火,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缺少互動性和新鮮感。人需要的是沉浸式的體驗,所以願意花上萬塊和一周時間出國旅行,也不會看某個無聊場景的直播哪怕一分鐘。

反觀天貓國際這次的直播,這兩個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海外直播」的概念,讓直播不再是只看網紅在屏幕前搔首弄姿,而是體驗境外的真實場景;而以商品為主題的全程互動元素,又保持了這一直播活動「即時互動」的特性。在這個過程中向受眾輸出的,不是枯燥的商品信息,也不僅僅是網紅導購,更是商品所帶來的全新生活場景和生活方式。

從尋找顧客,到尋找生活方式的共同公約數——通過這一方式實現的銷售轉化,相比傳統媒體亦或是普通自媒體的傳播自然更高。相應的,這些被直播吸引而來的用戶會有更強的忠誠度,可謂一舉兩得。

例如,在日本場的直播中,少女帯逛二次元倉庫,直接亮出各種Made in Japan玩偶,實際上全程都會很自然地引導觀看者購買某旗艦店的玩偶手辦商品,目測銷售轉化率會相當可觀。

再比如,7月4日的美國國慶日焰火直播,直接把坐標設在紐約阿茲利公園。雖說像素不太高,不過能在國內看到美帝的獨立日煙花,還是不錯的一件事情。

情不自禁想起水果姐那首歌:

You just gotta ignite the light and let it shine

Just own the night like the 4th of July

"Cause, baby, you"re a firework

Come on, show "em what you"re worth

Make "em go, "Aah, aah, aah"

As you shoot across the sky-y-y

the night like the 4th of July,還是蠻應景的。而實際上,在這場直播的主辦方是天貓國際梅西百貨旗艦店,全過程中都植入了推廣,側邊欄、評論區里也都是各種商品信息,全過程設置了互動抽獎之類的活動。將營銷植入在直播內容之中,不僅不容易引起受眾群體的反感,也能夠帶來更高的轉化率乃至二次傳播。從這個意義上講,用直播內容吸引消費者主動幫你曝光,會成為直播+電商的新機遇。

(邊看邊買,都是套路……)

移動互聯網時代,將廣告塞給用戶正在成為過去,而將廣告打包成有價值的內容,讓用戶主動了解,可能會成為廣告主最好的選擇。作為內容的載體,直播興起於網紅經濟,但也遠遠不止於網紅經濟。

突然想到羅振宇在今年的跨年演講里提到的一句話:商業交易的入口一共有三代:流量,價格,人格。在未來,人們會越來越多的為人格化的商品買單。而面對更加獨立、更加個性的年輕一代,傳統的明星營銷已經無法再如此大的作用。新的消費者,不僅需要商品的人格化,更需要這一人格化的主體,是近距離可以觸碰的「人」。

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直播塑造人格化主體的IP的同時,同時又通過電商這一渠道更好地發揮自己的IP價值。而在這個大趨勢下,無論是杜蕾斯的大型百人直播,還是淘寶的美寶蓮明星直播,抑或是天貓國際的跨境直播,每一個例子又都能代表電商與直播在跨界融合過程中的一種細分新趨勢。

直播規模化,網紅明星化,場景跨境化,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用內容去打動消費者,直播+電商將成為比傳統渠道更值得的選擇,也將成為直播這個行業本身新的商業趨勢。

難得花時間寫個長答案,關於直播就說這麼多了,以上。


這是一個教害羞男人跟女孩子說話都可以賺錢的時代;

這是一個美少女直播吃飯都有人看的時代;

這是一個向人提問回答問題都需要付費的時代;

從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整個世界的信息量爆炸式地增長,然而有多少人能清楚地認識到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對自己是無意義的呢?

