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說,有哪些化悲劇為幸運的歷史事件?

黑死病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哪些影響? - 經濟學

歷史上,還有哪些類似的「悲劇轉化為幸運」的事件呢?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這導致西歐進入了漫長的黑暗時代,國家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政府連常備軍都養不起了,不可不謂悲劇。

然而,養不起常備軍的後果,就是國王(最高統治者)的力量相對弱小,大多數時候不得不依靠諸侯的軍隊保障國家的安全。這種建立在封建體系基礎上的軍事制度,使得貴族可以對王權實現有效的制衡,陰謀造反的動力也沒那麼強(畢竟國王也只是個稍微大一點的貴族)。在長期的爭鬥過程中,王權和貴族最終達成了妥協,決定通過共同參與的議事機構決定國家的大政方針,這就是議會制度的起源。

相比之下,羅馬的複雜政治體系被拜占庭帝國很好地繼承了下來,並被其後的伊斯蘭諸帝國充分地加以吸收。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們可以獲得足夠的稅收,並不需要依賴於貴族的軍事力量,就能直接建立一支隸屬於自己的奴隸軍團。蘇丹們的強大實力使得他們可以任憑自己的意願對貴族進行處置,哪怕是要殺死大維齊爾也只需一句吩咐。這種超然一切的權力當然令人眼紅。從數據上看,伊斯蘭世界最高統治者更迭的頻率要遠遠高過同時期實行了封建制度的西歐,當然也從來沒有進化出類似議會的機構。以上是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Eric Chaney在"The Feudal Revolution and Europe』s Rise: Political Divergence of
the Christian West and the Muslim World before 1500 CE"這篇文章中講的主要故事。最終,當英國的議會埋葬了王權,打開通向新世界的窗口之時,奧斯曼帝國只能在緩慢的腐朽衰敗中等待末日的到來。

黑暗時代的另一個結果,就是人民不能再仰仗國家來抵抗異族的入侵。在西歐的各個城鎮之內,各大家族不得不通過彼此間的磋商和協議來實現合作,確定徵募士兵、建設城防的具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這培養了人們對於陌生人的信任,最終通向契約精神和公司體系的發展。這是Greif Tabellini (2010):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Bifurcation:
China and Europe Compared"。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自Nathan Nunn和Puga的"Ruggedness: The Blessing of Bad Geography in Africa"。他們發現在世界各地,地形的崎嶇程度都跟經濟發展成反比,唯有非洲是個例外。按理說地勢起伏不定的地方,難以進行農作物種植,應該是個很不利的條件,為何非洲各國反而因此得益呢?他們給出的解釋是,在當年奴隸貿易盛行的時候,如果當地地形複雜,溝谷縱橫,黑人就更容易找到躲藏的地點,從而不容易被奴隸販子抓走。根據Nathan Nunn之前的研究,奴隸貿易是阻礙今日非洲信任建立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從這個角度講,擁有悲劇的地理條件反而是某些非洲國家的幸運了。


1973年的石油危機之於日本。

日本在1956年~1973年間經濟增長率很高,不過產業結構比較低端,低附加值的紡織、造紙等行業十分興旺。石油危機使得這些產業面臨嚴重的成本問題,死了一大片。日本政府不得不再度拿出戰後重建時期的招數——傾斜生產(即資源向部分行業重點配置),來推動重化學工業化。

縮減技術含量更低的工業部門,發展技術含量更高的工業部門,是大多數工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經之路。石油危機加速了低附加值產業的衰退,逼迫工業原料匱乏的日本提前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日本對高附加值工業品——電子產品、汽車等技術的追趕在這次產業結構調整後完成,在世界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成為了這些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

當然,這次產業結構調整不是沒有代價的。大量剛過上好日子沒幾天的日本產業工人失業。企業破產倒閉後貸款不還了,銀行也跟著遭殃。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但是如果沒有這次石油危機,以日本社會的風氣,產業結構升級會慢得多。沒踩上80年代家電和汽車的消費大潮,從工業品出口裡恐怕是賺不了那麼多,現在的生活水平可能將將比台灣好一點。

有意思的是,日本人通過仿製和ni自xiang主gong科cheng研追趕美德追得太猛了,以至於美帝後來坐不住,要通過關稅壁壘和廣場協議來折騰日本。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最近各大媒體自媒體都在xia分bai析北上廣深的房價和東京房價之間的關係,我就不趟這個渾水了。


論文大燜鍋:JUE論文速遞 多難興邦?

