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一兩年,「生活美學」這個概念火了?

特別最近一兩年,在台灣文創潮流的影響下,似乎只要是和美相關的產品或者服務(比如方所、設計、甚至有一家地板)都言必稱美學。特別是生活美學四個字。


謝邀。本人不是哲學專業學者。以下答案部分參考了該領域的主要學者劉悅笛的論著,其中以《生活美學與藝術經驗:審美即生活,藝術即經驗》讓我收穫最多。但因淺嘗輒止,不知能否回好此題,如有知友關注此題,請參看劉悅笛有關生活美學的多部論著,同時也可參看其他與之有關的其他書目:西方「生活美學」代表作-劉悅笛

---正文---

正如 @好奇心日報所言,「生活美學」概念的普及在當代中國呈現為一場「消費(觀)升級」,即從過去的實用主義消費觀,升級到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消費觀。這種消費觀與西方社會之前經歷的消費主義有所不同,並非與馬克思主義的適度消費觀背道而馳,其積極意義在於這種新的消費觀參雜著一部分反消費主義。我們再往深層探查,還會發現這一次消費升級、生活美學普及,其實是中國審美意識的一種回歸。我們剛踏上消費主義的「歧途」,便自覺地要同西方一起轉向。

在現象層面,生活美學提倡高附加值的產品和高度個性化、定製化的消費觀,拒絕規模化的批量生產。伴隨著高附加值產品的湧現,一大堆新名詞:如文創行業、匠人精神、私人定製、情懷營銷等也躍然眼前。在我看來,這場消費革命的關鍵點是8090後新一代消費主力接受的新型消費觀,對規模化生產的不信任和回歸「審美泛化」的文化潮流。

- 消費主義

義大利哲理作家卡爾維諾在小說中諷刺了當代旅行者的消費模式。這些遊客購票入場後,所作的幾乎一摸一樣,他們按導覽手冊或指南一一核對展品是否全部在場,在這一過程中,旅行與文化毫無關係。這是典型的消費主義。旅行者們經不起多番審問就會老實交代他們的旅行目的只是旅行而已,或言逃避工作。也就是說這種消費需求是虛假的,這些藏於生產者中的消費者,期待在消費中獲得自由。

中國旅行者亦然,有所不同的是,我們更具實用主義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能發現中國旅行者抵達景點後,抓住最關鍵的、最具特徵的幾件展品或場景合影,忽略其他展品,同時放棄自身的旅行體驗,前往下一個場景。在這裡,「面子」、談資是中國旅行者的消費目的,這些消費需求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他人。但這種實用主義也能歸屬於消費主義。

事實上,儘管我國官媒與學者一再提倡杜絕消費主義,但這件事早已板上釘釘。消費主義的主要特徵如過度製造、過度消費、超前消費、攀比消費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詞。在階級社會的形成固化階段,人們通過消費以區別他人、構建自身,隨之也誕生了拜金主義。近年來的諸多社會現象都是中國正式進入消費主義的明證。

- 生活美學

在西方,有關生活美學的類似討論至少能追溯到19世紀末,王爾德曾預判「生活與藝術的最終結合」,未來主義者也希望藝術回到生活中去,到20世紀末正式出現生活美學的概念。而稍早之前的波普藝術、行為藝術就開始嘗試消解藝術審美與日常生活的邊界。另一方面,設計行業的蓬勃發展使日常用品變得極具審美意味,也在衝擊阻擋藝術與生活的柵欄。因此時至今日,不論從生活還是從藝術角度去審視兩者,我們都能發現對方的影子。

生活美學即是「審美生活化」和「生活審美化」的雙向進程中的副產品,前者指藝術品的生活化、日常化傾向,後者指生活方式的審美化傾向。一言以蔽之,「美是生活」。

- 新型消費觀

作為新一代消費主力的8090後,因互聯網普及和全球化,其中一部分人形成了反消費主義的消費觀,我們熟知的DIY、環保主義消費、極簡生活方式等都是這類消費觀。這些反消費主義意識一定程度上孕育了生活美學。

