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客家人是血統最純正的漢族」這一說法?


不邀自來。

並不存在絕對,只是相對,南北雙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民族融合(包括血統及文化方面)。

如果你一定要一個準確的答案,客家人可以算是相對純正的漢族,但也不是血統上純正的漢人,在這麼長久的歷史中,基本多多少少都有和外族聯姻融合。

是不是漢族,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認同感,在血緣方面實在沒什麼好計較的。

區分是不是客家人的有幾條準則:1、有漢族分支客家一系的血緣

2、會說客家話

3、認同客家文化

漢族也是同理,現在都什麼社會了,還在糾結血統上的純正來尋找優越感么。

客家人也是漢族的一支。

以上,不是專業的,可能有不妥之處,如有專業人士,望指正。

利益相關:江西贛州漢族客家人。


我是客家人,可我討厭 純正 這字眼,我們都是中華血統。


如果說「比較純正」倒是有可能,不過需要更多更進一步的有效的縝密的論據進行支持。但如果說「最純正」甚至「純正」,就貽笑大方了。

按照一些很流行的說法,客家人的主體主要是在兩宋時期從中原南遷至「客家祖地」的,也就是如今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地方。這個地帶,北邊有贛民系,東邊有閩民系,南邊是大海,西南有廣粵民系,正西邊有瑤族,西北邊有湘民系。客家人來到南方的時間比這些民族民系都要晚,所以叫「客」。

那麼問題來了:「閩粵贛交界」這個地方,在客家人到來之前,有人還是沒人?

1. 如果沒人,難道周邊地區都被其他民族民系佔領了,並且所有其他民族民系都能未卜先知地留下這一帶等著你客家人來落腳?這在理論上並不現實。

2. 如果有人,那麼在客家人到來之後,當地人有沒有跟客家人融合?

2.1 如果融合了,那麼客家人的「純正」顯然無從談起。你跟一群不如你「純正」的群體融合之後,你的「純度」顯然是要下降的對吧。

2.2 如果沒有融合,那麼客家人有沒有把當地原住民趕走?

2.2.1 如果趕走了,那麼一般來說有三種情況:

2.2.1.1 客家人使用暴力將原住民趕走。但是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並不大。一旦暴力升級到「新住民趕走原住民」的級別,肯定就不會是小事件了,至少也得算是小規模戰爭的級別。可是無論客家歷史,還是周邊民族民系的歷史,都沒有關於客家人和原住民發生「戰爭」的記載。「土客械鬥」的軼事倒是有不少,但是「械鬥」和「戰爭」能是一個層次么?區區「械鬥」難道就能把那麼大一片地區的原住民全部驅趕乾淨?

2.2.1.2 客家人帶來了瘟疫,原住民沒有抵抗力,所以都病死了。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按常理來講,發生了這種大規模悲劇之後,歷史上一般都有記載的。可是客家歷史和周邊歷史都沒提到這種大規模的瘟疫。

2.2.1.3 客家人來了,原住民爭當活雷鋒,主動撤離,把地盤留給客家人。但是這可能么?

2.2.2 如果沒趕走,那還說啥了,肯定還是後來的客家人,與原有的本地人融合了,那麼客家人顯然就不「純正」 了。

綜上,客家人想顯示自己的驕傲的話,說自己「比較純正」就可以了,如果非要自稱「最純正」甚至直接就「純正」,那是自討沒趣。


南宋末年的抗元勤王是客家民系初步形成的標誌,稱之為「抗元勤王,民系初成」。

今日之客家民系,主要分布於贛州、梅州、汀州、韶州、惠州,與文天祥抗元地點是一致的。

文天祥年表:

