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麵包機做出鬆軟的麵包?
01-11
每次用麵包機做麵包做出來得總像發糕,麵包外皮硬,內部也不能像買得那樣鬆軟,每次發麵的時候我根本發不到要求的那種3-5倍…
首先,不要使用麵包機的全自動程序。
分步執行:揉面要看麵粉量和水分控制時間,而且黃油可以嘗試揉面啟動十五分鐘以後加入。揉好麵糰後不要留在機器里,拎出來單獨找個容器發酵(這個地方懶點就蓋濕布就可以,有要求就控制一下發酵的環境,比如溫度和濕度。)一發和二發都在機外完成,包括最後整形。
然後就是最重要的,烤的過程,機器內置時間是固定的,以我的松下205型號來說,一般是半個小時。其實有的麵包(視配方)根本用不到這麼久,很容易就外焦內幹了,所以你可以多試幾次,把握正確時間,手動關機,取包。你也許會說,這麼複雜不就背離了麵包機簡易好用的宗旨了么?
那你就接著啃它自動做好的那坨玩意吧。——————————————————2016年11月更新——————————————
用用麵包機做麵包已經不知不覺塊兩年了。回頭來看這個答案真是比較……隨意+不嚴謹。由於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用過自動程序了,加上看了一些資料。上來更新,分享一下個人經驗吧:首先,麵糰一定要浸泡,這也是麵包機比手工揉面要好的地方。因為本身麵包桶就是很好的浸泡容器。
先倒液體,再加粉類,開啟和面程序,5分鐘即可,就是所有東西揉在一起的程度。然後關機。蓋蓋靜止半小時到一小時。浸泡之後,麵包機出膜的效率會高很多。浸泡時間根據麵粉和溫度,濕度都有關係,大家一定要多嘗試幾遍。浸泡完了再依照正常程序:麵包機和面,發酵,烘培即可。
PS:現在已經基本不做二次發酵了,對於自己吃的麵包來說,一發的鬆軟度足以。我的經驗是:為了兼顧麵包機的全自動性能但又要得到鬆軟(起碼不像饅頭)的麵包,有幾個竅門:1.多攪拌一次:當攪拌了十來分鐘或者第一次攪拌完成的時候停止程序,並重新選擇開始程序;2.平時可以留一點老面存在冰箱冷藏,待下次做麵包時加入一些,我常用的比例是250克麵粉加100克老面,老面一般在第二次攪拌的時候分成小片小片的加入(也就是重新啟動程序時),這樣可以使麵包更勁道口口感更好味道更豐富;3.發酵是重點,尤其冬天,溫度低,最好還是在攪拌,醒面,再攪拌的程序完成後(一般是45到55分鐘)拿出來發酵,我一般用保鮮膜包好放在蒸鍋里,還會加些熱水增加溫度,熱水涼了就加一小把火,十來秒,這樣發一個小時左右放回麵包機(覺得不夠可以到兩小時)。另外冬天最好把發酵粉用溫水(25度左右)泡好再加入麵粉中,這樣可以更快喚醒發酵功能。
麻麻希望我更居家一點
某天買了全自動麵包機給我 躍躍欲試的我以為做出的麵包是 醬紫的
或者是這樣子的
可是。。。
現實是 ,第一次我做的麵包像個饅頭連外形也是如此的像饅頭呢
於是 。。接下來幾次都以失敗而告終
但我木有放棄
就在剛剛我做出了 灰常好次很鬆軟的麵包
啦啦啦 我來公布秘方啦
step 1 :材料準備(以500g為例)牛奶或水 165g 黃油或植物油 12g食鹽 3g白砂糖 24g奶粉 6g高筋麵粉 250g酵母 3g
step 2 :1、先放油,油鋪滿桶底 2、在一個小角,放鹽 3、雞蛋兩個(根據雞蛋大小,我用的是草雞蛋 ) 4、在另一個小角放糖 5、倒入鮮牛奶 6、加入黃油(黃油可以多放點,提前拿到室內冷卻一下) 7、放入麵粉 8、加入奶粉 9、在麵粉里挖一個小洞,放入酵母,但避免酵母與液體混合step 3 :按下和面/揉面的功能(大概和面15-30min)
step 4 :從麵包桶拿出和好的面,裝入保鮮袋,紮緊,放入冰箱,12小時step 5 :將麵糰從冰箱中拿出,在室溫下放置10-15分鐘, 放入全自動麵包機內step 6 :按下快速主食麵包功能(不同機型按鍵名稱不同)step 7 :麵包做好後,放置10-15分鐘 從麵包桶內拿出step 8 :麵包完全冷卻後 (很重要哦)用麵包刀切成小片啦啦啦啦,做好啦就是這樣子哦 。目前只會做吐司麵包
簡單說一下,水少,酵母也少。理想的水面比例應該是:麵包機攪拌的時候是成團的,不攪拌的時候就立刻癱軟下去,這樣做出來的麵包,表皮酥脆,內里綿軟。另外,酵母也要多加,鹽更是必不可少。
其他人說得差不多了。我補充個最基本又最關鍵的注意事項:一定不要買20多塊錢十斤一袋的普通高筋粉!要買麵包粉!比如新良,金象的。酵母要用耐高糖酵母。以上。
是不是要先要有麵包機哈
錫紙
1、買個好麵包機;2、找個好方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