近年來,如「橡皮章」、「數字油畫」、「極簡生活」等都不同程度地轉變為一種生活美學。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論是人云亦云或出於自由意志,都願在個人生活中嘗試體驗審美經驗,嘗試去審美。這點彌足珍貴。這些年輕人的消費觀在崇尚個人主義的同時,回歸實用主義,不承認國際品牌製造的虛假的個人化定製產品;在遵循實用主義的同時,又看重個性化和享樂化,推崇基於產品體驗的消費模式,手工定製和滿足精神需求的物質享樂。

因此,這種新型消費觀與馬克思論述的奢靡消費觀完全不同。在追逐個性化、享樂化的同時,放棄拜金主義和過度消費,放棄符號化、景觀化的高附加值品牌,回歸以消費體驗為核心,以社群關係為紐帶的消費模式中。這些年輕人對一件產品的評價來自多方面的消費體驗,除實用性外,還對最終的產品做出審美判斷,甚至關注產品的生產過程和生產者。因此對於他們,消費主義的諸多現象,如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商品拜物教、符號消費正在消亡。

- 對規模化生產的不信任

市場競爭的具體模式在中國主要表現為價格戰,而價格戰往往在擠壓對方市場空間時,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很有可能降低產品質量。因此對規模化產品的糟糕體驗也孕育了所謂的「生活美學」消費方式。但我們要說,生活美學在這一層面只是在追求消費者的基本權益。

近年來,如「手工傢具」、「自由行」、「私房菜」等新型產品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歸功於同類批量產品極低的產品質量。這些產品很大一部分並不是以奢侈享樂為目的的消費品。這些產品推崇個性化、定製化的同時,其價格並非高不可攀。稍高的價格讓消費者能夠獲得優質得多的產品,也是市場競爭中必然的結果。

- 審美泛化

對西方而言,生活美學和審美泛化是一個新課題,但並不適合中國語境。相反,藝術和獨立的審美在中國只有110年的歷史。我們看保留很多中國文化的日本,如著名學者齊藤百合子就把西方的生活美學概念挪用在闡釋日本美學的工作中。在傳統中國文化里,審美本就是泛化的。如莊子所言:「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又言:「道在屎溺」,即天地萬物有美,就連屎尿中也有道,也可以被思考,甚至審美。

生活美學的一大特徵是審美泛化,意味著人在日常生活中同樣能獲得審美經驗,也就是說,審美並不與生活隔離。在當今中國,我們仍保留著些許傳統審美情結。如對烹飪的執著、觀奇石的傳統、交談的藝術,甚至是酒桌上的傳統禮儀和形制,這都是審美泛化的現象。

年輕群體自發組織推動的漢服復興(包括傳統禮制的復興)、對遺留日本的工匠精神的追求以及各行各業競相提高產品審美價值的努力,都是對傳統的生活美學的再次追尋。中國復興,中國文化復興的意識越強烈,生活美學和審美泛化的普及程度就越高。這一趨勢是中國發展和重建民族認同感、民族自信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 虛假的生活美學

雖然,在很多層面上,真正的生活美學正在發芽生長。但縱觀全國,一種虛假的生活美學仍在蔓延。那是一種真正的消費主義,它崇尚借用商品重建個人認同,與拜金主義媾合,關注他人而非自己的消費體驗。

這種虛假的生活美學的一大特徵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這些消費者仍受強烈的符號和社會景觀的影響,他們的消費需求是虛假的,同時引發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正因為消費需求是虛假的,他們所體驗的生活美學亦是虛假的。這是一種東施效顰,也是一種裝腔作勢。

------

如果你關注藝術,喜歡藝術,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幾冊」,或搜索「Jiceart」,每周都有很多有趣的小知識和令人驚喜的高清藝術圖片或視頻分享。


提起「生活美學」的時候,大家都在買買買,據說這件事叫做「消費升級」,還有一個理直氣壯的說法叫做「對自己好一點」。

這個概念實在太廉價,我們隨即就看到了遍地皆是的「匠人」,層出不窮的「古早」以及各種勸你遠離喧囂、放空心靈的「民宿」。一批時髦人拋棄嶄新的批量製造,開始擁抱故意做舊的球鞋和夾克,就連喝茶的杯子,也要保留泥土的痕迹,並且千萬不能忘記它的「作家」尊姓大名。

潮流越變越快,就連提倡「慢生活」的「生活美學」本身,也成了一種潮流。但悲傷的事實是,生活和美學都很難得,人們只能順著手上那一百個公眾號一起聊聊所謂「生活美學」。


大家現在生活都太無聊、太無趣了,所以想通過講美學、講生活美學來證明自己是個有意思、有情趣的人;當我們真的看到所謂講生活美學的地方,下面可以分為這麼幾個步驟:掏出手機、打開相機、調開濾鏡、拍一拍、發到朋友圈!!!


