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精工的grand seiko系列?

精工的grand seiko系列號稱堪比勞力士,請問其精準度、耐久度等方面與勞力士相比有多大差距?性價比又如何呢?


自1866年開始,瑞士Neuchatel納沙泰爾的天文台開始每年舉行比賽,各個鐘錶品牌將自己的產品送交到這裡來進行為期45天的測試,歷經五個方位和冷.熱.常溫的變化。最後按精準度排名,成績靠前的品牌自然獲得榮譽,市場銷量大增。

直到1963年,Seiko精工才作為日本鐘錶品牌的代表第一次參加瑞士納沙泰爾的天文台競賽。不過最後的成績比較悲催,只拿到了第144名和第153名。

此時的瑞士人沾沾自喜,認為日本鐘錶的質量並不優秀。結果到了1968年,一切都改變了。在這一年的瑞士納沙泰爾天文台突然宣布停辦了!原因在於,Seiko精工的手錶居然一下子把第2、第4、第8名全都給拿下了(比賽的結果直到第二年才敢公開)。為了顧及國家以及品牌的面子,納薩泰爾天文台只能不陪Seiko繼續玩了,再玩下去臉都都要丟光。

沒有辦法,Seiko於是轉到了隔壁的瑞士日內瓦天文台繼續比賽。這個時候,瑞士人感覺事態嚴重,很可能重演納薩泰爾天文台的比賽悲劇。於是他們開始玩套路了,當時Seiko拿到瑞士比賽的是機械錶,瑞士日內瓦天文台改變比賽的規則,讓石英錶和機械錶可以放在同一組比賽。石英錶由於先天性的優勢(振動頻率高),所以肯定會比機械錶更精準。雖然比賽最後的結果是瑞士CEH電子鐘錶中心的石英錶Beta21拿到了前3名,但是第4到第10名全都是日本Seiko的機械錶。這臉打的太疼了!

1968年,SEIKO精工在日內瓦鐘錶展得到史無前例的高分,被授予「最佳機械腕錶」的殊榮。

從此以後,江湖上便散布了Grand Seiko的傳說.......

Grand seiko乃日本Seiko精工在1960年推出的系列,以「最高級的平凡」為設計理念,制定比瑞士更為嚴苛的精準度要求,第一代的GS使用了自主研發的手動上鏈機芯Cal. 3180,錶殼為厚達80微米的套金處理,是當年Seiko(精工)最高級的腕錶。

1976年後,日本Seiko精工旗下的Grand Seiko和另外的King Seiko這兩個高端牌子都沉寂了,沒有新產品推出。1988年Grand Seiko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而首次推出石英腕錶,GS品牌復活。

10年後的1998年,Grand Seiko推出全新的9S機械機芯結合高科技的三次元CAD與傳統的製表技術,研發推出了9S系列專用機芯。

而今天《芯測評》要聊的正是Grand Seiko復興後的機械錶款。

第一眼看見GS的時候,會感覺它特別特別地簡單,完全遵從了1960年推出時的「平凡」概覽。簡單的大三針、簡單的刻度、簡單的日曆,沒有其他花哨的設計語言。

12點鐘位置標記有Seiko字樣,但是6點鐘的『GS』和『Grand Seiko』顯示出它不是一塊簡單的Seiko手錶。1960年推出的初代GS並沒有Logo,「Grand Seiko」及「Grand Seiko」LOGO是在1964年才同時出現在錶盤上。

指針與刻度以「粗」、「大」的形式呈現,但單是如此仍無法得到較高的辨視度。Grand Seiko的指針與刻度,經由切割面的寬與角度等各種測試評估後,採用最佳設計。將切割面一片片精心琢磨,儘可能使其平滑。因此,任何一個角度都能反射出美麗的光芒,呈現「易閱讀」的特性。

不是吹牛逼,這表拿到手上,真的能感受到指針的「刀光劍影」,這是其他品牌所沒有的,正是GS所想要表現的「最高級的平凡」。

為了降低日光燈的反光問題,以清楚看見錶盤,GS還施以無反射塗膜設計。和常見的鍍膜不同,GS的鍍膜不是藍色的,難以察覺其鍍膜的存在。

「最高級的平凡」還體現在,雖然只是簡單的日曆功能,但日曆窗口的做工甚好。外圈乃鏡面打磨,內圈斜面下降,輔以噴砂處理。

不僅針、面的處理水平高,錶殼的打磨也很不錯。突顯高格調造型的圓面(拋光)與鏡面(Mirror)兩對比,經由研磨工匠的專業技術才得完成。錶殼外圈的流線鏡面採用「砂輪拋磨法」的研磨加工技術-須由工匠以一定角度將錶殼靠著錫制轉盤研磨。

