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xbox360和ps3因為過熱而導致大規模的硬體故障?

xbox360早期出現了大規模的三紅故障,大量機器報廢。

ps3也出現了死亡黃燈,只是規模沒有x360那麼大

大家對於這兩種故障的解釋都是差不多的:「因為90納米工藝製程太高,發熱量大,導致機器主板過熱變形,從而導致gpu脫焊,造成了三紅/黃燈,後來換了65納米工藝,這種現象基本解決」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只有這兩款主機有這種麻煩?之前的ps2 xbox一代和ngc以及更老的主機,工藝比90納米落後,發熱量應該更大才對,為什麼它們沒有出現這種現象?

也許xbox360和ps3相比來說有在散熱設計和工藝方面什麼特殊的地方?


主要是XBOX360的被動散熱部分過於鶸,又不想改殼子結構只想通過焊錫和工藝改進解決問題,實際上是做不到低故障率的。

早期X360一台200W的機器靠鋁片+風扇進行散熱——實際上這種結構一般只會被用在50-70W左右的機器/顯卡上,何況這鋁片還不夠大的,甚至比很多30W的渣渣顯卡散熱片面積還小得多,大概比方的話,相當於你是在用一個青鳥三壓一個GTX1080TI——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是啥結果。

後期雙90加了一根熱管+一些散熱片——然並卵,隔壁是用的6根熱管(初版4U)/4根熱管(後期2U)確保能夠散熱+靜音(的確能做得到,他的問題下面說),PS4初版雖然砍到了2根熱管,但是用很強的風扇+非常激進的風扇調教確保熱量能夠正常排出,但X360風扇很鶸啊,2個8mm的小風扇有啥用呢,現在有點追求的機箱都是2個以上12mm了不是么。

而且那套機器結構從雙90用到雙65,微軟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空間里塞進去了一些散熱附件——比如額外散熱片+幾根熱管,同時加強了SOC附近的結構來解決問題——實際上也不是完全無效,比如雙65的總體故障和紅燈率的確低了不少(製程降低,發熱的確降了很多)但是主板脫焊率高了不少(E74),實際上還是沒解決本質問題,只是故障率已經降到了大家能接受的平衡點而已。

實際上雙45都沒解決SOC脫焊/主板變形問題——還有紅燈情況出現,而且不是RP屬性的那種(雖然只有一顆了)。

PS3的黃燈問題也是設計結構的問題——他的SOC是兩層蓋子覆蓋的,CPU自己還有一層屏蔽蓋,裡面不使用釺焊,而使用硅脂。

和散熱器接觸的部分因為有直接接觸,所以反而問題沒那麼大——PS3的散熱系裕度非常高,但是裡面一層幹掉了以後真的就是空氣了,然後外面散熱系多強也沒用,平時索尼給PS3的風扇調教大概就是10-20%,SOC溫度為了給靜音讓路,實際上是遊走在合理溫度邊緣的(75°-80°左右),很容易把硅脂烤乾,硅脂幹了以后里面只剩空氣,風扇100%也排不出去熱量,就會遇到風扇暴走+黃燈了。

所以上代PS3一般是悶壞的多,而且悶壞的時候還有能修的可能性——開蓋換硅脂效果不錯,且能加幾年壽命,X360就是瞬間死的多+基本植球甚至主板報廢。(三紅通常都有點主板變形,最嚴重的就是E74)。

其實PS3壞的可不在少數,只不過一般都有點壽命了,而且也不太明顯(後期型故障很多都是開個半小時才風扇暴走,跑個1-2小時就扛不住宕機的那種),沒有X360那種到手3個月報廢且沒救了,痛心疾首的那種感覺。

這代大家是不同程度上的吸取經驗了,索尼系是適當的被動散熱+暴力風扇,微軟系則是堆了極多的被動散熱——XBOX ONE初代一個100W的機器上了個12CM大風扇+4熱管,堪稱奢侈,XB1S這種也就60多W的廉價機器都上了兩根熱管。

還有,上代機器基本沒有idle狀態,開機就幾乎是全功耗跑的,這樣對散熱系的考驗很大,這代也都修了。

還有,老的機器么——舉個栗子,PS2老版電源才79W,實際跑大概30-40W吧,後期薄機就12-13瓦,和NS差不多——去掉光碟機的話還沒NS功率大(NS全載不充電也有13W左右),也沒PS4的顯存能耗大。

然而諷刺的是NS都有熱管,X360初版沒有。


1:顯卡CPU變成電老虎是在那時候真正猖獗起來的,動不動90-130W的功耗,以前沒有任何人考慮過一塊電腦晶元能這麼狠。電腦機箱大,散熱還方便點,就這樣也出現過一批顯卡花屏的質量事故,主機空間小很多,問題更嚴重

2:那時候開始強推無鉛焊錫,有一定的良品率問題,但GPU-主板的焊點並不是主要的故障點,FCBGA封裝內核底部的焊點才是最大的問題,重新植球也不能根治,只能換GPU,GPU代工商這一批貨都是垃圾的話,仍然是修一次壞一次