美學這個概念懂得人事實上非常少,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它從屬於哲學。但是隨著大眾文化的發展,人的物質追求不僅限於感官上滿足,從而轉移或者說發展到了另外一個層次,姑且在這不論是提高了或怎樣。而消費的意識也不斷在被開發,因為美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奢侈品不斷賦予在大眾生活里,畢竟人對美會產生天生的愉悅感,這種獨一無二的體驗當然也是無可估量的消費潛力。我想化妝品和服侍是在任何時代都不會消亡的產業領域吧。


中國人的時尚大概還停留在衣服包包化妝品,手錶汽車的層面上。

而美國的中產階級主婦很熱衷的時尚除了以上,還有室內設計。隔一段時間就把家裡傢具裝修都換一換,是不是就換個花瓶地毯窗帘之類的。

中國不過是在追趕這個潮流


這個問題讓我很唏噓。作為一個被貼了(自己也接受了)在從事「生活美學」標籤的人來說,更多的是無奈。

當我開始做植物相關的品牌時,事實上我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只是憑著感覺去做。出於設計專業的背景,可能確實會更在乎「美感」。對我而言,花若干年去尋找一個適合的定義,並不是一個很長的時間,但商業、市場並不允許你這麼的……「模糊」。

很快有人問我在做的是什麼?

「花店?」「不是」

「下一個野獸派?」「不是」

「園藝科普?」「額……也不是」

「啊!我懂了!生活美學啊!」

「我覺得目前不太適合「美學」這個詞,它代表的含義很大很重,但大眾理解起來又太窄太扁。」

「但你必須要清晰地定義自己,否則媒體怎麼介紹你?市場怎麼認識你?資本怎麼認可你?」

「定義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艱難地過程,而且還會不斷地變化,我才嘗試了1年,我覺得我還不太明確到底要做一個怎麼樣的品牌,只是明白自己不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品牌——比如流於形式與表象的生活美學。」

「你可以這麼想,但你無法阻止別人去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去定義。假如你不順從,那你會讓他們迷惑。讓消費者迷惑,你還想賺錢?還想做下去么?你要進行一系列簡化,變成標語,變成口號,變成大家可以立刻理解、明白、參與以及消費的東西,這才是現在自媒體造「品牌」之道。」

「我想賺錢,我也想做真實的自己。我知道這不易,但這個過程的權衡,自我博弈,最終會慢慢讓我創造出我想要的品牌,我相信我自己。」

「科科,這麼理想化,下個月的工資你倒是發不發啊?你別忘了跟著你乾的小夥伴。」

「放心吧,在BP的介紹上,我已經寫得足夠簡單粗暴了。」

「我知道,剛才有個媒體問我要你的品牌的介紹,我複製BP上那個介紹給TA了。」

「(⊙o⊙)…」

「所以說,作為一個沒資本沒經驗的創業者,你欠著一屁股債把別人拉下水,你好意思理想么?哲思什麼留給經濟獨立後再說吧。現在就是要活下去而已。」

「你說得對,但我不會完全順應。一方面我會對現實妥協,按照市場的規則來。另一方面我會積蓄自己的力量,在時間與耐心中慢慢真正地發現與定義自己。即使我最終覺得想做的是「生活美學」類品牌,也必須是我自己做出的決定,並貫徹相關的從一而終的準則。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因為更容易被市場接受和認識而被迫選擇。」

不知不覺,偏題了。。。

總結而言,站在相關從業者的角度,我覺得「生活美學」這個詞的本意是非常美好而莊重的,但可能也正因為它所傳達出的令人憧憬的狀態,才會被聰明的商家抽取出來使用,再通過新一眾商家、消費者合力進行的簡化、標語化、符號化……最終,「生活美學」成為了一個新時代都市人喜聞樂見,爭相追求的生活必備標籤。

而作為剛入門的從業者而言,想趕上這波浪,就得順從這個潮,成為繼續膚淺化、表象化、粗俗化這個詞的一員。但到底有多少相關從業者去對這個詞以及其背後的內容與文化進行過真正的考察與認知,我是相當懷疑的。

