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將真實的心理學概念、理論應用在劇情設計里的影視劇?

就像 lie to me 這類


謝邀, @劉柯。

為什麼你覺得美劇好看?|編劇都輔修心理學

「伴隨我們成長的兩部劇」

我曾經一直特別納悶,為什麼美劇和國產劇帶來的觀感體驗差那麼多呢?我們暫且把表演特點,劇情結構等影視作品本身就有的元素放在一邊,我想跟你討論「心理元素」的有無所帶來的巨大觀感差異。

國產劇往往是編劇拍腦門或者腦洞出來的,與真實生活嚴重脫節;美劇往往給人無論是大角色還是小角色都比較立體,飽滿的感覺。個人認為,這個差異主要表現在你體驗到的「真實性」上。下面我會用幾部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劇/電影來解釋一個這個問題。

註:我不是黑所有國產劇,也不是粉所有美劇,大家按我上邊的定義自動分類一下即可。

《老友記》

十幾年的經典了,除了Chandler,其餘主創最近還在傳奇的電視導演James Burrows的特別秀上重聚了一次,並與另一部備受大家喜愛的美劇《生活大爆炸》的主創相遇,讓大家著實感受了一把「時間都去哪了」。

《老友記》之所以經典,對於我來說,就是每一個角色都「真實得好像我們的一個多年不見,但卻常常想念的老朋友」,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心理元素的大量運用!我曾經在第n次看的時候,看到Monica說「自己心裡還是住著那個小胖妞」的時候,突然淚崩,不是因為劇情,而是因為:人家的電視劇怎麼拍得這麼好,將心理學運用得如此恰到好處,這不就是通過「童年陰影對人格的影響」來塑造的角色么?

你以為Monica的性格強勢,好勝,強迫症,控制欲強,都是編劇一個片語一個片語堆砌上去的么?不是,而是設計了Monica一生的時間線。她和哥哥Ross就是典型的在父母不同強化原則下的兩個截然不同的產物。Monica曾經是個超重的胖妞,這是她高中時在party上自嗨:

但是在Chandler的刺激之下怒減了將近一半的她自己,然後魅力指數爆表:

可是瘦身之後的Monica還是一如繼往地通過OCD(強迫症)來獲得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感,還是一如繼往地想努力在爸媽面前證明自己不是那個只知道吃一事無成的大胖妞,還是一如繼往地用敏感好勝武裝自己。因為那是她曾經賴以生存的方式,和這個世界(其實主要是父母)建立聯繫的方式。但是無論胖瘦,父母都沒有停止挑剔她,而在Ross受到關注的對比下,這種挑剔就又格外傷人。所以Monica的角色塑造不是Courteney Cox看到「強迫症」這三個字然後靠自己想像表演出來的,而是將人物的過去和現在有機地同時吸收之後,呈現出來的完整的,飽滿的,真實的形象。

別的角色就更不用說,Ross的自戀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Rachel的公主病與家庭環境有關,Joey的原始野性和他的文化背景有關,甚至Chandler的幽默都是兒童時期父母關係的負面影響,發展出來的防禦機制。

《老友記》能讓大家看無數遍都不會厭倦,不單純是因為幽默搞笑的台詞和友誼這個亘古不變的主題,而是每個人物都是那麼真實,真實到總是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

《生活大爆炸》

這部伴隨很多人成長起來的經典,也即將迎來第十個年頭,有傳言可能也是收官之作了。這幾個主角的存在也不是平面的,而是超立體的。

Sheldon自不用說,從小天才,沒什麼朋友,不具備基本的社交技能。其實有很多細節可以體現他不是不想交朋友,而是從小就交不到朋友,再加上自命不凡(不是貶義詞,耳朵粉不要介意),所以他就選擇蜷縮在自己小小的安全的知識世界裡。記得前段時間播出的過生日的那集,他不想過不是因為不屑,而是小時候自己和姐姐同天生日卻被孤立的陰影,讓他不想再去面對這樣的打擊。Sheldon不是不想學習社交技能,就是學得很費勁嘛,不在他能handle的認知內。

Leonard是個沒娘疼的小可憐,還好有Penny讓他有了歸宿感。他媽Dr. Beverly Hofstadter是個不折不扣的虐兒狂人,身兼神經科學家和精神病醫生,Leonard這個兄弟姐妹中的「廢柴」自然是被她歸因於先天基因沒繼承好,對他沒啥期待了。所以他受虐的人格和Sheldon非主觀意識施虐的人格,剛好可以幸福地做室友,不然誰能受得了每天精確的如廁時間和無償的專職司機。這些看似不合理的事實都是在靠譜的心理元素的連接之下,串聯成了搞笑但卻不無厘頭的幽默風格。