3:大規模硬體故障在索尼不存在,產品良率在可控範圍內,車禍現場的是微軟,因為趕工。也不僅僅是焊接問題,而是產品設計、供應鏈、工藝、質檢等等一系列環節全都有問題

最後更新的產品對功耗和工藝有心理準備了,微軟也好好整頓了一下,所以就沒出這麼大的事故了


其實PC也是一樣的,自從進入DX9 時代之後的顯卡,基本都沒有省油的燈。

對比一下散熱模塊就明白了

DX8時代的高端顯卡 GeForce 4 Ti4600 散熱器是這樣的:

哪怕是三千塊錢的顯卡,都是銅製散熱片加一個小風扇,只需要覆蓋GPU即可,連顯存都是裸露散熱。

而NV出的第一款DX9 顯卡GeForce FX 5800 Ultra 就因為發熱太大,小風扇壓不住,上了一體式散熱。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款要佔兩條PCI寬度的民用顯卡。散熱器不但使用了熱管,而且同時覆蓋了GPU和顯存。《大眾軟體》測試這款卡的時候,因為測試人員對顯卡的發熱沒有正確的認知,斷電之後直接上手去拔卡導致燙傷。這款顯卡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也是問題不斷,大多跟高發熱高功耗有關,只是因為出貨量小,掀不起多少水花。而且那個時候互聯網還不普及,這種奇葩產品只是自己默默退出歷史舞台,沒有成為段子。(這裡我必須給自己點個贊,14年前看的雜誌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到了PS3發售的年代,與之對應的桌面級產品應該是Geforce 7800GT。這個時候一體式散熱已經成為了標配,但是公版沒有熱管。

PS3 的散熱情況可以看下面的拆解圖。

索尼的這套散熱已經非常厲害,問題是在這麼巴掌大小的地方塞一個90nm的CELL再加一個90

nm的7800GT級GPU,那真的只能自求多福了。

至於PS3之後的世代嘛,你聽說過GTX 690 戰術核顯卡嗎?


-

樓上全部沒答到點子上。

事實的真相就是:微軟這塊偷來的CPU沒有定製化的板子配合,翻車有其歷史必然性。

1,久夛良木健當年定製CELL的時候,秉承的是PS2非常激進的硬體設計思路,所以這塊CELL從需求到成品都是奔著怪胎去的——哪怕跟當時的PC比,這塊CPU也絕對配得上怪胎的名號,它TM單核性能太強了。

從另一個角度說,這是一塊高度定製化的CPU,想完整發揮它的作用,就得為它好馬配好鞍。

2,IBM當年主動出賣SONY的鐵證是:微軟去IBM說我要CPU,IBM把所有型號拿出來給微軟看,微軟說全都是垃圾,然後IBM把CELL主動拿出來了……你注意,不是微軟先下單定製一塊IBM用CELL交差,而是在CELL還在秘密研發的時候IBM主動交出去的……

IBM雖然協助造了這塊CPU,但沒有說這塊CPU如此高度定製化,也沒有說SONY為這CPU配了什麼板子什麼顯示晶元什麼散熱。

微軟雖然偷到了這塊CPU,但給它配什麼匯流排,什麼顯示晶元,如何平衡性能,可能會出什麼問題,他其實都是不知道的,這部分測試和風控的錢和時間IBM沒替他出他自己也沒出,他只覺得自己撿了個大便宜,但硬體不平衡這顆定時炸彈已經埋下了。

3,即便是PS3,CELL的親爹,愣是比xbox360晚了一年上市,這說明哪怕是親爹想駕馭這個架構使其穩定也需要相當時間。但PS3做了。即便如此還有黃燈呢(絕對不到大規模,只是非常小一部分),你微軟焉能全身而退。

4,最後說回開焊問題。 @柴健翌 說的無鉛焊錫其實2000年就推廣了,PS3量產是0506年的事情了,良品率問題那時候肯定不存在了。而且那麼高的三紅率,完全證明那塊GPU一直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而且上之前微軟就知道——然而他們還是上了。

GPU沒問題,焊錫也沒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GPU和溫控就不是給CELL配的。

5,有人之前就有人說我陰謀論,GPU開焊怪CPU身上。可你注意,xbox在07年的單65版本,是先換的CPU。然而就這,單65死亡率依然不低。08年雙65上了死亡率才顯著降下來。試想如果微軟真是CELL親爹,還能出這栽第二回跟頭的事嗎?

題主如果想了解我說的這些細節,就去看《壓力下的角逐:索尼PS3與微軟XBOX360的生死時速之戰》這本書。這本書里是沒直接寫三紅是CPU與其他部件匹配問題導致的,但你拿到那些信息相信你會有自己的判斷。

-


nVIDIA新旗艦GTX590顯卡燒毀實錄,轉自Youtube—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nVIDIA新旗艦GTX590顯卡燒毀實錄,轉自Youtube


有興趣可以搜一下n卡筆記本當年的顯卡門事件,整個產品線的顯卡全掛了,坑了一年的消費者


簡而言之:步子太大,扯到蛋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美國黑五XBOX銷售額遠超PS4達到XBOX歷史第一?這是否說明XBOX正對PS4進行反超?
Switch的推出是否預示了傳統主機的逐漸沒落,PS XBOX這類傳統主機是否會被這種混合主機踢出局?
玩同樣一款遊戲,XBOX ONE厲害還是,高配置的PC好?

TAG:Xbox360 | 家用遊戲機 | PlayStation3 | PlayStation4 | Xbox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