至少站在我的立場,我心底里不太願意這麼說自己,是因為我覺得目前還受不起。雖然買了一些「美學」的書籍,但還沒看透徹。還在摸索,還在踐行,但遠不到可以去這麼自稱的份上。

以上。


贊成 @王東來的回答,確實是缺什麼補什麼。

我們這時代,經濟的發展太快了,可是很多事情大家都在追逐金錢的過程中發現心理的落差,以至於就成為了一個很悲傷的事情。因為心理的追求在中國是不被重視的,或者說遠遠沒有教育那般被重視。

可是教育有很被重視嗎?在中國並沒有。

生活美學在教育的對比下就更加可憐了。

生活美學是你對待你的人生的一種積極的態度。

讓你自己在生活中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方式,方法論,都是生活美學。

並沒有你想想中的那麼高大上,他只是一個存在著在你日常生活中的詞。

你之所以覺得方所,設計這些很生活美學,是因為他跟你過去的生活不一樣,你對你的過去不太滿意,而你嚮往美好的未來,於是乎這個就形成了一個潛在的需求。

現在很多app也在做這個概念,舉個例子,

比如:取暖生活美學,官方微信:「WarmUPAPP」 取暖WarmUP,你的生活美學家

比如良倉APP,待著APP,花田小憩APP……等等,

越來越多人關注,代表這個事情有需求,需求在某個程度上是個商業缺口,因為有這個缺口,於是乎商家把這個詞給慢慢傳遞成為一個熱詞,也就開始火了。


這個主要還是看大勢吧,美國的70年代被稱為「黃金時代」,日本在70年代末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經濟已經從戰爭中恢復過來,產生了大量的文化藝術作品,老百姓滿足了對基礎物質的需求,開始進入到美學需求的時代。

如果用一個數字來衡量這個時代的來臨,那「人均GDP」是一個最直觀的標準。美國1975年人均GDP突破7500美金,日本1978年人均GDP突破7500美金。中國的人均GDP突破7500美金的時間,你猜是哪一年?

2015年中國人均GDP排名世界第72位,為7990美元。(數據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中間那幾十年我們幹嘛去了?


1.經濟基礎好了,群眾消費水平提高了,單純的物質已經很難滿足,這就是為什麼生活美學有市場的原因。

2.以往的家裝、家居等等製造或服務業,都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在新技術、新材料、新概念的支撐下,他們完全有能力在產品里融入「美學」概念,而且,具有生活美學概念的產品更有個性,附加值也更高。例在A、B兩個產品報價都是100的情況下,美化的A成本為70,而普通的B成本為60,那麼消費者傾向選擇A,所以現在的市場競爭,是綜合競爭,生活美學的概念也更加符合供給方的進步方向。

1+2=供給和需求都指向「生活美學」,這也就必火


個人覺得,但凡一個概念的火,真的只是營銷的比較好,和文化真的沒有太多關係,但只要把概念弄的玄而又玄,就會顯得有文化了!


沒那麼玄乎

產品極大豐富時代

消費者不在滿足功能需求,對設計審美有了更高的要求

就像馬洛斯需求理論,吃飽喝足了自然追求生活品質類的東西


您的問題是鄙人課題,所以首先這裡有幾點要說

1. 你指的生活美學是什麼?是生活美學 :還是美學生活中的運用?主被動關係混淆 導致概念車偷換

2.對,台灣文創可以是你觀察到的生活美學的一個體現。但 生活美學絕對不是因為台文創潮流而影響的。邏輯如下:生活美學是美學的一個隸屬領域(Subfield)-美學又是哲學- 所以生活美學是一個哲學概念!!!!它不是什麼trendy文藝的slogan 它是學術發展的一部分。謹記。

3. 生活美學(everyday aesthetics) 的整體ideology醞釀於實用主義美學的興起 (pragmatist aesthetic)。20世紀後 生活美學才慢慢地發展出自己的subject and content。因此, 生活美學裡不能不提,或多或少要提的是實用主義美學;但是生活美學裡提的可以根本是實用主義美學不提的。 兩者 共同都欣賞並借鑒的概念是--- 藝術! 非常粗略但易理解地說,「實美」理解藝術如經驗「 art as experience」 (從藝術的角度把經驗審美化) ;但「生美」理解「experience as art」(從生活經驗的角度把生活藝術化)--(請揣摩,因為以上是理解生活美學的重點