你們討論商業模式,討論行業前景,討論這個那個,而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年輕人把自己的業餘時間貢獻給觀看直播。除開遊戲直播,佔比最大的群體就是美女直播了。甭管直播內容是什麼,只要有一張網紅臉,總會有觀眾。可悲的是,美女千千萬,卻沒有一個是你的。

直播,尤其是美女直播對社會最大的影響將會是,造就一大批廢物。話重了些,但如果屏幕前的你現在每天都能花上半小時看這樣那樣的直播,不好意思,你差不多已經是個廢人了。

要我說,90%的直播內容都是毫無意義的,甚至連生理衝動都無法滿足。有這閑工夫,不如去看新聞聯播。


大家都知道現在直播市場已近過熱了,未來的一年內一百多家直播平台的90%都將面臨嚴峻的生存壓力,而重點是直播市場一地雞毛之後還有沒有新的機會?不請自來,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不當之處請指教~

第一、視頻直播平台是生態還是僅僅是一種模式?

用百團大戰來形容目前直播領域的競爭比較貼切,歷史上的百團大戰比較典型的有,視頻門戶網站、團購大戰。視頻門戶競爭格局定下來來之後出了AB站和各種基於視頻門戶發行的網生內容製作公司,團購大戰結束之後什麼都沒留下。視頻門戶和團購的核心區別在於前者是生態後者只是單純的一種新的消費模式,同樣的道理,如果視頻直播未來可以像視頻網站一樣是一種新的內容生產和發行平台,那麼在基於視頻直播的生態上必然還有很多其他創新的機會,但如果視頻直播僅僅是一種模式的話,那麼視頻直播除了平台本身之外後進者也就沒有價值了。

第二、人們看視頻直播是因為無聊和窺探

想要回答上面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人們為什麼喜歡看直播。目前直播的分類有很多,但是我覺得可以這麼分,體育直播(騰訊體育)、遊戲直播(鬥魚)、生活直播(映客)、企業直播(尾喉)和秀場(YY)直播5種。體育和遊戲直播都具有競技特性,直播的觀賞性比錄播的好;生活和企業直播是根據直播的發起方來界定的,以前個人的生活只能通過社交軟體用圖文的方式來傳播,現在可以直接用視頻直播,企業直播更多的是為了同行交流或者品牌宣傳;秀場直播是最特殊的一種存在,其實相當於古代的戲院,表演者通過賣藝來獲得打賞。

無論是錄播和直播,都是在消費內容。錄播可以做的更加精良,觀賞性和連續性比較強,製作成本也更高;直播的內容質量普遍低,大多數情況下是一些素人的表演,有些沒有才藝的就只能刷臉了,但是內容形式比較靈活,可以滿足獵奇和窺探的需求。從內容的消費心理來看,錄播的內容大多數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是精神消費,與實物消費相對應;直播消費更像一種娛樂消費,遊戲+體育+美女是最容易獲得直播觀眾的品類。

到底是什麼樣的直播觸動了大家的神經,以至於直播成為現象級的產品?我認為是生活直播,當大家發現身邊的有些人僅僅靠刷臉就可以月入幾萬,直播吃飯、直播睡覺都有幾十萬人圍觀的時候,大家心裡就有些不平衡了,很多人也開始躍躍欲試,慢慢的加入到直播大軍的行列了。當然這只是一個早期的誘導因數,生活直播的普及是在遊戲直播的基礎設施上慢慢發展起來的,沒有前期的用戶培養和網路環境的建設,直播不可能這麼快速的發展。遊戲直播火起來有其必然性,因為電子競技天生就適合直播。

所以人們為什麼喜歡看直播呢?除了體育和遊戲之外,看生活直播和秀場直播最大的動力在於無聊和窺探。映客為什麼這麼火?因為大家都太無聊了!因為我們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窺探別人的生活了!(我並沒有貶義,無聊也是一種需求)

其實按照上面的分析,視頻直播貌似有點生態的影子,因為直播內容的分化已經很明確了,有點像視頻門戶下電影、電視劇、綜藝等等劃分。但奇怪的是,貌似每個直播APP,甚至是某一個垂直直播APP,都想成為一個獨立的平台,這視乎不太符合邏輯。就好像你看電影和電視劇只能到分開的兩個平台上分別觀看一樣,貌似很彆扭。這是因為直播,特別是生活直播已經有了一定的社交屬性了,一個社交平台必須是一個獨立的平台,而不能是幾種功能堆砌的綜合平台(比如微信、陌陌和BLUED分別是熟人、陌生人和同志社交平台)

第三、直播是社交嗎?