文/朱志韜(微信公眾號:論文大悶鍋)

由James Siodla撰寫的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最新論文「Razing San Francisco: The 1906 Disaster as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Urban Redevelopment」實證考察了1906年舊金山火災對該城市發展的長期影響。理論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狀況的不斷發展,城市的組織形式和內部結構也應該得到改善。然而,城市內部組成中包含有大量耐用資本品,其耐用的特性阻礙了城市及時更新完善。不過,如果城市內部的耐用資本品遭遇突發性外生衝擊,對城市更新完善的阻礙過程便會發生中斷,城市得以朝著更優化的方向不斷發展。本文作者利用舊金山1906年大火作為外生衝擊,對這一觀點進行了實證檢驗。

在20世紀初期,舊金山已是一個相當繁榮的城市。隨著人口增加與房屋價值提升,其內部建築物的密集程度也越來越高。在開發利用程度不斷提升的同時,這些現有建築的邊際收益也在不斷下降,乃至逐漸低於重新開發建造所帶來的收益。然而,由於建築物屬於耐用資本品,將其拆毀的成本十分高昂,具有更高收益的重新開發長期無法展開。1906年發生的大火災害則使大量建築被摧毀:這一大火災導源於一次地震,有28, 000幢建築物被損毀,其中80%的損失由地震引發的大火造成。雖然帶來了巨大損失,但這一外生災害也解除了原有建築物給城市更新發展帶來的阻礙。人們在受災地區進行重新建設,很快便恢復乃至超越了火災之前的建築密集程度。

這樣一個外生衝擊對舊金山更新發展的影響是什麼呢?是否能夠用來驗證關於城市更新完善的一般理論呢?本文作者藉助Sanborn-Perris Map Company提供的歷史數據和San Francisco Planning Department提供的當代數據,基於雙重差分方法(DID)進行了實證考察。其中第一個差分維度是舊金山受災前和受災後,第二個差分維度是舊金山受災地區和未受災地區。作者實證分析發現,截至火災發生後的1914年,舊金山受災地區的人口密度已經比未受災地區高60%,而且這一差別直至今日仍然顯著存在。這一發現意味著,就舊金山而言,雖然這一災害在當時造成了大量財產損失,但也給更高效率的重新開發提供了機會。這一重新開發不僅帶來了明顯的短期收益,更使受災地區在長期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就一般城市發展理論而言,本文實證發現中未受災地區的發展落後確證了耐用資本品的大量存在會阻礙城市的更新換代,而受災地區的更優發展則證明外生衝擊是高度繁榮的城市衝破已有耐用資本品阻礙、完善自身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此外,藉助外生衝擊考察城市更新完善歷程,也有助於我們更充分地理解城市發展的動態過程。


出則思考題吧。

從鴉片戰爭後,很多西方列強通過多部等條約,獲得在中國傳教的權力。另一方面,韋伯提出西方經濟增長,是源於新教文化鼓勵儲蓄、信任與創業。於是許多經濟學家研究基督教傳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

問題在於西方國家最早獲得傳教權的地區是通商口岸,而通商口岸一般經濟比較發達,比如淞滬早在明代就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了,所以很難說上海經濟發展受到基督教傳播的影響,還是基督教的傳播受到上海經濟發達的影響。因此要研究基督教傳播和中國經濟增長的關係,就要控制它們彼此之間的內生性。

不過我們知道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安慰劑效應,因此宗教信仰狂熱度和風險有關:一個地區百姓所從事行業風險越大,當地百姓信仰狂熱度就越高,比如台灣、福建地區媽祖文化和漁民、香港海運和風水學。除了安慰劑效應,另一方面極端災害越嚴重的地區越需要賑濟,因此該地區賑災的傳教人員也就越多。北大顏色教授利用宗教和極端災害的關係,研究發現一百多年前極端災害越嚴重的地區,如今該地區經濟增長越好。

故事到這裡沒有結束,因為可能並不是宗教教義本身促進經濟增長,而是傳教士帶來的西方文明促進經濟增長。比如明代利瑪竇就對中國的曆法進行了修正,而曆法明顯有利於經濟增長。同時,韋伯認為新教是通過鼓勵儲蓄、信任和創業促進經濟增長的,而新教中不同派別教義不同,比如加爾文派就比路德派更鼓勵創業。因此我們需要對基督教傳播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進一步分析。