「生美」它作為一種學術研究工具和理論 涉及到的範圍非常廣,除了你所說的在生活細節設計上的體現,除此之外 還有在日常活動,政治運動,食,宗教,環境美學上的體現。所以 我們不能見字拆字 或囫圇吞棗,看見它字面覺得文藝小資 就不去調查它內容的實質!生活美學作為當代美學發展的重要指標,卻被淺薄地字面化為一種新中產階級(為什麼是new middle class 這又是另外一個課題,這裡不說)消費趨向或看似posh的新文化消費噱頭!其為了提高社會文化綜合氣質的出發點根本沒被重視。讓好多學美學和社會文化學的人難受,我也只是其中之一。

對一個事感興趣,就要有心力去看它沒被看到的一面。那沒被看到的一面才是那件事的本質。


徐志摩和別人借火時說過一句話

「Kiss the fire」

這才叫生活的情趣和美,態度決定一切

和物質關係不大,陶潛照樣開開心心。整凈的屋子,罐頭裡種點小花苗,擦得閃亮亮的杯子,加班時哼兩首小調,泡麵時加個剩雞蛋,電梯里遇見鄰居拉兩句家常。不是不能過得更好,只是沒心思去做。

缺少什麼提什麼。美國歧視黑人所以老提黑白平等。我們缺少對生活的樂觀和熱愛,但這種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


商家價格戰打不下去了,開始玩逼格了

稍微補充一下

回顧歷史

哪一樣東西火了不是後面大家都在做

然後利潤被壓縮

小廠商出局,大廠商死扛

清場的差不多了

大家尋思,一起挨餓也不是辦法啊

要不就再開發,新樣式,多功能之類的

要不就是參雜一些定義進去

文化,情懷,信仰,之類的

總歸不能餓著自己嘛


套用一句俗語回答你。

缺什麼補什麼……


花錢,總得找個理由


因為之前的概念騙不到人了唄


對於有點小資情節的人那叫美學;對於普通人就只是過好自己的生活。


設計和生活美學,能否增值我們的幸福感?

在大都市中,伴隨著財富積累和視野的開闊,人們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消費從物質產品向精神產品升級,中產階級成為消費升級的主力軍,他們重視生活品質和品牌意識,勇於嘗試和喜歡新事物,對消費體驗和產品質量的要求較高,喜歡差異化的產品和定製化的服務,內心又住著浪漫和美好,而藝術和設計往往是觸發這種情感的媒介。

以無印良品、宜家為首的一系列主打設計的品牌漸漸融入這群人的生活之中,他們認同品牌倡導的理念,將設計視為一種審美的取向。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更多考慮人性化的設計,對產品品質有著嚴苛標準,甚至將文化內涵融入其中,不遺餘力地精雕細琢,這些追求精工精神的原生品牌成為了中產階級表達自己的選擇。

生活美學x一條

現在泛濫的」生活美學」,擁有電影質感般的短視頻在之前還是一種稀缺資源,「一條」畫報風格的視頻很快就在短視頻領域中脫穎而出,每一個畫面都誘人唇齒的美食,極富設計感又打破傳統生活理念的家裝,國內外獲獎無數的設計師新作,歷史悠久卻不為人知的傳統手工藝……這些內容為「一條」聚集了相當的人氣!

在每一條被刷爆的10W+視頻背後,是精良的製作和嚴格的完美主義般的追求,一條創始人徐滬生說:「我三分鐘的視頻得做十幾個小時,而且是很精良的十幾個小時。可能我拉下來的廢料都比別人的成片要好」。

「一條」 創始團隊核心人物幾乎將國內主流的生活雜誌總監以上級別的人都聚齊了。徐滬生曾經把「一條」比作宜家商場,但他現在認為用誠品書店作比更準確。他相信,內容可以將目標消費者精準地摘取出來。

如今,「一條」已經開展起了電商業務,而這也是依靠「一條視頻」聚攏大量國內文藝小資控之後,順理成章的結果,將大陸、台灣、日本、北歐等地挑選優質的獨立品牌、設計師產品,推薦給用戶。