Howard這個就更有意思,他那位從未出過鏡的母親,卻是劇中不可缺少的亮點。她和Howard之間的愛恨情仇真是值得細細把玩:雖然每天如嘶吼般地對話,但是Howard卻是不折不扣的媽寶。媽媽去世後,想念她的食物,想念她的聲音,想念她奇怪的行為習慣。即便是跟Bernadette結婚後也沒什麼大的進步,還是像小孩子一樣跟Bernadette撒潑,而身材嬌小嗓門卻無比有穿透力的她,不正是Howard媽媽重現么。說用到了戀母情結來設計這個橋段,我覺得都不為過。

Amy ! 我本人蠻喜歡她,對愛情和性充滿了憧憬和渴望,也是源自小時候沒有經歷過那種所謂漂亮的女生才有的青春懵動。但是她跟Sheldon之間充滿智慧的對話和遊戲,每次都讓我覺得Amy真是一個性感的女生,如果我是男生,搞不好也是會去追求她的。很多人都粉Shamy,我猜Intelligence is the new sexy這個原因是跑不了的。他們的結合,一方面滿足Sheldon的控制欲,另一方面也成就了Amy所有的幻想,這就是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吧。童年經歷無論多凄慘,都已經在我們身上留下了烙印,而改變往往不是找回自己的終極答案,心理學中的冥想常說的「接受自己」大概就是這種狀態。

Raj是個搞笑的存在,他身上最心理元素的一點就是他在前幾季的那個「選擇性緘默症」,你以為是純搞笑編出來的?不是的,我現在實習的地方就有個小孩是這樣的,有說話能力,但是對著有些人就是說不出來。選擇性緘默症往往會伴隨社交焦慮,目前還沒有被廣泛接受的誘發原因的研究結果。

《生活大爆炸》這個以科學家為主題的劇作,好像離我們這些平凡的人也沒有多遙遠。

《頭腦特工隊》

亂入一個電影,因為這個電影就是找的美國的情緒專家Dacher Keltner全程指導跟蹤拍攝而成的。

二十年來,皮克斯動畫都一直致力於製作科技含量高,藝術品味大膽,還有就是非常有心理洞察力的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則又是去年夏天皮克斯推出的一場橫空出世的心理學盛宴!不僅專業性強,娛樂性也一點沒讓人失望。專業性強到,在這部電影剛在北美上映的時候,我們系的教授推薦全班組團去看;娛樂性強到,無論哪個年齡層的,看完都說好。

我去電影院看的時候,又看哭了,不是因為劇情感人,而是:人家的電影怎麼拍得這麼好,把心理學應用得如此恰到好處。

這部電影中非常直觀地呈現了幾個人類基本的情緒人物,分別是快樂,悲傷,憤怒,厭惡和恐懼。他們在一個10歲的小姑娘Riley的腦子裡分工合作的同時又互相影響,就好像這個小姑娘有「多重的自己」。當遇到要做出艱難選擇的困境時,這些小人在腦子裡開始了以各自立場出發的爭執和矛盾,讓Riley不知如何是好。但憤怒,厭惡和恐懼更像是配角,快樂和悲傷之間的衝突才是電影的創作重點。雖然這部電影簡化了人類情緒的運作方式,但快樂和悲傷之間的化學反應給大家呈現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那就是快樂不一定是所有問題的解,而悲傷有時反而能夠幫我們突出重圍。我給這種心理過程起了個名字,悲傷沉浸治癒療法(我經常瞎給心理過程起名字,別介意)。

怎麼個治癒法呢?大概是這麼個意思:我們的終極目標肯定是體驗快樂和幸福,這是沒跑兒的,但是這個過程一定是要用「適應性」的方式來過渡。Riley在轉換生活環境的過程中,所有的不適應最終轉化為了「沒有情緒」,這是非常可怕的一種境地,無論是跟內心還是外界都失去了聯繫,變成了一個空殼。這個時候快樂的力量消失了,不管用了,悲傷卻巧妙地挽回了局面。她的手指只要一碰回憶球,顏色就變成了憂鬱藍,這在之前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是各種巧合之下,Riley最終要的長時記憶(核心記憶)都被深藍了。但記憶球的最後一抹顏色變幻之後,Riley感受到了痛苦,她本來死一樣寂靜的內心復活了,抱著爸媽哭了出來。我當時看了周圍的人,都是大老爺們兒,也跟著抹眼淚了。所以確實值得一看。

很多時候,人會想要放棄生命不是因為太痛苦,而是連痛苦都感覺不到

篇幅有限,還有很多影視劇都運用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學現象來設計劇情和刻畫人物,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而不是國產劇的紙片式人物,哭笑全靠演技,人物好像就是暫停在當下的,沒有過去,自然很難和觀眾產生共鳴。女主角就因為被壁咚了所以愛上了男主角,男主角就因為女主女扮男裝然後又變回來了了所以愛上了女主角。Come on, it just doesn"t make any sense!