香港科大龔啟聖教授,就區分了不同基督教派別對中國城市化的影響,發現加爾文派、浸禮會派的確比路德派更利於城市化。為了檢驗基督教士到底是通過傳播西方文明,還是通過教義影響經濟增長,龔教授控制了教會退教育的投資。這是因為顯然教會投資學校越多的地區,西方文明傳播的速度越快。於是龔教授進一步研究發現,當控制了教會的教育投資後,不同宗教派別對城市化的影響基本消失了。也就是說,西方宗教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傳播西方文明實現的。

戰敗、文化入侵和自然災害都算悲劇吧,不過如果我們認同自然災害帶來的有利一面,那麼戰敗呢?


股市為何一月之間飛速暴漲?著名文學家笛福為何淪為五毛?高高在上的國王為何化身股民?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為何傾家蕩產?土豪老闆們又為何紛紛選擇死亡?這一切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請關注本期精彩內容——1720,南海泡沫事件!

不得不說,1720年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一個絕對的傳奇。它引發的全民投資浪潮,給股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火爆。一時間,所有人以投資股票為榮。

而它引發的危機,則更加猛烈——大批公司倒閉,大量富豪破產,成千上萬的人家破人亡……

然而,同樣是這場危機,卻成就了另一個金融傳奇——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

1974年7月13日,著名的英國《經濟學家》(Economist)雜誌發表了一份英國工業革命時代的物價統計報告。

報告顯示,從1664年到1914年的250年時間裡,英國的物價始終保持著平穩而略微下降的趨勢,英鎊的購買力保持了驚人的穩定性。

而在19世紀下半葉,所有國家的貨幣改革,都在努力追求著同一個目標——「像英鎊一樣好」。

「像英鎊一樣好」,就是要具有像英鎊一樣的穩定性。而這個穩定性,換來的是小小的英倫三島長達200餘年的稱霸。

所以,作為英鎊的獨家發行方——英格蘭銀行,不得不承認,它在英國稱霸世界的征途上,為英國創造出了絕佳的經濟環境。

英格蘭銀行作為英國的中央銀行,對於英國確實是一大幸運。但很多人卻不知道,作為中央銀行的英格蘭銀行,卻是一家獨立的私人銀行。

而作為一家私人銀行的它,是如何逆襲成為英國金融界一哥,中央銀行的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拜「南海泡沫事件」引發的危機所賜。

17世紀末,英國連年的征戰給王室帶來了巨大的財政壓力。為了解決戰爭資金問題,在一個叫做威廉·帕特森(William Paterson)的蘇格蘭人的建議下,英王喬治一世(George I of Great Britain)特許英國的商人們出資120萬英鎊建立一家股份制銀行為國王解決收入問題。條件是,這家銀行從此壟斷紙幣的發行。

這就是今天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

壟斷了貨幣發行權的英格蘭銀行業績蒸蒸日上,並且承擔著一部分的國家公債的銷售任務。

但好景不長,1720年開始,一家為英國政府對南美洲進行貿易擴張的名為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的金融機構開始與英格蘭銀行競爭,並通過各種合法非法的手段,接管了英國政府大部分的公債承銷。

於是,承銷了大部分國債的南海公司由於具有國家信用作依靠,且獲得了大量的貿易特權。漸漸地,南海公司取代了英格蘭銀行在英國金融市場的統治地位。

而更絕的還在後面——為了獲得資金,南海公司開始大肆發行股票。它獨特的信用與市場地位再加上笛福(寫《魯賓遜漂流記》那個)等社會著名閑散人士的大力鼓吹。讓發行出的股票很快被一搶而空(甚至國王喬治一世也託人購買了十萬英鎊的股票)。而正因股票銷售的火爆,很快,南海公司的股票開始暴漲,短短的1月到7月,股票像火箭升空一般從每股的128英鎊迅速攀升到每股1000英鎊左右。

看到股票的飛漲,所有人都瘋了,「政治家們忘記了政見;律師們忘記了本行;批發商們忘記了生意;醫生忘記了病人;店主忘記了自己的商店,一貫講信用的債務人忘記了債權人;牧師忘記了佈道;甚至女人們也忘記了自尊和虛榮!」