她經濟x小紅書

我們現在所處的消費者時代,更注重用戶體驗、情感思維、優質服務和雙向的溝通互動,這也正是女性所具備的優勢和特點,她們是家庭消費的主力群,情感細膩,注重細節,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她們的消費決策也常常被身邊的閨蜜和網路上的分享、評價、口碑所影響,她們的內心也多少有一些少女情結,愛八卦、愛吐槽。

小紅書的橫空出世,也不過才三年多的光景,積累2400萬用戶,APP中的內容分享、電商模式、甚至每一條Slogan都緊緊圍繞目標用戶來設計。

相較於淘寶、京東這樣大體量、信息容易過載的電商平台,小紅書所圈住的這群用戶黏性更高,需求滿足更精準——那些好吃的食品、有口皆碑的美妝產品,實用美觀的生活用品,進而可能發展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變世界的蘋果

蘋果的成功雖然多歸功於喬布斯,但幕後功臣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伊夫功不可沒,從大局、細節、材料、加工以及到批量生產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像是蘋果的一個秘密武器,同時也是喬布斯的「精神伴侶」,喬布斯追求簡潔,喬納森在設計中融入更多浪漫與精緻,兩人的合作被稱為「一拍即合」。

喬布斯有句名言:創新不需要搞什麼市場調查,因為消費者往往是你把東西給他看的時候,他才會說,這正是我需要的——把手機觸摸屏,加工得像年輕女人的皮膚一樣光滑。這種「創造需求」的思維能力,其實更稱得上是藝術家的風範。

東方有句諺語叫做「精益求精」,這句話對喬納森·伊夫而言再熟悉不過了。當年喬納森為了設計出世界上最輕薄的筆記本電腦,甚至不辭辛勞地乘了14個小時的飛機,專程到日本去拜訪一位鑄劍大師,從中來尋找靈感。

輕奢的流行

如果說傳統奢侈大牌在多數消費者眼裡是一種奢求,而又想追求真正好的設計和品質,那麼輕奢侈這一概念就應運而生,輕奢消費品的設計更加符合年輕一族的審美。

在歐美國家,時尚奢侈品的主力消費群體基本上是40歲以上人群,但在中國,時尚奢侈品的消費群體呈現年輕化特徵,一項來自貝恩諮詢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輕奢的主力消費人群是中產階級,佔50%;30%是新富階層;15%是企業高管、富二代等富裕階層;5%是家庭主婦。

為扭轉「老氣」的標籤,Coach花高價挖來有多年奢侈品從業背景的Stuart Vevers來主持設計工作。Stuart Vevers擁有豐富的奢侈品從業經驗,簡歷更是奢侈品加身,業績十分搶眼,Calvin Klein、Bottega Veneta、Givenchy、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Mulberry……可謂佔據了奢侈品行業的半壁江山。加盟Coach前,Vevers先生在Loewe擔任創意總監一職,並且振興了男士箱包部門。

在Vevers加入之後,Coach的產品變得更加時髦可愛,受年輕一代青睞,在Vevers的帶領下Coach於2014年開始積极參加紐約時裝周等活動,增強自身的時尚信譽度。

設計師品牌也是「輕奢」市場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這些品牌雖然沒有顯眼的LOGO,卻具有別具一格的設計,結合自身擅長的工藝和良好品質,打造出極具辨識度的設計風格。

Mansur Gavriel主打極簡的設計理念,但對材質精益求精。品牌花了兩年時間研發質量上乘的包包,製作過程繁瑣漫長,所用的皮革不僅全部來自於義大利,並且使用的都是植物鞣製(vegetable tanned)的皮革。植物鞣製的皮革纖維組織緊實,延伸性小,成型性好,板面豐滿富有彈性,無油膩感,並且會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煥發出非常自然的做舊質感。

Mansur Gavriel發出首個系列後,當年9月火遍紐約時裝周,成為時裝編輯和街拍明星的必備單品。兩位設計師也利用Instagram表達自己的品牌風格,發布包袋搭配和包袋保養教程。

工匠精神

這些具有「匠心」精神的設計師們都傳襲著平實而執著的工匠精神,他們往往把精力不斷地投入到產品的探索革新,和品質的持續穩定上,擁有著千年歷史的中國是否還留存著如此古樸,又充滿著魅力的技藝呢?