所以,在對這塊GS拍攝的過程中,稍不注意錶殼就呈現了一片黑色的鏡面效果。

錶帶採用雙按壓式三折扣。配戴時,即使不小心按到單邊的鈕,也不用擔心脫落、掉下。表扣的正面帶有立體的GS的Logo,下凹處用噴砂處理,異常漂亮。

翻轉過來,就能看見這塊GS的機芯了,採用了藍寶石表鏡的透底設計。

古董的GS在後蓋乃密底,為了裝飾中間會用金質薄片。而這塊GS則在藍寶石表鏡上採用特殊工藝進行了鍍膜,在一定角度下可以呈現GS的商標和品牌的小獅子。

這塊GS搭載的是Seiko自主研發和生產的9S65機芯,通過了6方位的調校以及溫度校正。

9S65機芯並沒有沿襲使用精工標誌性的MagicLever魔術桿上鏈系統。發條材料乃Seiko和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合作研發的新材質"Spron530",再加上長度加長,能提供72小時的動力儲存。

遊絲的材料,也同樣來自和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合作,代號Spron610。

GS的機芯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地方,我們藉助光學放大鏡可以發現其擒縱部分的不同。

Seiko採用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微機電鑄技術)加工擒縱輪和擒縱叉,鏤空零件,輕量化處理,可以減少能量損耗,提高動力儲存時間。

至於機芯的打磨,可以用「莫名其妙」來形容。

機芯是都沒有倒角處理的,零件的邊緣感覺就像懸崖一般。

GS機芯的打磨還採用了看上去很規整的日內瓦紋。但實際上,這種紋路的工業感異常濃烈。雖然現代的瑞士品牌製表也是用數控機床電腦操作打磨日內瓦紋,但至少人家瑞士佬還努力地往手工打磨的細膩感上靠攏。

昨天我先給這表拍了照片,在微信號(watcheco,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朋友圈裡面發了預告。有位表友問到,Seiko的GS到底差在哪裡?

瑞士手錶之所以能夠在被日本Seiko打敗後脫胎換骨,反敗為勝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瑞士人提出了比石英錶更精準的技術手段,而是瑞士人嘗試改變人民對於「好表」的標準定義。手錶不再只是用來看時間的工具,而是一種裝飾品,一種彰顯身份的奢侈品。雖然在此之前,傳統機械錶裡面也有部分也是走的奢侈品路線。但是這一理念並沒有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普遍認可,而瑞士人則成功地宣傳了這一標準並且讓大家都信以為真甚至還樂在其中。這一點,就是瑞士人最牛逼的地方。

這個就是常說的「一等人制定規則,二等人利用規則,三等人遵守規則」。

在瑞士人的重新制定的標準裡面,手錶只要精度過得去就行,決定其大部分價值的是品牌歷史地位、機芯的打磨裝飾以及帶來的虛榮感。

這個也是我前幾天所發那條信息裡面說的「低級產品賣性價比,中間產品賣質量,高級產品賣概念」

不是GS不夠好,而是時代變了。

這個時候,又要繼續回答另外一個問題了。

精工的GS到底值不值得買?

這東西因為價錢的緣故,只能做到「低調」,還達不到很多人想像中的「低調奢華」。

我的意見是,如果你需要一款簡單、耐用、低調、有特色的腕錶。Seiko的GS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國內公價大約在3.5萬人民幣

國內二手價格大約在1.6-2萬人民幣

微博「芯隨表動」 公眾號「芯動鐘錶」

有態度 有深度 有溫度

接地氣的鐘錶自媒體

但願不是更新最慢的


曾經,GS是自認為懂點兒表的人(比如我自己)用來向菜鳥指手劃腳、展示知識的絕佳素材。

例句包括:

低調,用勞力士的價錢買塊精工;

認為勞力士準的人沒戴過GS;

以及GS的歷史、工藝、低產量之類的bla、bla、bla......