就目前而言,我認為直播不是社交。因為主播和觀眾的交流是一對多的,這樣的社交效率真的極低,跟你去地鐵上搭訕的效率差不了多少。當然直播有其特殊性,就是你可以用禮物來刷自己的存在感,平凡的出境可以得到主播的關注。整體上來講,直播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講不是一個社交工具。未來也許當每個人都帶上智能眼鏡或智能設備時,直播都跑到戶外來了,走在街上的人可以很快發現周邊的主播和觀眾,這樣應該算是一種社交了吧。

第四、未來直播的趨勢是什麼?

體育直播(騰訊體育):其實是一個強版權資源的活,自古都是,未來也不會變,新進者門檻高,所以會比較穩定;

遊戲直播(鬥魚):以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行業的整合兼并在未來1-2年內勢在必行,因為平台不可能無限期燒錢下去,現在燒錢其實是為了未來討一個好的價錢,因為遊戲直播真的不賺錢,這是由用戶價值決定的嗎,用戶會為自己玩遊戲付錢,但是不會為看你打遊戲付錢,就好像視頻網站推行會員制一樣困難;

生活直播(映客):未來最多3家,進來再多的創業公司都要掛。現在很多創業公司都想切入垂直直播,我認為這樣走肯定是走偏了的,你有聽說過一個專門做綜藝節目的APP成功了嗎?

企業直播(微吼):這塊的需求大家都忽視了,企業直播不像生活直播或者遊戲直播一樣操作簡單,還會涉及到鏡頭的切換、角度的調整以及線下的布置,如果能夠推出比較好的企業直播解決方案,專門針對企業主的直播也許還有一絲機會。

秀場(YY)直播:秀場直播未來肯定會慢慢被生活直播給替代,兩種實現途徑,一種是原來主打秀場直播的中小公司慢慢失去用戶,然後倒閉;第二種就是強勢的秀場慢慢轉變為生活直播,然後加入生活直播的大PK!

結論

說一下我的結論吧,目前視頻直播其實更偏向一種新的模式,並不能像視頻網站一樣建立起一種全新的內容消費的生態。任何新加入的創業公司未來的價值都不大,除了你的直播玩法非常新穎,就像移動直播顛覆PC直播一樣具有革命性,或者成為一個專門為直播平台生產PGC內容的內容公司,但是你的價值也是有限的。


其他趨勢我不知道,但是廣電總局的唐僧式緊箍咒會越念越凶!


終於知道實名反對的價值了,凸顯自己的專業性和建立自己的答題信心。

實名反對 @孫志超的關於直播的大部分觀點,想看趨勢的拉到最後面。

這個問題一看到大V答了,我個人就不想回答了,粗讀一下 @孫志超的回答,主線是:

直播目前的現狀討論

直播的盈利可能

直播將要大洗牌

直播的寬容度討論

直播的屬性:內容、工具

資本或自己對直播市場及其他可能蛋糕發酵期的市場的態度

關於資本,我沒啥發言權。就直播來給大家提供和 @孫志超相近但表述不同的討論,以饗讀者

背景介紹的話,基本沒問題。

其實直播,很多家在盈利的!不盈利的,是燒流量的移動端,原因是對秀場的叛離!

在PC上,傳統的YY、網易BOBO、6間房、9158、QQ炫舞等等直播都是賺錢的!準確地說,是靠秀場模式賺錢的!

所以,如果針對的是要流量才能講故事的移動直播(全民直播),目前確實大部分未盈利,但是產品內容主要是秀場的,盈利就是大多的。

並且秀場關於主播的成本也是不低的……(這是我絕對能保證的)

直播的屬性:

可能 @孫志超理解沒錯,但是表達上有些問題。

直播的本質,太多了!!