2016年1月7日,《我在故宮修文物》在CCTV-9播出,神秘的宮廷文物和修復師們的故事展現在觀眾面前,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綉等奇珍異寶令人目不暇接,修復師們用3年磨一把刀,18年修復一幅畫,他們「靜下心,沉住氣,擇一事,終一生」的匠人精神令人深受觸動。

原以為充滿古典和傳統氣息的紀錄片只受中老年人歡迎,沒想到在二次元文化著稱的B站(Bilibili網站)上走紅,點擊量超過200萬,累計有6萬多條彈幕評論,呈現出超越電視播出時的火爆景象。

其中尤以負責修鐘錶的王津師傅「粉絲」最多,故宮裡的鐘錶多是帝王收藏,不僅擁有著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款式,每一處細節都極盡奢華,一個鐘錶的修復通常都會遇到好多困難,修復時間長達好幾月,一個小小的零部件都必須精工細作。採訪中,王師傅談吐溫文爾雅,不急不躁,這樣的性格與他所從事的工作密不可分,修復鐘錶是在修復文物,也是與時間、與使用過這些物件的先人對話。

故宮自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集合體,而現在比故宮更紅的,是「故宮淘寶「這個賣故宮文創周邊的店鋪,因其更貼近年輕人的設計,萌賤的畫風和話風,席捲了互聯網,成為一大網紅IP。

故宮博物院共計研發文創產品8683種,包括服飾、陶器、瓷器、書畫等系列,產品涉及首飾、鑰匙扣、雨傘、扇子、文具、箱包、領帶等,2016年營業額也超過了10億元。

故宮的每款文創產品,研發周期都在8個月左右,「每個項目至少都有2個專家作為顧問,例如絲綢、宮廷器物、陶器、瓷器……故宮有龐大的專家隊伍作為顧問。」從創意到設計到最後成型的產品,每個環節都嚴格把控,慢工出細活。

為了能創作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Q版形象,設計師不僅研讀了吳晗先生、張宏傑先生的《朱元璋傳》,還要查閱《明太祖實錄》、《明史》、《大誥》等多種史料文獻。為了找到對朱元璋形象的更多感知,還親自去南京的明孝陵,在歷史殘留的蛛絲馬跡中感受朱元璋這個人物的精神世界。

《莊子》里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蔡元培曾說過,以美育代宗教,讓每一個人的心中有美的信仰。

蔣勛也說,「緩慢也許是美學品質建立的開始。」

「忙」—心亡。太忙的話,心情會死亡。

「亭」—停。半山有個亭子,停下來歇歇,望一望遠山,湖邊有個亭子,這裡風景很美。

給自己和家人用新鮮的食材做一頓美味家常飯,選擇適合自身氣質的衣飾,擇水而居,窗外有霞光,走出家門就能看到綠色的植物,關照四季輪迴,聽風唱歌,望雨舞蹈,跟著白雲的腳步看風景。

慢慢吃,慢慢行,慢慢活。


國人審美一貫較低(佔比),不是貶義,而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徘徊在生存邊緣,根本沒有可以美可言。

打個比方,租住的房子里缺一張桌子,在桌子有必要性的前提下,99%的人會選擇去當地建材市場購買一張價格最合適的,0.5%的人選擇二手一張比較比較喜歡的桌子,0.5%的人才會為了生活美去定製或者打造一張具有美感的桌子(這還要看他的個人品味)

生活美學的熱潮恰恰說明國人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終於有時間有精力有閑錢來關注自己的生活是否具有美感,這種自發性或者外部影響之後的意識又受到了中國式文化和教育的限制,讓他們對於美感的提升處於一種迷茫狀態,只能通過選擇帶有設計標籤美學標籤的產品來彰顯自己有審美。

事實上在沒有沉澱又沒有深入學習的狀況下,選擇帶有標籤的產品是最直接的方式,只是如何從多標籤中篩選出真正具有美感又適合自己審美的產品又是考驗審美的另一大難題……

搞了一個訂閱號,歡迎小可愛們關注!

http://weixin.qq.com/r/Gy2rs6PEj-7wrefQ93gJ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我們認為「美」的非線性建築是基於怎樣的一種美學邏輯?
你認為有哪些動態比靜態美的明星?
傳統的中國美學是什麼樣的?
女人可以美到什麼程度?

TAG:藝術 | 設計 | 美學 | 文化產業 | 方所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