1274年,文天祥任贛州知州。

1276年七月,文天祥以同都督身份率軍進入江西。

1276年十月,文天祥率軍到達福建汀州。

1277年正月,元軍攻破汀州,文天祥退至漳州。

1277年四月,文天祥進入梅州。

1277年八月,文天祥之前五月入會昌,六月入興國縣,七月派主力圍攻贛城。

1278年三月,文天祥率兵向母親和弟弟文壁所在地惠州靠近。

1278年十二月,強盜陳懿為張弘范帶路到達潮陽,文天祥當時正在五坡嶺吃飯,元軍突至,文天祥自殺殉國未遂被俘,其部將全部英雄壯烈犧牲。

南退的大宋軍民中,部分隨陸秀夫在崖山戰死了,沒死的那部分成了客家民系。有《豐湖雜記》為證: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舊族,忠義之後也。自宋徽 、欽北狩,高宗南渡,故家世胄先後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從之。寄居蘇、浙各地,迨元兵大舉南下,宋帝輾轉播遷,南來嶺表,不但故家世胄,即百姓亦多舉族相隨。有由贛而閩、沿海至粵者;有由湘、贛逾嶺至粵者。沿途據險與元兵戰,或徒手與元兵搏,全家覆滅、全族覆滅者,殆如恆河沙數。天不祚宋,崖門蹈海,國運遂終。其隨帝南來,歷萬死而一生之遺民,固猶到處皆是也。雖痛國亡家破,然不甘田橫島五百人之自殺,猶存生聚教訓,復仇雪恥之心。 一因風俗語言之不同,而煙瘴潮濕,又多生疾病,雅不欲與土人混處,欲擇距內省稍近之地而居之;一因同屬患難餘生,不應東離西散,應同居一地,聲氣既無隔閡,休戚始可相關,其忠義之心,可謂不因地而殊,不因時而異矣。當時元兵殘暴,所過成墟。粵之土人,亦爭向海濱各縣逃避,其粵閩、贛、湘邊境,毗連千數里之地,常不數十里無人煙者,於是遂相率遷居該地焉。西起大庚,東至閩汀,縱橫蜿蜒,山之南、山之北皆屬之。即今之福建汀州各屬,江西之南安,贛州、寧都各屬,廣東之南雄、韶州、連州、惠州、嘉應各屬,及潮州之大埔、豐順,廣州之龍門各屬是也。


客家人就是畲族漢化的結果,兩者在基因上沒有任何區別,語言幾乎一模一樣。不過是文化上一個漢化,一個沒有、

客家人並不是什麼中原純漢族後代(這裡中原人指的是夏商周漢時期,別拿石器時代說事)

姓氏上客家人也和畲族沒有區別,dna上也沒有區別,他們祖先是「阿蓮和他的愛郎」

從古至今,客家人就被認為「非漢非越」的群體,是山哈,地位很低,在與廣府人械鬥中,客家人為了找優越感和民族自豪感,羅香林等客家「學者」捏造了《客家人是南遷漢人》的言論,同時也拿捏准了歷史時機到處散布「客家人是純漢人後代」的謠言,反來污衊北方人是韃子

其實,客家人就是南方土著,二次葬文化,土著服飾和傳統,女人勞碌男人悠閑的越人習俗.....而且梅州客家人還是廣東三大族群里地中海貧血基因最高頻的。地中海貧血基因高頻分布在東南亞民族和黑人中


評論里有些客家黑簡直是不要臉!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客家民系是不是最純的,我不說,當今的漢族民系哪一個敢拍著胸脯說自己就是純漢族血統沒有任何融合呢?但是客家民系是漢族的一個民系而不是民族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南方所有的民系裡面只有客家民系主成分分析被劃在了中原組!

以下是論文


客家人路過,這tm怎麼可能啊,我也不是謙虛,你說我們都叫客家了,怎麼就血統純正了,期間總會有人成家(和當地男女情投意合產生子女繼續遷途)吧,而且我沒記錯的話,客家人應該是各個名族的血脈可能都融入其中的……不太清楚


漢人是個文化概念,不是一個種族概念,所以討論漢人是不是正統的這種說法本身就不成立,所以大家無需糾結這個問題。

如果還有興趣的請繼續往下看:

漢人是漢朝以後才逐漸形成的一個概念,但歷史上這個概念更多是外族人對漢人的稱呼,並非漢朝人自稱。雖然秦漢時期天下形成了空前的大一統的局面,先秦的諸侯國大多變成了郡縣。但實際上從史書的記載來看,當時的人們還是延續了西周以來的習慣,稱自己是燕人、齊人、楚人、趙人...,但並無所謂的血統概念。要說有,也只有高貴和低賤之分,並無種族之分。

追溯到西周時期,武王滅商之後分封天下,受封的有的是同姓有的是異姓,同姓好理解,就是給同家族的人封侯。但是異姓就不同了,比如楚、齊、陳、宋這些,他們有的是開國功臣(齊),有的是前朝遺嗣(宋),有的本來就是當地的土霸王(楚)。因為這些異姓諸侯追隨武王一起滅了商紂,所以武王就索性送個順水人情,封這些異姓諸侯王繼續做諸侯,只不過之前是對商朝稱臣,現在對周朝稱臣,楚國就是這樣。可見齊楚燕趙宋魯晉陳這些國名其實在更早的商朝就有了,只是夏商之前都沒有文字記載流傳下來而已。