最後我想說,幾乎沒有不融入心理學元素的美劇,那些沒有任何心理學成分的劇,我管它叫「肥皂劇」。

我是諾蘭的影迷,他的電影幾乎都是心理學的大量應用,不過目前還不想寫,怕毀了。以後時機成熟了,會寫的。

原文載於為什麼你覺得美劇好看?|編劇都輔修心理學

歡迎關注公眾號:Clarifymind,更多心理學解讀,多一點掌控感的人生。


多圖預警。

我要說的電影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光靠一張嘴讓一群高級知識分子相信自己活了14000歲,我不得不懷疑導演和編劇仔細研讀過社會心理學。而當你明白了片中的所有手法,也許你可以試著說服你的朋友,讓他們相信你是外星人。

Let"s begin. ^_^

---

影片一開始,男主要搬家,朋友們給他送行。作為具有深厚專業知識的教授,他們發現了男主的一些藏品:

而面對大家的好奇,男主的態度顯得有些敷衍:

此時如果我告訴你,它們的主人活了一萬四千歲,你還會那麼狐疑嗎?你會覺得這樣的反應對他來說再正常不過了。這就是手法一:如果別人不覺得你在試圖影響他,你的可信性就會上升。很多文學作品裡也有主角「不經意」將錯誤的情報泄露給反派,達成欺騙目的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觀點就不展開講了,畢竟,還有太多東西等著我們剖析呢。

男主想了很久,終於決定開口說一些事情,但是他仍然表現得猶疑不決:

這也是一個加分項,也是我們要說的手法二:如果別人認為你在說服他們時得不到任何好處,甚至會有所損失,你的可信性也會上升。

邏輯很簡單,如果他們認為你從中獲利,那你可能是昧著良心說話的;而如果你蒙受損失仍堅持要說,那麼你的觀點太正確了,哪怕不符合你的個人利益也要堅持說出來。

為什麼禁毒片一定要吸毒者在鏡頭前懺悔,反腐片一定要落馬官員在鐵窗里哭泣,就是這個道理。讓這些人現身說法,帶來的說服力比侃侃而談的專家教授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在大家的鼓勵下,男主開始陳述這個驚人的事實——他從舊石器時代一直活到了現在。但在這之前,他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

他的教授朋友們還以為這是一個科幻小說的點子,紛紛討論起來。得益於他們的專業知識,一個「長生不老」的雛形開始顯現:他和現代人區別不大,知識儲備應該相當驚人;他長壽的原理在於完美的細胞再生功能,抑或是完美運作的免疫系統。

之所以要先拋出一個問題,是為了引導在座的各位專家迅速形成一個大致的圖式,即一個長生不老的人應該是怎樣的,然後再表明那個人是他自己。這就是手法三:說服別人之前,可以引導他形成一個相對接近的圖式。當你想讓人們相信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這是一個好方法。事實上,在這方面教師是箇中高手。他們在講述一個新問題時,常常向學生們發問,並引領他們思考的方向,以形成一個大致接近的圖式。

這樣的故事前期一定要特別小心,必須不斷地給出暗示說服觀眾存在這種可能性。一旦觀眾接受了這種設定,劇情就可以狂飆突進了。

接下來男主講述了一萬四千年以來自己的一些經歷,這部分沒什麼好說的,畢竟沒有人真正地活了一萬四千歲。但是在這一部分,男主——或者說編劇——開始堵住敘述中的漏洞。

當有人質疑「你說的這些每本教科書都有」時,男主回答:

而當有人拋出一個看似犀利的問題時,也會被馬上懟回去:

這種有意識堵漏洞的行為,不僅能幫助男主自圓其說,也會極大地削弱觀眾提出類似問題的意願,哪怕有時候問題會非常有力。這就是手法四:預防接種效應。如果讓人們先接觸某一簡短的宣傳(教授們的質問),緊接著他們能夠對其加以反駁(男主的回答),人們就會對後來大規模出現的同樣觀點產生免疫