所有人都在投資,都在炒股——其中甚至包括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牛頓年收入2000英鎊,他眼見股票漲勢迅猛,於是也耐不住誘惑,砸鍋賣鐵,也投了2萬英鎊進去。

但事實上,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股價的上漲並非與南海公司實際運營情況有關,只是一個純粹的投機行為,是一次完全的炒作——投資者們不理性的投資行為讓股價出現了不合理的暴漲,股市存在著相當的泡沫。於是很快,隨著《泡沫法案》(Babllle Acts)的出台,這一巨大的股市泡沫被戳破。

從7月份開始,國外投資者和掌握內幕的投資者開始拋售股票,嗅覺敏銳的國內投資者隨即紛紛跟進。於是,僅短短一兩個月,股價從最高時期的近1000英鎊迅速暴跌至175英鎊。

而到了1720年年底,政府開始清查南海公司資產,卻發現其早已是一家皮包公司,實際資產已經寥寥無幾。消息一出,股票再次大跌……

就在這場「南海泡沫事件」中,大量的人變得一貧如洗——許多富商損失慘重,中產階級則更是家破人亡。

就連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牛頓也未能倖免,其投資的2萬英鎊全部付之東流。為此,他悻悻地說道。「我能算準天體的運行,卻無法預測人心的瘋狂。」(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

然而,這場悲劇卻最終轉化為了幸運——

正是因為南海泡沫事件的發生,讓民眾對金融市場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恐慌的陰雲很快覆蓋了整個英國,它原本高聳入雲的金融大廈此刻也搖搖欲墜。

而就在此時,一位巨人挺身而出,用光芒驅散了陰雲,用堅實的脊樑撐起了將傾的大廈。

沒錯,它不是別人,就是上面已經打了半天廣告的英格蘭銀行。

由於英格蘭銀行掌握著貨幣的發行,並且鑒於其在「南海泡沫」事件中穩定的表現。民眾對英格蘭銀行的信任達到了空前的高度。而英格蘭銀行及它背後的輝格黨人也正好藉此機會向公眾展示了金融市場穩定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地位,信用的穩健。正因如此,英格蘭銀行也成了繼南海公司之後當仁不讓的國債承銷人。

而從那以後,英格蘭銀行更是逐步承擔起了英國貨幣與財政問題的大管家任務。並隨著聲望一天天的積累,英格蘭銀行甚至開始堂而皇之地充當「銀行的銀行」,也就是說,英格蘭銀行不僅可以兌現自己發行的紙幣,通過與其他銀行簽署協議,英格蘭銀行甚至可以兌現其他銀行所發行的商業票據。

直至1946年,英國國會通過了《英格蘭銀行法》,這意味著,在法律層面上,英格蘭銀行作為中央銀行的地位被徹底確立。

所以說,英格蘭銀行之所以能進一步統治金融市場、得到民眾的接受與信任,並為最終的成為央行鋪平道路。

這一切的一切與這場泡沫事件不無關係。

可以說,南海公司就是英格蘭銀行前進路上的炸藥,儘管把當時的社會經濟炸的粉碎,卻也炸平了英格蘭銀行統治之路的諸多障礙。

最終,英格蘭銀行成為了金融市場的大贏家。而英國也隨之成為了世界的大贏家。

而這,就是這場悲劇最後演變成為的幸運。


2014年底深圳房企佳兆業因捲入政治醜聞被凍結資產,名下樓盤被封不允許對外銷售。後來2015下半年深圳樓市開始瘋漲,再後來佳兆業也沒事了可以繼續賣樓。現在回過來看,佳兆業在政府的神助攻下,多賺了好多好多錢……


一個女子,被惡棍強暴後,生了後代,後來,惡棍雖然離去,但總算把孩子和財產都留給了這個女子,該女子有了名分,有了後代,有了財產,這是不是因禍而得福呢?