以上風氣應該自對岸傳來,在玩兒表圈子裡算是基本款的陳詞濫調。

近些年,信息更加發達。GS的弱點也逐漸浮出水面,畢竟上述論調的轉述者大多數是沒有親自上手佩戴體驗過的。

GS的準度上下限均比天文台標準少一秒,貌似比天文台認證的勞力士更准,但勞力士也有自己更嚴苛的出廠標準,只是不對外宣傳而已。

GS的針、面有獨門效果,錶鏈打磨也堪稱完美,但是很多款機芯的打磨其實差強人意,個人認為不比勞力士強,雖然勞力士不做背透。

GS的錶帶容易生鏽,已經有很多案例了。

最致命的一點,GS在內地沒有售後服務,洗油必須返廠。

我去過尖沙嘴國際廣場精工專櫃三次,最終還是沒有入手一塊GS,以談到的折扣來看,價格其實不如勞力士堅挺。


機械錶的價值和保值能力是由技術內涵,藝術設計,工時等因素決定的,精工在這三項上都被瑞士表越甩越遠。

1.精工在技術內涵上的止步不前:

精工GS這20年來並沒有什麼重大技術革新,設計研發路線很保守,精工的機械錶經歷上世紀70年代的巔峰後,就沒有什麼大的技術創新了,比如遊絲的技術基本還是在以前的傳統遊絲上小改小 磨。這是典型的株式會社大企業病。反觀瑞士製表業,近20年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技術創新,如反磁材料遊絲,同軸擒縱,7日鏈,雙發條盒等等。

石英危機過後瑞士鐘錶業發生了優勝劣汰的企業併購重組,強強聯合使得技術共享技術融合更加容易,斯沃琪集團和歷峰集團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

瑞士的製表技術吸納包容,海納百川,瑞士製表產業鏈不斷引入歐洲國家的人才和技術,90年代後,來自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以及東歐的相關人才在瑞士工作,為瑞士鐘錶技術源源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反觀日本製表業,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日本政府對日企的股份出讓有著嚴格的限制,表面上是保護民族產業,其實是斷絕了日本製表業和海外製表業的技術人文交流,說得不好聽點就是閉關鎖國。日本政府在人口極度老齡化後也沒有引進海外人才,更多地只是引進海外勞工和海外新娘。精工的技術停滯也是情理之中。

2.精工在藝術設計上的先天性落後:

藝術設計就不用說了,文藝復興後,藝術靈感就是歐洲人的強項,亞洲人只能望塵莫及。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那得從哲學,社會學,組織行為學層面長篇大論地論述了,此處略去n萬字。

3.精工手錶在工時上的壓縮成本:

機械錶的製造工時就是個經濟學和管理組織學問題了。

瑞士在成為世界富人避稅中心的過程中,企業所得稅大幅下滑,而且為了支持本國鐘錶業,瑞士聯邦政府給製表廠的退稅更是一屆比一屆優惠。所以瑞士鐘錶企業負擔很小,捨得讓單個製表匠在單只手錶上耗費足夠的時間。

反觀日本企業,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滅後,政府債務高企,工商業稅負不斷增加,自民黨中森喜朗派系崛起後,強制各株式會社執行正社員的加班薪資制度。日本製表業越來越不傾向於鼓勵員工加班了,3.11大地震後株式會社體制又不會輕易擴大正社員的編製員額。導致日本鐘錶業機械錶的單只手錶的工時不斷下滑。

管理學上的區別更像是民族文化的區別,日本從上個世紀初開始就注重集體精神,個人功名主義不是主流,而歐洲從比日本的明治維新更早時開始就講究人文個性。二戰日本和德國的空戰王牌飛行員的差距就從側面印證了這點。在製表業中也是一樣的:瑞士的製表匠在企業中不只是簡單的僱員,不用往管理層爬,名匠就可以成為企業的合伙人,大師級表匠甚至自己另立門戶成為獨立製表人。而日本製表業的製表匠只是默默無聞的正社員,等到了快拿年金的年齡,企業才把他拿出來宣傳一番。兩者的激勵效果完全是天壤之別。瑞士製表匠尤其是大師級表匠願意把更多的時間和激情花在一隻表上。日本製表匠和流水線的工人已無太大的差別。

綜上所述,日本製表業已經和耗材商品產業沒本質差別了。Grand seiko的逆襲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玩老Grand Seiko吧,一塊新勞的價,搞一個GS VFA或者當年送瑞士參賽的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Chronometer,在人群中保持低調,如果有人問還有好故事可講,何樂不為。