也許在接下來的敘述中男主可能出現自相矛盾,但如果之前觀眾已經產生了類似的「抗體」,它們也多半不會被發現,之即使再有類似的問題,還沒等男主開口,觀眾心裡就會替男主做出回答。反例就是「狼來了」的故事,由於男孩曾經說過謊,即使狼真的來了,即使他的神情無比惶恐,人們也只會認為他是個演技精湛的騙子。

一個驚世駭俗的事實啊,當然需要主講人的個人奮鬥;但是觀眾的心路歷程也是很重要的。當圍觀群眾紛紛表示毀三觀時,有一位教授站了出來:

等一下,好像有哪裡不對?

為什麼無法證實=無法證否?

黑人教授偷換概念,運用框架效應替換了求證框架,當「證實框架」轉變為「證否框架」,舉證責任因此倒置,不是男主需要說服我們相信他,而是我們要說服自己不去相信!

這就是手法五:框架效應

框架效應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指通過重點關注問題的某一方面來簡化現實問題的框架。

舉個栗子,當我們形容帥哥「玉樹臨風」,討論範圍就在「外貌框架」;而如果說他「器大活好」,就是在「生殖框架」下討論了。

雖然我們討論的是同一個人,但由於重點的改變,我們的行為和態度也會發生變化。

(延伸閱讀:一個關於框架效應的答案)

這裡隱藏著一個連環計:

根據手法一(如果別人不覺得你在試圖影響他,你的可信性就會上升),如果主講人進行換框的操作,可信性就會下降,因此它需要一個觀眾來完成;

而框架被替換後,編劇可以使用手法四(預防接種效應),把觀眾能想到的東西統統預防接種,進一步提升可信度。

現在,如果你想說服別人相信你是個外星人,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毋庸置疑地,隨著劇情的進行,大家越來越認為他說的是真的。在談及宗教時,男主甚至表示自己就是基督教當中的耶穌。這無疑是對大家思想上的一場巨大的衝擊,一位女士甚至當場落淚。

(我懷疑如果有一個比耶穌影響力更大的符號,編劇會毫不猶豫地採用。)

這群教授剛剛說服自己勉強接受「長生不老」,緊接著就面臨著思想上的巨大顛覆,可想而知,他們的內心必然處於一種激烈的矛盾狀態。而在心理學當中,它被稱作認知失調

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認為,個體有保持認知一致性的趨向,當他認識到自己的態度之間、或者態度與行為之間存在著矛盾時,會產生心理壓力或不適感,並會尋求減除這種不適感。

阿倫森等人認為,觀點之間的差異越大,接受者內心的不安越強烈。接受者至少可以採取四種方式來減少心中的不安

(1)他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看法;

(2)他們可以勸說宣傳者改變看法;

(3)他們可以尋找那些與自己觀點相同的人,以支持自己最初的看法,對宣傳者的說法置之不理;

(4)他們可以貶低宣傳者,讓自己相信宣傳者是愚蠢、不道德的,從而使他們的看法無效。

而面對認知失調,一位心理學家選擇了最愚蠢的反應,唱了一出完美的黑臉:

如果男主不承認的話……

此時男主當然承認他說的都是假的。問題是:

屏幕前的你,相信他的坦白是發自內心的嗎?

此刻是不是覺得,當初男主選擇講出事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有沒有想起我們曾說的手法二(如果別人認為你在說服他們時得不到任何好處,甚至會有所損失,你的可信性也會上升)呢?

如果你想安排一個觀眾做內應,那你就需要用到手法六:在觀眾面臨認知失調時,讓其中一些人選擇貶低宣傳者,鼓吹宣傳者是愚蠢、不道德的。從而讓其他人對反對你這件事產生反感。

而在電影中,「其他人」指的是屏幕前的你。

(延伸閱讀:一個關於認知失調的答案)

---

前面我們說了六個手法,它們分別是:

手法一:如果別人不覺得你在試圖影響他,你的可信性就會上升。

手法二:如果別人認為你在說服他們時得不到任何好處,甚至會有所損失,你的可信性也會上升。

手法三:說服別人之前,可以引導他形成一個相對接近的圖式。

手法四:預防接種效應。如果讓人們先接觸某一簡短的宣傳(教授們的質問),緊接著他們能夠對其加以反駁(男主的回答),人們就會對後來大規模出現的同樣觀點產生免疫

手法五:框架效應,通過重點關注問題的某一方面來簡化現實問題。

手法六:在觀眾面臨認知失調時,讓其中一些人選擇貶低宣傳者,鼓吹宣傳者是愚蠢、不道德的。從而讓其他人對反對你這件事產生反感。

但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所有離奇故事的起點。

這是什麼圖形?