這個女子就是印度,這惡棍就是大英帝國,生的後代就是英語和英國留給印度的代議民主體制,財產嘛,就是大英帝國留給印度一塊已經整合好了地盤,以及該地盤上的全部產業,比如,鐵路,港口,工廠,公路,城市,。。。

印度能有今天,能被全世界看成最大的民主國家,全拜大英帝國強暴了她的福,不然的話,她不僅要花9999年的時間去平定喜馬拉雅山地區成百上千的小部落國,說不定一不小心惹怒了周邊的鄰國,還會招來殺身之禍。

對印度而言,被人強暴了,是因禍得福了。相比印度,天朝拚命抵抗,寧死不從,打了100多年的仗,有人認為這不值,因為仗雖然打贏了,結果天朝還是沒鐵路,沒公路,沒工廠,沒城市,沒英語,沒代議民主制,。。。

不過,與印度不同的是,天朝打了上百年的仗,終於有了一支「敢打仗,打勝仗」的軍隊,能夠安生立命。天朝能有今天,也是因為不畏強暴,承擔了被人打壓之苦,而鑄就了民族之魂,並且將因此而重新崛起,這也是因禍而得福。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攻佔。奧斯曼帝國切斷了歐洲通往東方的道路,於是就有了大航海時代。

再說一個有待於驗證的,土地歸人民公社,造成了農業生產力的下降?促進城市化征地成本下降?


謝邀。

1853-1854日本兩次黑船事件。在美國堅船利炮的威脅下,日本德川幕府被迫簽訂不平等的《日美親善條約》,規定各種片面最惠國待遇,開埠通商。之後英法荷也以軍艦威逼日本簽了一系列親善條約。各國列強利用日本鎖國前金價比國際市場低的特點,搞垮了日本的金融體系。

金融體系崩了之後經濟就亂了,大批無業浪人就起來倒幕了,倒幕成功後的日本開始明治維新,殖產興業,三菱三井就是那個時候起來的。再加上開國之後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遠洋運輸業發展,日本利用地理優勢大大地賺了一筆。再後來就是日本成了東亞唯一帝國主義列強。


改革開放進入1990年代,國家發行股票之初,沒人相信,沒人敢買。

有些地方甚至呼籲黨團員帶頭購買股票。

據說,有不少覺悟很高的老人,響應國家號召,傾其所有積蓄購買了股票。在他們心目中,這筆錢等於捐獻國家了。股票憑證被他們深埋箱底,只當一張多年後回味的獎狀。

由此引發諸多家庭矛盾,老伴、兒女的怨憤可想而知。

不料一年半載後,中國大陸掀起第一次炒股狂潮。這些家庭手中的股票瞬間升值十幾倍幾十倍……

他們買的股票有個通稱:原始股……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導致慈禧推出比維新更激進的改革法令,其中就有資助學生出國留學,留學日本都成了革命人士,回國後又鬧革命。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與清廷談判,沒有經過流血,就滅滅亡了清朝,超高的性價比。


1.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擴張和地中海航道的壟斷。正是因此,歐洲各國才不得不開闢新航路,從而發現了美洲啊。這對歐洲來說,是典型的化悲劇為幸運的事件。

2. 日本二戰戰敗被美軍佔領。 如果沒有美國佔領期間對日本憲法和政治框架的改造以及美日結盟帶來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好處,哪有後來日本在世界上老二的經濟地位啊。


1905年日俄戰爭,如果日本不獲勝的話俄國就會穩固在東北的統治。眾做周知,老毛子對出海口的渴望是與生俱來的,所以中國很難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從俄國手中奪回東北,即便東北不成為俄國領土也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一度鬧得風風雨雨的「E租寶」事件,資金追回率30%, 投資人們該慶幸那會沒有把錢扔進股市— 。—


成吉思汗帶著火器橫掃了歐洲列國,但是卻將火器這項科技帶入了歐洲,開啟了歐洲人對武器的研發列表,於是後來的歐洲充分研發此技能,帶來了高度繁榮的武器科技,直至今日。


現代歐洲的幸運,是建立在他們祖宗的悲劇基礎上的。這樣的幸運,估計中世紀的人不會想要。


歷史上的悲劇轉化為幸運的事,中國人最熟悉的就是「塞翁失馬」了,悲劇和幸運輪迴不休。

歷史上的悲劇是當代人的悲劇,幸運卻屬於後世人。

在中國,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可以說是最典型的代表了。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弊端:以下都是複製百度的,具體死亡人數沒考據

隋煬帝強征幾百萬民工修築運河,嚴重地破壞了生產,使成千上萬的民工慘死在運河工地上。晚唐文人韓偓〔Wò卧〕寫的《開河記》中描寫了修河民工的悲慘生活。文中寫道,隋煬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謀主管修河,強制天下15歲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徵發了360萬人。同時又從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擔負供應民工的伙食炊事。隋煬帝還派出了五萬名彪形大漢,各執刑杖,作為督促民工勞動的監工。因為勞動負擔很重,監工督責太急,動不動就用棍棒毒打,所以不到一年,360萬民工死者竟達250萬人。