我們沒辦法定義任何一種直播不是直播的本質,就像去定義任何文字不是文字的本質一樣。好吧,文字的本質是記錄。

非要說一個本質:直播的本質是可觸達的互動可能。

互動,不是一定要現場感,互動,也不是一定要不能達。互動,就是簡單的能感受到的實時的信息和交流。

可觸達的互動可能之外,可以有內容消費、可以有情景共鳴、可以有你想的直播所有。

商業模式不說了,在直播說直播:

映客、淘寶、微博、陌陌都在搞直播,直播還能與哪些行業做結合? - Nero Lee 的回答

創業、市場環境什麼的我也不大懂,你們覺得不對歡迎反駁。

2B、2C 的討論:

這個非常有趣。

說句透心底兒的話,在一年前,你說2B玩直播?那你就是2B。

先引申一個話題:

直播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直播目前、包括最近2年,都是蛋糕發酵期,就是做蛋糕,如果不能理解的小夥伴了解一下團購和出行就知道了。

蛋糕發酵,就是砸錢養習慣。沒有習慣,都是扯淡。

所以資本前仆後繼的進來,把蛋糕烘焙起來【題外話:傳統的邪惡勢力(秀場模式)太強了,把蛋糕弄成黑暗料理了】

正是因為一年多來的蛋糕發酵,所以2B才有了市場可能。如果直播產品是用的自己技術積累的話,隨時可以2B,您別不信。用戶對直播的寬容度比各位非行內人想得要低的多。

所以,直播這件小事,從2b來說一開始可能會好,是不大對的。

應該是那些老產品的技術積累未來是有轉化成技術服務商的可能的。(比如網易BOBO,我在知乎看到好幾回他們家的廣告了)

講到這裡也反駁得差不多了,因為 @孫志超是大V,我在正面討論的時候總有點不自信,大家感受到字裡行間的不客氣或者什麼的,也勞煩見諒了。

回答題主問題:

直播滲透什麼行業?

在未來有什麼趨勢?

什麼行業都可以滲透,流量穩的行業:

娛樂的內容消費:競技、情色、綜藝、旅遊等

助益屬性的內容消費:教育、輔導、技能、導購等

區域的社交直播:服務用戶社交(實現O2O)、結合品牌區域輻射

*如果演算法牛逼,關於社交的隨便做,可勁兒買流量就行。

未來趨勢?

凡是說未來的,基本吹牛逼的。

1.直播會成為場景入口和環節紐帶,這個觀點應該是關注直播話題的大家都知道的。

你把直播想成一個流媒體生態系統的關鍵要素,而流媒體的市場未來就是直播的市場未來。

像文字一樣,即時通訊的市場未來肯定會帶來無限的想像可能。

而直播的集合是要大於即時通訊的,因為它的輻射力,共鳴可能,傳播可能都是還沒被挖掘出來。

2.VR什麼的,太不確定了,萬一想錯了,就讓人尷尬,大家在評論區隨便想,我和你討論是可以的。

3. @孫志超 說的 部分直播產品化為直播服務商,我是認同的。一部分做細分內容,一部分做好演算法社交組織興趣社群,還一部分做定製服務。

*關於這點很好展開說,展開說也太雜且沒必要,這點大家可以自己多想像的,想像不要成本。我就不隨便帶路了。

有興趣還是看下我的這個答案

映客、淘寶、微博、陌陌都在搞直播,直播還能與哪些行業做結合? - Nero Lee 的回答

直播的題目我都不想答了, 像我之前說的,這個蛋糕已經變成黑暗料理,不做秀場是馬上死,做秀場是死馬上。

直播平台 以後肯定還是巨頭們坐下來談流量圈地的故事,後面進來想做平台的盡量考慮區域、細分,有一線生機。

對了,給大家說一下,以後線上線下的消費戰大家會看得很精彩,菜鳥、京東、順豐四通一達、新美大、支付工具、直播、區域、場景、流量口。

眼球會爆炸。


法庭審案~


「謝謝點亮」將代替「吃飯了嗎」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生活用語。


在線教育(直播互動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2017年洛天依全息演唱會在A站直播?
為何知乎不做直播?
想直播,唱歌專業出生的,最近糾結在鬥魚,熊貓,或者虎牙哪個平台開播?

TAG:互聯網 | 創業 | 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