我想,大部分人乍一看都會認為「這是一個三角形」。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補完之後:

有的圖形的確是三角形,但是內容非常豐富;

有的圖形只是恰好有三個角而已;

有的圖形看起來像個三角,其實是不可能三角。

人的知覺可以在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刺激不完備的情況下,根據自身經驗對刺激物進行加工處理,使知覺保持完備,這就是知覺的整體性。而電影也在不停地構建和破壞這一整體性,來達到反轉的效果——

一開始的各種零散物證自然不必說;

心理學家逼迫男主承認欺騙大家時,男主承認自己構建了另一個整體:

而「真相大白」,所有人散去之後,心理學家無意間發現男主竟可能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時,也只是問了自己生活當中的一些片段:

而這,又何嘗不是另一場知覺整體性的構建呢。看完了電影中這麼多的心理學手法,現在,你學會怎樣說服別人相信你是外星人了嗎?


說點非主流的,電影內容幾乎和心理學無關,但我希望表達的是,

帶著心理學的視角,看什麼都有心理學元素

1.《西遊記》:通過描寫孫悟空從嘛也不會到學有所成到大鬧天宮到被壓五指山到西天取經到修成正果,講述人性格中如何向權威認同的,以其青春期叛逆的處理方案。

2.《紅樓夢》:通過描寫賈寶玉和他爹的互動,呈現了一個「不鼓勵孩子」的爹是如何將兒子變成廢物的。另外對林黛玉的描寫告訴我們抑鬱是如何變成生理疾病的。

3.《三國演義》:通過諸葛亮的故事告訴我們,管理中要明確職責,權力給的越多,員工承擔的責任就越多。如果全按照你的思路走,第一容易有人叛變,第二容易累死。

4.《水滸傳》:林沖告訴我們壓抑情緒最終會死;亞系統如何影響整體團隊運行。

5.《哈利波特》通過對攝魂怪的描寫告訴我們「抑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並且對哈利的描寫告訴我們早年創傷經歷易產生抑鬱。

未完待續

6.《斯巴達300》告訴我們,死亡會毀掉我們的身體,但對死亡的認識卻能激發我們的潛能(存在主義心理學)。

7.《霸王別姬》:早年創傷,人格障礙,性別角色發育問題。

8.《閑人馬大姐》:更年期為了迴避死亡焦慮,人總會讓自己「忙」起來,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感。

9.《武林外傳》郭芙和秀才的愛情告訴我們,兩個人的背景不同也能走到一起,但前提是現狀相同。互補型的夫妻不僅能夠在一起,同時夫妻間的人磨合也能讓二人成長。

10.(論如何逼死強迫症 @ziyu Tang )

11.《功夫熊貓》:肥胖追星族變成一代宗師,論力比多如何升華成為社會成就。

12.《破產姐妹》:毒舌是一種固著於口欲期的力比多宣洩模式,論單身妹子如何高冷解決生理需求。

13.《老炮兒》:俄狄浦斯情結。

14.《小王子》:那些外星人,實際上就是各種心理病理學基礎。舉個例子:你為什麼喝酒?為了忘記。忘記什麼?忘記愧疚。愧疚什麼?我酗酒。

15.《哆啦A夢》論心理諮詢師如何在諮詢中做收尾工作。

16.《我的少女時代》:創傷後通過自我毀滅社會成就來彌補愧疚感;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如何建立。

未完待續,長期更新,歡迎收藏


看了一圈,竟然沒有人說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

關於童年記憶,關於快樂與悲傷的體驗的關係。其中的一個主要情節,,那個代表悲傷的情緒在頭腦當中被無形地禁錮,但是當它失去了之後,快樂也會隨之失去。近些年來心理學上關於情緒的研究也是此番結論的,當我們壓抑那些負面的情緒體驗,而非是去體驗它的時候,我們對於正面情緒體驗的能力也被削弱了。

失去了藍色小人與黃色小人的小女孩,狀態鬱鬱寡歡。而被困在深層記憶,也即潛意識層面的悲傷與快樂通過他們自己的方式去找尋著回到意識層面。

故事的結局就是,代表悲傷的藍色小人在童年記憶里找到了相關的記憶球,哀悼此事後,那個小怪物壓抑著的情緒被宣洩了。然後代表著悲傷的藍色小人與快樂的黃色小人一起回到了主人公的頭腦指揮所(也即寓指某些深層的無意識體驗重新上升到意識層面)。