隋煬帝曾三次大型地徵用民力:

大業元年(605年)三月,征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開通濟渠,自洛陽西苑引谷、洛之水達於黃河;又自板諸(河南滎陽東北)引黃河水歷滎澤入汴水;復自開封之東引汴入泗,達於淮水。同年發淮南民十餘萬整修邗溝(山陽瀆),自山陽(今江蘇淮安)引淮水經江都(揚州)至揚子入江。

大業四年(608年)正月,征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

大業六年(610年),下令開江南河,從京口(江蘇鎮江)到達餘杭。

利:摘一段百度百科的介紹:

第一、溝通了中國大地的東西南北,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會貫通和大一統。在古代,陸路長途遷移,只能靠騎馬、坐牛車和步行,要翻山涉水,行動十分艱難和緩慢。但是人類早就有認識,水是可以利用的,可以坐船過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輜重,往往比走旱路要方便許多。不過,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河的流向基本上是自西向東,南北則不行。隋煬帝決定挖鑿南北大運河,亁脆把東西南北都用水連起來,組成水網,把幾大自然水系(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錢塘江)變成一個大水系,豈不是一盤大活棋。有了大運河,他可以把整個中國國土真正地完整地納入自己的王權範圍,宛如揣在自己的懷中,牢牢地屬於自己。在過去的歷史上,還沒有一位帝王這麼做過,這是空前的。

第二、一下子誕生了幾十座沿河的繁榮城市。先有河,後有城鎮,後者因河而生,因河而旺,純屬拔地而起,這不得了。大城,意味著人口的相對集中,意味著人才的聚集,而且因需要而都有分工,有搞運輸的,有搞搬運的,有收稅的,有管理的,有造船的,有搞倉儲的,有搞貨物集散的,有做賣買的,有旅店,有飯店,有美人街,有唱戲娛樂的,還有學校一類的機構,總之,越聚越多,名氣也越傳越遠,終成氣候,在歷史上留下了永久的記憶。大運河就是城市的「催生婆」,而且多子多福。

第三、隋代大運河造就了揚州(含杭州)、西安(含洛陽、開封)、北京(含天津)這樣三大世界都市。揚州是大運河的起點,西安是中點,北京是終點。大運河把這三點造就成了規模宏大的在中國歷史上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都市,或是首都,或是經濟大城市,成為全國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影響既深且遠。

第四、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帶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化和共繁化。

第五、幾大水系的串通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和與交流以及中外的國際交流。大運河彷彿為絲綢之路接上了手腳,一方面把地中海周邊和中亞的文化和中國內陸的文化鏈接了起來,輻射開來,另一方面,把北方的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漢族文化鏈接了起來,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生成、鞏固和壯大。此兩者的文化大交流因隋代大運河的挖鑿而在後代大放異彩,結出具有深遠影響的豐碩成果。

第六、隋煬帝大運河迎來了唐代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礎。隋朝雖短,可是換來了唐朝的長治和極盛。隋代大運河基礎打得好,唐朝在政策上稍做調整,立刻結出好果,無意中為辯證法的勝利增添了輝煌的一例。

最後附唐人皮日休的一首詩:

汴河懷古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這個觀點現在有史學家認同,隋煬帝修大運河和大禹治水相比一點也不遜色。中國歷史上又有幾件事能跟大禹治水相媲美呢?

附:蒙曼老師在百家講壇講的《大隋王朝》,值得一聽。

再附:牛頓被蘋果砸一下算悲劇,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算全人類的幸運。科技發展的若干年後,人類踏出地球,探索宇宙。然後被外星人發現,然後被外星人統治或消滅,算悲劇。。。

好吧,我是想的太多了,書讀的更少。。。


日本侵華, 讓天朝重新崛起.


興邦級災難,是不是這個意思?


國企私jian有mai化,雖然是把整個國家幾十年積累的財富一口氣給了權貴,不顧工人死活,但是客觀上的確釋放了經濟發展的動力


推薦閱讀:

中日韓三國在越南經濟中的參與度如何?未來有何趨勢?
為什麼隨著經濟發展,人均大米消費量下降了?
十堰的經濟發展如何?
為什麼廣東經濟發展的快?

TAG:經濟發展 | 經濟史 | 歷史事件 | 發展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