PS:從GS標準來看,日本人對瑞士人打心眼裡是看不起的…


日表的特點是什麼?讓你用低廉的價格買到價格幾倍之於瑞表的品質。

勞力士是一種文化,或者說是一種情懷。至於耐用性或者其他品性的價值佔比,已經非常小了。

樓主的「精工的grand seiko系列號稱堪比勞力士」,少了一個賓語,完整的說法是「精工的grand seiko系列號稱堪比勞力士的( )」,精準度,精工GS不輸,耐久度,精工GS也不輸,但是至於性價比的話,手機的性價比最高。


說實在話

日本人在品牌行銷上有點問題

GS最大的缺點就是面盤上大大的SEIKO字樣

既然都要寫GS GRAND SEIKO上去了

何必又多此一舉寫上SEIKO

搞得一支3-6萬的高階精工表跟1-2000元的標準精工沒區別

既然要賣高價, 在品牌跟行銷上就必須取捨

就像LEXUS上不會有TOYOYA的標示一樣

GS上面寫GS就好,不要再放上SEIKO了...

因為手錶大家還是看牌子的

準確性? 重要嗎? 每天用電腦手機都比你準!

舉個例子

乍一看

看不出明顯差異吧....

懂得人不多,不懂的人會以為你這就1-2000的貨...

多花的好幾萬,真的值得嗎? 不說指針像,

連最上面大大的SEIKO字樣都一模一樣....還多了夜光...

GS就是這樣被旗下低階款拖累 (誰叫你1000的跟30000的長的像,而且30000的還是石英的)

我認為手錶超過2000元就屬於奢侈品了

所以也不能怪國人接受度不高....

一樣的錢我寧願買勞或歐,至少沒有低價款來扯後腿,

低調? 怎麼不就帶個2000的精工,做工也是好得很!

或是買個六局電波,準得很!

精工GS現在的瓶頸 就是準沒有電波準

賞玩性沒有瑞士表好

下面又有平價SEIKO把整體形象下拉

價格卻又老高

只能玩家們自嗨

看看歐美做風

大眾集團會把R8或凱燕掛上大眾標嗎?

大眾輝騰的下場如何? 不是嗎?


GS 錶帶不如勞這是的 GS 機芯沒有修飾性打磨這也是

日本人 總是用心在該用心的地方 機芯的精準無需多說

殼面針的那份精緻 曾摩挲在手 可謂餘味繞樑久久不消

只返原廠 個人認為這是大精工用心之處 不提國內勞服

另 GS 作為日常用具用表 略顯不堪 太精緻以至不忍心


也就想想,還是勞更好的


第一塊機械錶是一塊勞力士的海使,覺得不是特別富裕普通人的話勞力士比較省心省力,不操心,因為大陸好歹有官方的售後服務,手藝雖不及國外,但是也還過的去,不用到處亂跑,第三塊表的話想買gs年差石英錶,因為精工gs機械錶在大陸保養費勁,沒有官方的售後,又不能經常跑國外去保養,還得郵遞迴日本,所以一般人沒有相熟的好手藝並且靠譜的師傅,不能老去日本,我不建議買機械gs,但是石英年差表的話,就是換換電池,我就覺得沒有那麼多的負擔,總之精工gs是低調的好表,但是大陸好多人擁有成本太高


GS可能不會是很多人的第一塊高檔表。但GS的做工沒話說,很好!我相信上手戴過的一定會有同感。我自己的GS是黑盤spring drive機芯。而且4K -5K美元這一檔,還是很有競爭力的。外觀個人認為也比O家的那些打磨的油光鋥亮的大表要內斂和低調,很適合做一個上班族的日常用表。


如果只準備買一支腕錶,那必須是勞力士。如果您真心喜歡腕錶,那麼精工GS是繞不過去的檻。。。。。至於什麼精準度,什麼售後服務。。。。。愛,需要理由么。。。

PS:精工返廠可以郵寄,勞力士您郵寄給我瞧瞧?


GS最擅長用Spring drive機芯坑蒙詐騙。低檔的石英包裝一下就想擠進奢侈品行列?好在市場不買賬


結婚以後想給對方買一支


。。。如果日常工作需要一個正裝表,可買。石英可買。低調,指針耐看,款式低調。完美避讓各種總監高管的瑞士名表。價格還可以,就這你還要啥自行車。


我估計沒有多少人會用幾萬元去買一塊GS,雖然GS是低調的奢華。


推薦閱讀:

TAG:手錶 | SEIKO精工 | GrandSeik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