近年來心理學上的發展告訴我們,對於我們內心原本壓抑排斥著的負面情緒的體驗,是有著正面的效應的,是為「治癒」。

這部電影看得有點久了,有空看了再更新吧。寓意還是比較深刻的。


@Albert 列舉的這幾個都很不錯,表示都看過,《頭腦特工隊》我看的比較晚,前幾天才看的,簡直驚喜。

另外幾個有關心理的劇(只是有關哈,不一定嚴謹,我比較愛看這類劇,覺得不錯的就都列出來)也一併推了:

《美麗心靈》

《機械師》(Christian Bale演的那個,因為隱約記得還有別的同名片?)

咦怎麼忽然想不起來啥了

嗯還有幾個感覺全世界都在推的,基本上都是這種心理懸疑犯罪一類的:

《穆赫蘭道》

《黑天鵝》

《飛越瘋人院》

《閃靈》

《沉默的羔羊》(還有續集《漢尼拔》)

《恐怖游輪》(說到這個我忍不住想劇透——嗯不過算了我還是忍住吧)

《禁閉島》

嗷還有更爛大街的全世界營銷號都無數次推過的:

《搏擊俱樂部》

《致命ID》

《記憶碎片》

……又想不起來了,不過想起了幾個很有趣的:

《戲夢巴黎》

《頤和園》

《末代皇帝》

《低俗小說》(有趣有趣)

《猜火車》(有趣我的愛)

《葬禮上的死亡》(這個超有趣!黑色幽默那種)

《黑皮書》

《獵犬》

《末路狂花》

《不可撤銷》(2002年法國那個)

《索多瑪120天》

我。好。像。跑。題。了。

將就著看吧【就是這麼不嚴謹】

嗷忽然想起《追隨》,諾蘭的,好像也跑題了,不過好看啊


第一個要提的肯定是《心靈捕手》,裡面的沒有對心理學理論的直接說明,但是卻無處不在體現著諮詢心理學裡面的許多重要概念。從諮詢關係的建立,到諮詢過程中的真誠,積極關注,共情,價值中立,再到諮詢師的自我修復,和對於親密關係的探討,都是很重要很標準的心理諮詢的理論和技術,我看了四遍,每次還都回味無窮。

還有就是《危險方法》,這部電影就是講述弗洛伊德與榮格之間的故事,以及榮格是如何建立分析心理學的,裡面有大量對於弗洛伊德和榮格治療方法的描寫和探討,還有很多精神分析的經典理論都有體現。

電影《死亡實驗》,整部電影都是改編自津巴多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研究人性的經典實驗,整部電影就是一個心理學理論。

必須要提的是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我還是更喜歡英文名字Inside out裡面涉及到的心理學概念和理論就太多太細緻啦。包括情緒,記憶,思維,夢,意識與無意識這些概念,以及情緒對行為的影響,消極情緒的作用,核心記憶與短時記憶,夢的形成與內容等等這些很基礎很重要的心理學理論和問題,而且深入淺出,我覺得是心理學電影里最好的。

電視劇的話,比較推薦的一個是美劇《捫心問診》,一共三季(感謝 @Y Wong 提醒),裡面同樣是講心理諮詢的故事,同樣應用了大量心理諮詢的理論和技術,,我們上諮詢心理學的課的時候老師甚至拿它當案例放給我們看,還挺好看的。

如果喜歡和lie to me那樣的犯罪題材的話,最推薦的是美劇《犯罪心理》,現在十多季了,裡面主要是涉及犯罪心理畫像的理論和技術,和情節結合的很好,我覺得比lie to me要好看。

暫時想到這些,想到別的再補充。


必須得是 Criminal Minds, 犯罪心理。

這部美劇應該是我看過的刑偵劇中,最最注重心理分析的一個。且不說根據心理分析能達到多高的破案率,就說對於變態殺手的形成分析這點,實際上是值得每個人都看一看的。

變態殺手的形成和生理、心理、社會這三個因素密不可分,除了一些人大腦發育不良導致先天的 sociopath 性格,其他的幾乎都是後天形成:兒時受到巨大創傷而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甚至被一次又一次強化,最終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心理扭曲。

