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充電速度,和充電標準不一等問題能否用無線充電(輸電)技術解決?

知乎上有回答指出電動車遇到的技術瓶頸無非是:充電速度慢設施要求高,續航時間短,充電介面不統一。而這四個問題中充電,續航和充電標準的問題是不是都可以由資本密集投入的大規模無線輸電充電系統解決:比如,企業聯合聯合政府,或者乾脆由政府牽頭:政府在公路上布置無線輸電充電裝置,向電動車供應商提供時時無線輸電服務,指定電池的充電標準,從而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問題?


提問者涉及到幾個概念: 充電速度、充電介面、充電設施、充電標準,以及有線/無線 充電,實際上這涉及到都是 charging flexity(充電便利性)問題。 在解決了電池的能量 密度、成本、安全性問題之後,充電便利性就成為制約電動發展的重要因素。

工程實踐中,面臨的多數問題是trade-off的,通常是多種技術並存。無線充電的優點是充電便利性高,可以停車立刻充電,節省了充電時間,對於公交系統意義就比較大;而缺點有很多,傳輸功率小、傳輸效率低、建設成本高等。

正是由於無線充電優缺點並存,導致它只能佔領一席之地而不可能取代所有充電技術。目前,較為現實的充電情景通常是3種充電方法並存,下面是我寫的一個簡表,可供參考(無線充電目前尚不成熟,不在表內。)

也許您要說,無線充電的這些技術上的缺點都是可以克服的啊,那時候不就取代其它技術了么?

是的,但是那個時候,恐怕電池的容量也很高,成本也很低了,這時候對充電便利性的需求就非常低了,home over-night charging可以滿足大多數需求,至少對於家用乘用車來說,無線充電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至於公交系統的fast charging,高達240kW的充電功率,更多的挑戰來自於對電網負載能力的考驗,而不是有線/無線。

就目前與可預見的將來來說,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只能是非主流地位。充電的關鍵問題不在於有線/無線,而在於其它地方。

最後,關於您提到的公路上鋪充電裝置的想法,已經有人實現了。但關鍵問題還是成本。具體的核算與技術上、工程的難點就不在這裡展開(地從哪裡來?拆遷得國破家亡嗎?),僅提供一個直觀上清晰但邏輯上略有缺陷的質疑:既然公路上都是充電裝置了,那您為啥不做成有軌列車呢,為啥不做成公共電車呢?


據我所知,near field 無線充電也是需要匹配的電路才能做到的。而且距離只有幾厘米。所以無線充電應該解決不了你說的問題。far field需要很多很大的天線接收裝置。而且輻射也是個問題。


未來,高速公路下面預埋磁線圈,通高壓直流電,電動車輛在上面在線跑動+充電。成本高,但是高速公路比鄉間土路成本也高的多。


現在對於電動車的研究就像用高科技研究個機器人可以揮舞著鋤頭耕地


政府在公路上布置無線輸電充電裝置,向電動車供應商提供時時無線輸電服務,
指定電池的充電標準,從而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問題?

你聽說過有軌電車嗎? 百度下這玩意為什麼做不大


推薦閱讀:

電動汽車充電站收費細則需要依據哪些原則制定?
怎麼看《特斯拉 Model X 撞車燃燒:車主稱車門打不開 索賠 500 萬》?

TAG:電動汽車 |