真正大量流傳下來的可考的文字記載,就是從西周時期開始的。所以西周時期一直被認為是中華文化孕育形成的一個時期,四書五經、楚辭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在中原文化圈裡,沒有民族概念,只有諸侯國的概念,也就是地名的概念。可是西周時期的秦國還不在中原文化圈裡,因為秦國只是給周天子養馬的,還沒有被封侯。秦被封為諸侯建國要從秦穆公算起,因為西戎入侵,秦人救駕有功,又保駕宣王東遷,得以正式封侯,伯爵。這時候歷史已經來到東周了,因為秦人原本是隴東高原的游牧民族,文化根基淺薄,而國家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人才。而春秋戰國時代的縱橫百家恰好為秦國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歷史時機,很多中原的人才來到秦國。

秦從開始被排除在中國文化圈外,到融入,到統一中國。這個過程說明了,在當時的中國就不存在種族這個概念。而更多的是文化概念,當時中原各國的文化交流之深入,已經很難離開彼此了。

關於廣東人:

嶺南在先秦時期屬於蠻荒之地,當地生活的是南越人。連南霸王楚國也沒有深入涉足。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後,才開始對蠻荒的嶺南地區採取統一行動。秦始皇派趙佗率領50萬大軍平定百越之地。之後設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南海郡就在今天的廣州番禺。可是秦朝滅亡太快了,加上當時的交通很不發達,以至於消息傳到趙佗那裡的時候漢高祖劉邦已經登基了。後來趙佗傭兵自重,統一嶺南三郡,建立了南越國。再後來高祖派人去招降....

故事說到這裡就可以停下來提醒一下大家了,嶺南地區最早的漢人就是趙佗率領的這一批50萬中原將士。可是這一批人早就與當地的南越人融合了,還說什麼正統不正統呢?

你問我怎麼知道的這些?

讀書啊!


其實當年逃難,能有一口飯吃活下來就是最為重要的!人群早就融合了,那還分什麼正宗不不正宗的漢人!!


贛南客家人告訴你,不是什麼純血的,客家人應該是中原漢人跟畲瑤混血而成的,不過我們保留的文化比較古老而已。


血統啥的沒意思,不窮困潦倒才是王道


血統這東西沒有純正的。客家人的祖先是漢族人不假,可是遷徙到男方以後也是跟當地的土著通婚。


我是客家人。我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純正的漢人。但我們村的族譜可以往上查可以找到不同時代的遷徙地,可以追溯到商朝。每一代的先人葬在哪裡,姓名有譜可查。男的有姓名,女的有姓氏。


相對來說是的,不但血統,就連語言,非主觀地用數據一分析讀音,也會發現相對接近古漢語。


這句話如果換成最正統的中原人我倒是贊同


純正到底有什麼意義?能當飯吃?


客家人算是漢族中很不純正的一個支系,歷史上漢人不許和客家通婚的(流民 土匪除外)。


先說血統和文化:在古代中國,血統論並沒有像歐洲那樣得到推崇。帝王迎娶平民女性(甚至是二婚女性),皇室公主與出身貧寒的狀元配婚;古代流行和親外交,所以皇室裡面胡人血統也不少;古代中國傳播影響力是靠自己的強大軍事能力以及文化,而不是種族主義,推崇所謂血統純正的只有歐洲那些血友病皇室。

再說民族融合:李唐王朝有胡人血統似乎已經成為公認,而且唐朝的民族政策十分開放,那個時候的中國是一個民族熔爐,差不多從那個時候開始已經不存在所謂的純種漢族。而所謂客家人的遷徙也是主要從唐宋開始的,如此何談客家人是純種漢族人?

說一下中國的「貼金」文化:李唐王朝說自己祖上是飛將軍李廣;大家看中國的各個姓氏家族的族譜可以發現,幾乎都有一個同姓或者同氏的名人(其實也不無道理,純粹的平民在古代也許很難傳宗接代幾千年)。

綜上所述,所謂客家人是現今最純種的漢族人,如果沒有靠譜的遺傳學考證的話,這只不過是一種意淫。中國從古至今都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自我晉陞模式,在古代沒有人會因為你有所謂「貴族」血統而產生崇高敬畏(小小羨慕也許是有的),反而是那些出身貧寒的官員受到百姓尊敬。所以,天天嚷嚷自己純種的,只不過是一種民粹主義和貼金主義;想要躋身上流,只有自強不息。


你覺得有真正純的人種?


客家人分布最廣,不僅在南方。東南亞,美洲的規模龐大。


推薦閱讀:

廣東人是漢族還是越族?
廣東本地人人怎樣看待廣東人的長相?
為什麼宋朝時廣東人還很愛吃辣(茱萸),而現在卻養成了不吃辣的習慣?

TAG:歷史 | 古漢語 | 客家人 | 客家文化 | 廣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