之所以建議大家都看一看,並不是完全為了讓大家認清身邊的變態殺手,更多的是希望有人能從中找到自己性格缺陷的原因,哪怕僅僅是認識到自己的性格缺陷也可以,這樣才能及時採取措施作出調整,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工作效率等等。變態殺人狂在社會中並不多見,但很多人身上都有小時候被錯誤對待留下的心理陰影,只不過是不嚴重,但並不代表沒有。

看這部劇並不能自醫,但至少能讓我好好審視自己,甚至解決了我的幾個長期的心理疑惑,改掉了一些壞毛病。


In Treatment,本來就是心理劇,但有諮詢室外的劇情,基本是靠心理諮詢的對話來撐劇情。

Gypsy,有懸疑內容,女主也是心理諮詢師,講女主如何用科學手段manipulate別人的,玩危險的出軌遊戲。

消失的愛人,再次,女主是心理學背景的,manipulating好手,懸疑電影。女主的人設和Gypsy有近似之處。


強推心靈捕手,當然,有不少心理學影視劇,B站最近有個心理學電影合集av號4223402,可以看一下。

其實對我個人而言,任何人類活動都存在著心理學上的動機或行為,拍電影,演電影,看電影都存在著心理活動,只是好的電影往往能抓住人心,就在於他運用了心理學。像我們看的許多電影,人物性格鮮明,甚至有些行為或者處事方法上固定或特殊,但是這也正是其能抓住人的地方。有的影視劇用劇情抓人,而許多優秀美劇英劇更多的是對人物的塑造登峰造極,即使這個人不是"為你承包整個魚塘"的完美人物,可他仍然讓你感覺是真實存在的,like a friend

啰嗦這麼多,總之以鄙之見,看優秀的電影,從中分析心理學,有時候比看教科書式的心理學電影要好的多。


《致命ID》

一部懸疑,血腥以連環殺人案為主題的電影。不建議玻璃心人士觀看。

我不懂心理學,是聽我朋友解釋才懂這部電影想表達的內容。

涉嫌劇透。

故事的開頭是一場大雨將11個此前相互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聚集在一個搖搖欲墜的破汽車旅館中。

拉里·華盛頓是這家汽車旅館的老闆,他的舉止異常。

他們中間有人曾經是警察,有妓女,有女影星,有發生交通事故的一家三口,還有一個警察和他押解的犯人。他們每人都拿到了自己的門牌號。

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他們中間開始接連有人死去,死法殘忍各不相同,共同點是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所分配的門牌號順序死去。他們也發現他們有著共同點:他們的姓氏都是以州名的,出生地相同---內華達州,他們的生日也都在同一天,5月10日。結果證實了他們的猜測。

他們的真實身份也慢慢浮出水面:酒店老闆其實是來搶劫的罪犯把真正老闆殺害,自己冒充的老闆。警察其實是逃犯,他和另一個逃犯合夥把真警察殺害後冒充的警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和背景。

最後只有一個妓女活了下來,她的願望是種柳丁。。

但其實這些都不是存在的,這11個人(包括小孩)都是麥肯·瑞夫的11個分裂人格。這11個人格互相交替控制著他的身體,而在麥肯·瑞夫幼年時遭受到妓女母親虐待形成的邪惡人格在現實中的四年前殺害了一幢大樓上的6名住戶。

在最後被判死刑前夕,他的主治精神病醫生馬力克發現了一本麥肯·瑞夫小時候的日記,這本日記更加印證了醫生對於麥肯·瑞夫殺人是由於他有人格分裂造成的學說,於是醫生告知法官要緊急提審麥肯·瑞夫,馬力克醫生和麥肯·瑞夫在法官面前對話要他消滅身體里所有邪惡的人格,於是上面的故事發生了。

以上故事中人相繼死去的過程,就是病人消滅自己邪惡多重人格的過程。最後只剩下一個女人存活,病人就以那個女人的人格繼續生活。

最後還有一個揭示謎底的隱藏情節我就不介紹了。

我之前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只當做一個恐怖片看,沒有深究影片的編劇和原理。直到和一個學心理學的女孩閑聊時,聊到《禁閉島》和《致命ID》時她告訴我,其實有一種臨床治療人格分裂的方法就是這樣:

讓病人自己構造場景然後逐個殺死場景中自己分裂的人格,最終留下一個人格作為病人的人格。

我才真正明白這部電影建立在一個治療場景之中。

我本人不是學心理的,以上完全是自己理解加道聽途說。歡迎專業人士指正。

指正了我也不會改。

因為我喜歡那個學心理的女孩。


電影《我的美國舅舅》,導演阿倫·雷乃。

將人物劇情和小白鼠實驗交替出現,來描述和解釋人的行為和精神現象。是一部很老很特別的電影,看完之後就喜歡上心理學了。


毛騙

沉默的證人


斯坦福監獄實驗(The Standford prison experiment)和死亡實驗(the experiment),相信任何一個心理系的都會同意沒有比它們電影更能代表心理學的影視作品了,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真實實驗,根據心理學大神津巴多最著名的經典實驗改編。

Perception。主角是有精神障礙的神經學家,有不少概念是言過其實或不正確的。不過如果題主覺得lie to me的科學水平就可以(其實lie to me是有原型的,現執教哥大,但劇誇張成分很多,原理有同樣的問題),那這個應該符合。

追了Criminal minds十多年很喜歡,但不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心理學劇(就憑這幾個clue太牽強了,反科學)。從心理學角度,個人覺得比criminal minds更好的是law and order之criminal intent系列中Robert Goren警探的戲份,該警探很喜歡研讀心理學,觀察又相當仔細,很精彩(後面加入的另外那對搭檔就沒這心理戲份)。

說起心理學劇,還有一部也值得一提——Frasier主角是一對精神科醫生兄弟。作為認知神經+實驗心理學的,實在無法忍受劇中過多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缺乏實證支撐的理論,但這部劇台詞寫得不能更精彩了。

期待雙向情感交流障礙的精神科醫師Kay Jamison自傳unquiet mind被改編成電影。起伏的情結,以及她對於各個伴侶戲劇性的浪漫描寫,會很有意思。


盜夢空間也是 潛意識與心境的研究


暗黑者,可惜,被禁了,第二部別看了,不過是妥協的產物。


星球大戰 正傳三部曲,盧卡斯曾說過受坎貝爾的《千面英雄》影響而創作,而此書就是將榮格的學說用在人類學,神話學上。星戰中,盧克於維達的對決,同俄荻浦斯也是像極了


看了一圈沒有提過危險方法。榮格與弗洛伊德相愛相殺的故事。


警告,前方多圖!XD

電影《蝴蝶效應1》就恰到好處的運用了心理學的著名效應。先pass掉劇里常出現的心理諮詢與治療環節,催眠、記憶、攻擊、人格障礙等。其實,蝴蝶效應就是一部心理劇XD。不過重點還是蝴蝶效應,是蝴蝶效應,是蝴蝶效應,我說了三遍。

劇中男主在未來不斷回到過去做出某種自認為可以得到完美結局的行為,以眾多微小的行為,造成了未來的巨變。整部影片就是著重的在表達該效應是多麼的神奇!不過,反倒把心理治療給妖魔化了,本來諮詢和治療過程就必須表現出對患者的信任,無論多麼天馬行空。治療師在結局到成了反派角色,心醉!

電視劇《不死法醫》里也用了大量的人物微表情、性虐待(sm)、衰老、記憶、愛情等大量關於社會、人格和變態心理學的東西,有時間薦看!人的後半生都在衰老中度過,越來越多的人主張畢生發展說。老去的動人容顏和大腦神經活性並不能阻止人去健康積極的活著!劇中的doctor 因為某種原因無法死去,也無法衰老,剛好也從側面描述了一個人無法死亡的恐懼與麻煩,同時doctor他又懼怕每一次死亡時的疼痛。這正好引證弗洛伊德的生本能和死本能,人不僅求生,也會求死。該劇還大篇幅的探討了人對死亡和衰老的恐懼,探討不死的秘密,及延緩衰老引發的各種事件。

………………………………………………………………………………………………………………

加一部國產,烈日灼心

這部匪警局實打實的表情戲,不過就是太誇張了!讓我誤以為,上圖這兩位才是真愛。不過類似性侵、肢體語言、同性戀、愛情、補償心理等心理學要素倒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發條橙,不知道怎麼來形容....近期看的,曾經是禁片.有心理學的原罪,有厭惡療法.

穆赫蘭道!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都是自我感覺


推薦國產小說「心理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影視話劇演員張譯?
為什麼大部分科幻影視劇、小說中人類士兵的攻擊武器都是類似於現代的槍械(如激光槍)?
步步驚情 你們覺得怎麼樣?
在影視劇、動漫、小說、話本等中有哪些被渲染成天賦或實力異常,但被劇情殺或者成為主角的踏腳石的角色?
《人民的名義》從前五集判斷幕後黑手到底是誰?

TAG:心理學 | 影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